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922B -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922B
CN102689922B CN201110071865.3A CN201110071865A CN102689922B CN 102689922 B CN102689922 B CN 102689922B CN 201110071865 A CN201110071865 A CN 201110071865A CN 102689922 B CN102689922 B CN 102689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lead
preparation
alkali
compound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1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922A (zh
Inventor
杨春晓
徐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71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9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9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包括步骤:(1)将铅、铅盐或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溶解性的铅盐或生成氢氧化铅;(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铅盐溶液中,加入碱或荷性碱;或向生成氢氧化铅的溶液中,加入部分或过量的H2CO3或CO2、硫酸、有机酸或其盐;(3)对所获得的Pb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加热分解的处理过程,获得Pb化合物纳米粉体。本发明使回收及生产过程环保、低耗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缩短生产周期,并使所制备的Pb化合物粉体更有利于工艺产品性能的提高。

Description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Pb)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与其它已商品化的蓄电池相比呈现很好的循环使用特点。这是因为其构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金属铅获得了较好的回收利用。早期回收铅的方法主要有土火法,即使用反射炉、鼓风炉等对废电池的铅膏进行熔炼。一般铅膏中PbSO4的含量>50%,其熔点高,完全分解的温度在1000℃以上【杨家宽.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9,29(3)】。为了克服火法的高能耗,高污染排放(大量排放SO2和金属挥发气体),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予脱硫火法工艺的研究【马强,赵冬梅,et al.浅析废旧蓄电池的湿法处理工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3):77-78;陈孟杰.废铅蓄电池极板粉末之湿式处理以回收铅.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Lyakov N K,Atanasova D A,et al.Desulphurization of damped batterypaste by sodium carbonate and sodium hydroxide[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7,171(2):960-965】,常用Na2CO3、NaOH等脱硫剂将铅膏中的PbSO4转化为可溶的NaSO4及不溶的Pb2CO3或Pb(OH)2沉淀。由于PbCO3等化合物的分解温度较低,脱硫化的PbCO3等化合物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至少比未脱硫处理的要低100至150℃)进行分解,Na2SO4可以作为副产品进行出售。由于脱硫转化率的问题,一般还会有5%左右的PbSO4残留存在转化后的铅膏中,因此,一般转化后的熔炼中还会有SO2产生。为了解决火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了电解沉积法(简称电积法)。其主要工艺过程为转化-浸出(以H2SiF4或HBF4溶液)-电积。其它类似的也有不经过转化直接浸出-电积的,以及铅膏直接电积法【杨家宽.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9,29(3);陆克源.再生铅的新技术发展[J].资源再生,2007(11)】。电积法解决了火法冶炼中SO2的排放及高温下铅的挥发问题,但是该工艺投资大,只适合建造大规模的回收工厂,且仍然没有解决高能耗问题。
将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膏经湿法回收并直接转化成电池的活性物质材料PbO超细粉体是一种较新较好的回收处理思路,因为,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环保问题、简化了冶炼或电积、锻压、球磨等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也可能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国际铅锌研究组织(ILZRO)设立重大专项开展铅酸蓄电池活性物质的研究,其中Schrade博士【杨家宽.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9,29(3);F.RS.Developments in lead-acidbattery technology[C](JE.Dutriac.Lead-Zinc 2000,Proc of the lead-Lead-Zinc 2000 Symp TMS Fall Extraction & process metallurgyMeeting.2000.Pittaburg:TMS):887-897】研究表明,超细PbO颗粒制备的铅酸蓄电池具有高容量及长充放电寿命的特点,缺点是制备超细PbO颗粒的费用太高。最近,Karami【SonmezM S and Kumar R V.Leaching of waste battery paste components.Part 2:Leachingand desulphurisation of PbSO4 by citric acid and sodium citrate solution[J].Hydrometallurgy,2009,95(1-2):82-86;Sonmez M S and Kumar R V.Leaching ofwaste battery paste components.Part 1:Lead citrate synthesis from PbO andPbO2[J].Hydrometallurgy,2009,95(1-2):53-60】等,采用超声辅助技术,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导向剂,由Pb(NO3)2合成纳米晶PbO,并应用于铅酸蓄电池电极的活性物质,显示出优异的容量和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号为02100264.9(授权公告号CN 1171797C)的发明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合成α、β型的二氧化铅纳米晶及四氧化三铅纳米晶的方法,但所制备的Pb氧化物与现行成熟的铅酸蓄电池制造工艺要求不相符合。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80041628.4(公开号CN101573461A)的发明专利申请“铅回收”以及中国的朱新峰【朱新锋,刘万超等.以废铅酸电池铅膏制备超细氧化铅粉末[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1)】等采用柠檬酸法研究了铅的回收,实现了将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直接转化成电池的活性物质材料PbO超细粉体,其颗粒粒径为200~500nm。
上述制备Pb氧化物粉体的方法中,或者工艺成本太高,或者不适合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制造工艺过程,均较难在商品化生产中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该方法简单、环保、低耗,而且利用该铅化合物纳米粉体也会使所制备的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获得显著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包括步骤:
(1)将铅、铅盐或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主要含有Pb、PbO2、PbO、PbSO4)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液相中)进行反应(相互作用),生成溶解性的铅盐或生成氢氧化铅;
其中,铅盐包括各种无机酸铅盐和各种有机酸铅盐,如包括:硫酸铅、硝酸铅、氯化铅、磷酸铅、铬酸铅、钼酸铅、铁酸铅、碳酸铅、草酸铅、硬脂酸铅、醋酸铅、柠檬酸铅等;
步骤(1)中的反应的温度范围在1000摄氏度以下;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铅盐溶液中,加入碱或荷性碱,包括:NH4OH、NaOH、KOH、Ga(OH)2或它们的溶液,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碱或荷性碱在1∶0.1~1∶1000之间;
或向生成氢氧化铅的溶液中,加入部分(部分的含义是指指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加入化合物大于1∶1)或过量的H2CO3或CO2、尿素、硫酸、有机酸或其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有机酸包括:草酸、柠檬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丙酸烯脂、聚马来酸,蚁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苹果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对所获得的Pb化合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加热分解(加热的温度范围在800摄氏度以下)的处理过程,获得Pb化合物纳米粉体。
所述步骤(1)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包括:水、乙酸或乙酸盐、浓硫酸【浓度≥20%(质量浓度)】、碱或荷性碱、以及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碱或荷性碱包括:NH4OH、NaOH、KOH、Ga(OH)2。其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该化合物在1∶0.1~1∶1000之间。
所述步骤(1)、(2)中,还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帮助Pb与SO4离子的分离或利于后续纳米颗粒的分散或改性。该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或/和油酸或/和月桂酸)、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或/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和十二烷基氨基丙酸或/和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 ton X-100)或/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乳化剂OP)或/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温)】。其中,表面活性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0001~1∶10之间。
所述步骤(1)中,还可加入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包括:CO、H2O2、FeSO4、O2、空气。其中,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在1∶0.01~1∶100之间。
所述步骤(1)中,也可以将无溶剂存在的方式,即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之间以固体混和物的方式存在并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可辅以机械或其它物理作用方式,包括:球磨、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以利于反应或作用的进行。
所述步骤(3)中,可将加热过程中反应物产生的分解气体和/或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如CO或CO2等)通入步骤(1)或/和步骤(2)中作为还原剂或沉淀剂进行利用。
所述步骤(3)中,进行加热分解处理之前,可对生成的新的铅盐化合物以及溶液也进行其它处理,如分馏或/和萃取等,以分离含铅化合物和其它非含铅化合物或溶剂。
所述步骤(3)中,获得的Pb化合物纳米粉体的粒径为100nm以下。亦可获得100nm~3000nm粉体粒径的Pb氧化物。
另外,所述步骤(1)~(3)中,均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以形成溶解性络合物。其中,杂质金属离子,包括:含Ca、Cd、Sn、Ag、Cu、Fe、Bi、As、Sb、Zn、Ni;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EDTA)、1,2-二氨基丙烷-N N N′N′-四乙酸(DPTA)、氨基酸、羟基乙酸(glycolic acid)、有机酸、碱以及它们的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在1∶0.0001~1∶10之间。
其中,氨基酸包括:氨基乙酸(甘氨酸)、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柠檬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丙烯酸、聚丙酸烯脂、聚马来酸,蚁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草酸、苹果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碱包括:氨(ammonia)、乙二胺(ethylene diamine)、四甲基氢氧化铵(tetra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TMAH)。
所述步骤(1)~(3)中,均可辅以其它物理作用方式,包括: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等,以利于反应或作用的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与其它铅酸蓄电池回收或制造艺中的相关方法相比,或与Pb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其所揭示的工艺中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组成不同,工艺步骤或工艺路线不同,以及所获得的结果及效果不同,其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以湿法化学过程为主,因而使回收及生产过程环保、低耗能;
(2)降低了工艺复杂程度并减少了现有回收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后勤步骤,因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缩短生产周期;
(3)所获得的Pb化合物粉体颗粒大小可达到纳米材料尺寸(一般为0.1~100nm),并且能通过各步骤中反应条件的选择,可调节Pb化合物颗粒的尺寸、形状、结构、分散度、以及与其它材料的复合性,使所制备的Pb化合物粉体更有利于工艺产品性能的提高,即将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活性物质或金属铅块加工成生产新铅酸蓄电池用的Pb化合物纳米粉体,不仅简化了现有的工艺及相关后勤步骤,而且也会使所制备的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获得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的百分比浓度如未特定说明,则均为质量浓度。
已知废铅酸电池铅膏为一种混合物,其含有的主要物质为Pb、PbO、PbO2、PbSO4,其摩尔质量分别为207g/mol、223g/mol、239g/mol、303g/mol,其中相对地,PbSO4、PbO2含量较大。另外还存在少量其它成分。这些物质在废铅酸电池铅膏中的相对含量比例是会随着原铅酸电池的类型、使用状态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以下实施例中由铅膏重量换算成铅膏中铅的摩尔含量时,是取混合物的混合平均摩尔质量(200~300g/mol)进行计算的。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混合平均摩尔质量在各自实例中有说明,如未说明则是以271g/mol,(即摩尔比例50%PbSO4+50%PbO2)进行估算的。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流程示意图,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其步骤包括:
(1)将0.1kg(0.33mol)硫酸铅与0.9kg 30%(质量浓度)乙酸(5mol)溶液混和,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0min,同时搅拌,使硫酸铅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新的铅盐溶液中,加入0.7kg(20mol)NH4OH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醋酸铅(0.31mol)溶解于0.9kg水中,同时向水溶液中加入0.0031kg(0.000031mol)表面活性剂PVP(分子量为100000),搅拌;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新的铅盐溶液中,加入10.85kg(310mol)NH40H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0.1mol)柠檬酸铅与0.1kg(0.33mol)硫酸铅的铅盐混合物与86kg30%(质量浓度)乙酸(430mol)溶液混和,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0min,同时搅拌,使铅盐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新的铅盐溶液中,加入15.05kg(430mol)NH4OH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所有沉淀物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0.37mol)碳酸铅与0.0074kg 30%(质量浓度)乙酸(0.037mol)溶液混和,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0min,同时搅拌,使部分铅盐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向该含有一定不溶解铅盐的溶液中,加入0.001295kg(0.037mol)NH4OH;
(3)对所获得的所有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铅与0.9kg 30%(质量浓度)乙酸溶液混和,或同时加入5.67kg的30%(质量浓度)H2O2,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0min,同时搅拌,使铅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新的铅盐溶液中,加入NaOH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TEM观察、XRD以及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重。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以混合摩尔质量为271g/mol计,约0.369mol)废电池铅膏与0.9kg的混和溶液以及0.000141kg油酸、0.005kg乙醇、1.58(3.69mol)kg吐温-80、6kg水相混合并进行反应,该混和溶液中含有20%(质量浓度)乙酸、10%(质量浓度)硝酸、3%(质量浓度)H2O2,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5min,同时搅拌,使废电池铅膏溶解于溶液中;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对溶液过滤除杂后,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新的铅盐溶液中,加入KOH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TEM观察、XRD以及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300nm之间。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废电池铅膏(以混合摩尔质量为300g/mol估算,其Pb的摩尔含量为0.33mol)与0.9kg的混和溶液进行反应,该混和溶液中含有30%(质量浓度)NaOH、0.000374或0.1kg的30%(质量浓度)H2O2、2%(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同时也向该混和溶液中加入1.25×10-5或0.01或0.187kg络合剂EDTA或1.25kg EDTA和5kgH2O的混和物,并在室温下进行反应15min,同时搅拌,使废电池铅膏与溶液进行反应;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对生成氢氧化铅的溶液过滤除杂后,向溶液中,加入20%Na2CO3溶液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TEM观察、XRD以及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120nm之间。
另外,还可将本步骤中生成的气体(主要为CO2)通入第(2)步的反应体系中作为沉淀剂进行利用;本步骤中可以辅以UV辐照。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其步骤包括:
(1)将0.1kg(以混合摩尔质量为300g/mol估算,其Pb的摩尔含量为0.33mol)废电池铅膏与0.9kg的混和溶液反应,该混和溶液中含有30%kOH、3%H2O2、1%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2%氨基乙酸反应在室温下进行15min,同时搅拌,使废电池铅膏与溶液进行反应;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超声;
(2)对溶液过滤除杂后,向溶液中,加入0.00066kg(0.000033mol)或0.066kg(0.0033mol)聚乙烯吡咯烷酮(平均分子量为20000),然后再加入含有10%柠檬酸钠、2%聚丙烯酸(PAA)的混和溶液,直至不再沉淀发生为止;
(3)对所获得的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并在低于800℃温度下进行加热分解1~60min,通过TEM观察、XRD以及XPS分析可知,最终获得的粉体为Pb氧化物纳米粉体,粒径在0.1~120nm之间。
另外,还可将本步骤中生成的气体(主要为CO2)通入第(2)步的反应体系中作为沉淀剂进行利用。其中,本步骤中可以辅以微波辐照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所述制法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和/或制造,包括步骤:
(1)将铅、铅盐或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溶解性的铅盐或生成氢氧化铅;
其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包括:乙酸或/和乙酸盐、碱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以及它们与水的混合物;
铅盐包括:硫酸铅、硝酸铅、氯化铅、磷酸铅、铬酸铅、钼酸铅、铁酸铅、碳酸铅、草酸铅、硬脂酸铅、醋酸铅、柠檬酸铅;
碱包括:NH4OH、荷性碱;所述荷性碱包括:NaOH、KOH;
(2)向所生成的溶解性的铅盐溶液中,加入碱;所述碱包括:NH4OH、荷性碱或它们的溶液,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荷性碱包括:NaOH、KOH;
或向生成氢氧化铅的溶液中,加入部分或过量的H2CO3、CO2、尿素、硫酸、有机酸或其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3)对所获得的Pb化合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进行过滤、烘干除水、加热分解的处理过程,获得Pb化合物纳米粉体;加热的温度范围在800摄氏度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该化合物在1:0.1~1:1000之间;
步骤(1)中的反应的温度范围为1000摄氏度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碱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碱在1:0.1~1:1000之间;
所述部分的含义是指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加入化合物大于1:1;
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马来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还能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0001~1:10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或/和油酸或/和月桂酸及其盐、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十二烷基氨基丙酸、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异构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乙烯吡咯烷酮、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能加入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包括:CO、H2O2、FeSO4、O2、空气;其中,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还原剂或/和氧化剂在1:0.01~1:10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能以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之间以固体混和物的方式存在并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能辅以机械或其它物理作用方式,包括:球磨、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能将加热过程中反应物产生的分解气体和/或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通入步骤(1)或/和步骤(2)中作为还原剂或沉淀剂进行利用;
步骤(3)中,进行加热分解处理之前,还能进行分馏或/和萃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均能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包括:有机酸、碱以及有机酸与碱作用形成的盐,其中有机酸包括:乙二胺四乙酸、1,2–二氨基丙烷–N,N,N',N'–四乙酸、氨基酸、羟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加入的摩尔浓度比例为:Pb原子/离子:杂质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在1:0.0001~1:10之间;
步骤(1)~(3)中,均能辅以物理作用方式,包括:超声、超重、微波辐照、UV辐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包括:氨基乙酸、丙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聚丙烯酸、甲酸、乙酸、丙酸、乙二酸、丙二酸、乳酸、顺丁烯二酸、乙二胺四乙酸、聚马来酸、酒石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碱包括:氨、乙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
CN201110071865.3A 2011-03-24 2011-03-24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Active CN102689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865.3A CN102689922B (zh) 2011-03-24 2011-03-24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1865.3A CN102689922B (zh) 2011-03-24 2011-03-24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922A CN102689922A (zh) 2012-09-26
CN102689922B true CN102689922B (zh) 2017-04-19

Family

ID=4685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1865.3A Active CN102689922B (zh) 2011-03-24 2011-03-24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9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9949B (zh) * 2012-06-15 2020-05-26 杨春晓 废铅膏湿法回收和高性能铅酸蓄电池电极活性物质湿法制造的方法及设备
CN102925698B (zh) * 2012-10-30 2014-09-03 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方法
CN103773972B (zh) * 2014-01-10 2016-06-15 张超 一种含铅原料的处理方法
CN104505511B (zh) * 2014-11-20 2016-08-3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铅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铅炭电池中的应用
CN105895983A (zh) * 2014-12-12 2016-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 一种循环式湿法制备高纯PbO的方法
CN105016389B (zh) * 2015-07-14 2016-10-19 首都师范大学 一种碳壳包覆的钼酸铅纳米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1788B (zh) * 2015-09-07 2018-07-03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废旧铅膏中去除agm隔板的方法
CN105463207B (zh) * 2015-11-30 2017-11-07 湘潭大学 一种利用硫酸铅浸出液制备有机酸铅盐的方法
CN105967236B (zh) * 2016-05-06 2017-07-07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管状钼酸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60339B (zh) * 2017-07-13 2019-08-27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从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中回收氧化铅的方法
CN110106359B (zh) * 2019-05-20 2021-01-12 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以废铅膏为原料生产铅酸蓄电池用氧化铅的方法
CN110745862A (zh) * 2019-11-05 2020-02-04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硫酸铅膏清洁转型-微波热解生产纳米氧化铅的方法
CN113880133B (zh) * 2021-09-23 2023-06-23 烟台金潮宇科蓄电池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用四碱式硫酸铅的制备方法
CN114315565B (zh) * 2021-12-07 2023-12-19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乙醇酸/丙氨酸天然低共熔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36229B (zh) * 2022-04-12 2023-07-28 扬州大学 一种具有聚合活性的含铅有机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988A (zh) * 2004-11-15 2005-06-29 东南大学 配合法去除染料中重金属的方法
US7507496B1 (en) * 2004-12-07 2009-03-24 Toxco, Inc Process for recovering lead oxides from exhausted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988A (zh) * 2004-11-15 2005-06-29 东南大学 配合法去除染料中重金属的方法
US7507496B1 (en) * 2004-12-07 2009-03-24 Toxco, Inc Process for recovering lead oxides from exhausted batteri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lead oxide nanoparticles by Sonochemical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cathode and anode of lead-acid batteries;Hasan Karami et al.;《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81231;第108卷;第337-344页 *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铅粉体合成中的应用;李玲;《日用化学工业》;20020831;第32卷(第4期);第28-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922A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922B (zh) 应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制造的铅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CN102689921B (zh) 用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和制造的Pb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法
CN102689923B (zh) 铅酸蓄电池PbO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Meng et al. Use of glucose as reductant to recover Co from spent lithium ions batteries
CN109449523B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方法
CN104835965B (zh) 一种摩托车用铅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hen Recycling cathode materials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advanced catalysts production
Zheng et al. Lithium nickel cobalt manganese oxide recovery via spray pyrolysis directly from the leachate of spent cathode scraps
CN103184340B (zh) 将废旧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回收的方法及回收物的应用
CN103346319A (zh) 一种金属掺杂磷酸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Yang et al. Ethylene glycol-mediated synthesis of PbO nanocrystal from PbSO4: a major component of lead paste in spent lead acid battery
JP2012064557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金属酸化物系正極活物質の再処理及び合成方法
CN105907983A (zh) 从火法回收锂电池产生的炉渣中提取锂的方法
Wang et al. A green process to recover valuable metals from the spent ternary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7123810A (zh) 一种基于磷化镍骨架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02118B (zh) 一种回收氧化铅作为活性物质的高性能铅酸蓄电池
CN110194484B (zh) 一种合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碘化铅的方法
CN113871744B (zh) 一种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CN108910965B (zh) 一种制备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的方法
CN110911652B (zh) 一种纳米球形α-MnO2/Bi2O3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02127A (zh) 一种银掺杂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06800B (zh) 一种以硫酸铅作为活性物质的铅酸电池正极及利用该正极制备铅酸电池的方法
CN104445445A (zh) 从废弃电池制备纳米级针状α-Ni(OH)2电极材料的方法
WO2023116019A1 (zh) 一种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9063A (zh) 从废旧的含Co和Mn中至少一种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或其前驱体回收过渡金属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