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1451A -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1451A
CN102691451A CN2012100748719A CN201210074871A CN102691451A CN 102691451 A CN102691451 A CN 102691451A CN 2012100748719 A CN2012100748719 A CN 2012100748719A CN 201210074871 A CN201210074871 A CN 201210074871A CN 102691451 A CN102691451 A CN 102691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revolution
flip cover
handrail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4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1451B (zh
Inventor
R·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mmer AG
Original Assignee
Gramm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mmer AG filed Critical Gramm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2691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1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1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1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8Arm-rests post or panel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60N3/1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fix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8Interior l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特别是带有翻盖(12)的扶手(10),该翻盖可回转地紧固在与车辆固定的支座(18)上,配有一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包括第一止动机构,第一止动机构与第二止动机构配合作用。其特点在于:第一止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止动突起(17a,17b),第二止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夹爪(24a,24b),其中,第一止动机构配置于扶手支托件(12)或支座(18),而第二止动机构配置于支座(18)或扶手支托件(12),其中,夹爪(24a,24b)在一夹紧位置和一松开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并且,在夹紧位置中止动突起(17a,17b)的运动受到阻止,在松开位置中止动突起(17a,17b)的运动则被允许。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回转翻盖例如应用于车辆内室中的扶手或者杂物箱的盖子,例如在中间托架(副仪表板)内。
在以前公开的应用中,扶手是已知的,其扶手支托件在基本上水平的基本位置和大致垂直的上面的终端位置之间是可回转的,其中,扶手支托件在中间位置是可锁止的。该扶手例如可具有一控制装置,在基本位置和上面的终端位置之间的回转过程中,该控制装置允许扶手支托件沿第一回转方向回转,但是阻止其沿逆着所设定的回转方向作回转运动。在到达上面的终端位置时,控制装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止动装置,即,扶手支托件在两个方向上都是可自由回转的,直至到达基本位置。在到达基本位置时,又以下述方式控制止动装置,即,扶手支托件只能沿一个回转方向回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该回转翻盖设置有一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可简单地制造,而同时仍确保高度的运转安全性/功能可靠性。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回转翻盖得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翻盖可回转地紧固于与车辆固定的支座上。借助于止动装置,翻盖可在一基本位置和一上面的终端位置之间回转,并且可在不同的位置中锁止。止动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止动突起的第一止动机构和包括带有至少一个夹爪的第二止动机构。夹爪在一夹紧位置和一松开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止动突起例如配置于翻盖,而夹爪配置于支座。止动突起可借助于夹爪如此地被夹紧在夹紧位置,使得翻盖不能运动。在夹爪的松开位置,翻盖的运动则被允许。借助于夹爪,例如可以往止动突起的一个面上施加摩擦力,该摩擦力垂直于止动突起的运动方向起作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止动装置包括一控制装置,借助于该控制装置,夹爪可间接或直接运动到松开位置中和/或运动到夹紧位置中。该控制例如可以依据翻盖的位置来实行。作为另一可选方案,该控制可以借助于转换开关来实行,该开关可手动操纵。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该第一控制机构配置于第一止动机构,该第二控制机构配置于第二止动机构。例如当翻盖处于特定的位置时,例如基本位置和/或上面的终端位置,第一控制机构可与第二控制机构配合作用,并且对止动装置实施调整。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凸轮,借助于该控制凸轮,夹爪可运动到夹紧位置中和/或运动到松开位置中。控制凸轮例如以下述方式紧固在翻盖上,即,当翻盖在特定的位置时,例如在基本位置和/或上面的终端位置,可以触发对止动装置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设计方案,夹爪被弹簧装置向夹紧位置和/或向松开位置加载。例如,弹簧装置在一个初级位置和一个次级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在次级位置中,弹簧装置将夹爪向夹紧位置加载。在初级位置中,夹爪被保持在松开位置。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借助于一调节装置,弹簧装置能运动到初级位置和/或次级位置中,并且能保持在初级位置或次级位置。调节装置例如可由第一控制机构(例如由至少一个凸轮)进行操纵。该凸轮例如与翻盖固定连接。调节装置例如由一调节杆构成。该调节杆例如构造为多臂杆。一个杆臂例如与凸轮配合作用,而另一杆臂用来操纵弹簧装置。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夹爪具有一摩擦面,该摩擦面与止动突起的夹紧面配合作用,夹爪还具有一控制面,该控制面与一支承元件的表面配合作用。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夹爪一方面具备最佳的摩擦性能,用于与止动突起配合作用,并且另一方面具有特定的运动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设计方案,与在控制面和支承元件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相比,在摩擦面和夹紧面之间构造了更大的摩擦系数。通过这种实施方式保障了:夹爪可以在夹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轻便地运动,并且止动突起在夹紧位置通过摩擦力被锁止。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控制面和支承元件的表面构成至少一个第一斜面副,当夹爪相对于支承壳体的表面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该第一斜面副会致使夹爪沿夹紧方向运动。斜面例如可以构造为相对于第一方向成45°角,从而使夹爪沿第一方向的运动产生一种横向于该第一方向的、同时的运动。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方式,控制面和支承元件的表面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斜面副,当夹爪相对于支承壳体的表面沿第二方向运动时,该第二斜面副致使夹爪逆着夹紧方向运动。
附图说明
借助于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可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分别在示意图中示出了:
图1:带有根据本发明的扶手的车辆的中间托架,
图2:按照图3中的观察箭头II,中间托架的后视图,
图3:支座以及保持臂和扶手的止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4:按照图3中观察箭头IV的俯视图,
图5:保持臂以及止动装置在基本位置的侧视图,
图5a:按照图5中观察箭头Va,保持臂的俯视图,
图6:按照图5中的剖切线VI-VI的剖视图,
图7:按照图5a中的剖切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按照图5所示的保持臂和止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9:根据图5,在扶手处于架起位置时,保持臂的侧视图,
图10:按照图9中的剖切线X-X的剖视图,
图11:按照图10中的剖切线XI-XI的剖视图,
图12:在扶手处于架起位置时,保持臂和止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13:在扶手处于上面的终端位置时,保持臂以及止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按照图13中的剖切线XIV-XIV的剖视图,
图15:按照图14中的剖切线XV-XV的剖视图,
图16:在扶手处于上面的终端位置时,保持臂和止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7:在扶手接近上面的终端位置时,保持臂以及止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8:按照图17中的剖切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
图19:按照图18中的剖切线XIX-XIX的剖视图,
图20:在扶手接近上面的终端位置时,保持臂和止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21:根据图17的侧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即将到达基本位置的一个位置中,
图22:按照图21中的剖切线XXII-XXII的剖视图,
图23:按照图22中的剖切线XXIII-XXIII的剖视图,
图24:根据图20的透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即将到达基本位置的一个位置中,
图25:保持臂的侧视图,
图26:止动装置的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27:按照图26中的观察箭头XXVII的视图,
图28:夹紧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装置在附图中用附图标记10表示,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中表示相应的部件/部分,即使后面跟有小写字母。
根据图1,扶手装置10是未示出的车辆的中间托架11的部件。根据图1,扶手装置10包括一扶手支托件12以及一壳体部分13a和13b,该壳体部分是中间托架11的壳体13的部件。根据图1,扶手支托件12处于基本位置中,在该位置,车辆乘客的手臂可以支撑在扶手支托件12的表面14上。扶手支托件12与两个保持臂15a和15b固定连接。每个保持臂都是围绕一回转轴线a可回转地支承的。保持臂15a与一夹紧装置16a配合作用,而且保持臂15b与一夹紧装置16b配合作用。扶手装置10的止动装置包括保持臂15a的一止动突起17a、保持臂15b的一止动突起17b以及夹紧装置16a和16b。
根据图2至4,每个保持臂15a和15b都与支架18构成一回转接头G,并且该保持臂通过这种方式围绕回转轴线a可回转地支承。图3中只示出了一个支架18。在每个支架18上紧固有一悬臂架19。根据图4,夹紧装置16a保持在悬臂架19a上,并且夹紧装置16b保持在悬臂架19b上。
借助于止动装置,可将扶手支托件12从基本位置调整到不同的回转位置,并且在这些位置中是可锁止的。根据图5至8,保持臂15a和15b以及由此还有扶手支托件12可从基本位置沿u1方向回转直至到达一个上面的终端位置(见图16)。在能够沿着u1方向进行运动的同时,阻止了止动装置在基本位置和上面的终端位置之间的各个中间位置中的沿u2方向的运动。直至到达上面的终端位置之后,扶手支托件才可沿u2方向往回回转。
根据图5至8,夹紧装置16a包括带有侧壁21a和21b的制动钳20,所述侧壁通过桥接片22相连接。侧壁21a和21b与止动突起17a的夹紧面23a和23b大致平行地布置。此外,还设置有制动颚板24a和24b,这些制动颚板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面25以及一个摩擦面26。制动颚板24a的控制面25的形状与侧壁21a的表面27a互补,而且制动颚板24b的控制面25的形状与侧壁21b的表面27b互补。
特别是,制动颚板24a与侧壁21a以及制动颚板24b与侧壁21b具有配合作用的斜面,所述斜面构造为与运动方向u1、u2成一角度。
制动颚板24a包括一控制面25,该控制面与侧壁21a的楔面27a配合作用。制动颚板24a的控制面25和楔面27a与x-轴线形成一个角度α。相应地,制动颚板24b包括一控制面25,该控制面与侧壁21b的楔面27b配合作用。制动颚板24b的控制面25和楔面27b与x-轴线形成一个角度α。
此外,制动颚板24a还包括斜面33a和35a。斜面33a与侧壁21a的对应面34a配合作用,而且斜面35a与侧壁21a的对应面36a配合作用。在相应的设计中,制动颚板24b包括斜面33b和35b,并且侧壁21b包括对应面34b和36b,它们以相同的方式配合作用。面33a、34a、35a和36a以及面33b、34b、35b和36b与x-轴线形成一个角度β。
这样就产生了以下的效果:当有作用力沿x1方向作用到制动颚板24a上时,则产生沿v1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当有作用力沿x2方向时,则产生沿w1方向的作用力。相应地,当有作用力沿x1方向作用到制动颚板24b上时,则产生沿v2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当有作用力沿x2方向时,则产生沿w2方向的作用力。方向x1和x2是平行于x-轴线,并且平行于回转方向u1和u2。在沿x1方向有位移时,制动颚板24a和24b向外沿v1、v2方向运动,并且当沿x2方向有位移时,制动颚板24a和24b向内沿w1、w2方向运动。
弹簧28的第一弹簧端部借助于紧固装置37紧固于侧壁21a上,并且弹簧28的第二弹簧端部借助于紧固装置38紧固于制动颚板24a上。在相应的设计中,弹簧28的第一弹簧端部借助于紧固装置37紧固于侧壁21b上,并且弹簧28的第二弹簧端部借助于紧固装置38紧固于制动颚板24b上。当弹簧28处于次级位置亦即张紧位置时,每个制动颚板24a和24b都被弹簧28依x2方向加载。若弹簧28处于初级位置亦即非张紧位置,则制动颚板24a和24b被弹簧28保持在松开位置中。
在每个侧壁21a和21b上,有一调节轮29围绕轴线a2可旋转地支承。通过与止动突起17a固定连接的凸轮30和31,调节轮29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相对第一位置而言,例如通过将调节轮29旋转大约90°来标记第二位置。在调节轮29处于第一位置时,弹簧28被调节轮29的一操纵臂32调整进入次级位置。在调节轮29处于第二位置时,弹簧28可基于其弹性的回位力而移入初级位置。
当扶手支托件12从基本位置沿u1方向运动时,保持臂15a和15b以及止动突起17a和17b同样根据图5沿方向u1回转。弹簧28处于次级位置,从而使制动颚板24a和24b在x2方向上受载。通过x2方向上的载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颚板24a和24b在w1或者w2方向上的载荷,使摩擦面26贴靠到夹紧面23a和23b上。
当例如止动突起17a沿u1方向运动时,通过在所述制动颚板24a和24b的大致相互平行构造的摩擦面26与所述夹紧面23a和23b之间的摩擦锁合,使制动颚板24a和24b逆着弹簧28的载荷依x1方向、以及逆着夹紧方向v1、v2受载。因此不会实现对止动突起17a的夹紧,从而扶手支托件12可以自由地沿u1方向回转。
而只要没有到达扶手支托件12的上面的终端位置,沿u2方向的运动就是不可能的。当止动突起17a和17b沿u2方向运动时,通过在所述制动颚板24a和24b的摩擦面26与所述夹紧面23a和23b之间的摩擦锁合,使制动颚板24a和24b沿x2方向在夹紧方向w1、w2上受载。止动突起17a被制动颚板24a和24b如此强劲地夹紧,使得扶手支托件12不可能沿u2方向运动。
若保持臂15a和15b沿u1方向回转,在到达上面的终端位置(见图9至12)之前,凸轮30与调节轮29的调节臂39接触,并使调节轮29运动到第二位置中,由此,弹簧20返回初级位置,并且此时,制动颚板24a和24b沿x1方向以及v1、v2方向逆着夹紧方向运动。在到达上面的终端位置之后,保持臂15a和15b可沿u2方向回转,并且,只要没有到达下面的终端位置,就也可又沿u1方向回转。
当保持臂15a和15b沿u2方向运动时,在即将到达下面的终端位置(见图21至24)之前,凸轮31与调节轮29接触。当保持臂15a和15b沿u2方向往基本位置中作附加运动时,凸轮31使调节轮29向第一位置偏转,随此,弹簧28运动到次级位置中,并被调节轮29保持于这个位置。由此便又一次激活方向锁(Richt-Gesperre),保持臂15a和15b只可沿u1方向运动,直至到达上面的终端位置。

Claims (9)

1.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特别是带有翻盖(12)的扶手(10),该翻盖可回转地紧固在与车辆固定的支座(18)上,配有一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止动机构,该第一止动机构与第二止动机构配合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止动突起(17a,17b),所述第二止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夹爪(24a,24b),其中,所述第一止动机构配置于扶手支托件(12)或所述支座(18),而所述第二止动机构配置于所述支座(18)或所述扶手支托件(12),其中,所述夹爪(24a,24b)在一夹紧位置和一松开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并且,在所述夹紧位置中所述止动突起(17a,17b)的运动受到阻止,在所述松开位置中所述止动突起(17a,17b)的运动则被允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一控制装置(28,29,30,31),借助于该控制装置,所述夹爪(24a,24b)能够间接或直接地运动到所述松开位置中和/或运动到所述夹紧位置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该第一控制机构配置于所述第一止动机构,该第二控制机构配置于所述第二止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凸轮(30,31),借助于该控制凸轮,所述夹爪(24a,24b)依据所述扶手支托件(12)的回转位置,能够运动到所述夹紧位置和/或所述松开位置中。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4a,24b)被弹簧机构(28)向所述夹紧位置或向所述松开位置加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28)借助于一调节装置(29)能运动到一初级位置和/或一次级位置中,并且能保持在所述初级位置和/或所述次级位置。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4a,24b)具有一摩擦面(26),该摩擦面与所述止动突起的一夹紧面(23a,23b)配合作用,并且所述夹爪还具有一控制面(25),该控制面与一支承元件(20)的表面(27a,27b)配合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擦面(26)与所述夹紧面(23a,23b)之间构造的摩擦系数比在所述控制面(25)和所述表面(27a,27b)之间构造的摩擦系数要大。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25)和所述表面(27a,27b)构成至少一个第一斜面副,当所述夹爪(24a,24b)相对于所述表面(27a,27b)沿第一方向x2运动时,该第一斜面副使所述夹爪(24a,24b)沿夹紧方向(w1,w2)运动。
9.如权利要求6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回转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25)和所述表面(27a,27b)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斜面副,当所述夹爪(24a,24b)相对于所述表面(27a,27b)沿第二方向x1运动时,该第二斜面副使所述夹爪(24a,24b)逆着夹紧方向(v1,v2)运动。
CN201210074871.9A 2011-03-21 2012-03-21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Active CN102691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4620.2 2011-03-21
DE102011014620.2A DE102011014620B4 (de) 2011-03-21 2011-03-21 Schwenkklappen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innenräu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1451A true CN102691451A (zh) 2012-09-26
CN102691451B CN102691451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83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4871.9A Active CN102691451B (zh) 2011-03-21 2012-03-21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15521B2 (zh)
CN (1) CN102691451B (zh)
DE (1) DE102011014620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347A (zh) * 2019-12-05 2021-06-08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6773B4 (de) * 2012-04-03 2019-07-25 Audi A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schwenkbares Komfort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eine Armlehne eines Fahrzeugs
DE102017010592A1 (de) * 2017-11-16 2019-05-16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Armleh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6099A (en) * 1991-05-14 1992-05-26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Mechanical latch locking a cover of pivoting armrest assembly
JPH10278656A (ja) * 1997-04-10 1998-10-20 Kanto Auto Works Ltd ドア及びカップホルダの開閉機構
CN1596200A (zh) * 2002-08-19 2005-03-16 格瑞玛股份公司 扶手
DE102006048107A1 (de) * 2006-10-11 2008-04-17 Audi Ag Vorrichtung zur Verriegelung zweier gegeneinander verschwenkbarer Bauteile
CN101585330A (zh) * 2008-05-15 2009-11-25 格瑞玛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内室的装备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座位的扶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3947A (en) * 1997-07-10 1999-12-21 Rye; Ralph K Adjustable chair arm
JP3436501B2 (ja) * 1999-02-03 2003-08-11 向陽技研株式会社 角度調整具
US6755474B2 (en) * 2001-01-03 2004-06-29 American Seating Company Downwardly pivoting armrest
DE10234715B8 (de) * 2002-07-30 2008-04-03 Röchling Automotive AG & Co. KG Drehbeweglicher Körper mit Entrastelement
DE10338413A1 (de) * 2002-08-19 2005-03-24 Grammer Ag Armlehne
ITPD20080253A1 (it) * 2008-08-20 2010-02-21 Clerprem Spa Bracciolo regolabile in inclinazione, in particolare per autoveicoli
KR20100042035A (ko) * 2008-10-15 2010-04-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암레스트 힌지유닛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6099A (en) * 1991-05-14 1992-05-26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Mechanical latch locking a cover of pivoting armrest assembly
JPH10278656A (ja) * 1997-04-10 1998-10-20 Kanto Auto Works Ltd ドア及びカップホルダの開閉機構
CN1596200A (zh) * 2002-08-19 2005-03-16 格瑞玛股份公司 扶手
DE102006048107A1 (de) * 2006-10-11 2008-04-17 Audi Ag Vorrichtung zur Verriegelung zweier gegeneinander verschwenkbarer Bauteile
CN101585330A (zh) * 2008-05-15 2009-11-25 格瑞玛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内室的装备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座位的扶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347A (zh) * 2019-12-05 2021-06-08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CN112918347B (zh) * 2019-12-05 2022-12-09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14620B4 (de) 2020-02-06
CN102691451B (zh) 2015-07-08
US20120242131A1 (en) 2012-09-27
DE102011014620A1 (de) 2012-09-27
US9115521B2 (en) 2015-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5146B2 (en) Safety door handle
CN108025652B (zh) 用于充电站的定位单元和用于实现接触的方法
CN101081606B (zh) 用于汽车的头枕
US20180044954A1 (en) Closure Bracket Assembly for Selectively Retaining or Rotationally Releasing an Engine Hood of a Motor Vehicle
CN102691451B (zh) 用于车辆内室的回转翻盖装置
US9926001B2 (en)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4821204U (zh) 电动座椅组件
CN105531146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单元和车辆座椅
KR101469465B1 (ko) 자동차 시트용의 조절 장치 및 조절가능한 자동차 시트
BR112014022945B1 (pt) Dispositivo de retenção no meio de recepção de carga de um sistema de elevador,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e método para atuar um dispositivo de retenção
AU2017219550B9 (en) Load carrier coupling
CA2826320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JP5716126B2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車両シート
US9022425B1 (en) Inverted pendulum control type moving body
KR20090055193A (ko) 건설장비 엔진룸 후드 스테이 장치
CN101415897A (zh) 汽车门锁
JP2012515111A (ja) ロードキャリア脚
JP2010517841A5 (zh)
CN106794788A (zh) 扶手
CN102105336B (zh) 带扣
JP2014514983A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車両シート
CN102610405A (zh) 开关装置
US9499123B2 (en) Assembly for a belt retractor
CN102666023A (zh) 夹紧设备
KR20140113924A (ko) 벨트 스트랩 감응형 제어 시스템에 대해 벨트 샤프트의 권취 방향으로 작용하는 스위치 차단 기능을 갖는 셀프 로킹 벨트 리트랙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Ulsenssor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GRAMMER AG

Address before: Amberg

Patentee before: GRAMMER A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