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7893B -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7893B
CN102657893B CN201210137083.XA CN201210137083A CN102657893B CN 102657893 B CN102657893 B CN 102657893B CN 201210137083 A CN201210137083 A CN 201210137083A CN 102657893 B CN102657893 B CN 102657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nge
chitosan
gelatin
hyaluronic acid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0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7893A (zh
Inventor
苟中入
杨贤燕
陈晓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2101370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7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7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7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7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7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其孔隙率在90~98%,纳米纤维的直径在50~1000nm;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0.5~8.5%,明胶65~88%,透明质酸0.2~5.0%,壳聚糖0.2~5.0%,其余为水分。制备方法是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和乙醇添加到明胶水溶液中搅拌均匀,通过低温相分离和冷冻干燥,得到明胶与生物玻璃微粒复合的纳米纤维海绵,再将其依次经透明质酸溶液、壳聚糖溶液在负压条件下浸泡、冷冻和冻干处理,得到由透明质酸和壳聚糖静电交联包裹纳米纤维的多孔复合海绵材料。该纳米纤维海绵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抑菌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创面再生修复和皮肤组织工程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及创伤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Winter提出了“湿润密闭疗法”学说,他发现在湿润密闭环境下不结痂伤口的表皮愈合比在干燥和结痂的情况下更快。因此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病菌侵入,敷料还需帮助和促进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上暂时性创伤敷料按材料来源分为生物敷料、合成敷料和生物合成敷料。生物敷料主要是由猪皮、羊膜以及牛胶原等生物组织再加工制备的薄膜和海绵类敷料,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有效隔离细菌侵入,具有较好的创面愈合效果,但是对对出血和感染抵御能力差。合成敷料主要是以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亚氨酯、羟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为原料加工的创面覆盖物,已经临床应用的闭合或半透型薄膜、水凝胶、喷雾剂和海绵体制品如Duoderm®、Urgomed®、Omiderm®等,适用于刮/擦伤、烧伤等的止痛,防止细菌感染,并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材料本身缺乏对出血的控制,也不能有效控制创面水分蒸发,抑菌和促进愈合能力不理想。生物合成敷料是一类组合型创面覆盖物,其内外层分别由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材料构成。生物合成创面覆盖物结合了生物型和合成型创面覆盖物的优点,如TransCyte®和Biobrane®,既保持水分控制、细菌阻隔性能,又提高了深度烧伤等的创面凝血或上皮生长功能。然而,这类生物合成型敷料临床应用时对创面条件要求高,缺乏对感染的控制。因此各种创面敷料各有其缺陷,临床适应症差异大(Balasubramani M, et al. Burns 2001; 27: 534)。由于缺乏生物活性,难以促进诸如糖尿病疽溃疡肉芽生长并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需求,以及敷料与创面易于粘连,引起再次损伤,加重病人痛苦等问题,因此必须紧密围绕创伤形成的病因和愈合机制,并系统分析创面愈合过程涉及的生理、病理以及材料化学特性,才可望研究开发针对临床上的非愈合和慢性愈合创面有特异治疗功效的多功能性敷料制品。
譬如从糖尿病疽产生来看,一旦表皮细胞破裂,毛细血管和其它血液器官受损,细菌滋生或者由于发炎应答发生进一步损害,这也是感染造成截肢的风险远远高于非感染者的原因。其次,从表皮创伤创面愈合进程来看,包括血液凝固、发炎或受损(纤维)组织修复、血管重生、上皮重新形成和再造。但是,慢性炎症应答未被控制可能会肿胀扩大和创面扩散。因此,敷料的抗炎症活性、抑菌活性、促表皮细胞增殖活性等一系列生物活性效应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糖尿病人生理机能衰退,皮肤组织中的相关细胞增殖分化能力下降,敷料具备较高的生物活性,才可望增进皮肤再生相关细胞的活性,激活与皮肤再生密切相关的蛋白快速表达;同时敷料应与表皮蛋白粘附性低,其微结构构造应有利于透气保湿和平衡积液,减少敷料更换频率。因此,这样的敷料在微结构和功能上不仅具备隔离外部感染和透湿性能,还具有优越的生物活性,极大地降低炎症,促进肉芽生长和伤面愈合,从而缩短溃疡治愈时间。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活性优越的纳米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一些学者近来发现具有仿细胞外基质凝胶网络结构的仿生纳米纤维结构能诱导干细胞快速增殖和特异性分化;多肽自组装纳米纤维材料的化学特性与形态特性(如功能基团与电荷性质、纳米级纤维和微孔道)均为特异性讯号,能在分子水平上有效地、特异性地调节干细胞的功能性基因表达,产生诱导性生物效应并促进血管形成(Sliva GA, et al. Science. 2003; 303: 1352;Rajangam K, et al. Nano Lett. 2006; 6: 2086)。人们也发现,创面愈合是一个钙调节过程。钙是创伤愈合中几个关键刺激信号分子之一。调节免疫反应,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质细胞迁移(Lansdown AB. Wound Repair Regen. 2002; 10: 271)。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类由钙、硅、磷等氧化物构成的非晶生物活性材料,其特性之一是当与体液接触时,发生快速表面反应,释放钙、硅、磷等离子,并在颗粒表面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不少研究发现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溶出的硅、钙和磷离子等在特定剂量水平能激活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表达,促进决定特定细胞分化与否的关键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菌黏附生长和抗感染功效(Stoor P, et al. AGTA Odontol Scand. 1998; 56: 161)。目前,人们利用甘油为载体,对糖尿病动物创面涂覆CaO-P2O5-SiO2三元生物玻璃纳米材料,结果显示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出现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创面发生快速愈合(张娟娟. 新型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及其修复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研究【硕士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2010)。还有学者研究也显示生物玻璃能对家猪创伤上皮化程度、表皮生长、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数量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王增辉等,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 9: 345)。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降解性优良的含硼的生物活性玻璃纤维13-93B对临床糖尿病溃疡具有显著促进愈合功效(Patent US 2001/0162220 A1. 2011.7)。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按特定组成和微结构设计的人工合成生物玻璃纳米材料显示其潜在的生物诱导活性,这种生物学效应对促进创伤愈合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还发现生物玻璃溶出过程引起的局部碱性微环境具有广谱抑菌特性,溶出物能显著促进人体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表皮创伤愈合,在各种病菌引起的溃疡、烧/烫伤等诸多皮肤损伤促愈合和防止瘢痕增生功能,并具有防止牙出血、杀灭口腔细菌等临床效果(Waltimo T, et al. J Dent Res. 2007; 86: 754.)。目前生物玻璃微粒在促进各种皮肤创伤愈合应用中大多与凡士林等机械混合而成,创面透湿透气性差,积液难以排出。
生物体来源的明胶、壳聚糖、透明质酸等分别是从胶原蛋白、几丁质水解和关节滑液的蛋白和多糖物质,明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达80%,并消除了胶原蛋白的抗原性,是较理想的候选敷料材料。壳聚糖则是少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分子,并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透明质酸能显著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人们利用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水平与其蛋白粘附性能密切相关的特性,研制出性能优越的防脏器粘连的隔离膜(Wei C, et al. Biomaterials. 2009; 30: 5534)。但是常规糊状水凝胶敷料的透气性差,冻干制作的海绵敷料尽管提高了透气性,但冰晶微粒致孔的海绵敷料孔道壁为连续性薄片结构,通透性以及微结构仿生程度低。高压电纺、自组装、相分离等技术解决了纳米纤维结构形成的问题,但是化学交联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抗粘连性(Sung HW, et al. J Biomed Mater Res. 1999, 46, 520)。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明胶、壳聚糖、透明质酸等不同材料自身独有的生物学效应,如生物活性、抗粘连性、抑菌性和降解性,必须利用革新的制备工艺技术进行设计与构建,显著提高敷料在润湿创面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微结构稳定性,尤其是显著提高敷料在糖尿病疽溃疡等慢性、非愈合型创伤中的生物学效应。
根据现有专利技术、研究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应用来看,迫切需要设计与构建在组成、生物学效应上均满足皮肤创伤快速愈合、完全再生修复更为理想的高生物活性、该抑菌性纳米纤维仿生多孔材料,这样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越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微结构稳定性,以促进临床难治愈创伤的修复治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生物活性、高抑菌性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其孔隙率在90~98%,纳米纤维的直径在50~1000 nm;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生物活性玻璃微粒 0.5~8.5%
明胶 65~88%
透明质酸 0.2~5.0%
壳聚糖 0.2~5.0%
其余为水分,上述组分之和为100%,所说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粒度为50~2000 nm。
上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是含有CaO、P2O5、SiO2和Na2O的无机氧化物,或者是掺杂的含有CaO、P2O5、SiO2和Na2O的无机氧化物;本发明中对掺杂氧化物的种类不存在严格限制,可以是氧化锌、氧化硼和氧化钾等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本发明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含钠的无机盐和含钙的无机盐按摩尔比1:0.5~1.5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氨水调pH值到9~13,连续搅拌,备用;
2) 将有机磷醇盐和有机硅醇盐按摩尔比1:5~30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在40~95oC陈化6~96小时,干燥,然后在500~700oC下煅烧,获得生物活性玻璃微粒;
3) 将步骤2)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6~15%的明胶溶液中,明胶与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质量比为1:0.005~0.1,搅拌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明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0,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到-80oC静置8~24小时,得到凝固材料,将得到的凝固材料浸泡于-20oC的无水乙醇中静置4~12小时,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
4) 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0.8%的透明质酸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透明质酸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再将该海绵冷冻干燥处理;
5) 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1.2%的壳聚糖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壳聚糖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再将该海绵冷冻干燥处理;
6) 重复步骤4)和5),得到由透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明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材料。
本发明中,对所使用的含钠的无机盐不存在严格种类限制,可以是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和乙酸钠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对所使用的含钙的无机盐不存在严格种类限制,可以是硝酸钙、氯化钙、硫酸钙和乙酸钙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磷醇盐可以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所使用的有机硅醇盐可以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和正硅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含钠无机盐、含钙无机盐、有机磷醇盐和有机硅醇盐的添加量和陈化时间以及改变煅烧温度,可以调节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粒度和降解性。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步骤4)和5)重复的次数,即透明质酸和壳聚糖修饰交联次数,可以调节海绵材料在湿态下纳米纤维结构的稳定性和无机离子溶出速率。
本发明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可在促进皮肤创伤愈合修复敷料中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由明胶与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形成的复合海绵内纳米纤维经透明质酸、壳聚糖交替修饰及静电交联形成的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网络。由异性荷电型透明质酸、壳聚糖天然聚糖交替修饰及静电交联,能显著改善明胶纳米纤维在润湿、溶液环境下的微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长期维持明胶纳米纤维结构的仿生特性;其次,透明质酸和壳聚糖对创伤都具有优良的促进愈合特性,因而作为明胶纤维的壳层,有利于改善多孔海绵的抗黏连性和细胞活性,从而达到快速促进创面愈合和血管化的根本目的;再次,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溶出无机离子不仅能显著促进皮肤创面愈合,而且离子释放过程引起润湿微环境中pH上升,形成弱碱性环境,既有利于避免壳聚糖溶出,又有利于抑制大量病菌繁殖,达到多种生物学效应协同增效的目的;此外,制备过程不涉及任何环境和生物不友好型试剂,也不涉及繁杂的工艺技术,因而简便可靠,易于批量化生产。
利用本发明的高生物活性、高抑菌性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制成的制品将具有优良的生物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和促进创伤愈合生物活性和抑菌性,在创伤外科、皮肤外科等领域涉及的皮肤损伤愈合和皮肤原位再生修复以及体外皮肤组织工程构建都具有优良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是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电子显微镜图片。
图2是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断面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经透明质酸、壳聚糖交联一次后冻干处理后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断面扫描电镜照片,其中: (a)交联一次;(b)交联三次。
图4是透明质酸和壳聚糖交联不同次数后经冻干处理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在缓冲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的断面微结构照片,其中: (a)交联一次;(b)交联三次。
图5是透明质酸和壳聚糖交联不同次数后经冻干处理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在缓冲溶液中浸泡过程无机离子释放浓度和pH值变化曲线,其中: (a)交联三次;(b)交联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这些实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和制备的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所使用试剂纯度均不低于其分析纯试剂纯度指标。
实施例1.
1) 将NaNO3和Ca(NO3)2·4H2O按摩尔比1:0.5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NaNO3的浓度为0.6摩尔/升,用氨水调pH值到12,连续搅拌,备用;
2) 将磷酸三乙酯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1:25加入到80 mL无水乙醇中,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浓度为0.5摩尔/升,搅拌均匀后,加入到上述步骤1)的无机盐混合溶液中,连续搅拌60分钟,在60oC陈化72小时后,再干燥,并在550oC下煅烧,获得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如图1所示,微粒的粒度为200~300 nm。
3) 将0.1克步骤2)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0毫升明胶水溶胶中,搅拌混匀后向其中加入25 mL无水乙醇,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到-80oC低温设备中静置16小时,得到凝固材料,再将该凝固材料浸泡于-20oC乙醇中放置6小时,经冷冻干燥,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如图2所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到明胶纳米纤维体中,并且分布较为均匀。
4) 将步骤3)得到的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5%的10 mL透明质酸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透明质酸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2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多孔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被包裹透明质酸层。
5) 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5%的10 mL壳聚糖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壳聚糖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2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的透明质酸层与壳聚糖发生静电吸附反应,形成由透明质酸-壳聚糖包裹的外壳层。
6) 重复步骤4) 和5)两次,得到由透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明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材料。
本例制得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由阿基米德法测得其孔隙率在96.5%,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30~410 nm;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3.85% ;明胶76.90%;透明质酸2.88%;壳聚糖2.88%;水分13.49%。
如图3所示,由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一次和三次后的海绵内纳米纤维骨架保持稳定。将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一次和三次后的海绵体,按固/液比为500 mg:20 mL的比例在37oC下pH为7.2的0.02 mol/L Tris缓冲溶液中浸泡。定期测试pH值,并吸取2 mL浸泡液,按等体积添加新鲜Tris溶液,测定吸取介质中无机离子的浓度,如图4所示,浸泡24小时后海绵内纳米纤维的微结构保持稳定;如图5所示,在浸泡4小时内的早期阶段,无机离子浓度和pH均快速上升。
实施例2.
1) 将NaNO3和Ca(NO3)2·4H2O按摩尔比1:0.8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NaNO3的浓度为0.5摩尔/升,用氨水调pH值到11,连续搅拌,备用;
2) 将磷酸三乙酯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1:30加入到80 mL无水乙醇中,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浓度为0.5摩尔/升,搅拌均匀后,加入到上述步骤1)的无机盐混合溶液中,连续搅拌90分钟,在80oC陈化48小时后,再干燥,并在520oC下煅烧,获得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粒度为270~380 nm。
3) 将0.15克步骤2)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25毫升明胶水溶胶中,搅拌混匀后向其中加入30mL无水乙醇,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到-80oC低温设备中静置20小时,得到凝固材料,再将该凝固材料浸泡于-20oC乙醇中放置4小时,经冷冻干燥,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
4) 将步骤3)得到的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0%的10mL透明质酸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透明质酸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2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多孔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被包裹透明质酸层。
5) 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0%的10 mL壳聚糖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壳聚糖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2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的透明质酸层与壳聚糖发生静电吸附反应,形成由透明质酸-壳聚糖包裹的外壳层。
6) 重复步骤4) 和5)一次,得到由透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明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材料。
本例制得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由阿基米德法测得其孔隙率在97.4%,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90~460 nm;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5.26% ;明胶87.72%;透明质酸1.40%;壳聚糖1.40%;水分4.22%。
实施例3.
1) 将NaNO3和Ca(NO3)2·4H2O按摩尔比1:1.2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NaNO3的浓度为0.3摩尔/升,用氨水调pH值到11,连续搅拌,备用;
2) 将磷酸三乙酯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1:20加入到80 mL无水乙醇中,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浓度为0.5摩尔/升,搅拌均匀后,加入到上述步骤1)的无机盐混合溶液中,连续搅拌90分钟,在75oC陈化60小时后,再干燥,并在600oC下煅烧,获得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粒度为430~620 nm。
3) 将0.18克步骤2)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8%的30毫升明胶水溶胶中,搅拌混匀后向其中加入25 mL无水乙醇,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到-80oC低温设备中静置20小时,得到凝固材料,再将该凝固材料浸泡于-20oC乙醇中放置4小时,经冷冻干燥,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
4) 将步骤3)得到的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30%的12 mL透明质酸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透明质酸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1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多孔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被包裹透明质酸层。
5) 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30%的12 mL壳聚糖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壳聚糖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3次,再将该海绵冰冻和冷冻干燥处理,海绵网络中纳米纤维表面的透明质酸层与壳聚糖发生静电吸附反应,形成由透明质酸-壳聚糖包裹的外壳层。
6) 重复步骤4) 和5)一次,得到由透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明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材料。
本例制得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由阿基米德法测得其孔隙率在94.8%,纳米纤维的直径在130~260 nm;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6.43% ;明胶85.71%;透明质酸2.57%;壳聚糖2.57%;水分2.72%。

Claims (4)

1.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网络,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的孔隙率在90~98%,纳米纤维的直径在50~1000 nm;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生物活性玻璃微粒 0.5~8.5%
明胶 65~88%
透明质酸 0.2~5.0%
壳聚糖 0.2~5.0%
其余为水分,上述组分之和为100%,所说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粒度为50~2000 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是含有CaO、P2O5、SiO2和Na2O的无机氧化物,或者是掺杂的含有CaO、P2O5、SiO2和Na2O的无机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含钠的无机盐和含钙的无机盐按摩尔比1:0.5~1.5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氨水调pH值到9~13,连续搅拌,备用;所述的含钠的无机盐是硝酸钠、氯化钠、硫酸钠和乙酸钠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所述的含钙的无机盐是硝酸钙、氯化钙、硫酸钙和乙酸钙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2) 将有机磷醇盐和有机硅醇盐按摩尔比1:5~30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在40~95oC陈化6~96小时,干燥,然后在500~700oC下煅烧,获得生物活性玻璃微粒;所述的有机磷醇盐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所述的有机硅醇盐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和正硅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3) 将步骤2)得到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6~15%的明胶溶液中,明胶与生物活性玻璃微粒的质量比为1:0.005~0.1,搅拌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明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0,继续搅拌均匀后放置到-80oC静置8~24小时,得到凝固材料,将得到的凝固材料浸泡于-20oC的无水乙醇中静置4~12小时,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嵌入明胶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
4) 将步骤3)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0.8%的透明质酸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透明质酸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再将该海绵冷冻干燥处理;
5) 将步骤4)得到的冻干海绵放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2~1.2%的壳聚糖溶液中,并负压抽吸,让壳聚糖进入海绵网络内,然后取出海绵用去离子水漂洗,再将该海绵冷冻干燥处理;
6) 重复步骤4)和5),得到由透明质酸-壳聚糖静电交联明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纤维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海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在促进皮肤创伤愈合修复敷料中的应用。
CN201210137083.XA 2012-05-07 2012-05-07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2657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083.XA CN1026578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083.XA CN1026578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7893A CN102657893A (zh) 2012-09-12
CN102657893B true CN102657893B (zh) 2014-05-07

Family

ID=4676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083.XA Active CN102657893B (zh) 2012-05-07 2012-05-07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7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0764B (zh) * 2013-10-29 2015-06-03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 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94856B (zh) * 2015-05-19 2017-05-03 东华大学 一种提升丝素蛋白纳米纤维力学性能的处理方法
CN105343927B (zh) * 2015-11-02 2018-12-04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干槽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771B (zh) * 2016-06-29 2019-08-02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2464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克林纳奇(荆州)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15232B (zh) * 2016-08-29 2019-12-06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伤口抑菌促愈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927B (zh) * 2016-12-15 2020-0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生物活性玻璃/聚丙烯酰胺/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0355A (zh) * 2017-01-18 2017-06-27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羧甲基壳聚糖创面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5995A (zh) * 2017-07-21 2017-11-24 临沂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层层组装功能自修复水凝胶型敷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15174B (zh) * 2017-09-30 2020-01-14 清华大学 一种含微孔隙和纳米纤维复合结构的仿生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199B (zh) * 2018-03-14 2021-01-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具有组织粘结性能的复合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4125B (zh) * 2018-06-25 2022-03-04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的3d壳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8926733A (zh) * 2018-07-03 2018-12-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医用vsd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81294B (zh) * 2018-10-11 2020-01-24 广州光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铷医用敷料及其应用
CN109701065B (zh) * 2019-01-03 2020-0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包被小分子氯化锂的壳聚糖生物敷料的制备工艺
CN112451728A (zh) * 2020-12-10 2021-03-09 精彩人生(湖北)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体皮肤组织恢复的生物活性玻璃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9875B (zh) * 2021-12-02 2022-09-20 西北工业大学 具有抗菌作用的高效止血类膜结构伪装的生物活性玻璃纳米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
CN114983675A (zh) * 2022-04-28 2022-09-02 季华实验室 一种医用复合吸液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68667A (zh) * 2022-07-20 2022-09-20 青岛大学 一种生物活性纳米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82319B (zh) * 2022-08-12 2023-08-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人工肌肉纤维、其制备方法及伤口愈合敷料
CN116354599A (zh) * 2023-04-06 2023-06-3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硼生物活性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3443A (ko) * 2005-11-21 2007-05-25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조직공학용 지지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조직공학용지지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전기방사장치
CN101288780A (zh) * 2008-06-10 2008-10-22 浙江大学 可降解力学增强型生物玻璃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6438A (zh) * 2009-12-30 2010-06-16 暨南大学 一种壳聚糖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3738B2 (en) * 2004-11-30 2011-08-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odified porous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3443A (ko) * 2005-11-21 2007-05-25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조직공학용 지지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조직공학용지지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전기방사장치
CN101288780A (zh) * 2008-06-10 2008-10-22 浙江大学 可降解力学增强型生物玻璃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6438A (zh) * 2009-12-30 2010-06-16 暨南大学 一种壳聚糖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7893A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7893B (zh)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ng et al. Layered nanofiber sponge with an improved capacity for promoting blood coagulation and wound healing
Zhang et al. Design of a biofluid-absorbing bioactive sandwich-structured Zn–Si bioceramic composite wound dressing for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and skin burn wound healing
Yang et al. Sustained release of magnesium and zinc ions synergistically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Chen et al. Curcumin-loaded sandwich-like nanofibrous membran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 as wound dressing for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CN111228040B (zh) 一种可吸收防黏连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The effect of form of carboxymethyl-chitosan dressings on biological properties in wound healing
Liu et al. The improvement of hemostatic and wound healing property of chitosan by halloysite nanotubes
Sezer et al. Biopolymers as wound healing materials: challenges and new strategies
CN106215232B (zh) 一种伤口抑菌促愈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ei et al. Effectively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with cellulose/gelatin sponges constructed directly from a cellulose solution
JP5497451B2 (ja) 創傷治癒・皮膚再建材
Cui et al. Collagen-tussah silk fibroin hybrid scaffolds loaded with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skin wound repair in rats
Gardikiotis et al. Borrowing the features of biopolymers for emerging Wound Healing Dressings: a review
CN101301487A (zh) 一种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38643A1 (en) Hydrogen Sulfide (H2S) Releasing Donor Compound For Dermal Wound Regeneration
PL226837B1 (pl) Aktywna warstwa polimerowa utworzona zpochodnych chityny zwłaszcza doopatrunku oraz jejzastosowanie
Liu et al. Healing of skin wounds using a new cocoon scaffold loaded with platelet-rich or platelet-poor plasma
Thomas A review of the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perties of a bacterial cellulose wound
Yuan et al. Sustained release of inhibitor from bionic scaffolds for wound healing and functional regeneration
Cai et al. A self-assembled peptide hydrogel for wound repair
Wei et al. An antibacterial nanoclay-and chitosan-based quad composite with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for infected skin wound healing
Li et al. Resveratrol loaded native silk fiber-sericin hydrogel double interpenetrating bioactive wound dressing facilitates full-thickness skin wound healing
Song et al. Flexible and highly interconnected, multi-scale patterned chitosan porous membrane produced in situ from mussel shell to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Wang et al. A sequential therapeutic hydrogel with injectabili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deep burn wounds’ cleaning and hea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