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6649A - 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6649A CN102596649A CN2010800472657A CN201080047265A CN102596649A CN 102596649 A CN102596649 A CN 102596649A CN 2010800472657 A CN2010800472657 A CN 2010800472657A CN 201080047265 A CN201080047265 A CN 201080047265A CN 102596649 A CN102596649 A CN 102596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mper
- reinforcement
- crumple box
- spoiler
- projecting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4—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tubes with tubes; of tubes with rods
- B21D39/044—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tubes with tubes; of tubes with rods perpendicula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16—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 Y10T29/49622—Vehicular structural member ma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8—Joining by deforming
- Y10T29/49938—Radially expanding part in cavity, aperture, or hollow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保险杠横梁具备中空管状的保险杠增强件(1)和中空管状的溃缩盒(2)。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外周壁(11)贯穿状地设置增强件孔(15)。溃缩盒(2)的外周壁(21)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分隔壁(22)。溃缩盒(2)的顶端部贯穿增强件孔(14)。在该状态下,在溃缩盒(2)的增强件孔(15)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突条部(25a)、(25b)。这样,溃缩盒(2)被固定于保险杠增强件(1)。根据本发明,可实现保险杠横梁的小型轻量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汽车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前端设置保险杠。在保险杠的内侧,为了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而设有保险杠横梁。
保险杠横梁通常具备在车辆前方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保险杠增强件和将该保险杠增强件支承于车辆结构体的左右一对溃缩盒(crush box)。保险杠横梁通过自身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通过该冲击能量的吸收来抑制保险杠横梁以外的车辆部件的损伤。
在此类保险杠横梁中,保险杠增强件和溃缩盒的固定以焊接或螺栓紧固为主流。在通过焊接将保险杠增强件和溃缩盒固定了的情况下,成本有可能增高。在通过螺栓紧固将保险杠增强件和溃缩盒固定了的情况下,在碰撞时有可能意外地被剪切破坏。
于是,一直以来,提出了不使用焊接或螺栓紧固地将保险杠增强件和溃缩盒进行固定的方法。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保险杠横梁中,在保险杠增强件上形成前后贯穿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贯穿配置了溃缩盒的状态下,溃缩盒通过电磁成形被进行扩管加工。这样,将保险杠增强件和溃缩盒连接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8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现有的保险杠横梁,通过电磁成形来将溃缩盒扩管成形,因此现有的保险杠横梁,其溃缩盒的剖面形状受限制。因此,现有的保险杠横梁只能采用剖面形状为简单形状的溃缩盒,例如圆环状的溃缩盒。当然,溃缩盒因其形状而使冲击吸收特性较大地变化。因此,当如上述那样限制溃缩盒的剖面形状时,难以通过形状的变化来提高强度等。因此,在现有的保险杠横梁中,为了确保期望的强度,需要增大溃缩盒的外径尺寸(大小)并/或增加厚度。其结果,现有的保险杠横梁存在导致大型化和高重量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和/或其他问题而研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可显著改善已有的方法和/或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提供可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从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获知。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备以下手段。
(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具备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中空管状的保险杠增强件和沿前后方向配置且在顶端部支承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中空管状的溃缩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增强件孔,并且
在所述溃缩盒的外周壁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有分隔壁,
在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在所述增强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从而所述溃缩盒被固定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
(2)根据前项1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还具备支承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的保险杠托架,
在所述保险杠托架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托架孔,
在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在所述托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托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托架侧突条部,从而所述溃缩盒被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托架。
(3)根据前项1或2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所述增强件孔分别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前壁和后壁设置,在这两个增强件孔中皆贯穿配置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
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在所述两个增强件孔中的至少一个增强件孔的前侧和至少一个增强件孔的后侧设置。
(4)根据前项3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分别在所述两个增强件孔的各前侧和各后侧设置。
(5)根据前项1或2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所述增强件孔仅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后壁设置。
(6)根据前项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分隔壁。
(7)根据前项6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所述溃缩盒的分隔壁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分隔壁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溃缩盒的分隔壁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分隔壁配置为相同高度。
(8)根据前项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在所述溃缩盒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沿周向设置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变形起点用突条部。
(9)根据前项8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所述变形起点用突条部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形成。
(10)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具备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保险杠增强件和沿前后方向配置且在顶端部支承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溃缩盒,该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在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增强件孔的部件来作为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工序;准备在外周壁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有分隔壁的部件来作为所述溃缩盒的工序;和在将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在所述增强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从而将所述溃缩盒固定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工序。
(11)根据前项10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准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托架孔的保险杠托架的工序;和在将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在所述托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托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托架侧突条部,从而将所述溃缩盒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托架的工序,通过同一扩管模具同时形成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和所述托架侧突条部。
(12)根据前项10或11记载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溃缩盒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变形起点用突条部的工序,通过同一扩管模具同时形成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和所述变形起点用突条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发明(1)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即使是具有分隔壁的溃缩盒,也能可靠地固定于保险杠增强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在确保期望的冲击吸收特性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根据发明(2)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将保险杠托架可靠地固定于溃缩盒。再有,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在同一扩管工序中进行保险杠托架与溃缩盒的固定以及溃缩盒与保险杠增强件的固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发明(3)、(4)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能更可靠地将溃缩盒固定于保险杠增强件。
根据发明(5)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防止溃缩盒向保险杠增强件的前表面侧突出。
根据发明(6)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能可靠地提高冲击吸收特性。
根据发明(7)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能更可靠地提高冲击吸收特性。
根据发明(8)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能进一步更可靠地提高冲击吸收特性。
根据发明(9)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在同一扩管工序中进行变形起点用突条部的形成和溃缩盒与保险杠增强件的固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发明(10)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具有与上述相同效果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
根据发明(11)、(12)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可提高生产效率。
再有,在本发明中,前后方向不是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基准的方向。在本发明中,前后方向以溃缩盒的轴心方向(长度方向)为基准。在本发明中,溃缩盒的顶端侧为“前侧”,溃缩盒的基端侧为“后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水平剖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立体图。
图7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8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中的溃缩盒周围在即将进行扩管加工前的状态下表示的侧剖视图。
图8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中的溃缩盒周围在刚进行扩管加工后的状态下表示的侧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立体图。
图10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立体图。
图11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2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3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4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5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6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变形例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第六变形例的保险杠横梁中的溃缩盒周围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水平剖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立体图。图7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该保险杠横梁在汽车的前端设置以用于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该保险杠横梁具备:保险杠增强件1;左右一对溃缩盒2;和左右一对保险杠托架3。
保险杠增强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例如以铝或铝的合金为原料的挤压成形品或拉拔成形品等构成。但是,本发明的保险杠增强件也可如后述那样由金属板的成形品构成。
该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增强件1,其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向后方弯曲成形。这样,保险杠增强件1形成为中间部向前方稍突出。
该保险杠增强件1具备:形成为在剖面形状中上下方向长的竖长的长方形的外周壁11;和在该外周壁11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在前后壁间架桥状地一体形成的水平的增强用分隔壁12。保险杠增强件1形成为所谓剖面呈“日”字形的形状。当然,分隔壁12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
再有,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在外周壁11的前壁和后壁,形成有前后贯穿的圆形的增强件孔15、15。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内表面和后壁内表面构成为相对向的内壁面。
还有,增强件孔15的内径尺寸形成得相对于后述的溃缩盒2的外径尺寸稍大。保险杠增强件1构成为可在增强件孔15中间隙插入溃缩盒2。
溃缩盒2与上述同样地由以铝或铝的合金为原料的挤压成形品或拉拔成形品等构成。
该溃缩盒2具备:在剖面形状中形成为圆环状的外周壁21;和在该外周壁2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半径方向而架桥状地一体形成的水平的增强用分隔壁22。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溃缩盒2的外周壁的一侧内表面和另一侧内表面构成为相对向的内壁面。
上述构成的溃缩盒2的顶端部(前端部)配置成贯穿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后两壁的增强件孔15、15。在该状态下,如后述那样,在增强件孔15、15的前后两侧形成向径向外侧(外径方向)突出且在周向上连续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该突条部25a、25b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增强件孔15的周缘部压接卡合。这样,溃缩盒2相对于保险杠增强件1被连接固定。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和后壁的两增强件孔15、15的各自的前后两侧,形成有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25a、25b。
保险杠托架3由铝或铝的合金制的成形品等形成。
该保险杠托架3具备:将溃缩盒2的基端部支承固定的接合板部31;和在接合板部31的两侧设置且供固定于车辆结构体的的凸缘部32。接合板部31配置在比凸缘部32稍向前方突出的位置。接合板部31在其中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的圆形的托架孔36。
再有,该托架孔36的内径尺寸形成得相对于溃缩盒2的外径尺寸稍大。保险杠托架3构成为可在托架孔36中间隙插入溃缩盒2。
在上述构成的保险杠托架3的托架孔36中,插穿配置溃缩盒2的基端部(后端部)。在该状态下,如后述那样在溃缩盒2的托架孔36的前后两侧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且在周向上连续的托架侧突条部26a、26b。该突条部26a、26b在保险杠托架3的托架孔36的周缘部压接卡合。这样,溃缩盒2相对于保险杠托架3被连接固定。
接着,详细说明溃缩盒2与保险杠增强件1及保险杠托架3的固定方法。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该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通过扩管加工(膨胀加工)来接合。在扩管加工中,使用扩管模具(膨胀模具)5。
如图8A所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扩管模具5具备分别插穿于溃缩盒2的比分隔壁22靠上侧和下侧的位置的上侧和下侧分割式模具(片型)51、51。各分割式模具51、51具备在周向上分割的多个模段(模具段)。各分割式模具51、51仿照溃缩盒2的上侧部和下侧部的形状而分别具有半圆柱形状。
再有,分割式模具51的各模段具有互相相同的构成。
在各分割式模具51、51的外周面,与形成溃缩盒2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顶端侧挤压突部55a、55b。在各分割式模具51、51的外周面,与形成溃缩盒2的托架侧突条部26a、26a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有基端侧挤压突部56a、56b。
各分割式模具51、51沿轴心方向设有楔插入部53、53。各楔插入部53、53形成为半圆形剖面的半圆锥形状或半多边形剖面的半多棱锥形状。
此外,对扩管模具5进行扩径驱动的主轴6与各分割式模具51、52的楔插入部53、53对应地具有楔63、63。该楔63、63的顶端侧(前侧)形成为越往前越细的形状。楔63、63与楔插入部53、53相对应地形成为半圆形剖面的半圆锥形状或半多边形剖面的半多棱锥形状。再有,楔63、63的锥角被设定得与楔插入部53、53的锥角相等。
而且,在扩管模具5的各分割式模具51、51的楔插入部53、53中插入主轴6的楔63、63。于是,各分割式模具51、51的各模段由楔63、63向半径方向外侧(外径方向)推压而向外径方向移动。
为了使用该扩管模具5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互相连接固定,将没有进行扩管加工的溃缩盒2的顶端部(前端部)以间隙插入的状态贯穿配置于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后两壁的增强件孔15、15中。再有,将溃缩盒2的基端部(后端部)以间隙插入的状态贯穿配置于保险杠托架3的托架孔36中。再有,在溃缩盒2的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插入配置分割式模具51、51。
再有,在该状态下,溃缩盒2的形成各突条部25a、25b、26a、26b的预定的部分(突条部形成预定部)分别与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后两壁上的增强件孔15、15的前后位置和保险杠托架3上的托架孔36的前后位置相对应地配置。再有,溃缩盒2的突条部形成预定部与扩管模具5的顶端侧和基端侧挤压突部55a、55b、56a、56b分别相对应地配置。再有,将保险杠增强件1的分隔壁12与溃缩盒2的分隔壁22相对应地配置。两分隔壁12、22配置在互相相同的水平面内(相同的高度)。
接着,在该状态下,如图8B所示,通过在其轴心方向上挤压主轴6,而将楔63、63强制插入分割式模具51、51的楔插入部53、53中。这样,分割式模具51、51的各模段向外径方向移动,而对溃缩盒2的突条部形成预定部进行扩管加工(膨胀加工)。
在该扩管加工中,通过扩管模具5的顶端侧和基端侧挤压突部55a、55b、56a、56b来局部地将溃缩盒2压宽。这样,在溃缩盒2的增强件孔15、15的前后位置和托架孔36的前后位置,沿周向形成有半圆弧状剖面的突条部25a、25b、26a、26b。接着,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增强件孔15、15的周缘部前后压接卡合。这样,溃缩盒2以实现前后方向的防脱的方式连接固定于保险杠增强件1。再有,托架侧突条部26a、26b在保险杠托架3的托架孔36的周缘部前后压接卡合。这样,溃缩盒2以实现前后方向的防脱的方式连接固定于保险杠托架3。
此外,在扩管加工时,溃缩盒2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间的区域和托架侧突条部26a、26b间的区域与突条部25a、25b、26a、26b一同稍扩管变形。因此,溃缩盒2的外周面在增强件孔15、15的内周端面和托架孔36的内周端面压接固定。
这样,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互相之间牢固地连接固定,而组装成保险杠横梁。
如上所述,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通过扩管模具5对溃缩盒2进行扩管加工,而将该加工后的溃缩盒2连接固定于保险杠增强件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采用比较自由的剖面形状的部件来作为溃缩盒2。也就是说,即使是如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那样具有增强用的分隔壁22的溃缩盒2,也可将其在保险杠横梁1上可靠地固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在使溃缩盒2确保期望的强度时,不需要增大溃缩盒2的厚度和/或尺寸。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实现溃缩盒2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实现保险杠横梁整体的小型轻量和成本削减。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使用形成有分隔壁22的部件来作为溃缩盒22。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控制碰撞所导致的溃缩盒2的压坏变形时的动作(破坏方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在碰撞时将溃缩盒2可靠地压坏为折皱状或折叠状(褶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缩小碰撞时的初始载荷与初始载荷以后的平均载荷之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在增大能量吸收(EA)量的同时提高EA效率。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得到理想的冲击吸收特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使保险杠横梁1的分隔壁12与溃缩盒2的分隔壁22的高度位置一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在溃缩盒2的分隔壁22的部分也能可靠地吸收碰撞能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进一步提高EA量。
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扩管加工来将溃缩盒2同时压接固定于保险杠横梁1和保险杠托架3。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仅在一个工序中便可将三个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互相连接固定。因此,可减少工序数量,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能可靠地实现成本的削减。
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通过扩管加工来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接合固定。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没有通过焊接和/或螺栓紧固来固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防止与焊接相伴的成本的增加,且可进一步削减成本。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也可防止螺栓紧固引起的碰撞时的意外剪切破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可得到更优良的冲击吸收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立体图。图10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侧部的水平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该保险杠横梁中,在溃缩盒2的长度方向(轴心方向)的中间位置,通过扩管加工而形成有在周向上连续的一个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这样,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部分的说明。
再有,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通过扩管加工来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接合固定。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在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接合固定时的扩管加工时同时形成。即,作为扩管模具,使用在与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挤压突条的模具。而且,通过该扩管模具,来挤压加工溃缩盒2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及托架侧突条部26a、26b。同时,还通过上述扩管模具来挤压加工溃缩盒2的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中,与上述同样,也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溃缩盒2的中间位置,还形成有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因此,该突条部27成为碰撞时的压坏变形的起点,在该部分可靠地发生纵弯曲。这样,溃缩盒2更可靠地被压坏为褶皱状或折叠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能可靠地得到始终稳定的EA量,且可进一步提高冲击吸收特性。
此外,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在将保险杠横梁构成部件1~3接合的扩管加工时同时形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不需要另外进行用于形成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的加工工序。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不会增加工序数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还可在维持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成本的增加。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内部,在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的内侧和后壁的内侧分别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如例如图12所示,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内部,在溃缩盒2形成一个从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内表面到后壁内表面的宽度广阔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c。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的前后两个地点和后壁的前后两个地点的位置形成有共计四个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在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后壁的任一个壁部的前侧和任一壁部的后侧的至少两个地点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
如例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中,也可在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的后侧(内表面侧)和后壁的前侧(内表面侧)的两个地点形成突条部25a、25b。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中,可在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的前侧(外表面侧)和后壁的后侧(外表面侧)的两个地点形成突条部25a、25b。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中,也可仅形成一个从溃缩盒2的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内表面到后壁内表面的宽度广阔的突条部25c。
在本发明中,只要是可实现溃缩盒2的前后方向的防脱的位置,则可在任意位置形成突条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溃缩盒2配置成贯穿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后两壁。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如例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中,可使溃缩盒2不贯穿保险杠增强件1的前壁而仅贯穿后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外周壁的剖面为长方形的部件来作为保险杠增强件。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其他剖面形状的保险杠增强件。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剖面为三角形或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的保险杠增强件。再有,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剖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异形的保险杠增强件。
再有,在保险杠增强件设置的分隔壁也不限于一个,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外周壁的剖面为圆形的部件来作为溃缩盒。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其他剖面形状的溃缩盒。例如,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剖面为椭圆形、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或异形的溃缩盒。
再有,在保险杠增强件设置的分隔壁也不限于一个,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中,只要是可使用扩管模具来进行扩管加工的溃缩盒,则可采用任何形状的溃缩盒。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保险杠横梁用作保险杆内部的结构体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的保险杠横梁也可适用于大型车辆的前下部保护。
另外,当然,本发明的保险杠横梁也可用于在汽车的后端设置的保险杆。
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挤压成形品或拉拔成形品等来构成保险杠增强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通过板成形品来构成保险杠增强件。
在例如图17~图22所示的保险杠横梁中,保险杠增强件1由将一个板材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板成形品构成。即,该变形例的保险杠增强件,对由铝或铝的合金等构成的一个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得到剖面大体矩形形状的方筒状体。在该方筒状体,在一个角部互相接合的相对缘部形成有重叠量1a、1a。重叠量1a、1a形成得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且可互相重合。而且,将该方筒状体的重叠量1a、1a重叠而通过点焊接、折边等将其互相固定。这样,形成剖面大体矩形形状的保险杠增强件1。
此外,在该保险杠增强件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在外周壁11的前壁和后壁形成有前后贯穿的圆形的增强件孔15、15。再有,该增强件孔15、15的形成可以在对板材进行弯曲加工前进行,也可以在进行弯曲加工后进行。
该构成的保险杠增强件1在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溃缩盒2上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组装。即,溃缩盒2的顶端部在增强件孔15、15中贯穿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扩管模具5所进行的扩管加工,而在溃缩盒2的增强件孔15、15的前后两侧形成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增强件侧突条部25a、25b。该突条部25a、25b在保险杠增强件1的增强件孔15、15的内周端缘压接卡合。这样,溃缩盒2相对于保险杠增强件1连接固定。
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溃缩盒2的基端部通过扩管加工来组装保险杠托架3。再有,将该保险杠托架3安装在车辆结构体。
另外,在溃缩盒2的长度方向中间的保险杠增强件1与保险杠托架3之间,通过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扩管加工而形成变形起点用突条部27。
再有,在该变形例中,突条部25a、25b、26a、26b、27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不同,在周向上不连续。突条部25a、25b、26a、26b、27以在周向上分割为二份的方式间断地形成。换言之,在周向上延伸且比1/2周稍短的突条部25a、25b、26a、26b、27分别在溃缩盒2的上侧和下侧形成。
在该变形例中,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这样,在该变形例中,省略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重复的部分的说明。
在该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以通过挤压成形品、拉拔成形品、板成形品来形成保险杠增强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保险杠增强件的材质、形成方法、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再有,在本发明中,在由上述那样的板加工品来构成保险杠增强件的情况下,不限于一个板。在本发明中,也可将两个以上板材组合来形成保险杠增强件。再有,在本发明中,也可将挤压成形品和拉拔成形品以及板材和板成形品组合来形成保险杠增强件。
另外,本申请要求在2009年10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的特愿2009-240044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原样地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和表述仅用于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性地解释,也不排除在这里公开且描述的特征事项的任何等同物,也包括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本发明能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具体化而得到,但是,该公开应被视为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例的公开,这些实施例并用于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记载和/或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在此处记载了很多图示实施方式。
虽然在这里记载了几个本发明的图示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记载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也包括根据该公开而可由所谓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具有等同要素、修改、删除、组合(例如,跨各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良和/或变形的实施方式。请求保护的限定事项应根据请求保护的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来广泛地解释,而不应限于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程序中记载的实施例,在此类实施例应解释为非排他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可适于用作汽车的保险杆内部的结构体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保险杠增强件
11:外周壁
12:分隔壁
15:增强件孔
2:溃缩盒
21:外周壁
22:分隔壁
25a、25b、25c:增强件侧突条部
26a、26b:托架侧突条部
27:变形起点用突条部
3:保险杠托架
36:托架孔
5:扩管模具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具备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中空管状的保险杠增强件和沿前后方向配置且在顶端部支承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中空管状的溃缩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增强件孔,并且
在所述溃缩盒的外周壁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有分隔壁,
在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在所述增强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从而所述溃缩盒被固定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还具备支承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的保险杠托架,
在所述保险杠托架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托架孔,
在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在所述托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托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托架侧突条部,从而所述溃缩盒被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所述增强件孔分别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前壁和后壁设置,在这两个增强件孔中皆贯穿配置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
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在所述两个增强件孔中的至少一个增强件孔的前侧和至少一个增强件孔的后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分别在所述两个增强件孔的各前侧和各后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所述增强件孔仅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外周壁的后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在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有分隔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所述溃缩盒的分隔壁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
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分隔壁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溃缩盒的分隔壁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分隔壁配置为相同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在所述溃缩盒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沿周向设置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变形起点用突条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其中,
所述变形起点用突条部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形成。
10.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具备沿车宽方向配置的保险杠增强件和沿前后方向配置且在顶端部支承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溃缩盒,该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在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增强件孔的部件来作为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工序;
准备在外周壁的相对向的内壁面间架桥状地设置有分隔壁的部件来作为所述溃缩盒的工序;和
在将所述溃缩盒的顶端部在所述增强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增强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增强件侧突条部,从而将所述溃缩盒固定于所述保险杠增强件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准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托架孔的保险杠托架的工序;和
在将所述溃缩盒的基端部在所述托架孔中贯穿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溃缩盒的所述托架孔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托架侧突条部,从而将所述溃缩盒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托架的工序,
通过同一扩管模具同时形成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和所述托架侧突条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横梁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所述溃缩盒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通过使用了扩管模具的扩管加工来沿周向形成变形起点用突条部的工序,
通过同一扩管模具同时形成所述增强件侧突条部和所述变形起点用突条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0044/2009 | 2009-10-19 | ||
JP2009240044 | 2009-10-19 | ||
PCT/JP2010/068240 WO2011049029A1 (ja) | 2009-10-19 | 2010-10-18 | 車両用バンパービ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6649A true CN102596649A (zh) | 2012-07-18 |
CN102596649B CN102596649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390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726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6649B (zh) | 2009-10-19 | 2010-10-18 | 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14234B2 (zh) |
JP (1) | JP5647482B2 (zh) |
CN (1) | CN102596649B (zh) |
DE (1) | DE112010006033T5 (zh) |
WO (1) | WO201104902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95853A (zh) * | 2017-11-24 | 2019-06-1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11051142A (zh) * | 2017-09-05 | 2020-04-21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保险杠系统 |
CN111907598A (zh) * | 2019-05-08 | 2020-11-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07971B2 (ja) * | 2009-11-16 | 2014-05-2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衝撃吸収具及び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
DE102011117933A1 (de) * | 2011-11-08 | 2013-05-08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Crashbox |
JP5826710B2 (ja) * | 2012-06-05 | 2015-12-0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DE102012015989A1 (de) * | 2012-08-11 | 2014-02-13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toßfänge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
JP5765310B2 (ja) * | 2012-09-14 | 2015-08-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4189200A (ja) * | 2013-03-28 | 2014-10-06 | Aisin Seiki Co Ltd | バンパ結合構造体及び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
GB2519810A (en) * | 2013-10-31 | 2015-05-06 |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JP6254448B2 (ja) * | 2014-02-07 | 2017-12-27 | 株式会社Subaru | 車両用バンパビーム |
KR101629100B1 (ko) * | 2014-11-26 | 2016-06-09 |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범퍼 시스템 |
JP6454233B2 (ja) * | 2015-02-06 | 2019-01-16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部材の接合方法 |
JP6541378B2 (ja) * | 2015-03-10 | 2019-07-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ンパ構造体 |
ITUB20150146A1 (it) * | 2015-05-13 | 2016-11-13 | Fca Italy Spa | Struttura d'estremita' di una scocca di autoveicolo |
US10351085B2 (en) * | 2015-06-05 | 2019-07-16 |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 Energy absorbing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JP6573517B2 (ja) * | 2015-09-28 | 2019-09-11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バンパー部材の接合方法及びバンパー構造体 |
AT518582B1 (de) * | 2016-05-09 | 2018-01-15 | Henn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s Verbindungsabschnittes eines Schlauches für flüssige oder gasförmige Medien mit einem Steckverbinder |
JP6692222B2 (ja) * | 2016-06-21 | 2020-05-13 |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 車両用外装ビーム |
JP6765310B2 (ja) | 2017-01-12 | 2020-10-07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部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
JP6734232B2 (ja) * | 2017-03-17 | 2020-08-05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部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
JP6760873B2 (ja) * | 2017-03-24 | 2020-09-23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車両用構造体 |
JP6767907B2 (ja) | 2017-03-27 | 2020-10-14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部材の接合方法及び装置 |
DE102017222081A1 (de) * | 2017-12-06 | 2019-06-06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toßfängerquerträg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odulares 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Stoßfängerquerträgersystem |
JP7072389B2 (ja) * | 2018-01-15 | 2022-05-2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車両用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20078823A (ja) | 2018-11-14 | 2020-05-28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ビード形成方法および構造部材 |
JP7124728B2 (ja) * | 2019-01-25 | 2022-08-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構造 |
US11338717B2 (en) | 2019-05-15 | 2022-05-24 | 7-Eleven, Inc. | Integrated vehicle vending machine |
US11580516B2 (en) | 2019-05-15 | 2023-02-14 | 7-Eleven, Inc. | Remote vending using an integrated vehicle vending machine |
JP2022036771A (ja) * | 2020-08-24 | 2022-03-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ンパ装置 |
JP7289285B2 (ja) * | 2020-11-02 | 2023-06-0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部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49067A (ja) * | 2001-02-26 | 2002-09-03 | Aisin Seiki Co Ltd | 強度部材 |
CN1681689A (zh) * | 2002-09-19 | 2005-10-12 | 雷奥两合股份公司 | 汽车用聚合物吸能器和保险杠系统 |
JP2006096229A (ja) * | 2004-09-30 | 2006-04-13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バンパ構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
JP2007153163A (ja) * | 2005-12-06 | 2007-06-21 | Kobe Steel Ltd | 取付構造体 |
WO2007097310A1 (ja) * | 2006-02-21 | 2007-08-30 | Showa Denko K.K. | 中空部材同士の接合構造体 |
JP2007284039A (ja) * | 2006-03-22 | 2007-11-01 | Kobe Steel Ltd | バンパー構造体及びフレーム構造体 |
WO2009057673A1 (ja) * | 2007-10-31 | 2009-05-07 | Showa Denko K.K. | フランジ付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
US20090243314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 Bumper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8818A (ja) | 1990-04-26 | 1992-01-13 | Calsonic Corp | リッジロック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およびリッジロックマフラ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517918A1 (de) * | 1995-05-16 | 1996-11-21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Fahrzeugrahmen |
JP2002331888A (ja) * | 2001-05-10 | 2002-11-19 | Om Kogyo Kk | バンパ取付構造 |
US6813818B2 (en) * | 2002-12-24 | 2004-11-09 | Dan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joining vehicle frame components |
JP2004216975A (ja) * | 2003-01-10 | 2004-08-05 | Fuji Heavy Ind Ltd | 自動車車体の前部構造 |
JP2004237902A (ja) | 2003-02-07 | 2004-08-26 | Hino Motors Ltd |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
JP4439273B2 (ja) * | 2003-03-17 | 2010-03-24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フランジ付き管状部材 |
JP4080949B2 (ja) * | 2003-05-29 | 2008-04-23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のフレーム構造 |
ATE384644T1 (de) | 2004-03-22 | 2008-02-15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r trägerplatte einer energieabsorbierenden stossstange und durch dieses verfahren erhaltene trägerplatte |
US7658421B2 (en) | 2004-04-27 | 2010-02-09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 Axial member with flange, connection mem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
JP4097629B2 (ja) * | 2004-06-25 | 2008-06-11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フランジ付き軸部材 |
JP4921019B2 (ja) * | 2006-04-06 | 2012-04-18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部材同士の接合方法 |
JP4843356B2 (ja) | 2006-04-13 | 2011-12-21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部材同士の接合方法 |
JP4895739B2 (ja) | 2006-09-16 | 2012-03-14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バンパー構造体 |
JP5311730B2 (ja) * | 2006-09-21 | 2013-10-09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バンパー構造体 |
JP4995665B2 (ja) * | 2007-08-24 | 2012-08-08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パイプと複数個の被接合部材との接合方法 |
DE102008029634A1 (de) | 2008-02-15 | 2009-08-27 |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Ag | Stoßfänger mit Halterungen für ein Fahrzeug |
JP2009240044A (ja) | 2008-03-26 | 2009-10-15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気式かみそり |
US7677617B2 (en) * | 2008-07-24 | 2010-03-1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Efficient joint for vehicle energy-absorbing device |
JP4762286B2 (ja) * | 2008-09-24 | 2011-08-31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バンパー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JP5211133B2 (ja) * | 2010-10-08 | 2013-06-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
2010
- 2010-10-18 CN CN201080047265.7A patent/CN1025966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0-18 JP JP2010233184A patent/JP56474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0-18 WO PCT/JP2010/068240 patent/WO20110490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0-18 DE DE112010006033T patent/DE112010006033T5/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0-10-18 US US13/502,560 patent/US881423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49067A (ja) * | 2001-02-26 | 2002-09-03 | Aisin Seiki Co Ltd | 強度部材 |
CN1681689A (zh) * | 2002-09-19 | 2005-10-12 | 雷奥两合股份公司 | 汽车用聚合物吸能器和保险杠系统 |
JP2006096229A (ja) * | 2004-09-30 | 2006-04-13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バンパ構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
JP2007153163A (ja) * | 2005-12-06 | 2007-06-21 | Kobe Steel Ltd | 取付構造体 |
WO2007097310A1 (ja) * | 2006-02-21 | 2007-08-30 | Showa Denko K.K. | 中空部材同士の接合構造体 |
JP2007284039A (ja) * | 2006-03-22 | 2007-11-01 | Kobe Steel Ltd | バンパー構造体及びフレーム構造体 |
WO2009057673A1 (ja) * | 2007-10-31 | 2009-05-07 | Showa Denko K.K. | フランジ付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
US20090243314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 Bumper structure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1142A (zh) * | 2017-09-05 | 2020-04-21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保险杠系统 |
CN109895853A (zh) * | 2017-11-24 | 2019-06-1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11907598A (zh) * | 2019-05-08 | 2020-11-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67908A1 (en) | 2012-10-25 |
JP5647482B2 (ja) | 2014-12-24 |
WO2011049029A1 (ja) | 2011-04-28 |
DE112010006033T5 (de) | 2013-08-29 |
CN102596649B (zh) | 2014-10-15 |
US8814234B2 (en) | 2014-08-26 |
JP2011105302A (ja) | 2011-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6649A (zh) | 车辆用保险杠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 |
JP5097396B2 (ja) | 塑性変形により特定の衝撃を吸収する働きをする車両構造要素 | |
EP2889188B1 (en) | Crash box and automobile body | |
JP5348910B2 (ja) | 衝撃吸収部材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 |
JP5488069B2 (ja) |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及び自動車車体 | |
US20060237976A1 (en) | Crushable structure manufactured from mechanical expansion | |
EP3030462A1 (en) | Vehicle bumper | |
KR20130126716A (ko) | 금속제 중공 기둥 형상 부재 | |
JP2008222097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CN105383425A (zh) | 车辆的冲击吸收盒 | |
JP2006335241A (ja) | バンパステイおよびバンパ装置 | |
CN108778846A (zh) | 冲击能量吸收结构 | |
JP2010111239A (ja) | 衝突エネルギ吸収部材 | |
JP2006175987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08094309A (ja) | 車両用車枠の衝撃吸収構造 | |
JP2018501144A (ja) | 車両のピラー部材及びロール成形部材 | |
EP3680134B1 (en) | Bumper system | |
JP5106073B2 (ja) |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補強材 | |
EP1209039A2 (en) | Shock absorbing member and bumper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5311730B2 (ja) | バンパー構造体 | |
JP2007001386A (ja) | バンパステイおよびバンパ装置 | |
JP5571504B2 (ja) | 車両用衝撃吸収部材 | |
JP2008110679A (ja) |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リィ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 |
JP2008100549A (ja) | 車両用車枠の衝撃吸収構造 | |
KR101526420B1 (ko) | 불연속 다중 오버랩 차체 멤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