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2220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2220A
CN102712220A CN2010800512885A CN201080051288A CN102712220A CN 102712220 A CN102712220 A CN 102712220A CN 2010800512885 A CN2010800512885 A CN 2010800512885A CN 201080051288 A CN201080051288 A CN 201080051288A CN 102712220 A CN102712220 A CN 102712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ire
jut
cros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12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2220B (zh
Inventor
木胁幸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2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2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2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1),其利用中央侧主槽(10C)形成有中央接地部列(20C)和中间接地部列(20M)。至少在中央侧主槽(10C)内设有突起部(50),该突起部(50)比中央侧主槽(10C)的槽底面(11)更向轮胎径向(TR)外侧突出。突起部(50)位于横向花纹槽(30M)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L1)上,并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侧壁(21)朝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延伸。位于突起部(50)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TW)内侧处并且与中央接地部列(20C)相连的内端高度(H1)高于位于突起部(50)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处的外端高度(H2)。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该轮胎在由多个周向槽形成的多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中的、至少一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上形成有横向花纹槽。
背景技术
以往,在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充气轮胎(以下,适当简称为轮胎)中,广泛采用了如下胎面花纹:在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槽形成的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中,形成有与周向槽交叉的横向花纹槽。
例如,已知有如下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横向花纹槽以横向花纹槽随着朝向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去而自周向槽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远离的方式相对于与轮胎赤道线正交的正交线倾斜。
在这种轮胎中,通过增大横向花纹槽与正交线的夹角(所谓的形成大角横向花纹槽),能够有效地排出在周向槽内流动的雨水,从而提高轮胎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54311号公报(第2页-第3页,第1图)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轮胎中,若横向花纹槽与正交线的夹角增大,则会降低抓地效果(边缘效果),导致轮胎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降低。
即,轮胎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与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这两者具有二律背反的关系。因此,在以往的轮胎中,难以兼备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与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这两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轮胎:当在由多个周向槽形成的多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中的、至少一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上形成横向花纹槽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的同时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1特征的主旨为,一种轮胎(充气轮胎1),其形成有:第1接地部列(中央接地部列20C),其由沿轮胎周向(轮胎周向TC)延伸的周向槽(中央侧主槽10C)形成;以及第2接地部列(中间接地部列20M),其利用上述周向槽形成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的胎面宽度方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并被与上述周向槽交叉的横向花纹槽(横向花纹槽30M)分割成多个花纹块(中间花纹块40M);至少在上述周向槽内设有突起部(突起部50),该突起部(突起部50)比上述周向槽的槽底面(槽底面11)更向轮胎径向(轮胎径向TR)外侧突出,上述突起部位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延长线L1)上,并自上述第1接地部列沿轮胎周向的侧壁(侧壁21)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位于上述突起部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处并且与上述第1接地部列相连的内侧端部的高度(内端高度H1)高于位于上述突起部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外侧端部的高度(外端高度H2)。
根据该特征,至少在周向槽内设有突起部。由此,在积雪路面上,能够利用突起部提高抓地效果(边缘效果),并能够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此外,突起部自第1接地部列的侧壁朝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延伸。由此,第1接地部列的刚性提高,在转弯时等轮胎发生横向力(侧滑力)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1接地部列倒入周向槽内。因此,也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
此外,突起部位于横向花纹槽的延长线L1上。由此,在周向槽内流动的雨水撞击到突起部上而被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引导。被引导的雨水通过横向花纹槽内而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排出。即,在周向槽内流动的雨水被向横向花纹槽分散,能够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而且,内侧端部的高度(H1)高于外侧端部的高度(H2)。由此,由于能够确保周向槽的体积,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
本发明的第2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上述横向花纹槽和与轮胎赤道线(轮胎赤道线CL)正交的正交线(正交线LC)所呈的角度(倾斜角θ1)为45度以上,上述横向花纹槽随着朝向轮胎旋转方向(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去而自周向槽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远离。
本发明的第3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或第2特征,上述外侧端部位于上述横向花纹槽内。
本发明的第4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3特征,上述突起部与位于上述花纹块的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处的踏入侧侧壁(踏入侧侧壁41)相连。
本发明的第5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4特征,上述突起部的高度自上述内侧端部到上述外侧端部逐渐降低,上述外侧端部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底面相连。
本发明的第6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5特征,与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上述内侧端部的宽度(内端宽度W1)大于与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上述外侧端部的宽度(外端宽度W2),上述外侧端部的宽度(W2)小于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最窄的宽度(横向窄度W3)。
本发明的第7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6特征,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上形成切口部(切口部60),该切口部(切口部60)在上述周向槽上开口,并且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内终止,上述切口部的深度(切口深度D1)比上述周向槽的深度浅。
本发明的第8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上述切口部包括:第1壁面(第1壁面61);以及第2壁面(第2壁面62),其位于比上述第1壁面靠轮胎旋转方向后方的位置;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第1壁面设置在沿着蹬出侧侧面(蹬出侧侧面530)的延长线上(延长线L2),该蹬出侧侧面(蹬出侧侧面530)位于上述突起部的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第2壁面设置在沿着踏入侧侧面(踏入侧侧面520)的延长线(延长线L3)上,该踏入侧侧面(踏入侧侧面520)位于上述突起部的轮胎旋转方向前方。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能够提供如下一种轮胎:当在由多个周向槽形成的多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中的、至少一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上形成横向花纹槽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的同时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横向花纹槽30M附近的放大展开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沿图2的F4-F4的突起部50附近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沿图2的F5-F5的充气轮胎1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
图7是表示改变例的突起部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对(1)充气轮胎的结构、(2)横向花纹槽的结构、(3)突起部的结构、(4)切口部的结构、(5)比较评价,(6)作用和效果、(7)改变例、以及(8)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需要留意的是,附图只是用于示意性地表示,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
因而,应该参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在各附图之间有时可能含有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1)充气轮胎的结构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另外,充气轮胎1是一般的子午轮胎,包括胎圈部、胎体层、带束层、胎面部(未图示)。此外,充气轮胎1可以不填充空气,而是填充氮气等惰性气体。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利用沿轮胎周向TC延伸的周向槽形成沿着轮胎周向TC的多个接地部列。
具体地说,周向槽由一对中央侧主槽10C和一对端部侧主槽10S构成。中央侧主槽10C形成在比端部侧主槽10S靠轮胎赤道线CL的位置处。至少在中央侧主槽10C内设有后述突起部50。端部侧主槽10S形成在比中央侧主槽10C靠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接地部列由中央接地部列20C(第1接地部列)、一对中间接地部列20M(第2接地部列)、以及一对外端接地部列20S构成。
中央接地部列20C位于轮胎赤道线CL上,并设置在一对中央侧主槽10C之间。在中央接地部列20C中形成有周向细槽31C和宽度方向细槽32C,该周向细槽31C沿轮胎周向T C延伸,该宽度方向细槽32C沿与周向细槽31C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胎面宽度方向TW)延伸。此外,在中央接地部列20C中形成有后述的切口部60。另外,中央接地部列20C形成为沿轮胎周向TC连续延伸的条形花纹状。
中间接地部列20M与中央接地部列20C的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相邻,并形成于中央侧主槽10C与端部侧主槽10S之间。中间接地部列20M被后述的横向花纹槽30M分割成多个中间花纹块40M。在多个中间花纹块40M中分别形成有宽度方向细槽32M,该宽度方向细槽32M沿与中央侧主槽10C、端部侧主槽10S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胎面宽度方向TW)延伸。
外端接地部列20S与中间接地部列20M的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相邻,且设置在比端部侧主槽10S靠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的位置。在外端接地部列20S上形成有横向花纹槽30S和宽度方向细槽32S,该横向花纹槽30S与端部侧主槽10S相交叉,该宽度方向细槽32S与横向花纹槽30S大致平行地延伸。
(2)横向花纹槽的结构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上述横向花纹槽30M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横向花纹槽30M附近的放大展开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宽度方向细槽32C、宽度方向细槽32M。
如图2所示,横向花纹槽30M是与中央侧主槽10C、端部侧主槽10S相交叉。具体地说,横向花纹槽30M由大角槽30M 1和小角槽30M2构成。
大角槽30M 1相对于与轮胎赤道线CL正交的正交线LC以比小角槽30M 2大的角度倾斜。正交线LC与大角槽30M 1所呈的倾斜角θ1为45度以上。
小角槽30M 2相对于正交线LC以比小角槽30M2小的角度倾斜。正交线LC与小角槽30M 2所呈的倾斜角θ2小于45度。
这种横向花纹槽30M(大角槽30M 1及小角槽30M2)以随着朝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去而自中央侧主槽10C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远离的方式弯曲。
此外,横向花纹槽30M沿轮胎径向TR的深度(参照图2和图3)与中央侧主槽10C、端部侧主槽10S沿轮胎径向TR的深度(参照图3)相同。
(3)突起部的结构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0的结构。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沿图2的F4-F4的突起部50附近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突起部50比中央侧主槽10C的槽底面11更向轮胎径向TR外侧突出。突起部50位于大角槽30M 1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L1上,自中央接地部列20C沿轮胎周向TC的侧壁21朝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延伸。此外,突起部50以向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参照图2)
突起部50包括内侧端部51和外侧端部52。内侧端部51位于突起部50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TW内侧的位置,并且与中央接地部列20C的侧壁21相连。另一方面,外侧端部52位于突起部50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端部52位于大角槽30M 1内。
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突起部50与延伸方向正交的宽度形成为自内侧端部51到外侧端部52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即,与突起部5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内侧端部51宽度(以下称为内端宽度W1)大于与突起部5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外侧端部52宽度(以下称为外端宽度W2)(参照图2)。此外,外端宽度W2小于与大角槽30M 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最窄宽度(以下称为横向花纹窄宽W3)(参照图2)。
如图4所示,突起部50沿轮胎径向TR的高度自内侧端部51到外侧端部52逐渐降低。即,内侧端部51沿轮胎径向TR的高度(以下称为内端高度H1)高于外侧端部52沿轮胎径向TR的高度(以下称为外端高度H2)。而且,外侧端部52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
这种突起部50包括上表面510、踏入侧侧面520、以及蹬出侧侧面530。上表面510相对于胎面接地面(中央接地部列20C的表面、中间接地部列20M的表面)倾斜。即,上表面510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表面与横向花纹槽30M的槽底面31相连。
踏入侧侧面520位于突起部50的轮胎旋转方向R前方。蹬出侧侧面530位于突起部50的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蹬出侧侧面530与位于中间花纹块40M的轮胎旋转方向R前方的踏入侧侧壁41相连。
(4)切口部的结构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口部60的结构。图5是表示沿图2的F5-F5的充气轮胎1的局部的剖视图。
切口部60在中央侧主槽10C上开口,并且在中央接地部列20C内终止(参照图1及图2)。如图5所示,切口部60沿轮胎径向TR的深度(以下称为切口深度D1)比中央侧主槽10C沿轮胎径向TR的深度(参照图3)浅。
切口部60包括第1壁面61、第2壁面62、以及低面63。第1壁面61位于比第2壁面62靠轮胎旋转方向R前方的位置。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第1壁面61设置在突起部50的沿蹬出侧侧面530的延长线L2上(参照图3)。
第2壁面62位于比第1壁面61靠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的位置。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第2壁面62设置在突起部50的沿踏入侧侧面520的延长线L3上。底面63与第1壁面61、第2壁面62相连,并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大致平行。
(5)比较评价
接着,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说明使用以下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而进行的比较评价。具体地说,对(5.1)各充气轮胎的结构、(5.2)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5.1)各充气轮胎的结构
首先,对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进行简单的说明。另外,各充气轮胎所涉及的数据在以下表示的条件下进行了测量。
·轮胎尺寸:225/45R17
·胎面宽度:177mm
·内压条件:220kPa
·负载条件:相当于乘坐2人
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中,利用3条周向槽110形成一对中央侧接地部列120C和一对外端接地部列120S。中央侧接地部列120C被多个倾斜横向花纹槽130C分割成多个花纹块140C。此外,外端接地部列120S被多个倾斜横向花纹槽130S分割成多个花纹块140S。另外,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中的各槽的规定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630577700091
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为在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充气轮胎(参照图1~图5)。另外,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中的各槽的规定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1630577700101
(5.2)评价结果
参照表3说明使用了上述比较例及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而得到的评价结果。具体地说,对(5.2.1)在湿润路面上的水面打滑性、(5.2.2)在湿润路面上的制动性能、(5.2.3)在积雪路面上的操作稳定性、(5.2.4)在积雪路面上的驱动性能、以及(5.2.5)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进行说明。
(表3)
(5.2.1)在湿润路面上的水面打滑性
在水面打滑性评价中,在湿润路面(水深7mm)的测试路线中,设使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逐渐加速而产生水面打滑现象时的速度为“100”,对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产生水面打滑现象时的速度进行评价。另外,指数越大,水面打滑性越优异。
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知,与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相比较,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湿润路面上的水面打滑性、即排水性优异。
(5.2.2)在湿润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关于制动性能评价,在湿润路面(水深2mm)的测试路线中,设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从速度40km/h到踩刹车而停止为止的距离(减速度)为“100”,对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的减速度进行评价。另外,指数越大,制动性能越优异。
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知,与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相比较,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湿润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优异。
(5.2.3)在积雪路面上的操作稳定性
关于操作稳定性评价,在积雪路面的测试路线中,设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的操作稳定性(直进时)为“100”,由专业驾驶员的感觉体验对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的操作稳定性进行评价。另外,指数越大,操作稳定性越优异。
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知,与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相比较,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积雪路面上的操作稳定性优异。
(5.2.4)在积雪路面上的驱动性能
关于驱动性能评价,在积雪路面的测试路线中,设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从停止状态到油门踏板全开、且该车辆行驶50m所需要的时间(所谓的驱动时间)为“100”,对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的驱动时间进行评价。另外,指数越大,驱动性能越优异。
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知,与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相比较,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积雪路面上的驱动性能优异。
(5.2.5)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关于制动性能评价,在积雪路面(不露出路面的程度)的测试路线中,设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从速度40km/h到施加制动而停止为止的距离(减速度)为“100”,对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的减速度进行评价。另外,指数越大,制动性能越优异。
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知,与安装有比较例的充气轮胎100的车辆相比较,安装有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车辆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优异。
(6)作用和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至少在中央侧主槽10C内设有突起部50。由此,在积雪路面上,能够利用突起部50提高抓地效果(边缘效果),从而能够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此外,突起部50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侧壁21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延伸。由此,能够提高中央接地部列20C的刚性,即使当在转弯时等充气轮胎产生横向力(侧滑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中央接地部列20C倒入中央侧主槽10C内。因此,也能够提高操作稳定性。
此外,突起部50位于横向花纹槽30M(大角槽30M 1)的延长线L1上。由此,在中央侧主槽10C内流动的雨水撞击到突起部50上而被朝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引导。被引导的雨水通过横向花纹槽30M内而朝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排出。即,在中央侧主槽10C内流动的雨水被向横向花纹槽30M分散,能够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而且,内端高度H1高于外端高度H2。由此,由于能够确保中央侧主槽10C的体积,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
在实施方式中,横向花纹槽30M由大角槽30M 1和小角槽30M 2构成。此外,倾斜角θ1为45度以上。由此,由于在中央侧主槽10C内流动的雨水一边在中央侧主槽10C中流动、一边易于向大角槽30M 1内分散,因此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提高。
另一方面,小角槽30M 2小于45度。由此,小角槽30M 2作用下的边缘效果增大,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进一步提高。
这种横向花纹槽30M(大角槽30M 1及小角槽30M 2)随着朝向轮胎旋转方向R后方去而自中央侧主槽10C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远离。由此,易于兼备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与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在实施方式中,外侧端部52位于大角槽30M 1内。由此,由于在中央侧主槽10C内流动的雨水易于进一步向大角槽30M 1内引导,因此使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更可靠地提高。
在实施方式中,突起部50(蹬出侧侧面530)与中间花纹块40M的踏入侧侧壁41相连。由此,刚性在中间花纹块40M的踏入侧侧壁41侧处增大。因此,中间花纹块40M作用下的边缘效果增大,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进一步提高。
像实施方式这样,在倾斜角θ1为45度以上的情况下,由于中间花纹块40M的轮胎旋转方向R前方成为锐角,因此中间花纹块40M的刚性容易降低。但是,通过使突起部50与踏入侧侧壁41相连,能够确保中间花纹块40M的刚性,从而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在实施方式中,突起部50的高度自内侧端部51至外侧端部52逐渐降低,外侧端部52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由此,能够易于将在中央侧主槽10C内流动的雨水引导到大角槽30M 1内,并且即使磨损增加也能够稳定地发挥突起部50作用下的边缘效果。
在实施方式中,内端宽度W1大于外端宽度W2,且外端宽度W2小于横向花纹窄度W3。由此,能够确保大角槽30M 1的体积,从而易于向胎面宽度方向TW外侧排出被引导到大角槽30M 1内的雨水。
在实施方式中,在中央接地部列20C上形成有切口部60。由此,在积雪路面上,利用切口部60进一步提高边缘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此外,切口深度D1比中央侧主槽10C的深度浅。另外,若切口深度D1比中央侧主槽10C的深度深,则中央接地部列20C的刚性会降低,有时不能确保操作稳定性。
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切口部60的第1壁面61设置在突起部50的沿蹬出侧侧面530的延长线L2上;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切口部60的第2壁面62设置在突起部50的沿踏入侧侧面520的延长线L3上。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突起部50作用下的边缘效果和切口部60作用下的边缘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此外,在沿轮胎周向TC相邻的突起部50之间,中央侧主槽10C内的体积增大,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可靠地提高。
(7)改变例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0的改变例。图7是表示改变例的突起部5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主要说明不相同的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部50的上表面510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表面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对此,在改变例中,如图7所示,突起部50A的上表面510A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侧壁21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即,上表面510A相对于位于侧壁21的最靠轮胎径向方向TR外侧处的边缘21a,自轮胎径向方向TR内侧的侧壁21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
在以上说明的改变例中,与实施方式相同,即使在上表面510A自中央接地部列20C的侧壁21与大角槽30M 1的槽底面31相连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的同时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
(8)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那样,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只限于成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该公开内容得知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以下改变。具体地说,作为轮胎,说明了填充空气、氮气等而成的充气轮胎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实心轮胎(无穿孔轮胎)。
此外,关于充气轮胎1的胎面花纹,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胎面花纹,当然也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宜地设定。即,关于周向槽、横向花纹槽、细槽以及切口部60的结构、条数,当然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宜地设定,也可以不在中央接地部列20C上形成切口部60。
例如,突起部50不一定必须位于大角槽30M 1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L1上,也可以位于小角槽30M 2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未图示)上。此外,倾斜角θ1不一定必须是45度以上,也可以小于45度,倾斜角θ2不一定必须小于45度,也可以是45度以上。
此外,横向花纹槽30M不一定必须弯曲,也可以是直线状。此外,外侧端部52不一定必须位于横向花纹槽30M内,也可以位于中央侧主槽10C内。此外,突起部50(蹬出侧侧面530)不一定必须与中间花纹块40M的踏入侧侧壁41相连,也可以与中间花纹块40M的蹬出侧侧壁(未图示)相连,还可以离开中间花纹块40M。
此外,突起部50不一定必须自内侧端部51到外侧端部52逐渐降低,也可以形成为台阶状。此外,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突起部50不一定必须形成为自内侧端部51到外侧端部52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也可以以恒定的宽度形成。
如此,本发明理所当然地包含未在此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基于上述说明的妥当的权利要求书的发明特定事项确定。
另外,本发明参照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9-260929号(2009年11月16日提出申请)的全部内容而将其引入本申请的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关于本发明的轮胎,当在由多个周向槽形成的多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中的、至少一个条形花纹状接地部上形成横向花纹槽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在湿润路面上的排水性的同时、提高在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因此在轮胎的制造领域中有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充气轮胎;10C中央侧主槽;10S端部侧主槽;11槽底面;20C中央接地部列;20M中间接地部列;20S外端接地部列;21侧壁;21a边缘;30M横向花纹槽;30M 1大角槽;30M 2小角槽;30S横向花纹槽;31槽底面;31C周向细槽;32C宽度方向细槽;32M宽度方向细槽;32S宽度方向细槽;40M中间花纹块;41踏入侧侧壁;50、50A突起部;51内侧端部;52外侧端部;60切口部;61第1壁面;62第2壁面;63底面;510、510A上表面;520踏入侧侧面;530蹬出侧侧面。

Claims (8)

1.一种轮胎,其形成有:
第1接地部列,其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槽形成;以及
第2接地部列,其利用上述周向槽形成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并被与上述周向槽交叉的横向花纹槽分割成多个花纹块;
至少在上述周向槽内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比上述周向槽的槽底面更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
上述突起部位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沿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上,并自上述第1接地部列沿轮胎周向的侧壁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位于上述突起部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处并且与上述第1接地部列相连的内侧端部的高度(H1)高于位于上述突起部的最靠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外侧端部的高度(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横向花纹槽和与轮胎赤道线正交的正交线所呈的角度(θ1)为45度以上,
上述横向花纹槽随着朝向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去而自周向槽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外侧端部位于上述横向花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突起部与位于上述花纹块的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处的踏入侧侧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突起部的高度自上述内侧端部到上述外侧端部逐渐降低,
上述外侧端部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底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与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上述内侧端部的宽度(W1)大于与上述突起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上述外侧端部的宽度(W2),
上述外侧端部的宽度(W2)小于与上述横向花纹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最窄的宽度(W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上形成切口部,该切口部在上述周向槽上开口,并且在上述第1接地部列内终止,
上述切口部的深度(D1)比上述周向槽的深度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中,
上述切口部包括:
第1壁面;以及
第2壁面,其位于比上述第1壁面靠轮胎旋转方向后方的位置;
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第1壁面设置在沿着蹬出侧侧面的延长线上,该蹬出侧侧面位于上述突起部的轮胎旋转方向后方,
在正视胎面接地面时,上述第2壁面设置在沿着踏入侧侧面的延长线上,该踏入侧侧面位于上述突起部的轮胎旋转方向前方。
CN201080051288.5A 2009-11-16 2010-11-10 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2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0929 2009-11-16
JP2009260929A JP5478207B2 (ja) 2009-11-16 2009-11-16 タイヤ
PCT/JP2010/070042 WO2011059008A1 (ja) 2009-11-16 2010-11-10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2220A true CN102712220A (zh) 2012-10-03
CN102712220B CN102712220B (zh) 2015-01-07

Family

ID=4399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12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2220B (zh) 2009-11-16 2010-11-10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590B2 (zh)
EP (1) EP2502756B1 (zh)
JP (1) JP5478207B2 (zh)
CN (1) CN102712220B (zh)
WO (1) WO20110590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0131B2 (en) 2010-07-02 2015-07-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5357988B2 (ja) * 2012-02-23 2013-12-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82642B2 (ja) * 2014-08-28 2018-08-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車両用タイヤ
JP6565559B2 (ja) * 2015-10-01 2019-08-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32363B2 (ja) * 2015-12-16 2020-01-22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66437A (ja) 2021-10-29 2023-05-16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0415A (ja) * 1995-02-27 1996-09-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240513A (ja) * 2001-02-20 2002-08-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3237319A (ja) * 2002-02-14 2003-08-2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823911B1 (en) * 1999-02-26 2004-11-3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pseudo-land portion formed in circumferential groove
US20070062626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5628B2 (ja) 1992-03-13 2000-08-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247111A (ja) * 1999-02-26 2000-09-1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60929A (ja) 2008-03-28 2009-11-05 Nec Electronics Corp スプリッタ回路
JP5330865B2 (ja) * 2009-03-09 2013-10-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0415A (ja) * 1995-02-27 1996-09-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823911B1 (en) * 1999-02-26 2004-11-3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including pseudo-land portion formed in circumferential groove
JP2002240513A (ja) * 2001-02-20 2002-08-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3237319A (ja) * 2002-02-14 2003-08-2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70062626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44590B2 (en) 2014-09-30
EP2502756B1 (en) 2014-09-03
WO2011059008A1 (ja) 2011-05-19
JP5478207B2 (ja) 2014-04-23
EP2502756A4 (en) 2013-06-19
JP2011105094A (ja) 2011-06-02
US20120279624A1 (en) 2012-11-08
CN102712220B (zh) 2015-01-07
EP2502756A1 (en)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441B (zh) 充气轮胎
CN102173282B (zh) 充气轮胎
CN103101403B (zh) 充气轮胎
CN103282217B (zh) 充气轮胎
CN102712220A (zh) 轮胎
CN104334372B (zh) 充气轮胎
CN102712222B (zh) 充气轮胎
CN100528611C (zh) 充气轮胎
US20100006198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476602B (zh) 充气轮胎
CN103381741A (zh) 充气轮胎
CN102458883B (zh) 充气轮胎
EP2216188B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CN101801689A (zh) 越野充气轮胎
CN109501524B (zh) 轮胎
CN106183642A (zh) 充气轮胎
US8752599B2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CN102189900A (zh) 充气轮胎
CN102725153A (zh) 轮胎
CN110341390A (zh) 轮胎
JP201125161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725152A (zh) 轮胎
CN102883894B (zh) 充气轮胎
US20230031908A1 (en) Tire
JP2019098950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