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895A -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895A
CN102710895A CN2012100842424A CN201210084242A CN102710895A CN 102710895 A CN102710895 A CN 102710895A CN 2012100842424 A CN2012100842424 A CN 2012100842424A CN 201210084242 A CN201210084242 A CN 201210084242A CN 102710895 A CN102710895 A CN 102710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control unit
under
amplific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42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岛悠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10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53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two dimensiona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69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with enlargement of a selected area of the display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能够以最少量的操作劳力来快速切换不放大地显示图像的状态与对图像进行放大显示的状态。当在通过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显示一个图像的整体的单显示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接收到开始放大模式的指令时,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图像的一部分。当在通过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多个图像的多显示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时,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在不经历所述单显示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比所述单显示的情况放大更大的所述图像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能够放大图像来显示该图像的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论述了对显示控制装置中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的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4-260715号公报论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当装置根据用户操作放大和显示图像、并在放大该图像的状态下将该显示切换至另一图像时,装置利用与切换前放大的该图像相同的放大倍率及相同的放大位置来放大并显示该另一图像。
日本专利特开2005-223764号公报论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当装置放大并显示图像时,用户可以通过向远距侧操作变焦杆来缩小图像。当装置等倍显示图像时,用户可以通过向远距侧操作变焦杆来将该图像切换至多图像再现。
日本专利特开2011-028679号公报论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在触摸屏上显示图像,并且在触摸触摸屏的同时,根据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使得触摸屏上触摸的坐标的位置为放大的中心的方式,来放大图像。
然而,在前述技术中,为了将图像从不放大的状态放大到用户期望的放大倍率,作为从开始放大的时间调整放大倍率的操作,需要多个操作或诸如长按的操作,因而耗费了劳力。因此,即使当定义了用户经常使用的放大倍率时,用户也需要操作以在每次放大操作中调整放大倍率,从而用户无法迅速将图像放大到经常使用的放大倍率。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223764号公报中,当用户从装置进行多图像再现的状态放大图像时,需要经过一次单张图像的等倍显示。这样,装置无法从装置进行了多图像再现的状态快速进行图像的放大显示。另外,在放大显示上的确认结束后,装置无法快速返回之前的装置进行多图像再现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以最少量的操作劳力来快速切换不放大地显示图像的状态与对图像进行放大显示的状态的显示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以通过单显示模式和多显示模式的至少一者来显示图像。所述单显示模式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显示一个图像的整体。所述多显示模式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多个图像。所述接收单元被构造为接收放大模式的开始指令。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在通过所述单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图像的一部分。在通过所述多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不经历所述单显示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的情况下显示比所述图像的单显示模式放大更大的所述图像的一部分。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A和图2B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3例示了用于登记在开始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的登记画面的显示示例。
图4是再现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放大模式转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放大图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放大倍率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放大模式离开处理的流程图。
图9A例示了利用单显示(全画面显示)的图像的显示示例。
图9B例示了利用多显示的图像的显示示例。
图9C例示了利用放大模式的图像的显示示例。
图10A和图10B例示了利用放大模式的图像前进之前以及之后的显示示例。
图11A和图11B例示了利用放大模式的放大倍率调整处理之前以及之后的显示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特征以及各方面。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200的结构框图。
镜头单元100安装有可交换的摄影镜头。镜头5传统上包括多个镜头,但是在此为了简单起见仅例示一个镜头。通信终端6用于镜头5与摄像装置200侧的通信。通信终端10用于摄像装置200与镜头5侧的通信。镜头单元100经由通信终端6和10与微计算机40通信。另外,镜头单元100由镜头单元100内部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4经由光阑驱动电路2来控制光阑1。另外,镜头单元100通过经由自动聚焦(AF)驱动电路3改变镜头5的位置来聚焦。
自动曝光(AE)传感器15通过镜头单元100进行被摄体的亮度的测光。
自动聚焦(AF)传感器11向微计算机40输出散焦量信息。微计算机40基于该输出信息来控制镜头单元100。
快速复原镜12在曝光时被微计算机40指示,并且通过未例示的致动器上下移动。
摄影者可以通过五棱镜14和取景器16观察聚焦屏13,来确认通过镜头单元100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图像的焦点和构图。
焦平面快门17可以通过微计算机40的控制来自由控制图像传感器20的曝光时间。
光滤波器18一般包括低通滤波器并且切断从焦平面快门17进入的光的高频分量,以将被摄体图像光学导入到图像传感器20。
图像传感器20一般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进行通过镜头单元100聚焦在图像传感器20上的被摄体图像的光电转换,以电信号形式接收。
放大器(AMP)电路21针对接收的电信号、利用对应于所设置的拍摄灵敏度的增益来放大摄影信号。
模拟/数字(A/D)转换电路22将通过图像传感器20转换成电信号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图像处理电路23对通过A/D转换电路22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色彩转换处理以及伽马/拐点(knee)处理,并输出到存储器控制器27。另外,图像处理电路23还包括数字/模拟(D/A)转换电路。图像处理电路23还能够将通过A/D转换电路22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以及从存储器控制器27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通过微计算机40来切换图像处理电路23的这些图像处理和显示处理。另外,微计算机40基于拍摄图像的色彩平衡信息来进行白平衡调整。
液晶显示单元25是用于显示图像的背面监视器。诸如有机电子发光器(EL,electro luminescence)的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可以被使用,而不限于液晶显示器,只要该显示器能够显示图像即可。
存储器控制器27将从图像处理电路23输入的原始图像数据存储到缓冲存储器26,或者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到记录介质28。另外,相反,存储器控制器27从缓冲存储器26和记录介质28取回图像数据,并输出到图像处理电路23。另外,存储器控制器27可以将经由外部接口29发送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28中,或者相反,将存储在记录介质28中的图像数据经由外部接口29输出到外部侧。
关于外部接口29,示例有通用串行总线(USB)、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和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记录介质28是诸如存储卡的可拆装记录介质。然而,记录介质可以是内置存储器。微计算机40经由定时控制电路32控制图像传感器20的定时。
电源控制电路35控制由AC电源单元30或二次电池单元31供给的电源。电源控制电路35接收来自微计算机40的指令并进行电源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35还向微计算机40,通知由电源状态检测单元34检测到的当前电源的状态的信息以及由电源类型检测电路33检测到的电源类型的当前信息。
微计算机40经由快门控制电路36控制焦平面快门17。
光滤波器振动控制电路37振动连接至光滤波器18的压电元件19。光滤波器振动控制电路37根据微计算机40的指令,以振动幅度、振动时间以及振动的轴方向各自的预定值振动压电元件19。
非易失性存储器38是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并且即使摄像装置不处于电源开的状态时,也能够存储由用户任意设置的设置值,诸如快门速度、光阑值以及拍摄灵敏度以及其他各种数据。
易失性存储器39存储被期望临时存储的数据,诸如摄像装置的内部状态以及可拆装记录介质28的信息。
操作单元70是用于各种操作的部件,其作为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单元。操作单元70包括至少以下操作单元。即,释放按钮201、主电子转盘202、副电子转盘203、电源开关204、保护按钮205、菜单按钮206、删除按钮207、放大模式按钮208、再现指示按钮209、单/多切换按钮210以及多控制器211。
微计算机40控制摄像装置200中包括的各单元。微计算机40使用作为工作存储器的易失性存储器39来解压缩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记录的程序,并执行如下所述的各种处理。
图2A从正面例示了摄像装置的整体的外观结构。图2B从背面例示了摄像装置200的整体的外观结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与图1共有的部分。
释放按钮201指示拍摄准备和拍摄,并通过半按下来进行被摄体的亮度测定以及调焦。另外,通过全按下,释放快门并进行图像拍摄。
主电子转盘202是旋转操作部件。用户通过旋转主电子转盘202,来进行快门速度和光阑的设定值的设置,以及放大模式下的放大倍率的微调。
副电子转盘203是旋转操作部件。用户通过旋转副电子转盘203来进行光阑和曝光补偿的设定值的设置,以及在显示图像的状态下图像的单张给送操作。
电源开关204是用于进行电源的开/关的操作部件。
保护按钮205对存储在摄像装置200的内部和外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进行诸如保护和评级的处理。
菜单按钮206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各种设置画面。
删除按钮207指示摄像装置200的内部和外部记录介质中存储的图像的删除。
放大模式按钮208在再现状态下接收向放大模式的转变指示(放大模式的开始指示)以及从放大模式的离开指示(放大模式的结束指示)的操作。
再现指示按钮209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摄像装置200的内部和外部记录介质中存储的图像。
单/多切换按钮210指示以锁定测定的被摄体的亮度,或者在再现状态下在单显示或多显示中切换显示状态。
多控制器211是可沿多个方向操作的操作部件,其用于设置作为自动聚焦的起始点的聚焦点、移动放大范围(放大区域)。
图3例示了登记在开始放大模式时图像的放大倍率以及放大区域的登记画面的显示示例。通过按下操作单元70中包括的菜单按钮206以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菜单画面、并在与再现相关的菜单项中选择进行放大模式时的设置的菜单项,来显示图3中的登记画面。如图3所示,显示以下选项,作为在开始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以及放大区域。
·1倍(不存在放大):以一张的图像能够被完整置于液晶显示单元25的显示区域中的最大大小来显示图像(即,全画面显示)的放大倍率。
·2倍(从中央):放大倍率是全画面显示的两倍。登记放大区域的中心变为图像的中央的放大区域。
·4倍(从中央)
·8倍(从中央)
·10倍(从中央)
·等倍(从任意选择的对焦点):通过使用液晶显示单元25的一个像素来显示图像数据的记录像素的一个像素的放大倍率,即像素等倍。登记摄像时放大区域的中心变为图像中的对焦位置(对焦点)的放大区域。
·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登记如下的条件,即放大倍率是当显示状态从上次的放大模式离开(结束)时的倍率(即放大倍率每次都可改变)。登记放大区域的中心变为图像的中央的放大区域。
用户通过副电子转盘203的操作将选择框移动至任意选项并按下设置按钮,从而用户能够登记期望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所登记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被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此外,上述的登记方法不具有限制性,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可以相互独立地被登记。换言之,可以登记任意的组合。另外,用户可以登记仅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放大位置)的任意一者。
图4例示了通过摄像装置200执行的再现模式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微计算机40使用易失性存储器39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解压缩并执行易失性存储器39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处理。此外,在再现模式的处理中,非易失性存储器38存储表示显示状态是否处于如下所述的放大模式的放大模式标记。(放大模式标记=1:表示当前处于放大模式,放大模式标记=0:表示当前不处于放大模式)。当开始再现模式处理时,首先,将放大模式标记初始化为0。在摄像装置200的电源为开的状态下,当按下再现指示按钮209时,开始再现模式处理。
在步骤S401中,微计算机40驱动图像处理电路23、处理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缓冲存储器26和记录介质28接收的图像,并将处理后的图像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以显示。通过单显示和多显示的任意一者来显示图像。在单显示中,如图9A所示,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完整显示一张图像(全画面显示)。在多显示中,如图9B所示,在一个画面中同时显示多个图像。
在步骤S402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操作了单/多切换按钮210。当微计算机40确定操作了单/多切换按钮210时(步骤S402中“是”),处理进行到S403。当微计算机40确定没有操作单/多切换按钮210时(步骤S402中“否”),处理进行到S404。
在步骤S403中,微计算机40根据单显示/多显示切换按钮210的操作将显示状态切换至单显示(完整画面显示)或者切换至多显示。例如,与按下单/多切换按钮210相对应地,当摄像装置200在步骤S402中的确定之前进行了单显示(全画面显示)时,装置200进行多显示。当摄像装置200在步骤S402中的确定之前进行了多显示时,装置200将显示状态切换至单显示。另外,微计算机40将作为切换结果的、当前显示状态是处于单显示还是处于多显示中的当前显示状态的信息记录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
在步骤S404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操作了主电子转盘202。当微计算机40确定操作了主电子转盘202时(步骤S404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5。当微计算机40确定尚未操作主电子转盘202时(步骤S404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6。
在步骤S405中,微计算机40进行跳跃前进处理。跳跃前进处理根据主转盘202的咔哒一声的旋转操作,来显示在当前图像的跳跃张数之外的图像。按要进行图像前进的图像的行的顺序(例如,文件编号的顺序)来预定跳跃张数。在跳跃前进处理中,在当前图像与在当前图像的跳跃张数之外的图像之间的图像被省略并且不被显示。在以下描述中,单显示中的当前图像是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当前显示的图像。多显示中的当前图像是通过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的多个图像中的、选择框的当前选择的图像。
通过用户选择张数(例如,10张或100张)来预先设置跳跃张数。例如,将考虑连续50张的图像被记录在记录介质28中并且跳跃张数被设置为10张的情况。这50张是编号0001至编号0050的连续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当前图像的文件编号是0031的状态下用户将主电子转盘202顺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显示具有文件编号0041的图像。相反,当用户将主电子转盘202逆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显示具有文件编号0021的图像。
在步骤S406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操作了副电子转盘203。当微计算机40确定已经操作了副电子转盘203时(步骤S406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7。当微计算机40确定尚未操作副电子转盘203时(步骤S406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8。
在步骤S407中,微计算机40根据在步骤S406中进行的副电子转盘203的旋转方向,来进行图像前进处理。更具体地,当将副电子转盘203逆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微计算机40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记录介质28读取按图像前进顺序(例如,文件编号的顺序)在当前图像之前一张的图像,并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当将副电子转盘203顺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微计算机40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记录介质28读取在图像前进顺序上在当前图像之后一张的图像,并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
在步骤S408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对图像进行了其他操作,例如删除按钮207的操作和保护按钮205的操作。当微计算机40确定已经进行了其他操作时(步骤S408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9。当微计算机40确定尚未进行其他操作时(步骤S408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
在步骤S409中,微计算机40根据其他操作进行处理。例如,当按下了删除按钮207时,微计算机40进行从记录介质28中删除当前显示的图像的处理。当按下了保护按钮205时,微计算机40对当前图像,来进行添加或删除诸如保护或评级的属性信息的处理。
在步骤S410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按下了放大模式按钮208。当微计算机40确定按下了放大按钮208时(步骤S410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1并进行放大模式转变处理。当微计算机40确定没有按下放大按钮208时(步骤S410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12。稍后将参照图5描述放大模式转变处理。
在步骤S412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进行了再现模式的结束操作。再现模式的结束操作例如是通过电源开关204使电源变为关,或是按下释放按钮201。当微计算机40确定未进行结束操作时(步骤S412中“否”),处理返回步骤S402并且重复处理。当微计算机40确定进行了结束操作时(步骤S412中“是”),结束再现模式处理。
图5例示了在图4中的步骤S411中的前述的放大模式转变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微计算机40利用易失性存储器39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解压缩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处理。
在步骤S501中,微计算机40将易失性存储器39中存储的放大标记更新为1。
在步骤S502中,微计算机40基于易失性存储器39中记录的显示状态是处于单显示还是处于多显示中的信息,来确定显示状态是否处于多显示。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处于多显示中时(步骤S5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503。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未处于多显示中时(步骤S502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504。
在步骤S503中,微计算机40在如下的数据中存储显示状态处于多显示的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并且表示放大模式转变之前的显示状态(放大模式转移前的显示状态信息)是何显示状态。
在步骤S504中,微计算机40在如下的数据中存储显示状态处于单显示(全画面显示)的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并且表示放大模式转变之前的显示状态(放大模式转移前的显示状态信息)是何显示状态。
在步骤S505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是否处于紧接在拍摄之后的确认画面显示(快速浏览)中。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处于快速浏览中时(步骤S505中“是”),处理进行到S506。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未处于快速浏览时(步骤S505中“否”),处理进行到S507。
在步骤S506中,当显示状态已经处于快速浏览显示时,微计算机40停止定时器对显示时间的计数。定时器对直至快速浏览显示自动结束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在步骤S507中,微计算机40进行放大图像显示处理。以下将参照图6来详细描述放大图像显示处理。
图6例示了在图5中的步骤S507中的放大图像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微计算机40利用易失性存储器39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解压缩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处理。
在步骤S601中,微计算机40利用图3中的前述登记画面、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读取当开始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登记的放大设置),其中登记的放大设置由用户预先登记。
在步骤S602中,微计算机40确定在步骤S601中读取的登记的放大设置是否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当微计算机40确定登记的放大设置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时(步骤S6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03。当微计算机40确定登记的放大设置不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时(步骤S602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605。
在步骤S603中,微计算机40读取当上次结束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上次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在步骤S604中,微计算机40将读取的上次的放大倍率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另外,微计算机40将放大中心位置设置在图像的中央。
在步骤S605中,微计算机40确定在步骤S601中读取的登记的放大设置是否是“等倍(从任意的对焦点)”。当微计算机40确定登记的放大设置是“等倍(从任意的对焦点)”时(步骤S605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06。当微计算机40确定登记的放大设置不是“等倍(从任意的对焦点)”时(步骤S605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607。
在步骤S606中,微计算机40将作为放大倍率的像素等倍,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另外,微计算机40将放大中心位置设置在图像的对焦点上。
在步骤S607中,微计算机40将登记的放大设置的、在S601中读取的放大倍率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放大倍率是1倍、2倍、4倍、8倍及10倍中的任意一者。另外,微计算机40将放大中心位置设置在图像的中央。
在步骤S608中,微计算机40根据在步骤S604、S606和S607中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的放大倍率、经由图像处理电路23进行当前图像的放大处理,并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以显示。在图9C中,例示了当开始放大模式时图像的放大显示的显示示例。
在步骤S609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操作了主电子转盘202。当微计算机40确定操作了主电子转盘202时(步骤S609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10并且微计算机40进行倍率调整处理。当微计算机40确定尚未操作主电子转盘202时(步骤S609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611。稍后将参照图7来描述倍率调整处理。
在步骤S611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操作了副电子转盘203。当微计算机40确定已经操作了副电子转盘203时(步骤S611中“是”),处理进行到S612。当微计算机40确定尚未操作副电子转盘203时(步骤S611中“否”),处理进行到S613。
在步骤S612中,微计算机40进行与在步骤S611中进行的副电子转盘203的操作的旋转方向相对应的放大模式下的图像前进处理(利用放大的图像前进)。更具体地,当将副电子转盘203逆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微计算机40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记录介质28读取在图像前进的顺序(例如,文件编号的顺序)上在当前图像前一张的图像。另外,微计算机40利用图像处理电路23进行图像的放大处理,并且在液晶显示单元25中显示。基于在副电子转盘203的操作之前显示的图像的相同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来进行放大处理。当将副电子转盘203顺时针咔哒一声旋转时,微计算机40通过相同的放大来显示在图像前进的顺序上在当前图像后一张的图像。
图10A和图10B例示了在放大模式下的图像前进之前及之后液晶显示单元25中的显示示例。如图10A所示,在进行图像前进之前放大并显示图像。当通过操作副电子转盘203进行图像前进时,如图10B所示,利用与图像前进之前相同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来进行一张前的图像或一张后的图像的放大显示。
在步骤S613中,微计算机40确定多控制器211是否已被操作。当微计算机40确定多控制器211尚未被操作时(步骤S613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615。当微计算机40确定多控制器211已被操作时(步骤S613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14。
在步骤S614中,根据在步骤S613中进行的多控制器211的操作方向,微计算机40移动放大位置(放大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放大位置可以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
在步骤S615中,微计算机确定是否对图像进行了其他操作。其他操作是例如删除按钮207的操作以及保护按钮205的操作等。当微计算机40确定进行了其他操作时(步骤S615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16。当微计算机40确定未进行其他操作时(步骤S615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617。
在步骤S616中,微计算机40进行对应于其他操作的处理。例如,当按下删除按钮207时,微计算机从记录介质28中删除当前图像。当按下保护按钮205时,微计算机40对当前图像进行用于添加或删除诸如保护和评级的属性信息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微计算机40维持放大模式并保持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
在步骤S617中,微计算机40确定是否按下了放大模式按钮208。当微计算机40确定按下了放大按钮208时(步骤S617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618(接收放大模式的结束指令)。当微计算机40确定没有按下放大按钮208时(步骤S617中“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609并重复处理。
在步骤S618中,微计算机40进行放大模式离开处理。稍后将参照图8来描述放大模式离开处理。
图7例示了在图6中的步骤S610中描述的倍率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微计算机40利用易失性存储器39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解压缩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该处理。
在步骤S701中,微计算机40读取易失性存储器39中存储的当前放大倍率。
在步骤S702中,微计算机40基于易失性存储器39中记录的显示状态是处于单显示还是处于多显示的信息,来确定显示状态当前是否处于多显示。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处于多显示时(步骤S7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当微计算机40确定显示状态未处于多显示时(步骤S702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
在步骤S703中,微计算机40确定当前显示的图像是否处于全画面显示(放大倍率为1倍)并且主电子转盘202的旋转方向是否是逆时针(负向)。当微计算机40确定结果为真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当微计算机40确定结果为假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4。
在步骤S704中,微计算机40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存储对在步骤S701中读取的当前放大倍率增加了倍率(n倍率)的新的放大倍率。根据电子转盘20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确定n倍率。当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正向)时,新的放大倍率变为放大更多的放大倍率。当旋转方向是逆时针(负向)时,新的放大倍率变为缩小更多的放大倍率。
在步骤S705中,微计算机40根据在步骤S704中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的新的放大倍率、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3来进行当前图像的放大处理,并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图11A例示了在步骤S705中进行放大显示之前的显示示例。图11B例示了步骤S705中的放大显示的示例。这样,可以根据用户对主电子转盘202的操作、从图11A向图11B改变(调整)放大倍率。
另一方面,在步骤S706中,微计算机40将显示状态切换至多显示。更具体地说,微计算机40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记录介质28中取回多个图像,并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中以在一个画面中进行显示。微计算机40将作为切换结果的当前显示状态(多显示中)的信息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在这种情况下,不改变放大模式标记,并且维持了放大模式(放大模式标记=1)。
另一方面,在步骤S707中,微计算机40确定主电子转盘202的旋转方向是否是顺时针(正向)。当微计算机确定主电子转盘202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时(步骤S707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当微计算机确定主电子转盘202的旋转方向不是顺时针时(步骤S707中“否”),结束倍率调整处理。
在步骤S708中,微计算机40将显示状态切换至单显示(全画面显示),并将作为切换结果的当前显示状态(单显示中)的信息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在这种情况下,放大倍率是1倍。当在切换至单显示后顺时针地更多操作主电子转盘202时,通过更大的倍率来显示图像。
图8例示了在图6中的步骤S618中的前述的放大模式离开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微计算机40利用易失性存储器39作为工作存储器来解压缩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记录的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处理。
在步骤S801中,微计算机4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读取利用图3中的登记画面预先登记的开始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和放大区域(登记的放大设置)。
在步骤S802中,微计算机40基于易失性存储器39中存储的、显示状态是单显示还是多显示的信息,来确定显示状态当前是否在多显示中。当微计算机确定显示状态当前不在多显示中时(步骤S802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3。当微计算机确定显示状态当前在多显示中时(步骤S802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805。
在步骤S803中,微计算机40确定在步骤S801中读取的登记的放大设置是否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当微计算机40确定登记的放大设置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时(步骤S803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804。当微计算机40确定所登记的放大设置不是“与上次相同的倍率(从中央)”时(步骤S803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5。
在步骤S804中,微计算机40将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的当前放大倍率(紧接在放大模式结束之前的放大倍率)作为上次的放大倍率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
在步骤S805中,微计算机40读取在图5中的步骤S503或S504中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8中的、放大模式转变前的显示状态信息。
在步骤S806中,微计算机40基于在步骤S805中读取的在放大模式转变前的显示状态信息,来确定放大模式转变前的显示状态是否是多显示。当微计算机40确定放大模式转变前的显示状态是多显示时(步骤S806中“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807。当微计算机40确定放大模式转变前的状态不是多显示时(步骤S806中“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808。
在步骤S807中,微计算机40经由存储器控制器27从记录介质28中取回包括当前以放大显示进行显示的图像的多张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微计算机40将处理后的图像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到液晶显示单元25,以通过多显示来显示图像。另外,微计算机40将当前显示状态(多显示中)的信息记录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从图9C到图9B所示,显示状态在画面中从放大图像显示状态转变至多显示状态。
在步骤S808中,微计算机40将当前放大显示的图像经由液晶驱动电路24输出并显示到液晶显示单元25,使得以全画面显示(单显示)进行显示。微计算机40将当前显示状态(单显示中)的信息记录在易失性存储器39中。此时,如从图9C到图9A所示,显示状态在画面中从放大图像显示状态转变至全画面图像显示状态。
在步骤S809中,微计算机40将易失性存储器39中存储的放大模式标记设置为0(不处于放大模式)并且结束放大模式离开处理。
如上所述,仅通过放大模式按钮208的一次操作,即使从全画面显示和多显示中的任意状态(这两个状态均完整显示图像),用户也能够利用用户登记的预定放大倍率来进行图像的放大显示。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涉及较少操作的过程、利用期望的放大倍率来放大图像。即使从多显示中,不需要通过全画面显示,用户也能够以期望的放大倍率直接进行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放大显示。另外,在开始放大模式以进行放大显示之后,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来调整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在利用用户期望的放大倍率进行图像的放大显示之后,用户可以进行诸如保护属性的删除和添加以及评级属性的添加的处理。另外,当用户在放大显示的状态下按下放大模式按钮208时,摄像装置可以释放放大,并返回至在转变到放大显示模式之前显示的显示状态(全画面显示或多显示)。因此,即使在离开放大模式后,用户也能够顺利无碍地继续进行在转变至放大模式之前的操作。例如,当显示状态从多显示转变至放大模式、然后离开放大模式时,显示状态能够不通过全画面显示而返回到多显示。这样,用户能够通过观察多显示来比较多个图像或快速选择另一图像。这样,根据本发明,摄像装置能够在不放大地显示图像的状态与利用用户期望的放大倍率进行图像的放大显示的状态之间快速切换。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在装置处于放大模式时以及未处于放大模式时能够对图像实施的处理,描述了保护属性的删除、添加以及评级属性的添加的示例。然而,处理并不限于此。可以添加以被执行的处理有诸如分类信息的添加、数字打印顺序格式(DPOF)设置(打印预约和再现预约(reproduction reservation))、修剪、调整大小、润饰处理、向播放列表的登记以及图像旋转处理。当装置处于放大模式时以及装置不处于放大模式时,能够接收进行这些处理的指令。另外,在开始放大模式时的放大倍率被设置为由用户预先设置的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然而,该设置不限于此。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默认的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来放大图像。在该结构中,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即装置能够从单显示和多显示中的任意状态直接转变至放大模式,并且能够在装置离开放大模式时返回至之前的状态。另外,通过相同的操作部件(放大模式按钮208),来接收放大模式的开始指令和放大模式的结束指令二者。然而,也可以使用对其他操作部件的其他操作。
此外,可以通过一个硬件来进行微计算机40的控制。另外,多个硬件可以被分配给这些处理,并且控制装置整体。
另外,基于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些指定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包括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实施例。另外,前述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各实施例可以被适当组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发明应用于摄像装置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该情况,并且可以应用于能够放大并显示图像的显示控制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便携式图像阅览器、包括显示器的打印机设备、数码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机及电子书阅读器。
虽然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毋庸置疑的是,应当理解,以上仅借助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并且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进行细节上的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以通过单显示模式和多显示模式中的至少一者来显示图像,其中所述单显示模式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显示一个图像的整体,所述多显示模式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多个图像;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开始放大模式的指令;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通过所述单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图像的一部分,并且在通过所述多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不经历所述单显示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的情况下显示比图像的单显示模式放大更大的图像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登记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用户的操作,来登记根据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而显示的、在开始所述放大模式时的图像的放大倍率,
其中,在通过所述单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整体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以及在通过所述多显示模式来显示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均进行控制,以显示利用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放大倍率来放大的图像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放大图像的一部分的所述放大模式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结束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在所述单显示模式或所述多显示模式下显示图像,其中在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之前通过所述单显示模式或所述多显示模式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通过对相同操作部件的相同类型的操作,来接收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以及结束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改变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并且放大和显示图像后,基于用户的操作来改变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登记单元能够登记条件,在该条件下,使用在所述放大模式下最后使用的图像的放大倍率作为在根据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在放大显示下显示图像时的放大倍率,
其中,当登记了使用在所述放大模式下最后使用的放大倍率的所述条件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在结束所述放大模式时存储紧接在结束所述放大模式之前的放大倍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登记单元还能够根据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登记在放大显示下显示图像时的放大位置,并且
其中,在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由所述登记单元登记的放大倍率和放大位置来放大图像并显示在显示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根据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在放大显示下显示图像时,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能够从用户接收对放大显示下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删除、属性的添加、润饰、打印预约、再现预约、修剪、调整大小和图像旋转中的至少一个处理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是包括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
10.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进行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显示一个图像的整体的单显示:
进行控制,以进行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多个图像的多显示;
接收开始放大模式的指令;
在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处于通过所述单显示来显示图像的整体的状态的同时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图像的一部分;以及
在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处于通过所述多显示来显示图像的状态的同时接收到开始所述放大模式的指令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在不经历单显示模式下的图像显示的情况下显示比图像的单显示放大更大的图像的一部分。
CN2012100842424A 2011-03-28 2012-03-23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7108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0369 2011-03-28
JP2011070369A JP2012203832A (ja) 2011-03-28 2011-03-28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895A true CN102710895A (zh) 2012-10-03

Family

ID=46087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42424A Pending CN102710895A (zh) 2011-03-28 2012-03-23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49598A1 (zh)
JP (1) JP2012203832A (zh)
CN (1) CN102710895A (zh)
DE (1) DE102012203853A1 (zh)
GB (1) GB2489580B (zh)
RU (1) RU2518215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5910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0990270B2 (en) 2012-05-09 2021-04-27 Apple Inc.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US9459781B2 (en) 2012-05-09 2016-10-04 Apple Inc.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for displaying animated sequences
US9582165B2 (en) 2012-05-09 2017-02-28 Apple Inc.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US10613743B2 (en) 2012-05-09 2020-04-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receiving user input
US11513675B2 (en) 2012-12-29 2022-11-2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JP2015041150A (ja) * 2013-08-20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068128B2 (en) 2013-09-03 2021-07-2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object manipulations in a user interface
US10545657B2 (en) 2013-09-03 2020-01-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N110262677B (zh) 2013-09-03 2022-08-09 苹果公司 计算机实现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355424B2 (ja) 2014-05-20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161603B1 (en) 2014-06-27 2019-10-16 Apple Inc. Manipulation of calendar application in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WO2016014601A2 (en) 2014-07-21 2016-01-28 Apple Inc. Remote user interface
EP3195096B1 (en) * 2014-08-02 2020-08-12 Apple Inc.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US10452253B2 (en) 2014-08-15 2019-10-22 Apple Inc. Weather user interface
WO2016036509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Electronic mail user interface
WO2016036413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Multi-dimensional object rearrangement
CN113824998A (zh) 2014-09-02 2021-12-21 苹果公司 音乐用户界面
TWI582641B (zh) 2014-09-02 2017-05-11 蘋果公司 按鈕功能性
EP3189406B1 (en) 2014-09-02 2022-09-07 Apple Inc. Phone user interface
US20160062571A1 (en)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Reduced size user interface
JP6465625B2 (ja) * 2014-10-10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365807B2 (en) 2015-03-02 2019-07-30 Apple Inc. Control of system zoom magnification using a rotatable input mechanism
US10055121B2 (en) 2015-03-07 2018-08-21 Apple Inc. Activity based thresholds and feedbacks
WO2016144385A1 (en) 2015-03-08 2016-09-15 Apple Inc. Sharing user-configurable graphical constructs
US9916075B2 (en) 2015-06-05 2018-03-13 Apple Inc. Formatting content for a reduced-size user interface
EP3337583B1 (en) 2015-08-20 2024-01-17 Apple Inc. Exercise-based watch face
DK201670595A1 (en) 2016-06-11 2018-01-22 Apple Inc Configuring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DK201770423A1 (en) 2016-06-11 2018-01-15 Apple Inc Activity and workout updates
DK179412B1 (en) 2017-05-12 2018-06-06 Apple Inc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JP6971824B2 (ja) * 2017-12-13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327650B2 (en) 2018-05-07 2022-05-1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having a collection of complications
US11435830B2 (en) 2018-09-11 2022-09-06 Apple Inc. Content-based tactile outputs
DK179896B1 (en) 2018-09-11 2019-08-30 Apple Inc. CONTENT-BASED TACTILE OUTPUTS
US11960701B2 (en) 2019-05-06 2024-04-16 Apple Inc. Using an illustration to show the passing of time
CN113157190A (zh) 2019-05-06 2021-07-23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的受限操作
US11131967B2 (en) 2019-05-06 2021-09-28 Apple Inc. Clock fac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78782B1 (en) 2019-09-09 2020-12-29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isplay usage
CN115552375A (zh) 2020-05-11 2022-12-30 苹果公司 用于管理用户界面共享的用户界面
US11372659B2 (en) 2020-05-11 2022-06-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user interface sharing
DK181103B1 (en) 2020-05-11 2022-12-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o time
US11694590B2 (en) 2020-12-21 2023-07-04 Apple Inc. Dynamic user interface with time indicator
US11720239B2 (en) 2021-01-07 2023-08-0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o an event
US11921992B2 (en) 2021-05-14 2024-03-0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o ti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0580A (en) * 1992-12-07 1997-06-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iewing computer output
US6700612B1 (en) * 1996-09-04 2004-03-02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Reviewing and navigating among images on an image capture unit using a thumbnail position memory bar
CN1496103A (zh) * 2002-09-20 2004-05-12 ������������ʽ���� 图像摄取装置
CN1534991A (zh) * 2003-02-27 2004-10-06 ������������ʽ���� 放大再现显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2962A (en) * 1998-09-18 2000-06-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and photography system with multiple, encoded area modes and modification states
JP3980780B2 (ja) * 1999-01-25 2007-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
JP2004120007A (ja) * 2002-09-20 2004-04-15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5182196A (ja) * 2003-12-16 2005-07-07 Canon Inc 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401804B2 (ja) * 2004-02-06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74633A (ja) * 2004-09-03 2006-03-16 Sharp Corp 撮像装置
KR101349309B1 (ko) * 2007-03-14 201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8283361A (ja) * 2007-05-09 2008-11-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053731B2 (ja) * 2007-07-03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109880A (ja) * 2007-10-31 2009-05-21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300554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Nokia Corporation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Display Zoom Feature
WO2010002416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Zkimm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digital editions of pictorial periodicals or publications
JP2010093579A (ja) * 2008-10-08 2010-04-22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23603B2 (ja) 2009-07-29 2013-10-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0580A (en) * 1992-12-07 1997-06-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iewing computer output
US6700612B1 (en) * 1996-09-04 2004-03-02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Reviewing and navigating among images on an image capture unit using a thumbnail position memory bar
CN1496103A (zh) * 2002-09-20 2004-05-12 ������������ʽ���� 图像摄取装置
CN1534991A (zh) * 2003-02-27 2004-10-06 ������������ʽ���� 放大再现显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18215C2 (ru) 2014-06-10
GB2489580A (en) 2012-10-03
GB2489580B (en) 2015-10-07
US20120249598A1 (en) 2012-10-04
GB201205248D0 (en) 2012-05-09
RU2012111799A (ru) 2013-10-10
DE102012203853A1 (de) 2012-10-25
JP2012203832A (ja) 2012-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0895A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00354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61692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98947B (zh) 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方法
KR101595263B1 (ko) 앨범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02152567A (ja) 電子カメラ
KR101567814B1 (ko) 슬라이드 쇼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JP2008206137A (ja) 撮影装置
US9160872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JP5957948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6293083A (ja) レンズ駆動機構、及び、カメラ
JP591130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576770B1 (ko) 촬상장치, 촬상장치에 있어서의 앨범파일작성방법 및 앨범파일작성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1742105B (zh) 照相机以及照相机的显示方法
JP2007288449A (ja) 撮像装置
CN105430253A (zh) 摄像装置及其方法
CN103053153A (zh) 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JP2007159014A (ja) 携帯機器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KR20130061510A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지털 촬영장치
JP6594134B2 (ja)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08647A (ja) カメラ
JP2016066838A (ja) 撮像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193977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086761A (ja)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165837A (ja)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