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851A -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851A
CN115334851A CN202211073908.6A CN202211073908A CN115334851A CN 115334851 A CN115334851 A CN 115334851A CN 202211073908 A CN202211073908 A CN 202211073908A CN 115334851 A CN115334851 A CN 115334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ubsystem
target
control mode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39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圣
衣斌
吴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gularity Cross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gularity Cross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gularity Cross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gularity Crossin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39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4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H05K7/20745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within roo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cabinets, e.g. by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05K7/2079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within roo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cabi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该制冷控制系统的群控控制器连接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该方法包括:若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启动第一级控制模式,第一级控制模式是指群控控制器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若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自动转到第二级控制模式,第二级控制模式是指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各自选择群控主机接管控制;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第三级控制模式是指目标子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按照自身的控制逻辑运行。该方案实现了三个子系统的协同控制,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数据中心液冷机房的制冷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CDU(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控制子系统和冷源控制子系统及群控控制器组成一套液冷控制系统;补冷空调子系统作为液冷机房的补冷装置,自成一套补冷系统。两套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影响。
CDU控制子系统和冷源控制子系统由群控控制器整体协同控制,最后收敛至液冷监控服务器,液冷监控服务器开放液冷数据接口。补冷空调子系统由补冷空调机组内部进行控制,补冷空调数据接口单独开放。
因此在现有架构下,补冷系统和液冷控制系统无法进行逻辑关联,不能对数据中心暖通设备进行协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用于将冷源控制子系统、CDU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集成到同一套控制系统中逻辑互通,进行整体协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制冷控制系统,所述制冷控制系统包括群控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群控控制器连接的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所述CDU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系统自检正常状态下,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启动第一级控制模式,第一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
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自动转到第二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是指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各自选择群控主机接管控制;
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按照自身的控制逻辑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包括:
所述群控控制器根据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通过加权求平均,计算得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
根据所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或第二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子系统的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其余控制单元补充因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异常引起的制冷量缺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否,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若是,所述正常控制单元继续处于第一级控制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二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若具备第一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自动进入第一级控制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时,若具备第二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则自动进入第二级控制模式;
在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下,若故障的控制单元恢复运行,自动加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包括:
针对任一目标子系统,若所述目标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的状态异常,判断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所有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从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中重新进行群控主机的选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处于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时,实时监控每个控制单元的运行状态,若出现状态异常,进行自动关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制冷控制系统,该执行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控制系统包括:
群控控制器;
CDU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CDU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
冷源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
补冷空调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级控制模式下,群控控制器可以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有利于三个子系统的稳定和节能。当第一级控制模式异常,切换至第二级控制模式时,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可以各自选择群控主机,三个子系统独立运行,增加系统可靠性。当第二级控制模式异常时,可以切换到第三级控制模式,各个控制单元独立运行,确保控制单元自身运行正常,最大限度的保证制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背景技术中国内数据中心液冷机房的制冷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制冷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控制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三级控制过程中实现中断恢复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制冷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制冷控制系统包括:液冷数据接口21、连接液冷数据接口21的液冷监控服务器22、连接液冷监控服务器22的群控控制器23,连接群控控制器23的CDU(数据中心冷液分配装置)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补冷空调子系统26。
其中,群控控制器23可以是有一个或两个,分别作为主、备,群控控制器23可以是PLC、DDC或单片机等。
其中,所述CDU控制子系统24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241。每个CDU控制单元241包括:液泵、阀门、传感器等部件。CDU控制子系统24与群控控制器23之间通过PROFINET(国际组织PROFIBUS International推出,是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工业自动化通信标准)、MODBUS-TCP(MODBUS是一种工业现场总线协议标准,MODBUS-TCP是基于以太网TCP/IP的MODBUS协议)或BACnet协议(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uilding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s,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讯协议,简称《BACnet协议》)进行数据交互,群控控制器23可以调节CDU控制单元241的运行参数。
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25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251。每个冷源控制单元251包括:冷塔、水泵、阀门、冷冻机组、板式换热器、定压补水、加药装置和传感器等部件。冷源控制子系统25与群控控制器23之间通过PROFINET、MODBUS-TCP或BACnet协议进行数据交互,群控控制器23可以调节冷源控制子系统25的运行参数。
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26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261,补冷控制单元261可以是直膨空调、水冷空调、冷冻水空调、间接蒸发制冷空调、氟泵空调等补冷空调。补冷空调子系统26通过串口通信或通过网口通信接入至群控控制器23。补冷空调子系统26与群控控制器23之间通过MODBUS-RTU(MODBUS-RTU是基于串行接口的MODBUS协议)/SNMP(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TCP/IP协议簇的一个应用层协议)或MODBUS-TCP接口协议进行数据交互,补冷空调开放权限,群控控制器23可以调节补冷空调的运行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群控控制器23首先判断CDU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补冷空调子系统26是否有重要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如果各子系统运行正常,则根据关键参数(机房温湿度、室外温湿度及CDU供回液温度)给补冷空调子系统26、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CDU控制子系统24下发启停、加减机、温度等运行参数设置的需求。群控控制器23还可以根据关键参数(机房温湿度及CDU供回液温度)控制补冷控制单元261的元器件状态,例如压缩机、泵和阀门的状态,从而使制冷系统达到平衡。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上述实施例将补冷空调子系统26同CDU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一起接入至群控控制器23,使得此制冷控制系统将监控CDU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补冷空调子系统26三个子系统的数据,将控制逻辑全部联通。
在群控控制器23上CDU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补冷空调子系统26的数据都在同一数据存储区内,群控控制器23可以自由调度,数据存储方式无要求。群控控制器23可以将原有液冷系统和补冷系统两个独立系统的数据融合为一个新的完整系统,该制冷控制系统可以联通液冷和补冷的数据,可进行逻辑调优,实现暖通系统最大限度节能。
因群控控制器23将CDU控制子系统24、冷源控制子系统25和补冷空调子系统26数据已集成并能控制,所以在新的系统里,可将整个机房的暖通运行逻辑在群控控制器23上进行整体编写,也就是说,可以由群控控制器23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使整套系统的软件逻辑将更加全面可靠。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制冷控制系统,该制冷控制系统包括群控控制器以及与群控控制器连接的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所述CDU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10-步骤S330。
步骤S310:在系统自检正常状态下,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启动第一级控制模式,第一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
具体的,系统上电后,如果没有出现故障告警,可以认为系统自检状态正常,之后判断群控制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在一实施例中,如果群控制器存在重要告警,则认为状态异常,相反,认为状态正常。对于群控制器而言的重要告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提前存储在群控制器的存储单元中。
若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由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在一实施例中,群控控制器可以执行节能控制逻辑和/或冗余控制逻辑。
具体的,节能控制逻辑如下:所述群控控制器根据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通过加权求平均,计算得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根据所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
其中,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是采集到的制冷需求数据。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是调整后的实际输出的制冷占比。
CDU控制子系统和冷源控制子系统组成一套液冷控制系统,补冷空调子系统作为风冷控制系统。群控控制器集成了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也就是风冷制冷需求),在群控控制器上可通过加权求平均计算方法(如下公式(1))调整两个制冷需求占比,并重新下发至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完成液冷制冷需求和风冷制冷需求相互融合。
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A×液冷制冷需求)/(A×液冷制冷需求+B×补冷空调制冷需求);
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B×补冷空调制冷需求)/(A×液冷制冷需求+B×补冷空调制冷需求); (1)
其中,A代表液冷制冷需求的权重值(即占比),B代表补冷空调制冷需求的权重值(占比),A+B=100%。
液冷制冷需求可以影响补冷空调子系统的输出制冷需求,风冷制冷需求(补冷空调制冷需求)可以影响液冷控制系统的输出制冷需求,完成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在群控控制器上实现逻辑互通,协同控制,减小机房温度波动。现有架构中,补冷空调系统根据补冷空调的制冷需求运行,液冷控制系统根据液冷系统的制冷需求运行,两者相互不影响,无法共享制冷需求,无法实时分配液冷控制系统与补冷空调系统的制冷量。而在本申请在新架构下,群控控制器能将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共享,并进行逻辑调优,避免过度制冷造成资源浪费,实现暖通系统最大限度节能。
其中,冗余控制逻辑如下: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子系统的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其余控制单元补充因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异常引起的制冷量缺失。
其中,第一级控制模式是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
目标子系统可能是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或补冷空调子系统。以CDU控制子系统为例,目标控制单元可能是CDU控制子系统中某个状态异常的CDU控制单元,为进行区分,称为目标控制单元。
CDU控制子系统有多台CDU控制单元,多个CDU控制单元间可相互备份,当某个CDU控制单元状态异常时,其余控制单元可根据需求调节自身工况,补充因某个CDU控制单元状态异常引起的制冷量缺失。其中,CDU控制单元的状态是否异常,可以通过判断是否存在重要告警决定。对于CDU控制单元而言的重要告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存储在群控控制器中。
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的冗余控制逻辑可以参照上述CDU控制子系统。对于冷源控制单元而言的重要告警和对于补冷控制单元而言的重要告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并提前存储群控控制器中。
步骤S320: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自动转到第二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是指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各自选择群控主机接管控制。
具体的,当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时,从CDU控制子系统选择一CDU控制单元作为CDU控制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由该群控主机对CDU控制子系统包括的多个CDU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从冷源控制子系统选择一冷源控制单元作为冷源控制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由该群控主机对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的多个冷源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从补冷空调子系统选择一补冷控制单元作为补冷空调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由该群控主机对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的多个补冷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当处于第二级控制模式时,每个子系统的冗余控制逻辑仍可继续执行,若任一目标子系统的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其余控制单元补充因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异常引起的制冷量缺失,具体参见上文冗余控制逻辑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切换至第二级控制模式时,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三部分独立运行。但是每个子系统都会选择一个群控主机运行第二级控制逻辑,这样在第二级控制模式下,三个子系统各自还是可以协同控制,子系统的冗余逻辑可以在第二级控制模式下得到保证,增加系统可靠性。
步骤S330: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按照自身的控制逻辑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任一目标子系统,若所述目标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的状态异常,判断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从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中重新进行群控主机的选择。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所有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目标子系统可能是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或补冷空调子系统。以CDU控制子系统为例,CDU控制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可能是CDU控制子系统的群控主机存在重要告警且正常CDU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M(第二阈值),此时认为CDU控制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所有CDU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即所有CDU控制单元按照自身控制逻辑运行。在一实施例中,每个CDU控制单元可以实时监控自身的运行状态,当出现状态异常(例如特定告警信息)时,进行自动关机。
相反的,如果CDU控制子系统的群控主机存在重要告警,但是正常CDU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M,此时可以从正常CDU控制单元中重新选择一个CDU控制单元作为CDU控制子系统的群控主机,CDU控制子系统继续采用第二级控制模式,直到群控主机出现重要告警且正常CDU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M,CDU控制子系统切换到第三级控制模式。
当目标子系统是冷源控制子系统或补冷空调子系统时,原理同上,可以参照上述目标子系统为CDU控制子系统时的描述。
如图4所示,第一级控制模式时,群控控制器作为第一级控制单元;第二级控制模式时,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各自选取群控主机作为第二级控制单元;第三级控制模式时,CDU控制单元、冷源控制单元和补冷控制单元(补冷空调)自身控制器作为第三级控制单元。第一级控制模式的优先级高于第二级控制模式,第二级控制模式的优先级高于第三级控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级控制模式、第二级控制模式都不能得到保证时,往往系统已经出现多重故障,此时采用第三级控制模式,每个控制单元按照自身控制逻辑独立运行,可以确保每个控制单元自身的正常,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机房的制冷需求。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级控制模式下,群控控制器可以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可以运行冗余和节能逻辑,有利于三个子系统的稳定和节能。当第一级控制模式异常,切换至第二级控制模式时,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可以各自选择群控主机,三个子系统独立运行,增加系统可靠性。当第二级控制模式异常时,可以切换到第三级控制模式,各个控制单元独立运行,确保控制单元自身运行正常,最大限度的保证制冷需求。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1)系统自检:
系统上电后开始循环读取各个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如果出现重要告警(重要告警的类型可提前存储在群控制器中),则认为自检不通过,进入报警流程,直到故障处理完成重新自检通过,或者接收到跳过异常故障的指令,进入系统运行的开机流程。如果没有出现重要告警,则认为自检状态正常,进入系统运行的开机流程。
(2)三级控制过程:
1)判断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是否存在重要告警);
2)如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不存在重要告警),启动第一级控制模式,可在此控制模式上,运行三个子系统的冗余逻辑和节能逻辑。并实时监控群控控制器状态,如出现异常上报告警的同时自动跳转至群控主机的选择;
3)如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存在重要告警),上报告警的同时进行群控主机的选择。
4)在CDU控制子系统选择一个CDU控制单元作为群控主机,冷源控制子系统选择一个冷源控制单元作为群控主机,补冷空调子系统选择一台补冷空调(即补冷控制单元)作为群控主机;选择群控主机的方式可根据提前预制的设备地址随机选择,也可根据各控制单元运行时间选择,方式不限。
5)如果三个子系统的群控主机均状态正常(如无重要告警),则启动第二级控制模式,可在三个子系统的群控主机上运行冗余逻辑和节能逻辑。
6)如果任意一个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状态异常,该群控主机单独启动第三级控制模式,如果该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数量大于等于M,重新选择一台群控主机;如果该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数量小于M,所有控制单元启动第三级控制模式。
7)在第三级控制模式下,如果某个控制单元存在重要告警,可以对其进行关机操作。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三级控制过程中实现中断恢复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中断恢复的逻辑过程如下:
1)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其中,目标控制单元可能是CDU控制单元、冷源控制单元或补冷控制单元。举例来说,当处于第一级控制模式时,如果存在某个目标控制单元存在重要告警,该目标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其余控制单元可以继续处于第一级控制模式下。
2)判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否,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若是,所述正常控制单元继续处于第一级控制模式。
也就是说,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时,如果制冷控制系统(即包括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N,正常控制单元可以继续保持第一级控制模式,如果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N,表示数量较多的控制单元出现了异常,已经切换到第三控制模式,此时可以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所有控制单元切换到第三级控制模式。
3)当处于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二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若具备第一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自动进入第一级控制模式。
其中,目标控制单元可能是CDU控制单元、冷源控制单元或补冷控制单元。举例来说,当处于第二级控制模式时,如果存在某个目标控制单元存在重要告警,该目标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该目标控制单元所在子系统的其余控制单元可以继续处于第二级控制模式下。
在第二级控制模式下,如果群控控制器恢复正常,可以认为具备第一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自动进入第一级控制模式。
4)当处于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时,若具备第二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则自动进入第二级控制模式;在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下,若故障的控制单元恢复运行,自动加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其中,第二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可以是单个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M,故可以从该子系统中选择群控主机进行控制,该子系统的可以自动进入第二级控制模式。如在第三级控制模式下故障恢复,在故障处理完后可以自动加入正在运行的控制模式。
上述实施例在三级控制过程中进行中断恢复,可以提高三级控制过程的逻辑连贯性,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用于存储处理器710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720;其中,所述处理器710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制冷控制系统,所述制冷控制系统包括群控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群控控制器连接的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所述CDU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系统自检正常状态下,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正常,启动第一级控制模式,第一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
若所述群控控制器的状态异常,自动转到第二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是指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各自选择群控主机接管控制;
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是指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按照自身的控制逻辑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控控制器分别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控制,包括:
所述群控控制器根据液冷制冷需求和补冷空调制冷需求,通过加权求平均,计算得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
根据所述液冷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和补冷空调输出制冷需求占比,对CDU控制子系统、冷源控制子系统和补冷空调子系统进行协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或第二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子系统的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其余控制单元补充因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异常引起的制冷量缺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一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否,退出第一级控制模式,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若是,所述正常控制单元继续处于第一级控制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二级控制模式时,若任一目标控制单元的状态异常,所述目标控制单元单独退出第二级控制模式,直接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若具备第一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自动进入第一级控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时,若具备第二级控制模式的运行条件,则自动进入第二级控制模式;
在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下,若故障的控制单元恢复运行,自动加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任一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自动转到第三级控制模式,包括:
针对任一目标子系统,若所述目标子系统的群控主机的状态异常,判断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子系统在第二级控制模式出现异常,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所有控制单元进入第三级控制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子系统中正常控制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从所述目标子系统的正常控制单元中重新进行群控主机的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于所述第三级控制模式时,实时监控每个控制单元的运行状态,若出现状态异常,进行自动关机。
11.一种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制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控制系统包括:
群控控制器;
CDU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CDU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CDU控制单元;
冷源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冷源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源控制单元;
补冷空调子系统,连接所述群控控制器;所述补冷空调子系统包括多个补冷控制单元。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
CN202211073908.6A 2022-09-02 2022-09-02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5334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908.6A CN115334851A (zh) 2022-09-02 2022-09-02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908.6A CN115334851A (zh) 2022-09-02 2022-09-02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851A true CN115334851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3908.6A Pending CN115334851A (zh) 2022-09-02 2022-09-02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48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8043A1 (en) * 2022-11-16 2024-05-23 Hoffman Enclosures Inc.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 pump contro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8043A1 (en) * 2022-11-16 2024-05-23 Hoffman Enclosures Inc.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 pump contr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6209B2 (en) HVAC system with data driven user interfaces for equipment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US10871298B2 (en) HVAC system with multi-state predictive free cooling control
JP5290044B2 (ja)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CN107367014B (zh) 空调集群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421423B2 (ja)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US107615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alth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distributed building automation network
US104119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diagnostics for ethernet rings based on media redundancy protocol
WO2011149023A1 (ja) 電算機室空調システム、その冗長コントローラ
US9603282B2 (en) Datacenter and cooling control fault-tolerance using compute resources
CN115334851A (zh) 液冷和风冷相融合的控制方法及制冷控制系统
CN105276761A (zh) 空调水系统设备的控制系统
US112772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a single-port ethernet device in a media protocol ring
JP3452720B2 (ja) マスタ・スレーブ式制御装置
US100974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alth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distributed building automation network
CN112503722B (zh) 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26211A (zh) 空调多联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多联机
CN210380228U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机的故障保护系统
US20240080064A1 (en) Controller network with break warning features
TW201812226A (zh) 智能空調配電裝置
CN117663406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空调设备
CN114963456A (zh) 空调参数设置方法、方法、装置、空调内机和存储介质
CN117406846A (zh) 电源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80127A (zh) 一种多晶硅算控系统
CN116147145A (zh) 空调能源站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及自适应控制方法
JP2019004542A (ja) サーバ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