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3450B - 局部空调系统和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局部空调系统和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3450B CN102713450B CN201080060856.8A CN201080060856A CN102713450B CN 102713450 B CN102713450 B CN 102713450B CN 201080060856 A CN201080060856 A CN 201080060856A CN 102713450 B CN102713450 B CN 1027134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ing
- unit
- partial air
- cooling system
- c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6—Several compression cycl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设置两系统的冷却系统。也就是,设置利用冷热源单元(20a)经制冷剂配管(2a)向各个局部空调机(1)~(8)供给制冷剂的冷却系统、和利用冷热源单元(20b)经制冷剂配管(2b)向各个局部空调机(9)~(16)供给制冷剂的冷却系统的两个系统。另外,使局部空调机(1)~(8)、局部空调机(9)~(16)均不运转,使得有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在冷热源单元(20a、20b)中的任意一个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在正常的冷却系统中使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开始运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子计算机室内等较窄的区域内进行冷却的局部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关于用来冷却收纳有多个电子计算机的电子计算机室(伺服器室等)这样的发热密度高的空间的空调系统,除了冷却该整个空间(整个电子计算机内等)的空调系统以外(或者代替这种空调系统),还有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它将多台局部空调装置配置在室内的各处(各个电子计算机收纳架的附近等),各个局部空调装置分别进行较窄的区域内的冷却。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关于由多个伺服器架列形成冷通道与热通道的信息通信机械室的空调系统,例如,除了外围(ambient)空调机107外,还在冷通道105的上方设置局部空调机102等。
另外,例如有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关于电子仪器中的冷却装置,使用数个冷却风扇,冷却风扇采用冗余化结构,将其中一方冷却风扇处于运转状态,将另一方冷却风扇处于待机状态。而且,公开了例如每次电源投入,依次切换设为运转状态的冷却风扇与设为待机状态的冷却风扇。另外,还公开了此时确认冷却风扇是否发生了故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7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68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例如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冷通道,考虑设置多台上述局部空调机102。这既可以是不使用上述外围空调机107,取代上述外围空调机107而设置的空调机,也可以是除了上述外围空调机107还设置的空调机。
总之,考虑对一个冷通道设置多台局部空调机,经常使一台以上的局部空调机运转,由此将冷通道的温度维持在所需的温度。设置多台局部空调机的理由是,(特别是在没有外围空调机107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将冷通道的温度维持在所需的温度。
这样,将使用多台局部空调机,在电子计算机室内等中进行较窄区域(上述冷通道等)内的冷却的空调系统称作局部空调系统。
关于这种局部空调系统,例如有以下所述的问题。
对于上述多台局部空调机,通常设置有一台制冷剂供给单元。也就是,是从一台制冷剂供给单元经由制冷剂配管向多台各个局部空调机供给制冷剂的结构。因此,在该制冷剂供给单元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特别是考虑制冷剂泵的故障的情况下),出现全部的局部空调机实质上不工作,不能冷却冷通道空间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例如,在制冷剂供给单元中,考虑制冷剂泵采用冗余化结构的方案。即,设置两台制冷剂泵,使其中一个运转,使另一个待机,如果运转的制冷剂泵发生故障,那么考虑使待机的制冷剂泵运转等。或者,也可以经常使两台制冷剂泵都运转(但是,输出为50%左右),即使其中任意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制冷剂泵也能够继续运转(但是,输出是100%等)。但是,即使这样,也有可能两台制冷剂泵都发生故障。
局部空调系统通常在电子计算机室内等中冷却伺服器装置等发热量大的仪器,不能冷却冷通道空间时,在短时间内温度上升,发生伺服器死机(down)等重大故障。
因此,即使在制冷剂供给单元中有故障(特别是制冷剂泵出现了故障的情况,也包括制冷剂泵由两台构成而两台均出现故障的情况),也要求能够将冷通道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另外,即使在局部空调机中有故障的情况下,也要求能够将冷通道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和其控制装置等,是对于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设置多台局部空调机,并且具有向多台局部空调机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单元的局部空调系统,上述局部空调系统即使在制冷剂供给单元中发生故障而成为不能供给制冷剂的状态,或者在局部空调机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本发明的局部空调系统,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进行冷却,在该局部空调系统中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该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和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该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该第二冷却系统的上述多台局部空调机为与上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不同的局部空调机组,并且上述局部空调系统包括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上述局部空调机和上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存储机构,将处于运转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任意一个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且在另一个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局部空调机组中有上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将上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其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运转单元。
通过设置双系统的冷却系统,而且基本上在各系统中设置一台以上的待机单元,由此即使在任意一个冷却系统中制冷剂供给单元出现故障(其制冷剂泵的故障等)而导致其冷却系统不能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另一个冷却系统的待机单元来应对,能够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在上述局部空调系统中,例如,上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将上述替代运转单元的台数设定为上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并且使上述替代运转单元继承上述运转单元的设定。
另外,在上述局部空调系统中,例如上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将上述替代运转单元的台数设定为上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并且比较两个上述冷却系统的温度设定,将较低的温度设定作为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温度设定。
另外,在上述局部空调系统中,例如上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上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侧没有上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在该待机单元的台数比上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少的情况下,将全部上述待机单元作为上述替代运转单元,并且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上述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是降低上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上述运转单元和上述替代运转单元的设定温度或者/和增加上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上述运转单元和上述替代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局部空调系统,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进行冷却,在该局部空调系统中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和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上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该第二冷却系统的上述多台局部空调机为与上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不同的局部空调机组,上述局部空调系统包括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上述局部空调机和上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存储机构,将运转状态的上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上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上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任意的一台以上的上述局部空调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取代发生了故障的上述运转单元,将发生了故障的上述局部空调机所属的上述冷却系统中的所述待机单元作为替代运转单元开始运转,在上述待机单元没有或者不足的情况下,将发生了故障的上述局部空调机不隶属的上述冷却系统中的上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其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故障的上述运转单元。
在上述局部空调系统中,例如上述冷却对象空间是被两列的仪器搭载架列夹着的空间,上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任意一个仪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上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另一个仪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由此设置为该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该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夹着上述冷却对象空间并且相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例的整个局部空调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中的各个局部空调机的配置例。
图4(a)、(b)是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中的局部空调机、冷热源单元的详细结构例。
图5是泵状态表格(table)的数据结构例。
图6是实施由泵异常引起的冗余运转的处理流程图。
图7是图6的步骤S13的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8(a)~(d)是单元管理表格或系统运转表格的数据结构例。
图9(a)、(b)是表示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后的各种表格的内容的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的冗余运转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2、图3表示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的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例的整个局部空调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中的各个局部空调机的配置例。
图4是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中的详细结构例,(a)是局部空调机10的详细结构例,(b)是冷热源单元20的详细结构例。
在图1~图4中,对大体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首先,从图1所示的外观立体图进行说明,但是也有引用其他附图的情况。
首先,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基本上是利用多台局部空调机10冷却特定的冷却对象空间(图示的冷气空间S等),实施控制将该整个冷气空间S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该冷气空间S如图1、图2所示,是两列架列间的空间(架列1a与架列1b之间的空间)。此处,与一个冷气空间S对应设置有一个局部空调系统。
架列1a是多个仪器收纳用架1排成一列而成的。架列1b也同样,是多个仪器收纳用架1排成一列而成的。在各仪器收纳用架1内收纳有电子仪器9等(图2)。
而且,在各个架列中,在其上方设置有多台局部空调机10。例如在图1和图3所示的例中,对架列1a设置有八台局部空调机10,对架列1b也同样设置有八台局部空调机10。此外,将前者称作A列的局部空调机组,将后者称作B列的局部空调机组。
而且,在各列中(各列的每个局部空调机组)设置有一台冷热源单元20。即,对于A列的局部空调机组设置有图示的冷热源单元20a,对于B列的局部空调机组设置有图示的冷热源单元20b。冷热源单元20a通过制冷剂配管2a对A列的局部空调机组的全部八台局部空调机10供给制冷剂。同样地,冷热源20b也通过制冷剂配管2b对B列的局部空调机组的全部八台局部空调机10供给制冷剂。即,关于制冷剂供给具有双系统。
冷热源单元20a与20b的结构大体相同,在图1和图3中,对它们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即,冷热源单元20具有:两台泵21-1、21-2、控制这些泵21的逆变器22-1、22-2、和冷凝器24等。此外,实际上如图4所示还具有贮液箱(receiver tank)23等。此外,泵21是压送制冷剂的制冷剂泵。
此外,这基本上是冗余化结构。即,通过设置两台泵21-1、21-2,即便例如其中一个泵发生故障,也能够维持制冷剂供给。但是,也有可能两台均出现故障。另外,这样的冗余化结构,结构、控制当然会变得复杂,成本也增大,因此如后述的图4(b)所示也可以采用使用一台泵的结构。
总之,在泵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在有两台泵的情况下两者均发生了故障;在仅有一台的情况下该一台泵发生了故障),上述冷热源单元20就会出现故障,上述制冷剂供给系统也不再工作,该制冷剂供给系统的局部空调机10实际上全部停止工作。但是,如上所述,由于本例的局部空调系统具有双系统的制冷剂供给系统,所以只要双系统不是大致同时不工作(这种可能性极低),通过后述的控制器30的控制处理就能够应对。详细情况后面参照表示控制器30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等进行说明。
另外,设置有一台控制器30,其控制与该一个冷气空间S对应的一个局部空调系统整体。即,控制器30经通信线3、4(参照图3等)控制全部局部空调机10(此处A列、B列共计十六台)和各列的上述两台冷热源单元20a、20b。关于冷热源单元20,经通信线4主要控制逆变器22。关于各个局部空调机10,经通信线3与图4(a)所示的局部控制器13进行通信来进行指示,局部控制器13实施与指示对应的控制(在后面用图4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外,如图2的截面图所示,作为图示的概略结构,各个局部空调机10具有蒸发器11、送风机12等。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参照图4(a)进行说明。但是,局部空调机10的结构本身也可以与现有的大体相同。同样地,冷热源20,其结构本身也可以与现有的大体相同。于是,简化它们的说明。
在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蒸发器11中,从其所属的系统的冷热源单元20经由制冷剂配管2供给制冷剂。例如,从冷热源单元20a经由制冷剂配管2a对上述A列的局部空调机组的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蒸发器11供给制冷剂。同样地,从冷热源单元20b经由制冷剂配管2b对上述B列的局部空调机组的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蒸发器11供给制冷剂。
而且,流入局部空调机10的暖气利用通过供给上述制冷剂的蒸发器11而被冷却,该冷却空气(冷气)被送风机12如图所示送入到冷气空间S。该冷气空间S如上所述是两列的架组、即架列1a与架列1b之间的空间,送入该冷气空间S的冷气从前面流入架列1a、架列1b的各个架1内,通过冷却搭载于各个架1内的电子仪器9等,温度升高而变成暖气。该暖气从各架的背面被风扇等排出。因为暖的空气上升,所以该暖气返回局部空调机10,如上所述再次被蒸发器11冷却。
此外,在架列1a、架列1b各自的各架1中,将与冷气空间S相对的一面称作前面,将其相反一侧的面称作背面。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将背面侧的空间称作暖气空间。另外,图示的室内空间例如是电子计算机室(伺服器室(server room))。在室内空间内,架列不仅限于1a、1b的两列,也可以是三列以上,此处未图示。
总之,本例的局部冷却系统用来冷却电子仪器9(伺服装置等)所设置的室内空间内的较窄的空间(此处是冷气空间S),并将其维持在规定温度,由此使伺服装置等不会因自身的发热而死机等。
近年,电子仪器9等,发热量增多、冷却不足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为了防止电子仪器9等的故障,必须将上述冷气空间S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于是,运转状态的多台局部空调机10中的一台出现故障时,就有可能无法将冷气空间S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在应用方面,有可能产生重大故障(伺服器死机等)。
因此,关于局部空调机10考虑采用冗余化结构。即,考虑设置备用的局部空调机10。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对于一个冷气空间S,在A列、B列的每列设置有八台局部空调机10共计有十六台局部空调机10,但是在将冷气空间S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中并非必须设置十六台。例如,只要运转10台就足够了,其余的6台作为备用使它们待机。
而且,在运转中的10台局部空调机10的任意一台以上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只要开始运转备用的局部空调机10中的任意一台以上即可。
或者,即使冷热源单元20a、20b的任意一个发生了故障,有故障的系统的制冷剂供给停止,该系统的全部局部空调机10不再工作,如果在其他的正常的系统中有备用的局部空调机10,只要使其开始运转即可。
此外,在任何情况下,为了很好地将上述冷气空间S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优选进行后述的调整控制。另外,在本方法中,即使在备用的局部空调机10没有或者台数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后述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也能应对。均在后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后面参照流程图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局部空调机10在各列中分别有八台,如图3所示,关于A列,有局部空调机(1)~局部空调机(8)的八台,关于B列,有局部空调机(9)~局部空调机(16)的八台。而且,如图3所示,有时也将由局部空调机(1)~局部空调机(8)、冷热源单元20a和制冷剂配管2a等构成的冷却系统记作系统A,将由局部空调机(9)~局部空调机(16)、冷热源单元20b和制冷剂配管2b等构成的冷却系统记作系统B。
另外,在后面参照流程图等的具体例子的说明中,也有使用图3所示的例子进行说明的情况。
此外,作为现有的功能,控制器30经通信线3与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后述的局部控制器13进行通信,进行收集状态数据(温度等)、发送某些指示(温度·风量指示、运转开始/停止指示等)的处理等。同样,历来,经通信线4与冷热源单元20进行通信,来进行收集其状态数据、发送某些指示(运转开始/停止指示等、转速指示等)的处理等。另外,对各个局部空调机10(上述局部控制器13)预先分配唯一的识别编号(此处也称作编号),控制器30使用该编号来管理、控制各个局部空调机10。对于这些已有的控制处理等,并不说明或者简化说明。而且,控制器30还进行后述的基于本方法的处理。
在这种结构中,本方法的特征在于局部空调机10的冗余运转控制。
即,如已经阐述的那样,实际上是设置一台以上备用的局部空调机10。例如,如果假设将上述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的温度状态所需的台数为P,那么预先设置P+α(α:1以上)的台数。而且,基本上来讲,控制器30控制各局部空调机10,使得P台(或者P台以上)的局部空调机10处于运转状态。
此外,将不在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作为“待机状态”。“待机状态”意味着,作为一个例子使风扇(送风机12)处于停止状态的状态,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指风扇处于停止状态,并且制冷剂也处于停止状态(关闭总开关,使制冷剂不流到蒸发器11的状态)。在后述的图8等例子中,使用后者的例子(制冷剂也处于停止状态),当然并非限于此例。
以下,参照图4进行说明。
首先,图4(a)中表示局部空调机10的详细结构,但是由于该结构和基本的控制也可以视作是已有的构成,所以进行简单的说明。
如图所示,局部空调机10具有:蒸发器11、送风机12(风扇)、局部控制器13、电磁阀(总开关)14、电子膨胀阀15等。蒸发器11、送风机12(风扇)如已经说明的那样,此处并不说明。
局部控制器13经通信线3与控制器30进行通信。然后,例如根据来自控制器30的指示(运转/待机指示、设定温度、设定风量等),进行用来实现该指示的各种控制。例如,根据运转/待机指示,设定为运转状态或上述“待机状态”。在运转状态时打开电磁阀(总开关)14,在“待机状态”时关闭电磁阀(总开关)14。在运转状态时,指示设定温度、设定风量等。根据设定温度来调整控制电子膨胀阀15的开度(EEV开度)。通过进行送风机12(风扇)的转速控制,来控制冷气风量。另外,也进行例如测量图示的吹出口附近的温度(吹出温度)等的数据收集处理。此外,也可以考虑这些控制本身是已有的控制,但是指示内容要根据本方法而定。将在后面详细阐述。
局部控制器13例如通过控制向蒸发器11的制冷剂供给量,来调整其冷却性能。这是例如基于从控制器30所指示的设定温度(吹出温度的设定值)和所测量的上述吹出温度等,控制电子膨胀阀15(控制(EEV(电子膨胀阀)开度),由此来调整送到蒸发器11的制冷剂流量。这基本上是用来使吹出温度成为设定温度的控制。
在蒸发器11内冷却空气(暖气),由此使制冷剂气化。供给到上述蒸发器11的制冷剂变成制冷剂气体,从蒸发器11流出经制冷剂配管2返回到冷热源单元20。
此处,在图4(b)中表示冷热源单元20的结构例。该结构例本身可以视作已有的结构,以下进行简单的说明。
冷热源单元20具有:上述的泵21、逆变器22、冷凝器24、图示的贮液箱23等。对冷凝器24从未图示的结构经冷水管等供给冷水。此外,图示的三通阀在本方法中并无特别的关系,因此不对其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冷水供给,不必须需要三通阀,也可以是普通阀。
已返回到上述冷热源单元20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24中被冷水冷却后液化,贮存在贮液箱23(受液器)中。有受液器23时,即使因负荷变动向蒸发器11的供给制冷剂量发生变化,受液器23的液面也会上下浮动,由此能够应对负荷。
此外,在图1和图3中,表示制冷剂泵21是冗余化结构的例子,在图4(b)的例子中,在各个系统中泵21是一台。另外,此处如图所示,关于冷热源单元20的结构,在各个系统中区别地标注有符号。即,关于上述A列的局部空调机10组的系统A,设置有冷热源单元20a,冷热源单元20a具有:泵21a、逆变器22a、冷凝器24a、贮液箱23a等。同样,关于上述B列的局部空调机10组的系统B,设置有冷热源单元20b,冷热源单元20b具有:泵21b、逆变器22b、冷凝器24b、贮液箱23b。
在后面的说明中,因区别A系统、B系统以便于说明等理由,有使用图4(b)的符号进行说明的情况。
此处,控制器30经通信线3从各个局部控制器13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数据。所收集的数据例如是温度湿度、EEV开度等。将所收集的数据保存在未图示的单元管理表格中(单元管理表格的数据结构例:各个局部控制器13的编号、有/无存在、运转/待机状态、正常/故障状态、设定值、温度湿度·EEV开度等/系统)。此外,关于该单元管理表格,后面如图8、图9等所示对具体例进行说明。
控制器30参照上述单元管理表格的数据,按各个系统(系统A、系统B),在上述系统中与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的EEV开度的合计值(负荷)成比例地算出逆变器22的运转频率(=转速:0~100%),将算出结果向该系统的逆变器22输出(设定)。也就是,算出泵21用于从受液器23吸入、排出在该系统中所需的制冷剂量的运转频率(=转速),作为设定值提供给逆变器22。此外,该运转频率的算出·设定处理本身是已有技术,并不做更多的说明。
这样,在各个系统A、系统B中,在上述整个系统中所需的量的制冷剂从泵21被送出到制冷剂配管2,并供给到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蒸发器11。
反复以上的循环,将室内的热通过蒸发器11和冷凝器24进行散热,由此进行制冷。
下面,首先对实施例1的局部空调机冗余控制进行说明。
对于局部空调机10的冗余化和切换控制,已经说明了基本情况。
此处,如果使用例如图4(b)的例子进行说明,则泵21a与泵21b的任意一方有可能出现故障。假设,在泵21a出现了故障的情况下,由于系统A的全部局部空调机10不供给制冷剂,所以实际上不再工作。此外,以下并不逐一进行说明,但是关于有这种泵故障的系统,控制器30进行使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实质上全部停止(例如使其处于上述待机状态等)的控制。
在该情况下,关于系统A是不供给制冷剂的状况,因此,当然在系统A中无法取代运转处于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
这样,即使在因泵故障而两个系统的任意一个出现了停止工作的故障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1的局部空调机冗余控制,也能够提高将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温度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不能将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极力地抑制温度上升,而防止最差的情况发生(伺服器死机等)。
以下,对这样的实施例1的局部空调机冗余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上述控制器30按照规定周期收集系统A、B的各泵21a、21b的运转/停止状态、逆变器22a、22b的状态和制冷剂液位的状态等,并将其保存在泵状态表格中,基于这些收集数据来判定各个系统的冷热源单元20(其泵21)是正常还是异常。判定方法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在后述的图5的例子的泵状态表格40中,例如如果逆变器42与制冷剂液位43中的任意一个是异常,那么判定44变成异常。
控制器30停止判定44为异常的系统的冷热源单元20(其泵21)的动作,将其运转/停止状态41设定为“停止”,但是在此之前进行后述的图6的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步骤S13的冗余运转。如果,在系统A、B两方为正常的状态下任意一个系统有了异常的情况下,在实施后述的图6的步骤S13的处理后,如上所述,进行将操作停止和运转/停止状态41设定为“停止”的处理。之后,如果该状态不改变,则后述的步骤S12的判定变成后述的(C)的判定,在此状态下不变地继承应用。
图5表示上述泵状态表格40的数据结构例。
图示的例子的泵状态表格40由:运转/停止状态41、逆变器42、制冷剂液位43和判定44各个数据项目构成。这些各个数据项目的数据被分别按照系统A的泵、系统B的泵而被保存。
在图示的例子中,关于系统A,其泵21a的运转/停止状态41是“运转”,其逆变器22a的状态42是“异常”,其制冷剂液位43是“正常”。在已经阐述的判定方法例子中,在本例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如图所示判定44是“异常”。
另外,关于系统B,其泵21a的运转/停止状态41是“运转”,其逆变器22a的状态42是“正常”,其制冷剂液位43是“正常”。在本例的情况下,判定44当然是“正常”。
此处,控制器30按照规定周期实施图6的处理。
图6的处理是使用上述泵状态表格40等来判定是否进行因泵异常而实施的冗余运转等的处理。
首先,控制器30经通信线4从系统A、系统B各自的冷热源单元20a、20b收集其泵21的各种数据,将所收集的各种数据保存在上述泵状态表格40中。即,将收集数据(或者基于收集数据的正常/异常判定结果等)保存在上述运转/停止41、逆变器42、制冷剂液位43中。然后,基于这些收集·保存的各种数据,进行上述泵的正常/异常的判定,将判定结果保存在上述判定44中(步骤S11)。
然后,基于泵状态表格40的内容,判定是否进行因泵异常而实施的冗余运转(步骤S12)。这是例如基于泵的正常/异常的判定结果(判定44)和运转/停止状态41,将泵的状态分类为以下的(A)~(E)中的任一种,根据分类结果来划分处理。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2中被分类为以下的(A)、(C)中的任意一种的情况下,使其维持现状,均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束本处理。在步骤S12中,仅在分类为以下的(B)的情况下,进行因泵异常而实施的冗余运转(步骤S13)。此外,另外对步骤S13的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而且,在步骤S12中被分类为以下的(D)、(E)中的任意一类的情况下,判定为重大故障(步骤S14),结束本处理。而且,也可以进行与重大故障判定对应的规定的处理,但此处没有关系所以并不进行说明。
(A)两泵正常运转:在系统A、B两者都是运转/停止状态41均为“运转”且判定44为“正常”的情况,属于该分类。
在该情况下,由于运转中的两泵为正常的,因此以这样的状态进行运转。
(B)其中一个在运转中发生异常,另一个正常运转:系统A、B两者的运转/停止状态41均为“运转”,但判定44的任意一个是“正常”,另一个是“异常”的情况属于该分类。
如上所述,仅在该分类的情况下实施步骤S13的处理。即,使判定为异常的系统停止运用,用正常的系统来替代运转。后面对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图6所示的泵状态表格40的例子相当于(B)。
(C)其中一个正常运转,另一个已经停止:其中一个系统的运转/停止状态41变成“停止”,另一个系统的运转/停止状态41是“运转”,并且判定44为“正常”的情况属于此分类。
该状态意味着,是已经说明的那样,只要运转中的泵正常,那么即使就这样接着运转也不会有问题,不必进行冗余运转等。
(D)其中一个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异常,另一个已经停止:其中一个系统的运转/停止状态41变成“停止”,另一个系统的运转/停止状态41为“运转”,且判定44为“异常”的情况属于此分类。
在给情况下,不能进行冗余运转(替代运转),如上所述判定为重大故障,进行与重大故障判定对应的规定的处理(例如发出警报等)。
(E)在两泵的运转中发生异常:系统A、B两者的运转/停止状态41均是“运转”且判定44为“异常”的情况属于此分类。当然,在该情况下,也作为重大故障(不能进行冗余运转)。
以下,对被认定为上述(B)的情况下的处理、即因泵异常而进行的冗余运转(步骤S13)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7是上述步骤S13的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以下,对图7的处理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图7的处理的前提,控制器30存储有各系统分别(各自)的单元管理表格50、系统运转表格60等各种表格。此外,控制器30例如具有未图示的CPU、存储器、通信界面等,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上述各种表格40、50、60等各种数据,并且存储有预先规定的应用程序。上述未图示的CPU等读出·运行该应用程序,由此实现上述已有的各种控制处理等、和上述图6、该图7以及图10等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等。
控制器30按照规定的周期经通信线3收集各系统的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信息,根据需要更新单元管理表格50等。
图8表示上述各种表格50、60的一例,此处参照图8进行说明。上述各种表格50、60按照各系统分别设置,图8(a)、(b)表示与系统A相关的表格50、60,图8(c)、(d)表示与系统B相关的表格50、60。此外,如图所示,图8(a)、(b)所示的系统A用的表格有时记作单元管理表格50A、系统运转表格60A。同样,图8(c)、(d)所示的系统B用的表格有时记作单元管理表格50B、系统运转表格60B。
但是,各个表格50、60的数据结构本身并非在系统A与系统B中不同,因此在后述的符号51~55并未特别区别地表示、并且无需区别两个系统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记作单元管理表格50、系统运转表格60来说明。
如图8(a)、(c)所示,单元管理表格50包括:编号51、状态52、设定温度53、设定风量54、测量数据55(EEV开度55a、温度55b、……等)等各数据项目。
编号51是为了在各系统中识别各个局部空调机10而分配的局部空调机识别ID。而且,由于在各个系统中进行分配并管理,所以例如在图8(a)所示的编号51=“1”、和图8(c)所示的编号51=“1”中,虽然编号相同,但是判定是不同的局部空调机10。例如,在图3的例子中,图8(a)的编号51=“1”是局部空调机(1),图8(c)的编号51=“1”是局部空调机(9)。
而且,编号51按照预先决定的各系统的局部空调机10的最大连接数相应地设定。在图示的例子中,最大连接台数MAX=10,因此编号51设定为“1”~“10”。
状态52保存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状态。该“状态”是指,例如,有无存在、运转/待机、有无异常等。首先,如上所述,并非限于在全部编号51=“1”~“10”中存在局部空调机10,因此例如如图3的例子所示,如果是八台,那么例如对于编号51=“9”、“10”,由于不存在局部空调机10,因此如图示所示状态52是“无”。
另外,在存在的情况下,是运转/待机、有无异常等。在本例中,由于假设冷热源单元20侧有故障,因此此处视为全部正常,在状态52中仅保存运转/待机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编号51=“1”~“5”五台局部空调机10是“运转”状态,编号51=“6”~“8”三台局部空调机10是“待机”状态。
在设定温度53中保存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这也可以单独地设定,但是也可以一律在各系统中设定。这是设定图8(b)的系统运转表格60A的系统设定温度61。也就是,一律应用按照各系统分别设定的其系统用的设定温度来设定。
另外,对于设定风量54,“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当然设定为风量“0”。也就是,风扇(送风机12)停止。另外,此处,对于“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EEV开度55a也是“0”,使得不向蒸发器11供给制冷剂,但是并非限于该例(也可以仅停止风扇)。
如上所述,在各系统中,局部空调机10的有无存在和正常/异常、运转/待机等各种状态通过表格50等来管理,在图7的处理时,参照表格50。
以下,对图7的处理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运转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称作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称作待机单元。
此外,图7表示系统A的泵运转中发生异常、系统B的泵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的处理例。
在该情况下,首先,参照上述两个系统的单元管理表格50A、50B,判定系统A的运转单元台数a、系统B的待机单元台数b。即,判定发生了泵异常的系统A中的运转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的台数a和正常的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的台数b(步骤S21)。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系统A的单元管理表格50A中,状态52为“运转”的是编号51=“1”~“5”的五个,因此a=5。在系统B的单元管理表格50B中,状态52为“待机”的是编号51=“5”~“8”的四个,因此b=4。
然后,根据a与b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应进行的冗余运转的处理(步骤S22)。即,
(F)a=b:开始运转系统B的全部待机单元(步骤S23),并且进行设定的继承处理(步骤S24)。
(G)a>b:开始运转系统B的全部待机单元(步骤S27),并且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步骤S28)。即,在该情况下,开始运转系统B的全部待机单元,但是由于相对于系统A的运转单元台数a,系统B的待机单元台数b少,因此发生台数不足,所以实施对策。此外,在图8的例子中,如上所述,由于a=5、b=4,所以a>b,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
(H)a<b:从系统B的待机单元中决定开始运转哪一个单元,并开始运转(步骤S25)。然后,进行设定的继承处理(步骤S26)。
开始运转的局部空调机10的决定方法可以各种各样,此处并没有进行特别详细的说明,例如可以单纯地按照编号顺序,也可以根据温度状态来决定。
或者,也可以预先对于各个局部空调机10任意地决定取代该局部空调机10而应开始运转的局部空调机10(1或者多个候补)(例如,由人来决定),将其登记在未图示的替代运转设定表格中。在该情况下,当然,参照该替代运转设定表格来决定替代并且开始运转的局部空调机10。
此外,在该情况下,在有多个候补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决定优选顺序。该优选顺序是,将更接近成为替代对象的局部空调机10的位置的局部空调机10的优选顺序设定为高的等。例如,在图3的例子中,在登记三台局部空调机(1)的替代候补、并且将该三台假设为局部空调机(9)、(10)、(11)的情况下,局部空调机(9)的优选顺序最高,局部空调机(11)的优选顺序最低。
这样,例如预先对各个局部空调机10,根据该局部空调机10与其它的局部空调机10的位置关系,登记一台或多台在该局部空调机10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进行替代并且运转的局部空调机,在登记多台的情况下标记优选顺序来登记。该优先顺序如上所述可以根据距离来决定,但是并非限于此。
此外,通常情况下,同一系统的其他的局部空调机10成为替代候补。在上述局部空调机(1)的例子的情况下,局部空调机(2)、(3)等成为替代候补。但是,在本方法中,是在因泵故障等导致其系统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都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应对,因此将其他系统的局部空调机10设定为替代候补。
以下,对于上述步骤S24、S26的设定继承处理和步骤S28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步骤S24、S26的设定继承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步骤S24与步骤S26中,基本上是大体相同的处理。
对此,首先,对图8所示的例子的温度设定进行说明。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图8(b)、(d)所示的系统运转表格60A、60B,设定作为其系统的设定温度的系统设定温度61,并且设定个别设定62。该个别设定62是“有”、“无”中的任意一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无”。在个别设定62为“无”的情况下,该系统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一律设定为系统设定温度61的值。
对于系统A,如图8(b)所示由于系统设定温度61=20.0℃,所以如图8(a)所示的单元管理表格50A,系统A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的设定温度53成为21.0℃。同样,对于系统B,如图8(d)所示由于系统设定温度61=21.0℃,所以如图8(c)所示的单元管理表格50B,系统B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的设定温度53是21.0℃。
另一方面,图8并未表示,个别设定62有成为“有”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该系统的各个局部空调机的设定温度53能够单独地设定任意的值。此外,在该情况下,在默认中上述个别设定62也与“无”的情况相同,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53一律被设定为系统设定温度61的值,之后也可以仅对于希望个别设定设定温度53的局部空调机10,将其设定温度53设定为任意的值。
此外,以上仅对温度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设定风量54也可以与设定温度大体相同。即,设定风量54既可以在其系统中设定同样的值,也可以在各个局部空调机10中个别地设定。
上述步骤S24、S26的设定继承处理在上述个别设定为“有”的情况下与为“无”的情况下不同。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处于运转状态的因泵故障等而应停止运转的局部空调机10(在图7的例子中,在系统A中处于运转状态的局部空调机10)称作“原始的运转单元”,将取代该“原始的运转单元”而开始运转的待机单元称作“替代单元”。此外,在本例中,“替代单元”必须从没有泵故障的(正常的)系统的待机单元中决定。在图7的例子中,从系统B中的待机单元中决定“替代单元”。
首先,在个别设定“有”的情况下,将“原始的运转单元”的设定温度设定继承为“替代单元”。由于设定值在各系统单元管理表格50内,所以将其取得。如上所述,图8是没有个别设定的例子,但是假设是有个别设定,并且假设图8(a)的表格50A的编号=“1”是“原始的运转单元”,将其“替代单元”作为图8(c)的表格50B的编号=“5”的情况下,表格50A的编号=“1”的设定温度53是20.0℃,因此将其设定为表格50B的编号=“5”的设定温度53,由此继承“原始的运转单元”的温度设定。也就是,在该情况下表格50B的编号=“5”的设定温度53从21.0℃变更为20.0℃。
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继承,那么即使运转“替代单元”,在其设定温度比“原始的运转单元”高的情况下,在将冷却对象空间维持在规定温度的方面也存在问题(低的部分也许没有问题)。
此外,有时也将产生了泵故障的系统称作异常系统,将没有泵故障的系统称作正常系统。
另一方面,在没有个别设定的情况下,在异常系统的设定温度与正常系统的设定温度中,将较低的一个设为正常系统的新的系统设定温度,基于此来设定正常系统的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53。如上所述,在图7的例子中系统A是异常系统,系统B是正常系统,另外,在图8的例子中系统A的系统设定温度是20.0℃,系统B的系统设定温度是21.0℃,因此比较两者来判断较低的温度时,当然是20.0℃。
由此,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图8(d)所示的系统B的系统运转表格60B中,将其系统设定温度61设定为20.0℃。另外,由此,在图8(c)所示的系统B的单元管理表格50B中,将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53一律设定为系统设定温度61的值(20.0℃)。由此,全部的设定温度53成为从图示的21.0℃至20.0℃。这是因为考虑由于温度低,相应地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每个系统的设定温度的决定方法(个别设定有/无等)由设计者/用户等任意地判断,事先设定(系统运转表格60)。
接着,下面对上述步骤S28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基本上是例如进行“降低设定温度”和“提高设定风量(增加设定风量)”等对策处理。例如,既可以实施“降低设定温度”对策和“提高设定风量(增加设定风量)”对策的两个对策,也可以仅实施其中一个。
(1)降低设定温度的对策处理“
例如预先决定设定温度的下降幅度。也就是,设定规定值P。然后,使用该规定值P根据以下的算式来决定·设定新的设定温度(如以下所述,根据将设定温度降低规定值P大小)。
(a)在有个别设定的情况下,新的设定温度的算式如下所述。
新的设定温度=各个局部空调机的当前的设定温度53-P[℃]
(b)在没有个别设定的情况下,新的设定温度的算式如下所述。
新的系统设定温度61=系统设定温度61-P[℃]
如上所述,系统设定温度61改变,由此各个设定温度53也一律改变。
此外,后面说明的图9的例子是规定值P=0.5[℃]的情况下的例子。
此外,决定·设定上述新的设定温度的对象既可以仅是“替代单元”,也可以不只是“替代单元”,还可以包括在正常系统中处于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
(2)提高设定风量(增加设定风量)对策处理:
对此,例如有一例是,
(a)一律为MAX风量。
即,一般情况下,预先决定局部空调机10的风量的最大值(MAX风量),正常的系统(在本例中是系统B)中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的风量为MAX风量。
或者,作为其他的方法例如,
(b)根据不足台数,事先预先决定风量增加值。以下表示其一例。
例)不足台数=1台:风量增加量+5
不足台数=2~3台:风量增加量+10
(但是,在不足台数=四台以上的情况下,风量一律是MAX风量)
此外,在使用上述图8的例子中,不足台数是一台,如图8(c)所示当下的设定风量是40,因此新的设定风量=40+5=45。由此,如图9(a)所示,设定风量54是“45”。此外,后面对图9进行说明。
或者,作为其他的方法,例如,
(c)用全部运转单元(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替代单元”)来分担不足风量。换言之,并非如上所述使上述风量增加量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而是根据风量的不足量与运转单元的台数等来算出。
此处,用全部运转单元中均等地负担。在该情况下,每台运转单元的风量增加量Q通过以下的算式算出。
Q=R÷S
此处,R:无替代单元的“原始的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的合计值,
S:正常系统的全部运转单元的台数(=在正常系统中已经处于运转的台数+替代单元的台数)。换言之,正常系统中的“最初始的运转台数”+“新开始运转的台数”。
在使用上述图8的例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还差一台,此处假设上述“无替代单元的“原始的运转单元””是系统A的编号51=“5”的局部空调机10时,由于系统A的编号“5”的设定风量54是“40”,所以上述设定风量的合计值R=“40”。
另外,如图8(c)所示,在本例中对于作为正常系统的系统B,在本例中在作为异常系统的系统A的泵故障发生时刻,编号“1”~“4”的四台是运转单元,最初始的运转台数是四台。另外,此时的待机单元是编号“5”~“8”四台,如本例所示在台数不足的情况下,当然将全部的待机单元作为替代单元,所以开始了运转的台数是四台。由此,上述正常系统的运转单元的台数S=4+4=八台。
因此,在本例中,每台运转单元的风量增加量Q=40÷8=5。
在各个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中加上该风量增加量。在图8的例子中,对于作为正常系统的系统B,各个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是“40”,所以40+5=45是新的设定风量。由此,如图9(a)所示设定风量54全部是“45”。
此外,在图8(c)中,各个待机单元的设定风量54是“0”,但是开始了运转时与已有的运转单元同样,设定风量54被设定为“40”。此外,该设定风量“40”是预先决定的值。
此外,进行何种对策(不进行)由设计者/用户等任意地判断并事先设定。另外,对于进行对策的时间,例如也可以按照冗余开始后一小时的方式进行事先设定,如果经过该时间,则返回初始的设定值。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图9(a)、(b)中表示有关实施上述步骤S28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后的系统B的表格50B、60B的内容。
首先,在进行步骤S28的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步骤S27的处理开始运转正常系统(在本例中是系统B)的全部的待机单元,因此在图8(c)中,因为开始运转作为待机单元的编号“5”~“8”的四台,所以如图9(a)所示,这四台的状态52全部变成“运转”。此外,图中并未特别表示,但是此时在这四台的设定风量54中设定规定的设定值(在本例中是“40”)。
此外,EEV开度基于设定温度和当前温度(或者这些温度的差值)、以及其他的吸入温度、控制参数,在局部控制器13一侧进行演算并控制。这是已有的技术,所以并不进行特别的说明。
此外,通过实施步骤S28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系统B的表格50B、60B的内容如图9(a)、(b)所示。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首先,由于在图8(d)的例子中没有个别设定,所以作为上述“降低设定温度”处理,应用上述(1)(b),其结果是,如图9(b)所示系统B的系统设定温度61是20.5℃(=21.0-0.5)。而且,由于是没有个别设定,因此系统B的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的设定温度53如图9(a)所示,一律是与系统设定温度61相同的20.5℃。
另外,作为上述“提高设定风量”处理,此处进行用运转单元来分担上述(2)(c)的不足风量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如已经说明的那样,每台运转单元的风量增加量Q=5,如上所述此时的设定风量54是“40”,因此新的设定风量=40+5=45。由此,如图9(a)所示在系统B的全部的运转单元中,其设定风量54为“45”。
这样,由于进行台数不足对策处理以弥补台数不足,所以即使台数不足,也能将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的温度。但是,不能100%保证。但是,即使台数不足,也能极力抑制冷气空间S的温度升高,并且能够极大降低导致伺服器装置死机这样的重大故障的可能性。
此处,在实施上述图7的处理的情况下,在上述(F)、(G)、(H)的任意一种情况下,基本上也是正常系统(在本例中是系统B)的局部空调机10的运转台数增加,因此也需要实施与此对应的泵控制处理。以下,将对此进行说明。此外,对于该处理,并不特别表示其流程图等来进行说明。
首先,如已经阐述的那样,在各个系统中分别有多台局部空调机10,由通用的冷热源单元20向这些多台局部空调机10供给制冷剂。该制冷剂的供给量是时常供给所需量的量,但是,在某个局部空调机10发生故障使同一系统内的待机单元替代运转的情况下,由于运转台数不改变,所以基本上所需的制冷剂供给量不变。
另一方面,在某个系统(在本例中是系统A)的冷热源单元20的泵故障等的情况下,使其他系统(在本例中是系统B)的待机单元替代运转,因此系统B的运转台数增加,需要根据此更改系统B的冷热源单元20的制冷剂的供给量。
冷热源单元20的制冷剂的供给量基本上由泵21的电动机转速决定。泵21的电动机转速由逆变器22进行逆变控制,控制器30控制逆变器22的运转频率,控制泵21的电动机转速,由此来控制制冷剂供给量。在控制器30中,根据EEV开度的合计值算出运转频率。此外,并不对该运转频率的算出式等进行特别的说明。
在本方法中,取代异常系统的运转单元使正常系统的待机单元运转,因此正常系统的运转台数增加。在上述图8、图9的例子中,对于作为正常系统的系统B,如图8(c)所示为四台运转状态,或者因系统A的异常,如图9(a)所示变成八台运转状态。由此,当然,EEV开度的合计值变化。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一倍以上,总之,与冗余运转前相比冗余运转后EEV开度的合计值增大,因此正常系统的泵的运转频率的算出值也增大。
由此,控制器30使用所算出的新的运转频率,利用逆变器22来控制泵21的电动机转速,增加制冷剂的供给量。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例1提出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利用分别包括一个制冷剂供给单元和多台局部空调机10的两个冷却系统,将一个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温度。根据该局部空调系统,在两个冷却系统的任意一个系统因制冷剂泵的故障等而变成异常的情况下,使用另一个正常系统的待机单元进行替代运转,由此能够维持冷气空间S的温度。此时,进行设定的继承,由此能够实现冷气空间S的高度的温度维持。或者,即使在台数不足的情况下,也实施对策处理,由此能够实现冷气空间S的温度维持。
接着,下面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
此外,在实施例2中,基本上也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采用分别包括一个制冷剂供给单元和多台局部空调机10的两个冷却系统来将一个冷气空间S维持在规定温度的局部空调系统。由此,系统结构既可以是图1~图4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具有图8所示的各系统的单元管理表格50、系统运转表格60等。当然,此处并不对它们进行特别的说明。
实施例1用来应对因制冷剂泵的故障等而引起的其整个系统的异常。与此相对,实施例2用来应对局部空调机10的故障。
实施例2是,对于制冷剂泵在图6的步骤S12的判定中判定为上述(A)或(C)的情况下,在正常系统中的任意的局部空调机10有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冗余运转,能够维持冷气空间S的温度。
此外,虽然已经阐述,但是上述(A)是系统A、B两者的作为制冷剂泵的泵21均正常运转的情况,上述(C)是系统A、B的一个正常运转、另一个已经停止的状态(仅用一个系统运行的状态)。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在正常运转的系统中,在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存在一台以上,并且在任意的运转中的局部空调机10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30的控制来进行冗余运转。
图10表示实施例2中的控制器30的冗余运转的处理流程图。
此外,在图10中,图示的单元表示局部空调机10。
此外,在图10的处理中,例如参照图8所示的单元管理表格50(50A、50B),或者根据需要更新该表格50的内容。
在图10中,控制器30例如定期地经通信线3,与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局部控制器13进行通信,收集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各种信息(步骤S31)。此处,各个局部控制器13具有自检功能,判定本身装置的正常/异常。在上述控制器30所收集的信息中也包括该正常/异常。
由此,如果控制器30参照所收集的信息,则能够判定各个局部空调机10的正常/异常,如果全部的局部空调机10都为正常(步骤S32、NO),则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一台以上的局部空调机10有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32、是(YES)),首先判定在该异常的局部空调机10(称作故障单元)所属的系统(称作自系统)中是否有待机单元(步骤S33),在有待机单元的情况下(步骤S33、是(YES)),决定开始运转的待机单元(步骤S34)。即,决定对于上述故障单元的上述“替代单元”。
此处,如果待机单元仅有一台,那么将其作为“替代单元”开始运转,但是在有多台的情况下,将其中的任意的待机单元决定为“替代单元”。该决定方法例如与在上述步骤S25中所说明的方法大体相同即可,例如根据编号顺序、或者温度状态,或者参照预先登记的表格(设定替代候补和优选顺序),决定开始运转的待机单元(替代单元)。
然后,开始该替代单元的运转,并且进行设定继承处理(步骤S35)。该设定继承处理例如将故障单元的设定温度作为“替代单元”的设定温度,但是为了表示与后面所说明的步骤S39的设定继承的不同,在后面概括说明。
如果在多台局部空调机10大概同时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33~35的处理重复实施故障单元的台数的量。但是,在中途步骤S33的判定变成否(NO)的情况下,向步骤S36的处理转移。例如,在相对于故障单元是三台而待机单元仅为两台的情况下,对于发生了故障的三台中的第一台与第二台,步骤S33变成是(YES),将任意的待机单元决定为“替代单元”(步骤S34),开始运转该“替代单元”,并且在该“替代单元”中继承故障单元的设定(步骤S35),都是对于第三台的故障单元,步骤S33变成否(NO),因此不实施步骤S34、S35,向步骤S36的处理转移。
然后,判定是否台数不足(步骤S36)。在上述步骤S33为否(NO)的情况下,判定为台数不足(步骤S36,是(YES))。由上述可知,在“故障台数>待机单元台数”的情况下,变成台数不足(也包括没有任何一台待机单元的情况)。如果并非台数不足(步骤S36,否(NO)),本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用自系统内的待机单元能够实现替代运转,不需要使用其他系统的待机单元。
另一方面,如果台数不足(步骤S36,是(YES)),那么也必须使用其他系统的待机单元。但是,其他系统是泵异常、或者没有一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步骤S37,否(NO)),由于不能使用其他系统的待机单元,所以经过步骤S40(在该情况下,步骤S40一定是是(YES)),实施步骤S41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后面对步骤S40、S41进行说明。
仅在自系统中台数不足(步骤S36,是(YES))、并且其他系统正常且待机单元存在一台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7,是(YES)),对于上述故障单元且尚未决定“替代单元”的单元,进行与上述步骤S34、S35同样的处理(步骤S38、S39)。即,决定作为替代该故障单元应开始运转的待机单元的“替代单元”(步骤S38)。“替代单元”的决定方法与已经阐述的方法相同即可,此处并不进行特别的说明。然后,开始运转在步骤S38中所决定的“替代单元”,并且进行设定继承处理(步骤S39)。
此处,如已经阐述的那样,对设定继承处理进行概括地说明。
首先,在上述步骤S35中的设定继承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将与故障单元相同的系统内的待机单元作为“替代单元”,所以原样地继承故障单元的设定内容。
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的设定继承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将与故障单元不同的系统的待机单元作为“替代单元”,所以进行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设定继承处理大体相同的处理。即,在上述“无个别设定”的情况下,比较故障单元所属的系统的系统设定温度61和“替代单元”所属的系统的系统设定温度61,采用较低的一个作为“替代单元”所属的系统的新的系统设定温度61。由此,该新的系统设定温度61变成“替代单元”的设定温度53。
另一方面,在上述“有个别设定”的情况下,将故障单元的设定温度53作为“替代单元”的设定温度53。
此外,图中并未表示,但是在有多个尚未决定“替代单元”的故障单元的情况下,重复实施步骤S37~S39的处理。这与上述步骤S33~S35的重复实施大体相同,对于全部的故障单元,如果步骤S37的判定是是(YES),那么基本上对于全部的故障单元决定“替代单元”,并开始运转“替代单元”。在该情况下,接着的步骤S40的“是否台数不足?”的判定是否(NO),本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没有“替代单元”的故障单元有一台的情况下,步骤S37的判定变成否(NO),步骤S40的判定变成是(YES)(待机单元的台数不足),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步骤S41)。
即,在根据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两个系统、并且还有未决定“替代单元”的故障单元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故障单元的台数>两个系统的待机单元的总数”的情况下,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步骤S41)。
该台数不足对策处理与上述步骤S28的台数不足对策处理(降低设定温度,提高风量等)大体相同,此处并不进行特别的说明。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方法中基本上提案有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冷气空间S等),设置有包括多台局部空调机10和向这些各个局部空调机10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单元(冷热源单元20)的两个系统的冷却系统。
即,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例如上述系统A)和第二冷却系统(例如上述系统B),上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例如冷热源单元20a)和通过该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前述局部空调机10,上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例如冷热源单元20b)和通过该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前述局部空调机10。
当然,如图1~图3等所示,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彼此各不相同,没有重复的部分。
此外,局部空调系统基本上是为了将冷却对象空间维持在所需的温度(用户等所设定的规定温度等)的系统。
而且,基本上,上述第一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的任意一个都配备一台以上的待机单元。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任意一个冷却系统中的制冷剂供给单元(其制冷剂泵等)中发生故障而变成不能供给制冷剂的异常状态,通过开始运转另一个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待机单元,也能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此时,通过使异常系统侧的设定在正常系统一侧中继承,能够提高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的效果。例如,考虑在变成了异常状态的冷却系统中,将作为运转单元的局部空调机10的温度设定继承为取而代之开始运转的待机单元的温度设定等。或者,也可以在异常系统侧的设定温度和正常系统侧的设定温度中将较低的设定温度应用在正常系统侧。
如上所述,由于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需的温度是为了冷却伺服器装置等发热体,所以即使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比所希望的温度略低,也不会有问题。
此外,上述制冷剂供给单元(其制冷剂泵等)发生了故障的情况是指,是制冷剂泵的冗余化结构的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情况下、例如是制冷剂泵有两台的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情况下,两台制冷剂泵均发生了故障的情况。
或者,即使在任意一台以上的局部空调机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待机单元开始替代运转,也能够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使该开始替代运转的待机单元为与发生了故障的局部空调机相同的冷却系统的待机单元,但是如果在没有待机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台数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的冷却系统的待机单元。这样,能够提高能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的可能性。
此外,也能获得容易确保修理时间等的效果。
另外,上述冷却对象空间例如如图1~图3等所示,是被两列的仪器搭载架列夹着的空间,上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任意一方的仪器搭载架列对应形成列,上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与其他的仪器搭载架列对应形成列,由此该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和该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夹着冷却对象空间相对地设置。当然,并非限于这样的例子。
最后,使用图3所示的例子,对于本方法的动作与效果,表示具体的例子并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上述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冷气空间S等)是两列架列之间的空间,在各个架列的上方等设置局部空调机10。在图中,在各个架列中各设置有八台、共计十六台的局部空调机10。也就是,设置有图示的A列、B列的两列局部空调机10,各列由八台局部空调机10构成。这样,对于一个冷却对象空间设置十六台局部空调机10,通过这些局部空调机10将冷却对象空间维持在规定温度,但是不需要运转全部十六台,而是采用冗余化结构。一部分局部空调机10作为备用为待机单元。
而且,对上述A列、B列分别设置有冷热源单元20a、20b。各个冷热源单元20a、20b配备两台用于冗余运转的泵21,但是在任意一个冷热源单元20中两台泵21均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该列的局部空调机10全都不工作,因此进行其他列的局部空调机10组的冗余运转(替代运转)。
假设,在A列的设定温度为20℃、运转台数为3、B列的设定温度为21℃、运转台数为4的情况下,局部空调机(1)~(8)的设定温度为20℃,局部空调机(9)~(16)的设定温度为21℃,由此例如局部空调机(1)~(3)、(9)~(12)作为运转单元,冷却冷气空间S的区域。
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与A列对应的冷热源单元20a的两台泵21(21-1,21-2)均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控制器30使B列中的作为待机单元的局部空调机(13)~(16)中的例如局部空调机(13)~(15)开始运转,取代上述局部空调机(1)~(3)。进而,进行温度设定等。这例如是继承A列侧的设定的方法,仅局部空调机(13)~(15)的温度设定为20℃。或者,也可以将全部的局部空调机(9)~(15)作为温度设定值低的空调机。在本例中,如上所述,由于A列的设定温度为20℃、B列的设定温度为21℃,所以温度设定值低的是20℃,全部的局部空调机(9)~(15)的设定温度是20℃。
或者,在任意一台以上的局部空调机10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基本上使相同系统内的待机单元替代运转,但是在没有待机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台数不足的情况下,也使用其他系统的待机单元。
例如,在上述图3的例子中,假设按照A列的设定温度为20℃、运转台数为6(将局部空调机(1)~(6)作为运转单元,其余的作为待机单元)、B列的设定温度为21℃、运转台数为5(将局部空调机(9)~(13)作为运转单元,其余的作为待机单元)来操作。然后,设A列的局部空调机(1)~(3)发生了故障。通常情况下,在相同的列内进行替代运转,由于相对于三台故障,待机单元只有局部空调机(7)、(8)两台,所以还少一台。
因此,控制器30使A列的运转不足量的一台由B列的局部空调机(14)替代运转。此时,设定温度既可以是仅局部空调机(14)为20℃,也可以9~14全部采用温度设定值低的一方(在本例中是20℃)。
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空调系统、其控制装置等,是在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设置有多台局部空调机、并且具有向多台局部空调机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单元的局部空调系统,即使变成制冷剂供给单元中发生故障而不能供给制冷剂的状态,或者在局部空调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将冷却对象空间的温度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Claims (12)
1.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进行冷却,在该局部空调系统中设置有:
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和
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该第二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不共用局部空调机组,
所述局部空调系统包括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和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存储机构,将运转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
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中的任意一个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且在另一个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局部空调机组中有所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将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局部空调机组中的所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所述替代运转单元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运转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将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的台数设定为所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并且使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继承所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将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的台数设定为所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并且比较两个所述冷却系统彼此的温度设定,将较低的温度设定作为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温度设定。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侧的所述待机单元的台数比所述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中的运转单元的台数少的情况下,将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侧的全部所述待机单元作为所述替代运转单元,并且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所述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是降低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所述运转单元和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的设定温度或者/和增加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所述运转单元和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的处理。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侧没有所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实施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所述台数不足对策处理是降低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所述运转单元的设定温度或者/和增加所述正常的冷却系统中的所述运转单元的设定风量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对象空间是被两列设备搭载架列所夹的空间,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任意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另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由此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和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在所述冷却对象空间上方的两侧相对地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对象空间是被两列设备搭载架列所夹的空间,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任意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另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由此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和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在所述冷却对象空间上方的两侧相对地设置。
8.一种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进行冷却,在该局部空调系统中设置有:
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和
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该第二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不共用局部空调机组,
所述局部空调系统包括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和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存储机构,将运转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
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任意的一台以上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取代发生了故障的所述运转单元,将发生了故障的所述局部空调机所属的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所述待机单元作为替代运转单元开始运转,在所述待机单元没有或者不足的情况下,将所述发生了故障的局部空调机不隶属的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所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所述替代运转单元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故障的所述运转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对象空间是被两列设备搭载架列所夹的空间,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任意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与另一个机器搭载架列对应地构成列,由此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和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局部空调机组在所述冷却对象空间上方的两侧相对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局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存储机构,预先按照每个所述局部空调机,根据所述局部空调机和其他的局部空调机的位置关系,登记一个或者多个在所述局部空调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应作为所述替代运转单元的局部空调机,在登记多个的情况下添加优先顺序地登记,
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根据所述第二存储机构,决定所述替代运转单元。
11.一种局部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部空调系统,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设置多台局部空调机,配备对所述局部空调机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单元,还配备经通信线控制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利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和制冷剂供给单元来冷却所述冷却对象空间,
配备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作为所述制冷剂供给单元,所述局部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配备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对于包括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所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的第一冷却系统、和包括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所述局部空调机所构成的局部空调机组的第二冷却系统,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和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
所述控制机构具有:
存储机构,将运转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
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任意一个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且在另一个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局部空调机组中有所述待机单元的情况下,将正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局部空调机组中的所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所述替代运转单元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异常的冷却系统的所述运转单元。
12.一种局部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部空调系统,对任意的冷却对象空间设置多台局部空调机,配备对所述局部空调机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单元,还配备经通信线控制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和制冷剂供给单元的控制装置,利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和制冷剂供给单元来冷却所述冷却对象空间,
配备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作为所述制冷剂供给单元,所述局部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配备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对于包括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所述局部空调机的第一冷却系统、和包括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和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被供给制冷剂的多台所述局部空调机的第二冷却系统,经通信线管理控制全部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和所述第一、第二制冷剂供给单元,
所述控制机构具有:
存储机构,将运转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运转单元,将待机状态的所述局部空调机作为待机单元,存储各个所述局部空调机分别是运转单元还是待机单元;和
冗余化运转控制机构,在任意的一台以上的所述局部空调机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取代发生了故障的所述运转单元,将所述发生了故障的局部空调机所属的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所述待机单元作为替代运转单元开始运转,并且在所述待机单元没有或不足的情况下,将所述发生了故障的局部空调机不隶属的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所述待机单元用作替代运转单元,使所述替代运转单元进入运转状态而取代发生了故障的所述运转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60262 | 2010-03-17 | ||
JP2010060262 | 2010-03-17 | ||
PCT/JP2010/069524 WO2011114573A1 (ja) | 2010-03-17 | 2010-11-02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3450A CN102713450A (zh) | 2012-10-03 |
CN102713450B true CN102713450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464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085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3450B (zh) | 2010-03-17 | 2010-11-02 | 局部空调系统和其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40689B2 (zh) |
CN (1) | CN102713450B (zh) |
WO (1) | WO20111145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17583B2 (ja) * | 2013-03-26 | 2017-04-19 |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 空調システム |
TWI573968B (zh) * | 2014-10-24 | 2017-03-1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空調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
CN105783210B (zh) * | 2014-12-26 | 2019-07-26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442677B (zh) * | 2018-09-18 | 2022-09-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的故障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CN110410930A (zh) * | 2019-07-26 | 2019-11-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2503722B (zh) * | 2020-12-07 | 2021-12-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63797A1 (en) * | 1998-06-02 | 1999-12-09 | Ericss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ir flows in a cooling system |
JP2001068881A (ja) * | 1999-08-26 | 2001-03-16 | Pfu Ltd |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冷却ファ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
JP2002156136A (ja) * | 2000-11-20 | 2002-05-3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通信機器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JP2003065588A (ja) * | 2001-08-27 | 2003-03-0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3166729A (ja) * | 2001-11-30 | 2003-06-13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通信・情報処理機器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JP2006064253A (ja) * | 2004-08-25 | 2006-03-09 |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JP2006064254A (ja) * | 2004-08-25 | 2006-03-09 |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JP2006308212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Shimizu Corp |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JP2007232312A (ja) * | 2006-03-02 | 2007-09-13 | Wit Japan Co Ltd | 空調システム |
CN100345473C (zh) * | 2003-12-03 | 2007-10-24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冷却多个电子设备子系统的冷却系统和方法 |
JP2009174851A (ja) * | 2009-05-11 | 2009-08-06 | Ntt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CN201297710Y (zh) * | 2008-12-05 | 2009-08-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中继站机房专用空调机组 |
JP2009257721A (ja) * | 2008-04-21 | 2009-11-05 | Ntt Facilities Inc | ラック型空調機 |
JP2010043817A (ja) * | 2008-08-18 | 2010-02-25 | Fuji Denki Sosetsu Co Ltd | サーバ室の空調システム |
JP2010054075A (ja) * | 2008-08-26 | 2010-03-1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電子通信機器室の冷却システム |
JP2010054090A (ja) * | 2008-08-27 | 2010-03-1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空調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3734U (zh) * | 1989-07-18 | 1991-03-12 | ||
JP4422935B2 (ja) * | 2001-11-06 | 2010-03-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 |
JP2010061446A (ja) * | 2008-09-04 | 2010-03-18 | Gac Corp | サーバークーラーシステム |
JP2010216776A (ja) * | 2009-03-18 | 2010-09-30 |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
US20110016893A1 (en) * | 2009-07-23 | 2011-01-27 | Warwick Graham Andrew Dawes | Redundant Cooling Method and System |
-
2010
- 2010-11-02 JP JP2012505445A patent/JP544068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1-02 WO PCT/JP2010/069524 patent/WO20111145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1-02 CN CN201080060856.8A patent/CN1027134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63797A1 (en) * | 1998-06-02 | 1999-12-09 | Ericss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ir flows in a cooling system |
JP2001068881A (ja) * | 1999-08-26 | 2001-03-16 | Pfu Ltd |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冷却ファ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
JP2002156136A (ja) * | 2000-11-20 | 2002-05-3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通信機器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JP2003065588A (ja) * | 2001-08-27 | 2003-03-0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3166729A (ja) * | 2001-11-30 | 2003-06-13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通信・情報処理機器室等の空調システム |
CN100345473C (zh) * | 2003-12-03 | 2007-10-24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冷却多个电子设备子系统的冷却系统和方法 |
JP2006064253A (ja) * | 2004-08-25 | 2006-03-09 |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JP2006064254A (ja) * | 2004-08-25 | 2006-03-09 |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JP2006308212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Shimizu Corp |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JP2007232312A (ja) * | 2006-03-02 | 2007-09-13 | Wit Japan Co Ltd | 空調システム |
JP2009257721A (ja) * | 2008-04-21 | 2009-11-05 | Ntt Facilities Inc | ラック型空調機 |
JP2010043817A (ja) * | 2008-08-18 | 2010-02-25 | Fuji Denki Sosetsu Co Ltd | サーバ室の空調システム |
JP2010054075A (ja) * | 2008-08-26 | 2010-03-1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電子通信機器室の冷却システム |
JP2010054090A (ja) * | 2008-08-27 | 2010-03-11 |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 空調システム |
CN201297710Y (zh) * | 2008-12-05 | 2009-08-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中继站机房专用空调机组 |
JP2009174851A (ja) * | 2009-05-11 | 2009-08-06 | Ntt Facilities Inc |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3450A (zh) | 2012-10-03 |
JP5440689B2 (ja) | 2014-03-12 |
JPWO2011114573A1 (ja) | 2013-06-27 |
WO2011114573A1 (ja) | 2011-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3450B (zh) | 局部空调系统和其控制装置 | |
US10663187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11886209B2 (en) | HVAC system with data driven user interfaces for equipment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 |
CN102550141B (zh) | 数据中心的模块化系统 | |
EP2091314B1 (en) |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 |
US20190338972A1 (en) |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catastrophic hvac equipment failures | |
JP5593838B2 (ja) | 電算機室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冗長コントローラ | |
US1135385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alth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distributed building automation network | |
JP6100523B2 (ja) |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 |
WO2012020495A1 (ja)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 |
US11703246B2 (en) | Building HVAC system with fault-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 |
CN110296519A (zh) |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 |
JP2010216776A (ja) | 局所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 |
CN109982546B (zh) |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2010112696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遠隔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遠隔管理方法 | |
JP2015049024A (ja) |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の冷媒量調整方法 | |
KR101830859B1 (ko) | 가상 모델을 이용한 인터넷 데이터 센터의 에너지 진단 방법 | |
CN110160281A (zh) | 具有l+1到N+1的泵送制冷剂冷却系统和内置冗余 | |
CN115899894A (zh) | 复合蒸发冷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334851A (zh) |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 |
EP2369257B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tem | |
CN103185410A (zh) | 用于高密度热负载的改进的冷却系统 | |
Gnerre et al. | An IT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and Diagnosing Complex System Interactions | |
JP2017053551A (ja) | 遠隔監視装置、遠隔監視方法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5950047A (zh) | 一种多联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和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