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526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526A
CN102689526A CN2012100808936A CN201210080893A CN102689526A CN 102689526 A CN102689526 A CN 102689526A CN 2012100808936 A CN2012100808936 A CN 2012100808936A CN 201210080893 A CN201210080893 A CN 201210080893A CN 102689526 A CN102689526 A CN 102689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ed section
mentioned
medium support
support uni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08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祐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9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2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on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2Sliding suppor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7/00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220/00 – B65H2406/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65H2407/20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220/00 – B65H2406/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manual intervention of operator
    • B65H2407/21Manual fee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anual Feeding Of Sheet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到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的操作性以及部件数量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以及在铅垂方向下侧的下降位置和比该下降位置靠上侧、且保持上述被引导部的被保持区域之间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导轨,在上述被保持区域中,设置有承接上述被引导部的下端部的承接部、以及伴随着上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而改变上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上述引导部的上部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的第一引导单元。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引导该被引导部的导轨的记录装置。
在本申请中,记录装置包含喷墨打印机、线点打印机(wire dotprinter)、激光打印机、行式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种类。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打印机的后方,设置有能够拉出的纸张支承件。进而,在使用纸张支承件时,首先,沿着引导槽的方向拉出收纳于收纳部的纸张支承件。接下来,倾斜为比拉出时的角度更接近水平的角度。由此,能够将纸张放置在纸张支承件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51358号公报
然而,用户为了使收纳状态下的纸张支承件成为能够使用的状态、需要进行拉出操作、倾倒为规定角度的操作,操作性不足。
并且、为了保持纸张支承件的位置、姿势,采用使用突起部和弹簧部件对引导槽施力的结构,在部件数量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此类状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考虑到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的操作性以及部件数量的记录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壳体,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记录装置具备:被引导部,该被引导部能够移动;以及导轨,该导轨将所述被引导部在铅垂方向下侧的下降位置与被保持区域之间进行引导,所述被保持区域位于比该下降位置靠上侧的位置,用于保持所述被引导部,在上述被保持区域设置有:支承部,该支承部能够支承上述被引导部的下端部;引导面,该引导面能够向上述支承部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前端部;以及第一引导单元,伴随着上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该第一引导单元改变上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上述引导面的上部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仅利用以拉动的方式使位于上述下降位置的被引导部移动至上方的上述被保持区域,之后松手这一个动作,就能够在上述被保持区域中使上述被引导部形成规定姿势。即,操作性好。
例如,上述被引导部设为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进而,在上述介质支承部件被从记录装置的壳体拉出而能够支承介质的状态下,上述被引导部支承于上述被保持区域的上述支承部。并且,在上述介质支承部件被收纳于记录装置的上述壳体的状态下,上述被引导部构成为位于上述下降位置。
在该情况下,用户从记录装置的上述壳体拉出上述介质支承部件。此时,上述被引导部移动至上述被保持区域。进而,用户松开上述介质支承部件。于是,基于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自重,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与上述引导面接触,上述下端部一边被上述引导面引导一边移动至上述支承部。
由此,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姿势相对于上述导轨的引导方向倾斜,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相对于上述壳体的姿势形成规定的姿势。即,用户仅利用拉出上述介质支承部件,之后松开这一个动作,就能够使上述介质支承部件形成规定的姿势。
并且,能够利用一个部件构成上述介质支承部件,与现有的纸张支承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被引导部从上述下降位置向上述被保持区域移动时,上述第一引导单元改变上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上述引导面的上部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基于上述被引导部的自重,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与上述引导面接触,上述下端部一边被上述引导面引导一边移动至上述支承部,利用上述支承部支承上述被引导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外,上述被引导部的姿势因上述自重而形成规定的姿势。特别是在上述被引导部是用于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本方面的结构是有效的。
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被保持区域设置有伴随着上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而向上述第一引导单元引导上述被引导部的上端部的第二引导单元,上述第一引导单元设置于从利用上述导轨引导的上述被引导部移动的轨迹、亦即引导轨迹的延长线上偏离的位置,上述支承部设置于以上述导轨为基准的上述第一引导单元所偏离的位置侧。
根据本方面,除了与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相同的作用效果外,在上述被引导部是位于被提起的部件的下侧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能够使该下侧的位置向从上述导轨的引导轨迹的延长线上偏离的位置侧移动。在该情况下,仅沿着上述导轨的引导方向笔直地提起上述被提起的部件的上端,就能够一边使上述被提起部件的下侧向上方移动,一边使其向上述偏离的位置侧移位。
例如,仅捏住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上端,沿着上述导轨的引导方向提起该介质支承部件,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下端侧的位置就朝向侧视视角中的上述偏离位置侧移动,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向上述引导面的上部移位。即,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上端大致笔直地向上方移动,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下侧一边向上方移动,一边向上述偏离的位置侧移位。此时,由于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上端几乎不朝向上述偏离的位置侧移位,因此,能够使提起上述介质支承部件时的操作性更好。
并且,能够容易地使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向上述引导面的上部移动。
在第1~3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上述被引导部是用于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在上述介质支承部件被从记录装置的壳体拉出而能够支承介质的状态下,上述被引导部被支承于上述被保持区域的上述支承部,在上述介质支承部件被收纳于记录装置的上述壳体的状态下,上述被记录部构成为位于上述下降位置,在从记录装置的上述壳体拉出上述介质支承部件时,基于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自重,上述被引导部的上述下端部与上述引导面接触,上述下端部一边被上述引导面引导一边移动至上述支承部,由此,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的姿势相对于上述导轨的引导方向倾斜,上述介质支承部件相对于上述壳体的姿势形成规定的姿势。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第1~3中任一方面相同的作用效果外,在上述被引导部是用于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具有上述被保持区域的结构特别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复合机的内部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收纳时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提起过程中的介质支承部材的侧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提起时的介质支承部材的侧剖视图。
图6中,(A)~(D)是示出提起时的被引导部的动作的侧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使用时的介质支承部材的侧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收纳时的介质支承部材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打印机复合机1整体的前方立体图。并且,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打印机复合机1的内部概要的侧剖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打印机复合机1具备打印机复合机1、打印机主体2以及介质输送装置33。
其中,打印机主体2具备扫描部12、载置部13、输送机构16、输送线路23、记录部25、第一排出托纸盘31、壳体3。
扫描部12配置于打印机主体2的介质输送装置33侧、亦即上方(Z轴箭头方向)。在此,Z轴为铅垂方向。
进而,扫描部12构成为能够利用介质输送装置33读取记录在被输送的纸张S的表面的照片、文章等信息。
并且,载置部13设置为能够载置被记录介质的一例、亦即纸张P。在本实施例中,存在第一载置部14和第二载置部15。第一载置部14是设置于打印机主体2的后方的介质支承部件14a以及进纸部件(hopper)14b。其中,进纸部件14b构成为,能够以上方(Z轴的箭头方向)为中心,下方相对于后述第一辊17接近、分离移动。另一方面,第二载置部15是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打印机主体2的纸盒部15a。
并且,输送机构16设置为向记录部25输送载置于载置部13的纸张P。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16具有第一辊17、第二辊18、第三辊19、第一对辊21以及第二对辊22。其中,第一辊17设置为,在进纸部件14b的下方靠近第一辊17时,与最上方的纸张P接触,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辊18输送该纸张P。
并且,第三辊19设置于相对于纸盒部15a能够接近、分离移动的臂部20的自由端。进而,第三辊19设置为与纸盒部15a的最上方的纸张P接触,能够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辊18输送纸张P。此外,第二辊18设置为能够进一步向下游侧的第一对辊21输送利用第一辊17以及第三辊19输送来的纸张P。
并且,第一对辊21设置为能够向记录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Y轴的箭头方向)的记录部25以及第二对辊22输送纸张P。此外,第二对辊22设置于比记录部25靠记录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且设置为能够向第一排出托纸盘31排出利用记录部25记录的纸张P。
此外,输送线路23是输送纸张P的线路,利用引导部件构成。具体地说,该输送线路23构成为能够从载置部13经由记录部25将纸张P引导至第一排出托纸盘31。
并且,记录部25构成为能够向利用输送机构16输送的纸张P喷出墨水,执行记录。具体地说,记录部25具有滑架26、记录头27以及介质支承部28。
其中,滑架26构成为,基于例如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能够一边被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X延伸设置的未图示的引导部件引导,一边移动。并且,记录头27设置于滑架26的与纸张P对置的一侧。此外,在记录头27的与纸张P对置的面,形成有喷出墨水的喷嘴(未图示)。此外,介质支承部28设置于与记录头27对置的位置,构成为能够将纸张P与记录头27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长度。
此外,第一排出托纸盘31设置为能够载置记录后的纸张P。并且,第一排出托纸盘31设置为伸缩自如。
另外,除了输送线路23之外,记录装置还设置有用于使纸张P表背反转的表背反转用线路24。在为双面记录模式的情况下,在对纸张P的表面进行记录之后,利用第一对辊21以及第二对辊22向与记录时的输送方向Y相反的方向反向输送纸张P。进而,纸张P被输送向表背反转用线路24,从第二辊18的下侧向上侧绕去,再次被输送向第一对辊21。此时,已经记录的表面成为介质支承部28侧,未被记录的背面成为记录头27侧。进而构成为,纸张P由第一对辊21朝向记录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利用记录部25对其背面执行记录。
另外,壳体3是打印机主体2的框体。构成为覆盖输送线路23等。
另一方面,介质输送装置33配置于打印机主体2的上方(Z轴的箭头方向)。虽然省略详细图示,但该介质输送装置33设置为,能够利用输送线路(未图示)向与打印机主体2侧的扫描部12对置的规定位置输送载置于第三载置部34的纸张S。进而,利用扫描部12读取记录于纸张S的面的信息。之后,介质输送装置33设置为能够将纸张S排出至第二排出托纸盘35。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支承部件14a进行说明,特别是对其拉出时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收纳时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侧剖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被引导部11的位置以及姿势,利用虚线表示介质支承部件14a(以下相同)。
如图3所示,在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形成有被引导部1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中的一方进行说明,由于另一方与上述一方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以下相同)。
进而,介质支承部件14a构成为利用形成于壳体3的导轨4引导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被引导部11。具体地说构成为,在介质支承部件14a被收纳于壳体3时被引导部11所处于的下降位置36与介质支承部件14a从壳体3拉出时被引导部11所处于的被保持区域5之间,导轨4引导被引导部11。
下降位置36是导轨4的大致铅垂方向下端。进而,导轨4从下降位置36向大致铅垂方向上方的被保持区域5延伸设置。
并且,在被保持区域5设置有支承部6、作为引导面的倾斜引导面7、第一引导单元8、第二引导单元10。
在此,虽然简单地进行说明,但支承部6设置为能够支承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
并且,倾斜引导面7以能够向支承部6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外,第一引导单元8设置为,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能够改变被引导部11的姿势。并且,第二引导单元10设置为,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能够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提起过程中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侧剖视图。
如图4所示,用户从图3的状态捏住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部,以向大致铅垂方向上方提起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部的方式将其从壳体3拉出。此时,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被引导部11一边被导轨4引导,一边向上方移动。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提起时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侧剖视图。
如图5所示,用户从图4的状态进一步以向上方提起介质支承部件14a的方式将其从壳体3拉出。这样,被引导部11被导轨4引导,而进入被保持区域5。此时,利用第二引导单元10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进而,利用第一引导单元8改变被引导部11的姿势,以便向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对此时的被引导部11的情况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6(A)~(D)是示出提起时的被引导部11的动作的侧剖视图。
如图6(A)所示,当用户向大致铅垂方向上方提起介质支承部件14a时,被引导部11进入被保持区域5。进而,在被引导部11进入被保持区域5时,由于被引导部11的姿势,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与第二引导单元10的倾斜面10a抵接。在此,倾斜面10a是相对于导轨4的引导方向、亦即铅垂方向Z倾斜的面。进而,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第二引导单元10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
在此,第一引导单元8设置为,从X轴方向观察时,位于从利用导轨4引导的被引导部11的移动轨迹、亦即引导轨迹A的延长线A1上偏离的位置。进而,在被引导部11进入被保持区域5时的移动方向为大致铅垂方向上方的情况下,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与第二引导单元10的倾斜面10a抵接,利用第二引导单元10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
另外,如果被引导部11进入被保持区域5时的移动方向不是大致铅垂方向上方,而是朝向从导轨4的引导轨迹A的延长线A1偏离的第一引导单元8的方向,则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不与第二引导单元10的倾斜面10a抵接。即,并非总是利用第二引导单元10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也可以采用不具有第二引导单元10的结构。
如图6(B)所示,当用户从图6(A)的状态进一步向上方提起介质支承部件14a时,被引导部11向上方进一步移动。于是,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与第一引导单元8抵接。进而,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第一引导部8改变被引导部11的姿势,以便向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
具体地说,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的位置成为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并且,被引导部11形成以下端部11a靠近支承部6侧的方式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的姿势。此时,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方朝向往打印机复合机1的后方倾倒的方向倾斜,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也形成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的姿势。如后所述,介质支承部件14a略微倾斜即可。
另外,为了得到第一引导单元8的作用,不仅需要规定第一引导单元8自身的形状以及被引导部11自身的形状,也需要规定第一引导单元8的尺寸以及被引导部11的尺寸,上述形状和尺寸不统一规定。
如图6(C)所示,当用户从图6(B)的状态松开介质支承部件14a时,基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自重,被引导部11保持上述倾斜姿势向铅垂方向下方移动。在此,在如上述那样松开之前,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位于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因此,当如上述那样松开时,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与倾斜引导面7抵接。
如图6(D)所示,倾斜引导面7从图6(C)的状态向支承部6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进而,利用支承部6支承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并且,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与第一引导单元8的抵接部9抵接。由此,保持被引导部11的姿势。即,在被引导部11相对于铅垂方向Z的倾斜比图6(B)以及图6(C)时的倾斜大的状态下,保持被引导部11的姿势。伴随于此,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形成朝向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方倒向打印机复合机1的后方的方向,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换而言之,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形成相对于壳体3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
在此,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被倾斜引导面7引导而移动至支承部6的原理也可以是,被引导部11基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自重而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引导面7以下滑的方式移动的结构。
并且,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如上所述朝向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方已经相对于铅垂方向Z倒向打印机复合机1的后方的方向略微倾斜。进而,也可以采用介质支承部件14a基于其自重而想要进一步倾斜,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被倾斜引导面7引导而移动至支承部6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倾斜引导面7也可以不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使用时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侧剖视图。
如图7所示,当被引导部11的姿势形成图6(D)的状态时,如上所述,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形成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其结果是,如上所述,能够将纸张P载置于第一载置部14的进纸部件14b以及介质支承部件14a。
如以上所说明,用户仅捏住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部,以向大致铅垂方向提起的方式从壳体提起该介质支承部件14a,之后松开,就能够将介质支承部件14a形成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即,仅是提起介质支承部件14a这一个动作即可,无需故意将介质支承部件14a倾斜规定角度。因此,操作性非常好。
并且,由于能够将包含被引导部11的介质支承部件14a作为一个部件成形,因此与现有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接下来,对收纳介质支承部件14a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本实施例的进行收纳时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侧剖视图。
如图8所示,用户从图7所示的状态改变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以使得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上部向打印机复合机1的前方倾斜。于是,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与第一引导单元8抵接,由此,介质支承部件14a以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和其附近作为中心而摆动。
此时,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从支承部6以沿倾斜引导面7上升的方式移动,进而从倾斜引导面7脱离。即,形成被引导部11未被支承在保持区域5中的状态。因此,基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自重,被引导部11形成能够沿着导轨4移动至下降位置36的状态。进而,当用户松开介质支承部件14a时,基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自重,被引导部11沿着导轨4移动至下降位置36。其结果是,形成介质支承部件14a收纳于壳体3内的状态。
另外,在收纳介质支承部件14a时,用户当然也可以顺手收纳介质支承部件14a。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被引导部11作为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一部分,对介质支承部件14a的拉出以及收纳进行了说明,但被引导部11不限定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从壳体3拉出的结构的部件的一部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拉出介质支承部件14a时,虽然采用介质支承部件14a向打印机复合机1的后方倾斜的结构,但倾斜方向不限定于此。作为技术方面的构想,只要向上方拉出具有被引导部11的部件,在用户松手时成为相对于铅垂方向Z倾斜的规定姿势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拉出具有被引导部11的部件,在用户松手时,该部件向打印机复合机1的前方倾斜。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采用在拉出介质支承部件14a之后,因被引导部11与支承部6以及抵接部9抵接而保持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将支承部6形成为侧视凹形状,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嵌入支承部6,从而保持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不具有抵接部9的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打印机主体2的特征在于,具备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11、以及在铅垂方向下侧的下降位置36与比下降位置36靠上侧的保持被引导部11的被保持区域5之间,引导被引导部11的导轨4,在被保持区域5中,设置有能够支承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的支承部6、作为能够向支承部6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的引导面的倾斜引导面7、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移动而改变被引导部11的姿势,以便向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的第一引导单元8。
并且,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结构:在被引导部11从下降位置36向被保持区域5移动时,第一引导单元8改变被引导部11的姿势,以便向倾斜引导面7的上部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基于被引导部11的自重,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与倾斜引导面7接触,其下端部11a一边被倾斜引导面7引导一边移动至支承部6,从而由支承部6支承被引导部11。
此外,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结构:在被保持区域5中,设置有伴随着被引导部11的朝向上方的运动而向第一引导单元8引导被引导部11的上端部11b的第二引导单元10,第一引导单元8设置于在侧视视角中从利用导轨4引导的被引导部11所移动的轨迹、亦即引导轨迹A的延长线A1上偏离的位置,支承部6设置于以导轨4为基准的上述第一引导单元8所偏离的位置侧。
并且,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结构:被引导部11是支承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P的介质支承部件14a的一部分,在从打印机主体2的壳体3拉出介质支承部件14a,能够支承纸张P的状态下,被引导部11支承于被保持区域5中的支承部6,在介质支承部件14a被收纳于打印机主体2的壳体3的状态下,被引导部11位于下降位置36,在从打印机主体2的壳体3拉出介质支承部件14a时,基于介质支承部件14a的自重,被引导部11的下端部11a与倾斜引导面7接触,下端部11a一边被倾斜引导面7引导一边移动至支承部6,由此,介质支承部件14a的姿势相对于导轨4的引导方向、亦即铅垂方向Z倾斜,介质支承部件14a相对于壳体3的姿势形成规定的姿势。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当然上述各种变形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复合机;2-打印机主体;3-壳体;4-导轨;5-被保持区域;6-支承部;7-倾斜引导面(引导面);8-第一引导单元;9-抵接部;10-第二引导单元;10a-倾斜面;11-被引导部;11a-下端部;11b-上端部;12-扫描部;13-载置部;14-第一载置部;14a-介质支承部件;14b-进纸部件;15-第二载置部;15a-纸盒部;16-输送机构;17-第一辊;18-第二辊;19-第三辊;20-臂部;21-第一对辊;22-第二对辊;23-输送线路;24-表背反转用线路;25-记录部;26-滑架;27-记录头;28-介质支承部;31-第一排出托纸盘;33-介质输送装置;34-第三载置部;35-第二排出托纸盘;36-下降位置;A-引导轨迹;A1-延长线;P-在打印机主体中被输送的纸张;S-利用介质输送装置输送的纸张;X-宽度方向;Y-记录时的输送方向;Z-铅垂方向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记录装置具备:
能够移动的被引导部;以及
导轨,该导轨将所述被引导部在铅垂方向下侧的下降位置与被保持区域之间进行引导,所述被保持区域位于比该下降位置靠上侧的位置,且在所述被保持区域,所述被引导部得到保持,
在所述被保持区域设置有承接部和第一引导单元,
所述承接部承接所述被引导部的下端部,
伴随着所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所述第一引导单元改变所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所述承接部的上部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接部具备能够支承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的支承部和能够向所述支承部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的引导面,
伴随着所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所述第一引导单元改变所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所述引导面的上部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引导部从所述下降位置向所述被保持区域移动时,
所述第一引导单元改变所述被引导部的姿势,以便向所述引导面的上部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
基于所述被引导部的自重,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与所述引导面接触,所述下端部一边被所述引导面引导一边移动至所述支承部,利用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被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保持区域设置有第二引导单元,伴随着所述被引导部的朝向上方的移动,所述第二引导单元向所述第一引导单元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上端部,
所述第一引导单元设置于从下述引导轨迹的延长线上偏离的位置,
所述支承部设置于以所述导轨为基准的所述第一引导单元所偏离的位置侧,所述引导轨迹是由所述导轨引导的所述被引导部所移动的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引导部是支承介质的介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
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件被从记录装置的壳体拉出支承而能够支承介质的状态下,所述被引导部被支承于所述被保持区域的所述支承部,
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件被收纳于记录装置的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被引导部位于所述下降位置,
在从记录装置的所述壳体拉出所述介质支承部件时,基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件的自重,所述被引导部的所述下端部与所述引导面接触,所述下端部一边被所述引导面引导一边移动至所述支承部,由此,所述介质支承部件的姿势相对于所述导轨的引导方向倾斜,所述介质支承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姿势成为规定的姿势。
CN2012100808936A 2011-03-25 2012-03-23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2689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7607A JP5793907B2 (ja) 2011-03-25 2011-03-25 記録装置
JP2011-067607 2011-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526A true CN102689526A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5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08936A Pending CN102689526A (zh) 2011-03-25 2012-03-23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42034A1 (zh)
JP (1) JP5793907B2 (zh)
CN (1) CN1026895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8351A (zh) * 2017-04-03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0788B2 (ja) * 2013-10-18 2018-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D788216S1 (en) * 2014-12-31 2017-05-30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Multi-function printer
JP6806477B2 (ja) * 2016-07-19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のシート積載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7243048B2 (ja) 2018-06-13 2023-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7629A (ja) * 1989-11-01 1991-06-24 Ricoh Co Ltd 記録紙長検知装置
US5172903A (en) * 1990-09-28 1992-12-22 Konica Corporation Paper feed cassette
KR0181153B1 (ko) * 1996-06-27 1999-04-01 김광호 용지받침 장치
JP3691745B2 (ja) * 1999-12-01 2005-09-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トレイ
JP2003267561A (ja) * 2002-03-19 2003-09-25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処理装置
JP3874107B2 (ja) * 2002-07-24 2007-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7070350B2 (en) * 2003-05-15 2006-07-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4179238B2 (ja) * 2004-06-28 2008-11-1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パーパストレイ
JP4367325B2 (ja) * 2004-11-29 2009-1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272637B2 (en) * 2008-01-31 2012-09-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y unit with three tray portions and tray stopper,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omprising said sheet tray unit
JP2011241057A (ja) * 2010-05-19 2011-12-01 Seiko Epson Corp 被記録媒体スタッカーおよび記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8351A (zh) * 2017-04-03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CN108688351B (zh) * 2017-04-03 2020-0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01459A (ja) 2012-10-22
US20120242034A1 (en) 2012-09-27
JP5793907B2 (ja)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460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689526A (zh) 记录装置
CN101396931B (zh) 片材盘组件
CN102030204B (zh) 介质传送装置、记录装置
JP2017197342A (ja) 搬送車
US20090189341A1 (en) Fee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6234251A (ja) プリンタ/プロッタ装置
JP20112128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2151824B1 (en) Automatic disk feeding device for a disk dupl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7149244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6833386B2 (ja) 記録装置
JP3828003B2 (ja) Icカードリーダ
CN101445191B (zh) 片材馈送装置和包括这种片材馈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JP7259394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20070246632A1 (en) Supports
CN102189821A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JP2009107179A (ja) 記録装置
JP2018001710A (ja) 記録装置
JP2018002315A (ja) 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494731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70217227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5024534B2 (ja)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2008282469A (ja) 磁気ヘッド機構
JP2006273572A (ja) 被記録物案内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8239322A (ja)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