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058A -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 Google Patents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058A
CN102649058A CN2011100453385A CN201110045338A CN102649058A CN 102649058 A CN102649058 A CN 102649058A CN 2011100453385 A CN2011100453385 A CN 2011100453385A CN 201110045338 A CN201110045338 A CN 201110045338A CN 102649058 A CN102649058 A CN 102649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coupling
alumina
microns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53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058B (zh
Inventor
刘俊涛
孙凤侠
刘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453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9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9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时空产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催化剂包括如下组份:(a)选自钯为活性组分,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3~1.2%;(b)选自铼、镨或铋为助剂,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5~10%;(c)89~99.5%的载体;其中载体选自球形氧化铝,且氧化铝颗粒直径平均为20~300微米,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8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特别是关于CO与亚硝酸甲酯偶联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背景技术
碳酸二甲酯简称DMC,常温时是一种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熔点4℃,沸点90.1℃,密度1.069g/cm3,难溶于水,但可以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混溶。DMC毒性很低,在1992年就被欧洲列为无毒产品,是一种符合现代″清洁工艺″要求的环保型化工原料,因此DMC的合成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化工界的广泛重视。
DMC最初的生产方法为光气法,于1918年即已开发成功,但是光气的毒性和腐蚀性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应用,特别是随着环保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光气法已经被淘汰。
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的EniChem公司实现了以CuCl为催化剂的由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工艺的商业化,这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非光气合成DMC的工艺,也是应用最广的工艺。此工艺的缺陷在于高转化率时催化剂的失活现象严重,因此其单程转化率仅为20%。
美国Texaco公司开发了先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再与甲醇经过酯交换生产DMC的工艺,此工艺联产乙二醇,于1992年实现了工业化,此工艺被认为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只有当DMC年产量高于55kt时其投资和成本才可以与其他方法竞争;此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工艺,即尿素甲醇解反应,但如何降低成本是一大问题。
专利CN03115329.1涉及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一种纳米介孔杂化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中催化剂由卤化铜和一种表面经特殊处理的有机/无机纳米介孔杂化材料载体组成。这种载体采用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烷氧硅烷和无机纳米介孔载体通过表面嫁接方法制备。但该技术反应压力高,工艺过程复杂,碳酸二甲酯时空产率低。
专利CN99100459.0公开了一种用于CO低压合成碳酸二甲酯Pd/NaY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氯化钯为原料,经溶解反应生成Pd(NH3)4Cl2,然后与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再经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焙烧后制成含有金属钯为0.5~2.0wt%的无氯离子Pd/NaY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CO低压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对设备无腐蚀作用,但时空产率在较低,通常低于350克/升.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文献中存在的碳酸二甲酯时空产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碳酸二甲酯时空产率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催化剂包括如下组份:
a)选自钯为活性组分,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3~12%;
b)选自镧、镨或铋为助剂,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5~10%;
c)89~99.5%的载体;
其中载体选自球形氧化铝,且氧化铝颗粒直径平均为20~300微米,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80%。
上述技术方案中,载体氧化铝颗粒直径优选范围平均为30~200微米,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的优选重量范围为30~70%;活性组分钯,以单质计用量优选范围为催化剂重量的0.02~0.8%。助剂优选选自镧或铋,以单质计用量优选范围为催化剂重量的0.01~5%。
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催化剂活性组分钯、助催化剂元素,可以用任何适合于得到表面浸渍的方法分散在载体上。在制备本发明催化剂时,可以使用任何可分解的钯化合物,如卤化物、硝酸盐、氧化物等;例如氯钯酸钠、四氯钯酸钠、氯钯酸钾、氯四氨钯、氧化钯、氯钯酸、氯钯酸铵、氯亚钯酸。助剂可以以任意顺序与载体结合。可以先在载体表面上浸渍铂族组分,接着再在表面浸渍一种或多种助剂或修饰剂,也可以先在载体表面上浸渍一种或多种助剂或修饰剂,接着再在表面浸渍铂族组分,当然同时浸渍钯组分和助剂或修饰剂也可。
助催化剂对其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以硝酸盐、草酸盐、铵盐或氯化物较为合适。助催化剂可以先负载在载体上,也可以在钯负载之后再进行表面浸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先负载助催化剂,在干燥和焙烧之后,采用表面浸渍技术浸渍含钯溶液。最后,将含有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前驱体先在80~140℃干燥2~20小时,然后在180~700℃焙烧2~20小时,即制得用于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反应的催化剂。
研究表明,亚硝酸甲酯是热敏性物质,尤其在高于一定温度后,随温度继续升高,亚硝酸甲酯的分解会不断加剧,而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为强放热反应,采用合适的反应器保持床层均匀的温度分布,控制反应热点温度,对于防止亚硝酸甲酯的分解,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是关键,本发明采用了流化床催化剂,进而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实现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可充分利用流化床催化剂及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的特点,达到提高碳酸二甲酯时空产率的特点。
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以含有亚硝酸甲酯和CO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10~160℃,体积空速为1000~6000小时-1,反应压力为-0.02~1.0MPa的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原料中亚硝酸甲酯和CO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的时空产率可大于400克/(升.小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草酸镨溶解在水中,加热到70℃,真空旋转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6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而后于120℃干燥6小时。将一定量的硝酸钯溶解于水中,用硝酸调节溶液使其pH值为4左右,而后将此溶液加热到80℃,再次浸渍在载体上,而后于140℃干燥8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4小时,在400℃氢气气氛中还原2小时,得到催化剂A,组成见表1。
【实施例2】
将硝酸镨溶解在水中,加热到80℃,真空旋转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7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5%),而后于120℃干燥4小时。将氯钯酸铵溶解于水中,用硝酸调节溶液使其pH值为4左右,而后将此溶液加热到80℃,再次浸渍在载体上,而后于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4小时,在400℃氢气气氛中还原2小时,得到催化剂B,组成见表1。
【实施例3】
将硝酸铋溶解于水中,真空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10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60%),140℃干燥4小时。将硝酸钯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再次浸渍在载体上,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4小时,在30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C,组成见表1。
【实施例4】
将硝酸铋溶解于水中,真空旋转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8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50%),140℃干燥4小时。将氯亚钯酸溶解于水溶液中,再次浸渍在载体上,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4小时,在45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D,组成见表1。
【实施例5】
将硝酸镧溶解于水中,真空旋转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10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70%),140℃干燥4小时。将氯钯酸铵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再次浸渍在载体上,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焙烧4小时,在35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E,组成见表1。
【实施例6】
取200克平均颗粒直径为12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65%),浸渍在含8.0克硝酸钯、14克硝酸镧水溶液中,且用硝酸调节其PH值为2,取出后在140℃烘干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2小时,在35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F组成见表1。
【实施例7】
将硝酸铋溶解于水中,真空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15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140℃干燥4小时。将氯钯酸铵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再次浸渍在载体上,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2小时,在30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G,组成见表1。
【实施例8】
将硝酸镧溶解于水中,真空浸渍在平均颗粒直径为150微米的Al2O3小球上(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140℃干燥4小时。将氯钯酸铵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再次浸渍在载体上,140℃干燥4小时,接着在450℃空气气氛中焙烧4小时,在300℃氢气气氛中还原4小时,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H,组成见表1。
催化剂活性测试:
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反应在催化剂装填量为500毫升的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催化剂在反应前先通氢气进行还原,然后以CO与亚硝酸甲酯的摩尔比为0.8∶1的混合气为原料,在反应温度130℃,反应体积空速为2000小时-1,反应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SA00000439570100051
【比较例1】
采用同【实施例8】相同的配方,只是催化剂为直径为2.0mm,长度为2~5mm的条状固定床催化剂,也采用上述【实施例1~8】的催化剂活性测试条件,只是采用的固定床反应器,其反应结果为:碳酸二甲酯选择性为88%,碳酸二甲酯时空产率为380克/(升.小时)。

Claims (4)

1.一种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催化剂包括如下组份:
a)选自钯为活性组分,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3~1.2%;
b)选自镧、镨或铋为助剂,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05~10%;
c)89~99.5%的载体;
其中载体选自球形氧化铝,且氧化铝颗粒直径平均为20~300微米,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重量的3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氧化铝颗粒直径平均为30~200微米,氧化铝颗粒直径为60~150微米占总氧化铝载体的3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钯,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2~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助剂选自镧或铋,以单质计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01~5%。
CN201110045338.5A 2011-02-25 2011-02-25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Active CN102649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5338.5A CN102649058B (zh) 2011-02-25 2011-02-25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5338.5A CN102649058B (zh) 2011-02-25 2011-02-25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058A true CN102649058A (zh) 2012-08-29
CN102649058B CN102649058B (zh) 2015-04-08

Family

ID=4669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5338.5A Active CN102649058B (zh) 2011-02-25 2011-02-25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90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9506A (zh) * 2016-06-24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钯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9377A (zh) * 2019-09-09 2020-09-15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羰化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555A (zh) * 2010-03-19 2010-08-04 丹阳市丹化金煤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co气相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555A (zh) * 2010-03-19 2010-08-04 丹阳市丹化金煤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co气相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国良等: ""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偶联合成及作汽油添加剂的研究"", 《石油炼制与化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9506A (zh) * 2016-06-24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钯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9377A (zh) * 2019-09-09 2020-09-15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羰化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CN111659377B (zh) * 2019-09-09 2023-08-22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羰化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058B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8718B (zh) 一种催化加氢高效制备n,n-二苄基乙二胺的方法
CN101851160B (zh) 使用规整催化剂由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的生产方法
CN101347737B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11085241B (zh) 一种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的方法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82080B (zh) 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6954B (zh) 用于co气相偶联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67016A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1700495B (zh) 一种硅胶包裹多金属纳米粒子和活性炭粉的复合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9189A (zh) 蒽醌加氢制双氧水的方法
AU2018446561A1 (en) Catalyst for synthesizing oxalate by co coupling reaction, preparation and uses
CN109529912B (zh)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用复合纳米结构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65145C (zh) 1,4-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11589464B (zh) 一种氮化硼负载铑镓锡液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49913B (zh) 醋酸酯加氢制备乙醇的催化剂及醋酸酯加氢制备乙醇方法
CN102649058A (zh) 由co偶联制碳酸二甲酯的流化床催化剂
CN110523412A (zh) 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用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365657B2 (ja) 炭化水素の水蒸気改質用触媒
CN101148395B (zh) 一种由1,1,1,2,3,3-六氟丙烯和氢气制备1,1,1,2,3,3-六氟丙烷的方法
CN115739080A (zh) 一种Pt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氯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制氯代苯胺中的应用
KR101678225B1 (ko) 백금계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CN102516027B (zh) 一种丙酮加氢法联产醇和酮的催化剂级配方法
CN112892567B (zh) 一种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8014792A (zh) 一种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49049A (zh) 一种顺酐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02649753B (zh) Co气相偶联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