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8725B -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8725B
CN102718725B CN201210208717.6A CN201210208717A CN102718725B CN 102718725 B CN102718725 B CN 102718725B CN 201210208717 A CN201210208717 A CN 201210208717A CN 102718725 B CN102718725 B CN 102718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anuric chloride
minutes
atrazine
methylethylketon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8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8725A (zh
Inventor
孙国庆
侯永生
迟志龙
李志清
沈婕
刘元强
刘强
袁良国
孙国冉
陈琦
宋吉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87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8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三聚氯氰、异丙胺和一乙胺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合成莠去津,其特征是:所用的有机溶剂为甲乙酮。本发明通过更换溶剂甲乙酮,使物料均一、反应平缓稳定、生成的产物莠去津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后处理简单,有效的提高了莠去津的含量及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甲乙酮为溶剂合成莠去津的方法,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莠去津化学名称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又名阿特拉津,其物化性质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为173-175℃,25℃在水中溶解度为33mg/L,易溶于有机溶剂,如甲醇中溶解1.8%,氯仿中溶解5.2%,在弱酸和弱碱中较稳定,在较高温下碱和无机酸可以将其水解为物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莠去津是玉米、甘蔗、高梁等专用除草剂,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尤为显著,而且可以与多种酰胺类除草剂进行复配为混剂,大大增强了除草活性及使用范围。
莠去津的合成为有机溶剂法和水法两种工艺路线。溶剂法工艺路线长,有机溶剂污染大、废水处理难。水法工艺路线短、设备少、成本低、生产安全、周期短、毒性和污染小。但水法生产难以解决三聚氯氰在水中的溶散和水解问题,致使产品收率和纯度较低。因此国内外生产多采用以甲苯或丙酮为溶剂的溶剂法,但甲苯或丙酮为溶剂在合成时莠去津的溶解度较小,合成时莠去津在甲苯中形成悬浊液,不利于传质过程,使反应不均一,降低了含量和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甲乙酮为溶剂,相对于以甲苯为溶剂的方法莠去津的含量和收率都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以三聚氯氰、异丙胺和一乙胺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合成莠去津,其特征是:所用的有机溶剂为甲乙酮。
进一步的,莠去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向反应釜中加入甲乙酮,降温后加入三聚氯氰,搅拌并继续降温;
(2)   向步骤(1)降温后的溶液中滴入异丙胺进行反应;
(3)   向步骤(2)的反应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液,取有机相;
(4)   向步骤(3)的有机相中加入一乙胺进行反应;
(5)   向步骤(4)的反应液中滴入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液,有机相蒸去甲乙酮、压滤、水洗、烘干得莠去津原药。
上述方法中,三聚氯氰与甲乙酮的质量比为1:3-6。
上述方法中,三聚氯氰与异丙胺的摩尔比为1:1-1.1;三聚氯氰与一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步骤(3)中,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三聚氯氰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15;步骤(5)中,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三聚氯氰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25。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甲乙酮降至0-10℃时加入三聚氯氰,加入三聚氯氰后搅拌降温至0-5℃。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异丙胺以水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65-75wt%,异丙胺在0-15℃下滴加,时间为60-12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0-25℃下搅拌10分钟。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碱性物质溶液浓度为30-32wt%,碱性物质溶液在5-25℃下滴加,时间为50-6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5-25℃下搅拌30分钟。
上述方法中,步骤(4)中,一乙胺以水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65-70wt%,一乙胺在20-45℃下滴加,时间为60-7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30-45℃下搅拌10分钟。
上述方法中,步骤(5)中,碱性物质溶液浓度为30-32wt%,碱性物质溶液在35-65℃下滴加,时间为50-6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50-65℃下搅拌30分钟。
优选的,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   向反应釜中加入甲乙酮,降温至4-6℃时迅速加入三聚氯氰,搅拌并继续降温至2-4℃,三聚氯氰与甲乙酮质量比为1:4-5;
(2)   将浓度为70wt%的异丙胺按照三聚氯氰与异丙胺的摩尔比为1:1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0-15℃,时间为80-10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温度10-15℃下搅拌反应10分钟;
(3)   将浓度为30-32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三聚氯氰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5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5-25℃,滴加时间为54-5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5-25℃下搅拌30分钟后分液,取有机相;
(4)   将浓度65-70wt%的一乙胺按照三聚氯氰与一乙胺的摩尔比为1:1的量均匀滴入步骤(3)得到的有机相中,滴加温度为20-45℃,滴加时间为63-6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30-45℃下搅拌10分钟;
(5)   将浓度为30-32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三聚氯氰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25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35-65℃,滴加时间为54-5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50-65℃下搅拌30分钟后分液,产物完全溶解在有机相中,分液,将有机相蒸去甲乙酮、压滤、水洗、烘干得莠去津原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更换溶剂甲乙酮,使物料均一、反应平缓稳定、生成的产物莠去津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后处理简单,有效的提高了莠去津的含量及收率。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优化了制备工艺,使所得产品的质量和收率进一步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反应物的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实施例1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4473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10℃,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1℃时,往反应釜中加入275Kg70%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70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1-11℃,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1-15℃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468Kg32%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20-25℃,滴加时间50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20-25℃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16Kg68%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20-30℃,滴加时间为62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0-45℃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508Kg32%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40-65℃,滴加时间为50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50-60℃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3727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9℃,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0℃时,往反应釜中加入296Kg65%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80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0-15℃,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5-25℃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483Kg31%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6-18℃,滴加时间56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18-22℃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10Kg70%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20-30℃,滴加时间为68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0-38℃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524Kg31%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35-56℃,滴加时间为54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50-55℃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3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2982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4℃,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3℃时,往反应釜中加入283Kg68%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120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3-10℃,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0-15℃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499Kg30%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15-20℃,滴加时间60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20-25℃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10Kg70%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30-40℃,滴加时间为70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5-45℃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542Kg30%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温度为35-60℃,滴加时间为60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60-65℃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4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2236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6℃,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2℃时,往反应釜中加入257Kg75%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60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2-11℃,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1-14℃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655Kg32%的氢氧化钾溶液,控制温度为5-15℃,滴加时间58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15-20℃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26Kg65%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20-45℃,滴加时间为60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5-45℃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759Kg30%的氢氧化钾溶液,控制温度为45-55℃,滴加时间为56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55-60℃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5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3500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0℃,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4℃时,往反应釜中加入288Kg70%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100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4-15℃,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5-25℃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437Kg30%的氨水,控制温度为21-25℃,滴加时间52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20-25℃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33Kg66%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25-36℃,滴加时间为63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5-45℃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445Kg32%的氨水,控制温度为41-59℃,滴加时间为58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58-65℃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6
本发明合成莠去津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3100L甲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夹套中通入冷冻盐水,降温到3℃,加入600Kg三聚氯氰,继续搅拌降温;(2)当温度到达5℃时,往反应釜中加入302Kg70%的异丙胺,滴加时间为95分钟,滴加温度控制在5-15℃,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10-13℃继续搅拌10分钟;(3)往反应釜中滴加409Kg32%的氨水,控制温度为10-15℃,滴加时间54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15-22℃继续搅拌30分钟后分液留上层有机相;(4)往反应釜中滴加234Kg69%的一乙胺,控制温度为20-34℃,滴加时间为66分钟,滴加完成后控制温度在30-35℃继续搅拌10分钟;(5)往反应釜中滴加474Kg30%的氨水,控制温度为35-61℃,滴加时间为52分钟,滴加完后控制温度在50-65℃搅拌30分钟后分液,有机相进一步处理得产品。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莠去津原药,不同的是:所用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莠去津原药,不同的是: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丙酮。
将实施例1-6中步骤(5)分液所得的有机相进行以下处理:将有机相经过水蒸气蒸馏蒸出甲乙酮,回收套用,剩余的有机相经压滤、水洗得莠去津湿料,湿料再经过烘干既得最终莠去津原药干粉,经过取样检测得产品中莠去津的含量及收率,与甲苯和丙酮做溶剂合成的莠去津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实例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更换溶剂甲乙酮后,莠去津含量及收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此外,步骤(5)分液所得的水相中也溶解有一部分的甲乙酮,为了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可以将这一部分甲乙酮回收利用,同时也减少了水相中有机溶剂的量,减少了环境压力。

Claims (9)

1.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以三聚氯氰、异丙胺和一乙胺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合成莠去津,其特征是:所用的有机溶剂为甲乙酮,三聚氯氰与甲乙酮的质量比为1:3-6;
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甲乙酮,降温后加入三聚氯氰,搅拌并继续降温;
(2)向步骤(1)降温后的溶液中滴入异丙胺进行反应;
(3)向步骤(2)的反应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液,取有机相;
(4)向步骤(3)的有机相中加入一乙胺进行反应;
(5)向步骤(4)的反应液中滴入碱性物质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液,有机相蒸去甲乙酮、压滤、水洗、烘干得莠去津原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异丙胺以水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65-75wt%;步骤(4)中,一乙胺以水溶液形式加入,浓度为65-7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三聚氯氰与异丙胺的摩尔比为1:1-1.1;三聚氯氰与一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步骤(3)中,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三聚氯氰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15;步骤(5)中,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三聚氯氰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甲乙酮降至0-10℃时加入三聚氯氰,加入三聚氯氰后搅拌降温至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异丙胺在0-15℃下滴加,时间为60-12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0-25℃下搅拌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碱性物质溶液浓度为30-32wt%,碱性物质溶液在5-25℃下滴加,时间为50-6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5-25℃下搅拌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一乙胺在20-45℃下滴加,时间为60-7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30-45℃下搅拌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碱性物质溶液浓度为30-32wt%,碱性物质溶液在35-65℃下滴加,时间为50-6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50-65℃下搅拌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甲乙酮,降温至4-6℃时迅速加入三聚氯氰,搅拌并继续降温至2-4℃,三聚氯氰与甲乙酮质量比为1:4-5;
(2)将浓度为70wt%的异丙胺按照三聚氯氰与异丙胺的摩尔比为1:1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0-15℃,时间为80-100分钟,滴加完毕后在温度10-15℃下搅拌反应10分钟;
(3)将浓度为30-32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三聚氯氰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5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5-25℃,滴加时间为54-5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15-25℃下搅拌30分钟后分液,取有机相;
(4)将浓度65-70wt%的一乙胺按照三聚氯氰与一乙胺的摩尔比为1:1的量均匀滴入步骤(3)得到的有机相中,滴加温度为20-45℃,滴加时间为63-6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30-45℃下搅拌10分钟;
(5)将浓度为30-32wt%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三聚氯氰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25的量均匀滴入反应釜中,滴加温度为35-65℃,滴加时间为54-58分钟,滴加完毕后在50-65℃下搅拌30分钟后分液,产物完全溶解在有机相中,分液,将有机相蒸去甲乙酮、压滤、水洗、烘干得莠去津原药。
CN201210208717.6A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718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8717.6A CN102718725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8717.6A CN102718725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8725A CN102718725A (zh) 2012-10-10
CN102718725B true CN10271872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694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8717.6A Active CN102718725B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8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717A (zh) * 2013-11-27 2014-0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碳13标记的西玛津的合成方法
CN104961700B (zh) * 2015-06-25 2018-08-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莠去津的方法
CN109627225B (zh) * 2019-01-15 2021-04-02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多釜串联三嗪类除草剂连续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2265A (zh) * 2009-03-06 2009-08-12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合成三嗪类除草剂的方法
CN102344422A (zh) * 2011-11-01 2012-02-08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莠去津合成新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2265A (zh) * 2009-03-06 2009-08-12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合成三嗪类除草剂的方法
CN102344422A (zh) * 2011-11-01 2012-02-08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莠去津合成新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8725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8725B (zh) 一种莠去津的制备方法
CN105601538A (zh) 一种氰氟草酯的制备方法
CN108558721A (zh) 一种n,n-二乙酰-l-胱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02344422B (zh) 莠去津合成工艺
CN104557597A (zh) 一种3-(n,n-二取代)氨基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清洁生产方法
CN102516050A (zh) 1,3-环己二酮的高品质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11100044A (zh) 一种烃基亚磺酸锌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892627B (zh) 一锅法合成牛磺酸的工艺
CN103086959A (zh) 一种生产3,5,6-三氯吡啶醇钠的新工艺
CN108218931A (zh) 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耳酮生物发酵工艺
CN102344346B (zh) 一种水相中合成四溴双酚a双烯丙基醚的方法
CN102558060A (zh) 一种咪唑烷的制备工艺
CN107216262A (zh) 一种均相体系中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甘氨酸的方法
CN102875432A (zh) 一种高收率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制备方法
CN111574416B (zh) 一种以异硫脲盐与对甲基苯磺酸截短侧耳素酯制备泰妙菌素的方法
CN105439175A (zh) 一种直接法生产硝酸钾的方法
CN108250108A (zh) 一种高纯度磺胺的制备方法
CN105175294B (zh) 一种以氯苯为原料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的方法
CN109836344B (zh) 一种有机溶剂生产甘氨酸的方法
CN114805087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体系制备氟乐灵的方法
CN111004137B (zh) 一种混旋苯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08484505B (zh) 一种2-甲基咪唑的制备方法
CN105461645A (zh) 莠去津水法合成新工艺
CN106045978A (zh) 一种艾普拉唑钠的合成方法
CN112209856A (zh) 一种硫氰酸胍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aiyua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city 262737 Street No. 600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iyuan Binh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n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City 600 street 262737 No. 1 ranked No. 1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03001, chlor alkali Road, Weifang Coas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Haiyua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city 262737 Street No. 6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