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2744B - 纱线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2744B
CN102602744B CN201110420849.0A CN201110420849A CN102602744B CN 102602744 B CN102602744 B CN 102602744B CN 201110420849 A CN201110420849 A CN 201110420849A CN 102602744 B CN102602744 B CN 102602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rsing
mentioned
yarn
guide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08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2744A (zh
Inventor
谷川保伸
竝川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02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2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2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2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2884Microprocessor-controlled traversing devices in so far the control is not special to one of the traversing devices of groups B65H54/2803 - B65H54/325 or group B65H54/38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纱线卷取装置(100),具备:卷取部(200),卷绕形成卷装(83);横动引导器(17),相对于卷装(83)的驱动被独立地驱动,使向卷装(83)卷绕的纱线(Y)横动;以及横动检测部(70),设置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纱线(Y)。

Description

纱线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纱线卷绕成卷装的纱线卷取装置的技术。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对纱线卷取装置的横动不良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纱线卷取装置中,存在由于纱线的横动不良而形成形状及退绕性较差的不良卷装的问题。在以往的纱线卷取装置中,设置有对纱线的横动不良进行检测的横动检测部。例如,在鼓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中,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仅在左右某一个端部设置有横动检测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63-17773号公报)。
鼓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中的横动不良,基本上是以下情况之一:(1)纱线未被横动到鼓的两端部而仅在鼓的中央部横动的横动不良;(2)在横动槽的交叉部分(分支部分)纱线交接较差、纱线未被横动到鼓的一个端部而在中途折返的横动不良。
上述(1)的横动不良为,由于纱线未被横动到鼓的两端部,所以只要仅在左右某一个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就能够容易地检测到。上述(2)的横动不良为,有时纱线被横动到鼓的左右某一个端部,即使仅在一个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有时通过横动检测部也会检测到纱线。但是,在上述(2)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横动周期比正常时的横动周期短。因此,通过仅在左右某一个端部预先设置横动检测部并测定检测信号的周期,由此也能够检测到上述(2)的横动不良。
上述鼓横动式纱线卷取装置是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联动的纱线卷取装置。另一方面,存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例如,通过臂的往复运动而使横动引导器动作的臂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以及通过带的往复运动而使横动引导器动作的带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在这些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而在左右某一个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也不能够检测到纱线的横动不良。
即,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通过使横动引导器独立动作而使纱线横动。在这种纱线卷取装置中,由于纱线向横动引导器的导入失误及纱线从横动引导器脱离而发生横动不良。在纱线未钩挂到横动引导器上的情况下,成为通过横动引导器的外侧及臂将纱线仅朝向右侧或左侧以一定周期(正常横动周期)敲击的状态。这是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特有的横动不良,占横动不良的大部分。
在这种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未横动到卷装的左右某一个端部,但纱线会以正常的横动周期横动到另一个端部。因此,即使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而在左右某一个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来测定检测信号的周期,也不能够检测到横动不良。因此,在这些纱线卷取装置中,需要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而在左右两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
但是,当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而在左右两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时,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此外,在臂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及带横动式的纱线卷取装置中,能够变更横动宽度,能够形成各种宽度的卷装。然而,在相对于卷装的中央部而在左右两端部设置横动检测部的情况下,当变更横动宽度时就不能够检测到纱线,所以存在必须根据横动宽度的变更来调整横动检测部的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第一目的在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降低成本。第二目的在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的位置调整。第三目的在于,在横动不良的状态下,能够避免继续卷绕卷装,防止形成不良卷装。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即,第一发明为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具备卷取部、横动引导器以及横动检测部。卷取部卷绕形成卷装。横动引导器为,相对于上述卷装的驱动被独立地驱动,使向上述卷装卷绕的纱线横动。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横动的上述纱线。
第二发明为,在第一发明中,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是具有上述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上述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区域内。
第三发明为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具备卷取部、横动引导器以及横动检测部。卷取部卷绕形成卷装。横动引导器为,相对于上述卷装的驱动被独立地驱动,使向上述卷装卷绕的纱线横动。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卷装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横动的上述纱线。
第四发明为,在第三发明中,上述卷装宽度的中央部是具有上述卷装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上述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区域内。
第五发明为,在第一至第四任一项发明中,纱线卷取装置具备供纱部、接头装置、纱头捕捉部以及控制部。供纱部供给上述卷装所卷绕的纱线。接头装置进行将上述卷装侧的纱头和上述供纱部侧的纱头连接的接头动作。纱头捕捉部进行捕捉上述卷装侧的纱头的捕捉动作。控制部为,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使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
第六发明为,在第五发明中,纱线卷取装置还具备切断上述纱线的切断装置。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上述纱线。
第七发明为,在第六发明中,在使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之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纱头捕捉部再次进行捕捉动作。
第八发明为,在第五至第七任一项发明中,在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运转。
第九发明为,在第六或第七发明中,在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了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运转。
第十发明为,在第一至第九任一项发明中,纱线卷取装置还具备主导向板和辅助导向板。主导向板设置在上述卷装的附近,将上述纱线向横动方向导向。辅助导向板在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时,将上述纱线向上述主导向板上导向。上述横动检测部对通过上述主导向板和上述辅助导向板之间的上述纱线进行检测。
第十一发明为,在第一至第十任一项发明中,上述横动检测部为反射式的传感器。此外,根据其他观点,上述横动检测部具备光源部和受光部,上述受光部对由于横动的纱线横穿从上述光源部照射的光而产生的光的强度变化进行受光,根据上述受光部受光的光的强度变化检测有无纱线。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发挥以下所示那样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在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设置横动检测部。因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其原因为,在发生了由于纱线未卡合到横动引导器上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被横动引导器朝向卷装的一个端部连续地敲击。即,通过横动引导器以较短的周期(横动周期)敲击纱线,因此纱线仅在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不会横动到中央部。因此,当发生横动不良时,设置在横动宽度的中央部的横动检测部检测不到纱线。由此,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因此,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的位置调整。
根据第二发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因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即,在发生了由于纱线未卡合到横动引导器上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被横动引导器敲击,不会横动到横动宽度的中央部。但是,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横动不到的区域,不仅是完全的中央。纱线横动不到的区域是包含完全的中央的、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因此,通过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由此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因此,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的位置调整。
根据第三发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在卷装宽度的中央部设置横动检测部。因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即,在发生了由于纱线未卡合到横动引导器上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通过横动引导器以较短的周期(横动周期)敲击纱线,因此纱线仅在卷装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不会横动到中央部。因此,当发生横动不良时,设置在卷装宽度的中央部的横动检测部检测不到纱线。由此,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因此,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的位置调整。
根据第四发明,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在具有卷装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因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即,在发生了由于纱线未卡合到横动引导器上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被横动引导器敲击,不会横动到卷装宽度的中央部。但是,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横动不到的区域不仅是完全的中央。纱线横动不到的区域是包含完全的中央的、具有卷装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因此,通过在具有卷装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由此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因此,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装的驱动和纱线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的位置调整。
根据第五发明,在进行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纱线的情况下,停止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因此,在接头动作后未能够使纱线横动的状态下,能够避免继续进行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形成不良卷装。
根据第六发明,在进行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纱线的情况下,切断装置将纱线切断。因此,如果是在接头动作后未能够使纱线横动的状态,则能够立即切断纱线,避免继续进行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形成不良卷装。此外,由于在进行下次纱线捕捉动作之前就在卷装侧形成有纱头,所以纱线捕捉装置下次的纱头捕捉的成功率提高。
根据第七发明,在使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之后,纱头捕捉部再次进行由切断装置切断了的卷装侧的纱头的捕捉动作。通过再次进行纱头的捕捉动作,能够提高纱线卷取装置的生产率。
根据第八发明,在卷取部和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通过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纱线的情况下,卷取部和横动引导器停止运转。能够避免在未通过横动引导器使纱线横动的状态下继续卷绕形成卷装。
根据第九发明,在卷取部和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通过切断装置切断了纱线的情况下,卷取部和横动引导器停止运转。能够避免在纱线被切断的状态下继续卷绕形成卷装。
根据第十发明,横动检测部对通过主导向板和辅助导向板之间的纱线进行检测。由于用横动检测部来检测有无由主导向板和辅助导向板导向的纱线,因此检测精度提高。
根据第十一发明,使用反射式的传感器作为横动检测部。在透射式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横动检测部大型化,但如果是反射式的传感器,则能够使横动检测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纱线卷取装置100的主视简略图及框图。
图2是卷取部200及导向板61的主视图。
图3是卷取部200及导向板61的侧视图。
图4是卷取部200及导向板61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纱线卷取装置100的起动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纱线卷取装置100的连续卷取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卷取部200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附图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使用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纱线卷取装置10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是如下的纱线卷取装置:使供纱管81的纱线Y在通过横动装置12而横动(往复动)的同时在卷取纱管82上形成纱层,并形成卷装83。纱线Y的移动方向是从供纱管81朝向卷装83的方向。虽然图1所示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为1台,但是通过排列设置多台这种纱线卷取装置100来构成自动络纱机。
在本说明书中,将卷取线纱管82及卷装83统称为卷取管B。即,未形成纱层的卷取管B为卷取纱管82,形成了纱层的卷取管B为卷装83。
首先,对纱线卷取装置100的概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纱线卷取装置100具备卷取部200、横动装置12、导向板61以及供纱部300。
卷取部200是将纱线Y卷绕成卷装83的部分,具备摇架13和接触辊14。在摇架13上设置有轴承(未图示)、卷取管驱动马达18、卷取管转速传感器32以及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轴承能够装卸卷取管B,并旋转自如地把持卷取管B的两端。摇架13以摇动轴15为中心摇动自如。当由于向卷取管B上卷绕纱线Y而卷取管B的直径增大时,摇架13进行摇动。由此,保持卷取管B的周面和接触辊14之间的适度的接触。
卷取管驱动马达18驱动卷取管B。在使摇架13的轴承把持卷取管B时,卷取管驱动马达18的驱动轴与卷取管B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所谓的直接驱动方式),通过卷取管驱动马达18积极地旋转驱动卷取管B来卷绕纱线Y。接触辊14与卷取管B的周面接触而从动旋转。
卷取管转速传感器32检测卷取管B的转速。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检测卷取管B的直径。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由旋转编码器或分解器等构成,通过检测摇架13的摇动角来检测卷取管B的直径。
横动装置12设置在卷取管B(卷装83)附近。通过横动装置12使纱线Y在横动(往复动)的同时卷绕到卷取管B上。横动装置12具备臂部件16、横动引导器17以及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横动引导器17是与纱线Y卡合而使纱线Y横动的钩状的部件。横动引导器17设置在摇动自如地构成的臂部件16的前端。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使臂部件16驱动为,如图1的箭头所示那样,在卷取管B的卷取宽度的方向上、即在卷取管B的第一端部(图示左侧的端部)和第二端部(图示右侧的端部)的两端之间往复,由此使横动引导器17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伺服马达作为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但也可以使用步进马达等。
以下,将通过横动引导器17使纱线Y横动的宽度称作“横动宽度”。通过增减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转动的角度,能够变更横动宽度。此外,将纱线Y横动的方向、即从卷取管B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及从卷取管B的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称作“横动方向”。
如图2、图3、图4所示,导向板61设置在横动装置12附近。导向板61相对于横动引导器17配置在纱线Y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导向板61具有主导向板62、第一辅助导向板63以及第二辅助导向板64。主导向板62是将纱线Y向横动方向导向的部件,配置在接近横动引导器17的位置上。主导向板62的对纱线Y进行导向的缘部形成为圆弧状。
第一辅助导向板63和第二辅助导向板64是在通过后述的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进行纱头的捕捉动作时将纱线Y向主导向板62导向的部件。第一辅助导向板63形成为从主导向板62的第一端部(图2中图示左侧的端部)朝向中央部。如图4所示,在第一辅助导向板63与主导向板62之间形成有纱线Y沿着横动方向通过的间隔。第一辅助导向板63的对纱线Y进行导向的缘部形成为,从主导向板62的第一端部侧朝向中央部变低,当对与缘部抵接的纱线Y施加张力时,纱线Y沿着缘部滑动并靠向主导向板62的中央部。
第二辅助导向板64形成为从主导向板62的第二端部(图2中图示右侧的端部)朝向中央部。如图4所示,在第二辅助导向板64与主导向板62之间也形成有纱线Y沿着横动方向通过的间隔。此外,第二辅助导向板64的前端部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的前端部,隔着纱线Y通过的间隔而重叠。第二辅助导向板64的对纱线Y进行导向的缘部形成为,从主导向板62的第二端部侧朝向中央部变低,当对与缘部抵接的纱线Y施加张力时,纱线Y沿着缘部滑动并靠向主导向板62的中央部。在导向板61的下方设置有引导器65,该引导器65成为通过横动装置12而横动(往复动)的纱线Y的往复动支点。
在导向板61上设置有横动检测部70。横动检测部70检测是否存在由导向板61导向的纱线Y。具体而言,横动检测部70检测有无通过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之间的纱线Y。在主导向板62上,在横动宽度的中心线上形成有透孔(未图示)。通过该透孔,横动检测部70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通过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之间的纱线Y。
横动检测部70是反射式的传感器。横动检测部70具备对物体照射脉冲状的光的光源部以及对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光源部和受光部并列配置。反射式的传感器根据反射光强度的变化来检测有无物体。本实施例的横动检测部70朝向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之间,因此来自光源部的脉冲状的光的大部分被第一辅助导向板63反射。受光部所受光的大部分光是第一辅助导向板63反射的光。与受光部所受光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脉冲状的检测信号,发送到后述的单元控制部41。
在纱线Y正常横动的状态下,纱线Y在主导向板62与第一辅助导向板63及第二辅助导向板64之间横动。当纱线Y横动并横穿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时,纱线Y反射的光由受光部受光,受光部所受光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与该光强度变化相对应的脉冲状的检测信号,发送到后述的单元控制部41。横动检测部70根据检测信号强度变化来检测有无纱线Y。在单元控制部41中,如果来自横动检测部70的检测信号的强度存在变化,则判断为纱线Y正常横动。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反射式的传感器作为横动检测部70,但也能够使用透射式的传感器。透射式的传感器具备照射脉冲状的光的光源部以及与光源部对置并直接对来自光源部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当在光源部和受光部之间存在纱线Y时,受光部所受光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基于与该光强度变化相对应的脉冲状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有无纱线Y。
但是,透射式的传感器需要使光源部和受光部相对置,因此需要支持光源部和受光部的大致U字状的支持部件等。在本实施例中,在横动宽度的中央部配置横动检测部70,所以在透射式传感器中,存在难以使横动检测部70小型化的问题。因此,优选使用反射式传感器作为横动检测部70。
此外,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反射式的传感器,一般存在来自外部的光成为外来干扰而发生误动作的情况。但是,本实施例的横动检测部70朝向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之间。因此还具有的优点为,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将来自外部的光遮断,外来干扰导致的误动作较少。在这一点上,也优选使用反射式的传感器作为横动检测部70。
如图1所示,供纱部300是供给卷取管B所卷绕的纱线Y的部分。供纱部300中安装有供纱管81。在供纱部300和接触辊1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中,从供纱部300侧起依次设置有张力赋予装置20、接头装置21以及作为切断装置的清纱器22。张力赋予装置20对纱线Y赋予适当的张力。清纱器22为,用传感器检测通过检测部的部分的纱线Y的粗细,用分析器23分析来自传感器的信号,由此检测粗节等纱疵。清纱器22中设置有剪切器,该剪切器用于由于检测到纱疵因此切断纱线Y(清纱器切断)或者虽然不是纱疵但由于因为横动不良而中断卷绕因此切断纱线Y(辅助切断)。在清纱器22切断纱线时及来自供纱管81的纱线Y的断纱时,接头装置21进行将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和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接头的接头动作。
在接头装置21的下侧设置有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该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对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进行吸引捕捉而向接头装置21导向。在接头装置21的上侧设置有作为纱头捕捉部的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该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对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进行吸引捕捉而向接头装置21导向。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构成为管状,设置为能够以轴25为中心上下转动,并且在其前端侧设置有吸引口26。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也构成为管状,设置为能够以轴28为中心上下转动,并且在其前端侧设置有嘴29。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与负压源相连接,在前端的吸引口26及嘴29产生吸引作用。
接着,说明用于对纱线卷取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卷取管B的卷取管驱动马达18和驱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分别独立地设置,卷取管B和横动引导器17的驱动被分别独立地控制。在纱线卷取装置100中设置有将各纱线卷取装置100分别进行控制的单元控制部41。单元控制部41与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和横动控制部34相连接。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基于来自单元控制部41的控制信号,对卷取管驱动马达18的驱动和停止等进行控制。横动控制部34基于来自单元控制部41的控制信号,对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的驱动和停止等进行控制。
此外,单元控制部41与清纱器22、接头装置21、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和作为纱头捕捉部的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相连接。在由于检测到纱疵而中断卷绕的情况及虽然不是纱疵但由于横动不良而中断卷绕等情况下,对纱线Y进行切断,因此单元控制部41对清纱器22的纱线切断动作进行控制。在清纱器22切断纱线时及来自供纱管81的纱线Y的断纱时,单元控制部41对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该接头装置21将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和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进行接头。单元控制部41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纱头捕捉动作以及将纱头向接头装置21导向的导向动作进行控制。
来自横动检测部70的检测信号发送到横动控制部34。横动控制部34基于检测信号来检测有无在主导向板62与第一辅助导向板63及第二辅助导向板64之间横动的纱线Y。由卷取管转速传感器32检测的卷取管B的转速信号,发送到单元控制部41、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及横动控制部34。由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检测的卷取管B的直径信号,发送到单元控制部41并从单元控制部41传送到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及横动控制部34。
单元控制部41与机体控制部42相连接。机体控制部42对构成自动络纱机的多个纱线卷取装置100统一进行控制。单元控制部41、机体控制部42、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及横动控制部34,具备作为运算部的CPU及作为存储部的ROM、RAM等。在这些ROM中存储有使CPU等硬件作为控制部动作的控制软件。
接着,根据图5、图6对上述构成的纱线卷取装置100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对起动运转进行说明。在开始对空的卷取纱管82卷绕纱线Y的情况下,进行起动运转。或者,在卷绕的途中发生清纱器22切断纱线及来自供纱管81的纱线Y的断纱时,在重新开始对卷取管B卷绕纱线Y的情况下,进行起动运转。在起动运转中,卷取管B的旋转从停止的状态加速到后述的连续卷取运转中的高速旋转。以下,以发生清纱器22切断纱线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进行说明,在发生清纱器22切断纱线的情况下,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处于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附近。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卷绕在卷取管B上。横动装置12的横动引导器17向卷取管B的第二端部(图示右侧的端部)侧移动。横动引导器17向卷取管B的第二端部侧移动,是为了在将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向接头装置21导向时不成为障碍。此外,是为了使横动引导器17的开口部171朝向纱线Y,以便在刚重新开始横动之后纱线Y就容易与钩状的横动引导器17卡合。
单元控制部41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捕捉动作进行控制,通过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吸引捕捉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通过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吸引捕捉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此外,单元控制部41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导向动作进行控制,通过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将下纱线向接头装置21导向,通过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将上纱线向接头装置21导向。当上纱线和下纱线被导向到接头装置21时,单元控制部41对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对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和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进行接头。
在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和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的接头完成的状态下,纱线Y为未进入导向板61内侧的状态。纱线Y为靠在导向板61外侧(图2中纸面手边侧、图4中图示下方)的状态。纱线Y与作为往复动支点的引导器65卡合。
接着参照图5,当单元控制部41开始起动运转时(步骤S101),开始卷取管B的旋转驱动,并开始纱线Y的卷绕。横动检测部70开始检测纱线Y(步骤S102)。横动装置12开始横动引导器17的往复移动。
如上所述,在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中,横动引导器17向卷取管B的第二端部(图示右侧的端部)侧移动。当从该位置开始横动引导器17的往复移动时,横动引导器17开始在图2、图4中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之后,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右侧方向、图示左侧方向重复进行往复移动。
在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横动引导器17与纱线Y抵接,使纱线Y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纱线Y由于被卷绕到卷取管B上而被施加张力。第一辅助导向板63的对纱线Y进行导向的缘部形成为,当对纱线Y施加张力时,纱线Y靠向主导向板62的中央部。因此,相对于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左侧方向的移动,在纱线Y上作用反抗该移动的力。由此,纱线Y从横动引导器17的开口部171进入横动引导器17中而卡合。
随着横动引导器17在图4中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的纱线Y在第二辅助导向板64的外侧向图4的箭头D1的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
随着横动引导器17接着在图4中向图示右侧方向移动,纱线Y被施加张力,因此进入第一辅助导向板63和第二辅助导向板64之间,向图4的箭头D2的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横动检测部70也检测不到纱线Y。
并且,随着横动引导器17接着在图4中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纱线Y被施加张力,因此进入主导向板62和第一辅助导向板63之间,向图4的箭头D3的方向移动。当纱线Y通过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时,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在从开始起动运转起的规定时间内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单元控制部41判断为未发生横动不良、起动运转成功(步骤S104)。之后,如果卷取管B的转速达到了连续卷取运转的转速,则转移为连续卷取运转(步骤S105),并结束起动运转。
以上是在起动运转时未发生横动不良、起动运转成功时的控制的说明。接着,对在起动运转时发生横动不良、起动运转失败时的控制进行说明。
与之前同样,当单元控制部41开始起动运转时(步骤S101),开始卷取管B的旋转驱动,开始纱线Y的卷绕。横动检测部70开始检测纱线Y(步骤S102)。横动装置12开始横动引导器17的往复移动。
如上所述,在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中,横动引导器17移动到卷取管B的第二端部(图示右侧的端部)侧。当从该位置开始横动引导器17的往复移动时,横动引导器17开始在图2、图3中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之后,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右侧方向、图示左侧方向重复进行往复移动。
在起动运转成功的情况下,在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左侧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纱线Y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但是,有时即使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右侧方向、图示左侧方向反复进行往复移动,纱线Y也不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而横动引导器17及臂部件16将纱线Y朝向卷取管B的一个端部连续地敲击。在这种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不会通过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因此,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
在从开始起动运转起的规定时间内横动检测部70未检测到纱线Y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单元控制部41判断为发生横动不良、起动运转失败(步骤S106)。然后,立即停止横动(步骤S107),并且切断纱线Y(步骤S108),结束起动运转。
在起动运转失败、起动运转结束之后,单元控制部41立即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捕捉动作进行控制,通过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吸引捕捉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通过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吸引捕捉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此外,单元控制部41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导向动作进行控制,通过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将下纱线向接头装置21导向,通过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将上纱线向接头装置21导向。当上纱线和下纱线被导向到接头装置21时,单元控制部41对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对供纱管81侧的下纱线和卷取管B侧的上纱线的纱头进行接头。然后,单元控制部41开始下次的起动运转。
另一方面,也有时在纱线Y与横动引导器17一度卡合之后,纱线Y从横动引导器17脱离。虽然与纱线Y在哪个位置从横动引导器17脱离也有关,但有时纱线Y会一度通过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并在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Y之后,纱线Y从横动引导器17脱离。
在该情况下,成为横动引导器17及臂部件16将纱线Y朝向卷取管B的一个端部连续地敲击的状态。当成为该状态时,纱线Y成为仅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横动不到中央部的横动不良。当发生该横动不良时,设置在横动宽度的中央部的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
在虽然在规定时间内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Y、但又立即成为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单元控制部41判断为发生横动不良、起动运转失败(步骤S106)。然后,立即停止横动(步骤S107),并且切断纱线Y(步骤S108),结束起动运转。
之后,单元控制部41与之前同样,立即对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捕捉动作及导向动作进行控制,并对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进行控制,开始下次起动运转。
即使发生了横动不良,有时通过直接继续进行起动运转由此也会消除横动不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了横动不良的情况下,即判断为起动运转失败,并立即停止横动并且切断纱线Y。然后,转移到接头动作及下次起动运转。如此,如果判断为起动运转失败,则快速地转移到下次起动运转,由此使起动运转成功的概率提高,使纱线卷取装置100的生产率提高,并且实现卷装83的品质的提高。
接着参照图6对连续卷取运转进行说明。在起动运转中未发生横动不良而起动运转成功了的情况下,接着起动运转而进行连续卷取运转。
当单元控制部41开始连续卷取运转时(步骤S201),卷取管B的旋转驱动在高速度旋转区域成为恒定,以高速进行纱线Y的卷绕。横动检测部70开始连续卷取运转中的纱线Y的检测(步骤S202)。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右侧方向、图示左侧方向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当纱线Y以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的状态通过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时,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Y。在连续卷取运转中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Y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单元控制部41判断为未发生横动不良、连续卷取运转正常进行,并继续进行连续卷取运转(步骤S204)。
单元控制部41基于来自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摇架13的摇动角,由此检测卷取管B的直径。在卷取管B的直径达到满卷直径时,判断为卷装83完成而结束卷绕(步骤S205:是)。在卷取管B的直径未达到满卷直径时,判断为卷装83未完成而继续卷绕(步骤S205:否)。横动检测部70反复进行连续卷取运转中的纱线Y的检测(步骤S203)。
以上是在连续卷取运转时未发生横动不良、卷装83的卷绕成功时的控制的说明。接着,对在连续卷取运转时发生横动不良时的控制进行说明。
与之前同样,当单元控制部41开始连续卷取运转时(步骤S201),卷取管B的旋转驱动在高速度旋转区域成为恒定,以高速进行纱线Y的卷绕。横动检测部70开始连续卷取运转中的纱线Y的检测(步骤S202)。横动引导器17向图示右侧方向、图示左侧方向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当纱线Y以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的状态通过横动检测部70的前方时,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纱线Y。
在连续卷取运转中,有时由于纱线Y的张力变动等,纱线Y从横动引导器17脱离。当纱线Y从横动引导器17脱离时,成为横动引导器17及臂部件16将纱线Y朝向卷取管B的一个端部连续地敲击的状态。当成为该状态时,纱线Y成为仅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横动不到中央部的横动不良。当发生该横动不良时,设置在横动宽度的中央部的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
在连续卷取运转中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单元控制部41判断为发生横动不良、连续卷取运转失败。单元控制部41立即通过清纱器22切断纱线Y,停止卷取部200和横动装置12,停止连续卷取运转(步骤S206)。单元控制部41显示警告而向管理者通知连续卷取运转失败的情况(步骤S207),并结束连续卷取运转。
在连续卷取运转中发生横动不良时,结束连续卷取运转是因为在连续卷取运转中以高速进行纱线Y的卷绕。当在以高速进行纱线Y的卷绕的途中发生横动不良时,即使在从发生横动不良起的短时间后,也有大量横动不良的纱线Y被卷绕到卷取管B上。通过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吸引回收该大量的横动不良的纱线Y,再次进行接头动作而重新开始卷取管B的卷绕,这需要较长时间。由此卷装83的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连续卷取运转中发生横动不良的情况下,不转移到接头动作地结束连续卷取运转。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的纱线卷取装置100,具有如下的效果。
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设置横动检测部70。因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其原因为,在发生了由于纱线Y未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被横动引导器17及臂部件16等朝向卷取管B的一个端部连续地敲击。即,纱线Y被横动引导器17及臂部件16等以较短周期(横动周期)敲击,因此纱线Y仅在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横动不到中央部。因此,当发生横动不良时,设置在横动宽度的中央部的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由此能够检测到横动不良。因此,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70的位置调整。
在进行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捕捉动作以及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之后,通过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没有纱线Y的情况下,横动引导器17停止横动。因此,在接头动作后不能够使纱线Y横动的状态下,能够避免继续进行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形成不良卷装。
在进行下纱线捕捉导向部24及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捕捉动作以及接头装置21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之后,通过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没有纱线Y的情况下,清纱器22切断纱线Y。因此,如果为接头动作后不能够使纱线Y横动的状态,则立即切断纱线Y,能够避免继续进行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形成不良卷装。此外,在进行下次纱线捕捉动作之前就形成有卷取管B侧的纱头,因此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的下次的纱头捕捉的成功率提高。
在使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停止之后,上纱线捕捉导向部27再次进行由清纱器22切断的卷取管B侧的纱头的捕捉动作。通过再次进行纱头的捕捉动作,能够提高纱线卷取装置100的生产率。
横动检测部70对在主导向板62与第一辅助导向板63及第二辅助导向板64之间横动的纱线Y进行检测。由于对在横动检测部70附近横动的纱线Y进行检测,所以检测精度提高。
使用反射式的传感器作为横动检测部70。在透射式的传感器时横动检测部70大型化,但如果是反射式的传感器则能够使横动检测部70小型化。
在连续卷取运转中,在通过横动检测部70检测到没有纱线Y的情况下,停止卷取部200和横动装置12,停止连续卷取运转。能够避免在纱线Y未通过横动引导器17而横动的状态下继续进行卷取管B的卷绕。
接着,利用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纱线卷取装置100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中,将横动检测部70设置在横动宽度的中心线上。在实施例2中,如图7所示,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通过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由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就能够检测到横动不良。
即,在发生由于纱线Y未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被臂部件16等敲击,不会横动到横动宽度的中央部。但是,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不仅是完全的中央。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是包含完全的中央的、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因此,通过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由此能够检测到横动不良。
在该情况下,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70的位置调整。
另外,横动(往复动)的纱线Y以引导器65为横动支点。越从引导器65离开(越向纱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前进),纱线Y横动的宽度越大。因此,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也是越从引导器65离开(越向纱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前进)变得越大。即,如图7所示,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的区域中、越是接近接触辊14侧的区域,在发生了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变得越大。在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之间,横动检测部70优选设置在接触辊14侧的1/3的区域中,更优选设置在接触辊14侧的1/4的区域中。
因此,如图7所示,横动检测部70优选设置在具有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且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之间的接触辊14侧的1/3至1/4的区域中。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纱线卷取装置100进行说明。在实施例3中,设置横动检测部70的位置不在横动宽度的中心线上,而在卷取管B(卷装83)的宽度的中心线上。通过在卷取管B(卷装83)宽度的中心线上设置横动检测部70,由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
即,在发生由于纱线Y未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被臂部件16等以较短的周期(横动周期)敲击,因此纱线Y仅在卷取管B(卷装83)宽度的端部附近横动、横动不到中央部。因此,当发生横动不良时,设置在卷取管B(卷装83)宽度的中心线上的横动检测部70检测不到纱线Y。由此能够检测横动不良。因此,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70的位置调整。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纱线卷取装置100进行说明。在实施例3中,将横动检测部70设置在卷取管B(卷装83)的宽度的中心线上。在实施例4中,在具有卷取管B(卷装83)的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通过在具有卷取管B(卷装83)的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由此不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就能够检测横动不良。
即,在发生由于纱线Y未与横动引导器17卡合而导致的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被臂部件16等敲击,并横动不到卷取管B(卷装83)宽度的中央部。但是,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不仅是完全的中央。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是包含完全的中央的、具有卷取管B(卷装83)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因此,通过在具有卷取管B(卷装83)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内设置横动检测部70,由此能够检测到横动不良。
在该情况下,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不需要设置多个横动检测部70,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卷取管B的驱动和纱线Y的横动相独立的纱线卷取装置100中,即使在变更横动宽度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横动检测部70的位置调整。
另外,横动(往复动)的纱线Y以引导器65为横动支点。越从引导器65离开(越向纱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前进),纱线Y横动的宽度越大。因此,由于横动不良而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也是越从引导器65离开(越向纱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前进)变得越大。即,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的区域中、越是接近接触辊14侧的区域,在发生了横动不良的情况下纱线Y横动不到的区域变得越大。在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之间,横动检测部70优选设置在接触辊14侧的1/3的区域,更优选设置在接触辊14侧的1/4的区域(参照图7)。
因此,横动检测部70优选设置在具有卷取管B(卷装83)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且从引导器65到接触辊14之间的接触辊14侧的1/3至1/4的区域中。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用于对纱线卷取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构成不限定于实施例,例如也可以将卷取管驱动控制部31和横动控制部34设置于单元控制部41。
此外,卷取管B的驱动构成为通过卷取管驱动马达18直接驱动,但也可以使驱动辊与卷取管B的表面接触来驱动卷取管B。接触辊14的形状是两端的直径不同的锥形状,但也可以是两端的直径相同的圆筒形状。
此外,横动装置12构成为臂部件16的长边方向相对于纱线卷取装置100的设置方向(上下方向)平行,但也可以构成为臂部件16的长边方向相对于纱线卷取装置100的设置面垂直。此外,横动装置12构成为通过横动引导器驱动马达19使臂部件16往复驱动,但也可以构成为,在接触辊14附近配置环状的定时带,在该定时带上安装横动引导器17,并且例如通过脉冲马达对定时带进行往复驱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卷取管直径传感器33来检测卷取管B的直径,但只要是能够检测卷取管B直径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构成。例如,通过对卷取管B所卷绕的纱线Y的量进行计测,由此计算卷取管B的直径。
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3中,将纱线Y的检测定时设在从开始起动运转起的规定时间内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不基于经过时间来判断,而例如基于横动引导器17的横动次数来判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横动装置12应用于自动络纱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例的横动装置12也能够应用于细纱机等其他纱线卷取装置。

Claims (12)

1.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取部,卷绕形成卷装;
横动引导器,相对于上述卷装的驱动被独立地驱动,使向上述卷装卷绕的纱线横动;以及
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横动的上述纱线,
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宽度的中央部是具有上述横动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上述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区域内。
2.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取部,卷绕形成卷装;
横动引导器,相对于上述卷装的驱动被独立地驱动,使向上述卷装卷绕的纱线横动;以及
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卷装宽度的中央部,检测有无横动的上述纱线,
上述卷装宽度的中央部是具有上述卷装宽度1/3的宽度的区域,上述横动检测部设置在上述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供纱部,供给上述卷装所卷绕的纱线;
接头装置,进行将上述卷装侧的纱头和上述供纱部侧的纱头连接的接头动作;
纱头捕捉部,进行捕捉上述卷装侧的纱头的捕捉动作;以及
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使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断上述纱线的切断装置,
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上述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供纱部,供给上述卷装所卷绕的纱线;
接头装置,进行将上述卷装侧的纱头和上述供纱部侧的纱头连接的接头动作;
纱头捕捉部,进行捕捉上述卷装侧的纱头的捕捉动作;以及
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使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断上述纱线的切断装置,
在进行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和上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动作,并开始了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之后,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上述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横动引导器的横动停止之后,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纱头捕捉部再次进行捕捉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通过上述横动检测部检测到没有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连续运转中,上述切断装置切断了上述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停止上述卷取部和上述横动引导器的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主导向板,设置在上述卷装的附近,将上述纱线向横动方向导向;和
辅助导向板,在上述纱头捕捉部的捕捉动作时,将上述纱线向上述主导向板上导向,
上述横动检测部对通过上述主导向板和上述辅助导向板之间的上述纱线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动检测部是反射式的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动检测部具备光源部和受光部,上述受光部对由于横动的纱线横穿从上述光源部照射的光而产生的光的强度变化进行受光,根据上述受光部受光的光的强度变化检测有无纱线。
CN201110420849.0A 2011-01-25 2011-12-15 纱线卷取装置 Active CN102602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3382/2011 2011-01-25
JP2011013382A JP2012153476A (ja) 2011-01-25 2011-01-25 糸巻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2744A CN102602744A (zh) 2012-07-25
CN102602744B true CN102602744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3155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680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58766U (zh) 2011-01-25 2011-12-15 纱线卷取装置
CN201110420849.0A Active CN102602744B (zh) 2011-01-25 2011-12-15 纱线卷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680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58766U (zh) 2011-01-25 2011-12-15 纱线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79130B1 (zh)
JP (1) JP2012153476A (zh)
CN (2) CN20235876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53476A (ja) * 2011-01-25 2012-08-16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装置
JP2014069931A (ja) * 2012-09-28 2014-04-21 Murata Mach Ltd トラバースアー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糸巻取機
JP2014088638A (ja) * 2012-10-30 2014-05-15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JP2014169511A (ja) * 2013-03-01 2014-09-1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糸切れ検出装置
DE102013008111A1 (de) 2013-05-11 2014-11-13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Überwachung des Vorhandenseins eines Fadens
JP2015157658A (ja) 2014-02-21 2015-09-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装置
CN104176555A (zh) * 2014-09-02 2014-12-03 苏州市吴中三纺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倒筒机
JP6348055B2 (ja) * 2014-12-04 2018-06-27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条巻取装置
KR101689284B1 (ko) * 2015-06-02 2016-12-26 일진에이테크 주식회사 감김각 조정이 가능한 원사 권취 장치
JP2017088325A (ja) * 2015-11-11 2017-05-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引出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DE102016009062A1 (de) 2016-07-26 2018-02-01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adenchangiereinrichtung umfassend einen elektromotorischen Antrieb und einen Fingerfadenführer
WO2018131511A1 (ja) * 2017-01-13 2018-07-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切断制御装置、糸監視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522A (zh) * 1999-05-28 2000-12-06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用来检测纱线张力的装置和纱线传感器
CN1615262A (zh) * 2001-11-23 2005-05-11 德国纺织及纤维研究所 络筒装置
CN1839083A (zh) * 2003-08-20 2006-09-27 施塔林格有限公司 络筒装置
CN202358766U (zh) * 2011-01-25 2012-08-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47638A (en) * 1975-06-10 1976-12-18 Nippon Selen Co Ltd Prevent apparatus for uncorrect winding of traverse yarn winder
JPS5574959A (en) * 1978-11-29 1980-06-05 Unitika Ltd Yarn winding device
JPS6317773A (ja) 1986-07-09 1988-01-25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ドラムへの糸巻付き防止装置
DE3917055C2 (de) * 1989-05-25 1996-12-12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des Produktionsvorgangs der Spuleinrichtungen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Maschine
DE19858287A1 (de) * 1998-12-17 2000-06-21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ührungslosen Garnüberwachung an einer Spinn- oder Spulmaschine
JP2000327225A (ja) * 1999-05-17 2000-11-28 Murata Mach Ltd 巻取機のトラバース異常検出装置
DE19941723A1 (de) * 1999-09-02 2001-03-08 Schlafhorst & Co W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einer unerwünschten Fadenwickelbildung auf einer Walze einer Textilmaschine
JP2001213576A (ja) * 2000-02-01 2001-08-07 Toray Ind Inc 糸条の巻取方法及び巻取装置
DE102008000610B4 (de) * 2008-03-12 2016-03-17 Rieter Ingolstadt Gmbh Sensor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522A (zh) * 1999-05-28 2000-12-06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用来检测纱线张力的装置和纱线传感器
CN1615262A (zh) * 2001-11-23 2005-05-11 德国纺织及纤维研究所 络筒装置
CN1839083A (zh) * 2003-08-20 2006-09-27 施塔林格有限公司 络筒装置
CN202358766U (zh) * 2011-01-25 2012-08-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58766U (zh) 2012-08-01
JP2012153476A (ja) 2012-08-16
EP2479130B1 (en) 2017-07-26
EP2479130A3 (en) 2015-10-14
EP2479130A2 (en) 2012-07-25
CN102602744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2744B (zh) 纱线卷取装置
CN102602745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9250585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出方法
CN103848287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具备纱线卷取机的纤维机械
JP2007153554A (ja) 糸巻取機
JP5287992B2 (ja) 糸巻取装置
CN105383999B (zh) 纱线卷绕装置
JP2007223779A (ja) 糸巻取機
JP2017053047A (ja) 糸巻取装置、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それを備える繊維機械システム、及び給糸ボビン異常検出方法
CN103848285B (zh)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CN105473480B (zh) 纱线拉出装置、纱线卷取装置以及接头方法
JP2009227412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WO2019142553A1 (ja) 糸巻取機
EP2573231A2 (en) Spinning machine
JP2007238245A (ja) 糸巻取装置
CN103848286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4163359B (zh) 纱线卷取装置及纱线卷取方法
EP2620403A2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htod
CN104129679B (zh) 纱线卷绕机
JP2014218314A (ja) 糸巻取機
CN105775905A (zh) 纱线卷取机、卷装以及卷装的制造方法
JP2013063838A (ja) 糸巻取機
CN108689244A (zh) 纱线卷绕机
CN109422136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4370154A (zh)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