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716A -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716A
CN102648716A CN201210083946XA CN201210083946A CN102648716A CN 102648716 A CN102648716 A CN 102648716A CN 201210083946X A CN201210083946X A CN 201210083946XA CN 201210083946 A CN201210083946 A CN 201210083946A CN 102648716 A CN102648716 A CN 102648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tossa
extraction
bacteriostatic
dist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9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忠
张熙明
蒋建新
夏龙
吴双庆
朱旭婷
张斌
张健
谢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edbud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edbud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edbud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edbud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39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8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涉及一种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的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用途。本发明提取方法克服了现有黄麻提取工艺中原料产量低、提取物抑菌活性低并易丧失活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产量丰富的黄麻纤维为提取原料的酯类溶剂提取工艺,酯类溶剂是指介电常数为5.0-7.5的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抑菌活性尤其是抑制大肠杆菌活性显著提高,其作为抑菌剂尤其是纺织品抑菌整理剂使用时,还具有抑菌效果稳定的优势。

Description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的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用途,该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
背景技术
黄麻,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产量丰富,价格低廉。黄麻纤维以其优良的吸湿性能、快速的水分散失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领域。
此外,黄麻的抗菌性能也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目前,现有技术中,可用于提取的黄麻的药用部位有根、叶和种子。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090699A公开了一种以黄麻根为药用部位、利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获得抗菌提取物的工艺,该工艺将经粉碎后的黄麻根加入95%乙醇中,超声辅助浸提,提取后过滤,收集滤液,所得滤液经减压浓缩后过HPD100大孔树脂柱,丙酮洗脱,回收洗脱液中的丙酮后得到黄麻根提取物,该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食品、药品的天然抗菌防腐剂,以及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剂等。
上述工艺及所得提取物存在如下不足:1、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尤其是抑制大肠杆菌活性较低,MIC达到25g/L;2、提取物作为抑菌剂尤其是纺织品抑菌整理剂使用时,抑菌活性极易降低,甚至在短时间内完全丧失;3、黄麻根产量低,使用成本高。上述不足使得黄麻根的提取物研究仅停留在实验阶段,几无实际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黄麻提取工艺中原料产量低、提取物抑菌活性低并易丧失活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产量丰富的黄麻纤维为提取原料的酯类溶剂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抑菌活性尤其是抑制大肠杆菌活性显著提高,其作为抑菌剂尤其是纺织品抑菌整理剂使用时,还具有抑菌效果稳定的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将黄麻纤维置于介电常数介于5.0-7.5的酯类溶剂中提取,所述酯类溶剂选自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酯类溶剂优选介电常数为5.5-6.5之间的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从成本和抑菌效果上考虑,最优选的为乙酸乙酯。
在提取方法上,可采用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式提取法、超声辅助浸渍法、和连续逆流提取法;其中,最优选的提取方法为回流提取法,其中每1kg黄麻纤维置于20-35L酯类溶剂中,回流提取1-2h,将提取液浓缩即得所述黄麻纤维提取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尤其是作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整理剂的应用,尤其是作为织物抑菌整理剂的应用。
本发明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作为抑菌剂的用途,具有如下突出效果:
1、现有技术中,黄麻以根、叶和种子入药,但限于产量有限,成本较高,产业化难度大;而大量黄麻纤维主要用于生产麻袋及其他包装材料,附加值低。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克服了黄麻纤维只能用于生产廉价的包装材料的误区,以黄麻纤维为原料提取,原料来源丰富,所得提取物产量高、抑菌效果显著,成本降低;同时,因黄麻纤维为丝状纤维,存在使用不便、提取效率低等问题,经过发明人试验证明,以处理成段或粉的黄麻纤维作为提取原料,可明显提高提取效率和收率,最高达5倍以上,这是因为段状或粉状的黄麻纤维具有更大表面积,与提取溶剂接触更充分,进而提高提取效率和收率。关于具体切段或粉碎的程度,要取决于实际需要和提取设备的规模,一般的,试验阶段可采用粗粉手段并过一定程度的筛网,如10目;中试或实际生产过程则采用切段手段,如中试可切段为1-2厘米;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方便投料、出料和降低处理成本等,可切段2-5厘米,甚至更长。
2、提取方法上,本发明使用介电常数为5.0-7.5的酯类溶剂,优选介电常数为5.5-6.5之间的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从成本和抑菌效果上考虑,最优选的为乙酸乙酯;同时,采用常规提取方法和/或辅以针对性的精制方法,所述常规提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连续逆流提取法等,以及可想到的上述提取方法的组合方法、其他现代化提取方法,如超声辅助浸渍、微波辅助浸渍、超临界萃取方法等。所述针对性的精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过大吸附树脂柱、重结晶、萃取、制备色谱分离等。
关于提取方法,发明人通过乙酸乙酯提取工艺的试验证明,浸渍法因效率低而不适于放大使用,但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浸渍提取时,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得到与回流提取相当的效率和收率。实际上,在使用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等方法之前,浸渍是必经的过程之一。从收率上分析,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连续逆流提取法具有非常接近的收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没有显著差异,但连续逆流提取、渗漉提取和回流提取等更适于实际生产使用。从提取效率、成本和适于放大生产等方面考虑,本发明优选的提取方法是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式提取法、超声辅助浸渍提取法和连续逆流提取法。
在上述溶剂和工艺参数选择过程中,发明人综合考虑成本、收率、提取效率和抑菌活性,得到了最优选的提取方法如下:所述提取的方法为回流提取法,其中每1kg黄麻纤维置于20-35L酯类溶剂中,回流提取1-2h,将提取液浓缩即得所述黄麻纤维提取物,产量可到1.5g左右,最高可达2g。
3、所得黄麻纤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尤其是抑制大肠杆菌活性,MIC为0.625mg/ml(总菌数104CFU),具体抑菌实验方法和结果见对比实验2;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专利文献CN102090699A的黄麻根提取物,可在食品、医药、医疗卫生、日化、纺织、家居等行业作为抑菌剂、杀菌剂、防腐剂、整理剂等广泛使用,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整理剂的应用,其提取方法简单、资源丰富、产品吸附性好、生物可降解,在其加工、应用及消失后不会给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适于作为纤维、纺织品、装潢材料、家居用品、医疗用品、护理用品等领域的抑菌整理剂。应用方法可选用添加法和/或后整理法,添加法是指将黄麻纤维提取物加至材料的制备原液中,如加至纺织品的纺丝液中,使之生产中具有抗菌性能的合成纤维,再用以生产服装、卫生用品、家居用品等;后整理法是指通过浸轧、涂层等方法将黄麻纤维提取物处理到目标物上,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天然产物,如以棉为代表的天然纤维等。
本发明的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整理剂使用时,优选作为织物抑菌整理剂,一是因为该提取物为天然提取成分,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二是因为该提取物采用酯类溶剂提取,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产品添加和/或后整理到织物以后,吸附性和耐久性好,抗菌功效长期释放,尤其适用于经常洗涤的服装等,。发明人为此设计了本发明的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文献CN102090699A中黄麻根30%丙酮提取物的溶解度测量实验,具体实验方法和结果见对比实验3。实验结果证明,前者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要小得多,仅为后者的1/55。因此,本发明的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适用于作为织物抑菌整理剂,尤其适用于作为反复浸水、洗涤或擦拭的织物,或者其他类似的装潢材料、建筑材料、家居用品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黄麻纤维为未经精细化脱胶的国产黄麻纤维(也可以为孟加拉进口黄麻纤维);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购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仪器型号及来源为: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DC-NSG-10型(上海达程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100D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功率150     W,频率40KHz);索氏提取器250毫升(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旋转蒸发器BC-R1001型(上海贝凯生物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低温冷却液循环泵DLSB20L/30型(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连续逆流提取器GD-TQ/1/N1型(济宁金百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自制渗漉筒。
实施例1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回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切段为1cm,置于20L乙酸乙酯(沸点77℃)中,回流提取1.5h,抽滤,再用5L提取溶剂分5次洗涤滤渣和瓶壁,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提取物1.95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175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实施例2 黄麻纤维乙酸正丁酯回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20目筛,置于35L乙酸正丁酯(沸点126℃)中,回流提取2h,抽滤,再用5L提取溶剂分5次洗涤滤渣和瓶壁,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酸正丁酯,得提取物1.1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3.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11.15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0mg/100g水。
实施例3 黄麻纤维乙酸正丙酯回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10目筛,置于25L乙酸正丙酯(沸点101.6℃)中,回流提取2h,抽滤,再用5L提取溶剂分5次洗涤滤渣和瓶壁,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酸正丙酯,得提取物1.3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1.1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10.2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0.5mg/100g水。
实施例4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和乙酸甲酯混合液回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切段为2cm,置于30L混合液(乙酸乙酯和乙酸甲酯体积比1:1混合)中,回流提取1h,抽滤,再用5L上述混合液溶剂分5次洗涤滤渣和瓶壁,合并滤液,滤液减压回收混合液,得提取物2.01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8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8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5mg/100g水。
实施例5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渗漉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10目筛,加1L乙酸乙酯拌匀并密闭放置2h润湿;采用现有实验方法装筒、排气、浸渍后,以每分钟流出2ml溶剂的速度渗漉10h,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提取物1.7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3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实施例6 黄麻纤维甲酸正丁酯渗漉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10目筛,加1L甲酸正丁酯拌匀并密闭放置2h润湿;采用现有实验方法装筒、排气、浸渍后,以每分钟流出2ml溶剂的速度渗漉15h,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滤液合并,减压回收甲酸正丁酯,得提取物1.9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1.2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10.3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1mg/100g水。
实施例7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索式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0g,粉碎过10目筛,置于滤纸筒中,将开口端折叠封住,放入提取筒中,将150ml圆底烧瓶安装于电热套上,放入2粒沸石,取乙酸乙酯溶液100ml,从提取筒中倒入烧瓶,安装好索氏提取装置。打开电源,加热回流,虹吸6次,停止加热,冷却提取液,拆除索式提取器。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提取物0.015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3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3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实施例8 黄麻纤维乙酸异丙酯和甲酸正丁酯混合液超声辅助浸渍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切段为0.5cm,加入6L混合液(乙酸异丙酯和甲酸正丁酯体积比1:1混合)中,超声波辅助提取,功率150W,频率40KHz,50℃超声提取30min,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回收混合液,得提取物1.5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7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10.3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实施例9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连续逆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10目筛,置于连续逆流提取器中,15L乙酸乙酯逆流提取2h,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回收混合液,得提取物2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5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实施例10 黄麻纤维甲酸异丁酯连续逆流提取
取干燥黄麻纤维1kg,粉碎过10目筛,置于连续逆流提取器中,15L甲酸异丁酯逆流提取2h,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回收混合液,得提取物1.8g。
抑菌活性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7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7mg/ml;30℃,该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1mg/100g水。
对比实验1 黄麻纤维各类溶剂提取物的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实验
、材料、试剂与仪器
诺氟沙星(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养肉汤(南京一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平板计数琼脂(南京一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琼脂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纯化);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二甲基亚砜(DMSO)(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旋转蒸发仪、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计数有限公司)、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水浴锅、空气摇床(太仓市华利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Q-100DE型)、冰箱、高压蒸汽灭菌锅(三洋电子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红外电磁炉(中山市小鸭家电有限公司)。
2、供试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ICC编号:23675]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3、实验方法
(1)、提取工艺 
取干燥的黄麻纤维粉(过10目筛)15g,置1000ml圆底烧瓶,加入表1所示的相应提取溶剂350ml,加热回流2h,抽滤,再用350ml提取溶剂分5次洗涤滤渣和瓶壁,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称重。
根据提取率,计算出与750mg黄麻原料相对应的提取物样品重量,除以0.7ml,即得各种提取物储备液的浓度。用十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烘干后提取物,根据之前计算的各提取物储备液浓度得应加入的DMSO的体积。加入相应体积DMSO后,超声助溶,置4℃冰箱中保存。
①阳性药物质控浓度的选择
阳性药物对细菌的抑菌率与药物浓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在选用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甚至同一厂家同一剂型不同批次的药物时,都应对质控参数重新进行校正。以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质控参数为例,取20粒诺氟沙星胶囊(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示量为0.1mg),取出内容物后充分混匀,按标示量配制阳性药物储备液(0.2mg/ml),以10倍对储备液进行适当倍比稀释后按后续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阳性对照药物的抑菌率宜控制在15-30%,由表1得诺氟沙星质控浓度为2×10-5 mg/ml,此浓度的抑菌率为20%左右,以此浓度的阳性对照药物作为每次实验的质控试样,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性。
表1 诺氟沙星抑菌率统计表(大肠杆菌)
Figure 162045DEST_PATH_IMAGE001
②加样
准备12个150ml无菌具塞三角烧瓶,分为4组,其中第1组的3个烧瓶中各加入0.7ml的2×10-5 mg/ml诺氟沙星溶液(阳性对照),第2组的3个烧瓶中各加入0.7ml DMSO溶解的上述黄麻纤维各溶剂提取物(测试样),第3组的3个烧瓶中各加入0.7mlDMSO溶剂(用于DMSO所产生的抑菌效果的扣除),第4组的3个烧瓶不加样品作为空白对照(用于观察试验菌的接种浓度,并观察试验菌在试验期内的活性,防止因其自身的衰减获得虚高的实验结果);然后向每个烧瓶中各加入0.03mol/lPBS缓冲液适量,使每瓶总体积均为30ml。
③接种菌液
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以未接种的营养肉汤为空白,测定过夜培养后的营养肉汤菌悬液在600nm波长下的光密度(OD),代入大肠杆菌菌浓度与OD值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OD=5E-10C+0.0848R2 = 0.9419,并计算出菌浓度(CFU/ml)。其中,OD为细菌培养液在600nm波长下,以未接种菌的营养肉汤为空白测定的光密度,C为细菌培养液中的菌浓度(CFU/ml)。再用0.03mol/l PBS缓冲液稀释至菌浓度为7000-14000CFU/ml,向上述步骤②的12个三角烧瓶中各加入5ml菌稀释液,使每个三角烧瓶液体体积均为35ml,菌浓度为1000-2000CFU/ml。
④培养及菌落数的测定
盖好瓶塞,置于恒温空气孵箱上,在24℃±1℃,以150r/min,振荡6h。到规定时间后,从每个烧瓶中吸取1ml±0.1ml试液,移入装有19ml±0.1ml 0.03mol/l PBS缓冲液的无菌三角烧瓶中,涡旋2min充分混匀。用吸管从每个稀释过后的烧瓶中分别吸取1ml±0.1ml移入灭菌的平皿,倾注平板计数琼脂约15ml。每个烧瓶中的稀释液分别吸液制作两个平板作平行样。室温凝固,倒置平板,37℃±1℃培养24h-48h。培养后取出计数,按实际数量记录。
两个平行平板的菌落数相差应在20%以内,否则此数据无效,应重做实验。阳性对照药物的抑菌率应在15-30%。
⑤抑菌率的计算
平皿菌落计数后,黄麻提取物按式(3-1)计算抑菌率,阳性对照药物按式(3-2)计算抑菌率。
式中:Y为抑菌率,NX为黄麻提取物组振荡6h后3个烧瓶中活菌浓度的平均值(CFU/ml),ND为DMSO组振荡6h后3个烧瓶中活菌浓度的平均值(CFU/ml),NP为PBS空白对照组振荡6h后3个烧瓶中活菌浓度的平均值(CFU/ml),N阳为阳性对照药物组振荡6h后3个烧瓶中活菌浓度的平均值(CFU/ml)。
4、结果与分析
表2:黄麻纤维各类溶剂提取物的抑制大肠杆菌活性对比表
由表2可见,采用甲醇、不同浓度乙醇、氯仿、石油醚等提取黄麻纤维,提取物均无抑菌活性检出,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大肠杆菌菌活性,抑菌率高达24.8%。
同时,发明人也拟以介电常数为5.0-7.5的其他溶剂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试验,主要包括乙酸(介电常数6.19)、苯胺(介电常数6.98)、氟苯(介电常数5.42)、溴苯(介电常数5.39)、氯苯(介电常数5.61)、四氢呋喃(介电常数7.39)和二甲基吡啶(介电常数7.23),经分析,乙酸、苯胺和二甲基吡啶因酸碱性、成本等考虑,不适宜作为溶剂使用。试验证明,氯苯、溴苯和氟苯、四氢呋喃提取物具有较弱的抑菌活性,考虑到其活性较低且毒性较大、易燃等,放弃其使用。
对比实验2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实验
1、材料与试剂
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营养肉汤(南京一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平板计数琼脂(南京一基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
2、供试菌种
本实验所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 aureaus)[CICC编号:21601]、 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CICC编号:23675]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Center of Industrial Culture Collection,CICC)。
3、实验方法
(1)营养肉汤的制备:营养肉汤粉18g,蒸馏水1000ml,pH值为6.8±0.2,121℃/25min灭菌。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制备:平板计数琼脂23.5g,蒸馏水1000ml,pH值为6.8±0.2,121℃/25min灭菌。
(3)菌悬液的制备
从3-10代的保存菌株试管斜面中取一接种环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划线。在37±1℃下培养18h-24h。用接种环从平皿上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20mL营养肉汤中。在37℃±1℃,150r/min,振摇下培养过夜,即制得接种菌悬液。菌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活菌数应达到1×109 CFU/mL~5×109 CFU/mL。
(4)滤纸片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抑菌圈的测定:采用分步稀释法将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质量浓度稀释至适宜浓度得供试液(见表3)。用新鲜的营养肉汤将上述(3)的菌悬液稀释至大肠杆菌浓度1.6×104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0.8×104 CFU/mL,无菌操作吸取0.6 mL接种菌液加入平板计数平皿(总菌数:大肠杆菌104CFU、金黄色葡萄球菌1/2×104CFU),用无菌三角涂布棒涂布均匀后,超净台通风吹干。然后将直径10mm的灭菌滤纸片在供试液中浸泡0.5h左右为供试样滤纸片,对照样滤纸片照前法浸泡于溶剂乙酸乙酯中。每皿5至6片等距放置,每菌两份平行。平皿置培养箱37℃下培养24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取二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得到不同浓度供试液的抑菌效果。
4、结果与分析
表3:各种浓度的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对比表
Figure 201210083946X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注:1)“-”没有抑菌圈;2)抑菌圈直径 ≤ 11.0mm指定为“无抑菌效果”。
由表3可知,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两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175mg/ml,可见,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远远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另一方面,表3的数据也证明本实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专利文献CN102090699A的提取物的抑菌能力不同。本实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总菌数104CFU)MIC为0.625mg/ml,抑菌活性明显强于文献CN102090699A的25g/L;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总菌数1/2×104CFU)的MIC为9.175mg/ml,抑菌活性弱于文献CN102090699A的3.125g/L。但是,严格的说,文献CN102090699A的抑菌实验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其没有说明抑菌实验中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总菌数,而菌的浓度越低,抑菌效果就越明显。
对比试验3 实施例1的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文献CN102090699A中30%丙酮黄麻根提取物的溶解度测量实验
1、30℃,黄麻根30%丙酮提取物20mg可完全溶解于3g水中,可知黄麻根30%丙酮提取物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660mg/100g水。
2、30℃,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12mg于5g水中不可以完全溶解,逐渐加水至12g,仍不能完全溶解,加水至96g,才完全溶解。可知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2mg/100g水。
可见,本发明的黄麻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文献CN102090699A中黄麻根30%丙酮提取物相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要小得多,前者仅为后者的1/5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黄麻纤维置于介电常数为5.0-7.5的酯类溶剂中提取,所述酯类溶剂选自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溶剂的介电常数为5.5-6.5,所述酯类溶剂选自乙酸正丙酯、甲酸异丁酯、甲酸正丁酯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的方法选自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式提取法、超声辅助浸渍提取法或连续逆流提取法中的一种。
4.根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的方法为回流提取法,其中每1kg黄麻纤维置于20-35L酯类溶剂中,回流提取1-2h,将提取液浓缩即得所述黄麻纤维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麻纤维为经切段或粉碎后的黄麻纤维。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剂的应用。
8.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抑菌整理剂的应用。
9.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麻纤维提取物作为织物抑菌整理剂的应用。
CN201210083946XA 2012-03-27 2012-03-27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Pending CN102648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3946XA CN102648716A (zh) 2012-03-27 2012-03-27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3946XA CN102648716A (zh) 2012-03-27 2012-03-27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716A true CN102648716A (zh) 2012-08-29

Family

ID=4669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3946XA Pending CN102648716A (zh) 2012-03-27 2012-03-27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87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8343A (zh) * 2014-06-06 2014-09-03 保琦蓓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汉麻韧皮纤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043364A (zh) * 2017-12-19 2018-05-18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新型多孔麻纤维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313A (zh) * 2008-06-18 2008-10-29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
CN101406327A (zh) * 2008-10-09 2009-04-15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口罩
CN102090699A (zh) * 2010-11-15 2011-06-15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黄麻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313A (zh) * 2008-06-18 2008-10-29 东华大学 一种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
CN101406327A (zh) * 2008-10-09 2009-04-15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口罩
CN102090699A (zh) * 2010-11-15 2011-06-15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黄麻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卫东等: "不同溶剂对竹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8343A (zh) * 2014-06-06 2014-09-03 保琦蓓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汉麻韧皮纤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018343B (zh) * 2014-06-06 2016-03-02 保琦蓓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汉麻韧皮纤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043364A (zh) * 2017-12-19 2018-05-18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新型多孔麻纤维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379B (zh) 红豆杉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真菌的应用
CN102505467B (zh) 一种用于织物抗菌的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2180A (zh) 用于抑制植物病原菌的博落回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5781A (zh) 一种制备纳米银的生物方法
CN102242154A (zh) 一种生产蝉拟青霉菌丝体的液体发酵方法及其培养产物的应用
CN104761565A (zh) 桃金娘酮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3279146B (zh) 含有连花清瘟提取物的纺粘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03255615A (zh) 一种羧乙基甲壳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3899A (zh) 离子液体在聚乳酸复合纤维中的应用
CN102648716A (zh) 具有抑菌活性的黄麻纤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用途
CN104018343B (zh)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汉麻韧皮纤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090699B (zh)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黄麻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39397B (zh) 一种天然混合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5286B (zh) 一种抑菌剂
CN106566691A (zh) 大叶茶提取物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1622B (zh) 一种三七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232593A (zh) 一种白刺枝叶提取物
CN105131013A (zh) 一种新的大环内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7474977A (zh) 一种棉毛织物用防蛀柔软型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6467A (zh) 一种茶皂素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10358801A (zh) 一种通过酵母发酵获得十三肽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06587A (zh) 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156478A (zh) 一种多元植物源防腐剂及其用途
CN104073910B (zh) 离子液体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纤维中的应用
CN107864860B (zh) 一种提高防风愈伤组织中亥茅酚苷含量的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