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9884A - 一种背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9884A
CN102729884A CN2012102517117A CN201210251711A CN102729884A CN 102729884 A CN102729884 A CN 102729884A CN 2012102517117 A CN2012102517117 A CN 2012102517117A CN 201210251711 A CN201210251711 A CN 201210251711A CN 102729884 A CN102729884 A CN 102729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o
footstock
change
locking cylinder
ov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1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秋阳
郭兰满
林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17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98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8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罐车,用来运输筒仓,所述背罐车的底盘上设置有车架,还包括:筒仓顶座,用来对所述筒仓进行保护,所述筒仓顶座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能够在所述车架上进行移动,以调节所述筒仓顶座与所述筒仓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筒仓顶座进行移动,使得筒仓顶座与筒仓之间更贴合,从而对筒仓实现有效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背罐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粉砂浆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罐车。
背景技术
用于干粉砂浆运输的背罐车,其通过筒仓放置干粉砂浆,而筒仓在完成装货后的重心高,使得背罐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前后晃动,特别是紧急刹车,容易导致筒仓的冲撞变形,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同时也可能导致罐子内的干粉离析,引起干粉砂浆到工地后的离析浪费、二次污染、施工的砂浆质量不高,以致影响建筑质量。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固定的筒仓顶座,来对筒仓进行限位,但由于筒仓顶座的位置固定,若换用其他型号的筒仓,则无法实现固定。
因此,如何使得筒仓顶座与背罐车上的筒仓之间保持贴合,以对其进行有效固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背罐车,能够通过对筒仓顶座进行移动,使得筒仓顶座与筒仓之间更贴合,从而对筒仓实现有效固定。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罐车,用来运输筒仓,所述背罐车的底盘上设置有车架,并在所述车架上设置筒仓,所述背罐车还包括:筒仓顶座,用来对所述筒仓进行保护,所述筒仓顶座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能够在所述车架上进行移动,以调节所述筒仓顶座与所述筒仓之间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论采用何种型号的筒仓,都能够通过对筒仓顶座的移动,使得筒仓顶座能够与筒仓贴合,以固定筒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导轨或导槽,且所述筒仓顶座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导槽或导轨,所述车架上设置的导轨或导槽与所述筒仓顶座的底部对应设置的导槽或导轨相配合,使所述筒仓顶座能够在所述车架上进行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轨和导槽,便于移动筒仓顶座,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导轨截面为“Ⅰ”形或“T”形,且所述导槽为对应的“凹”形以配合所述导轨。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轨能够嵌入导槽中,避免左右晃动造成筒仓顶座从导轨上脱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仓顶座与所述筒仓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车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所述锁紧装置能够在所述筒仓顶座被调节至与所述背罐车上的筒仓相配合的位置的情况下,锁紧所述筒仓顶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完成对筒仓的放置后,可以通过锁紧油缸的伸缩,实现对于筒仓顶座的移动,以便与筒仓紧密贴合,避免筒仓的晃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油缸,所述锁紧油缸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座连接至所述车架,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座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P口连接至压力油源,所述换向阀的T口连接至油箱,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分别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换向阀通过状态位的变化,使所述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或所述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以调节所述筒仓顶座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锁紧油缸的缸筒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车架,所述锁紧油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的A口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的无杆腔,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的B口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的有杆腔;所述换向阀具有J型中位机能,且所述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所述换向阀的T口和B口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换向阀具有J型中位机能,当筒仓冲击筒仓顶座时,将推动活塞杆向缸筒内部挤压,使得油箱中的油液能够由T口经B口流回有杆腔,使有杆腔不会吸入空气,保证了在冲击消失后,锁紧油缸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蓄能器,其设置在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锁紧油缸组成的油路上,且与所述锁紧油缸并联。
在该技术方案中,蓄能器能够吸收锁紧油缸受挤压一侧腔体的液压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阀,设置在所述锁紧油缸与所述蓄能器之间的油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节流阀,使得流入蓄能器中的油液能够逐步返回无杆腔中,从而使得锁紧油缸复位,相应地,筒仓顶座也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以反复吸收冲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溢流阀,设置在所述锁紧油缸与所述节流阀之间的油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急刹车时,筒仓会对筒仓顶座造成较大的冲击,无杆腔中的油液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向蓄能器,超出了蓄能器能够吸收的流量,则可以通过溢流阀去除一部分油液,降低对蓄能器的损坏。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锁紧筒仓顶座,从而对筒仓进行供固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液压驱动筒仓顶座的液压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筒仓顶座及与其相连的锁紧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筒仓顶座与锁紧装置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筒仓顶座及与其相连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筒仓顶座与锁紧装置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锁紧装置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T”形导轨与“凹”形导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使用的“I”形导轨与“凹”形导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至图9中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架;2导轨;3筒仓顶座;4缓冲垫;5筒仓;7第一安装座;8锁紧装置;9第二安装座;10导槽;11固定横梁;12固定座;13油缸销轴;14油箱;15压力油源;16蓄能器;17换向阀;18溢流阀;19节流阀;20锁紧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图1至图9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罐车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在使用背罐车对筒仓进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或车速的调整等,会导致筒仓的前后晃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背罐车底盘上设置筒仓顶座3,与筒仓5的端部相接触,从而可以使得筒仓5顶在筒仓顶座3上,避免晃动。
为了适应筒仓5的型号变化,使得不同大小的筒仓5均能够使用相同的背罐车实现运输,因此,这里的筒仓顶座3并没有固定在背罐车的车架1上,而是可以沿导轨2进行前后移动。
当筒仓顶座3被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比如与筒仓5进行了较好的贴合之后,需要使用锁紧装置8对筒仓顶座3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避免筒仓顶座3偏离初始位置,无法对筒仓5进行有效地保护。
可以将锁紧装置8的一端连接至背罐车的车架1,另一端连接至筒仓顶座3,能够在筒仓顶座3被调节至与背罐车上的筒仓5相配合的位置的情况下,锁紧筒仓顶座3。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这里的锁紧装置8包括锁紧油缸20、第一安装座7和第二安装座9,其中,第一安装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至如图2所示的车架1,另一侧与锁紧油缸20的一端铰接,第二安装座9的一侧固定连接至筒仓顶座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在筒仓顶座3的固定横梁1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2,第二安装座9的一侧与固定座12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油缸销轴13与锁紧油缸20的另一端铰接。
通过设置锁紧装置8,在背罐车发生晃动或紧急刹车时,能够使得筒仓顶座3处于锁紧位置,始终能够对筒仓5进行固定。
上述方案中,通过锁紧装置8,具体地,是其中的锁紧油缸20,对筒仓顶座3的位置进行锁紧,而通过将筒仓顶座3与筒仓5紧密接触,从而对筒仓5的位置进行固定。但在实际使用时,筒仓5会反复发生晃动,并且由于重量大,惯性大,会反复对锁紧油缸20进行冲击,造成筒仓顶座3的位置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受到冲击,一方面,可以在筒仓顶座3与筒仓5接触的一面设置缓冲垫4,具体地,比如使用橡胶垫,避免了筒仓5与筒仓顶座3的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因操作不当或以外事故而引起筒仓顶座3或筒仓5受冲击变形。
另一方面,还可以对锁紧装置8中的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具体如图7所示。
在图7中,锁紧装置8还包括换向阀17,换向阀17的P口连接至压力油源15,换向阀17的T口连接至油箱14,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分别连接至锁紧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换向阀17通过状态位的变化,使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或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以调节筒仓顶座3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锁紧装置8的缸筒的端部连接至车架1,锁紧装置8的活塞杆连接至筒仓顶座3;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的A口连接至锁紧装置8的无杆腔,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的B口连接至锁紧装置8的有杆腔;换向阀17具有J型中位机能,且换向阀17处于中位时,换向阀17的T口和B口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换向阀17具有J型中位机能,当筒仓5冲击筒仓顶座3时,将推动活塞杆向缸筒内部挤压,使得油箱14中的油液能够由T口经B口流回有杆腔,使有杆腔不会吸入空气,保证了在冲击消失后,锁紧油缸20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蓄能器16。
在背罐车进行速度调整、尤其是急刹车时,会导致筒仓5冲击筒仓顶座3,比如当锁紧油缸20的有杆腔连接至筒仓顶座3,无杆腔连接至车架1时,则筒仓5将使得有杆腔中的活塞杆向无杆腔方向移动,使得无杆腔受挤压后,其中的液压油能够流入蓄能器16,从而吸收系统受到的冲击,保证了锁紧油缸20不受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节流阀19,设置在锁紧装置8与蓄能器16之间的油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节流阀19,使得流入蓄能器16中的油液能够逐步返回无杆腔中,从而使得锁紧油缸20复位,相应地,筒仓顶座3也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以反复吸收冲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溢流阀18,设置在锁紧油缸20与节流阀19之间的油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急刹车时,筒仓5会对筒仓顶座3造成较大的冲击,无杆腔中的油液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向蓄能器16,超出了蓄能器16能够吸收的流量,则可以通过溢流阀18去除一部分油液,降低对蓄能器16的损坏。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已经提及,筒仓顶座3可以沿在车架1上设置的导轨2进行移动,具体地,车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导轨2,且筒仓顶座3的底部设置有对应的导槽10,导轨2与导槽10相配合,使筒仓顶座3进行移动,以调节筒仓顶座3与筒仓5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导轨2可以为“I”形或“T”形,如图8所示的导轨2为“T”形,图9所示导轨2为“I”形,且“凹”形导槽10可以配合导轨2,使得导轨2能够嵌入导槽10中,避免左右晃动造成筒仓顶座3从导轨2上脱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筒仓顶座固定设置在背罐车上,无法与多种型号的筒仓相配合,容易导致筒仓的冲撞变形,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本发明提出的背罐车,能够通过对筒仓顶座进行移动,使得筒仓顶座与筒仓之间更贴合,从而对筒仓实现有效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罐车,用来运输筒仓(5),所述背罐车的底盘上设置有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筒仓顶座(3),用来对所述筒仓(5)进行保护,所述筒仓顶座(3)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且能够在所述车架(1)上进行移动,以调节所述筒仓顶座(3)与所述筒仓(5)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导轨(2)或导槽(10),且所述筒仓顶座(3)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导槽(10)或导轨(2),所述车架(1)上设置的导轨(2)或导槽(10)与所述筒仓顶座(3)的底部对应设置的导槽(10)或导轨(2)相配合,使所述筒仓顶座(3)能够在所述车架(1)上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截面为“Ⅰ”形或“T”形,且所述导槽(10)为对应的“凹”形以配合所述导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仓顶座(3)与所述筒仓(5)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缓冲垫(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紧装置(8),所述锁紧装置(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车架(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3),所述锁紧装置(8)能够在所述筒仓顶座(3)被调节至与所述背罐车上的筒仓(5)相配合的位置的情况下,锁紧所述筒仓顶座(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8)包括:
锁紧油缸(20),所述锁紧油缸(20)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座(7)连接至所述车架(1),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座(9)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3);
换向阀(17),所述换向阀(17)的P口连接至压力油源(15),所述换向阀(17)的T口连接至油箱(14),所述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分别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换向阀(17)通过状态位的变化,使所述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或所述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以调节所述筒仓顶座(3)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油缸(20)的缸筒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车架(1),所述锁紧油缸(20)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筒仓顶座(3);
所述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的A口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20)的无杆腔,所述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的B口连接至所述锁紧油缸(20)的有杆腔;
所述换向阀(17)具有J型中位机能,且所述换向阀(17)处于中位时,所述换向阀(17)的T口和B口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器(16),其设置在所述换向阀(17)的工作油口与所述锁紧油缸(20)组成的油路上,且与所述锁紧油缸(20)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流阀(19),设置在所述锁紧油缸(20)与所述蓄能器(16)之间的油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溢流阀(18),设置在所述锁紧油缸(20)与所述节流阀(19)之间的油路上。
CN2012102517117A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背罐车 Pending CN1027298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7117A CN102729884A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背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7117A CN102729884A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背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9884A true CN102729884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8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17117A Pending CN102729884A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背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98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629A (zh) * 2012-11-27 2013-03-13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前套立式伸缩储砂罐
CN107554384A (zh) * 2017-07-19 2018-01-09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快递车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539A (en) * 1975-08-04 1978-05-16 Berger Gunvald M S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emountable freight carriers on vehicles
JP2004098773A (ja) * 2002-09-06 2004-04-02 Komatsu Ltd 運搬車両
EP1600643A1 (de) * 2004-05-27 2005-11-30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GmbH & Co KG Steuer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hydraulischen Antriebseinrichtung eines Lastenbewegungsgerätes, insbesondere einer Schwenkarmanordnung als Hubgerät für Wechselbehälter auf einem Lastentransportfahrzeug
CN200942729Y (zh) * 2006-08-18 2007-09-05 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 用于装卸运输干粉砂浆筒仓的装置
CN101492053A (zh) * 2009-02-19 2009-07-29 肖公平 矿用索道液压驱动系统
CN102303553A (zh) * 2011-06-28 2012-01-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背罐车
CN102303559A (zh) * 2011-06-28 2012-01-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背罐车
CN102313647A (zh) * 2010-07-08 2012-01-11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变桨轴承试验用配重臂装卸装置及装卸方法
CN102323171A (zh) * 2011-06-14 2012-01-1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摇摆端面式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425426A (zh) * 2011-12-14 2012-04-25 浙江大学 推进进油口侧安装蓄能器的节能盾构液压推进系统
CN202703384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罐车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539A (en) * 1975-08-04 1978-05-16 Berger Gunvald M S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emountable freight carriers on vehicles
JP2004098773A (ja) * 2002-09-06 2004-04-02 Komatsu Ltd 運搬車両
EP1600643A1 (de) * 2004-05-27 2005-11-30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GmbH & Co KG Steuer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hydraulischen Antriebseinrichtung eines Lastenbewegungsgerätes, insbesondere einer Schwenkarmanordnung als Hubgerät für Wechselbehälter auf einem Lastentransportfahrzeug
CN200942729Y (zh) * 2006-08-18 2007-09-05 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 用于装卸运输干粉砂浆筒仓的装置
CN101492053A (zh) * 2009-02-19 2009-07-29 肖公平 矿用索道液压驱动系统
CN102313647A (zh) * 2010-07-08 2012-01-11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变桨轴承试验用配重臂装卸装置及装卸方法
CN102323171A (zh) * 2011-06-14 2012-01-1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摇摆端面式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303553A (zh) * 2011-06-28 2012-01-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背罐车
CN102303559A (zh) * 2011-06-28 2012-01-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背罐车
CN102425426A (zh) * 2011-12-14 2012-04-25 浙江大学 推进进油口侧安装蓄能器的节能盾构液压推进系统
CN202703384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罐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629A (zh) * 2012-11-27 2013-03-13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用前套立式伸缩储砂罐
CN107554384A (zh) * 2017-07-19 2018-01-09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快递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922B2 (en) Vibration isolator for container and the lik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9895966B (zh) 一种轮船防撞缓冲装置
WO2018010044A1 (zh) 一种智能调节式动能自动泄力缓解系统
KR100609051B1 (ko) 선박 엔진의 진동 감쇄용 유압 탑 브레이싱
CN102729884A (zh) 一种背罐车
CN202703384U (zh) 一种背罐车
KR101173490B1 (ko) 자기부상열차용 비상착지장치
KR102034395B1 (ko) 철도차량용 연결기의 설치구조
CN203127150U (zh) 一种无杆飞机牵引车
CN20461293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制动机器人
CN203183554U (zh) 一种消防车全车喷淋系统
CN203093729U (zh) 一种适用于装载机的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
WO2010077187A1 (en) Trailer and vehicle with a trailer
CN103538543B (zh) 防撞装置及具有该防撞装置的运输装置
KR101830689B1 (ko) 철도차량 연결기의 충격 흡수 구조
CN213769361U (zh) 一种储气筒储运箱
CN202244100U (zh) 飞机加油车的地井接头气动自锁机构
CN204210415U (zh)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CN211752036U (zh) 多功能警用处突水炮车及装卸平台
CN203766673U (zh) 车辆防撞装置
CN202624221U (zh) 卸料不粘底的矿车
CN202107351U (zh) 翻车机系统
CN104442656A (zh) 一种倒车防撞减震装置
CN206916700U (zh) 一种液体散货运输用码头防撞装置
CN110371064A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