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1744B -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 Google Patents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1744B
CN102691744B CN201210067299.3A CN201210067299A CN102691744B CN 102691744 B CN102691744 B CN 102691744B CN 201210067299 A CN201210067299 A CN 201210067299A CN 102691744 B CN102691744 B CN 102691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lower panel
support body
annular support
lubr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72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1744A (zh
Inventor
浜田晃
安永裕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91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1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1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17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空气弹簧的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耐久性得到改善的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的下面板用于改善由于与橡胶座部之间的滑动所导致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且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该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18)的下面部的下面板,下面板(16)由下面环状支撑体(35)和粘结形成于下面环状支撑体(35)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橡胶座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31)。空气弹簧(10)至少使用上述下面板(16)。

Description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所使用的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所述车辆用空气弹簧主要是作为采用无承梁转向架(ボルスタレス台車)的铁道车辆的缓冲装置而设置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铁道车辆的缓冲装置而设置使用的空气弹簧,一般具有上面板、下面板、内径部有开口的大体圆环(ド一ナッ)状的可挠性部件(也称为隔膜)以及连接于下面板的下部的层叠橡胶支撑体,形成有在上面板、下面板和可挠性部件的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能够变形的空气室,向该空气室供给压缩空气来使用。通常其结构为,将层叠橡胶支撑体形成为圆筒状并以内筒作为空气通路,通过该内筒能够将压缩空气供给至空气室。这样的空气弹簧插入在无承梁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以将层叠橡胶支撑体下部安装于无承梁转向架上部。通过层叠橡胶支撑体的内筒部,并由压缩机通过可挠性部件的内径侧开口部来供给加压空气,使可挠性部件膨胀为规定形状,主要通过可挠性部件的变形来缓冲转向架的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另外,通过变更、调整该空气室在车辆进行方向上进行左右方向的空气压来进行车体的倾斜调整,使得在曲线(curve)行驶时能够在不大幅降低行驶速度的情况下行驶。
这样的空气弹簧中,伴随着车辆行驶时的蛇行、旋转,作为其主要部件的可挠性部件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通过这样的水平位移,在上述可挠性部件的外周面的橡胶层与保持其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橡胶部的接触面上产生滑动,发生磨耗。如果可挠性部件的橡胶层部分发生磨耗,则由于较高内压而存在称为早期破损的问题,为了防止这样的破损,提出了防止可挠性部件的磨耗的技术(专利文献1~3等)。
专利文献1、2记载的发明,都是通过在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设置摩擦系数小的树脂片材、纤维材料,来防止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磨耗的发明。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防止因滑动而导致的磨耗的同时,为了防止低温环境下弹性的降低以及防止臭氧劣化作为构成可挠性部件的原料橡胶而使用乙烯丙烯橡胶(EPDM),并在其中混合聚四氟乙烯。
但是,专利文献1、2记载的发明,尽管能够防止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的磨耗,但不能防止因与下面板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特别是,由于与可挠性部件相接的下面板的橡胶座部的曲率半径小、表面积小,与可挠性部件接触时的压力增大,产生强烈的摩擦力,因而相比于上面板更容易受到磨耗。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虽然降低了可挠性部件的摩擦系数,但EPDM的强度并不怎么高,而含有聚四氟乙烯的结果进一步降低了强度,由于与橡胶座部的接触而产生磨耗,因此,作为空气弹簧在耐久性上仍具有改善的余地。
也可以有这样的方法,即在制得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之后,在构成这些的加硫橡胶的表面涂布市售的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涂料或含有石墨的涂料来形成润滑层的方法,但是,润滑层的厚度如果薄则耐久性不足,而另一方面通过涂装难以增厚润滑层,且为了提高涂料的密合性,需要进行去除毛刺等加硫后的橡胶表面的处理,存在增加工序数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9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09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086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公知技术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改善了耐久性的空气弹簧,该下面板用于通过与橡胶座部的滑动进一步改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且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
本发明的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的支撑内径部为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附着形成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
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下面板,因与橡胶座部的滑动而产生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所导致的寿命下降得到改善,能够构成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此外,由于不含有聚四氟乙烯可挠性部件自身的强度、寿命也得到改善。此外,与在加硫成型后对橡胶部进行涂装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去除毛刺等的处理。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气弹簧的,至少具有上面板、下面板及内径部为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是将所述可挠性部件的开口部保持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车辆用空气弹簧,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由上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上面环状支撑体上的上面橡胶部构成,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或者所述橡胶座部与所述上面橡胶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
上述结构的空气弹簧,通过因与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之间的滑动、进而与上面板的上面橡胶之间的滑动引起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所导致的寿命降低得到改善,耐久性优良。此外,由于不含有聚四氟乙烯,还是可挠性部件自身的强度、寿命也得到改善的空气弹簧。另外,与加硫成型后对橡胶部进行涂装的情形相比,不需要去除毛刺等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下面板的空气弹簧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上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下面板的橡胶座部的放大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气弹簧
16下面板
18可挠性部件
31润滑橡胶部
35下面环状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构成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的橡胶,由于不存在类似构成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的耐候性、尤其是因臭氧引起的产生开裂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使用EPDM、聚氯丁烯这样的耐候性优良但强度尚不足够的橡胶。作为构成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橡胶部的原料橡胶,优选选自单独使用天然橡胶、单独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丁二烯橡胶、并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或者并用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在并用天然橡胶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丁二烯橡胶、或者并用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情况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乃至丁二烯橡胶的配合比优选为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中的10重量份以上。在并用天然橡胶和丁二烯橡胶、或者并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情况下,丁二烯橡胶的比率优选为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中的10~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30重量份。
上述橡胶的耐磨耗性优良,通过添加聚四氟乙烯,降低了与可挠性部件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的磨耗,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橡胶部的磨耗。
构成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橡胶中配合添加的聚四氟乙烯的量,相对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优选为3~15重量份。
聚四氟乙烯的配合量如果过多,则橡胶强度下降,反而会存在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磨耗增大的情形。聚四氟乙烯的配合量如果过少,则摩擦系数下降不充分,可挠性部件的磨耗增大。
在构成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橡胶中,可以配合公知的添加剂。具体的,作为增强性填充剂可以例举碳黑、硅石等,作为加工助剂可以例举氧化锌、硬脂酸、硬脂酸金属盐、蜡等,可以例举加工油等增塑剂、防老化剂、滑石或硫酸钙等无机填充剂、加硫剂、加硫促进剂等。构成橡胶座部的加硫橡胶的硬度(硬度计A硬度)优选为45~60,构成上面橡胶部的加硫橡胶的硬度(硬度计A硬度)优选为65~75。
聚四氟乙烯作为微粉末来添加。聚四氟乙烯优选与低分子量聚乙烯一起配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聚四氟乙烯在橡胶材料中的分散性,获得橡胶强度提高等好结果。使用的低分子量聚乙烯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上140℃以下。优选预先混合聚四氟乙烯和低分子量聚乙烯并提供到原料橡胶组合物的制造中,预先混合时,聚四氟乙烯在总量中优选为10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的空气弹簧的纵剖面侧视图,本发明是在至少构成橡胶座部的橡胶材料方面具有特征的发明,其他结构与以往的空气弹簧相同。空气弹簧10由上面板16、可挠性部件18及下面板20构成的吸收大位移的大变形吸收部与圆筒状的层叠橡胶支撑体24构成,该圆筒状的层叠橡胶支撑体24支撑该大变形吸收部且具有向可挠性部件的内部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通路。层叠橡胶支撑体24由多个环状圆板26和橡胶层28粘结层叠而成,具有缓冲振动的作用。在层叠橡胶支撑体24的下部设有通过圆筒部向空气室输送压缩空气的连接喷嘴29。
可挠性部件18是内径部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剖面为大体C字状),具有与轮胎类似的形状、结构,开口部的端部在上面侧、下面侧分别在外面侧形成凸状的上面胎圈(ビ一ド)部19a、下面胎圈部19b,与轮胎同样地在该上下的胎圈部19a、19b上在内径圆周方向设置轮胎钢丝线(未图示)。可挠性部件18的结构为,由作为增强材料而埋设有织物线的加硫橡胶膜形成,增强材料与轮胎同样地设置成偏置状,增强材的端部缠绕在轮胎钢丝上。包含轮胎钢丝的胎圈部19a、19b通过自封印方式或者缔结方式分别固定于上面板16和挡块承受台11、下面板20和挡块30上。上面板16具有上面环状支撑体12和粘结形成于该上面环状支撑体12的至少与可挠性部件18的接触侧的上面橡胶部14。此外,下面板20具有下面环状支撑体35和粘结形成于该环状支撑体的至少与可挠性部件的接触侧的橡胶座部。
上面板16的外周侧形成有向下方,即可挠性部件侧倾斜的倾斜面。此外,可挠性部件18构成为从上、下胎圈部19a、19b的中心面向下方,即下面板20侧偏心。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可挠性部件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方向)上受到发生变形的外力时,倾斜面作为挡块而起作用,形成对抗变形的反作用力。也可以是构成为上面板16的上面环状支撑体12是平坦的而仅将上面橡胶部形成为倾斜面,在另外设置挡块的情况下上面板16也可以是平坦的。
图2放大示出了本发明的下面板20的橡胶座部。下面板20a是本发明的优选一个实施方式,从环状支撑体35与该环状支撑体35的可挠性部件18的接触侧,即上面至外侧端部下面形成有橡胶座部,该橡胶座部由非润滑橡胶部33和润滑橡胶部31构成,润滑橡胶部31在非润滑橡胶部33的外面,即与可挠性部件18相接触的面上形成为皮膜状。K部是与可挠性部件之间的滑动较大的部分。在接近环状支撑体35的内径的部分,虽与可挠性部件相接触,但滑动小。因此,优选部分地,即至少包括与可挠性部件之间发生强烈滑动的K部形成为润滑橡胶部31,也可以仅形成在K部形成为润滑橡胶部31。
形成为皮膜状的润滑橡胶部31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皮膜状润滑橡胶部的厚度过薄时,存在含有聚四氟乙烯的层会磨耗而消减的情形,这种情况下,产生因滑动所引起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另外在制造上面板、下面板时,在将未加硫状态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进行单独片材化时,需要减薄加工,加工困难。
如图2(b)所示的下面板20b,其形状本身与下面板20a相同,但非润滑橡胶部33形成在下面环状支撑体35的内径侧,润滑橡胶部31在纵向上对橡胶座部进行分割并形成在外径侧。润滑橡胶部31如上所述,形成为包括与可挠性部件发生滑动的K部。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弹簧的上面板16的扩大剖面图。上面板16与下面板同样地由上面环状支撑部件12和粘结形成于上面环状支撑部件12的上面橡胶部14构成,上面橡胶部14由非润滑橡胶部14a与在其与可挠性部件18相接触的表面侧形成的润滑橡胶部15构成。
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空气弹簧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纵剖面侧视图。在该实施方式的空气弹簧40中,构成上面板的上面环状支撑体42的结构被构成为中央部的环状体一体化的结构。另外,下面板48的剖面形成为S字状,且形成为与图1的例子相比宽度更窄,为了增强而设置与下面环状支撑体55相接的钢制环57。
图5为表示图4所示下面板48的橡胶座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5(a)的橡胶座部由下面环状支撑体55、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55上面的钢制环57侧的非润滑橡胶部53和覆盖该非润滑橡胶部的外周面的润滑橡胶部51构成,图5(b)的橡胶座部形成有下面环状支撑体55,在由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55上面的钢制环57构成的增强部件的外周侧形成有润滑橡胶部51,且在内周侧形成有非润滑橡胶部53。
润滑橡胶层优选设置在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以及下面板和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的双方,在仅设置在橡胶座部上的情况下,在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可以设置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低摩擦系数的滑动片材。
构成下面板的下面环状支撑体以及构成上面板的上面环状支撑体由高刚性材料形成。作为所述高刚性材料可以使用钢板、不锈钢板、纤维增强树脂等,但优选使用钢板。对于上、下环状支撑体与加硫橡胶的粘结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在支撑体上涂布粘结剂之后设置未加硫橡胶,之后,在模具内进行加压加硫来形成加硫橡胶部的同时进行粘结的加硫粘结。
对具有润滑橡胶层的上面板、下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通过公知的方法分别调制构成非润滑橡胶层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以及构成润滑橡胶层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即一般使用班伯里混合机将构成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原料中的除了加硫剂和加硫促进剂之外的成分进行混炼,形成母料,将该母料冷却后,使用捏合机、混炼辊将母料、加硫剂和加硫促进剂进行混炼,通过加热成为加硫的反应固化性原料组合物。利用挤出机等将反应固化性的原料橡胶组合物,成型为适合成型的形状,用于制造上面板、下面板。具体的,例示以下方法:使用挤出机成型为连续平坦片材状,裁断成适宜的长度,根据需要将其重叠以层叠在环状支撑体上,形成为接近例如图2(a)的剖面形状的状态后,在模具内加热、加压的方法,或者使用剖面为例如图2(a)且与环状支撑体的粘结面呈现水平状的形状的钢模,由挤出机挤出后,粘结在环状支撑体上,在模具内加热、加压的方法等。这时,也可以将构成润滑层的原料橡胶另行成型为片材状,在成型时层叠,也可以是将2台挤出机与1个钢模连接,将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供给到第1挤出机,将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供给到第2挤出机,挤出成型为规定的2层结构,成型为上面板、下面板。也能采用将细带状的原料橡胶组合物挤出,同时重叠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条筑(ストリップビルド)法。
润滑橡胶作为成分含有聚四氟乙烯微粉末。另外,优选如上所述的在聚四氟乙烯与低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的状态下进行混炼。在对通过加热来加硫固化的、含有聚四氟乙烯与低分子量聚乙烯的混合物的原料橡胶组合物进行混炼时,从聚四氟乙烯的均一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得混炼橡胶的温度不在低分子量聚乙烯的熔点以上。另外,优选使得加硫固化原料橡胶组合物的加硫温度不在140℃以上。
在进行加硫粘结的情况下,在构成上面板的环状支撑部件以及构成下面板的环状支撑部件上,根据需要,在橡胶部形成部位涂布加硫粘结剂。在钢板、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在预先进行喷砂处理后,涂布加硫粘结剂。
实施例
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调制
实施例1
将天然橡胶100重量份、芳香系加工油15重量份、FEF碳黑30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固体石蜡1重量份、防氧化剂2重量份、聚四氟乙烯与低分子量聚乙烯的混合物(聚四氟乙烯含有率40重量%)10重量份在班伯里混合机中混炼,使得混炼物的温度为120℃,形成母料,所得母料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捏合机相对于母料总量添加硫黄3重量份和亚磺酰胺系加硫促进剂0.8重量份,进行混炼,形成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
实施例2
作为原料橡胶,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10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
实施例3
作为原料橡胶,使用天然橡胶80重量份和丁二烯橡胶2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
实施例4
作为原料橡胶,使用天然橡胶80重量份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2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
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调制
如下调制构成实施例的橡胶座部和上面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部以及比较例的橡胶座部和上面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将天然橡胶100重量份、芳香系加工油15重量份、FEF碳黑30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固体石蜡1重量份、防老化剂2重量份在班伯里混合机中混炼,形成母料,将所得的母料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捏合机相对于母料总量添加硫黄3重量份和亚磺酰胺系加硫促进剂0.8重量份,进行混炼,形成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
可挠性部件
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可挠性部件。即,对尼龙线进行拔顶(トッピング,topping)处理,使用压辊对橡胶原料组合物进行拔顶,形成拔顶线,将其由切割机裁断,以将线形成为规定的角度,并用于成型。在成型中,根据需要,将拔顶线层叠,在端部设置胎圈后,将拔顶线反复折叠以使其包裹胎圈,在表层和内层贴付橡胶部件,作为未加硫成型体,将其在模具内加压成型。可挠性部件的原料橡胶组合物的配比如下所示。
橡胶座部成型用橡胶材料、上面橡胶部成型用橡胶材料的调制
成型用润滑橡胶组合物是将上述未加硫橡胶组合物通过辊来片材化,将各片材层叠以作为成型用材料。非润滑橡胶组合物通过挤出机片材化成为必要的厚度,将片材状的润滑橡胶组合物和非润滑橡胶组合物层叠为适于成型的形状的成型用橡胶材料,用于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制造。
下面板的制造
将具有图1、2所示的断面形状的、构成下面板的铁制的下面环状支撑部件的两面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后涂布市售的加硫粘结剂。在涂布有加硫粘结剂的下面环状支撑部件上粘结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成型物和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成型物,在模具内160℃下进行加热加压,在对未加硫橡胶进行加硫的同时,成型为规定的形状,来制造下面板。
上面板的制造
用与制造下面板同样的方法,制作如图3所示的具有在表面形成有厚度约2mm的润滑层的上面橡胶部的上面板。
对于实施例1~4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制作厚度2mm的片材状的加硫橡胶。
评价
(1)空气弹簧的耐久试验
将空气弹簧设置为与实际使用相同的状态,在温度25℃下施加500kPa内压,反复施加100万次上下振动和20万次水平方向振动后,评价橡胶座部表面与上面橡胶表面的磨耗。评价结果示于表1。进行的振动是上下方向振幅±30MM、振动频率1.0Hz,水平方向的振幅±75MM、振动频率0.5Hz。
(2)TABER磨耗
进行橡胶/橡胶磨耗试验。将可挠性部件的片材裁断为圆盘状,设置在TABER磨耗试验机的旋转板上,将润滑橡胶及非润滑橡胶制成两个磨耗轮,设置在TABER磨耗试验机的左右磨耗轮安装臂上。磨耗试验按照JIS K 6264在荷重500g下进行。测定2000次磨耗后的磨耗轮的橡胶与片材状橡胶的磨耗量(×10-3cc),结果示于表3。
(3)指触评价
通过指触来评价TABER磨耗试验后的磨耗轮构成橡胶的表面的粘结程度。粘结程度是可以通过指触简单地评价的性能。结果示于表2。
【表1】
表1中示出了空气弹簧的耐久试验结果。由表1的结果可知,使用了具有本发明的具备润滑橡胶部的橡胶座部的下面板以及具备润滑橡胶部的上面橡胶部的上面板的空气弹簧,可挠性部件的耐磨耗性得到改善,作为结果,耐久性优良。另外,如表3所示的TABER磨耗的评价结果,在使用本发明的润滑橡胶的情况下,橡胶座部、可挠性部件双方的橡胶磨耗也降低,与耐久试验结果相印证。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比较例
  粘结程度  ○  ◎  ◎  ○   ×
【表3】
  实施例2   比较例
  磨耗轮橡胶   6.5   2
  可挠性部件橡胶   22   15
制造在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以及下面板的橡胶座部的润滑橡胶部中使用了实施例2的润滑橡胶的空气弹簧,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但对于实施例1~4的润滑橡胶进行指触评价的结果如表2所示。与没有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比较例的橡胶相比较,可知润滑性均优良。因此,可以推测使用实施例1、3、4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

Claims (5)

1.一种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所述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上面的钢制环、以及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的钢制环一侧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包括:非润滑橡胶部和润滑橡胶部,所述非润滑橡胶部形成在下面环状支撑体的内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内周侧,所述润滑橡胶部在纵向上对所述橡胶座部进行分割并形成在外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外周侧,且所述润滑橡胶部是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原料橡胶是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或丁二烯橡胶的组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与丁二烯橡胶的组合物中的任一种。
3.一种车辆用空气弹簧,至少具有上面板、下面板以及内径部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所述车辆用空气弹簧的结构包括将所述可挠性部件的开口部保持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板由上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在所述上面环状支撑体上的上面橡胶部构成,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上面的钢制环、以及粘结形成在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的钢制环一侧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包括:非润滑橡胶部和润滑橡胶部,所述非润滑橡胶部形成在下面环状支撑体的内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内周侧,所述润滑橡胶部在纵向上对所述橡胶座部进行分割并形成在外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外周侧,且所述润滑橡胶部是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原料橡胶是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或丁二烯橡胶的组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与丁二烯橡胶的组合物中的任一种。
5.一种空气弹簧用下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有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上面的钢制环、以及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的钢制环一侧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由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和不含有聚四氟乙烯的非润滑橡胶部构成,所述非润滑橡胶部形成在下面环状支撑体的内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内周侧,所述润滑橡胶部在纵向上对所述橡胶座部进行分割并形成在外径侧,且位于所述钢制环的外周侧,将形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与形成所述非润滑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设置在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在模具内进行加热、加硫。
CN201210067299.3A 2011-03-23 2012-03-14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1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4274A JP5730088B2 (ja) 2011-03-23 2011-03-23 空気ばね用下面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車両用空気ばね
JP2011-064274 2011-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1744A CN102691744A (zh) 2012-09-26
CN102691744B true CN102691744B (zh) 2015-02-25

Family

ID=46857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72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1744B (zh) 2011-03-23 2012-03-14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30088B2 (zh)
CN (1) CN102691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2103B (zh) * 2015-11-04 2017-11-24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客车用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CN114183490A (zh) * 2021-12-07 2022-03-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弹簧气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2459B2 (ja) * 2002-03-04 2007-07-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バネ
JP4121114B2 (ja) * 2002-04-03 2008-07-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バネ
CN102691745A (zh) * 2011-03-22 2012-09-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弹簧中所使用的下面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3566A (ja) * 1981-10-12 1983-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鉄道車両用枕ばね装置
JP3142131B2 (ja) * 1990-05-23 2001-03-0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ばね
JP3400551B2 (ja) * 1994-07-07 2003-04-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
JPH08284998A (ja) * 1995-04-19 1996-11-0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滑り性耐摩部材を有する異方性空気ばね
DE10020765A1 (de) * 1999-07-07 2001-01-11 Phoenix Ag Selbstschließende Luftfederanordnung
JP3866520B2 (ja) * 2001-01-12 2007-01-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ばね
US6851665B2 (en) * 2002-11-27 2005-02-08 Paccar Inc Air spring heat sink
JP5401771B2 (ja) * 2007-07-24 2014-01-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組成物
CN201090653Y (zh) * 2007-08-22 2008-07-23 程麒 一种用于往复运动的高压减震器密封圈
JP2009058051A (ja) * 2007-08-31 2009-03-19 Nok Corp 往復動軸用密封装置
CN102007318A (zh) * 2008-02-25 2011-04-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空气弹簧装置
JP5097585B2 (ja) * 2008-03-18 2012-1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ばね
JP2010138986A (ja) * 2008-12-11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軸封装置
JP5297852B2 (ja) * 2009-03-24 2013-09-25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空気ばね
JP5150541B2 (ja) * 2009-03-24 2013-02-2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空気ば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2459B2 (ja) * 2002-03-04 2007-07-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バネ
JP4121114B2 (ja) * 2002-04-03 2008-07-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バネ
CN102691745A (zh) * 2011-03-22 2012-09-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弹簧中所使用的下面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1744A (zh) 2012-09-26
JP2012202412A (ja) 2012-10-22
JP5730088B2 (ja)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8813B (zh) 充气轮胎
EP2855169B1 (en) An airless tyre for vehicles
JP367312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77411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11170823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00419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2691744B (zh) 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
JP200911379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066593B (zh) 充气轮胎
JP5484410B2 (ja) ゴム組成物
CN102691745B (zh) 空气弹簧中所使用的下面板的制造方法
JP5893439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5303684B2 (ja) 台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11823782B (zh) 具有应用多重橡胶层的三角胶的充气轮胎
AU785156B2 (en) Endless rubber track having guide lugs with guide lug support layer, and vehicle containing such track
JPS61188207A (ja) 緊急走行特性を有する空気タイヤ
JP640367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とその製造方法
EP3766708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220063351A1 (en) Run-flat tire
KR102218133B1 (ko) 사이드월 반제품을 포함하는 공기입 타이어
JP3569339B2 (ja) ソリッド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11240885A (ja) ニューマチック型ソリッドタイヤ
JP2023040969A (ja) タイヤ
JP202100087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076673A (ja) ソリッド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