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498A - 升降机轿厢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498A
CN102686498A CN2010800557528A CN201080055752A CN102686498A CN 102686498 A CN102686498 A CN 102686498A CN 2010800557528 A CN2010800557528 A CN 2010800557528A CN 201080055752 A CN201080055752 A CN 201080055752A CN 102686498 A CN102686498 A CN 102686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device
car
strut member
top ceiling
ceiling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7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498B (zh
Inventor
多纳托·卡帕莱利
尼古拉斯·格雷莫
埃利克·罗西希诺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06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 B66B13/08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guided for horizont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轿厢,该升降机轿厢具有一个轿厢本体(1)以及一个顶棚框架(50),该轿厢本体包括可移动安装的多个轿厢门扇(10.1,10.2),这些轿厢门扇具有多个上引导辊,该顶棚框架使得该轿厢本体(1)稳定。此外,存在用于移动这些轿厢门扇(10.1,10.2)的多个驱动装置(61至66)以及用于安装和引导这些轿厢门扇(10.1,10.2)的一个水平门导轨(2)。一个驱动装置支架(30)沿着轿厢本体(1)的一个上部水平前边缘水平地安排在顶棚框架(50)的一个上部面上的一个水平表面上。这个驱动装置支架(30)具有一个竖直的表面部分(31)以及一个水平的表面部分(32),这个竖直的表面部分平行于顶棚框架(50)的一个竖直前侧(56)而延伸,并且这个水平的表面部分平行于顶棚框架(50)的水平表面而延伸。导轨(2)被直接紧固到顶棚框架(50)的该竖直前侧(56)上。

Description

升降机轿厢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轿厢,其具有水平可移位地安装于升降机轿厢上的至少一个轿厢门扇。
升降机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是基于以下的原则,即功能单元和部件占用尽可能小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升降机竖井中的这种小的安装空间的较大份额可供一个具有乘客区域的最大可能地板空间的升降机来使用。
具体在升降机轿厢的前部面与升降机竖井的前壁之间的安装空间中可以获得额外的乘客区域,其中安排了轿厢门和具有门驱动部件的竖井门、轿厢门/竖井门联接装置以及安全机构,等等。
图1示出了一种已知的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1的细节的示意图。在本说明书中表述“轿厢本体”应理解为是指升降机轿厢的部分,该部分形成了可关闭壳体并且通常包括一个轿厢地板、轿厢天花板、连接轿厢地板和轿厢天花板的墙壁元件、以及门系统。这样的轿厢本体可以由一个轿厢框架来支撑,其中该轿厢框架从承载装置悬挂,并被引导在升降机竖井中的多个轿厢导轨上。然而,轿厢本体也可以自行支撑,其中不提供单独的轿厢框架,并且轿厢本体通过附接到轿厢本体上的引导元件而直接悬挂于承载装置处并被引导在多个轿厢导轨上。
图1示出了穿过一种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1的一个前上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中的左侧可看见轿厢门扇10.1。轿厢门扇10.1包括一个托架15,该托架由一个平板11.1和多个引导辊12形成。这个托架15沿着门导轨2移动,该门导轨通过一个间隔件9机械地连接到一个门支撑构形件3上,所述门支撑构形件3被紧固到轿厢本体1的多个前构形件1.1上。托架15的这种类型的悬挂允许了轿厢门扇10.1在垂直于拖曳平面的一个平面中的一种水平打开和关闭移动。在下端,轿厢门扇10.1例如可被引导在轿厢地板5的轿厢门槛5.1中的引导槽5.2中。图1示出了,轿厢门/竖井门联接装置14典型地被附接在前部面上以便将一个轿厢门扇10.1的水平移位转换成竖井门扇的一种同步的水平移位。
图2示出了另一种已知的升降机轿厢的细节的示意性透视展示。展示出了“轿厢本体”1,该轿厢本体通常由一个轿厢框架(此处未示出)来支撑,而这个轿厢框架是从承载装置悬挂的并被引导在升降机竖井中的多个轿厢导轨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轿厢地板5、天花板面板6、侧壁7、前壁8和两个轿厢门扇10.1和10.2。每个轿厢门扇10.1、10.2都悬挂于一个托架15,该托架包括具有多个引导辊12的一个平板11.1和11.2(引导辊12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见,因为它们被安排于平板11.1、11.2之后)。这两个托架15沿着一个门导轨2移动,而门导轨在这种情况下由安排在竖直平面中的两个构形条状物2.1、2.2形成。这些构形条状物2.1、2.2被紧固到一个C形的门支撑构形件3上。在这种情况下,该C形的门支撑构形件3包括一个下部水平条状物3.3、一个后部竖直面3.2和一个上部水平条状物3.4。C形的门支撑构形件3被紧固在轿厢本体1的前壁8的上部区域中。托架15的这种类型的悬挂和引导使得这些轿厢门扇10.1、10.2能够水平打开和关闭移动。在它们的下端,这些轿厢门扇10.1、10.2可以被引导在轿厢地板5的轿厢门槛5.1的一个引导槽中。在该图中也示出了轿厢门/升降机门联接装置14。
在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上的安装空间中提供了多个元件,这些元件占用并非必需的大量的安装空间并且并非必需的提高了总体质量。
升降机轿厢的这种移动的质量在对于总体升降机系统的优化中起作用,因为这种质量在升降机轿厢的每个行程过程中加速并且必须被减慢。这导致了利益冲突,例如对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升降机轿厢的稳定性的要求与对最小质量的要求之间的冲突。
考虑到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目标是提出用于移动和引导轿厢门扇的一种节约空间和节省重量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这一目标是通过具有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一种升降机轿厢来解决的。
多个有利实施方案可以由从属权利要求推断出。
本发明的细节及其优点在本说明书的以下部分中更详细地说明。
基于多个实例并参考示意附图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门支撑构形件(门横梁)的一种先前已知的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2示出了具有用作门支撑构形件(门横梁)的C构形件的另一种先前已知的升降机轿厢的示意性透视展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装配在轿厢本体的天花板框架上的驱动装置支撑件的升降机轿厢的前上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装配在轿厢本体的天花板框架上的驱动装置支撑件的另一种升降机轿厢的前上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装配在轿厢本体的天花板框架上的驱动装置支撑件的另一种升降机轿厢的前上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装配在轿厢本体的天花板框架上的驱动装置支撑件的另一升降机轿厢的前上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集成于轿厢本体的天花板面板6中的驱动装置支撑件的另一种升降机轿厢的天花板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展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的天花板框架构形件的示意性截面展示;并且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的示意性透视图。
在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或功能上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将参考图3进行描述。在该图示中,一个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1的上端前部分以示意性截面展示来示出。该截面贯穿天花板框架50的一个前部空心构形件。这个天花板框架50是轿厢本体1的一部分,并且尤其被用于稳定该轿厢本体。轿厢本体1的内部在图3中通过参考标志I示出。轿厢本体1具有用作垂直的轿厢壁7、8的多个壁元件。取决于这个实施方案,这些壁元件可以被例如内部地或外部地紧固到天花板框架50上,如参考前壁8所示。
轿厢本体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轿厢门扇10.1,它被安排在包含轿厢门的该轿厢本体的前部面的区域中。轿厢门扇10.1被悬挂于具有多个引导辊12的一个托架15。一个门导轨2用于引导该轿厢门扇10.1的托架15的这些引导辊12,并因此用于引导整个轿厢门扇。门导轨2被安排在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上,并且经由至少一个间隔件9而直接紧固到天花板框架50上。这样的间隔件可被省略,并且如果门导轨具有与这种所展示的门导轨2和间隔件9的联合截面大致相对应的截面的话,则门导轨2可直接地抵靠在天花板框架上。
提供了驱动装置以便移动轿厢门扇10.1。在本案和下文中,表述“驱动装置”主要被理解为是指以下部件:具有一个驱动轴65的门驱动电机61、驱动皮带轮62、循环门驱动皮带63、驱动器64以及皮带返回辊66(图3中不可见)。
门驱动电机61通过驱动轴65(见图5、图6和图9)来驱动这个驱动皮带轮62,并且通过其还驱动这个门驱动皮带63。门驱动皮带通过其来移动托架15并且由此还移动该轿厢门扇10.1的这个驱动器64被联接至该门驱动皮带63。一个轿厢门/竖井门联接装置14也被安排在托架15上,该联接装置被设计用于当到达一个楼层时将轿厢门(在这种情况下为轿厢门扇10.1)的打开移动转移到一个相对的升降机竖井门(未示出)上。
用于对引导在门导轨2上的轿厢门扇10.1进行驱动的上述驱动装置61-66被安排在驱动装置支撑件30上。驱动装置支撑件30在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的上部区域中被紧固到天花板框架50上,并具有一种Z形的截面。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它沿着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上的上部水平边缘54而在天花板框架50的上部面53的区域中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装置支撑件30具有一个竖直表面部分31,该竖直表面部分平行于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延伸,其中表面部分31优选地与天花板框架50的前部面56对齐并且与其形成一个共用的竖直表面。驱动装置支撑件30进一步包括一个水平表面部分32,该水平表面部分与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成直角而延伸,并且平行于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而延伸。驱动装置支撑件30优选地通过其水平表面部分32而连接到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上。此外,驱动装置支撑件30包括另一个表面部分33,该表面部分在所述驱动装置61-66的上方从竖直表面部分31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保护所述驱动装置抵抗坠落物体并免于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因而已经去除了传统C形门支撑构形件3(参见图2)。在图3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在已知的现有技术中被附接到这个门支撑构形件上的该门导轨2直接地或经由至少一个间隔件而紧固到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上,并且门引导力被相应地引入到该天花板框架50上。上述驱动装置支撑件30已经从上方被装配并紧固在天花板框架50上,以便能够容纳所有先前安排在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上的门支撑构形件3上的部件。
由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安放在天花板框架50的顶部上,所以在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8上占用小于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具有C形驱动支撑构形件的已知实施方案的安装空间。此外,由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固定连接到天花板框架50上,它加强了天花板框架50的刚性。天花板框架50和驱动支撑构形件30优选地被联合地设计和确定尺寸,从而使得它们一起具有必需的刚性。然而,这种空间优化安排为所述的这种驱动装置的安排和紧固提供了均匀的、平面的或实际上平面的竖直表面。
图4中展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下文中仅描述不同于图3的元件的那些元件。其余的元件参考图3的描述。
在根据图4的实施方案中,驱动装置支撑件30也被安排在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的上部面53上。门驱动电机61和其它驱动装置62、63被安排在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竖直表面31上。用于托架15的门导轨2被直接地或经由至少一个间隔件9而紧固于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上。托架基本上由弯曲的板材构形件11.1(在这种情况下以粗黑线表示)和安排在该板材构形件上的多个引导辊12构成。
同样地,根据图4的第二实施方案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具有Z形的截面,并且包括水平表面部分32、竖直表面部分31和另一个水平表面部分33。
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的上述优点也适用于这个实施方案。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安装深度A1是等同的或部分等同的。安装深度A1涉及突出超出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所有元件并且涉及驱动装置61-66。安装深度A1还包括轿厢门/竖井门联接装置14。
前竖井壁以参考标志4被示意性地表示在图3和图4中。
在图5中示出了另一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在下文中仅对不同于图3和图4的元件的那些元件进行描述。因此,其余元件参考图3和图4的描述。图5是在此情况下仅示出驱动装置支撑件30、天花板框架50的前(空心)支撑件、门驱动电机61、具有门驱动皮带63的驱动皮带轮62,以及驱动轴65。在这个实施方案中,驱动装置支撑件30也被紧固在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的上部面53上。由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竖直前部面31和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被对齐,所以两个表面也形成一个整体表面。在这种情况下,门驱动电机61被安排在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一个凹陷中,其中门驱动电机61或仅仅其驱动轴65从该凹陷伸出。大部分的门驱动电机61或整个门驱动电机61因而放置在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后侧(在这种情况下为右手侧)上。门驱动电机61可以由金属片材或由壳体67来保护。
根据图5的该第二实施方案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同样具有Z形截面,并且包括水平表面部分32、竖直表面部分31以及另一个水平表面部分33。
本实施方案的优点是,驱动皮带轮62与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竖直前部面31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由门驱动电机61的尺寸来限定的,因为门驱动电机61至少部分地坐落在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前述凹陷中。由于门驱动电机61的这种定位,驱动皮带轮62可以更紧密地坐落在竖直前部面31上,并且因此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将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水平表面部分33形成为更短的(即,这个表面部分33并不如同现有技术一样伸出远远超过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深度A2小于图3或图4中的安装深度,即A2<A1。尤其是,安装深度A2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深度。
在图6中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下文中将仅对不同于图3、图4和图5中的元件的那些元件进行描述。因此,其余元件参考图3、图4和图5的描述。图6是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该示意图仅示出了驱动装置支撑件30、天花板框架50的前(空心)支撑件、门驱动电机61和具有门驱动皮带63的驱动皮带轮62,以及驱动轴65。在该实施方案中,驱动装置支撑件30也被紧固在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的上部面53上。由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竖直前部面31和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被对齐,所以两个表面也形成一个整体表面。在这种情况下,门驱动电机61被完全地插入驱动装置支撑件30。
与图5中的情况相比,L形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被用于这种情况。如同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不具有水平表面部分33。安装深度A3仍小于图5中的安装深度,即A3<A2。
图7中以高度示意性的方式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该实施方案特征在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包括水平表面部分32,该水平表面部分延伸过轿厢本体1的整个天花板深度W并且形成轿厢本体的轿厢天花板。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于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水平表面部分32延伸过整个天花板深度W,所以整个轿厢本体1被额外地稳定。
驱动装置支撑件30优选地被焊接到天花板框架50上。然而,它还可被螺钉连接,如同图4中通过螺钉连接51的示意性地表示的。该螺钉连接51的形式可被应用于所有实施方案。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长度上需要多个螺钉,以便将其连接到天花板框架50上。只有以此方式,驱动装置支撑件30才可以成为天花板框架50的承载或附随承载元件。以替代的方式,也可被使用铆钉或粘合剂连接。
图8示出了天花板框架50的前部分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驱动装置支撑件30被集成在天花板框架构形件中。具有集成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天花板框架50的构形件是由单件的板材金属或扁钢生产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竖直表面部分31和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具有共用前部面的单元。一个端部边缘能够以直角来焊接在后部面上,以便使天花板框架50的构形件闭合从而形成一个空心构形件。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对应的焊缝52。除已讨论的优点之外,该实施方案还提供了整体上使用了更少的部件的优点。此外,该实施方案是非常刚性的,尽管必须使用相对少的材料。该天花板框架50的前部面在其整体长度上是完全平坦的。驱动元件(61至66)可以并不困难地紧固在天花板框架的这个前部面的整个区域中。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升降机轿厢的轿厢本体1的示意性透视图。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参考之前实施方案的描述。不可见于其它附图的截面展示中的不同细节,可见于图9中。
外周天花板框架50被安排在轿厢本体1的上部面的区域中。该天花板框架50可与多个空心构形件(如同图3、图4、图5、图6或图7中可见)焊接在一起。壁元件7、8和轿厢本体1的其它元件,例如天花板面板6,被安排在该天花板框架50上。地板框架57可被安排在轿厢本体1的地板区域中。该地板框架57可大部分地等同于天花板框架50。如上所述,Z形驱动装置支撑件30坐落在轿厢本体1的前部面区域中的天花板框架50的上部面上。驱动装置支撑件30支撑驱动装置,即门驱动电机61、驱动皮带轮62、皮带返回辊66、以及具有驱动器64的循环门驱动皮带63。驱动器64接合门驱动皮带63并移动这两个托架15的平板11.1、11.2。引导辊12(在这种情况中不可见)沿着水平的门导轨2滚动。该门导轨2由一种扁平的构形件形成,其直接地或通过至少一个间隔件而紧固到形成轿厢本体1的一部分的该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上。通过这种螺钉连接或焊接的驱动装置支撑件30增加了天花板框架50的稳定性。
示出的这些实施方案可用于各种升降机轿厢。例如,技术教条可被转移至具有或不具有轿厢框架的升降机轿厢、具有上或下托辊或具有支撑件装置紧固点的升降机轿厢,以及具有任何类型的门系统的升降机轿厢。
下文将总结图中所示出的这些描述的实施方案的一些进一步优点。总体而言,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轿厢需要的材料更少,因为在一方面,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升降机轿厢中提供的的门支撑构形件被大幅度省略,并且还因为由于驱动支撑构形件30与天花板框架50之间的协作增加了天花板框架的稳定性而可以将天花板框架50设计为较不稳定的。因此一方面减少了升降机轿厢的总体质量而另一方面减少了成本。由于门组装所需的安装深度A1、A2、A3的减少,对于给定的升降机竖井的尺寸,可形成更大的轿厢本体1的内部。此外,组装没那么复杂,因为驱动支撑构形件30可在工厂被组装于升降机轿厢上。驱动装置61-66和门导轨2(或2.1、2.2)也可以例如在工厂被预先组装和尤其被调整。总体上,由此而提供了轿厢门扇10.1,10.2的更精确且更安静的引导,并且由于在工厂有可能进行的相对精确地调整,确保了在门驱动皮带63上仅发生最小的磨损。此外,由于驱动支撑构形件30与天花板框架50之间的协作产生了增加的稳定性,天花板框架50可被设计为较不稳定。

Claims (7)

1.一种升降机轿厢,具有
-一个轿厢本体(1),该轿厢本体包括一个天花板框架(50),
-至少一个水平地可移位的轿厢门扇(10.1,10.2),该轿厢门扇具有多个上引导辊(12),
-用于移动该轿厢门扇(10.1,10.2)的驱动装置(61至66),
-一个驱动装置支撑件(30),在该驱动装置支撑件上组装了用于移动该轿厢门扇(10.1)的该驱动装置(61至66),
-一个门导轨(2),该门导轨用于引导这些引导辊(12)并且用于悬挂该轿厢门扇(10.1,10.2),
其特征在于,
该门导轨(2)直接地或经由至少一个间隔件(9)被紧固到该天花板框架(50)的竖直前部面(56)上,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不形成该间隔件(9)或该间隔件(9)的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轿厢,
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沿着该轿厢本体(1)的一个上部水平前边缘(54)水平地安排在该天花板框架(50)的一个上部面(53)的水平表面(55)上,
-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包括一个竖直表面部分(31),该竖直表面部分平行于该天花板框架(50)的一个竖直前部面(56)而延伸,并且
-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包括一个水平表面部分(32),该水平表面部分平行于该天花板框架(50)的水平表面(55)而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轿厢,其特征在于,用于移动该至少一个轿厢门扇(10.1,10.2)的该驱动装置(61至66)被安排在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的该竖直表面部分(31)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升降机轿厢,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是该天花板框架(50)的一个整体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升降机轿厢,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是该天花板框架(50)的一个固定部件,并是被焊接、铆接、粘合剂粘结或螺钉连接到该天花板框架(50)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升降机轿厢,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支撑件(30)
-具有一个Z形截面并包括该水平表面部分(32)、该竖直表面部分(31)和一个另外的水平表面部分(33),或者
-具有L形截面并包括该水平表面部分(32)和该竖直表面部分(31)。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升降机轿厢,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支撑构形件(30)由一种金属板材形成,该驱动支撑构形件还作为该轿厢本体(1)的天花板元件(6)起作用。
CN201080055752.8A 2009-12-23 2010-11-17 升降机轿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6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80543A EP2338823A1 (de) 2009-12-23 2009-12-23 Aufzugskabine
EP09180543.2 2009-12-23
PCT/EP2010/067704 WO2011076494A1 (de) 2009-12-23 2010-11-17 Aufzugskab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498A true CN102686498A (zh) 2012-09-19
CN102686498B CN10268649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2212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7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6498B (zh) 2009-12-23 2010-11-17 升降机轿厢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88019B2 (zh)
EP (2) EP2338823A1 (zh)
CN (1) CN102686498B (zh)
BR (1) BR112012014837A2 (zh)
ES (1) ES2535622T3 (zh)
WO (1) WO20110764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134A (zh) * 2017-02-08 2019-09-2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电梯设备的轨道支架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3226A1 (de) 2012-12-17 2014-06-18 Inventio AG Türe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CN104955754A (zh) * 2013-02-01 2015-09-3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用于安装电梯的方法
US10246300B2 (en) 2015-06-30 2019-04-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virtual aerodynamic shroud
CN105347152A (zh) * 2015-11-23 2016-02-24 苏州和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轿厢式电梯层门装置
EP4269311A1 (de) 2022-04-25 2023-11-01 Thoma Aufzüge GmbH Rollstuhlgerechte fahrstuhlkab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791A (zh) * 2003-05-29 2005-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CN101177226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WO2009058119A1 (en) * 2007-11-01 2009-05-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oor vibration and noise isolator
CN101506085A (zh) * 2006-08-25 2009-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JP2009208947A (ja) * 2008-03-06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戸装置
JP2009249155A (ja) * 2008-04-10 200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6392A (en) * 1930-03-22 1932-07-05 Otis Elevator Co Closure operating mechanism
US2572196A (en) * 1947-10-01 1951-10-23 Watson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US2859835A (en) * 1955-02-24 1958-11-11 Toledo Scale Corp Mechanis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elevator cabs and hatchways
JPS58151182U (ja) * 1982-04-01 1983-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かごのドア−装置
US5323876A (en) * 1992-08-03 1994-06-28 Mcallister Emory C Elevator door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791A (zh) * 2003-05-29 2005-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CN101506085A (zh) * 2006-08-25 2009-08-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CN101177226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WO2009058119A1 (en) * 2007-11-01 2009-05-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oor vibration and noise isolator
JP2009208947A (ja) * 2008-03-06 2009-09-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戸装置
JP2009249155A (ja) * 2008-04-10 200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134A (zh) * 2017-02-08 2019-09-2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电梯设备的轨道支架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CN110268134B (zh) * 2017-02-08 2021-03-1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电梯设备的轨道支架的方法以及电梯设备
US11186464B2 (en) 2017-02-08 2021-11-30 Inventio Ag Method for fixing a rail bracket of a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14837A2 (pt) 2016-08-16
EP2338823A1 (de) 2011-06-29
EP2516314B1 (de) 2015-01-28
ES2535622T3 (es) 2015-05-13
US9388019B2 (en) 2016-07-12
US20120318616A1 (en) 2012-12-20
CN102686498B (zh) 2015-11-25
WO2011076494A1 (de) 2011-06-30
EP2516314A1 (de)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6498A (zh) 升降机轿厢
RU2226468C2 (ru) Интегра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жесткости внутренней части двери
EP2748094B1 (en) Elevator roller guide
US4917433A (en) Motor vehicle door with a multi-shell door body
RU99120992A (ru) Кабина лифта
EP3115328B1 (en)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US20160123057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with hinge reinforcement
US9248863B2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US8251425B2 (en) Seat frame for a vehicle seat
CN210710257U (zh) 背包式电梯的型材轿厢架和电梯
CN101475117B (zh) 电梯层门装置上坎组件
EP3031766A1 (en) Elevator car
KR20170130987A (ko) 엘리베이터용 비상정지장치
KR10148711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엘리베이터칸
CN106428230A (zh) 具有焊接可达性的能量吸收型载荷传送支架
JP5002313B2 (ja) エレベータ用乗かご
RU2309886C1 (ru) Купе кабины лифта
EP1702826A2 (en) Overhead baggage rack unit of railway car
CN102348629B (zh) 具有导轨支架的电梯系统
CN102753467B (zh) 具有配重的升降机
CN204899551U (zh) 车门玻璃升降电机支架及汽车
WO2012025991A1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装置
KR102298866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구조
ITMI20080734A1 (it) Kit monoblocco per ascensore
CN202686156U (zh) 车用脚踏板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