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579A - 餐具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餐具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579A
CN102711579A CN2011800063096A CN201180006309A CN102711579A CN 102711579 A CN102711579 A CN 102711579A CN 2011800063096 A CN2011800063096 A CN 2011800063096A CN 201180006309 A CN201180006309 A CN 201180006309A CN 102711579 A CN102711579 A CN 102711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entioned
purificant
water particle
ri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63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香苗
南部桂
广濑彻
泽井清
香山博之
乾浩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11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34Steam generat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0002Washing processes, i.e. machine working principles characterised by phases or operational steps
    • A47L15/0015Washing processes, i.e. machine working principles characterised by phases or operational steps other treatment phases, e.g. steam or sterilizing ph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6Devices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cleaning ; Controll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8Dry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601/00Wash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47L2601/04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601/00Wash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47L2601/17Sonic or ultrasonic wave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餐具清洗装置具有清洗步骤和进行多次漂洗的漂洗步骤,具备清洗槽、供水部、清洗泵、清洗喷嘴、以及产生清洗水或者清洁水的水粒子的水粒子产生装置,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的某一步骤中,向清洗槽内供给漂洗剂,并且在供给漂洗剂之后的最后一次漂洗中,进行使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上的水粒子漂洗。

Description

餐具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具备循环泵等清洗水供给装置和对清洗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等。该餐具清洗装置一边利用加热器对供给至清洗槽内的清洗水进行加热,一边利用循环泵等对清洗水进行加压,从旋转的喷射喷嘴朝向设置在清洗槽内的餐具类物品喷射清洁水来进行清洗。
图18是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在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中,使供给至清洗槽内的水循环并朝向餐具喷射进行规定时间。这种餐具清洗装置的步骤基本上由清洗步骤、包括最后一次漂洗的多次漂洗步骤以及干燥步骤组成。另外,在各步骤中使用的水量取决于餐具的件数,至少为几升以上。在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中,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的最后一次漂洗中,利用加热器将循环水加热至60℃以上。特别是在最后一次漂洗中,为了辅助餐具的除菌和下一个步骤的干燥,大多将循环水加热至70℃左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也就是说,在干燥之前的最后一次漂洗中,如果利用加热后的清洗水使餐具类物品变热,则会缩短干燥所需的时间。
图19是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剖视图,是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餐具清洗装置。餐具清洗装置具备:清洗槽68、餐具类物品49、篮50、排水用泵51、喷射管52、喷射孔、三通阀53、54、纯水装置55、供水管56、蒸汽产生器侧供水管56a、单向阀57、蒸汽产生室58、发热构件59、水位检测器60、61、排水软管62、清洗槽侧供水管63、蒸汽管64、门65以及排气口66。
图20A是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喷射管的剖视图,图20B是表示在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喷射管中设置的喷射孔部中将蒸汽与清洗水相混合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中,由蒸汽的喷射管的喷射孔52a向图19的篮50内的餐具类物品49喷射将加压蒸汽与清洗水相混合而得到的混合体,来均匀地清洗餐具类物品49。在此,从蒸汽产生室58供给加压蒸汽。另外,由加压蒸汽产生清洗水。并且在清洗后,从喷射孔52a仅喷射加压蒸汽,来对餐具类物品49进行干燥杀菌。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餐具清洗装置中,在最后一次漂洗中需要将几升的水加热至70℃左右。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餐具清洗装置中,存在电力消耗大、增加运转成本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2的从喷射孔52a向被清洗物喷射清洗水的方式中,清洗水没有被均匀地喷射到清洗槽68内的各个角落。因此,最后一次漂洗时的清洗槽68内的除菌不充分。另外,在餐具清洗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清洗水循环地进行喷射,导致在漂洗步骤中利用含有积存在清洗槽68内的污垢的水来漂洗餐具。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餐具清洗装置中,为了提高清洗效率、节省空间以及降低成本,不使用循环泵。在该餐具清洗装置中,将水积存在清洗槽的底部、即餐具篮的下方,从水面产生蒸汽。并且该餐具清洗装置向餐具喷射混合有水的蒸汽来清洗餐具。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餐具清洗装置中,在最后一次漂洗中仅使用加压蒸汽。因此,在被清洗物、槽内壁表面产生了大量的结露。其结果是,利用专利文献2的餐具清洗装置不能使餐具完全干燥、或者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并花费较长时间来使餐具干燥。
并且,直到最后一次漂洗为止,不能利用蒸汽完全替换掉包含附着在餐具上的水垢成分和污垢的水滴。因此,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怎样都会在干燥后的餐具表面残留白色的水滴痕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7-327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装置,具有清洗步骤和进行多次漂洗的漂洗步骤,其特征在于,具备: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供水部,其对清洗槽供给清洁水;清洗泵,其将贮存在清洗槽中的清洗水进行加压输送;清洗喷嘴,其与清洗泵相连接,并且向被清洗物喷射清洗水;以及水粒子产生装置,其设置在清洗槽内,并且使得从清洗水或者清洁水的水蒸气产生雾状大小的水粒子,其中,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的某一步骤中,向清洗槽内供给漂洗剂,并且在供给漂洗剂之后的最后一次漂洗中,进行使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上的水粒子漂洗。
这样,利用本发明的餐具清洗装置,能够在最后一次漂洗中供给用于产生水粒子的水分量。因此,与以往的利用循环水进行漂洗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水量,并且不用将大量的水加热,因此还能够削减电力消耗。
另外,在水粒子漂洗的情况下,水粒子遍布清洗槽内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存在如以往的利用喷射水进行漂洗时所看到那样由于喷射喷嘴的轨迹而导致喷射水所喷射不到的地方。因此,对清洗槽内更为细微部分的除菌效果提高。
另外,存在以下效果:在利用水粒子进行漂洗之前利用漂洗剂改善被清洗物表面上的水滴残留和利用漂洗剂提高被清洗物表面的亲水性。因此,能够大大地防止如仅利用水粒子时所看到那样水粒子结露和水滴残留。与通常干燥性能比喷射水漂洗时差的水粒子漂洗相比,利用本发明的餐具清洗装置能够提高干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2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
图3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步骤流程概要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6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的立面图。
图7是按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方式区分的正要干燥前的餐具附着水量特性图。
图8是按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方式区分的干燥性能特性图。
图9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干燥性能与餐具表面温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10是表示按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区分的残留在玻璃上的水滴痕迹程度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12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14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
图18是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
图19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20A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喷射管的剖视图。
图20B是表示在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喷射管中设置的喷射孔部将蒸汽与清洁水相混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被清洗物3设置并收纳在清洗槽1的餐具篮2中。在清洗槽1中具备用于向清洗槽1内供给自来水等清洁水的供水部4。在清洗槽1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排水部5和清洗泵7,其中,该排水部5将在清洗和漂洗中使用后产生的排水排出到清洗槽1的外部,该清洗泵7将贮存在贮水部6中的清洗水进行加压输送。在贮水部6中贮存有清洗水。在清洗槽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清洗喷嘴8,其与清洗泵7相连接,并且向被清洗物3喷射清洗水;第一加热部9,其对清洗水进行加热;以及水粒子产生装置10,其用于通过沸腾从水蒸气产生雾的大小的水粒子。并且,在清洗槽1的侧面设置有漂洗剂投入部11和漂洗剂投入口12。在此,漂洗剂投入部11贮存漂洗剂并在必要的时刻将漂洗剂投入到清洗槽1内。将漂洗剂投入口12的高度位置设置为处于供水部4与贮水部6的高度之间。并且,当供水时,在向清洗槽1供给的水流入贮水部6之前的期间,漂洗剂混入所供给的水流中。
另外,在清洗槽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部13。在此,控制部13对在水粒子漂洗的漂洗步骤中的最后一次漂洗时进行的水蒸气洗涤过程进行控制。水粒子漂洗是通过驱动水粒子产生装置10而使清洁水的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上来进行漂洗。另外,清洗水是清洗或者漂洗被清洗物3的液体的总称。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在图2中,横轴表示运转时间,纵轴表示餐具温度,以往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纵向地并列。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步骤流程概要图。图3示出了从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两次漂洗结束后到最后一次漂洗结束之前的步骤流程。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餐具清洗装置开始运转时投入清洗剂,通过控制部13从供水部4向收纳被清洗物3的清洗槽1供给规定量的自来水。所供给的水被贮存在贮水部6中,开始进行清洗步骤。
在清洗步骤中,溶解清洗剂,并且一边利用第一加热部9对贮存在贮水部6中的清洗水进行加热,一边从清洗泵7将清洁水向清洗喷嘴8进行加压输送,向被清洗物3喷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被喷射到被清洗物3上的清洗水再次返回到贮水部6并重复上述动作,为了达到清洗目的而经由清洗泵7循环使用清洗水。
反复进行了规定时间的喷射地清洗之后,当由水温检测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通常60℃左右的规定的温度时,通过控制部13关闭第一加热部9的开关。之后,在运转规定时间后,通过控制部13使清洗泵7停止,利用排水部5将清洗水排出到清洗槽1的外部,清洗步骤结束。
接着,转变为进行多次漂洗的漂洗步骤。与开始清洗时同样地,在漂洗步骤中,从供水部4向清洗槽1供给规定量的水,开始漂洗。与清洗步骤同样地,贮存在贮水部6中的水在清洗槽1内进行循环,通过喷射来漂洗出附着在被清洗物3上的污垢和清洗剂。在漂洗步骤中,在进行规定时间的漂洗运转之后,与清洗步骤同样地进行排水,普通的漂洗结束。之后,利用同样的方法反复进行一次至多次普通的漂洗,直到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两次漂洗随着排水而结束(图2的(b))。
接着,使用图3的流程来说明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的动作。当开始进行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时,通过控制部13打开供水阀14(f),经由路径15向清洗槽1内供给自来水。由于是漂洗,因此此时的清洗水中的污垢的量减少,因此比在此之前使用的清洗水干净。接着,通过控制部13打开漂洗剂投入口12(g),在使清洁水从供水口16流入贮水部6的途中混入漂洗剂。在投入所需量的漂洗剂后关闭漂洗剂投入口12(h),完成漂洗剂的注入。另外,当利用水位传感器检测到已向清洗槽1内供给了所需量的自来水时(i),通过控制部13关闭供水阀14(j),完成供水。
此时,不对贮水部6注入漂洗剂而是在清洁水贮存到贮水部6之前的期间内混入漂洗剂,其理由如下。一般情况下,当鸡蛋等污垢量多时,在将漂洗剂注入贮水部6的时刻,在运转中不进行循环就会在贮水部6的上部存在大量的泡沫。通常,当从泡沫的上方注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漂洗剂时,漂洗剂的亲水基选择性地排列在作为泡沫表面的水膜上,而疏水基则选择性地朝向存在于泡沫的内侧和外侧的空气来进行排列。漂洗剂在从泡沫层到达下方的水层之前,混入泡沫表面。其结果是,与水一起在清洗槽1内进行循环的漂洗剂的量相对变少。对此,在供给水贮存到贮水部6之前进行向供给水注入漂洗剂。漂洗剂沿着贮水部6的壁面流入,因此与从泡沫上方注入漂洗剂相比,能够相对地抑制混入泡沫表面的漂洗剂的量。因而,期望在没有泡沫的地方将漂洗剂混入清洁水中。
接着,在完成供水和漂洗剂的投入的时刻,通过控制部13使清洗泵7运转(k),从清洗喷嘴8向被清洗物3喷射包含漂洗剂的漂洗水。与之前的漂洗同样地循环使用所喷射的水并进行规定时间的循环喷射。如果达到规定时间(l),则通过控制部13使清洗泵7停止(m),使排水部5运转(n),并进行规定时间的排水,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结束。在该漂洗结束后,利用漂洗剂来获得使漂洗水本身的界面张力下降的效果和防止污垢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效果,由此使附着残留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上的水滴与不存在漂洗剂时相比大幅减少。
接着,转移到最后一次漂洗,进行水粒子漂洗。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结束的同时,通过控制部13打开供水阀14(o),经由路径17对水粒子产生装置10进行供水。当利用内部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规定的水量的供水时(p),通过控制部13关闭供水阀14(q),将水粒子产生装置10的开关接通(r)。在水粒子产生装置10中,由于沸腾而产生的水蒸气作为水粒子而从水粒子放出口供给至清洗槽1内,对包括被清洗物3的清洗槽1内进行加热。在此,在贮水部6中具备第一加热部9,对清洗水进行加热。另外,水蒸气产生结露来对被清洗物3的表面进行漂洗,或者使附着在被清洗物表面的水滴增大而滴落。在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之前进行水蒸气的供给。当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达到70℃时(s),通过控制部13使水粒子产生装置10的开关变为断开(t)。接着,利用排水部5将积存在贮水部6中的结露水排出到清洗槽1的外部,最后一次漂洗结束(图2的(d))。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粒子是水蒸气,且能够利用潜热进行高效地加热,因此与使用普通的高温的喷射水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地加热。另外,相对于以往的利用循环水进行的漂洗,仅以用于水蒸气化的水分量即可。因此,能够大幅削减水量,不会将大量的水加热,因此能够削减电力消耗。另外,用于水蒸气化的水未在清洗槽1内进行循环而是供水之后的清洁水。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包含循环过程中混入清洗水中的、积存在清洗槽1内、清洗泵7或者循环水路等中的污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利用循环水而导致的不卫生。
另外,使水蒸气与漂洗剂相配合的方式与以往的方式和仅利用水蒸气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效果。当最后一次漂洗结束时,即在接下来的干燥步骤之前,附着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水分量大幅减少,能够高效地进行干燥。并且,在利用水蒸气进行的漂洗的情况下,使水蒸气遍布清洗槽1内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存在如在以往的利用喷射水进行漂洗时所看到那样由于喷射喷嘴的轨迹而导致喷射水所喷射不到的地方。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清洗槽1内更为细微部分的除菌效果。特别是,通过将被清洗物3的表面加热至70℃以上,能够可靠地去除当与70℃左右的热水接触3分钟后才灭绝的大肠杆菌、沙门杆菌以及葡萄球菌,从而能够获得卫生、清洁的成品。
最后进行干燥步骤。在干燥步骤中,一般利用送风风扇将外部的空气送到清洗槽1内,利用位于送风风扇的风路上的加热器等加热部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取代充斥于清洗槽1内的含有大量湿气的空气,由此能够提高干燥性。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中,基于同时使用漂洗剂而产生的效果,不会如通常仅利用喷射水或者仅利用水蒸气进行漂洗时那样在干燥前的被清洗物3的表面残留大量的水滴。另外,通过水蒸气漂洗而加热的被清洗物3具有用于自然蒸发的充分的热量。因此,仅利用喷射水或者水蒸气进行漂洗时所需的、通过对清洗槽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来使被清洗物3干燥的部件也可以不用。其结果是,能够选择仅利用可削减电力消耗的送风风扇的节能干燥过程。当选择了节能干燥过程时,在最后一次漂洗结束之后接通送风风扇的开关,当经过了与以往方式的干燥时间相同的规定时间时关闭开关,结束所有的运转。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最后一次漂洗即水蒸气漂洗(水粒子漂洗)之前,利用漂洗剂改善被清洗物3表面上的水滴残留以及实施被清洗物3表面的亲水处理。因此,能够大幅减少如仅使用水蒸气的情况下所看到那样的结露和水滴残留。通常,与干燥性能比喷射水漂洗时差的水蒸气漂洗相比,在本实施方式1中干燥性能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是清洁水,因此能够大幅削减白色的水滴痕迹,该白色的水滴痕迹是如下的痕迹:即使同时使用漂洗剂也不能被完全抑制,在喷射水漂洗时能够看到,并且包含源自循环水的污垢成分。
此外,在上述漂洗步骤中,为了提高漂洗性能,可以利用第一加热部9对漂洗水进行加热直到水位变为规定温度。
另外,期望水粒子产生装置10仅使用清洁水。但是,也可以利用用于加热清洗水的第一加热部9使积存在贮水部6等中的清洗水沸腾,来产生水粒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热部9成为水粒子产生装置。但是,此时在其周围的构件需要使用耐热性高的构件。
并且,在水粒子产生装置10中,也可以在使供给水通过一次净水过滤器等而去除了水垢成分之后加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防止水垢堆积到水粒子产生装置10内,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换过滤器,但也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等来采取恰当的方式。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净水过滤器而定期向餐具清洗装置中投入水垢成分除去剂。
并且,在本发明中漂洗剂并不限定于在对清洗槽1供给的水流入贮存部6之前的期间将漂洗剂混入供给水的水流中。例如,如果是与供给水的水流分开且在利用喷射水开始进行清洗和漂洗步骤之前漂洗剂没有流入贮水部6的地方,则将漂洗剂供给至清洗槽1内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此时,在完成供水而开始利用喷射水进行清洗和漂洗步骤之后,喷射水一边溶解被供给至清洗槽1内的某处的漂洗剂,一边流入贮水部6。因此,与从积存在贮水部6中的泡沫的上方直接供给漂洗剂的方式相比,漂洗剂混入泡沫中的比例是少量的。
此外,漂洗剂的投入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使用者估计时间来投入漂洗剂;也可以是在漂洗步骤等特定的步骤中使用溶解于漂洗剂的类型的胶囊状或者固体形状等的清洗剂。并且,关于在供给漂洗剂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以及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餐具清洗装置在清洗槽1的底部具备:侧室19;超声波振子20,其是产生雾状的水粒子的水粒子产生装置;第二加热部21,其对包括超声波振子20的侧室19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水位检测传感器22,其对侧室19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作为加热清洁水的加热部使用第二加热部21。并且,通过切换供水阀4而将从供水部4供给清洁水的路径23连接于侧室19。通过开闭门24将侧室19与清洗槽1内相连通。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之前,本实施方式2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与本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相同,因此对从最后一次漂洗开始前起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利用包含漂洗剂的漂洗水对被清洗物3进行漂洗,停止清洗泵7并利用排水部5排出清洗槽1内的水。接着,通过控制部13经由供水阀14和路径23向侧室19供给清洁水,在由水位检测传感器22检测出之前进行供水。当供水结束时,通过控制部13将开闭门24打开,使侧室19与清洗槽1内相连通。然后,超声波振子20和第二加热部21进行运转,对侧室19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产生雾状的水粒子(雾)。所产生的高温的水粒子即雾经由开闭门24供给至清洗槽1内。供给至清洗槽1内的高温的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和清洗槽1的壁面,通过显热而被加热。另外,水粒子扩展附着面积后,与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附着的水滴结合、增大并滴落,由此能够去除原来附着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水滴。
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当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时,通过控制部13使超声波振子20和第二加热部21停止。之后,利用排水部5将积存在侧室19内的残留水排出到清洗槽1的外面,进行水粒子漂洗的最后一次漂洗结束。这样,在本实施方式2中,能够使用由超声波振子20产生的水粒子。因此,尽管清洁水是少量的,但水粒子的尺寸比水蒸气的尺寸大,短时间内附着在被清洗物3表面的水量增加。并且,包含附着在被清洗物3表面的污垢的水滴会加速增大并滴落,从而能够提高漂洗性能。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正要干燥之前,包含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时附着的污垢的水滴随着作为清洁水的水粒子而滴落。因此能够使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减少。另外,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由如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因此能够获得漂亮的成品。
另外,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最后一次漂洗时所使用的水量和电力消耗。由于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能够利用节能干燥过程来削减电力消耗,并且能够期待由最后一次漂洗时的高温的水粒子遍布各个角落所带来的高效的除菌效果。
此外,水粒子产生装置即使不是超声波振子20,但只要是由喷雾喷嘴等产生雾状的水粒子的构件,则无论是怎样的结构均可。并且,可以将水粒子的产生方向设为从清洗槽1内的上方朝向被清洗物3的方向。另外,为了高效地供给水粒子,也可以在多个地方设置水粒子供给口。
另外,也可以仅利用第二加热部21使清洁水沸腾来产生水粒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加热部21成为水粒子产生装置。
另外,也可以将侧室19设置为贮水部6的一部分。此时,侧室19与贮水部6之间既可以不存在界限,也可以通过过滤器或者开闭门等进行隔离。
此外,漂洗剂的投入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由使用者估计时间来投入漂洗剂,在漂洗步骤等特定的步骤中,也可以使用溶解于漂洗剂的类型的胶囊状或者固体形状等的清洗剂。
(实施方式3)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图6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的立面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对与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5、图6中,在清洗槽1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与路径27相连接。另外,路径27上连接有供水阀14和能够从外部拆卸的净水过滤器26。
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为内部积存有清洁水的结构。另外,作为瞬间沸腾型的水粒子加热部的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是由多个细加热管构成的筒状。加热管形成为空洞并在外壁配置有加热器。将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一端设置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而作为另一端的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设置为朝向清洗槽1内。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设置有将积存的清洁水加压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供水泵30和供水时的水位检测传感器(未图示)。即,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具备瞬间沸腾型的水粒子加热部和供水泵30。
图7是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方式区分的正要干燥前的餐具附着水量特性图。图7是实施了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制造的桌上餐具清洗干燥机(NP-TS1)中的JEMA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性能测量试验(JEMA-HD 84、2003年12月4日修订版3.清洗性能、4.干燥性能)时得到的结果。图8是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方式区分的干燥性能特性图,图9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干燥性能与餐具表面温度的关系曲线图。另外,图10是表示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最后一次漂洗区分的残留在玻璃上的水滴痕迹程度的图。关于水滴痕迹程度,是将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区域分为五个等级并进行目视判断而得到的,样品数分别为三个。
在图8中,通过各判断(A:完全干燥、B:残留的水滴为三个以下、C:除A和B之外)的餐具件数相对于所有餐具件数的比例来示出干燥性能。关于评价,当出现与以往方式的性能相同或在其之上的性能时判断为○,当低于以往方式的性能时判断为×。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之前,本实施方式3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与本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相同,因此对从开始最后一次漂洗前起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利用包含漂洗剂的漂洗水对被清洗物3进行漂洗,停止清洗泵7并利用排水部5排出清洗槽1内的清洗水。接着,通过控制部13经由供水阀14和路径27向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的内部供给清洁水,直到水位检测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规定的水位为止。接着,启动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当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驱动供水泵30。然后,将积存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清洁水加压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中。被加压输送的清洁水在通过内壁为高温的细加热管的同时一部分水沸腾成为水蒸气而一部分水成为非水蒸气的高温的水粒子、即雾。由水蒸气和高温的水粒子构成的第一混合水粒子经由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供给至清洗槽1内。此时,供给的第一混合水粒子对被清洗物3进行加热并进行除菌。并且,当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达到70℃时,使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和供水泵30停止。利用排水部5将积存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残留水排出到清洗槽1的外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3中,第一混合水粒子由水蒸气和非水蒸气的高温的水粒子二者构成。因此,能够同时获得如下效果:利用水蒸气的潜热进行高效的加热和除菌,并利用比水蒸气大的水粒子来增加被清洗物3表面的附着水量从而进行高效的漂洗。另外,在空气中,通过将水蒸气与非水蒸气的水粒子相结合而将自重变大,从而能够迅速且可靠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来缩短处理时间。另外,与为了获得各个效果而另外设置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和产生非水蒸气的高温的水粒子的装置的情况相比,利用本实施方式3能够大幅削减制造成本。另外,设置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及该装置的电源和控制部13的空间减半,因此实现餐具清洗装置的小型化。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餐具清洗装置的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正要干燥之前,包含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时附着的污垢的水滴随着作为清洁水的水粒子而滴落。因此能够降低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由如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因此被清洗物3能够成为漂亮的成品。
另外,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最后一次漂洗时所使用的水量和电力消耗。并且,由于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能够通过节能干燥过程来削减电力消耗。并且,能够期待由最后一次漂洗时的高温的水粒子带来的遍布各个角落的高效的除菌效果。
一般地,如图8所示,在仅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来进行最后一次漂洗的情况下,即使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为73℃的高温,也不能通过送风来获得与以往方式相同的干燥性能。如图7所示,可以考虑以下原因:附着在餐具表面的残留的水分量多,另外在漂洗步骤之后残留在清洗槽1内的湿气大。
对此,示出了通过第一混合水粒子与漂洗剂的配合,即使在投入第一混合水粒子时的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3℃的情况下,仅通过送风也能够获得与以往方式相同的干燥性能的情况。另外,如图9所示,根据所获得的干燥性能的A判断的值与餐具表面温度的关系图可知,当餐具温度大约为71℃时能够获得与以往方式相同的干燥性能。因而,在使第一混合水粒子与漂洗剂相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将最后一次漂洗时的被清洗物3、即餐具的表面温度变为70℃以上100℃以下,能够进行仅利用送风的节能干燥。并且,不仅能获得优秀的最后一次漂洗效果,而且能够获得削减干燥步骤中的电力消耗和缩短干燥时间等仅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无法获得的效果。并且,如果在餐具表面温度成为73℃之前一直供给水蒸气,则能够更为可靠地仅利用送风对餐具进行干燥。
为了通过实际测量来确认效果,在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制造的桌上餐具清洗干燥机(NP-TS1)中,针对本实施方式3的漂洗和第一混合水粒子漂洗的过程以及节能干燥过程来实施JEMA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性能测量试验(JEMA-HD84、2003年12月4日修订版3.清洗性能、4.干燥性能)。相对于以往的顺序,利用本实施方式3的顺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将总电力量削减247Wh(约32%),将总运转时间削减8分钟(约12%),将总水量削减2.08L(约17%)。关于这些效果,利用内置型的餐具清洗干燥机、例如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制造的内置型餐具清洗干燥机NP-P45MD2W,能够将总电力量大约削减27%,将总运转时间大约削减12%,将总水量大约削减15%。
如图7所示,与以往方式和仅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的方式相比,使第一混合水粒子与漂洗剂相配合的本实施方式3能够使干燥步骤前附着在餐具的表面的水分量变为一半以下,从而高效地进行干燥。
另外,关于干燥后残留在玻璃等上的水滴痕迹的程度,在使第一混合水粒子与漂洗剂相配合的情况下,相对于仅利用漂洗剂的情况能够获得同等以上的良好的程度。在进行本实施方式3的清洗、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上,大幅减少了如在以往方式、仅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以及向喷射水中投入漂洗剂时(以下称为仅利用漂洗剂)所看到的白色的水滴痕迹。即使削减了电力消耗和水量,被清洗物3也能成为漂亮的成品。
并且,作为值得关注的效果,是由利用不循环的清洁水进行的最后一次漂洗和遍布到清洗槽1内的各个角落的第一混合水粒子获得的除菌效果。
此外,同时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和漂洗剂时的水分量与仅利用漂洗剂时的水分量相同。但是,与利用加热的循环水进行最后一次漂洗的仅利用漂洗剂的情况相比,同时利用第一混合水粒子和漂洗剂具有以下优点。优点是,不会发生由漂洗水导致的再次附着、以及加热水量少从而能够削减电力消耗和使用水量。并且,在最后一次漂洗中,重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水滴是清洁水,因此能够大幅减少干燥后残留的白色的水滴痕迹。
另外,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尽管不是本实施方式3所述的结构,但只要是产生水蒸气和非水蒸气的水粒子的结构即可。
另外,当产生第一混合水粒子时,可以设为从清洗槽1内的上方朝向被清洗物3的方向,为了高效地供给第一混合水粒子,也可以在多个地方设置混合水粒子供给口。并且,如果可能,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只要是注入清洗中的水的结构即可。
并且,净水过滤器26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位置,也可以不设置净水过滤器26。但是,当使用如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时,担心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中会累积并塞满水垢成分。因此,对于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需要在结构方面等下功夫,或者定期利用水垢成分除去剂进行清洗。或者,作为预处理,如果在暂时将水加热到易于使水垢成分析出的70℃以上之后,再将水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则能够防止水垢的堆积。
此外,漂洗剂的投入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使用者估计时间来投入漂洗剂,在漂洗步骤等特定的步骤中,也可以使用溶解于漂洗剂的类型的胶囊状或者固体形状等的清洗剂。并且,关于供给漂洗剂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实施方式4)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图12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1中,从贮水部6朝向清洗泵7的、循环水所通过的路径31中设置有对循环水中的污垢量进行检测的污垢传感器32。在图12中,纵轴为水温、横轴为运转时间,从上起依次示出了以往方式的顺序、污垢量多时的顺序33以及污垢量少时的顺序34。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餐具清洗装置根据污垢量自动地选择顺序。当污垢量多时,在清洗步骤中投入漂洗剂,当污垢量少时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投入漂洗剂。利用水粒子进行的最后一次漂洗的方式和动作与本实施方式1~3相同。利用各步骤的喷射进行的清洗和漂洗方式与本实施方式1~3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当开始清洗步骤并经过规定时间时,利用污垢传感器32检测循环水中的污垢量。当污垢量的值比规定量多时,如污垢量多时的顺序33所示那样,当检测到污垢量时通过控制部13从漂洗剂投入口12向清洗槽1内供给漂洗剂。接着,与以往方式同样地,将步骤一直进行到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在最后一次漂洗中,利用与本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方法实施水粒子漂洗。当污垢量的值比规定量少时,如污垢量少时的顺序34所示那样,不供给漂洗剂,而是利用与本实施方式1和2相同的方式来实施各步骤。对各个顺序以及污垢量与漂洗剂投入时刻的关系进行以下说明。
当污垢量比规定量多时,在清洗步骤中供给漂洗剂的理由如下。一般地,当污垢量多时,特别是当包含大量的蛋黄蛋白质时,由于清洗和漂洗步骤中的高温使蛋白质改性,而变得容易以膜状方式附着在玻璃等上。其结果是,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产生凹凸以及亲水性的参差不齐,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和最后一次漂洗中的水滴残留变多,干燥性能下降。一旦附着这种污垢,很难通过普通的漂洗去除污垢。因而,重要的是不要使上述污垢附着到被清洗物3上。
因而,如本实施方式4那样,当污垢量比规定量多时,向浮游着从餐具类物品剥离出的大量污垢的清洗水中投入漂洗剂。由此,能够充分地含有漂洗剂的成分,该漂洗剂不包含普通的餐具清洗装置用的洗涤成分或者仅包含少量的洗涤成分。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易于附着到玻璃等的餐具类物品的改性后的蛋黄蛋白质等附着到餐具类物品上。因此,能够防止如上所述的干燥前水滴残留,从而能够提高干燥步骤和自然干燥时的干燥性能。
另一方面,当污垢量比规定量少时,与在清洗初期投入漂洗剂相比,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投入漂洗剂所获得的利用漂洗剂减少水滴的效果更高。因此,期望按通常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1和2的方式。特别是,在污垢量少、或者改性后附着到餐具类物品的表面那样的污垢少的情况下,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投入漂洗剂是有效的。与在清洗步骤时相比,在通过更换水来减少清洗水中的污垢量的漂洗步骤时使漂洗剂溶解于的清洁水,能够以更少量的漂洗剂发挥漂洗效果。另外,在水粒子漂洗中,能够进一步防止之前的污垢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通过在餐具类物品的表面进行更为均匀的亲水化处理能够减少残留的水滴量。由此,在水粒子漂洗中滴落的水滴量少来应付。因此,能够提高接下来的干燥步骤或者自然干燥时的干燥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
此外,也可以将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设为如实施方式1~3所说明那样的、产生水蒸气和非水蒸气的水粒子或者二者的混合水粒子的方式和结构。
另外,关于顺序,使用者也可以手动地进行过程选择。此时,特别期望根据蛋黄成分的污垢的多或者少来判断过程。
并且,污垢传感器32并不限于检测污垢量,例如最期望能够检测污垢的种类、特别是能够检测蛋白质的量。此外,关于污垢检测的方式也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使用者自行投入漂洗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清洗步骤或者漂洗步骤等特定步骤中,根据污垢的状况来选择性地投入溶解于漂洗剂的类型的胶囊状或者固体形状等的清洗剂。
并且,关于供给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实施方式5)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图14是该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概要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对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3的餐具清洗装置中设置有:侧室19,其配置在清洗槽1的底部;超声波振子20,其是在侧室19中产生雾状的水粒子的水粒子产生装置;第二加热部21,其对侧室19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水位检测传感器22,其对侧室19内的水位进行检测。水粒子产生部36是包括第一加热部9且隔着开闭门35而形成的贮水部6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切换供水阀14而将从供水部4供给清洁水的路径23连接于侧室19。通过开闭门24将侧室19与清洗槽1内相连通。另外,在清洗槽1的局部设置有漂洗剂投入部11和与侧室19内相连接的漂洗剂投入口12。
另外,在图14中,纵轴是水温,横轴是运转时间,从上至下依次示出了以往方式的顺序、本实施方式5~8的餐具清洗装置的顺序。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5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通过进行与本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装置相同的动作来进行从清洗步骤起至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两次漂洗,因此对其之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两次漂洗结束后,与在此之前的漂洗同样地,从供水部4向清洗槽1供给规定量的水,来开始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与清洗步骤同样地,积存在贮水部6中的水在清洗槽1内进行循环,通过喷射来将附着在被清洗物3上的污垢和清洗剂冲走。在运转规定时间之后,与清洗步骤同样地进行排水,普通漂洗步骤结束。之后,利用同样的方法重复进行一次至几次普通漂洗,随着排水而结束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
接着,开始最后一次漂洗。首先,通过控制部13关闭设置在贮水部6中的开闭门35,使贮水部6内的水粒子产生部36成为独立空间。之后,从供水部4经由路径15向清洗槽1供给清洁水。供给至清洗槽1的清洁水积存在水粒子产生部36中。当利用水位检测传感器37检测水粒子产生部36内的水位时,第一加热部9运转来对积存在水粒子产生部36中的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在路径23中切换供水阀14,来经由路径23对侧室19进行供水。当侧室19的水位达到由水位检测传感器22检测出的水位时,关闭供水阀14并结束供水。在开始对侧室19进行供水前后或者结束供水前后,从漂洗剂投入口12向侧室19投入适量的漂洗剂,并溶解于积存的清洗水中。
接着,通过控制部13打开开闭门35,将侧室19与清洗槽1内相连通。然后,超声波振子20和第二加热部21运转,一边对侧室19内的清洗水进行加热一边产生含有漂洗剂的雾状的水粒子。经由开闭门24将所产生的高温的含有漂洗剂的水粒子(以下称为含漂洗剂水粒子)向清洗槽1内供给五分钟左右。在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控制部13使超声波振子20和第二加热部21停止,含漂洗剂水粒子的供给结束。在此,在最后一次漂洗中,只要在正要驱动超声波振子20之前或者驱动超声波振子20时进行漂洗剂的供给即可。
此时,供给至清洗槽1内的含漂洗剂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和清洗槽1的壁面上,随着附着在附着面上的水滴的增大而滴落。然后,含漂洗剂水粒子密集地附着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并均匀地对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另外,超声波振子20的运转时间是第二加热部21运转后的五分钟左右,因此含漂洗剂水粒子被加热至40℃~50℃,在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同时利用显热对被清洗物3进行加热。
另外,在供给含漂洗剂水粒子的过程中,由第一加热部9加热后的水粒子产生部36内的水逐渐变为水蒸气并开始供给至清洗槽1中。在含漂洗剂水粒子的供给结束前后,供给量稳定的高温水蒸气被供给至清洗槽1内。
此时,所供给的水蒸气一边除掉浮游在清洗槽1的空间内的细菌,一边与浮游在空间内的含漂洗剂水粒子结合,或者直接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在水蒸气与含漂洗剂水粒子相结合的情况下,作为通过结合而使自重变重的高温的水粒子更为迅速且可靠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对被清洗物3进行加热。
另外,在水蒸气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情况下,水蒸气在利用潜热进行高效的加热和除菌的同时发生液化。此时,被清洗物3的表面整体上被密集地附着的含漂洗剂水粒子覆盖。因此,当水蒸气与含漂洗剂水粒子结合后形成的液滴和水蒸气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时,液滴彼此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更为迅速且可靠地润湿、扩展并结合,从而更为高效地促使水滴增大并滴落。
在该水蒸气的供给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当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时,通过控制部13关闭第一加热部9的开关。打开开闭门35使积存在水粒子产生部36的残留水经由贮水部6与侧室19的残留水被排水部5同时排出,最后一次漂洗结束。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餐具清洗装置的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干燥之前,通过含漂洗剂水粒子和水蒸气能够大幅减少所附着的被污染的水滴。能够减少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另外,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如由于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被清洗物3成为漂亮的成品。
另外,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最后一次漂洗时使用的水量和电力消耗。另外,由于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能够通过节能干燥步骤削减电力消耗,并且,通过最后一次漂洗时的高温的水粒子,能够期待遍布各个角落的高效的除菌效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5中,使水粒子中含有漂洗剂而进行供给,由此用于产生水粒子的所有水量少于喷射水就能应付。因此,在将与使漂洗剂溶解于喷射水时的浓度相同的浓度的漂洗剂提供给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削减漂洗剂的使用量,从而能够减轻环境负担和运转成本。
并且,通过使水粒子含有漂洗剂而进行供给,能够使漂洗剂附着到被清洗物3表面的各个角落。在供给漂洗剂之后,或者当被同步供给的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时,该水粒子立即润湿、扩展并与相邻的水滴结合,因此水滴更为迅速且高效地滴落。
另外,作为最后一次漂洗,不仅利用水粒子,而且利用含漂洗剂水粒子中包含的水分量,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漂洗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水粒子产生装置作为贮水部6的一部分,同时设置有用于普通运转的第一加热部9,从而削减了成本。但是,只要是产生水蒸气的结构,就不需要成为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产生水蒸气的设备,直接对侧室19供给清洁水。
另外,关于产生水蒸气的结构,可以同时设置侧室19和开闭门,同时使用供水部4和第一加热部9。
另外,也可以不在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的侧室19中设置漂洗剂投入口12,而使漂洗剂在溶解于所供给的清洁水后直接供给至侧室19。在这种情况下,含漂洗剂水粒子是清洁水的水粒子。
另外,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与漂洗剂投入部11也可以一体成型。只要漂洗剂溶解于用于产生水粒子的水中,则应用哪种方式都可以。
并且,关于供给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实施方式6)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对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餐具清洗装置在清洗槽1的底部具备侧室38、作为在侧室38内产生雾状的水粒子的水粒子产生装置的超声波振子20、以及水位检测传感器39。侧室38的单侧的壁面的上部开口。在侧室38的底面与水位检测传感器39的高度之间设置有开闭门40。
以开闭门40为界,侧室41与侧室38相邻地设置。在侧室41中,在底面与设置在侧室38中的水位检测传感器39的高度之间设置有水粒子加热部42。通过位于开闭门40的上部的开口部将侧室38与侧室41的上部相连接,使内部的空气能够自由地往返。
并且,通过切换供水阀14将从供水部4供给清洁水的路径43连接于侧室38。通过打开开闭门40也向侧室41流入清洁水。
另外,在位于侧室38的附近的清洗槽1的局部设置有漂洗剂投入部11和与侧室38内相连结的漂洗剂投入口12。并且,通过开闭门44将侧室38与清洗槽1内相连通。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直到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为止,本实施方式6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与本实施方式5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相同,因此对从开始最后一次漂洗起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当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结束时,打开供水阀14,经由路径43向开闭门40为打开状态的侧室38和侧室41供给清洁水,并一直供给到水位检测传感器39检测水位为止。
之后,当根据水位的检测而关闭供水阀14来结束供水时,关闭开闭门40,隔断侧室38与侧室41。接着,从漂洗剂投入口12向积存在侧室38内的清洁水投入适量的漂洗剂。然后,使超声波振子20和侧室41的水粒子加热部42运转,打开开闭门44。接着,通过超声波振子20的运转,将积存在侧室38内的含有漂洗剂的水成为含漂洗剂水粒子而经由打开的开闭门44供给至清洗槽1。含漂洗剂水粒子密集地附着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对被清洗物3整体进行亲水化处理。当经过五分钟的规定时间时,使排水部5运转,来排出侧室38内的含有漂洗剂的残留水。
接着,在残留水全部被排出之后,打开开闭门44,使在侧室41中加热后的热水流入侧室38。通过超声波振子20产生高温的水粒子,并经由开闭门44供给至清洗槽1内。所供给的高温的水粒子直接附着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或者与浮游在空间中的含漂洗剂水粒子相结合而变大并迅速、可靠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当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时,停止供给该高温的水粒子。即,使水粒子加热部42和超声波振子20停止运转。利用排水部5将侧室38和侧室41中的残留水排出,最后一次漂洗结束。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餐具清洗装置的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干燥之前,通过含漂洗剂水粒子和高温的水粒子使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附着的被污染的水滴大幅减少。因此能够降低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如由于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能够获得被清洗物3的漂亮的成品。
另外,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最后一次漂洗时所使用的水量。另外,由于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能够通过节能干燥过程削减电力消耗。并且,最后一次漂洗时的高温的水粒子遍布被清洗物3的各个角落,从而能够期待高效的除菌效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6中,如在本实施方式5中也说明的那样,使水粒子含有漂洗剂而进行供给。因此,与喷射水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漂洗剂的使用量。而且能够减轻环境负担和运转成本。
并且,通过使水粒子内含有漂洗剂而进行供给,能够使漂洗剂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各个角落。在附着了漂洗剂之后,或者当同步供给的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时,该水粒子立即润湿、扩展并与相邻的水滴结合。因此,水滴更为迅速且高效地滴落。
另外,作为最后一次漂洗,不仅利用水粒子,而且利用含漂洗剂水粒子中含有的水分量,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漂洗效果。另外,以粒径大于水蒸气的雾的形态来供给含漂洗剂水粒子和高温的水粒子。因此,短时间内附着到被清洗物3表面的水量变多,正因为如此水滴滴落效率和漂洗性能变高。
并且,使含漂洗剂水粒子用的装置与水粒子产生用的装置并用一台装置,因此能够大幅削减制造成本。另外,设置含漂洗剂水粒子用的装置和水粒子产生用的装置及该装置的电源、控制部13的空间可减半,因此实现了餐具清洗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6中,水粒子产生装置作为贮水部6的一部分,且同时设置有用于普通运转的加热单元,由此能够削减制作成本。但是,只要是产生水蒸气的结构,则不需要成为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产生水蒸气的设备,直接向设备内供给清洁水。
另外,关于产生水蒸气的结构,可以同时设置侧室38和开闭门,同时使用供水部4和第一加热部9。
另外,也可以不在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的侧室38中设置漂洗剂投入口12,而使漂洗剂在溶解于所供给的水之后直接供给至侧室38。并且也可以将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与漂洗剂投入部11一体成型。只要使漂洗剂溶解于用于产生水粒子的水,则应用哪种方式都可以。
(实施方式7)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对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6的餐具清洗装置中,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具备开闭门45、贮水部6的第一加热部9、产生雾状的水粒子的超声波振子20以及对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内的水位进行检测的水位检测传感器47。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直到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为止,本实施方式7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与本实施方式5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相同,因此对从开始最后一次漂洗起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当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结束时,关闭开闭门45,在贮水部6内使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成为独立空间。接着,打开供水阀14并经由路径15向清洗槽1内供给清洁水。接着,打开漂洗剂投入口12,在清洁水从供水口16流入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的过程中混入漂洗剂。当投入所需量的漂洗剂时,关闭漂洗剂投入口12,完成漂洗剂的注入。
另外,当利用水位检测传感器47检测到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中贮存的清洁水的水位时关闭供水阀14,完成供水。接着,使第一加热部9和超声波振子20运转,一边对积存在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中的含有漂洗剂的清洗水进行加热一边产生含漂洗剂水粒子。
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无遮盖地设置在清洗槽1内,因此所产生的含漂洗剂水粒子直接供给至清洗槽1中并持续5分钟左右。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超声波振子20和第一加热部9停止,含漂洗剂水粒子的供给结束。
此时,供给至清洗槽1内的含漂洗剂水粒子附着到被清洗物3和清洗槽1的壁面,通过使附着在附着面上的水滴增大而滴落。然后,含漂洗剂水粒子密集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并均匀地对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另外,超声波振子20的运转时间是第一加热部9运转后的五分钟左右。因此含漂洗剂水粒子被加热至40℃~50℃,在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的同时提供显热对被清洗物3进行加热。
接着,在含漂洗剂水粒子的供给结束之前或者之后,经由供水阀14和路径27向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的内部供给所需量的清洁水。
接着,将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开关接通,当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驱动供水泵30,将贮存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清洁水加压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8。被加压输送的清洁水在通过内壁为高温的细加热管的同时,一部分沸腾而成为水蒸气,一部分成为含有漂洗剂的非水蒸气的高温水粒子,并从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供给至清洗槽1内。此时,由水蒸气和作为含有漂洗剂的非水蒸气的高温水粒子的雾构成的第二混合水粒子直接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或者第二混合水粒子与浮游在空间内的含漂洗剂水粒子结合而变大,并迅速且可靠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
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当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时,使供水泵30和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停止。然后,打开开闭门45,使贮存在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中的残留水流入贮水部6。
接着,使排水部5运转,将贮水部6的残留水和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残留水排出,最后一次漂洗结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7中,在进行水粒子漂洗之前,含漂洗剂水粒子密集且均匀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对整个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因此,当附着了第二混合水粒子时,第二混合水粒子润湿并扩展。并且,再加上含漂洗剂水粒子的水分量,使水滴增大并与之结合,从而提高了滴落的效率。
并且,与循环水的使用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漂洗剂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减轻环境负担,还能够削减运转成本。
另外,通过在水粒子漂洗中使用第二混合水粒子能够获得水蒸气和非水蒸气的高温的水粒子的优点。另外,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6是瞬间沸腾型,因此在驱动后能够以少量的电力消耗就供给大量的水粒子。因此,能够获得如下各种效果:短时间内加热被清洗物3、利用潜热高效地除菌以及提高漂洗效率。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餐具清洗装置的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干燥之前,通过含漂洗剂水粒子和第二混合水粒子能够大幅降低所附着的被污染的水滴。因此能够降低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如由于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能够获得漂亮的成品。
另外,与以往方式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最后一次漂洗时所使用的水量和电力消耗。由于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通过节能干燥过程能够削减电力消耗。并且,在最后一次漂洗时,高温的水粒子遍布各个角落,从而能够期待高效的除菌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水粒子产生装置作为贮水部6的一部分进行使用,且同时使用用于普通运转的第一加热部9。因此,不需要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用的加热部,从而能够削减成本。但是,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也可以与贮水部6分开设置。另外,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也可以与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同时设置、或者形成为一体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毫无覆盖地暴露在清洗槽1内。但是,在最后一次漂洗开始的时刻,通过多次漂洗来充分地漂洗从供给口至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的路径31。因此,不必担心供给至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的清洁水被污染而由含漂洗剂水粒子导致污垢附着到被清洗物3表面。而且,即使假设漂洗不充分,与在积存了最多污垢的循环水所通过的清洗槽1的底部和设置在侧面的内部的循环水的路径27中溶解于高温的循环水的污垢量相比,也完全没有达到担心的程度。另外,即使假设漂洗不充分、含漂洗剂水粒子中多少含有污垢,通过此后供给干净的混合水粒子,特别是供给由蒸馏水产生的比自来水干净的水蒸气,也能够充分地冲走污垢。
另外,漂洗剂的供给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既可以将漂洗剂的供给管与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相连结,也可以直接向装置内的贮水部投入漂洗剂。并且,关于在供给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实施方式8)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餐具清洗装置的立面图。在本实施方式8中,对与实施方式1~7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17中,在清洗槽1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的详细结构如图6所示。另外,在路径27中,在供水阀14与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之间连接有漂洗剂投入口12。并且,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的底部设置有与排水部5相连接的排水路径48。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8的餐具清洗装置的动作,通过进行与本实施方式1和7相同的动作来进行从清洗步骤到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因此对最后一次漂洗进行说明。当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结束时,打开供水阀14和漂洗剂投入口12。然后,经由路径27将适量的清洁水和漂洗剂投入到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的内部。
接着,将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开关接通,当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驱动供水泵30,将贮存在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含有漂洗剂的清洁水加压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加压输送的清洁水在通过内壁为高温的细加热管的同时,一部分沸腾而成为水蒸气,一部分成为含有漂洗剂的高温的含漂洗剂水粒子,并从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被供给至清洗槽1内。此时,由所供给的水蒸气和含漂洗剂水粒子构成的第二混合水粒子直接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或者在清洗槽1内水蒸气与含漂洗剂水粒子相结合后自重变大,并迅速且可靠地附着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
此时,附着在被清洗物3上的含漂洗剂水粒子本身具有高亲水性,因此在附着之后接触角变小。然后,含漂洗剂水粒子与周围的含漂洗剂水粒子、水蒸气的结露以及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附着的水滴相结合。含漂洗剂水粒子在被清洗物3的表面润湿、扩展,并且形成大的水滴而从被清洗物3的表面滴落。由此,能够从被清洗物3的表面去除在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附着的水滴中含有的污垢成分和水垢成分。并且,能够防止在下一个干燥步骤中产生水滴痕迹。
这样,通过利用相同的装置同时供给含漂洗剂水粒子和水蒸气,能够短时间去除污垢成分等。并且,能够更为可靠地对被清洗物3的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另外,当同时供给含漂洗剂水粒子和水蒸气时,与仅供给水蒸气时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水分量,因此能够高效地促使水滴的增大和滴落。并且,能够获得如下的两个效果:利用水蒸气的潜热来高效地除菌和利用以更为接近沸腾温度的温度进行高温化后得到的含漂洗剂水粒子的显热来进行除菌。
另外,也可以不另外设置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因此能够大幅削减制造成本。并且,设置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装置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及该装置的电源、控制部13的空间可减半,因此实现了餐具清洗装置的小型化。
并且,虽然是以少量的用水量即能实现的水粒子,但漂洗效果高,另外,除菌性能和加热速度都高,因此与喷射水漂洗相比能够削减电力消耗、水量、加热时间。
接着,当在开始第二混合水粒子的供给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等检测到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达到70℃时,使供水泵30和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停止运转。然后,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的残留水经由排水路径48而从排水部5排出,最后一次漂洗结束。这样,在干燥步骤之前进行水粒子漂洗,直到水粒子产生装置使被清洗物3的表面温度成为70℃以上为止。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利用送风风扇进行的节能干燥过程来进行接下来的干燥步骤,餐具清洗装置的运转结束。关于干燥后的被清洗物3,在干燥之前,通过含漂洗剂水粒子和水蒸气来大幅削减所附着的被污染的水滴。因此能够降低干燥后残留的水滴痕迹的个数。即使假设残留了水滴痕迹,也不是如由于使用了循环水时所看到那样的污垢导致的白色且显眼的水滴痕迹,因此能够获得被清洗物3的漂亮的成品。另外,在最后一次漂洗中被清洗物3的温度达到70℃以上,因此通过节能干燥步骤能够获得削减电力消耗的效果。即,不是利用加热部对被清洗物3进行加热,而是通过仅驱动送风部来进行被清洗物3的干燥。
此外,漂洗剂的投入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将漂洗剂直接供给至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另外,也可以将漂洗剂投入部11与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形成为一体。即,只要是能够形成如下状态即可:在用于第二混合水粒子的清洁水中溶解有漂洗剂。
另外,为了防止水垢堆积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具备净水过滤器26。但是,可以在预处理中将输送到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8的之前的清洁水暂时加热到70℃以上,来析出水垢成分,或者定期地使用水垢成分除去剂。
另外,为了使清洗中的污垢成分不进入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25内,期望在靠近清洗槽1的底部的侧面设置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并且,如果是普通家庭用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1的大小,则即使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仅为一处也能够充分地将第二混合水粒子供给至清洗槽1的各个角落。但是,为了更为可靠且高效地进行处理,可以设置多个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另外,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清洗槽1的底部和侧面,也可以设置在上部等其它位置。例如,可以是在喷射喷嘴中设置多个混合水粒子供给口29,一边使该喷射喷嘴进行旋转一边供给第二混合水粒子的结构。另外,关于供给后水蒸气所接触到的地方和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内的构成材料,期望使用耐热温度为100℃以上的材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装置能够特别适用于家庭用和工作用的餐具清洗装置、各种产业用的餐具清洗干燥装置等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清洗槽;2:餐具篮;3:被清洗物;4:供水部;5:排水部;6:贮水部;7:清洗泵;8:清洗喷嘴;9:第一加热部;10:水粒子产生装置(水粒子产生器);11:漂洗剂投入部;12:漂洗剂投入口;13:控制部;14:供水阀;15、17、23、27、31、43:路径;16:供水口;18:水粒子放出口;19、38、41:侧室;20:超声波振子(水粒子产生器);21:第二加热部;22、37、39、47:水位检测传感器;24、35、40、44、45:开闭门;25:混合水粒子产生装置(水粒子产生器);26:净水过滤器;28:混合水粒子产生部;29:混合水粒子供给口;30:供水泵;32:污垢传感器;33:污垢量多时的顺序(在清洗步骤中将漂洗剂溶解于清洗水的顺序);34:污垢量少时的顺序(在除最后一次漂洗以外的漂洗步骤中将漂洗剂溶解于清洗水的顺序);36:水粒子产生部;42:水粒子加热部;46:含漂洗剂水粒子产生部;48:排水路径

Claims (11)

1.一种餐具清洗装置,具备清洗步骤和进行多次漂洗的漂洗步骤,该餐具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
供水部,其对上述清洗槽供给清洁水;
清洗泵,其将贮存在上述清洗槽中的清洗水进行加压输送;
清洗喷嘴,其与上述清洗泵相连接,并且向上述被清洗物喷射上述清洗水;以及
水粒子产生装置,其设置在上述清洗槽内,并且用于从上述清洗水或者上述清洁水的水蒸气产生雾的大小的水粒子,
其中,在上述清洗步骤和上述漂洗步骤的某一步骤中,向上述清洗槽内供给漂洗剂,并且在供给上述漂洗剂之后的最后一次漂洗中,进行使上述水粒子附着到上述被清洗物上的水粒子漂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清洗步骤中,向上述清洗水中投入上述漂洗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漂洗步骤的最后一次漂洗的前一次漂洗中,向上述清洗水中投入上述漂洗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产生含漂洗剂水粒子,在上述最后一次漂洗中,在正要驱动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之前或者驱动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时供给上述漂洗剂,其中,该含漂洗剂水粒子是含有上述漂洗剂的上述清洗水或者上述清洁水的水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是设置于贮存上述清洗水的贮水部中的用于对上述清洗水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部,该第一加热部使上述清洗水沸腾来产生上述水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是对上述清洁水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上述第二加热部使上述清洁水沸腾来产生上述水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是利用超声波振子或者喷雾喷嘴产生上述水粒子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向上述清洗槽供给第一混合水粒子,该第一混合水粒子由使上述清洁水沸腾而产生的水蒸气和雾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具备瞬间沸腾型的水粒子加热部和供水泵,该供水泵向水粒子供给口输送上述清洁水,该水粒子供给口将上述第一混合水粒子供给至上述清洗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向上述清洗槽内供给第二混合水粒子,该第二混合水粒子由使上述清洗水沸腾而产生的水蒸气和使含有上述漂洗剂的上述清洁水沸腾而产生的雾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漂洗步骤之后至少还包括通过送风部来对上述被清洗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步骤,在正要进行上述干燥步骤之前进行上述水粒子漂洗直到上述水粒子产生装置使上述被清洗物的表面温度变为70℃以上为止,不利用上述第一加热部对上述被清洗物进行加热,而是仅通过驱动上述送风部来对上述被清洗物进行干燥。
CN2011800063096A 2010-01-19 2011-01-13 餐具清洗装置 Pending CN1027115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8770 2010-01-19
JP2010008770 2010-01-19
JP2010078432A JP2011167496A (ja) 2010-01-19 2010-03-30 食器洗浄機
JP2010-078432 2010-03-30
PCT/JP2011/000123 WO2011089868A1 (ja) 2010-01-19 2011-01-13 食器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579A true CN102711579A (zh) 2012-10-03

Family

ID=4430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63096A Pending CN102711579A (zh) 2010-01-19 2011-01-13 餐具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67496A (zh)
KR (1) KR20120125257A (zh)
CN (1) CN102711579A (zh)
WO (1) WO20110898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5843A (zh) * 2014-11-06 2017-08-18 Toto株式会社 吐水装置
CN110710946A (zh) * 2018-07-13 2020-01-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餐具干燥机
CN110944562A (zh) * 2017-07-19 2020-03-3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洗碗机和用于运行家用洗碗机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4265A1 (de) * 2011-10-11 2013-04-1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Wasserführendes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r Vernebelung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ieb
JP5909647B2 (ja) * 2012-07-05 2016-04-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機
KR102084181B1 (ko) * 2018-11-20 2020-03-04 한국지역난방공사 외부 열원을 이용하는 흡착제습식 식기세척건조기
KR102247957B1 (ko) * 2020-09-16 2021-05-04 주식회사 프라임 가정용 식기 세척기
TR202022490A1 (tr) * 2020-12-30 2022-07-21 Arçeli̇k Anoni̇m Şi̇rketi̇ Dezenfeksi̇yon i̇şlemi̇ sağlayan bi̇r bulaşik maki̇nesi̇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756B2 (ja) * 1988-09-29 1995-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機
JPH08206053A (ja) * 1994-10-14 1996-08-13 Asahi Denka Kogyo Kk 食器洗浄機内への洗浄剤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089527A (ja) * 2002-09-02 2004-03-25 Zojirushi Corp 食器洗い乾燥機
CN1706335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餐具清洗机
JP200724444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Winterhalter Japan Co Ltd 食器洗浄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756B2 (ja) * 1988-09-29 1995-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機
JPH08206053A (ja) * 1994-10-14 1996-08-13 Asahi Denka Kogyo Kk 食器洗浄機内への洗浄剤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089527A (ja) * 2002-09-02 2004-03-25 Zojirushi Corp 食器洗い乾燥機
CN1706335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餐具清洗机
JP200724444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Winterhalter Japan Co Ltd 食器洗浄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5843A (zh) * 2014-11-06 2017-08-18 Toto株式会社 吐水装置
CN107075843B (zh) * 2014-11-06 2019-07-16 Toto株式会社 吐水装置
CN110944562A (zh) * 2017-07-19 2020-03-3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洗碗机和用于运行家用洗碗机的方法
CN110710946A (zh) * 2018-07-13 2020-01-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餐具干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89868A1 (ja) 2011-07-28
JP2011167496A (ja) 2011-09-01
KR20120125257A (ko)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1579A (zh) 餐具清洗装置
TWI441610B (zh) 環保省能自動洗盤機
WO2006037447A1 (de)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thermischer nachbehandlung
US9131826B2 (en) Method for disinfecting conduit systems of a water-conducting appliance and such a household appliance
CN1411397A (zh) 玻璃杯冲洗和冷却装置
KR20170081473A (ko) 식기세척기 및 식기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CN105246390A (zh) 批量洗碗机及操作批量洗碗机的方法
KR20170081477A (ko) 식기세척기 및 식기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CN111345761A (zh) 洗碗机
RU2500334C2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посудомоечной машины
JP2007244447A (ja) 食器洗浄機
US9005368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ishwasher
EP3344109A1 (en) Detergent dispensing device for a dishwasher
CN101588747A (zh) 洗碗机
AU2016245768B2 (en) Conveyor dishwash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veyor dishwasher
CN101822520A (zh) 洗碗机及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JP6579368B2 (ja) 洗浄器
JPH09262512A (ja) 気液噴射機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H1057294A (ja) 気液噴射機
JPH0595901A (ja) 内視鏡洗浄装置
CN111227740B (zh) 一种清洗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70882A (ja) 洗浄器
JP2017023985A (ja) 洗浄器
US10342406B2 (en) Warewasher idling system and method
JP3777505B2 (ja) 食器洗浄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