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913A -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913A
CN102686913A CN2010800564324A CN201080056432A CN102686913A CN 102686913 A CN102686913 A CN 102686913A CN 2010800564324 A CN2010800564324 A CN 2010800564324A CN 201080056432 A CN201080056432 A CN 201080056432A CN 102686913 A CN102686913 A CN 102686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ion shaft
support structure
planet carrier
pinion
shaf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64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913B (zh
Inventor
小山重
熊谷修宏
小林平典
藤本真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6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9Gears or bearings on plane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或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能够在使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小齿轮;轴支承小齿轮的小齿轮轴;和具有将小齿轮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多个轴支承孔的行星架,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小齿轮轴支承于轴支承孔而构成,所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小齿轮轴的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通过被安装于行星架而能够卡定台阶部的止脱垫圈,安装于行星架的止脱垫圈的外周缘与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的各个小齿轮轴的台阶部对置并能够卡定,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

Description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机动车的变速器等上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自动变速器中,有具备用于将来自输入轴的驱动力变速并输出的行星齿轮的自动变速器。这样的行星齿轮例如如专利文献1、2所示,具备小齿轮、对小齿轮进行轴支承的小齿轮轴、以及具有对小齿轮轴进行支承的轴支承孔的行星架,具有利用轴支承孔支承小齿轮轴而构成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对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在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相位)对齐的状态下,将小齿轮轴的两端铆接并固定于行星架的轴支承孔。由此,小齿轮轴在相对于行星架被止转的状态下被固定。此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将双层垫圈的一部分用作对支承于行星架的小齿轮轴的止转件。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作为用于向在小齿轮轴和小齿轮之间设置的轴承供给润滑油的润滑结构,如下这样构成:另行设置被固定于行星架的端部的导油板,通过该导油板向轴承供给润滑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6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7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将小齿轮轴铆接并固定于行星架的结构中,由于铆接部的硬度和轴承部的硬度的要求值不同,因此必须使高硬度的部位和低硬度的部位共存。由此,有可能导致小齿轮轴的组装工序复杂化、行星齿轮的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一般,在零件的铆接工序中,由于高载荷使零件塑性变形。因此,为了不对本来不应变形的部位产生不良影响,需要严格进行铆接工序中的载荷、冲程的管理。因此,会导致组装工序的繁杂化。进而,在相对于行星架铆接小齿轮轴时,必须是在包括小齿轮轴上形成的孔等的小齿轮轴在旋转方向的位置(相位)对齐的状态下铆接,因此,需要特殊结构的铆接装置。
此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将双层垫圈作为小齿轮轴的止转件来使用,但该结构中,双层垫圈及其周边零件的安装结构复杂,因此,存在小齿轮轴的组装工序花费功夫和时间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轴承的润滑结构中,设置了作为与行星架分体的零件的导油板,因此,小齿轮轴周围的零件数量变多,可能导致行星齿轮的结构复杂化、成本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可在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以简单的结构,不增加零件数量,就能够对轴承进行有效的润滑。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该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多个小齿轮(30);分别轴支承多个小齿轮(30)的多个小齿轮轴(40);和行星架(21),该行星架(21)具有分别支承多个小齿轮轴(40)的多个轴支承部(22),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多个小齿轮轴(40)分别支承于多个轴支承部(22)而构成,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小齿轮轴(40)的一个端面(42)形成的台阶部(43);和卡定部件(27),该卡定部件(27)通过被安装于行星架(21)而能够卡定台阶部(43),通过将安装于行星架(21)的卡定部件(27)配置成,能够卡定于被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部(22)的各个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从而能够完成多个小齿轮轴(40)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安装于行星架的卡定部件配置成能够卡定于被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部的各个小齿轮轴的台阶部,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因此,无需像以往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那样需要铆接及铆接所需的防碳等特殊处理的工序,而且,不采用特殊装置,就可在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这样,小齿轮轴的组装容易进行,由此能够以廉价的制造方法提供高强度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此外,上述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行星架(21)设置成能够绕中心轴(2)旋转,小齿轮轴(40)相对于该中心轴(2)平行地支承在中心轴(2)的外侧,卡定部件(27)是具有与中心轴(2)呈同心状地设置的圆形的周缘(27a)的部件,该卡定部件(27)的周缘(27a)的多个部位分别将多个小齿轮轴(40)的各个台阶部(42)卡定。据此,利用一个卡定部件就能进行多个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因此,能够实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结构简化、及零件数量的削减,同时可在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此外,上述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在行星架(21)设有抵接部(23a),该抵接部(23a)供插入于轴支承部(22)的小齿轮轴(40)的另一个端面(41)抵接,卡定部件(27)是通过与插入于轴支承部(22)的小齿轮轴(40)的一个端面(42)抵接来防止小齿轮轴(40)脱落的止脱垫圈(27)。根据该结构,利用防止插入于轴支承部的小齿轮轴脱落的止脱垫圈,能够对多个小齿轮轴进行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因此,能够实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结构简化、及零件数量的削减,同时可在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此外,上述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小齿轮(30)和小齿轮轴(40)之间设置有轴承(32),在小齿轮轴(40)形成有润滑油通路(45),该润滑油通路(45)由在该小齿轮轴(40)的内部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45a)、和从该中空部(45a)向径向的外侧贯通的贯通孔(45b)构成。该情况下,还可以构成为,行星架(21)的抵接部(23a)仅与小齿轮轴(40)的另一个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一部分抵接,在另一个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的内侧与抵接部(23a)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连通的润滑槽(24)。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与行星架为一体的结构设置与小齿轮轴的润滑油通路连通的润滑槽,所以,以简单结构且不增加零件数量,就能够对轴承进行有效的润滑。
此外,上述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小齿轮轴(40)被卡定部件(27)定位,从该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的外侧。此处,在设置于绕中心轴旋转的行星架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为了从小齿轮轴的润滑油通路对环绕小齿轮轴(40)的轴承高效地供给润滑油,需要将小齿轮轴的贯通孔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的外侧。就这一点而言,根据上述的结构,只要使在小齿轮轴设有的台阶部的相位对齐来组装小齿轮轴,就可将小齿轮轴的贯通孔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的外侧配置,因此,能够从小齿轮轴的润滑油通路对轴承高效地供给润滑油。
另外,上述的括号内的标号是将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的标号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示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可在使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此外,以简单的结构且不增加零件数量,就可对小齿轮轴周围的轴承进行有效的润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行星齿轮的结构例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图,是行星架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图,是在行星架上组装的小齿轮轴及其周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从轴向的一端观察到的组装有小齿轮轴的行星架组装体的概略图。
图5是用于说明小齿轮轴的台阶部及贯通孔与止脱垫圈的外周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行星齿轮的结构例的侧剖视图。此外,图2是表示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图,是行星架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所示的行星齿轮1是在自动变速器等上设置的变速用的齿轮机构,并且构成为包括:外周侧形成有外齿10a的太阳齿轮10;组装有与太阳齿轮10的外齿10a啮合的小齿轮30的行星架组装体20;和在行星架组装体20的外周侧设置的内啮合齿轮50。
行星齿轮1的太阳齿轮10与输入轴2的外周花键嵌合。在内啮合齿轮50的内周侧形成有与小齿轮30啮合的内齿50a。如图2所示,行星架组装体20构成为包括:多个(图中为4个)小齿轮30;分别轴支承多个小齿轮30的多个小齿轮轴40;具有分别支承多个小齿轮轴40的多个轴支承孔22的行星架21。行星架21包括:设置成能够绕输入轴(中心轴)旋转的圆环状的主体部25;和与该主体部25的内周侧一体形成的小径圆筒状的凸缘部26。小齿轮轴40相对于输入轴2平行地支承在该输入轴2的外周侧。被行星架21支承的4个小齿轮30及它们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是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一个小齿轮30及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图,是组装于行星架21的小齿轮轴40及其周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3及图2所示,小齿轮轴支承结构是将经由轴承32贯插于小齿轮30的轴孔30a中的小齿轮轴40插入到设置于行星架21的轴支承孔22中的结构。在被轴支承于小齿轮轴40的小齿轮30的轴向的两端,安装有承受轴向的载荷的垫圈(推力垫圈)31。
小齿轮轴40由截面为圆形的杆状部件(圆筒状部件)构成,在小齿轮轴40的内部形成有润滑油通路45,该润滑油通路45由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45a和从该中空部45a向径向外侧贯通的贯通孔45b构成。中空部45a在小齿轮轴40的轴向的一个端面41开口。贯通孔45b以能够向轴承32供给润滑油的方式在小齿轮轴40的外周侧面开口,该轴承32被夹设在小齿轮30与小齿轮轴40之间。
行星架21的轴支承孔22在输入轴2的外周侧以轴向与该输入轴2平行的方式延伸。在轴支承孔22的一个端部(在小齿轮轴40的插入方向上的靠里侧的端部)伸出有引导壁23。引导壁23是配置在与轴支承孔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板状的部分。引导壁23的内表面(靠轴支承孔22侧的面),成为供插入于轴支承孔22的小齿轮轴40的端面41(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个端面”)抵接的抵接部23a。抵接部23a形成为仅与小齿轮轴40的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一部分抵接。而且,在小齿轮轴40的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和抵接部23a之间的间隙中,设有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连通的润滑槽24。详细而言,润滑槽24与润滑油通路45的中空部45a的一端连通。
而且,在小齿轮轴40的端面42(相当于本发明的“一个端面”)形成有台阶部43。台阶部43是如下这样的阶梯状的部分:具有横穿小齿轮轴40的端面42的直线状的台阶线43a,并且,在该台阶线43a的两侧,端面42的轴向的高度位置不同。台阶线43a通过端面42的中心。另外,台阶线43a并非必须通过端面42的中心。此外,在行星架21安装有止脱垫圈(卡定部件)27,该止脱垫圈27与主体部25的轴向的端面25a抵接。止脱垫圈27是圆环状的板状部件。在行星架21形成有在围绕输入轴2的外周侧的位置设置的圆筒状的凸缘部26,止脱垫圈27安装在该凸缘部26的外周侧。止脱垫圈27以被夹在主体部25的轴向的端面25a与轴承51的内圈51a之间的状态设置。该状态下,止脱垫圈27与插入于轴支承孔22中的小齿轮轴40的端面42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小齿轮轴40从轴支承孔22脱出。即,通过将行星架21的抵接部23a和止脱垫圈27分别与插入于轴支承孔22中的小齿轮轴40的两侧的端面41、42抵接,从而限制小齿轮轴40相对于轴支承孔22的轴向的移动。另外,轴承51被夹设于支承部件52与行星架21的凸缘部26之间,并将行星架21和支承部件52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该支承部件52在内啮合齿轮50的内周侧与该内啮合齿轮50固定为一体。
而且,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与小齿轮轴40的端面42的台阶部43以些许间隔对置。即,如图2所示,安装于行星架21的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与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22中的各个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以能够卡定的状态对置配置。由此,完成对多个小齿轮轴40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
此处,详细地说明止脱垫圈27对小齿轮轴40的定位。图4是从轴向的一端观察到的组装有小齿轮轴40的行星架组装体20的图。如该图所示,设置于行星架21的轴支承孔22中的小齿轮轴40在止脱垫圈27的外周侧沿周向等间隔(图中为90度的间隔)地排列。而且,各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的台阶线43a在沿着止脱垫圈27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与径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而且,止脱垫圈27覆盖并抵接于台阶部43的两侧的端面42a、42b中的、轴向高度低的一侧的端面42b。此外,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隔开些许间隙地对置。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3所示,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相对于台阶线43a设置在与轴向高度高的一侧的端面42a相同的一侧,并且,贯通孔45b沿与台阶线43a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如图4所示,以将小齿轮轴40的台阶线43a配置在沿着止脱垫圈27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方式安装小齿轮轴40及止脱垫圈27时,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21的中心朝向径向外侧。
图5是用于说明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及贯通孔45b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本实施方式中,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隔开些许间隙地对置。因此,允许小齿轮轴40旋转至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抵接的位置。即,从如图5A所示那样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位于沿着止脱垫圈27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状态起,如图5B或图5C所示那样,小齿轮轴40能够旋转至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抵接的位置。而且,如图5B及图5C所示,即使在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抵接的状态下,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也依然相对于行星架21的中心朝向径向外侧地配置。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安装于行星架21的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配置成能够卡定于被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轴支承部)22的各个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40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因此,无需像以往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那样需要铆接及铆接所需的防碳等特殊处理的工序,而且,不采用特殊装置,就能在小齿轮轴40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这样,小齿轮轴40的组装容易进行,由此能够以廉价的制造方法提供高强度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行星架21设置成能够绕输入轴(中心轴)2旋转,小齿轮轴40相对于输入轴2平行地支承在该输入轴2的外周侧。而且,止脱垫圈27是与输入轴2呈同心状地设置的圆盘状的部件,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的4部位分别与4个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对置。因此,利用单独的一个止脱垫圈27,就能够进行多个(4个)小齿轮轴40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由此,能够实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结构简化、及零件数量的削减,同时能在小齿轮轴40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在小齿轮30和小齿轮轴40之间设置有轴承32,在小齿轮轴40形成有润滑油通路45,该润滑油通路45由在该小齿轮轴40的内部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45a、和从该中空部45a向径向外侧贯通的贯通孔45b构成。而且,行星架21的抵接部23a仅与小齿轮轴40的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一部分抵接,在该端面41的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抵接部23a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连通的润滑槽24。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与行星架21为一体的结构设置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连通的润滑槽24,因此,无需以往结构那样的润滑槽形成用的其他零件。因此,以简单的结构且不增加零件数量,就能够对轴承32进行有效的润滑。
此外,行星架21以输入轴2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为了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对轴承32高效地供给润滑油,需要将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就这一点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像在先说明的那样,只要使设于小齿轮轴40的台阶部43的相位对齐来组装小齿轮轴40,就可将小齿轮轴40的贯通孔45b配置成相对于行星架21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因此,能够从小齿轮轴40的润滑油通路45对轴承32高效地供给润滑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和附图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即使是未直接记载在说明书及附图中的任何形状、结构、材质,只要起到本申请的发明的作用、效果,就在本申请的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小齿轮30及小齿轮轴40的设置数量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中的小齿轮及小齿轮轴的设置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数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在小齿轮的端面设置的台阶部及卡定该台阶部的卡定部件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因此,在小齿轮的端面设置的台阶部也可以是除了横穿小齿轮的端面的中心的直线状的台阶线以外的结构,卡定部件也可以是除了圆环状的止脱垫圈以外的结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台阶部43与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隔开些许间隙地对置的情况,这是考虑到小齿轮轴40及止脱垫圈27的组装作业的容易性而设计的。因此,作为用于进行小齿轮轴40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的结构,台阶部43和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之间的间隙并不是必须的。因此,也可使台阶部43和止脱垫圈27的外周缘27a无间隙地进行抵接。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该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
多个小齿轮;
分别轴支承所述多个小齿轮的多个小齿轮轴;和
行星架,该行星架设置成能够绕中心轴旋转,并且具有多个轴支承部,所述多个轴支承部分别将所述多个小齿轮轴相对于该中心轴平行地支承在所述中心轴的外侧,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所述多个小齿轮轴分别支承于所述多个轴支承部而构成,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
在所述小齿轮轴的一个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
卡定部件,通过将该卡定部件与所述中心轴呈同心状地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从而将该卡定部件的周缘部与所述台阶部隔开些许间隙地对置配置,
所述卡定部件的所述周缘的多个部位分别与所述多个小齿轮轴的各个所述台阶部对置配置,从而完成所述多个小齿轮轴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
2.(删除)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星架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供插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另一个端面抵接,
所述卡定部件是通过与插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一个端面抵接来防止所述小齿轮轴脱落的止脱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小齿轮和所述小齿轮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所述小齿轮轴形成有润滑油通路,所述润滑油通路由在该小齿轮轴的内部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和从该中空部向径向的外侧贯通的贯通孔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仅与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靠径向的外侧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靠所述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与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润滑油通路连通的润滑槽。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允许所述小齿轮轴旋转至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卡定部件的外缘抵接的位置,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卡定部件的外缘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贯通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的外侧。

Claims (6)

1.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该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
多个小齿轮;
分别轴支承所述多个小齿轮的多个小齿轮轴;和
行星架,该行星架具有分别支承所述多个小齿轮轴的多个轴支承部,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所述多个小齿轮轴分别支承于所述多个轴支承部而构成,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所述小齿轮轴的一个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卡定部件,该卡定部件通过被安装在所述行星架而能够卡定所述台阶部,
通过将安装于所述行星架的所述卡定部件配置成,能够卡定于被分别插入于所述多个轴支承部的各个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台阶部,从而完成所述多个小齿轮轴各自的旋转方向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设置成能够绕中心轴旋转,
所述小齿轮轴相对于该中心轴平行地支承在所述中心轴的外侧,
所述卡定部件是具有与所述中心轴呈同心状地设置的圆形的周缘的部件,该卡定部件的所述周缘的多个部位分别将所述多个小齿轮轴的各个所述台阶部卡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星架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供插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另一个端面抵接,
所述卡定部件是通过与插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一个端面抵接来防止所述小齿轮轴脱落的止脱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小齿轮和所述小齿轮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所述小齿轮轴形成有润滑油通路,所述润滑油通路由在该小齿轮轴的内部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和从该中空部向径向的外侧贯通的贯通孔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仅与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靠径向的外侧的一部分抵接,在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靠所述径向的内侧与所述抵接部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与所述小齿轮轴的所述润滑油通路连通的润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轴被所述卡定部件定位,从而该小齿轮轴的所述贯通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行星架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的外侧。
CN201080056432.4A 2009-12-21 2010-11-18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Active CN102686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9601 2009-12-21
JP2009289601 2009-12-21
PCT/JP2010/070535 WO2011077869A1 (ja) 2009-12-21 2010-11-18 プラネタリギヤのピニオン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913A true CN102686913A (zh) 2012-09-19
CN102686913B CN102686913B (zh) 2015-04-22

Family

ID=4419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6432.4A Active CN102686913B (zh) 2009-12-21 2010-11-18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5894B2 (zh)
JP (1) JP5415562B2 (zh)
CN (1) CN102686913B (zh)
DE (1) DE112010004918T5 (zh)
WO (1) WO20110778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223A (zh) * 2012-12-14 2015-09-1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行星传动装置
CN107091304A (zh) * 2016-02-18 2017-08-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4023B3 (de) * 2012-08-08 2014-01-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lanetengetriebe mit Planetenträger
JP5675878B2 (ja) * 2013-03-21 2015-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ピニオンの潤滑構造
JP5936278B2 (ja) * 2013-12-24 2016-06-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DE102014221084A1 (de) * 2014-10-17 2016-04-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Planetenträger mit freigestelltem Lagersitz
CN108463653B (zh) 2016-01-26 2021-06-22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具有带固定且不可旋转地安装到架体的销的行星架的行星单元
JP6732674B2 (ja) * 2017-02-08 2020-07-29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
DE102017117691A1 (de) 2017-08-04 2019-02-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Umlaufrädergetriebe
DE102017117692A1 (de) 2017-08-04 2019-02-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Umlaufrädergetriebe
US10738879B2 (en) 2018-07-17 2020-08-11 Borgwarner Inc. Planetary transmission having planet carrier with thrust plate configured to aid in retaining pins to carrier body
US10975955B2 (en) * 2018-08-24 2021-04-13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Planetary gear system
DE102019205760A1 (de) * 2019-04-23 2020-10-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miervorrichtung und Planetengetriebe sowie Kraftfahrzeug
US11215122B2 (en) * 2019-11-20 2022-01-04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eared architecture for gas turbine engine
US11162575B2 (en) * 2019-11-20 2021-11-02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eared architecture for gas turbine engine
JP7089614B1 (ja) 2021-03-26 2022-06-22 Kyb株式会社 減速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4257U (ja) * 1983-03-16 1984-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プラネタリギヤ装置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US4756212A (en) * 1987-01-12 1988-07-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lanet gear carrier assembly
JPH0564560U (ja) * 1992-02-05 1993-08-27 ジャトコ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装置のキャリア組立体
US5480362A (en) * 1992-09-03 1996-01-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planetary carrier
CN101038028A (zh) * 2006-03-14 2007-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冷却和润滑轴承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9045U (zh) 1985-08-29 1987-03-09
US4901601A (en) 1988-11-14 1990-02-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lanetary carrier assembly and method
GB2294308B (en) 1992-09-03 1996-07-17 Honda Motor Co Ltd Lubrication of double planetary carrier
JP3180279B2 (ja) * 1992-09-03 2001-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ダブルプラネタリキャリア
JPH08326876A (ja) 1995-05-31 1996-12-10 Musashi Seimitsu Ind Co Ltd 遊星歯車機構の潤滑部構造
JP2001153212A (ja) 1999-11-29 2001-06-08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遊星歯車装置
JP2002317864A (ja) 2001-04-20 2002-10-31 Fuji Heavy Ind Ltd プラネタリギヤのピニオン軸組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4257U (ja) * 1983-03-16 1984-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プラネタリギヤ装置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US4756212A (en) * 1987-01-12 1988-07-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lanet gear carrier assembly
JPH0564560U (ja) * 1992-02-05 1993-08-27 ジャトコ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装置のキャリア組立体
US5480362A (en) * 1992-09-03 1996-01-0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planetary carrier
CN101038028A (zh) * 2006-03-14 2007-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冷却和润滑轴承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223A (zh) * 2012-12-14 2015-09-1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行星传动装置
CN107091304A (zh) * 2016-02-18 2017-08-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
CN107091304B (zh) * 2016-02-18 2019-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2627A1 (en) 2012-10-04
CN102686913B (zh) 2015-04-22
JP5415562B2 (ja) 2014-02-12
US8905894B2 (en) 2014-12-09
JPWO2011077869A1 (ja) 2013-05-02
WO2011077869A1 (ja) 2011-06-30
DE112010004918T5 (de) 201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6913A (zh) 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
US8545364B2 (en) Gear set arrangement of a planetary transmission
EP2821672B1 (en)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
EP3109973B1 (en) Wheel drive motor and in-wheel motor drive assembly
US7316629B2 (en) Planetary gear apparatus
US6749533B2 (en) Gearbox
CN106030142B (zh) 同心双离合器装置
EP2399048B1 (de) Hybrid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3498891B (zh) 一种具有间隙及阻尼调节功能的行星传动组件
CN101563553A (zh) 齿轮装置
CN108474452B (zh) 行星齿轮机构
CN106272248A (zh) 一种螺栓装卸装置
CN103291850A (zh)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
US9903464B2 (en) Differential device
US20010012808A1 (en) Transmission equipped with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US20140260743A1 (en) Wheel driving apparatus
US9434032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stacked planetary gear set
JP6482809B2 (ja) 変速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
US20180119746A1 (en) Vehicle drive apparatus
JP4244955B2 (ja) 自動車用ハブ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JP2007182987A6 (ja) 差動揺動型減速機、差動揺動型減速機の製造方法、減速機およびコロ軸受
US9068639B2 (en)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an input gear of transmission
JP2006250253A (ja) 自動変速機用の中空回転体
CN101761650B (zh) 油封及旋转装置
EP4053424B1 (en) Gea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