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6881B - 高炉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炉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6881B
CN102666881B CN201080048910.7A CN201080048910A CN102666881B CN 102666881 B CN102666881 B CN 102666881B CN 201080048910 A CN201080048910 A CN 201080048910A CN 102666881 B CN102666881 B CN 102666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fine coal
blown
biomass char
blast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89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6881A (zh
Inventor
鹤田秀和
浅沼稔
藤林晃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Steel Corp
JF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KK Corp filed Critical N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2529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2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6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6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7/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s with indirect heating, e.g. by external combustion
    • C10B47/28Other processes
    • C10B47/30Other processes in rotary ovens or reto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2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1Injecting additional fuel or reduc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2Making special pig-iron, e.g. by applying additives, e.g. oxides of other metals
    • C21B5/023Injection of the additives into the melting pa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炉的操作方法,其解决了在高炉操作中将粉煤作为辅助还原材进行利用时的课题,可通过使用生物质替代粉煤而对CO2排出量的削减做出贡献。本发明中使用一种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粉煤作为辅助还原材从风口吹入的高炉操作中,利用(2)对生物质(1)进行干馏,将所得到的生物质焦(3)粉碎,与粉煤(4)同时从风口吹入。优选将粉煤与生物质焦利用混合装置(5)进行混合后从风口吹入、按照粉煤与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0质量%以上的方式从风口进行吹入。

Description

高炉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操作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将粉煤(微粉炭)作为辅助还原材进行利用的高炉工艺中,将对生物质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生物质焦(biomass char)作为高炉的辅助还原材进行利用。
背景技术
在以立式炉为代表的高炉中,将铁矿石或废铁等铁源以及作为铁矿石还原材和热源的焦炭用作原料。为了制造适于高炉操作的焦炭,需要昂贵且品质优良的原料煤(coal for coke making)。因此,目前进行的是将对燃料用煤进行微粉碎而成的粉煤作为热源从高炉的风口吹入来削减昂贵的焦炭用量的高炉操作方法。用于高炉吹入的粉煤与焦炭用煤(coal for coke making)不同,一般使用粘结性(caking property)差的煤(不粘结煤)(noncaking coal)。吹入的粉煤量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吹入量越多则越可削减焦炭用量,可以降低成本。通常,若相对于每1吨生铁吹入100kg~200kg的粉煤,则可大致削减同量的焦炭用量。对于此处所吹入的粉煤的粒度来说,工业上通常使用74μm以下的粉煤占粉煤全部质量的60%~80%(将其简记为粉煤粒度为74μm以下、60~80质量%。)的范围的粉煤。
在高炉中,从炉下部风口部吹入约1100℃的高温且高速的空气(风口前端气体速度为约200m/s),焦炭转换为还原气体,将铁矿石还原。在风口前端,由于该鼓风能量的作用,形成了被称为燃烧带(回旋区(レ一スゥェィ))的空间,在该空间中,焦炭被转换为还原气体。在风口部作为辅助还原材被吹入的粉煤也需要在该回旋区被转换为还原气体。但是,通过回旋区的粉煤的停留时间为0.01秒左右,希望为燃烧性良好的粉煤性状。对于粉煤的燃烧性,其粒径虽也是重要的,但其依赖于挥发成分量(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2。)。在回旋区内未燃烧完的粉煤作为未燃炭(チャ一)与气体一同在高炉内上升。此时,与通过铁矿石还原所生成的CO2和H2O发生反应,转换为CO。该CO被用于铁矿石的还原。未燃炭的消耗量由炉内生成的CO2和H2O量来决定。
另一方面,从防止地球温室化的方面出发,CO2排出量的削减为紧急课题。在钢铁业中也进行了用于削减CO2排出量的技术的开发。作为削减CO2排出量的方法,有削减投入的碳量、回收排出的CO2、将现有的煤和石油等替换为不含碳(carbon free)的碳源等方法。作为不含碳的碳源已知有生物质,在钢铁业中如果能使用生物质作为煤替代物,则可有助于CO2排出量的削减。作为生物质,有房屋建筑的解体中产生的木材废弃物、木材加工处产生的木质系废弃物、森林等中的剪枝废弃物、农业系废弃物等。作为其处理利用方法,主要为填埋、放置、焚烧、燃料等。并且,已知还有以燃料利用为目的的生物燃料作物。
生物质由碳、氧、氢构成,但其本身为高含水率、低热值(例如,水分15质量%、热值16.2MJ/kg-干燥基准),从效率方面考虑,在直接炼铁工艺中的使用还不能说是有利的。并且,利用通常的磨煤机(辊磨机、球磨机等)难以将废木材直接粉碎至74μm以下,需要利用冲击方式等的粉碎机。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钢铁协会“铁和钢”vol.81、1995年、p.1114
非专利文献2:日本钢铁协会“铁和钢”vol.78、1992年、p.120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a)~(d)的课题。
(a)挥发成分浓度低的粉煤(例如无烟煤)的燃烧性通常较差,无法确保风口前端的高燃烧率。
(b)回旋区内的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生成未燃烧的炭(由燃烧不充分的粉煤生成的炭),受到高炉内产生的CO2和H2O的作用而发生气化。但是,未燃烧的炭量多的情况下,在高炉内未被消耗,炉内的压力损失增加。
(c)在选择高炉吹入用煤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挥发成分量等。
(d)如上所述,将生物质作为高炉吹入用炭材进行利用的情况下,其为高含水率、低热值,同时难以粉碎至微粉,不能与粉煤进行同样的操作,无法在高炉中有效使用,因而焦炭削减效果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的操作方法,其解决在高炉操作中将这样的粉煤作为辅助还原材进行利用时的课题,通过使用生物质来替代粉煤,能够对CO2排出量的削减做出贡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特征如下。
(1)一种高炉操作方法,其为将粉煤作为辅助还原材从风口吹入的高炉操作方法,在该方法中,对生物质进行干馏,将所得到的生物质焦粉碎,生成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将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从上述风口吹入。
(2)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吹入包括将粉煤与生物质焦混合后从风口进行吹入。
(3)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吹入包括由同一风口内的生物质焦粉碎物吹入枪(ランス)和粉煤吹入枪将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吹入。
(4)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按照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0质量%以上的方式从风口进行吹入。
(5)如(4)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0质量%以上、25质量%以下。
(6)如(5)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5质量%以上、25质量%以下。
(7)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具有2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挥发成分。
(8)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吹入包括按照以质量比例计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粉煤=6~50∶94~50的比例从风口吹入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
(9)如(8)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粉煤为20~50∶80~50的比例。
(10)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上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的粒度为,74μm以下的粉碎物占80质量%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不受粉煤的挥发成分的制约,即使为低品质的煤也能够用于高炉中,并且通过在高炉中使用对生物质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生物质焦,可以有助于削减炼铁工艺中的CO2排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用的生物质干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用的生物质焦和粉煤的燃烧试验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燃烧试验结果的图(回旋区内最高温度位置)。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燃烧试验结果的图(燃烧气化率)。
图6是示出加和性(加成性)成立的情况下的燃烧气化率与实测的燃烧气化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将生物质干馏得到的生物质焦进行粉碎后与粉煤同时从高炉风口吹入,可以改善粉煤的燃烧性。从而,即使为挥发成分浓度低的粉煤也能够用于高炉吹入,可使用的粉煤的煤种得以扩大。
由于对生物质进行干馏而得到的生物质焦可以进行微粉碎,因而可以将粉煤与生物质焦预先混合并通过使用粉煤吹入用配管而吹入到炉中、或者可以使用通常的粉煤吹入用配管将生物质焦单独吹入到炉中。因而,只要为进行着粉煤吹入操作的高炉,无需特别进行设备更新就可以实施生物质焦的高炉吹入操作。在将对生物质进行干馏而制造的生物质焦与粉煤同时吹入到炉内时,由于生物质焦的燃烧速度快,因而借助生物质焦的燃烧热,粉煤被加热,可以提高粉煤的燃烧性。通过提高辅助还原材的挥发成分浓度,燃烧率提高、未燃炭的生成减少。进而,炉内的CO2和H2O的消耗负荷减轻。
因而,将挥发成分浓度低的粉煤从高炉风口吹入来作为辅助还原材用于高炉操作时,将生物质干馏为特定的挥发成分浓度,制成生物质焦后进行粉碎,按照粉煤与生物质焦的合计挥发成分浓度为特定浓度以上的方式进行混合,将粉煤与生物质焦同时吹入,从而可以提高低挥发成分煤的燃烧率。通过同时吹入粉煤与生物质焦,只要在炉内呈混合状态时的挥发成分浓度为特定的浓度以上即可,不必一定要预先混合后再吹入。作为粉煤与生物质焦的合计的特定挥发成分浓度,例如可以采用通常在高炉中使用的粉煤的挥发成分浓度。
特别优选按照粉煤与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0质量%以上的方式从风口进行吹入。粉煤与生物质焦的合计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加和性以上的燃烧率。挥发成分浓度越高则燃烧性越高,因而优选;但在本发明中,将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50质量%以下规定为适宜范围。这是由于,通常作为粉煤使用的煤的挥发成分浓度为50质量%以下,在粉煤比例多的情况下,将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调整为超过50质量%本身就很困难。另一方面,在不对生物质进行干馏而使用的情况下,挥发成分浓度高,为70质量%左右,碳成分为50质量%以下。因而,在将生物质与粉煤一同使用的情况下,在提高挥发成分浓度方面是有效的。但是,在将生物质作为粉煤替代物来使用的情况下,使碳成分低至50质量%以下时,焦炭置换率降低,因而不适于作为粉煤替代物使用,使用生物质焦是有效的。
例如,在向粉煤(挥发成分浓度:8.50质量%)中混合6质量%以上的生物质焦(挥发成分浓度:40.09质量%)的情况下,合计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可以得到根据加和性预测的预测值以上的高燃烧率。
更希望的是,优选按照粉煤与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5质量%以上的方式从风口进行吹入。粉煤与生物质焦的合计挥发成分浓度为15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大可确保加和性以上的燃烧率的比例。最优选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在制造生物质焦时,作为生物质的干馏条件,优选在300℃以上的温度进行干馏。通过进行300℃以上的干馏,可以除去水分,热值也可与煤为同等程度。通过调整干馏时的温度或者停留时间,可以将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调整为特定浓度。干馏温度优选为600℃以下。干馏温度若超过600℃,则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左右,可能难以通过与粉煤混合而将挥发成分浓度调整为15%以上。
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优选为25质量%以上。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为25质量%以下的情况下,可能会难以确保加和性以上的燃烧率。
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这是由于,对于挥发成分浓度超过50质量%的生物质焦而言,其干馏未得到充分进行,在微粉碎工序中单位时间的粉碎处理量可能会显著降低。
在进行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从风口的吹入中,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比例以质量比例计优选为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粉煤=6~50∶94~50。
上述中,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的比例优选为6质量%以上的理由如下所述。
作为适于以粉煤的形式进行混合来使用的通常的生物质焦,假设为对生物质在干馏温度300℃进行处理而成的生物质焦。在干馏温度300℃处理后的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为40质量%左右,并且碳成分为70质量%左右,适于作为粉煤替代物来使用。通常使用的粉煤中,挥发成分浓度低的粉煤的挥发成分浓度会低于10质量%,因而为了使混合后的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优选混合6质量%以上的生物质焦的粉碎物。
并且,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的比例优选为50质量%以下的理由如下所述。
在生铁年产量为500万吨的高炉中,若假设为相对于每1吨生铁吹入100~200kg粉煤的情况,则一年的粉煤用量为50~100万吨。若对利用生物质焦来置换粉煤的50质量%的情况进行研究,则一年需要25~50万吨的生物质焦。此处,若假定由生物质制造生物质焦的情况下的碳化物收率为20质量%,则一年需要125~250万吨的生物质原料,这种情况下,使用林地残木等木质系生物质、河岸地等处产生的草本系生物质、下水污泥、食品废弃物等各种生物质原料。在使用这样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质的情况下,根据原料种类的不同,所制造的生物质焦的性状除为粉碎性以外,在成分等方面也是各有不同的;而通过与粉煤混合进行使用,即使将生物质焦混合至50质量%左右进行使用,混合物的性状也稳定,因而能够充分用于高炉中。与由多种多样的生物质原料制造出的生物质焦相比较,作为粉煤,优选使用固定碳、挥发成分、灰分等构成元素的含有比例的偏差小的物质。
更优选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粉煤=20~50∶80~50。
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的比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的理由如下所示。
根据粉煤和生物质焦各自的燃烧气化率并在加和性成立的前提下将所求得的混合物的燃烧气化率设为A、将实测的混合物的燃烧气化率设为B,将超过加和性、燃烧气化率提高的比例定为C=(B-A)/A×100。下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例1~3中的C经计算为4以上,但本发明例4和5中为2以下。对于这一点,在下述所示的图6的图中,作为实测的燃烧气化率在图中的位置与加和性成立的情况(虚线)的乖离幅度,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出。即,本发明例3中示例出的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为20质量%以上的混合物中,C值大,也即超出加和性的燃烧气化率的提高显著,因而更优选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为20质量%以上的混合物。
生物质焦的粉碎物具有2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挥发成分的情况下,对于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比例,优选将其比例调整为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将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的混合物的挥发成分比例的混合比例进行变更的情况的示例列于表1。
[表1]
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根据干馏条件和所使用的生物质而变化。此处,在生物质焦的挥发成分浓度为D质量%、粉煤的挥发成分浓度为E质量%的情况下,将F质量%的生物质焦、G质量%的粉煤进行混合,在F值为6以上的混合物中,若由D×F/100+E×G/100求出的混合物的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则可期待本发明的效果。
对生物质进行干馏时的干馏方式可以为通常的分批式、回转炉式、使用立式炉的方式等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使用作为优选的连续工艺所能采用的回转炉式。所生成的干馏气体优选作为生物质的干馏热源进行利用,供给至钢铁化工工艺等中,可以进行适宜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生物质为聚集了一定量的动植物资源和来源于此的废弃物的总称(其中化石资源除外),本发明中所用的生物质可以使用农业系、林业系、畜产系、水产系、废弃物系等经热分解而生成碳化物的所有生物质。优选使用有效热值高的生物质,优选使用木质系生物质。作为木质系生物质,可以举出:纸浆黑液、木片碎屑等造纸副产物;树皮、锯屑等木材加工副产物;树枝、树叶、树梢、短材(端尺材)等林地残木;杉、柏、松类等的除伐/间伐材(除間伐材);食用菌类的废原木等来自特殊林产的生物质;锥(シィ)、栎(コナラ)、松等薪炭林;柳、白杨、桉树、松等短伐期林业等的林业系生物质;市镇村的街路树、私宅的庭木等的修剪枝条等一般废弃物;地区或省的街路树、企业的庭木等的修剪枝条、建设/建筑废材等产业废弃物等。被分类为农业系生物质的以废弃物/副产物为产生源的稻壳、麦秆、稻草、甘蔗渣;棕榈椰子等;以及以能量作物为产生源的米糠、菜种、大豆等农业系生物质的一部分也可以适宜地作为木质系生物质进行使用。
生物质焦与粉煤优选从高炉的同一风口吹入到炉内。生物质焦与粉煤分别从不同的风口吹入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通过从同一风口吹入到炉内,生物质焦与粉煤迅速进行混合。作为从同一风口吹入到高炉内的方法,可以在同一风口内插入生物质焦粉体的专用喷枪和粉煤的专用喷枪而采用双流喷枪方式,也可以在粉体供给配管的中途将生物质焦粉体与粉煤混合。并且,也可以预先将生物质焦粉体与粉煤混合,然后供给至进料斗等粉体供给装置中,并将其中的物质吹入。
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将生物质1供给至干馏装置2中,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干馏来制造生物质焦3。将所得到的生物质焦3与由低挥发成分的煤形成的粉煤4一同供给到混合装置5中,其后利用粉碎装置6粉碎至74μm以下、80质量%。将粉碎的生物质焦与粉煤供给至吹入装置7中,吹入到高炉8中。
使用图2对使用回转炉作为生物质的干馏装置的情况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中,作为干馏炉的回转炉10的装置主体11由外管12和内管13构成。该内管13在外管12的内部长度方向与外管12同心状地配置。如此,内管13的内部构成生物质的通路14(处理用空间)、并且外管12与内管13间的空间构成加热气体的通路15。使用图2的装置进行生物质的干馏时,将利用未图示的破碎装置事先进行了破碎的生物质1从回转炉主体11的一端侧藉由材料供给用的螺旋加料器16供给至处理空间14中。加热气体(热风)17藉由热风导管18供给至加热气体空间15中。19表示被处理材的定量供给装置,20、21表示驱动马达,22表示加热气体的排出口,23表示经处理的被处理材和发生气体的排出口。供给至加热气体的通路15中的加热气体17将内管13的整体加热,通过其管壁而加热生物质、生物质发生干馏。在加热气体的通路15中流通的加热气体17从装置主体11的另一端侧的排出口22排出。另一方面,供给至内管13内部的处理空间14中的生物质1通过内管13的旋转而一边被混合一边在处理空间14中被输送、同时被加热、发生干馏,成为生物质焦3。所排出的生物质焦3的温度高,因而需要进行冷却。冷却气体为惰性气体即可。并且只要为从冷却部排出的生物质焦3处于不会着火的温度范围即可,可以为200℃。更优选以100℃以下为宜。
实施例1
使用图2所示的回转炉装置进行生物质的干馏来进行生物质焦的制造试验。回转炉的加热方法为三段式(3分割)的电加热。回转炉的内径为15cm、长度为1.0m、倾斜角为1度,干馏温度为375℃、干馏时间为50分钟(回转炉转速:1.5rpm)。生物质使用了粉碎分级为3mm~10mm的杉的废木材。所使用的生物质的组成列于表2。
[表2]
向回转炉中供给生物质的供给速度为2.0kg/h。所得到的生物质焦的收率为33.9质量%、挥发成分浓度为40.1质量%、热值为7770kcal/kg。
将上述得到的生物质焦粉碎,与具有表3所示组成的粉煤混合,进行燃烧性的评价。
[表3]
燃烧性的评价通过在表4所示的条件下采用了图3所示的燃烧试验装置的燃烧试验来进行。燃烧试验装置30使用吹入方向长度为600mm、风口31的径为65mm、吹管32的径为90mm的装置。设置有用于对回旋区33内的温度、气体组成进行计测、采样的探针34。生物质焦和粉煤从风口31吹入到燃烧试验装置30内,在形成于风口前方的回旋区33内进行燃烧,测定生物质焦与粉煤的回旋区内最高温度位置与燃烧气化率。由风口31吹入到燃烧试验装置30内的生物质焦与粉煤的回旋区内最高温度位置显示出燃烧性,燃烧性越靠近风口前端越好,因而回旋区内最高温度位置以距风口的距离来表示。燃烧气化率以“(无吹入时的焦炭消耗速度-吹入时的焦炭消耗速度)/(生物质焦、粉煤的吹入速度)”来计算出。
[表4]
  热风量   Nm3/h   350
  热风温度   ℃   1200
  氧浓度   %   21
  风口前端气体速度   m/sec   150
  吹入量   kg/h   21
生物质焦与粉煤的混合比以质量比计,在本发明例1中,相对于粉煤为50,生物质焦为50(挥发成分合计浓度:24.30质量%);在本发明例2中,相对于粉煤为60,生物质焦为40(挥发成分合计浓度:2114质量%);在本发明例3中,相对于粉煤为80,生物质焦为20(挥发成分合计浓度:14.82质量%);在本发明例4中,相对于粉煤为90,生物质焦为10(挥发成分合计浓度:11.66质量%);在本发明例5中,相对于粉煤为94,生物质焦为6(挥发成分合计浓度:10.40质量%)。并且,将单独利用生物质焦进行燃烧试验的情况作为比较例1,将单独利用粉煤进行燃烧试验的情况作为比较例2。回旋区内的最高温度位置(距风口的距离)的测定结果示于图4、燃烧气化率的测定结果示于图5。
图6示出了加和性成立的情况下的燃烧气化率与上述实测的燃烧气化率的关系。若在生物质焦与粉煤的燃烧中加和性成立,则应当本发明例1中的燃烧率为59.3%、本发明例2中为56.4%、本发明例3中为50.5%、本发明例4中为47.6%、本发明例5中为46.4%,但生物质焦与粉煤的混合物的燃烧性提高到了根据加和性所预测的预测值以上。可以认为,通过混合挥发成分高的生物质焦,合计的燃烧性得到了提高。
符号说明
1   生物质
2   干馏装置
3   生物质焦
4   粉煤
5   混合装置
6   粉碎装置
7   吹入装置
8   高炉
10  回转炉
11  装置主体
12  外管
13  内管
14  生物质的通路14(处理用空间)
15  加热气体的通路
16  螺旋加料器
17  加热气体(热风)
18  热风导管
19  定量供给装置
20  驱动马达
21  驱动马达
22  加热气体的排出口
23  排出口
24  焦油/水分/发生气体
35  喷枪
36  焦炭
37  生物质焦和粉煤
38  氮气
39  氧气
40  LPG
41  空气
42  排气
43  壳

Claims (7)

1.一种高炉操作方法,其为将挥发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下的粉煤作为辅助还原材从风口吹入的高炉操作方法,在该方法中,
对生物质进行干馏,将所得到的生物质焦粉碎,生成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
将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以使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的挥发成分的合计浓度为1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的方式从所述风口吹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的吹入包括将所述粉煤与生物质焦混合后从风口进行吹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的吹入包括由风口内的生物质焦粉碎物吹入枪和粉煤吹入枪将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吹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具有2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的挥发成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所述粉煤的吹入包括按照以质量比例计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粉煤=6~50:94~50的比例从风口吹入生物质焦的粉碎物与粉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所述粉煤为20~50:80~50的比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焦的粉碎物的粒度为,74μm以下的粉碎物占80质量%以上。
CN201080048910.7A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Active CN102666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2997.4A CN104862435A (zh)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8909 2009-10-29
JP2009248909 2009-10-29
JP2010238377A JP5644365B2 (ja) 2009-10-29 2010-10-25 高炉操業方法
JP2010-238377 2010-10-25
PCT/JP2010/069640 WO2011052795A1 (ja)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業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2997.4A Division CN104862435A (zh)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6881A CN102666881A (zh) 2012-09-12
CN102666881B true CN102666881B (zh) 2015-06-17

Family

ID=439222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8910.7A Active CN102666881B (zh)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CN201510252997.4A Pending CN104862435A (zh)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2997.4A Pending CN104862435A (zh) 2009-10-29 2010-10-28 高炉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44365B2 (zh)
KR (1) KR101405579B1 (zh)
CN (2) CN102666881B (zh)
WO (1) WO20110527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5916B2 (ja) * 2012-09-20 2016-10-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炉設備
CN102980883A (zh) * 2012-11-20 2013-03-20 首钢总公司 高炉未燃煤粉反应性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5121668B (zh) * 2013-04-19 2017-05-1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高炉操作方法
US20170211160A1 (en) * 2014-03-11 2017-07-27 Hyundai Steel Company Pulverized coal for pig-iron making comprising cow manure, and pig-iron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same
WO2015137737A1 (ko) * 2014-03-11 2015-09-17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우분을 포함하는 제선용 미분탄 및 이를 이용한 선철 제조방법
JP2015196815A (ja) * 2014-04-03 2015-11-0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バイオマスの利用方法
JP6551470B2 (ja) * 2016-07-29 2019-07-3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炉操業方法
JP6885282B2 (ja) * 2017-09-27 2021-06-0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炉操業方法
CN110387250A (zh) * 2019-08-20 2019-10-29 赫普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电站锅炉烟气生产生物质炭的系统及方法
JP7456560B1 (ja) 2022-11-14 2024-03-2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焼結用炭材、焼結鉱及び焼結用炭材の製造方法
CN115820954A (zh) * 2023-02-17 2023-03-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高炉喷吹co2-生物质炭钢化联产碳减排系统及应用过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8004A (ja) * 1991-02-21 1992-09-24 Nippon Steel Corp 高炉操業法
JPH08157914A (ja) * 1994-12-06 1996-06-18 Kawasaki Steel Corp 高炉への木炭粉吹込方法
JP2986717B2 (ja) * 1995-07-05 1999-12-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微粉炭の搬送性向上方法
JP3679084B2 (ja) * 2002-10-09 2005-08-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溶融金属製造用原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溶融金属の製造方法
JP2006007186A (ja) * 2004-06-29 2006-01-12 Jfe Steel Kk 重金属類の捕捉材、および重金属類の分離除去方法
JP4998657B2 (ja) * 2004-12-24 2012-08-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の炉内への吹き込み方法
JP2006225483A (ja) * 2005-02-16 2006-08-31 Nippon Steel Corp バイオマスの炭化方法
JP4893136B2 (ja) * 2006-07-20 2012-03-0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木質バイオマスを原料とした高炉操業方法
JP2009057438A (ja) * 2007-08-31 2009-03-19 Tohoku Univ 半乾留バイオマス微粉炭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乾留バイオマス微粉炭材の使用方法
CN101532681A (zh) * 2009-04-17 2009-09-16 罗久 燃烧器在生物质炉灶中利用技术及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trol of Biomass Composition for Optimum Injection in Blast Furnace to Mitigate CO2 Emission in Ironmaking Process;Shigeru UEDA et al;《The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of Japan》;20081231;第94卷(第11期);468-47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69766A (ko) 2012-06-28
CN104862435A (zh) 2015-08-26
CN102666881A (zh) 2012-09-12
JP2011117074A (ja) 2011-06-16
JP5644365B2 (ja) 2014-12-24
WO2011052795A1 (ja) 2011-05-05
KR101405579B1 (ko) 2014-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6881B (zh) 高炉操作方法
CN102666880B (zh) 生物质在高炉中的利用方法
CN110218826B (zh) 一种生物质水热炭进行高炉喷吹的方法
US20160053181A1 (en) Gas Collection Apparatus
CN110257575A (zh) 一种基于水热反应处理农林废弃物制备炭化物用于高炉喷煤的工艺
EP2829588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coke
CN103224802B (zh) 一种生物质干燥碳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07365601B (zh)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方法
JP2010242035A (ja) バイオマス炭の製造方法
JP5625320B2 (ja) 成型炭の製造方法
CN203866040U (zh) 一种车载式秸秆粉碎与炭化一体装置
CN106594751A (zh) 一种废物焚烧系统
CN102676189A (zh) 一种热解成型生物质制炭的方法
Rostocki et al.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Animal and Plant-Based Biomass Waste
CN106678811A (zh) 处理废弃物的方法
CN1249353A (zh) 高炉用烧结矿的制造方法
JP2015196815A (ja) バイオマスの利用方法
JP2004263279A (ja) 廃木材の吹き込み高炉操業方法
JP2020530863A (ja) 化石ベースの供給原料との共粉砕によるバイオマスの処理方法
JP2004231690A (ja)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へのバイオマスの利用方法
CN117229814A (zh) 一种带重整段的生物质纯氧连续气化方法
JP2016108638A (ja) 転炉用昇熱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