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022B -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022B
CN102598022B CN201080051063.XA CN201080051063A CN102598022B CN 102598022 B CN102598022 B CN 102598022B CN 201080051063 A CN201080051063 A CN 201080051063A CN 102598022 B CN102598022 B CN 102598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nder
encoder element
encoder
media units
read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10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022A (zh
Inventor
B·Y·齐尔莱恩
R·S·加威赛克
S·R·科万科
A·布朗
M·田
K·托尔查尔斯基
M·法因
H·M·威廉姆森三世
C·M·里奇
C·艾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bra Technolog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I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H Corp filed Critical ZIH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8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06K19/0772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multilayered, e.g. laminated she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by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 similar or dissimilar record carrier
    • G06K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by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 similar or dissimilar record carrier by transferring data from one type of record carrier on to another type of record carrier, e.g. from magnetic tape to punched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03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selecting, conveying and possibly reading and/or writing operations
    • G06K17/0009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selecting, conveying and possibly reading and/or writing operations with sequential access selec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from the card-file, e.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selecting device and card-fi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01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07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resolving collis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simultaneously or concurrently interrogated record carriers. the collision being resolved in the spatial domain, e.g. temporary shields for blindfolding the interrogator in specific dir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3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near field type, inductive coi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4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far field type, e.g. HF types or di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25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active tags, i.e. provided with its own power source or in passive tags, i.e. deriving power from RF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6Details
    • H01Q9/065Microstrip dipole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编码模块和有关的系统和组件。该编码模块包括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以及配置为将这些编码元件选择性地连接到读写器的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编码元件的连接可以是基于目标应答器布置在多个相邻应答器之中的位置,以确保只实现与目标应答器的选择性通信。针对要在诸如打印机编码器之类的系统中使用的应答器的各种类型和位置,来配置该模块。每一个编码元件可以包括装载的导电条,后者包括环形形状部分和与该环形形状部分相对应的屏蔽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具有编码模块的接入控制系统和具有多个应答器的接入卡片,其中该编码模块具有多个耦合器,所述多个应答器与这些耦合器相对应。

Description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模块以及诸如编码元件、RFID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之类的相关系统和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无论有源(例如,电池供电、电池辅助或者电池支持)还是无源(例如,RF场激励)的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结合RFID读写器或者类似设备使用,进行来回地传输信息。为了进行通信,读写器的天线将应答器暴露给射频(RF)电磁场或者信号。在无源UHF应答器的情况下,RF电磁场给予应答器能量,从而使应答器通过重新辐射回接收的信号,并以称为后向散射的公知技术对该场进行调制,来对读写器进行响应。在有源应答器的情况下,应答器可以通过向读写器发送独立生成的、自供电的答复信号来对电磁场进行响应。
当询问由多个相邻应答器围着的一个目标应答器,而不管这些应答器是场激励还是由内部能源进行独立供电时,会出现问题。例如,询问电磁信号可以在给定时刻,激励一个以上应答器。这种多个应答器的同时活跃可能由于所述多个应答器中的每一个在同一时间向读写器发送答复信号,而导致冲突或通信错误。
避免多个应答器同时活跃的挑战在一些应用中是尤其敏感的。RFID打印机编码器是一个示例。RFID打印机编码器是能够对一系列、一串、一页和/或其任何其它排列的具有嵌入的应答器的标签进行编码和打印的设备。输送系统是对非期望的多个应答器活跃敏感的应用的另一个示例。
发明内容
实施例包括用于提供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 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的系统、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其它单元。例如,实施例可以包括RFID打印机编码器,能够对嵌入在一个或多个标签中的应答器(个别地或同时地)进行编码和/或打印。当对彼此紧邻的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打印时,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配置为将目标针对于某个特定应答器。此外,具体而言,实施例可以节约通常与编码设备相关联的空间、费用和重量,其中编码设备使用了其它类型的EMF冲突管理技术或者屏蔽组件来减轻非故意的多个应答器激励。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配置为对更宽范围的标签类型进行编码,满足编码强度,以及允许应答器独立地放置。
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元件。该实施例的编码元件包括接地板、第一绝缘基片、导电条、终端负载、第二绝缘基片和屏蔽部件。第一绝缘基片与接地板相邻。导电条与第一绝缘基片相邻,从输入端延伸到负载端,并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部件。终端负载与导电条的负载端进行通信。第二绝缘基片与导电条相邻。屏蔽部件与第二绝缘基片和导电条的相反表面相邻,其通常对应于具有导电条的环形形状的至少一个部件,后者包括提供中间开放区域。
导电条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多个部件。此外,具有环形形状的多个部件的每一个可以是彼此同心的和共面的。再举一个例子,导电条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第一部件和具有环形形状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的环形形状和第二部件的环形形状可以是非同心的。再举一个例子,该环形形状通常可以是矩形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面的编码元件与第二编码元件相组合。第二编码元件可以包括具有半波长或者其多倍的长度的锥形微带线,其也可以是共面波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配置为在读写器和目标应答器之间提供选择性通信,其中所述目标应答器布置在沿馈送路径移动的多个相邻应答器之中。该实施例的系统包括读写器和编码模块,其中读写器配置为发送通信信号。编码模块包括以至少一列和多行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所述至少一列与所述馈送路径平行地延伸,所述多行与所述馈送路径垂直地延伸。
此外,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后者配置为将所述多个编 码元件选择性地连接到读写器。此外,该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后者配置为:基于应答器的位置,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将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连接到读写器。
所述多个元件可以包括多列和多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具有应答器的介质单元移动到第一位置;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确定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选择所述最佳编码元件,作为用于后续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缺省编码元件。此外,该方法还包括:识别与第二介质单元相关联的复位事件,在识别所述复位事件之后,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并确定用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最佳编码元件。
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操作可以包括:根据基于每一个编码元件是最佳编码元件的可能性的顺序,对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进行测试。
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操作可以包括:尝试按照多个功率电平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确定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的操作,可以是基于一个或多个成功的通信尝试和通信成功时每一个编码元件的各位置,或者是基于先前存储的关于下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所述应答器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供应和操作环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入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模块和接入卡片。该模块包括以特定方式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接入卡片包括以某种方式排列的多个应答器以便与所述模块的多个编码元件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编码器的侧面示意性视图;
图2a是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编码元件的顶视图,其中圆形虚线255表示在屏蔽层和顶层绝缘基片之下的导电条;
图2b是沿着线2b的图2a的编码元件的侧面视图;
图3a描绘了大型偶极型应答器的示例;
图3b描绘了长而窄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3c描绘了长而窄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3d描绘了长而窄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3e描绘了大型两端口IC偶极型应答器的示例;
图3f描绘了大型两端口IC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4a描绘了小型环式应答器的示例;
图4b描绘了小型环式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4c描绘了小型环式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4d描绘了具有阻抗匹配环的小型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4e描绘了具有阻抗匹配环的小型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4f描绘了具有阻抗匹配环的小型偶极型应答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5是中间对齐标签定位打印机系统中的共同中心的长而窄偶极型应答器和编码元件的简化顶视图;
图6是边缘对齐标签定位打印机系统中的共同中心的小型环式应答器和编码元件的简化顶视图;
图7a是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编码元件的顶视图;
图7b是图7a的视图,其中没有描绘屏蔽层和顶层绝缘基片以便使导电条762可视;
图8a是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编码元件的顶视图;
图8b是图8a的视图,其中没有描绘屏蔽层和顶层绝缘基片以便使导电条862可视;
图9是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打印机编码器中的编码元件的顶视图,其中该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具有两个非同心环形状的导电条;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微带传输线(TL)的第一编码元件结合第二编码元件的顶视图;
图11A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共面波导(CWG)的第一编 码元件结合第二编码元件的顶视图;
图11B是CWG编码元件的顶视图和侧视图,其示出了当CWG编码元件被激励时生成的电磁通量线;
图11C是CWG编码元件和应答器的等角视图,其示出了当CWG编码元件被激励时生成的电磁通量线;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编码模块的顶层示意性视图;
图13是图12的编码模块的侧面示意性视图;
图14a是图12的编码模块,其中第一类型的介质单元和应答器边缘对齐;
图14b是图12的编码模块,其中第二类型的介质单元和应答器中间右对齐;
图14c是图12的编码模块,其中第三类型的介质单元和应答器中间对齐;
图15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B-15F是具有嵌入的应答器的编码模块和介质的顶视图,其中该应答器处于执行图15A的方法的各个阶段;
图15G是示出在图15A的校准方法期间,编码模块从应答器接收的原始数据的表;
图1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入卡片的顶视图;
图1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编码模块的顶视图;
图1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入控制系统的侧面示意性视图;
图19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编码模块的顶层示意性视图;
图19b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编码模块的顶层示意性视图;
图19c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编码模块的顶层示意性视图;
图20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耦合设备的侧视图;
图20b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耦合设备的侧视图;
图20c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耦合设备的侧视图;
图21是打印机编码器和图20b的耦合设备的示意性视图;
图22是根据配置为实现智能扫描功能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应答器的编码模块和介质单元的卷纸的 顶层示意性视图;
图24是打印的介质单元的卷纸的顶层示意性视图;以及
图2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而不是所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其不应解释为受到本申请所阐述的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所公开内容满足适用的法律规定。贯穿全文的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元素,本申请讨论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进行组合和/或使用其特征。
RFID打印机编码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关注于用于使RFID读写器能与目标应答器进行选择性通信的装置,其中目标应答器混合在多个相邻的应答器之中或者位置上紧邻多个相邻的应答器。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其中这些实施例在需要很少的应答器的电磁隔离情况下,通过使用占用空间的屏蔽壳体、消声室、抗冲突协议、或者相对更复杂或花费时间的冲突管理技术,选择性地与目标应答器进行通信,但是本发明并不排除它们的使用。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用于库存管理中心(在该场所,需要进行按需的RFID标记)或者其它类似环境(在该场所,应答器彼此紧邻)中,对连接到位于装配线的项目的无源或有源应答器进行计数、读取、写入或者编码。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应答器安装在标签、票据、卡或者可以在衬垫或载体上携带的其它介质形式上,也可以将它们嵌入到这些介质中。在替代的无衬垫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衬垫或者载体。本申请将这种具有RFID能力的标签、票据、标记和其它介质形式统称为“介质单元”或者“智能介质单元”。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可以期望在与应答器进行通信之前、之后或者期间,将诸如文本、编号、条形码、图形等等之类的标记打印到该介质单元上。
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受益的RFID系统的示例是 具有RFID能力的打印机系统,本申请还将其称为“打印机编码器”或者RFID打印引擎应用器。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6,481,907;6,848,616和7,398,054中公开了打印机编码器的示例,其中这些专利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图1描绘了可以配置为对一系列介质单元124或者介质单元流124进行打印和编码的RFID打印机编码器120的示例。打印机编码器120包括一些组件,例如打印头128、压盘滚筒压盘滚筒129、馈送路径130、剥离条132、介质退出路径134、滚筒136、载体退出路径138、色带卷带盘140、色带供卷筒141、读写器142、控制器145和编码元件150(有时,其还称为“耦合设备”)。
如上所述,介质单元可以包括由卷纸122(例如,其可以是基片衬垫)携带的标签、卡片等等。卷纸122可以是方向沿着馈送路径130,并位于打印头128和压盘滚筒129之间,用于将标记打印到介质单元124上。色带供应卷141提供沿着某个路径延伸的碳带(为了清楚说明起见,没有示出),使得该色带的一部分位于打印头128和介质单元124之间。打印头128加热,并将色带的一部分压到介质单元124上,以便打印标记。回卷轴140被配置为接收和缠绕已使用的色带。该打印技术通常称为热转印。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打印技术,其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热敏打印、喷墨打印、点阵打印、电子照相印刷等等。
在打印之后,介质单元卷纸122进入到介质退出路径134,在这里通常从卷纸122中分别去除介质单元。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如图所示的剥离条132,将预先裁切的介质单元124简单地从卷纸122中剥落。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一组多个介质单元一起打印,并向下游传送到内嵌的切割机以进行后续分割(没有示出)。也可以使用各种其它已知的介质单元去除技术,这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在介质单元124由卷纸122进行支持的应用(例如,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在卷纸122与介质单元分离之后,滚筒136或者其它设备可以沿着朝向载体退出路径138的路径来指引卷纸122。本申请有时将执行用于沿着打印机编码器的完整馈送路径传送或者引导介质单元的卷纸的技术的结构,称为运输系统。读写器142被配置为生成和发送RF通信信号,后者由位于 介质馈送路径130附近的编码元件150进行广播。为了本发明说明目的,读写器142和编码元件150可以统称为构成通信系统的至少一部分。如下面所更详细解释的,该通信系统可以配置为发送一个或多个电磁波,以便在读写器和位于应答器编码区域中的介质单元的目标应答器之间建立相互耦合(例如,无线通信路径),使得可以从该介质的应答器读取数据和/或向该应答器写入数据。同样,读写器142可以用作为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磁信号的单元,其可以用于使用计算机可读数据对介质的应答器进行编程,类似于如何使用传统的打印头将电信号转换成人类可阅读的打印的语句。此外,还可以将读写器142使用成用于读取介质应答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单元,类似于条形码读写器或者扫描器如何能够将介质上打印的条形码转换成电信号,并随后解释电信号的含义。
根据与编码元件的距离,每一个电磁波(例如,用于建立相互耦合)具有不同的信号强度。近场的强度通常与远场的强度不同。通常,编码元件的远场比较弱,很难激励或者与任何应答器进行通信,而编码元件的近场在应答器编码区域中通常足够强,使得其仅仅激励该应答器编码区域中的介质的应答器。
通常,读写器是被配置为生成、接收和处理电通信信号的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类似的设备,其包括各种发射机、接收机或者发射机-接收机。如本申请所使用的“读写器”指代上面所述的设备,以及能够生成、处理或者接收电和/或电磁信号的任何其它设备。例如,读写器可以是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组合。
编码元件
图2a和2b描绘了编码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编码元件150是基于形成环形的终止的均匀带状线传输线。编码元件150具有分层结构,其包括第一导电层254(有时本申请称为接地层254)、第一绝缘基片256、导电条252、第二绝缘基片258和屏蔽层260。导电条252和接地层254(它们可以具有一个同心的洞)一起规定了传输线255。
具体而言,根据图2a和2b所描绘的实施例,接地层254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绝缘基片256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绝缘基 片256的第一表面与接地层254的第二表面相邻。此外,导电条252也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导电条252的第一表面与第一绝缘基片256的第二表面相邻。第二绝缘基片258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绝缘基片258的第一表面面对第一绝缘基片256的第一表面,并与导电条252的第二表面相邻。屏蔽层260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屏蔽层260的第一表面面对第二绝缘基片258的第二表面,并与第二绝缘基片258的第二表面相邻。
如通过图2a可最佳看到,根据该实施例,屏蔽层具有普通的裂环形状,其通常与形状为环形的导电条252的一部分相对应。例如,屏蔽层260的形状和位置,使得形状类似环形的导电条252的一部分在屏蔽层260和接地层254之间直接延伸,形状类似环形的导电条252的该部分和屏蔽层260通常是同心的。形状类似为环形的导电条252的该部分通常在屏蔽层260的中间线下面(或者上面,根据编码元件150的方向)延伸。屏蔽层260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来连接到接地层254。例如,在图2a和2b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编码元件150包括沿着屏蔽层260的内和外边缘延伸到接地层254的多个通孔266。如图所示,屏蔽层260提供了中间开放区域261,后者旨在促进来自导电条252的电磁场在编码元件150的中心处的传播。此外,屏蔽层260的布置帮助抑制导电条252上面的电场,而其对于磁场来说是透明的。此外,屏蔽层260帮助保护编码元件150免受外部电场干扰。
绝缘基片256、258可以由各种绝缘材料制成或者构造,其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玻璃、陶瓷、或者诸如Rogers材料、Isola材料、或编织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之类的化合物(例如,通常称为“FR4”或阻燃4)。再举一个例子,绝缘材料也可以是空气。因此,接地层254和屏蔽层260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在其之间仅有空气和导电条25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这些各种材料来针对特定的介电常数实现适当的传输线255特性阻抗。
如下面所更详细描述的,传输线255提供用于将电磁波从编码元件150传播到目标应答器(图2A或2B中没有示出)的导电板。举例而言,导电条252和接地层254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铜、金、银、铝或者其组合、或者 掺杂硅或锗。导电条252从第一端262延伸到第二端264。如上所述,导电条252形成类似环形形状。从第一端沿着导电条252到第二端的距离,规定了导电条252的长度。接地层254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接地层254通常可以是矩形,与编码元件的整体形状相对应,或者遵循导电条的形状。
制作编码元件(包括传输线255)的方法可以变化。例如,绝缘基片可以包括裁剪区域,在该裁剪上面的区域是第一绝缘基片,在该裁剪下面的区域是第二绝缘基片。在该类型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条252插入到裁剪区域中,使得其位于第一和第二绝缘基片256、258之间。再举一个例子,导电条252可以直接放置(例如,印制或者蚀刻)到第一绝缘基片256的第二表面或者第二绝缘基片258的第一表面。
每一个导电条的第一端262连接到编码元件的输入和输出端口268。第二端264连接到编码元件的终端负载270。终端负载270可以等于系统阻抗。输入和输出端口268将读写器连接到编码元件。例如,每一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可以是射频端口(“RF端口”)。具体而言,读写器可以配置为通过输入和输出端口268向编码元件发送电信号。该信号经过输入和输出端口268、导电条252,进入到终端负载270,其中终端负载270连接到接地层254或者另外接地。
由于电信号经过传输线255,因此传输线255不能操作成传统的辐射天线。而是传输线255中经过的信号生成集中在传输线255的近场区域的磁场。可以调整该磁场以(通过编码元件150)将读写器耦合到在编码元件150附近布置的应答器,本申请将其称为应答器编码区域。编码元件生成的磁通量的另外示例,结合图11B和图11C来示出和讨论。集中在近场区域的磁场和电场(其还称为“泄漏”电磁场)的进一步描述,在与Tsirline等人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号No.12/463,841、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7/0262873和2007/0216591、美国专利No.7,398,054中提供,故其每一个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传输线255的特性阻抗可以配置为等于终端负载和系统阻抗。在该实施例中,RF端口阻抗独立于传输线的长度,等于终端负载270和系统阻抗(例如,50欧姆),并允许最宽可能的带宽。此外,在覆盖针对各种权限的RFID应用的频谱要求的宽频带中(例如,在欧洲、美 国和日本,其是860-960MHz),RF端口还可以具有小于或等于2的驻波比(即,VSWR≤2)。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磁场强度均匀地沿着传输线的长度分布。
具体而言,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7/0262873和2007/0216591以及Tsirline等人的美国专利No.7,398,054公开了使用一个或者一些微带或带状线性传输线为近场天线。虽然基于线性微带或带状传输线的近场天线足够用于对某些类型的打印机编码器之中的某些类型的介质单元进行编码,但这种近场天线具有一些限制。
具体而言,图3a到图3f描绘了第一种类的应答器的示例,其由于这些应答器的结构而称为窄长或者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图4a到图4f描绘了第二种类的应答器的示例,其由于这些应答器的结构而称为项目级或者小型环形应答器。如本申请所使用的诸如“窄长”、“大型”和“小型”之类的术语,旨在指示应答器与该应答器的工作波长相比或者与其相对尺寸相比的相对大小。举例而言,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可以是大约3英寸长(即,偶极型的最大尺寸),大约0.3-0.6英寸宽,小型环形可以是大约1英寸长和1英寸宽。
在很多系统中,将基于微带或者带状传输线的近场天线(作为电场激励器),通常相对于馈送路径或者馈送方向交叉地放置,使得近场天线的有源导电条的长度与馈送路径或者馈送方向正交。打印机编码器中的介质单元的排列,可以称为边缘对齐(有时还称为边对齐)或者中心对齐。在边缘对齐系统中,将介质单元放置在近场天线的导电条的一端附近或者与一端对齐,而不管介质单元和近场天线的相对大小。在中心对齐系统中,将介质单元放置在近场天线的导电条的中心附近,而不管介质单元和近场天线的相对大小。一般情况下,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相对于该介质单元位于中心。因此,介质单元相对于天线的排列,还与应答器针对应答器的排列相一致。举例而言,介质单元的宽度可以是1”、1.5”、2”、3”、4”或者更多。
通常,微带线和带状线电场源天线具有有限的RF功率效率,这是由于它们的电场分布集中在导电条和接地板之间,而导电条上面的场强度相对较弱。当微带线或者带状线的特性阻抗低于终端负载时,则从带状线或者微带线近场天线的导电条辐射的磁场分量的最大强度处于该导电条的中 心,从带状线或者微带线近场天线的导电条辐射的电场分量的最大强度处于该导电条的端点。当特性阻抗高于终端负载时,则磁场分量的最大强度处于导电条的端点,电场分量的最大强度处于导电条的中心。在2007年9月的高频电子第9期卷6的28-39页,本申请的发明人之一发表的“UHFRFID Antennas for Printer-Encoders-Part1:System Requirements”中,进一步讨论了微带和带状传输线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的分布,故以引用方式将该文献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因此,在中心对齐的系统处理大型偶极型应答器中,来自近场天线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可以配置为最优地与该应答器的中心对齐,以有助于通过该近场天线在应答器和读写器之间实现可靠通信。在一些实例中,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可以相对于近场天线足够大,即使在边缘对齐的系统中,应答器离导电条的中心足够近,以便与中心对齐系统相比,在边缘对齐系统中,也不使近场天线与应答器进行通信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
但是,对于小型环形应答器来说,线性带状线或者微带线近场天线不能够根据该系统是边缘对齐还是中心对齐,按照期望的或者可接受的功率电平,提供与应答器的可靠通信。
在中心对齐系统中,虽然与微带线近场天线的工作波长相比相对较小,但环形应答器通常与该微带线近场天线的中心对齐,其中该处的磁场强度最强。这种对齐允许按照可接受的功率电平实现可靠的通信。
在边缘对齐系统中,应答器可能与近场天线的中心具有偏移,使得应答器和近场天线之间的通信需要相对较高的功率电平,这是由于应答器不在近场天线的磁场强度最强的区域上(确实在一些情况下,应答器可能位于近场天线的磁场强度最弱的区域上)。关于耦合设备或编码元件的类型、应答器的类型和放置以及对于其的校准的进一步讨论,在下面的共同拥有的专利和公布的申请中进行了提供:美国专利No.7,398,058、7,190,270和7,489,243,美国公报No.2005/0274799和2009/0008448。故以引用方式将上述文献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可以将图2a和图2b中描绘的实施例放置在打印机编码器或者其它RFID系统中,以便与任意类型的应答器类型进行通信。导电条的环形形状用于在该导电条的中心处(即,在屏蔽层的中间开放区域261之上),产生 高度的集中(例如,高磁通量密度β)。如图5中所示,在中心对齐的系统中,编码元件150可以放置在打印机编码器中(即,基本沿着馈送路径的中间),使得当介质单元500经过编码元件150时,其基本与大型偶极型应答器510的中心对齐,其中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对于磁场最敏感。如图6中所示,在边缘对齐的系统中,编码元件150可以放置在打印机编码器中(即,沿着馈送路径的边缘),使得当介质单元600经过编码元件150时,其基本与小型环形应答器610的中心对齐,其中小型环形应答器对于磁场最敏感。
中心对齐系统和边缘对齐系统中的中心到中心对齐,允许按可接受的功率电平通过编码元件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实现可靠的通信。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因素来确定可接受的功率电平,所述一个或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可从读写器使用的功率电平以及限制最大功率电平的规定或法律。此外,不是聚焦于具体的功率电平,可以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相对功率电平,即,与编码元件的其它位置或者其它类型相比,该编码元件是否可以从其位置按照某个功率电平与应答器进行成功地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是导电条762的一个部分形状为一个环形,编码元件750可以包括诸如图7a和7b中所示的螺旋形状780(或者更具体而言,阿基米得螺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是具有严格的“圆形”形状,导电条862的环在形状880上可以是矩形,如图8a和8b中所示。在具有多个环形形状的实施例中,编码元件750、850可以包括输入端口768、868、终端负载770、870、绝缘基片756、758、856、858、接地板(在该图中不可视)和如上面针对单环实施例所描述的屏蔽层760、860。
图7a、7b、8a和8b的实施例包括多个基本是共面和同心的环形形状。图9中所示的编码元件950的实施例包括导电条952,后者形状为具有至少两个间隔开的环形形状部件980、982。导电条952的这两个环形形状部件980、982可以是共面的。可以对第一环形形状的部件980位置进行布置,使得第一环形形状的部件980的中心与小型环形应答器(其中当该小型环形应答器在编码元件950上移动时,其是边缘对齐的)的中心对齐,对第二环形形状的部件982位置进行布置,使得第二环形形状的部件980的中心与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其中当该大型偶极型应答器在编码元件950上移动时,其是中心对齐的)的中心对齐。因此,编码元件950可以被配置为 与边缘对齐的小型环形应答器或者中心对齐的大型偶极型应答器进行通信。
图10和图11A-C描绘了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上面所描述的编码元件可以使用例如一个或一些级联连接,与其它类型的天线耦合器进行组合。举例而言,图10描绘了第一编码元件1050和第二编码元件1090,其中第一编码元件1050是具有包括环形形状部件1054的导电条1052的励磁器,第二编码元件1090是基于半波长或者其其它倍数的锥形微带线1092的电激励器。基于锥形微带线1092的第二编码元件或者天线耦合器1090的实施例,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7/0216591中进行了进一步公开,其中如上所述的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图10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第一编码元件1050和第二编码元件1090的组合包括与第一编码元件的导电条1052的第一端1062通信的RF端口1068。第一编码元件的导电条1051的第二端1064与第二编码元件的锥形微带线1092的第一端1094进行通信。该组合还包括与锥形微带线的第二端1095连接的终端负载1070。举例而言,该特定组合使得具有1”、3”和4”介质单元宽度的介质单元能进行编码。
再举一个例子,图11A描绘了第一编码元件1150和第二编码元件1190的组合,其中第一编码元件1150是具有包括环形形状部件1154的导电条1152的励磁器,第二编码元件1090是电激励器。举一个更特定的示例,第二编码元件可以是共面波导。共面波导包括导电条1192和两个接地板1196、1197,其在Tsirline等人于2007年12月18日提交的题目为“RFID Near-FieldAntenna and Associated Systems”的共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US2009/0152353中进行了进一步公开,故将该申请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图11A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第一编码元件1150和第二编码元件1190的组合包括与第一编码元件的导电条1152的第一端1162(例如,输入端)通信的输入RF端口1168。第一编码元件的导电条1152的第二端1164(例如,负载端)与共面波导1190的第一端1194(例如,输入端)进行通信。该组合还包括与共面波导1190的第二端1195(例如,负载端)连接的终端负载1170。举例而言,该特定组合使得具有下面宽度的介质单元能进行编码:1”、2”、3”和4”。
上面的实施例涉及具有终止的环形形状部件的耦合器设备,其中该设 备与传统的环形天线不同。例如,上面的实施例以终端负载终止,而针对UHF和上面频带的传统环形天线是开路的。再举一个例子,上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与应答器(例如,UHF应答器)的主要磁耦合,其相对不容易受到打印机编码器或者其它类似系统的金属介质环境的影响。传统的UHF环形天线主要依赖于与应答器的紧邻电磁耦合,其更容易受到金属介质环境的影响。
对于图10和图11A来说相同的是,传输线(图10的第二编码元件1090和图11A的第二编码元件1190)分别在终端负载1070和1170的一个端处终止。可以对终端负载1070、1170进行配置,以分别实现RF端口阻抗匹配。例如,环形耦合器(其是图10的第一编码元件1050和图11A的第一编码元件1150的示例)可以具有特性阻抗等于第二编码元件的系统阻抗、负载阻抗和读写器RF端口阻抗。在中心工作频率,在第二编码元件1090、1190的传输线(其具有半波长或者其多倍的长度,即从第二编码元件1090或1190的第一端到第二端测量的值)的第一端处,第一编码元件1050、1150的输入阻抗基本等于终端负载1070、1170,而不管第二编码元件1090、1190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编码元件1090、1190和传输线的长度可以是半波长或者其倍数(即,该长度可以基本等于N*λ/2,其中N可以等于1、2、3、4、5、…),终端负载1070、1170可以配置为与源阻抗相匹配,以便基本与源阻抗和/或输入阻抗相匹配。
虽然第二编码元件1090或1190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1070、1170阻抗之间的关系可以变化,但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对特性阻抗分布进行配置,使得在第一编码元件1050、1150的导电条的中间的磁场最强。此外,使用终端负载1070、1170来终止第二编码元件1090或1190的传输线形成带通滤波器,其中终端负载1070、1170基本等于源阻抗,并且大于或小于第二编码元件1090或1190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编码元件1090或1190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可以原则上等于读写器和终端负载1070、1170的阻抗,因此该编码元件可以具有较宽的带宽,能够容忍机械和电参数偏离。在传统环形天线(例如,第一编码元件1050、1150)中,通常不匹配的端口阻抗存在,或者需要匹配的网络和/或较窄的带宽。上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充当 为修改的带状传输线的两个接地层中的一个,这减少了寄生辐射,并对于磁场来说是透明的。
通常,传统的环形天线是开路、高辐射效率,并且具有非局部场,因此不具有与位于一组多个相邻应答器之中的目标应答器进行通信的空间选择性。例如,在HF(如,在或者大约13.56MHz)和更低的系统中,可以将谐振环形编码元件的实施例并行地排列,并与目标应答器同中心对齐,以便提供较高的相互感应和耦合、针对目标应答器或者其周围的高度局部化的磁通量,同时显著地降低与相邻应答器的耦合效果(例如,程度、深度等)。当生成针对HF编码模块的矩阵结构时,编码元件可以包括由线圈(或者PCB上的迹线)、频率调谐和阻抗匹配电容器以及电阻构成的谐振电路,其中的一些示例在2007年5月30日提交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8/0298822、2007年5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8/0298870、2007年1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2008/0117027和2002年6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No.7,137,000中进行了讨论,其中将这些文献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因此,这种排列和编码元件可以在应答器编码区域之内提供高空间选择性和高RF功率边际效应,其中在该区域内,传送给目标应答器的功率超过目标应答器的激励功率门限。此外,传送给位于该应答器编码区域之外的应答器的功率,小于相邻的应答器的激励功率门限。这些特征在传统的UHF环形天线中是缺少的。通常,为了限制编码范围,传统的环形天线应当与目标应答器进行弱耦合,和/或由来自读写器的减少的RF功率进行饲服。前一个提及的方法指示的RF功率的增加,其随后产生了立刻与多个相邻应答器进行通信的问题。后一提及的方法冒着较低的编码成功率的风险,这是由于RFID系统具有较低的功率边际效应,不能够补偿天线的负面效应以及与这些应答器电参数相关联的变化。
除了与图11A、2A和2B有关的讨论之外,图11B和图11C示出了由UHF CWG编码元件生成的磁通量,其中UHF CWG编码元件磁耦合到应答器。如图11B和图11C中所示,在该编码元件的环形中间,具有对于磁场的最大敏感。很多的UHF编码元件(无论其是偶极型还是环形)在天线和集成电路之间具有阻抗匹配元件。该阻抗匹配元件(如本申请其它地方 所讨论的)通常是导电环,其允许在近距离的应答器和读写器的UHF RFID耦合元件的天线之间进行磁耦合。即使当偶极型天线直接连接到集成电路时,对于磁场的最大敏感也处于其中心位置。在UHF应答器的天线紧邻编码元件的RFID应用(例如,RFID打印机编码器、接入控制系统、项目级RFID输送跟踪系统等)中,电耦合的特性类似于HF RFID磁耦合设备的特性。
为了生成小型磁编码元件,可以结合共面波导(CWG)来形成环形(如上所述以及图11B和图11C中所示的)。该环形的形状可以假定不同的轮廓(如结合例如图2-3所讨论的),例如,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椭圆环等等。可以将该环形的特性阻抗配置为等于终端负载的阻抗(如图11B中所示)和系统的阻抗,其可以是50欧姆。因此,CWG编码元件生成的磁场可以均匀地分布。RF端口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具有VSWR≤2,其中该频带可以覆盖欧盟、美国和日本的RFID应用的频谱需求(例如,800-960MHz)。图11C示出了环形CWG编码元件如何生成磁通量,其中该磁通量横切应答器的环形区域,并在同中心排列时实现最大强度。因此,可以对该编码元件进行配置,使得当同中心排列发生偏离时磁通量也集中降临,从而当系统与多个相邻应答器工作时,允许该系统维持较高的空间选择性。
编码模块
在诸如便携式和紧凑性打印机编码器或其它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元件可以与打印线(即,沿着馈送路径的第一点,其中在该第一点中,配置和布置打印头以在介质单元上进行打印)接近或邻近。例如,编码元件可以与该打印线足够近,其中针对某些类型的应答器的通信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该打印线重叠,这允许系统对最短可能的标签进行编码,或者维持标签之间的最短程度。换言之,可以对系统进行配置,使得当系统对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询问或者编码时,系统将标记打印到同一介质单元上。为了维持系统的整体紧凑设计,编码元件和打印头的紧邻是必须的或期望的。其还可以产生应答器的询问或编码在与任何打印操作本质相同的空间中发生的情形。
本申请将编码元件能够与特定应答器(例如,目标应答器)通信时,从打印线到该应答器的前边缘的最小距离称为“起始编码距离”。本申请将该起始编码距离到编码元件不能够与该应答器通信的下游点的距离,称为“编码范围”。应当认为的是,起始编码距离由应答器的特性(例如,其天线和系统在打印线附近的结构和组件(如,压盘滚筒和打印头)的特性)进行规定,编码范围由应答器和编码元件的特性进行规定。
举例而言,压盘滚筒、打印头和其它组件可以影响应答器和编码元件在打印线附近的耦合。具体而言,在一些系统中,沿着馈送路径,压盘滚筒、打印头和其它组件的金属介质环境阻止或者干扰应答器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起始编码距离可以根据要编码的应答器的类型发生变化。此外,如上所述,除应答器的类型之外,应答器在介质单元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变化。可以对编码元件进行特定地配置,以便具有进行选择性激励的有限范围,并在一个时刻提供与一个应答器的通信。例如,根据图2a和3b的实施例,编码元件通常被配置为激励和提供与其直接上面(或者下面,根据系统的相对方向)的同中心应答器的通信。这可以通过下面操作来实现:配置编码元件生成横切应答器的环形区域的磁通量,从而实现针对同中心排列的最大电平。应答器的环一旦与耦合元件的中心偏离,该通量就集中地降落,因此相对于相邻应答器维持较高的空间选择性。因此,编码元件沿着馈送路径的最佳位置可以根据应答器的类型的布置发生变化。针对通过编码元件和应答器的同中心排列的磁通量实现最大电平的另外示例和细节,参见上面的例如图11B和图11C。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应答器的装载和编码之前,诸如打印机编码器之类的系统的编码元件或耦合设备,已由制造商或组装商安装到打印机编码器中。因此,打印机编码器的耦合设备的编码元件可能处于不是最佳或者不可接受位置,使其不能根据应答器的类型和放置将读写器和应答器进行耦合。此外,一些客户更愿意使用打印机编码器来处理各种类型的介质单元,其中这些介质单元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应答器放置。
Tsirline等人于2009年5月11日提交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号No.12/463,841(‘841’申请)(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通过提 供多元件耦合设备来解决该挑战,其中在该多元件耦合设备中,可以基于要处理的应答器的类型和放置,选择性地连接或组合这些元件,以便调整沿着这些元件的电磁场的分布。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解决除‘841’申请公开的方法之外或者不同于‘841’申请公开的方法的相同问题。
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例如,在图12-13中所描绘的实施例),提供了编码模块1200,后者配置为对介质单元上的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进行调整。编码模块1200可以包括构成阵列的多个编码元件或一些编码元件1210。如上面所讨论的,每一个编码元件121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有限的范围,使得每一个编码元件在一个时刻,可以选择性地激励一个应答器并与一个应答器通信。举例而言,用于UHF频带的编码模块的编码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图2A-B和图7A-8B中所描绘的编码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再举一个例子,用于LF频带的编码模块的编码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调谐到工作频率并与系统阻抗(例如,50欧姆)相匹配的谐振多线圈(环形)天线。此外,编码模块12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1220(例如,机械开关、晶体管、PiN二极管等等)。开关元件1220配置为将编码元件1210与读写器1230进行选择性连接。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连接的”或“连接”,指代编码元件电耦接到读写器,使得该编码元件提供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的单向或双向通信。
在操作期间,可以使用开关元件1220来将编码元件或设备选择性地连接到读写器。具体而言,可以选择编码元件的列和行。如图12中所示,可以以包括多个列和行的方式来排列多个编码元件1210(例如,A1、A2、A3、A4、B1、B2、…)。每一个列(1、2、3、4)可以与馈送路径平行地延伸(即,相对于馈送路径纵向),每一个行(A、B、C、D)可以与馈送路径垂直地延伸(即,关于馈送路径交叉)。
例如,编码元件的选择(例如,列和行选择)可以是基于应答器的类型和尺寸、应答器在介质单元上的放置、介质单元在系统中的位置(例如,边缘还是中心对齐)、该系统中的金属介质环境等等。
可以基于应答器相对于馈送路径的边缘或者中心的位置,来选择编码模块1200的编码元件1210的列1、2、3、4。例如,如果应答器1400位于最内部的列之上,则可以选择最内部列1的编码元件1210,比如,如图14a中所示。同样,如果应答器1400位于中间列2、3或者最外部列4中的一个之上或者中心在这些列中的一个上,则可以选择这些列中的一个的编码元件1210,比如,如图14b和图14c中所示。
如上所述,发明人的实验建议,依据馈送回的最短介质单元,尽可能地对接近于(图12到图14c中的压盘滚筒1215所表示的)打印线的应答器进行编码是最优的。因此,可以选择编码元件A、B、C、D的每一行来提供最短的起始编码距离。此外,如上所述,打印机结构和应答器的类型及尺寸影响与应答器进行通信或者进行可靠通信的距离和范围。因此,所选定的行可以根据打印机的组件和应答器的类型及尺寸来变化。
开关元件1220可以由处理器1250(例如,软件、固件和/或硬件配置的处理器,其可以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其它组合逻辑等等进行控制。在该方面,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获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程序指令,以便对开关设备1220进行控制。
再举一个例子,根据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250可以配置为执行用于确定应答器在介质单元上的放置(或位置)或者确定连接该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的校准方法。该校准方法可以自动地发生(例如,当系统确定由于时间的流逝等等,其需要针对特定类型的介质进行校准时),或者在接收到与应答器校准的开始相关联的用户输入时,发生该校准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校准处理将导致RF程序位置的选择,其中在该位置处,将介质的前边缘最佳在放置在打印线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校准处理将导致确定介质的最长写条纹的中间点。
如图15A-G中所示,在图15A的方框1510处,该方法可以包括:将具有背衬1504和嵌入的应答器1400(如图15B中所示)的介质1502相对于编码元件1210移动到第一位置(如图15C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需要确认介质背衬1504在系统之外至少一英寸(如图15C-15F中所示),这可以帮助介质嵌入的反向馈送,同时帮助防止介质在反方向滚落压盘滚筒。此外,介质背衬1504在系统之外至少一英寸还可以帮助确保在“死区”中没有应答器。(如本申请所指代的,死区是接近打印头的区域,其中在该区域,主要由于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应答器的潜在失谐所通常需要的物理距离,而使应答器不能够与编码元件相耦合。)该方法可以包括:将介质 的前边缘移动离开打印线例如20mm(如图15D中所示),以便进一步帮助确保在死区中没有应答器。随后,在图15A的方框1520,该方法可以包括:尝试通过所述多个编码元件1210中的一个或多个,以扫描方式与应答器进行通信。
接着,在图15A的方框1530,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以任何方式(例如,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对角等等)激励一个或多个编码元件1210,来确定应答器在介质单元上的位置。第一位置可以处于或者接近打印线,如图15C中所示。这些通信尝试可以包括:尝试应答器1400与阵列1210中的编码元件的每一个进行通信。这些尝试可以包括每一编码元件至少尝试一次。例如,可以通过可接受的功率电平范围或者按预先确定的功率电平(例如,处于或者接近22dBm),针对每一个编码元件进行尝试。确定应答器在介质单元上的位置(例如,应答器相对于介质单元的前边缘或者侧边缘的位置),可以是基于这些与应答器的通信尝试成功时编码元件的位置(即,行和列),以及这些通信尝试成功时的功率电平。
不同于确定应答器1400在介质单元1500上的相对放置,或者除确定应答器1400在介质单元1500上的相对放置之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方框1540,识别与应答器1400(或者,具体而言,针对该特定类型的介质单元上的该特定类型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最佳编码元件。最佳编码元件的确定可以是基于该编码元件或设备能够确保按最低的功率电平进行可靠的编码处理、该编码元件或设备最接近打印线或者其它通过量考量。此外,该最佳标准还可以包括:选择优选的或者最经常使用的位置(例如,优选的列或行),来将单一编码元件识别为最佳编码元件,而不是识别一个以上最佳编码元件“候选者”。例如,在图15E中,编码元件B2、B3、C2和C3可以变成候选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从前到后进行测试,并在前边附近检测到应答器时,可以通过一旦识别候选者就停止来潜在地节约时间。可以将“可靠的编码处理”规定成打印机编码器或其它系统的下面能力:不管其在相同组中的参数偏离的情况下,激励目标应答器的能力,以及通过编码元件与目标应答器的通信,同时使非目标应答器的非故意激励减到最小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者表示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的编码元件的一个 或多个列,例如,图15E的列2和3。在这种实施例中,系统可以继续地测试第一行(例如,“A”行)来概括应答器性能。图15E示出了由最接近应答器的编码元件所采取的读操作的各种表示。该测试(类似于本申请讨论的其它校准测试)可以包括:在每一mm的移动进行一次读,其中介质(和应答器)向前移动,直到针对每一个候选者完成该校准为止。接着,当已确认了最佳编码元件,介质的前边缘位于与打印线的预定距离之内(例如,3mm或者给予期望的容忍来选择最佳编码位置的任何其它距离)时,如图15F中所示,系统可以开始测试其它编码元件(其中这些编码元件可以处于相同的列),其中当介质处于打印线时,可以使用这些编码元件来对应答器进行成功编码。一旦收集到足够数据,如图15G中所示,就关于哪个是最佳编码元件进行确定(如上一段落所讨论的)。例如,用于选择最佳编码元件的标准,可以是基于在该位置能在打印线处进行编码的编码元件,其中在该位置还具有编码成功的缓冲。该缓冲可以包括任一边上的预先配置的距离,或者其可以基于编码元件、应答器等等的大小进行变化。再举一个例子,用于选择最佳编码元件的标准可以包括:以具有缓冲但与打印线的位置无关的方式来放置的编码元件。
一旦(从候选者子集或者从所有阵列的编码元件中)确定了最佳编码元件,在方框1550,例如就在图13中或者其它地方所描绘的编码模块的存储器元件1240中,自动地存储该编码元件的识别。在后续的操作中,处理器可以识别要处理的第二或后续介质单元,使用所存储的信息来确定最佳编码元件,而无需再执行一次校准方法。
该校准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介质单元,以确定用于该第一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在诸如RFID打印机编码器之类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连续地处理多个介质单元,一个时刻一个应答器和/或在一个时刻一行应答器。这些多个介质单元通常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答器。因此,在方框1550,处理器可以将针对第一介质单元确定的最佳编码元件选择为缺省编码元件,来与要进行编码的沿着馈送路径移动的后续应答器进行通信。
可以将针对第一介质单元确定的最佳编码元件自动地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并随后选择为用于任何后续应答器的编码元件,直到处理器识别 另一个事件(其称为复位事件1560)为止。例如,处理器可以将针对第一介质单元确定的最佳编码元件使用为缺省编码元件,直到处理器识别或者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不成功通信尝试或其它通信错误的信息为止。一旦处理器识别一个或多个通信错误,处理器就可以使校准方法重复。
不同于处理器执行的校准方法,或者除处理器执行的校准方法之外,操作者可以手工地控制介质的位置(例如,通过有效地移动介质,以便使应答器最佳地与一个或多个编码元件对齐),随后通过打印机编码器的操作员输入元件或者接口(例如,键盘),来选择性地激励编码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提供自动和手工校准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一个或其它预先配置成缺省处理。预先配置的命名方案可以允许操作者容易地与编码模块进行通信,使编码模块能够识别要用于与应答器进行耦合的具体编码元件或一些编码元件。例如,操作者可以识别该编码元件或设备的行和列(例如,A2可以选择行A中的第二元件)。再举一个例子,操作者可以识别介质单元的类型。一旦识别了介质单元,处理器就可以配置为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例如,查寻表)来识别最佳编码元件。该查寻表可以是操作者查看用于一个或多个编码元件1210的设置的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查寻表(类似于存储器中存储的其它数据)可以通过配置标签的方式或者通过任何其它方式,在集成到系统中的显示器上通过网络来查看。除查寻表之外,也可以将用于编码的每一个元件的历史记录在存储器中。当操作者指示期望查看该历史记录时,可以向操作者呈现该历史记录。通过向操作者提供对于编码模块的接入的直接控制,系统可以允许更快速地建立已知或者期望的配置,例如用于遵循和工程测试的那些配置。
在另一个示例中,诸如打印机编码器之类的系统可以包括编码元件和读写器,其中读写器配置为从与介质单元的提供相关联的具体专用识别应答器读取信息。例如,该系统的介质单元的提供可以包括:滚轴和连接到滚轴的识别应答器。具体而言,该识别应答器可以包括关于介质单元的信息,其包括介质单元的类型。打印机编码器的耦合器和读写器能够从识别应答器获取信息,从而允许系统的处理器识别要处理的介质单元的类型,例如根据介质的宽度和应答器的类型和放置,来选择最适合的编码元件或一些编码元件。
返回参见尝试通过多个编码元件1520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第一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操作,使用的编码元件的数量和测试这些编码元件的顺序可以改变。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阵列中的每一个编码元件,来尝试与应答器进行通信。这些尝试可以按照列和行的顺序进行,例如,该顺序可以是A1、A2、A3、A4、B1、B2、B3等等,直到测试完每一个编码元件为止。再举一个例子,可以根据选择用于测试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算法(从而通过测试来选择性地忽略这些编码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测试这些编码元件的一个子集。“测试”指代尝试按照特定的功率电平,通过特定的连接元件或一些元件来与应答器进行通信。
测试编码元件的顺序或次序,可以是根据编码元件是最佳编码元件的概率。系统的存储器元件可以存储关于最可能是最佳编码元件的编码元件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是基于最常使用的介质单元。例如,打印机编码器的制造商可以基于销售或客户反馈来提供该信息。再举一个例子,用户可以基于用户的喜好或意向来提供该信息。基于最常用的介质单元,处理器能够例如通过存储器元件中存储的查寻表,确定最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再举一个例子,处理器可以监测和存储哪些编码元件在过去被认为是最佳编码元件(例如,基于打印机编码器的过去操作),例如,使用的提供的类型、打印的变量数据、标签设计格式、描述数据、XML图解、打印日期、打印时间、格式日期、打印位置、操作者、IP地址、打印应用、打印模式(例如,DT/TT、剪切、重绕、剥离等等)、环境状况和/或其它操作数据。
一旦一个编码元件与应答器进行了成功通信,就可以对相邻的编码元件进行测试。如果第二相邻编码元件成功,则还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编码元件(与第二编码元件邻近)进行测试。如果第二相邻编码元件不成功,则处理器可以确定放弃对与第二编码元件相邻,而与第一编码元件不相邻的另外编码元件进行测试。换言之,可以对系统的算法进行配置,以便基于其它编码元件的成功或不成功尝试,专门选择对哪些编码元件进行测试和/或不进行测试。
在图12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对于全部十六个编码元件来说,该阵列包括四列和四行编码元件。在其它实施例中,列、行以及编码元件的数量可以变化。例如,每一列或行的编码元件的数量可以变化,使得一个列或行 可以具有与另一个列或行相比更多或更少的编码元件。该阵列和编码元件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是根据系统中的可用空间、费用考虑或者该系统要处理的类似介质单元。下面结合例如图23-24来讨论另外的示例,例如关于多页打印的那些示例。
此外,如图19a到19b中所示,行和列可以与另一个行和列发生偏移。如箭头所指示的,在图19a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行和列彼此之间对齐,其表示多个编码元件1910的阵列1900,其中每一个编码元件与每一个相邻编码元件具有相同中心。同样如箭头所指示的,在图19b和19c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列和行与另一个列和行具有偏移,使得每一个编码元件与每一个相邻编码元件不具有相同中心。例如,在图19b中,相邻列彼此之间具有偏移,使得编码元件的中心以相邻列的两个编码元件的端点之间为中心。在图19c中,每隔一个列具有相对更小的产生偏移排列的编码元件。
对上面的编码元件和模块进行配置,以允许对更多类型和大小的介质单元和应答器进行编码。具体而言,典型的传统编码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和基于传输线、共面波导、带状线和其它微波结构的天线。这些传统系统对于介质单元的尺寸和相邻介质单元之间的间隔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此外,这些传输系统还不能够在它们的自然俯仰上对小型应答器进行编码。对于相对较长的介质单元来说,每一个应答器的位置由其各自针对不同模式的HF和UHF RFID打印机编码器的指定进行限制。
本申请公开的编码模块能够对俯仰上的干和湿嵌入以及嵌入在具有独立方向和位置的相对较长标签中的应答器进行编码。如上所述,编码模块可以包括读写器和磁场编码元件的2D阵列或矩阵。顺序地对该阵列的每一个编码元件进行激励。读写器响应允许确定应答器位置和布置,选择最佳编码元件,以及进行具有足够边际的RF操作功率电平的分析。所有这些测量值确保检测的应答器的鲁棒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介质保持静止时,使用多个编码元件来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例如,RFID打印机编码器系统可以包括以类似于在介质上排列的应答器的模式来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如例如图12中所示)。该系统可以将其上具有应答器的介质接收(例如,被动地接收和/或主动地推)到系统中。当系统确定介质的应答器关于系统的编码元件进行相应排列时, 则对所有介质的应答器进行一同地编码。虽然可以一同地快速对应答器进行编码,但通过在一个时刻激励每一个编码元件,来避免产生噪声和干扰相邻应答器的编码。大容量编码处理可以在介质通过系统的移动过程中的单一暂停期间发生。一旦所有介质的应答器的编码完成,则系统可以将介质从系统的编码区域中弹出,接收另一个介质,并进行重复。
例如,可以将一系列小型项按钮类型应答器在介质上间隔开,以匹配编码模块1200的编码元件1210(即,A1、A2、A3、…、D3和D4)的间隔。随后,可以仅仅停止介质的移动一次,来对所有的按钮类型应答器进行编码。同样,在不移动介质的情况下,对十六个按钮类型应答器进行编码,这在例如针对包确认应用的高容量应答器生产中有用。再举一个例子,可以在当介质移动通过编码器打印机系统时仅停止一次的情况下,对具有偶极型应答器和按钮类型应答器的介质进行同时编程。在单一停止期间,偶极型应答器由编码元件1210中的一个(例如,D4)进行编程,相应的按钮类型应答器由编码元件中的另一个(例如,A4)进行编程。随后,D4编码的偶极型应答器用于长距离识别,而A4编码的按钮应答器用于授权。
接入控制和编码模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图16到图18中所描绘的实施例),提供了接入卡片1600和编码模块1700。接入卡片1600包括多个应答器1610。例如,接入卡片1600可以包括具有顶层、底层的层压结构以及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多个应答器1610。编码模块1700包括多个编码元件1710,例如,环形共面波导。将每一个编码元件配置为具有有限的范围,使得每一个编码元件可以选择性地激励,并在一个时刻同与其接近的一个应答器进行通信。举例而言,这些编码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图2A-B和7A-8B中所描绘的编码元件里的任何一个。可以将接入卡片上的应答器的位置配置为与该编码模块上的编码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该编码模块可以构成接入控制系统1800的一部分。为了获得对于特定区域的接入,接入卡片1600的用户或者使用者必须将接入卡片1600放置在编码模块1700的附近。例如,编码模块1700可以包括配置为接收接入卡片1600的狭槽1720。一旦接入卡片接入到该狭槽中,读写器1810就尝 试通过编码模块的编码元件1710,与该接入卡片的应答器1610的每一个进行通信。如果接入卡片是适合的,则对应答器位置进行放置,使得由于应答器和编码元件对齐而可以进行通信。如果接入卡片是不适合的(例如,伪造的),则应答器的数量和位置与编码模块很可能与编码模块不一致。因此,接入控制系统1800更可以检测接入卡片的不适当性,并拒绝接入。接入卡片可以并入另外的授权特征,如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No.7,137,000所进一步公开的,其中将该专利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例如,对于每一个应答器,生成密码的算法可以不同,其进一步使开发伪造器的努力复杂化。
关于传统卡片,应答器还可以包含确认用户或者使用者的适当接入的信息。图16到图18中所描绘的实施例的编码模块和接入卡片,通过需要具有特定排列的多个应答器来允许接入,提供另外一层的安全。应答器和编码元件的数量和模式可以变化。例如,应答器和编码元件可以具有非共同和不一致的形状。
模式编码元件或者耦合设备
如上所述,每一个编码元件的优选位置和类型,取决于每一个编码器的放置和类型。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提供编码元件阵列,解决了该挑战,其中在编码元件阵列中,连接的编码元件可以相应地变化。
除提供阵列之外,或者不同于提供阵列,实施例可以为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编码元件或耦合设备提供共同的连接器。例如,如图20a到图21的实施例中所描绘的,诸如打印机编码器的系统2100可以包括或者规定适配器2110。适配器2110被专门配置为接收和从事耦合设备的特定形状和大小连接器2020,使得一旦连接器2020从事适配器2100,就在耦合设备和系统(或者更具体而言,该系统的读写器)之间形成电子连接。虽然图20a到图20c的耦合设备2000、2001、2002在大小、形状和类型上不同,但其每一个可以包括针对系统的适配器2110所配置的相同类型的连接器2020。因此,由于使用了相同类型的连接器2020,该系统可以根据要处理的应答器的放置和类型,使用各种大小、形状和类型的耦合设备。
例如,所公开的不同的编码模块是可互换的。第一编码模块可以具有 诸如图19a中所描绘的那样的阵列,第二编码模块可以具有诸如图19c中所描绘的那样的阵列。由于第一编码模块和第二编码模块具有相同类型的连接器,因此用户可以在打印机编码器系统中容易地使用第二编码模块来替代第一编码模块,从而允许该系统适应不同类型的应答器。再举一个例子,可以使用第一类型的耦合设备和第二类型的耦合设备。第一类型的耦合设备可以是共面波导,第二类型的耦合设备可以是负载带状线。由于这两种类型的耦合设备具有相同类型的连接器,因此用户可以使用第二耦合设备来手工地替代第一耦合设备,或者系统可以使用第二耦合设备来自动地替代第一耦合设备,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应答器。
智能扫描
除上面所讨论的校准处理之外,或者作为上面所讨论的校准处理的替代(例如,参见图15A-15G),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配置为执行智能扫描算法。虽然可以使用应答器校准算法来确定理想的编码元件、功率设置和编码应答器位置,但图22的智能扫描算法可以提供下面能力:打印机编码器或其它系统在具有有时称为“应答器独立放置”的特性的环境(其包括当应答器在彼此的某个范围之内(例如,15mm到60mm之内)的介质上(沿着馈送线)垂直放置时的情形)中实现功能的能力。在使用相对于所述范围具有最小长度(例如,2英寸)的介质的实施例中,保留智能扫描算法和/或在该实施例中智能扫描算法最有效。例如,智能扫描算法可以用于四英寸偶极应答器、三英寸偶极应答器和/或高增益标签类型。
图22的处理2200显示了一种可以配置固件、软件、任何其它类型的系统(或者其组件)来执行的示例性方法。处理2200对编码元件进行有效地“扫描”,以寻找和编码应答器。在方框2202,处理2200以设置为假(false)的扫描值开始。例如,当打印机头关闭或者系统初始加电时,可以将扫描值设置为FALSE。
接着,在方框2204,系统接收用于对介质进行编码的格式,其中该介质位于或者可以与打印机编码器打印线处的介质前边缘对齐。例如,该格式可以由主机计算机、打印机编码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组件、任何其它电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提供。如图22中所示,只要打印机编码器加电, 就可以接收该格式。在一些实例中,触发事件可以使得进行接收该格式。触发事件的示例包括:何时对打印机编码器进行初始加电和/或打开打印机头。例如,该格式可以具有ZPL命令、任何其它类型的命令信号或者其组合的形式。
所述介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嵌入的或其它类型的应答器。在方框2206,编码元件中的一个(“E”)被激励,其尝试使用特定的功率量(“P”)对应答器中的一个进行编码。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讨论的扫描序列算法,手工地和/或通过使用应答器校准方法,在方框2206设置E;上面结合例如图15A-15G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示例。例如,P可以由系统(例如,使用应答器校准方法)进行自动地设置,和/或响应从操作者接收的输入进行手工地设置。
接着,在方框2208,判断使用E对应答器的编码是否成功。可以在预定数量的重试之后,进行该判断。可以将重试的数量预先配置为系统值,和/或其是手工设置的变量。如果该编码在多个分配的尝试中执行成功,则编码处理在方框2210结束。因此,在方框2210,关闭或者减少向E提供的功率。
接着在处理2200为方框2212中,判断该介质是否大于或者等于两英寸(或者针对每一个打印机编码器和/或每一类型的打印机编码器,预先配置的任何其它最小大小,该值可以手工设置,和/或基于任何其它变量来自动确定)。如果确定介质大于两英寸,则处理2200返回到方框2202。当确定该介质是至少两英寸时,处理2200转到方框2214,并将扫描值设置为TURE,其指示成功执行了扫描功能。随后,处理2200转到方框2228,其中在方框2228,将介质弹出,进行打印或者其它处理,随后处理2200结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2英寸的量仅仅意味着最小大小的示例。不同的打印需求、编码元件配置、介质类型等等,可以允许(可以甚至要求)处理2200使用一个或多个其它长度确认确定。此外,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提供忽略本申请所讨论的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返回方框2208,当确定该编码多次不成功时,处理2200转到方框2216。在方框2216,处理2200判断该介质在长度上是否大于或等于2英寸。如果确定该介质大于两英寸,则处理2200转到方框2218。
在方框2218,处理2200判断当前是否将扫描设置为值FALSE。当确定将扫描设置为FALSE时,处理2200移动到方框2220,将E改变为扫描序列中的下一个编码元件。此外,将重试次数重新设置为0。这将使新的E编码元件与前一编码元件具有相同的重试次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可以配置为:在移动到列1和2之前,将新E设置为列4和3中的编码器。这可以允许对编码元件阵列进行介质的从前到后扫描。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方向执行扫描,其包括从后到前、随机选择、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对角地、及其组合和/或通过任何其它算法。
当在方框2218确定没有将扫描设置为FALSE时,处理2200转到方框2224,将E改变成设置为下一个编码元件,其中可以基于与结合方框2220所讨论的那些相同或者不同的算法来选择下一个编码元件。例如,可以基于重试命令来选择扫描序列中的下一个编码元件,其中该重试命令可以包括在所有第一重试集合之后进行扫描都不成功的另外方式。例如,可以给予操作者在方框2224处某个程度的控制,以规定当编码元件阵列没有发现和编码应答器时执行什么操作。例如,这可以包括:如果C4没有对应答器进行成功编码,则接收操作者输入的特定编码元件(例如,B4或者D4)。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还可以选择无效和中止处理2200,但给予操作者手工地选择另一个编码元件的机会,其可以帮助减少无效率。再举一个例子,客户可以选择在选择扫描序列中的下一个E时要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算法(替代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编码元件)。在方框2224,还将重试次数设置为零。在一些实施例中,重试次数值是用户可配置的值和/或在打印机编码器制造商配置之后更新的不同于零的任何其它数。
在方框2224和2220之后,处理2200转到方框2222,并判断扫描是否完成。当在方框2222确定扫描完成时,或者随后在方框2216确定介质小于2英寸时,处理2200转到方框2226,其中在方框2226,使该介质无效,并将扫描值设置为FALSE。随后,处理2200转到(上面讨论的)方框2228,并结束。
多页打印编码
除上面的讨论之外,在诸如结合图12-14C和图15C-15F所描绘的那些 之类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编码模块,其中该编码模块被配置为调整一个或多个介质单元上的一个以上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例如,编码模块1200可以包括形成阵列的多个编码元件,其配置为如上所讨论地操作。
再举一个例子,图23示出了编码模块2300,后者与图12-14C和图15C-15F中所示的编码模块1200相比,包括编码元件2300的四倍的多个列(1到16,替代1到4)和2倍的多个行(A到L,替代A到F)。同样,编码模块2300可以延伸更大卷纸(例如,卷纸2302)的全部宽度。或者,卷纸2302可以与背衬1504具有相同的大小,其中与编码元件1210的每一个相比,编码模块2300的每一个编码元件更小。
如包括在图23所示的示例中,卷纸2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介质单元,例如介质单元2304、2306、2308、2310、2312和2314。每一个介质单元可以是黏性标签和/或包括应答器(例如,上面讨论的应答器1400)的任何物质。卷纸230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大小,例如标准大小的纸张(例如,8.5英寸乘11英寸、A4纸大小、11英寸乘14英寸)、其它形状和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图23中所示的六个相比,在卷纸2302上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介质单元。卷纸2302可以按盒出售、单独出售,和/或如何出售非应答器黏性标签纸。同样,诸如处理器1230之类的处理器可以配置为使用其它组件,来使卷纸2302在一个时刻向编码模块2300的编码区域馈送一个或多个。
编码模块2300的编码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结合图12-14C和图15C-15F或者本申请其它地方讨论的示例性编码元件相同或类似。例如,可以将这些编码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配置为具有有限的范围,使得它/它们可以选择性地激励,并在一个时刻与一个应答器进行通信。再举一个例子,编码模块2300的每一个编码元件可以包括一付或多付天线,后者被配置为产生遵循编码模块2300中包括的其它编码元件里的一个或多个的辐射模式。同样,编码模块2300可以配置为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答器嵌入间隔和俯仰。编码模块2300和/或与其耦合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30)还可以配置为寻找一个或多个应答器1400和/或进行自动校准,执行智能扫描算法和/或实现本申请讨论的其它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编码模块2300的所有编码元件耦合到单一读 写器和/或操作成单一模块。读写器可以耦合到控制电路,例如上面所讨论的处理器123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编码模块2300的编码元件的一些子集组合在一起,可以将编码模块2300的每一分组配置为操作成分离的实体。同样,编码模块2300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编码模块。例如,编码元件的每一个分组可以与结合图12-14C和图15C-15F所讨论的编码模块1200相同或者类似。
编码模块2300和/或其各种组件是可互换的,或者是不可互换的。例如,当编码模块2300包括八个更小的编码模块时,则这些更小的编码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可互换的,例如,如结合图20a到图21所讨论的。同样,当编码模块2300包括单一模块时,则编码模块2300作为整体可互换或者不可互换,例如,如结合图20a到图21所讨论的。
编码模块2300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读写器,如本申请所讨论的那些。如上所述,所述一个或多个读写器中的每一个可以耦合到控制电路,如上面所讨论的处理器1230。例如,编码模块2300的每一行可以耦合到与图13中所示的读写器类似的单一读写器。再举一个例子,编码模块2300的每一列可以具有专用的读写器。再举一个例子,当编码模块2300包括多个更小的模块时,这些更小模块中的每一个可以耦合到一个专用读写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现某种算法,以便在同一时间管理多个项的打印和/或编码。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读写器的数量可以是该算法(和/或处理器)确定的能使用不同的数据同时对多少不同的应答器进行编码的因子。例如,当六个读写器耦合到编码模块2300时,编码模块2300可以同时对介质单元2304、2306、2308、2310、2312和2314的应答器1400进行编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存在与介质单元相比更少的读写器。例如,可以存在用于对图23中所示的六个介质单元2304、2306、2308、2310、2312和2314进行编码的一个、两个或者三个读写器。再举一个例子,可以存在一列/行读写器,其数量多于与打印线平行方向中的介质单元的数量,但低于与打印线垂直方向中的介质单元的数量。例如,可以存在线性放置的四个读写器,它们能够同时与多达四个介质单元进行通信,或者在图23所示的示例中,与介质单元2304、2306、2308或者介质单元2310、2312 和2314中的三个进行通信。处理器实现的打印/编码算法使读写器中的每一个能同时使用唯一数据对应答器1400中的每一个进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当与介质单元相比存在更少的读写器时,也可以将这些读写器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配置为:当处理器将相同数据编码到应答器1400的两个或更多上时,同时对多个介质单元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的打印/编码算法需要在编码时,介质单元2304、2306、2308、2310、2312和2314的移动停止或慢速。通过对多个介质单元进行同时编码,或者至少在卷纸2302的单次停止或慢速期间进行编码,与必须停止(或者慢速)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整体吞吐量、与仅仅单一嵌入的应答器相关联的卷纸或者其它类型的背衬(例如,背衬1504)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管是顺序地、同时地还是作为二者的组合来对多个介质单元(例如,介质单元2304、2306和2308)进行编码(例如,使用两个读写器在同一时间对两个应答器进行编码,随后顺序地对第三应答器进行编码),该打印/编码算法都可以提供对作为介质单元组打印的介质单元中的每一个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打印之前、之后或者期间,处理器还可以执行编码错误检测算法。具体而言,该编码错误检测算法可以配置处理器判断针对应答器140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编码处理是否成功。当处理器确定应答器1400中的一个或多个编码不成功时(例如,由于制造或者特定于应答器的其它缺陷等等而具有故障数据、具有错误数据),则处理器可以将没有成功编程的应答器识别为坏应答器。例如,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使错误模式打印到与每一个坏应答器相关联的每一个介质单元上。再举一个例子,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一个或多个重试尝试,其中执行这些重试尝试以对坏应答器进行编程。再举一个例子,坏应答器的介质单元可以不具有在其上打印的内容(或者其它的未标注),在该情况下,缺少任何打印或其它标记将指示该介质单元在编码期间经历了错误。在一些实施例中,只是将故障应答器识别为坏的,即使这些故障应答器在被一起进行编码和/或打印的多个应答器(例如,一行应答器、一列应答器、相邻应答器或者其它类型的应答器组)之中。例如,当使用单一读写器对介质单元2310、2312和2314 的应答器1400进行编码,介质单元2312的应答器在编码期间经历错误时,可以按计划对介质单元2310和2314进行打印,而对介质单元2312不进行打印,或者使用标识错误的信息来进行打印。该错误标识信息可以特定于编程介质单元2312所遇到的错误,可以对于所有介质单元或者其组合通用(其包括例如通用错误模式的打印以及特定于发生的具体错误的错误信息的打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管读写器的数量,每一个读写器都可以配置为基于唯一应答器标识符,使用编码模块2300来针对特定于目标应答器(用于校准、编码等等),其中唯一应答器标识符在制造时被编程到各应答器中。此外,每一个读写器还可以配置为基于编码模块2300中包括和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编码元件,使用编码模块2300来针对特定于目标应答器(用于校准、编码等等)。可以使用包括标识符的唯一数据,对应答器1400中的每一个进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使用某种方案或者其它类型的算法,来使编码的数据关联到一个或多个卷纸(例如,卷纸2302)中的各个介质单元。可以使用编码到应答器的唯一标识符,来促进该功能和其它功能。例如,同时对三个介质单元进行同时编码,或者可以将这三个介质单元分配给与单一人相关联的实验室采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可以存在编码到相关介质单元的不同数据(例如,标识特定于实验室采样的数据等等),但该编码的数据中的至少一些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对人进行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序列号或者没有打印到各介质单元的其它唯一标识数据,对该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编码。同样,使用RFID协议从应答器读取的数据,可以与视觉和/或其它方式读取的数据不同。例如,图24中的卷纸2424上显示的打印在介质单元2402、2404、2406、2408、2410、2412、2414、2416、2418、2420和2422上的标记,可以缺少任何种类的序列号,而编码到每一个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数据(没有示出)可以包括唯一序列号(例如,其可以由上面所讨论的打印/编码算法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错误检测算法和/或任何其它算法还可以对例如应答器中的数据进行验证。例如,如果两个应答器具有相同、类似和/或其它有关的数据,则编码错误检测算法可以使装置的处理器能够不仅判断应答器是否有故障,而且可以判断是否将有关的数据编码到(或者至少应当) 有关的多个应答器。
一些打印/编码算法还可以包括从一个或多个应答器和/或打印到一个或多个介质单元的标记读取数据,以确定应当将什么数据写到其它应答器和/或打印到其它介质单元的能力。例如,介质单元2402、2404、2406、2408、2410、2412、2414、2416、2418、2420和2422可以针对于装置(例如,一件家具、机器和/或任何其它装置)的11个不同的组件。当对与介质单元2402、2404、2406、2408、2410、2412、2414、2416、2418、2420和2422相关联的应答器进行编程时,可以使用预编程到第一应答器的数据来对第二应答器的数据进行编程。再举一个例子,可以将预编程到第一应答器的数据与该系统的处理器的其它数据进行连接,可以将所连接的数据编码到第一应答器。
一些打印/编码算法可以包括: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以便在加密/解密协议中共同地服务成关键或其它作用。在该方面,编码处理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密钥,对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解锁、读取和/或验证。
此外,打印/编码算法还可以使系统能使用每剂量药物信息对介质单元进行编码。例如,可以将关于药物的类型、配料的信息和/或任何其它特定于剂量的信息编码到应答器。另外地或替代地,可以将各种药物共同的数据编码到每一个应答器。
图25示出了可以由一些实施例使用以执行多页打印和编码的处理2500。类似于本申请讨论的其它处理,通过根据本申请讨论的一些示例性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系统(其包括上面所讨论的那些)的流程图来表示处理2500。应当理解的是,该图中示出的每一个操作、动作、步骤和/或其它类型的功能,和/或该图中的功能的组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用于实现该流程图的功能、该图中的动作的组合、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功能的方式,可以包括硬件、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与计算机可读传输介质相反或者除计算机可读传输介质之外)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在其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程序指令或者可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指令。在该方面,可以将程序代码指令存储在示例装置的存储设备上,并由处理器(例如,上面所讨论的处理器1230)进行执行。如所应当理解的, 可以将任何这种程序代码指令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例如,处理器1230等等),以产生特定的机器,使得该特定的机器变成用于实现结合例如图25所讨论的图形动作以及本申请包括的其它流程图中指定的功能的单元。
这些程序代码指令还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指示计算机、处理器(例如,上面所讨论的处理电路)、和/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以特定方式实现功能,从而生成特定的制品。该制品变成用于实现结合例如图25所讨论的图形动作中指定的功能的单元。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获取这些程序代码指令,并装载到计算机、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以配置计算机、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装置执行要在该计算机、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或者由该计算机、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装置执行的动作。可以顺序地执行程序代码指令的获取、装载和执行,使得在一个时刻获取、装载和执行一个指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并行地执行获取、装载和/或执行,使得一起获取、装载和/或执行多个指令。程序代码指令的执行可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使得计算机、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装置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结合例如图25的处理2500所讨论的动作中指定的功能。处理2500在2502处开始。
在2504,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上面所讨论的那些)的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开始将可视(或者任何其它)标记打印到多个介质单元上。例如,这些介质单元位于诸如图24中所示的卷纸之上,其中该卷纸具有四个介质单元宽。
在2506,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发起与所述介质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里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应答器的通信协议。在一些实施例中,这可以涉及向打印机编码器耦合器阵列和/或其它天线范围之内的所有应答器发送询问信号。
在2508,打印机编码器可以从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读取数据。例如,打印机编码器可以读取应答器标识符和/或已编程到这些应答器中的任何其它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2510处,建立这些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答器物理位置。该物理位置可以是相对于打印机编码器耦合器阵列的一个或多个特定耦合元件。随后,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基于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 个的位置、类型、俯仰和/或对于每一个应答器来说唯一的任何其它特性,对耦合器阵列进行校准。上面讨论了校准示例。
在2512,打印机编码器可以选择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编码。例如,选择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基于应答器的位置、应答器标识符、应答器类型等等。
在2514,打印机编码器可以确定阵列耦合器中的哪个耦合元件可以对所选定的应答器进行编码。例如,该确定可以是基于应答器的特性和耦合元件的特性。例如,一些耦合元件由于它们的配置和/或相对位置,而与其它耦合元件相比,更适合于与一些类型的应答器进行通信。例如,应答器类型可以基于在2508处从一个或多个应答器读取的数据来确定。
在2516,判断是否应当将包括应答器的卷纸移动到更佳位置,以对所选定的应答器进行编码。当确定应当移动卷纸时(或者当确定由于另一个原因(如介质单元上的打印标记)需要移动该卷纸时),在2518,打印机编码器对卷纸进行移动。
当确定卷纸应当或者仍然保持在对所选定的应答器进行编码时的位置时,打印机编码器可以跳过2518,并对所选定的应答器进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选定的应答器进行编码可以包括:使用单一读写器顺序地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其中在卷纸移动的一次暂停(在一些实例中,打印机编码器打印的一次暂停)期间,一次对应答器编码一个。同样,对于用户来说呈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应答器进行编码,而在技术上,则是打印机编码器顺序地对每一个应答器进行编码。在顺序地编码期间,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将唯一信息编码到各应答器上、将通用信息编码到各应答器上、和/或其组合编码到各应答器上。编码到各应答器的信息可以是基于在2508处和/或在2520的编码处理期间,从相同和/或不同应答器读取的数据。例如,编码到一个或多个应答器的数据可以是来自同一应答器、来自不同应答器、来自打印机编码器存储器、来自随机数生成器、来自用户输入和/或任何其它数据源的数据的结合。
在其它实施例中,打印机编码器中可以包括多个读写器,可以(与顺序地相反,或者除顺序地之外)同时使用唯一信息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管打印机编码器中包括的读写器的数量,可以同 时地和/或顺序地使用相同数据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
类似于本申请讨论的处理2500的其它方面,打印机编码器可以省略处理2500中的一些或者全部(例如,2510和2516)。例如,打印机编码器可以配置为基于无线协议(例如,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eration 2协议的一部分)来在2512处选择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随后在指示其它应答器静默一段时间之后和/或直到进行另外指示为止,在2520处使用唯一数据对一个或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
在2522,判断是否可以在无需再次移动卷纸的情况下,能对另一个应答器进行编码。例如,在顺序编码处理(其涉及与位于编码范围之内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应答器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特定耦合元件)中,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判断一个或多个(例如,不同的)耦合元件是否位于要进行编码的其它应答器的编码范围之内。
再举一个例子,在2522,打印机编码器可以配置为唤醒任何静默的应答器,并选择一个或多个其它应答器进行编码。在选择了要进行编码的新应答器之后,打印机编码器可以使其它应答器(其包括在2520处编码的第一应答器)静默。
当确定可以在无需移动卷纸的情况下,能对一个或多个其它应答器进行编码,则处理2500重复2520。当确定在不移动卷纸的情况下,不能对一个或多个其它应答器进行编码,则处理2500转到2524。
在2524,判断在卷纸上是否还存在任何其它应答器(或者位于耦合器阵列的编码区域之内)。当确定存在应当进行编码的其它应答器时,处理2500返回到2512。
响应于确定不存在要编码的其它应答器,处理2500转到2526,打印机编码器验证对于已编码的应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编码是否成功。例如,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尝试读取在已经编码的应答器中的每一个应答器上所编码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在2520之后,2522之前,针对每一个应答器,执行2526自组网(ad hoc)。同样,可以对处理2500(和/或本申请讨论的其它处理)的其它方面进行重新排序、重复、组合、跳过或者重新排列。
在2528,基于在2526处收集的验证数据进行判断。例如,在2528, 打印机编码器可以将在2526处接收的数据与在2520处编码到每一个应答器上的数据进行比较。
在2530,打印机编码器可以视觉地指示哪些介质单元具有成功编码和/或不成功编码的应答器。例如,可以在与不成功编码应答器相关联的每一个介质单元上打印空(void)模式。再举一个例子,旨在打印在介质单元上的标记(例如,条形码、标识数据等等),可以只打印在与成功编码应答器相关联的介质单元上,和/或与不成功编码应答器相关联的介质单元可以留缺为空白。例如,图24示出了在卷纸2424的右下角中的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可以表示具有坏应答器的介质单元。
在步骤2532,如果打印机编码器没有继续地打印介质单元(例如,如果打印和/或卷纸移动仍然暂停的话),则打印可以现在重新继续在单一停止期间对一个或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无需停止或暂停的情况下,可以在打印动作(和/或卷纸移动)继续的同时,对多个应答器进行编码。在其它实施例中,打印和/或卷纸移动可以继续,但与正常速度相比则较慢。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编码和处理2500的其它部分期间,增加速度。处理2500在2534处结束。
结束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上面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中给出的内容的利益之后,本申请所讨论的实施例的多种组合和修改以及本申请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修改和其它实施例也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虽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它们仅以通用和描述性方式使用,而不是用于限制性目的。

Claims (16)

1.一种提供选择性通信的方法,包括:
将具有应答器的介质单元移动到第一位置;
将多个编码元件中的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用于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编码元件是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列与馈送路径平行地延伸,所述行与所述馈送路径垂直地延伸;
响应于将所述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所述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尝试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否成功;以及
响应于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成功的,尝试通过与所述第一编码元件邻近的第二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作为最佳编码元件以及用于后续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缺省编码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与第二介质单元相关联的复位事件,在识别所述复位事件之后,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并确定用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最佳编码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根据基于每一个编码元件是最佳编码元件的可能性的顺序对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测试,来尝试通过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尝试按照多个功率电平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来尝试通过以列和行的阵列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成功的通信尝试和通信成功时每一个编码元件的每一个位置,来确定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先前存储的关于下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来确定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一个或多个使用供应、所述应答器和操作环境。
8.一种配置为在读写器和目标应答器之间提供选择性通信的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应答器布置在沿馈送路径移动的多个相邻应答器之中,所述系统包括:
读写器,配置为发送通信信号;
编码模块,具有以多列和多行方式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所述多列与所述馈送路径平行地延伸,所述多行与所述馈送路径垂直地延伸;以及
电路,配置为:
将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用于与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
响应于将所述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所述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控制所述读写器以尝试按照多个功率电平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否成功;以及
响应于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成功的,控制所述读写器以尝试通过与所述第一编码元件邻近的第二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路还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所述最佳编码元件从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路还配置为:
选择所述最佳编码元件,作为用于后续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缺省编码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电路还配置为:识别与第二介质单元相关联的复位事件,在识别所述复位事件之后,
所述读写器配置为尝试通过以多列和多行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以及
所述电路还配置为:确定用于所述第二介质单元的第二最佳编码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读写器还配置为:
根据基于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每一个编码元件是最佳编码元件的可能性的顺序,通过对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测试,来尝试通过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读写器配置为:
通过尝试按照多个功率电平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来尝试通过以多列和多行方式排列的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电路配置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成功的通信尝试和通信成功时每一个编码元件的每一个位置,确定用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电路配置为:基于先前存储的关于下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来确定用于介质单元的应答器的最佳编码元件:一个或多个使用供应、所述应答器和操作环境。
16.一种配置为在读写器和目标应答器之间提供选择性通信的系统,其中所述目标应答器布置在沿馈送路径移动的多个相邻应答器之中,所述系统包括:
读写器,配置为发送通信信号;
编码模块,具有以至少一列和多行方式排列的多个编码元件,其中:
所述至少一列与所述馈送路径平行地延伸,所述多行与所述馈送路径垂直地延伸,
至少两个编码元件分别耦合到介质上的至少两个相应应答器;以及
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元件对所述至少两个相应应答器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系统不对所述介质进行物理移动,直到对所述至少两个相应应答器进行了编码为止;以及电路,配置为:
将所述多个编码元件中的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用于与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
响应于将所述第一编码元件确定为所述可能的最佳编码元件,控制所述读写器以尝试按照多个功率电平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否成功;以及
响应于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的尝试是成功的,控制所述读写器以尝试通过与所述第一编码元件邻近的第二编码元件与所述介质单元的应答器进行通信。
CN201080051063.XA 2009-11-13 2010-11-12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Active CN102598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18,107 US8878652B2 (en) 2009-11-13 2009-11-13 Encoding module, associated encoding element, connector, printer-encoder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12/618,107 2009-11-13
PCT/US2010/056590 WO2011060300A2 (en) 2009-11-13 2010-11-12 Encoding module, associated encoding element, connector, printer-encoder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022A CN102598022A (zh) 2012-07-18
CN102598022B true CN102598022B (zh) 2015-08-19

Family

ID=4350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1063.XA Active CN102598022B (zh) 2009-11-13 2010-11-12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8878652B2 (zh)
EP (2) EP2499599B1 (zh)
JP (1) JP5675834B2 (zh)
KR (1) KR101455220B1 (zh)
CN (1) CN102598022B (zh)
WO (1) WO201106030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8652B2 (en) * 2009-11-13 2014-11-04 Zih Corp. Encoding module, associated encoding element, connector, printer-encoder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IL205394A (en) * 2010-04-28 2016-09-29 Verint Systems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 speech encoding scheme
EP2788920B2 (en) 2011-12-09 2021-04-14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igital print/encode
US9168774B2 (en) 2012-01-06 2015-10-27 Zih Corp. Tri-state detector for detecting types of light
ITTO20120477A1 (it) 2012-05-31 2013-12-01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Rete di dispositivi elettronici fissati ad un supporto flessibile e relativo metodo di comunicazione
BR112015014531B1 (pt) * 2012-12-21 2022-01-11 Inventio Ag Método de informação de comando, sistema de informação de comando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JP6169942B2 (ja) * 2013-10-17 2017-07-2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Rfid用書き込み装置
US10339429B2 (en) * 2014-12-01 2019-07-02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Method of quickly configuring an RFID printer
WO2017088933A1 (en) * 2015-11-27 2017-06-01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Multi-layer electromagnetic coupler arrangement
EP3327633B1 (en) * 2016-11-25 2020-01-15 Confidex Oy Rfid transponder
JP6358766B2 (ja) * 2017-06-29 2018-07-18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Rfid用書き込み装置
US11080583B2 (en) * 2017-09-15 2021-08-03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System for barcode scanning and RFID label printing
CN10991895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刷卡引导区域确定方法、装置及读卡器
CN108256600B (zh) * 2018-01-15 2021-01-01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US11048454B2 (en) 2018-03-07 2021-06-29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tect sensitive information o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s
US10847885B2 (en) 2018-06-05 2020-11-24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iniaturized UWB bi-planar Yagi-based MIMO antenna system
US11046539B2 (en) 2019-08-05 2021-06-29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ign components of adjustable sensors comprising at least first and second aligners
US11861445B2 (en) 2020-03-11 2024-01-02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magnetic coupler arrangement
US11392783B2 (en) 2020-03-12 2022-07-19 KYOCERA AVX Components (San Diego), Inc. RFID printer-encoder having a multi-mode active antenna
JP2022083778A (ja) * 2020-11-25 2022-06-0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rfidタグ発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4A (en) * 1850-01-08 Connecting ctjttees to shafts of boeing instetjments
US4019A (en) * 1845-05-01 Pianoforte
US6010A (en) * 1849-01-09 Improvement in the manufacture of hats
US3375516A (en) 1967-05-26 1968-03-26 Navy Usa Dual antenna system for transponder beacon devices
US3713148A (en) 1970-05-21 1973-01-23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orp I Transponder apparatus and system
FR2505097A1 (fr) 1981-05-04 1982-11-05 Labo Electronique Physique Element rayonnant ou recepteur de signaux hyperfrequences a polarisations circulaires et antenne plane hyperfrequence comprenant un reseau de tels elements
FR2544920B1 (fr) 1983-04-22 1985-06-14 Labo Electronique Physique Antenne plane hyperfrequences a reseau de lignes a substrat completement suspendu
US4847626A (en) * 1987-07-01 1989-07-11 Motorola, Inc. Microstrip balun-antenna
TW350054B (en) * 1996-11-29 1999-01-1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Burglarproof label
CN2385386Y (zh) * 1998-04-16 2000-06-28 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卡读写装置
US5977877A (en) 1998-05-18 1999-11-02 Instantel Inc. Multiple conductor security tag
US6118405A (en) 1998-08-11 2000-09-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ntenna arrangement
US6285342B1 (en) * 1998-10-30 2001-09-04 Intermec Ip Corp. Radio frequency tag with miniaturized resonant antenna
US6377464B1 (en) * 1999-01-29 2002-04-23 Conexant Systems, Inc. Multiple chip module with integrated RF capabilities
SG76615A1 (en) 1999-04-16 2000-11-21 Univ Singapore An rf transponder
GB2352931A (en) 1999-07-29 2001-02-07 Marconi Electronic Syst Ltd Piezoelectric tag
US6481907B2 (en) 2000-03-01 2002-11-19 Zih Corporation Contact programmer
US6392544B1 (en) 2000-09-25 2002-05-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activat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that are in close proximity
US7137000B2 (en) 2001-08-24 2006-11-14 Zi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icle authentication
JP2003296669A (ja) * 2002-04-08 2003-10-17 Canon Finetech Inc Rf−id通信装置、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132890A (ja) 2002-10-11 2004-04-30 Fujitsu Component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非接触icカード、入力装置、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の位置算出方法
US7225992B2 (en) 2003-02-13 2007-06-0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tester and method
US6848616B2 (en) 2003-03-11 2005-02-01 Zih Corp., A Delaware Corporation With Its Principal Office In Hamilton, Bermu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RFID transponders
US7059518B2 (en) 2003-04-03 2006-06-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073712B2 (en) * 2003-08-06 2006-07-11 Clintrak Clinical Labeling Services, Llc RFID encoding/verifying apparatus
US7398054B2 (en) 2003-08-29 2008-07-08 Zih Corp. Spatially selective UHF near field microstrip coupler device and RFID systems using device
EP1660331B1 (en) 2003-08-29 2019-07-24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spatially selective uhf near field microstrip coupler device
US20050058483A1 (en) 2003-09-12 2005-03-17 Chapman Theodore A. RFID tag and printer system
WO2005028203A1 (en) * 2003-09-12 2005-03-31 Printronix, Inc. Rfid tag, antenna, and printer system
EP1698033A4 (en) * 2003-12-22 2010-07-21 X2Y Attenuators Llc INTERNAL SHIELDED ENERGY PREPARATION
JP4444683B2 (ja) * 2004-02-10 2010-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イル状アンテナを有する半導体チッ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7030712B2 (en) * 2004-03-01 2006-04-18 Belair Networks Inc. Radio frequency (RF) circuit board topology
US7114654B2 (en) * 2004-04-15 2006-10-03 Printronix RFID encoder and verifier
US8596532B2 (en) * 2004-06-10 2013-12-03 Zih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RFID transponder
US7319393B2 (en) * 2004-06-22 2008-01-1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tags for enabling batch reading of stacks of cartons
US7843344B2 (en) * 2004-06-22 2010-11-30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FID printer and antennas
JP4056500B2 (ja) * 2004-06-28 2008-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伝送線路基板およ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US7557562B2 (en) * 2004-09-17 2009-07-07 Nve Corporation Inverted magnetic isolator
JP4843611B2 (ja) * 2004-10-01 2011-12-21 デ,ロシェモント,エル.,ピエール セラミック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807589A1 (en) 2004-11-02 2007-07-18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fid near field meanderline-like microstrip antenna
US7190270B2 (en) * 2004-11-05 2007-03-13 Zih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ransponders used with printer media
US7646284B2 (en) 2004-11-17 2010-01-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writing data to multiple RF tags contained on print media
US7239243B2 (en) * 2005-03-04 2007-07-03 Printronix, Inc. RFID tag imager
US7498942B2 (en) * 2005-04-19 2009-03-03 Zih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void RFID transponders supported in a print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ng the same
US7453363B2 (en) * 2005-08-19 2008-11-18 Thingmagic, Inc. RFID reader system incorporating antenna orientation sensing
US7523375B2 (en) * 2005-09-21 2009-04-21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Set of irregular LDPC codes with random structure and low encoding complexity
US7425887B2 (en) 2005-09-21 2008-09-16 Zih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efficient RFID coupler
US7427965B2 (en) 2005-10-12 2008-09-23 Kyocera Corporation Multiple band capacitively-loaded loop antenna
US8078103B2 (en) 2005-10-31 2011-12-13 Zih Corp. Multi-element RFID coupler
US7504950B2 (en) * 2005-11-30 2009-03-17 Zih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RFID encoding
US7586410B2 (en) 2006-03-09 2009-09-08 Zih Corp. RFID UHF stripline coupler
US8791824B2 (en) * 2006-08-14 2014-07-29 Allen Hollister Method for reading RFID tags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US7929630B2 (en) * 2006-09-11 2011-04-1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RFID receiver for QAM signals
US20080074269A1 (en) 2006-09-21 2008-03-27 Zih Corp. Rfid system and associated antenna-coupler
US20080117027A1 (en) 2006-11-16 2008-05-22 Zih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ssociated rfid antennas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transponders
US7834815B2 (en) 2006-12-04 2010-11-16 AGC Automotive America R & D, Inc. Circularly polarized dielectric antenna
JP2008171193A (ja) * 2007-01-11 2008-07-24 Brother Ind Ltd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
JP2008171192A (ja) * 2007-01-11 2008-07-24 Brother Ind Ltd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及び無線回路素子カートリッジ
US7654758B2 (en) * 2007-03-15 2010-02-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media size
US7832952B2 (en) * 2007-03-21 2010-11-16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RFID printer
US7839287B2 (en) 2007-03-30 2010-11-23 Zih Corp. Near-field miniature coupler
US9524460B2 (en) 2007-05-30 2016-12-20 Zih Corp. System for processing media units and an associated media roll
US8870478B2 (en) 2007-05-30 2014-10-28 Zih Corp. Media process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spindle
US9723709B2 (en) * 2007-10-22 2017-08-01 Todd Steigerwald Method for assigning control channels
US9108434B2 (en) 2007-12-18 2015-08-18 Zih Corp. RFID near-field antenna and associated systems
JP2009169578A (ja) * 2008-01-15 2009-07-30 Brother Ind Ltd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
US7750435B2 (en) * 2008-02-27 2010-07-06 Broadcom Corpor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JP4677006B2 (ja) * 2008-04-24 2011-04-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方法
US7994788B2 (en) * 2009-04-03 2011-08-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hort hybrid microstrip magnetic resonance coils
US8254833B2 (en) 2009-05-11 2012-08-28 Zih Corp. Near field coupling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878652B2 (en) * 2009-11-13 2014-11-04 Zih Corp. Encoding module, associated encoding element, connector, printer-encoder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20160361662A1 (en) 2012-02-17 2016-12-15 Technologyone, Inc. Interactive lcd display back light and triangulating toy brick baseplate
US9070066B1 (en) * 2013-01-21 2015-06-30 Impinj, Inc. RFID tags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antenn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93345A1 (en) 2017-07-06
US8878652B2 (en) 2014-11-04
CN102598022A (zh) 2012-07-18
US20190258912A1 (en) 2019-08-22
US20150136852A1 (en) 2015-05-21
EP3151156A1 (en) 2017-04-05
WO2011060300A3 (en) 2011-10-20
EP3151156B1 (en) 2020-05-20
EP2499599A2 (en) 2012-09-19
WO2011060300A2 (en) 2011-05-19
KR20120086726A (ko) 2012-08-03
JP2013511098A (ja) 2013-03-28
US20110115611A1 (en) 2011-05-19
US9639721B2 (en) 2017-05-02
US10325194B2 (en) 2019-06-18
EP2499599B1 (en) 2016-09-21
KR101455220B1 (ko) 2014-10-27
JP5675834B2 (ja) 2015-02-25
US11062193B2 (en)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022B (zh) 编码模块、相关联的编码元件、连接器、打印机编码器和接入控制系统
US7843347B2 (en) Near-field and far-field antenna-assembly and devices having same
US96132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RFID transponder
EP2266808B1 (en) Spatially selective UHF near field microstrip coupler device and RFID systems using device
KR101662043B1 (ko) 근접장 커플링 디바이스 및 관련 시스템과 방법
US10637143B2 (en) Dual frequency RFID rea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ZIH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Hamilton

Patentee before: ZIH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2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Zebra Technologies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ZIH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