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4000A -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4000A
CN102634000A CN2012101278424A CN201210127842A CN102634000A CN 102634000 A CN102634000 A CN 102634000A CN 2012101278424 A CN2012101278424 A CN 2012101278424A CN 201210127842 A CN201210127842 A CN 201210127842A CN 102634000 A CN102634000 A CN 102634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type
residue
parts
polyester
type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78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4000B (zh
Inventor
刘国际
刘伟
徐丽
李延勋
雒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101278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4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4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4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0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散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分散剂结构式为A-B-C或A-B-C-D,其中:A为羟基引发单体的残基,B为多个内酯的残基,C为酸酐的残基,D为多胺或多亚胺的残基。本发明分散剂在有机介质中的溶解性能优异,可降低分散体系的粘度,分散体系的流动性好,且在低温条件下存储和使用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散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涂料和印刷油墨行业中,许多涂层材料以及印刷品性能例如颜色强度、不透明性和光泽取决于颜料颗粒(或其它颗粒状材料)在分散体内的分散、聚集或凝絮程度。通常将颜料分散剂添加在含高浓度颜料的溶剂中形成颜料预分散体,而将色料导入涂料以及油墨配方。颜料预分散体一般是通过机械方法,将颜料颗粒的聚集体破碎并减小平均颗粒尺寸的方法制备,研磨通常是分散颗粒的最好方法。
含有衍生自一种或多种羟基羧酸类或内酯的聚酯链部分的分散剂已经广为人知。这些分散剂通常含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类型。一种是羟基羧酸和内酯在作为聚合终止基团的烷基羧酸存在下聚合,生成具有自由羧基的聚酯,然后与胺基进行反应,这类分散剂早期公开于EP158406中。第二种类型的分散剂是羟基羧酸和内酯在作为聚合终止基团的脂肪族醇存在下聚合,生成具有端羟基的聚酯长链,随后被转化为磷酸酯,这类分散剂早期公开于EP164817中。近年来,这类分散剂已通过支化聚酯链来改善其性能,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降低分散体系的黏度方面效果不理想,同时分散体系在低温条件下存储和使用受限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分散剂在降低分散体系的粘度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有利于分散体系在低温条件下存储和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所述的分散剂结构式为A-B-C或A-B-C-D,其中:A为羟基引发单体的残基,B为多个内酯的残基,C为酸酐的残基,D为多胺或多亚胺的残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聚酯型分散剂,该分散剂的端基可以是羧基或胺基。
进一步,A是R1-OH或HO-R2-OH的残基,其中R1、R2为任选自C1-100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带苯环烷烃基或醚基。
A是羟基或酚羟基的残基,优选一元醇、二元醇、酚羟基或其衍生物的残基。
一元醇的选择可以是甲醇、乙醇、叔丁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正十二烷基醇、油醇、硬脂醇、异丙醇、异丁醇、叔丁醇、2-乙基丁醇、3-庚醇、2-乙基己醇、3,5,5-三甲基己醇、3,7-二甲基辛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单乙醚;二元醇的选择可以是2-甲基丙二醇、3-环己烯-1,1-二甲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5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7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9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
所述的酚可选择苯酚或其衍生物,如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1-萘酚、2-萘酚、对苯二酚、2-壬基酚、4-壬基苯酚、辛基酚、2-苯氧基苯酚、4-苯氧基苯酚、间十五烷基酚或以上物质的衍生物。
所述的酚特别优选间十五烷基酚。
间十五烷基酚与壬基酚结构相似,但对环境无害,可以作为壬基酚的替代品。间十五烷基酚是由腰果壳提取液经催化加氢制得,属绿色可再生资源,减缓了石油资源紧缺的现状,具有极强的经济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且还属节能减碳范畴。从结构上看,间十五烷基酚在苯酚的间位具有一个C15的长链饱和直链烷烃。直的长链烷烃使得间十五烷基酚具有较大的空间自由体积,与其它有机物的相溶性较好。用作酚羟基引发单体制备聚酯长链时,一方面可以使得聚酯长链的空间位阻变大,使得分散体系更为稳定;另一方面,较大的空间自由体积使得聚酯长链的相溶性较其它分散剂好。所以,优选间十五烷基酚制备如下结构分散剂:
                                                 
 或
Figure 591072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n=2-100。
B为多个内酯的残基,所述的内酯为ε-己内酯或其衍生物、δ-戊内酯或其衍生物,或以上物质的任意混合物。
ε-己内酯衍生物中的烷基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优选为C1-8烷基,更优选为C1-6烷基,特别优选C1-4烷基,如甲基和叔丁基。
烷基取代的ε-己内酯可通过将烷基取代的环己酮进行氧化获得,因而它们中许多是烷基取代的ε-己内酯的混合物。2-甲基环己酮的氧化通常得到7-甲基ε-己内酯和3-甲基ε-己内酯的混合物。而4-烷基环己酮的氧化仅得到5-烷基ε-己内酯。烷基取代ε-己内酯还有其它例子如6-甲基、4-甲基、5-甲基ε-己内酯等。
内酯优选ε-己内酯、5-甲基ε-己内酯。
C是二元酸酐的残基。
进一步,所述的二元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戊二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或四溴苯酐。二元酸酐优选顺丁烯二酸酐。
D为多胺或者多亚胺的残基,所述的多胺或者多亚胺的选择可以是乙二胺、丁二胺、辛二胺、1,5-二甲基己二胺、2-乙基己二胺、1,2-二胺基庚烷、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异佛尔酮二胺、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N-氨基乙基哌嗪、聚环氧丙烷二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或降冰片烷二胺。特别优选二乙烯三胺和四乙烯五胺。
A、B、C、D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0:1-2: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先由含羟基单体与内酯化合物开环反应生成端羟基聚酯,端羟基聚酯再与二元酸酐反应生成端羧基聚酯获得A-B-C型分散剂;获得的端羧基聚酯最后可再与多胺或多亚胺反应即生成A-B-C-D端胺基聚酯分散剂;其中内酯开环反应控制温度在90-130℃,酸酐与端羟基聚酯的反应控制温度在80-120℃,端羧基聚酯与胺基的反应控制温度在100-140℃进行。
嵌段型分散剂中的聚酯长链是由含羟基单体与内酯化合物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酯长链的长短取决于开环反应中羟基单体与内酯单体的比例。当引发单体的羟基与内酯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20时,聚酯链的长度较短;当引发单体的羟基与内酯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1:60时,聚酯链的长度较为适中;当引发单体的羟基与内酯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61-1:100时,聚酯链的长度较长。另一方面,羟基引发剂的链长对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也有影响。羟基引发单体与内酯化合物较适宜的摩尔比为1:5-1:60,较好的摩尔比为1:10-1:50,最好的摩尔比为1:10-1:30。
进一步,羟基存在下的环状内酯开环反应,使用一元或二元羟基与五元或六元环状内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90-130℃和一种惰性保护气体存在下反应制得。一般反应温度不低于90℃,为减少炭化的可能,反应温度不高于130℃。该惰性保护气体可以由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任何一种稀有气体,例如氦、氖、氩、氪、氙、氡、氮气提供。该酯化催化剂可以是一种钛酸四烷酯,例如钛酸四丁酯;一种有机酸的锡盐,例如辛酸亚锡;一种脂肪族醇的锆盐,例如丁醇锆;苯甲磺酸或一种强酸,例如三氟乙酸或硫酸;也可以是上述物质多种的混合物。这种酯化工艺的产物是一元醇或二元醇,这取决于聚合反应的引发剂。所述的内酯开环反应在90-130℃进行,较适宜的温度为90-120℃,较好的温度为100-120℃,优选100-110℃。
端羟基聚酯与酸酐的反应在80-120℃进行,较适宜的温度为80-110℃,较好的温度为90-110℃,优选90-100℃。
端羟基聚酯与酸酐反应,生成端羧基聚酯。端羧基聚酯与多胺的反应在100-140℃进行,较适宜的温度为100-130℃,较好的温度为110-130℃,优选110-120℃。
该分散剂主要应用于分散无机颜料和有机染料,以及颗粒固体和液体介质的分散体、研磨料,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和塑料材料中。
该分散剂特别适用于使一种颗粒状固体物分散于一种有机介质中。如将颗粒状固体物、分散剂以及有机介质制备成分散液。
该分散液中存在的固体可以是在所涉及的温度范围内不溶于该有机介质中,且希望它以微细形式稳定于有机介质的任何无机或有机固体材料。适用固体的实例如溶剂油墨用颜料、油漆和塑料用颜料、填充剂和填料;染料、分散染料;颗粒状陶瓷材料;磁性材料和磁性记录材料、阻燃剂等。较好的固体是公认的颜料中的无机颜料,如碳黑、二氧化钛、氧化锌、碳酸钙、普鲁士蓝、硫化镉、铁氧化物、群青、铬颜料,包括锌、铅、钡、钙及其混合物的铬酸盐、钼酸盐和混合铬酸盐与硫酸盐及其改性物。这些从黄色到红色的颜料在市场上是可买到的,其名称为铬樱红、柠檬黄、铬中、铬橙、铬猩红和铬红。有机颜料包括偶氮、双偶氮、缩合偶氮、阴丹酮、异尹丹酮、萘醌、异二苯并蒽酮、三苯二噁嗪、喹丫啶酮和酞菁系列染料,尤其铜酞菁及其卤代衍生物染料,以及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和媒染料的色淀。较好的有机颜料是酞菁、铜酞菁、单偶氮、双偶氮、阴丹酮、喹丫啶酮。其它较好的固体物是:填充剂和填料,例如滑石粉、高岭土、硅石、重晶石和白垩;颗粒状陶瓷材料,例如矾土、硅石、氧化锆、氧化钛、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硅、碳化硼、混合硅铝氮化物和钛酸金属盐;颗粒状磁性材料,例如过渡金属尤其铁和铬的磁性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钴掺杂的铁氧化物、氧化钙、铁酸盐;金属颗粒,尤其是金属铁、镍、钴及其合金;阻燃剂例如铝三水合物和氢氧化镁。
所述分散液中的有机介质较好的是一种极性有机介质或一种实质上非极性芳香族烃或氯代烃。适宜的有机溶剂如醚类尤其是低级烷基醚类、酯类、酮类或酰胺类等溶剂。适宜的酮类如丙酮、甲乙酮、二乙基酮、二异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甲基异戊基酮或环己酮。适宜的酯类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甲酸乙酯、丙酸甲酯、乙酸甲氧基丙酯或丁酸乙酯。芳香族烃类如甲苯或二甲苯。脂肪族烃类如己烷、庚烷、辛烷、癸烷或石油馏出物(石脑油和矿物油)。氯代烃如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全氯乙烯或氯苯。
分散液形成用介质,适用的极性树脂是诸如适合于油漆和油墨等各种用途中使用的油墨、油漆和漆片制备用的成膜树脂。这样的树脂包括聚酰胺类、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以及纤维素醚类树脂。油漆树脂类的实例包括短油醇酸树脂/蜜胺-甲醛、丙烯酸/聚酯树脂等。该树脂也可以是塑料材料,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包括可以用增强纤维和填料配制的所谓片状模塑材料和预制整体模塑材料。聚酯树脂可以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与聚苯乙烯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树脂,尤其包括含有碳酸钙、氧化镁或氢氧化铝的树脂。该树脂也可以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该分散液还可含有其它组分,例如粘结剂、流平剂、防沉降剂、增塑剂、防腐剂。
该分散液可含有5-95%的固体,准确数量取决于该固体的性质以及该固体与该有机介质的相对密度和其应用对象。该分散液可以用已知能用于制备分散液的任何一种常用方法制得。所以,固体物、有机介质和分散剂可以按任何顺序混合,然后使用球磨、珠磨或胶体磨的机械处理使固体的微粒分散到适当的粒度,直至形成该分散液。该固体物也可以先与分散剂进行混合,以适当方式使固体颗粒分散到合适粒度,然后再与树脂等其它添加剂进行混合,制得分散液。
本发明的分散剂特别适用于制备研磨料。将颗粒状固体物在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机分散介质中和一种或一种以上成膜树脂以及其它添加剂同时存在下制得分散液。较好的,以该分散液的总重量为基准,该研磨料含有10-70%的颗粒状固体,更好的,分散液含有的颗粒状固体物不低于该研磨料的30%,不高于60%。该分散液中树脂用量不低于分散液总量的10%,不高于分散液总量的40%。分散剂用量一般为颗粒状固体物的0.1-10%。含有本发明的分散剂的分散液尤其适用于油漆、高固含油漆、油墨、苯胺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丝网印刷油墨和非水陶瓷工艺等。
本发明的分散剂显示出优于一般的内酯衍生的已知分散剂的优点,特别是显示出在溶剂等有机介质中优异的溶解性能,而且当在4℃长期储存时不发生微相分离或结晶。当在低温存储时,在-10℃会发生微相分离现象,但当温度回升到4-10℃时该分散剂容易再溶解。当用于油漆和油墨时,本发明的分散剂能产生较低的粘度、较高的光泽、较低的灰雾,改善分散液的絮凝性能。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分散剂在有机介质中的溶解性能优异,可降低分散体系的粘度,分散体系的流动性好,且在低温条件下存储和使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所得产品的IR谱图;
图2为实施例15所得产品的I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所有份数皆为重量份计,单位为g,除非另有指出。
内酯化合物的制备
内酯1:(4-甲基和6-甲基-己内酯)
将3-甲基环己酮20份溶解于二氯甲烷700毫升中,在18-20℃和惰性保护气体存在下剧烈搅拌,分批加入碳酸氢钠74份,然后10分钟内在外部冷却下(将温度保持在20℃下),加入3-氯过苯甲酸48份溶于200毫升二氯甲烷的悬浊液,在18-20℃搅拌4小时。最后将反应混合物用10%亚硫酸钠的水溶液(4×250毫升)洗涤,然后用去离子水(4×250毫升)洗涤,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溶剂旋转蒸发后得到黄色油状的4-甲基和6-甲基-己内酯的混合物。
内酯2:(5-甲基-己内酯)
    将4-甲基环己酮50份溶解于二氯甲烷1500毫升中,在18-20℃和惰性保护气体存在下剧烈搅拌,分批加入碳酸氢钠10份,然后在10分钟内在外部冷却下(将温度保持在20℃下),加入3-氯过苯甲酸120份溶于200毫升二氯甲烷的悬浊液,在10℃搅拌4小时。最后将反应混合物用10%亚硫酸钠的水溶液(2×500毫升)洗涤,然后用去离子水(2×500毫升)洗涤,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溶剂旋转蒸发后得到黄色油状的5-甲基-己内酯。
内酯3:(4,6,6-三甲基和4,4,6-三甲基-己内酯)
    将3,3,5-三甲基环己酮10份溶解于200毫升二氯甲烷中,搅拌下将温度降至5℃以下,分批加入3-氯过苯甲酸31份。在0-5℃搅拌下30分钟内滴加三氟乙酸8份,反应20小时后,将温度升到18-20℃。然后将反应液倒入10%亚硫酸钠的水溶液200毫升中并使其静置。分出溶剂,并用10%亚硫酸钠水溶液(4×50毫升)洗涤,10%的碳酸钾水溶液(4×50毫升)洗涤,最后用去离子水(4×50毫升)洗涤。分出溶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转蒸发,得到无色油状4,6,6-三甲基和4,4,6-三甲基-己内酯的混合物。
实施例1
在9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3份加入到42份内酯1,正庚醇7.55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8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38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6.5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浅黄色粘稠物。
观察其红外图谱,1727cm-1为酯基特征吸收峰,3416 cm-1为羟基的特征吸收,1639 cm-1为马来酸酐的双键特征吸收,说明具有羧基。
实施例2
在10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6份加入到δ-戊内酯250份,20份聚乙二醇200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9.6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8.4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在11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6份加入到δ-戊内酯140份,20份聚乙二醇1000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0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96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13.9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在12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6份加入到δ-戊内酯250份,20份聚乙二醇200单甲醚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1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9.8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4.2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在9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3份加入到内酯2和δ-戊内酯的混合物45份(两者份数比为1:1),正癸醇10.28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8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38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6.5 mgKOH/g时,加入二乙烯三胺6.4份,升温至100℃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详见图1,从IR谱图中可以观察到,1724cm-1的吸收峰属酯基吸收,1637 cm-1的吸收峰属马来酸酐的双键吸收,2864cm-1和2943cm-1的吸收峰属甲基亚甲基的吸收,3440cm-1的吸收峰属胺基和羟基的吸收,与实施例15对比此处胺基吸收峰与羟基重合,胺基峰被掩盖但强度变大,说明了羧基被多个胺基所取代。
实施例6
在13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3份加入到ε-己内酯50份、间十五烷基酚13.33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2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4.3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3.6 mgKOH/g时,加入二乙烯三胺4.5份,升温至140℃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在10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5份加入到226份内酯1、间十五烷基酚20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8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4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15 mgKOH/g时,加入二乙烯三胺6.7份,升温至130℃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在9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1份加入到440份内酯3中,通入甲醇1份。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80℃,加入戊二酸酐3.6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4 mgKOH/g时,加入四乙烯五胺5.9份,升温至120℃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9
在10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0.3份加入到32.3份内酯2、5份聚乙二醇2000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0℃,加入邻苯二甲酸酐1.5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15 mgKOH/g时,加入四乙烯五胺1.92份,升温至110℃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同实施例5。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0
在10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0.6份加入到400份内酯2、5份辛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5℃,加入邻苯二甲酸酐5.7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5.3 mgKOH/g时,加入四乙烯五胺7.3份,升温至115℃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同实施例5。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1
在10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0.6份加入到280份内酯2和5份丙二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5℃,加入邻苯二甲酸酐19.7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48.4 mgKOH/g时,加入四乙烯五胺25.2份,升温至115℃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2
在10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1份加入到780份内酯2、5份乙二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5.8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22.6 mgKOH/g时,加入二乙烯三胺16.6份,升温至115℃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3
在12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0.3份加入到38份内酯2、5份间十五烷基酚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0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6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5 mgKOH/g时,加入二乙烯三胺1.6份,升温至125℃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4
在13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辛酸亚锡0.3份加入到53份内酯2和5份间十五烷基酚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1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6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4.7 mgKOH/g时,加入四乙烯五胺3.1份,升温至135℃反应12小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5。
实施例15  
在9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1份加入到ε-内酯和δ-戊内酯的混合物24.5份(两者质量比为1:1),正十二烷基醇20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8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10.5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108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获得产物的红外光谱图详见图2,从IR谱图中可以观察到,1724cm-1的吸收峰属酯基吸收,1637 cm-1的吸收峰属马来酸酐的双键吸收,2864cm-1和2943cm-1的吸收峰属甲基亚甲基的吸收,3440cm-1的吸收峰属羟基的吸收,说明聚酯型分散剂具有端羧基。
实施例16
在10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1份加入到δ-戊内酯38份、20份油醇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7.4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64.2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15。
实施例17
在110℃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3份加入到ε-己内酯210份、间十五烷基酚20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100℃,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4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15.5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15。
实施例18
在105℃惰性保护气体保护下,边搅拌边将钛酸四丁酯0.5份加入到ε-己内酯375份、间十五烷基酚20份的混合物中,然后在该温度下搅拌20小时,冷却降温至95℃,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4份,保持温度反应10小时,当反应液酸值为9.2 mgKOH/g时,降温终止反应得棕黄色粘稠物。其红外图谱分析同实施例15。
对比样1的制备: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100 g 12-羟基硬脂酸、60 mL甲苯和占总质量0.5%的对甲基苯磺酸,在惰性保护气下,逐步升温至150℃,分水回流,直到分水器内无明显水珠出现为止。再加入适量的乙酸作为封端剂,控制温度在150℃,继续反应5 h,反应结束后真空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过量的乙酸,得到端羧基对比样1。
对比样2的制备:
将80克对比样1,40mL甲苯和二乙烯三胺8份在惰性保护气氛下,逐步升温至150℃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真空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得端胺基分散剂对比样2。
分散剂的相溶性    
将分散剂2份溶于甲苯10ml后,加入5份FX-988 PE树脂搅拌均匀,分别存储于25℃、4℃、-10℃,不同条件、不同时间观察分散体系是否清澈透明,结果列于表1。
表1 
颜料流动性性能测试
白色颜料制备
    本发明分散剂0.3份溶解于二甲苯与正丁醇的4:1(重量比)混合物8份中。将二氧化钛白色颜料8份(TR92)连同玻璃珠(3mm直径)17份在水平振荡器上研磨18小时,研磨后滤除玻璃珠。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分散体系粘度,评价得到的分散体系的流动性,结果列于表2。其中,评价流动性的标准分为优、好、一般、差,标准如下:粘度<20mpas为优;20mpas≤粘度<35mpas 为好;35mpas≤粘度≤50mpas 为一般、粘度>50mpas 为差。
红色氧化铁颜料制备
本发明分散剂0.3份溶解于二甲苯与正丁醇4:1(重量比)的混合物8份中。将氧化铁红色颜料8份(R2817)连同玻璃珠(3mm直径)17份在水平振荡器上研磨18小时。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分散体系粘度,评价得到的分散体系的流动性,结果列于表2。
碳黑颜料制备
    将本发明分散剂0.45份溶于4:1的二甲苯和正丁醇的混合物8份中。加入玻璃珠(3mm直径)17份和碳黑8份,并将内容物在水平振荡器上研磨18小时。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分散体系粘度,评价得到的分散体系的流动性,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 白色颜料流动性 红色颜料流动性 黑色颜料流动性
实施例1 一般
实施例2 一般
实施例3 一般 一般
实施例4 一般
实施例5 一般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一般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一般 一般
实施例16 一般 一般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对比样1 一般 一般 一般
对比样2 一般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所作的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结构式为A-B-C或A-B-C-D,其中:A为羟基引发单体的残基,B为多个内酯的残基,C为酸酐的残基,D为多胺或多亚胺的残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A是R1-OH或HO-R2-OH的残基,其中R1、R2为任选自C1-100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带苯环烷烃基或醚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A是羟基或酚羟基的残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酚为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1-萘酚、2-萘酚、对苯二酚、2-壬基酚、4-壬基苯酚、辛基酚、2-苯氧基苯酚、4-苯氧基苯酚、间十五烷基酚或以上物质的衍生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酯为ε-己内酯或其衍生物、δ-戊内酯或其衍生物,或以上物质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C是二元酸酐的残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酸酐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戊二酸酐、降冰片烯二酸酐或四溴苯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胺或多亚胺是乙二胺、丁二胺、辛二胺、1,5-二甲基己二胺、2-乙基己二胺、1,2-二胺基庚烷、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异佛尔酮二胺、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N-氨基乙基哌嗪、聚环氧丙烷二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或降冰片烷二胺。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其特征在于,A、B、C、D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0:1-2:1-2。
10.权利要求1-9所述的嵌段型聚酯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含羟基单体与内酯化合物开环反应生成端羟基聚酯,端羟基聚酯再与二元酸酐反应生成端羧基聚酯获得A-B-C型分散剂;获得的端羧基聚酯最后再与多胺或多亚胺反应即生成A-B-C-D型端胺基聚酯分散剂;其中内酯开环反应控制温度在90-130℃,酸酐与端羟基聚酯的反应控制温度在80-120℃,端羧基聚酯与胺基的反应控制温度在100-140℃进行。
CN 201210127842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4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27842 CN102634000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27842 CN102634000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4000A true CN102634000A (zh) 2012-08-15
CN102634000B CN102634000B (zh) 2013-08-07

Family

ID=46618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278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4000B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400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9030A (zh) * 2013-07-02 2013-11-27 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氨基树脂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147A (zh) * 2013-09-01 2013-12-11 山东奔腾漆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醇酸树脂涂料
CN106947066A (zh) * 2017-04-13 2017-07-14 佛山市毕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广泛相容性的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6714A (zh) * 2018-05-07 2018-09-28 郑州网知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乙烯四胺改性的树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816A (zh) * 2018-10-29 2019-03-22 三明学院 一种两亲性聚酯型嵌段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903473A (zh) * 2019-12-09 2020-03-24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超支化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11253341A (zh) * 2020-02-13 2020-06-0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环氧腰果酚低聚酯型增塑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3234209A (zh) * 2021-05-28 2021-08-10 大连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木犀草素引发丙交酯开环分散聚合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6000A (zh) * 2005-12-06 2008-12-17 路博润有限公司 新型分散剂和其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6000A (zh) * 2005-12-06 2008-12-17 路博润有限公司 新型分散剂和其组合物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9030A (zh) * 2013-07-02 2013-11-27 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氨基树脂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9030B (zh) * 2013-07-02 2015-11-18 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氨基树脂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147A (zh) * 2013-09-01 2013-12-11 山东奔腾漆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醇酸树脂涂料
CN103436147B (zh) * 2013-09-01 2015-10-28 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醇酸树脂涂料
CN106947066B (zh) * 2017-04-13 2019-02-01 佛山市贝特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广泛相容性的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066A (zh) * 2017-04-13 2017-07-14 佛山市毕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广泛相容性的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6714A (zh) * 2018-05-07 2018-09-28 郑州网知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乙烯四胺改性的树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6714B (zh) * 2018-05-07 2021-01-22 上海棚发膜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三乙烯四胺改性的树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816A (zh) * 2018-10-29 2019-03-22 三明学院 一种两亲性聚酯型嵌段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9503816B (zh) * 2018-10-29 2021-01-05 三明学院 一种两亲性聚酯型嵌段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903473A (zh) * 2019-12-09 2020-03-24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超支化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11253341A (zh) * 2020-02-13 2020-06-09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环氧腰果酚低聚酯型增塑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3234209A (zh) * 2021-05-28 2021-08-10 大连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木犀草素引发丙交酯开环分散聚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4000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4000B (zh) 一种嵌段型聚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3421B (zh) 一种聚酯型超支化聚合物颜料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437504B (zh) 分散剂
CN106188508A (zh) 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超支化聚酯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US10010838B2 (en) Dispersing resins
CN104086762A (zh) 一种超支化聚酯树脂颜料分散剂、制备方法及其色浆和色浆的应用
CN101528692B (zh) 新化合物和其组合物
CN101085877A (zh) 通用颜料制剂
CN104411740A (zh) 芳族分散剂组合物
CN103380166A (zh) 分散剂
CN101668820B (zh) 含有聚醚的分散和乳化树脂
KR20210046692A (ko) 방향족 아미드 분산제
CN113661197A (zh) 水基颜料制剂、其制备和用途
CN1307236C (zh) 包含聚醚分散剂的分散体
EP2206751B1 (en) Coloring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coloring method
CN103380180A (zh) 在颜料粒子分散液中增溶研磨介质的方法
CN102652158A (zh)
US20050261405A1 (en) Solid pigment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surface-active additives based on alkoxylated bisphenols
JPH0259134B2 (zh)
US4219365A (en) Pigment dispersions and their use for the pigmenting of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media
CN100489042C (zh) 制备着色剂的方法
JP2002322411A (ja) ワニスおよび印刷インキ
JP3895004B2 (ja) 顔料分散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インキ組成物
KR20210049112A (ko) 방향족 아미드 분산제
JP2015193837A (ja) インク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