CN102733958B - 跨骑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式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3958B CN102733958B CN201210086277.1A CN201210086277A CN102733958B CN 102733958 B CN102733958 B CN 102733958B CN 201210086277 A CN201210086277 A CN 201210086277A CN 102733958 B CN102733958 B CN 1027339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motor
- mentioned
- type vehicle
- vehicle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其能控制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其曲轴箱(51)固定在车架(11)的枢轴支架(14)附近,该跨骑式车辆具有:发动机(50),其具有气缸体(53)和气缸盖(54),由曲轴箱的前部朝向上方设置;进气通道(60),其与形成在气缸盖的后表面上的进气口连接;驱动电机单元(72),由其开闭设置在进气通道(60)上的节气阀(70)。进气通道的后端部与空气滤清器(64)连接,该进气通道中,从进气口至空气滤清器(64)之间的部分,在俯视上述跨骑式车辆时,呈斜向设置状态,并由主车架(13)的侧面通过该主车架(13),节气阀设置于偏离车身中心线(CL)的一侧,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73)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的驱动电机单元的设置技术。该驱动电机单元隶属于节气门控制装置,该节气门控制装置采用线控节气门(throttle-by-wire)方式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公知有如下一种作为跨骑式车辆,即,进气通道从气缸盖的后表面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用于开闭节气阀的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则沿车宽方向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4544603号
但是,对于具有单缸发动机的摩托车,由于车辆宽度较窄,而且进气通道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所以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若沿车宽方向设置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此时需用罩等其他部件覆盖该驱动电机。另外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驾驶员的脚会与驱动电机接触而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其能控制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曲轴箱固定在车架的枢轴支架附近,所述跨骑式车辆具有:发动机,其具有气缸体和气缸盖,由曲轴箱的前部朝向上方设置;进气通道,其与形成在气缸盖的后表面上的进气口连接;驱动电机单元,其用于开闭设置在进气通道上的节气阀。进气通道的后端部与空气滤清器连接,该进气通道中,从进气口至空气滤清器之间的部分,在俯视上述跨骑式车辆时,呈斜向设置状态,并由车架的主车架的侧面通过该主车架,节气阀设置于偏离车身中心线的一侧,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进气通道在避开车架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节气阀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向内侧延伸部上,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设置成:该驱动电机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
在技术方案1或者2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单元具有: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部,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节气阀。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在技术方案1~3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4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设置在进气通道的下方。
在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中,驱动电机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发动机和车架所围成的空间内。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1时,由于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设置,所以能够减小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以这样的方法来控制驱动电机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2时,由于进气通道避开车架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节气阀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向内侧延伸部上,而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设置成:该驱动电机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所以,能够利用驱动电机的前表面将行驶时产生的风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导入,使整个驱动电机得以冷却。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3时,由于驱动电机单元具有:驱动电机;减速齿轮部,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节气阀,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所以,能使行驶时产生的风吹向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得以冷却。另外,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减速齿轮部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4时,因驱动电机设置在进气通道的下方,所以有助于降低车辆的重心。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5时,因驱动电机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发动机和车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驱动电机单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1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跨骑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表示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2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跨骑式车辆的俯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4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变型例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放大表示的燃料箱、发动机和进气通道的周围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摩托车(跨骑式车辆),11、111:车架,12、112:转向立管,13、113:主车架,14、114:枢轴支架,50、150:发动机,51、151:曲轴箱,52、152:气缸,53、153:气缸体,54、154:气缸盖,55、155:气缸盖罩,60、160:进气通道,61、161:进气管,62、162:节气门体(向内侧延伸部),63、163:连接管,64、164:空气滤清器,70、170:节气阀,71、171:阀轴,72、172:驱动电机单元,73、173:驱动电机,74、174:减速齿轮部,CL:车身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各实施方式。另外,附图按附图标记的朝向来阅读。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从驾驶员的角度来确定,附图中,用Fr表示车辆的前方,后方用Rr、左侧用L、右侧用R、上方用U、下方用D来表示。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摩托车(跨骑式车辆)10,其车架11由以下部件构成:设置在前端的转向立管12;主车架13,其数量为1根,从转向立管12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后部主车架13R,其从主车架13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枢轴支架14,其从后部主车架13R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车座支架15,其从主车架13的后部朝向后上方延伸设置;副车架16,其用于连接枢轴支架14和车座支架15;下行车架17,其从转向立管12和主车架13的前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发动机50安装在枢轴支架14和下行车架17上。
另外,摩托车10具有:前叉21,其被转向立管12支承且能转向;前轮WF,其被支承在前叉21的下端部且能转动;车把22,其安装在前叉21的上端部供转向操作;摆臂23,其被枢轴支架14支承且能摆动;后轮WR,其被支承在摆臂23的后端部且能转动;前大灯25,其设置在转向立管12的前方;车座26,其支承在车座支架15的上面;燃料箱27,其设置在车座26的前方。
发动机50是空冷式单缸发动机,如图1和图2所示,其外壳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曲轴箱51;气缸52,其从曲轴箱51的前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气缸52由气缸体53、气缸盖54和气缸盖罩55构成;ACG(发电机)罩56,其用于覆盖曲轴箱51的左侧面上的开口;离合器罩57,其用于覆盖曲轴箱51的右侧面上的开口。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气缸盖54的后表面上形成有未图示的进气口,由进气管61、节气门体62和连接管63构成的进气通道60由后方连接在该进气口上。空气滤清器64连接在连接管63的后端部上。还有,消音器66经排气管65连接在未图示的排气口上,该排气口形成在气缸盖54的前表面上。
另外,进气通道60设置成,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0时呈倾斜的状态,即:其从气缸盖54的进气口到空气滤清器64之间的部分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位于车宽方向的右侧,并从后部主车架13R的右侧面通过。
还有,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0时,进气通道60从空气滤清器64一侧,在避开后部主车架13R后朝着进气口在向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用于开闭进气通道60的蝶阀式节气阀70经阀轴71支承在作为内侧延伸部的节气门体62上。用于开闭节气阀70的驱动电机单元72设置在阀轴71的左端部。还有,节气阀70位于车身中心线CL的右侧。
驱动电机单元72具有:驱动电机73;减速齿轮部74,其用于将驱动电机73的转动传递给阀轴71。另外,由驱动电机单元72构成节气门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所述节气门控制装置分别由以下部件构成:未图示的右侧节气门调节螺钉、节气门拉索、操作量传感器(APS)、各信号线、电子控制装置(ECU)和驱动电机单元7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单元72的减速齿轮部74设置在节气门体6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左侧面),与减速齿轮部74相比,驱动电机73位于其车宽方向上的外侧且设置在节气门体62的下表面一侧。还有,相对于车宽方向而言,驱动电机73呈倾斜设置,即,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0时,驱动电机73设置成:该驱动电机73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单元72的驱动电机73的一部分和减速齿轮部74,设置在由发动机50的曲轴箱50、气缸52和车架11的主车架13、后部主车架13R所围成的空间内。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由于对其进行俯视时,驱动电机单元72的驱动电机73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所以本实施方式能减小驱动电机73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投影长度)。这样,本实施方式能控制驱动电机73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另外,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由于进气通道60在避开后部主车架13R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并且节气阀70设置在进气通道60中的作为向内侧延伸部的节气门体62上,驱动电机单元72的驱动电机73设置成:该驱动电机73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所以,本实施方式能利用驱动电机73的前表面将行驶时产生的风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导入,使整个驱动电机73得以冷却。
还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由于驱动电机单元72的减速齿轮部74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73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所以,本实施方式能使行驶时产生的风吹向驱动电机73,使驱动电机73得以冷却。另外,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减速齿轮部74的作用。
另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由于驱动电机73设置在进气通道60的节气门体62的下表面一侧,所以本实施方式有助于降低车辆10的重心。
再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由于驱动电机单元72的驱动电机73的一部分和减速齿轮部74,设置在由发动机50的曲轴箱50、气缸52和车架11的主车架13、后部主车架13R所围成的空间内,所以本实施方式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驱动电机单元72的作用。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图7,说明本发明跨骑式车辆的第2实施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摩托车(跨骑式车辆)110,其车架111由以下部件构成:设置在前端的转向立管112;主车架113,其数量为1根,从转向立管112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后部主车架113R,其从主车架113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枢轴支架114,其从后部主车架113R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车座支架115,其从主车架113的后部朝向后上方延伸设置且左右各一;副车架116,其用于连接枢轴支架114和车座支架115;下行车架117,其从转向立管112朝向下方延伸设置。发动机150安装在枢轴支架114和下行车架117上。
另外,摩托车110具有:前叉121,其被转向立管112支承且能转向;前轮WF,其被支承在前叉121的下端部且能转动;车把122,其安装在前叉121的上端部供转向操作;摆臂123,其被枢轴支架114支承且能摆动;后轮WR,其被支承在摆臂123的后端部且能转动;前大灯125,其设置在转向立管112的前方;车座126,其支承在车座支架115的上面;燃料箱127,其设置在车座126的前方。
发动机150是空冷式单缸发动机,如图4和图5所示,其设置在后部主车架113R的前方,其外壳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曲轴箱151;气缸152,其从曲轴箱151的前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气缸152由气缸体153、气缸盖154和气缸盖罩155构成;ACG(发电机)罩156,其用于覆盖曲轴箱151的左侧面上的开口;离合器罩157,其用于覆盖曲轴箱151的右侧面上的开口。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气缸盖154的后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进气口,由进气管161、节气门体162和连接管163构成的进气通道160由后方连接在该进气口上。空气滤清器164连接在连接管163的后端部上。还有,消音器166经排气管165连接在未图示的排气口上,该排气口形成在气缸盖154的前表面上。
另外,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10时,进气通道160呈倾斜设置状态,即:其从气缸盖154的进气口到空气滤清器164的部分,相对于车身中心线CL,位于车宽方向的右侧,并由后部主车架113R的右侧面通过。
还有,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10时,进气通道160在避开后部主车架113R后,从空气滤清器164一侧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用于开闭进气通道160的蝶阀式节气阀170经阀轴171支承在作为内侧延伸部的节气门体162上。用于开闭节气阀170的驱动电机单元172设置在阀轴171的左端部。还有,节气阀170位于车身中心线CL的右侧。
驱动电机单元172具有:驱动电机173;减速齿轮部174,其用于将驱动电机173的转动传递给阀轴171。另外,由驱动电机单元172构成节气门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所述节气门控制装置分别由以下部件构成:未图示的右侧节气门调节螺钉、节气门拉索、操作量传感器(APS)、各信号线、电子控制装置(ECU)和驱动电机单元17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单元172的减速齿轮部174设置在节气门体16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左侧面),与减速齿轮部174相比,驱动电机173位于其车宽方向上的外侧且设置在节气门体162的下表面一侧。还有,相对于车宽方向而言,驱动电机173呈倾斜设置状态,即,驱动电机173设置成:当俯视跨骑式车辆110时,该驱动电机173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单元172的驱动电机173的一部分和减速齿轮部174,设置在由发动机150的曲轴箱150、气缸152和车架111的主车架113、后部主车架113R所围成的空间内。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10,由于对其进行俯视时,驱动电机单元172的驱动电机173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所以本实施方式能减小驱动电机173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这样,本实施方式能控制驱动电机173在车宽方向上向外突出。
另外,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10,由于进气通道160避开后部主车架113R后,朝着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节气阀170设置在进气通道160的作为向内侧延伸部的节气门体162上,驱动电机单元172的驱动电机173设置成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所以,本实施方式能利用驱动电机173的前表面将行驶时产生的风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导入,使整个驱动电机173得以冷却。
还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10,由于驱动电机单元172的减速齿轮部174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驱动电机173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所以,本实施方式能使行驶时产生的风吹向驱动电机173,使驱动电机173得以冷却。另外,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减速齿轮部174的作用。
另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10,由于驱动电机173设置在进气通道160的节气门体162的下表面一侧,所以本实施方式有助于降低车辆110的重心。
再有,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10,由于驱动电机单元172的驱动电机173的一部分和减速齿轮部174,设置在由发动机150的曲轴箱150、气缸152和车架111的主车架113、后部主车架113R所围成的空间内,所以本实施方式无需另行设置罩,也能起到保护驱动电机单元172的作用。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型例,如图7所示,也可将驱动电机单元172的驱动电机173设置在节气门体162的上表面一侧。
还有,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例示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适当地对其进行改变。
例如,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节气门体的左侧面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节气门体的下表面一侧,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节气门体的右侧面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节气门体的下表面一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节气门体的左侧面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节气门体的下表面一侧或上表面一侧,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节气门体的右侧面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节气门体的下表面一侧或上表面一侧。
Claims (4)
1.一种跨骑式车辆(10、110),其曲轴箱(51、151)固定在车架(11、111)的枢轴支架(14、114)的附近,该跨骑式车辆具有:发动机(50、150),其具有气缸体(53、153)和气缸盖(54、154),由上述曲轴箱的前部朝向上方设置;进气通道(60、160),其与形成在上述气缸盖的后表面上的进气口连接;驱动电机单元(72、172),由其开闭设置在上述进气通道上的节气阀(70、170),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气通道的后端部与空气滤清器(64、164)连接,上述进气通道中,从上述进气口至空气滤清器(64、164)之间的部分,在俯视上述跨骑式车辆时,呈斜向设置状态,并由上述车架的主车架(13、113)的侧面通过该主车架(13、113),
上述节气阀设置于偏离车身中心线(CL)的一侧,俯视该跨骑式车辆时,上述驱动电机单元的驱动电机(73、173)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倾斜设置状态,
上述进气通道(60、160)在避开上述车架(11、111)后,朝着上述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由外向内延伸,
上述节气阀(70、170)设置在上述进气通道的向内侧延伸部上,
上述驱动电机单元(72、172)的上述驱动电机(73、173)设置成:该驱动电机在纵长方向上的外端部位于车辆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1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机单元(72、172)具有:上述驱动电机(73、173);减速齿轮部(74、174),由其将上述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上述节气阀,
上述减速齿轮部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内侧,上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1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机(73、173)设置在上述进气通道(60、160)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10、110),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机单元(72、17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由上述发动机(50、150)和上述车架(11、111)所围成的空间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71575 | 2011-03-29 | ||
JP2011071575A JP5806830B2 (ja) | 2011-03-29 | 2011-03-29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3958A CN102733958A (zh) | 2012-10-17 |
CN102733958B true CN102733958B (zh) | 2015-06-17 |
Family
ID=4699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862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3958B (zh) | 2011-03-29 | 2012-03-26 | 跨骑式车辆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6830B2 (zh) |
CN (1) | CN102733958B (zh) |
BR (1) | BR10201200758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73994B2 (ja) * | 2018-08-24 | 2020-04-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 |
CN113798285A (zh) * | 2021-08-25 | 2021-12-17 | 宋晓燕 | 一种管道除臭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8940A (zh) * | 2003-11-12 | 2006-12-1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及两轮摩托车 |
CN101122246A (zh) * | 2006-08-11 | 2008-02-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22373B2 (ja) * | 1993-09-29 | 2003-06-30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V型内燃機関のスロットル弁装置 |
JP4153104B2 (ja) * | 1998-09-25 | 2008-09-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2001303979A (ja) * | 2000-04-26 | 2001-10-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内燃機関の吸気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544603B2 (ja) * | 2001-03-05 | 2010-09-1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の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
JP2004314679A (ja) * | 2003-04-11 | 2004-11-11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
JP4283191B2 (ja) * | 2004-09-06 | 2009-06-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取付構造 |
JP4648132B2 (ja) * | 2005-08-31 | 2011-03-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気化器配設構造 |
JP5301374B2 (ja) * | 2009-06-30 | 2013-09-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 |
-
2011
- 2011-03-29 JP JP2011071575A patent/JP580683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3-26 CN CN201210086277.1A patent/CN1027339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27 BR BR102012007582A patent/BR102012007582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8940A (zh) * | 2003-11-12 | 2006-12-1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及两轮摩托车 |
CN101122246A (zh) * | 2006-08-11 | 2008-02-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3958A (zh) | 2012-10-17 |
JP2012207544A (ja) | 2012-10-25 |
JP5806830B2 (ja) | 2015-11-10 |
BR102012007582A2 (pt) | 2013-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6539B (zh) | 跨骑式车辆 | |
JP6398126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US7320378B2 (en) | Exhaust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 |
CA2607662C (en) |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 |
JP2010030584A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19048553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068101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2016078497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203172806U (zh) |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 |
JP3154590U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08063977A (ja) | 自動二輪車 | |
EP2949564B1 (en) | Vehicle | |
JP5339602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5847597B2 (ja) | 内燃機関の油温センサー取付け構造 | |
JP662366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
JP2010228738A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3423003B (zh) | 摩托车的进气控制装置 | |
CN102733958B (zh) | 跨骑式车辆 | |
US8607918B2 (en) | Motorcycle engine | |
JP5712024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11148685B (zh) | 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 | |
CN109563780A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2009173216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WO2016159895A1 (en) |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 |
JP2015068212A (ja) | 小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