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3150A -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3150A
CN102593150A CN2012100593351A CN201210059335A CN102593150A CN 102593150 A CN102593150 A CN 102593150A CN 2012100593351 A CN2012100593351 A CN 2012100593351A CN 201210059335 A CN201210059335 A CN 201210059335A CN 102593150 A CN102593150 A CN 102593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area
microresonator
layer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93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妙采
李孟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3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子像素区、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共享一第一有机发光层,其可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于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共享一第二有机发光层,其可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Description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尤指一种包括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且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共享一有机发光层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背景技术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由于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薄厚度与广视角等优点,可望成为新一代平面显示面板的主流产品。已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是由三个不同原色的子像素区所构成,例如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与蓝色子像素区,并通过控制红光、绿光与蓝光的灰阶值达到全彩化的显示效果。然而,部分颜色例如亮黄色或金色并不在红色、绿色与蓝色三种原色所组成的色域(color gamut)内,因此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无法准确地显示出亮黄色或金色画面,造成了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颜色表现无法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以增加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与色饱和度。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一第二阳极、一第三阳极、一第四阳极、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一第一阴极、一第二阴极、一第三阴极以及一第四阴极。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第三阳极与第三阴极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第四阳极与第四阴极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第一微共振腔、第二微共振腔、第三微共振腔与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与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一第一阳极、一第二阳极、一第三阳极、一第四阳极、一第一有机发光层、一第二有机发光层、一第一阴极、一第二阴极、一第三阴极以及一第四阴极。第一阳极与第一阴极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第二阳极与第二阴极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第三阳极与第三阴极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第四阳极与第四阴极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内,且其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第一微共振腔、第二微共振腔、第三微共振腔与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第三子像素区以及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第一原色光、第二原色光、第三原色光与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强度关系图。
图3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上视图。
图4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7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8绘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101第一子像素区
102第二子像素区                 103第三子像素区
104第四子像素区                 1基板
121第一阳极                     122第二阳极
123第三阳极                     124第四阳极
141第一阴极                     142第二阴极
143第三阴极                     144第四阴极
161第一微共振腔                 162第二微共振腔
163第三微共振腔                 164第四微共振腔
181第一有机发光层               182第二有机发光层
L1第一原色光                    L2第二原色光
L 3第三原色光                   L4第四原色光
201第一电洞传输层               202第二电洞传输层
203第三电洞传输层               204第四电洞传输层
1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221第一透明电极层
222第二透明电极层               223第三透明电极层
224第四透明电极层               3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
素结构
190电子传输层                   4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
素结构
4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50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
素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1。图1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具有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分别用于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精确地说,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可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或是仅由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所构成。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可为并列(side by side)方式排列,亦即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相邻设置,第二子像素区102与第三子像素区103相邻设置,且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相邻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包括基板1、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第四阳极124、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且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之间形成第一微共振腔(microcavity)161。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且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之间形成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143是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103内,且于第三子像素区103内,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143之间形成第三微共振腔163。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144是设置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且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144之间形成第四微共振腔164。此外,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cavity length)。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top emission type)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反射电极。半穿透半反射电极可为例如薄金属电极,而反射电极可为例如厚金属电极,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可彼此电性连接并施予一公共电压加以驱动,或是彼此电性分离并施予不同的电压加以驱动。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包括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第一有机发光层181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产生第一原色光L1,以及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102产生第二原色光L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设置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104产生第四原色光L4,且第一原色光L1、第二原色光L2、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1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黄光、第三原色光L3为绿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可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201、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202、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203、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以及至少一电子传输层190。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并设置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之间;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位于第二子像素区102内并设置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之间;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位于第三子像素区103内并设置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位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并设置于第四阳极124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电子传输层190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并位于阴极(包括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以及第四阴极144)与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之间。此外,为了提升电洞与电子的注入效率,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至少一电洞注入层(图未示)与至少一电子注入层(图未示)等膜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为单层有机发光层,且单层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一原色光L1,以及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二原色光L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为单层有机发光层,且单层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四原色光L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蓝光有机发光材料与黄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与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可分别利用干式制程加以形成。举例而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可通过共蒸镀(co-evaporation)制程形成第一有机发光层181;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亦可通过共蒸镀制程形成第二有机发光层182。或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利用湿式制程(溶液制程)例如涂布制程、喷墨印刷制程或网版印刷制程等加以制作。于进行显示时,在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会受到第一阳极121与第一阴极141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一原色光L1与第二原色光L2,而在第二子像素区102内,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会受到第二阳极122与第二阴极142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一原色光L1与第二原色光L2。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微共振腔161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是依据第一原色光L1与第二原色光L2的波长调整而有所不同(波长愈长,对应的共振腔长度愈长),因此在第一子像素区101内,仅有第一原色光L1会射出而第二原色光L2不会射出,而在第二子像素区102内,仅有第二原色光L2会射出而第一原色光L1不会射出。同理,于进行显示时,在第三子像素区103内,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会受到第三阳极123与第三阴极143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三原色光L 3与第四原色光L4,而在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会受到第四阳极124与第四阴极144的电位差的驱动而产生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由于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是依据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的波长调整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第三子像素区103内,仅有第三原色光L3会射出而第四原色光L4不会射出,而在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仅有第四原色光L4会射出而第三原色光L3不会射出。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利用微共振腔效应,在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情况下,即可使各子像素区产生不同原色光。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不限定为单层有机发光层,而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也就是说,可依序蒸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第二有机发光材料以形成第一有机发光层181。同理,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可通过依序蒸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加以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1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黄光、第三原色光L3为绿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因此共振腔长度的关系如下: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且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一微共振腔161的共振腔长度。故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洞传输层204的厚度大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大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且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大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的厚度。
请参考图2,并一并参考图1。图2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强度关系图。如图2所示,在微共振腔效应下,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可发出第一原色光(蓝光)L1、第二原色光(黄光)L2、第三原色光(绿光)L3与第四原色光(红光)L4四种原色光,因此可有效扩大色域。此外,第一原色光(蓝光)L1、第二原色光(黄光)L2、第三原色光(绿光)L3与第四原色光(红光)L4的波长范围具有明显地区别,而可有效提升色纯度与色饱和度。举例而言,第一原色光L1的波峰波长与第二原色光L2的波峰波长的差值较佳大于50奈米,第二原色光L2的波峰波长与第三原色光L3的波峰波长的差值较佳大于50奈米,且第三原色光L3的波峰波长与第四原色光L4的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但不以此为限。
请再参考图3,并一并参考图1。图3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上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为并列方式排列。此外,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为一连续结构层,连续分布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为一连续结构层,连续分布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因此,本发明仅需使用两个细微金属屏蔽(fine metal mask,FMM))形成出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即可制作出可产生四个不同原色光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此外,由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是共享第一有机发光层181,且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是共享第二有机发光层182,因此第一子像素区101与第二子像素区102的间距以及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的间距均可缩小,而使得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可在不增加面板面积或缩小子像素区的开口率的前提下,维持相同的分辨率并增加子像素区的数目。
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依序介绍本发明的其它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4。图4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变化型中,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亦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且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的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221、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222、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分别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第四阳极124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为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并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在本发明中,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手段并不限于上述揭示的作法,而可利用其它手段加以实现。例如,在设置有电洞注入层或电子注入层的情况下,亦可使各子像素区的电洞注入层或电子注入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实现。
请参考图5。图5绘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30为下发光型(bottom emission type)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反射电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基板1与第一阳极12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基板1与第二阳极12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基板1与第三阳极12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基板1与第四阳极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可位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位于第四阳极124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在此状况下,使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亦可达到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结果。
请参考图6。图6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内,用以于第一子像素区101产生第一原色光L1,而第二有机发光层182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以及第四子像素区104内,用以于第二子像素区102产生第二原色光L2,用以于第三子像素区103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用以于第四子像素区104产生第四原色光L4。第一原色光L1、第二原色光L2、第三原色光L3与第四原色光L4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1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绿光、第三原色光L3为黄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反射电极。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221、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222、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分别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01、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子像素区103与第四子像素区104内,且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大体上具有相等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81可为单层有机发光层,其包括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一原色光L1。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为单层有机发光层,其包括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二原色光L2、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三原色光L3,以及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第四原色光L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为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绿光有机发光材料、黄光有机发光材料与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可通过共蒸镀制程形成第二有机发光层182。第二有机发光层182亦可为复合层有机发光层,可通过依序蒸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第四有机发光材料加以形成。此外,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由于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仅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101,因此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一原色光L1仅会射出第一子像素区101。通过微共振腔效应,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所产生的第二原色光L2仅会射出第二子像素区102、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三原色光L3仅会射出第三子像素区103,且第四有机发光材料产生的第四原色光L4仅会射出第四子像素区104。换言之,本发明利用微共振腔效应,在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情况下,即可使各子像素区产生不同原色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原色光L1为蓝光、第二原色光L2为绿光、第三原色光L3为黄光,且第四原色光L4为红光,因此共振腔长度的关系如下:第四微共振腔164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第三微共振腔163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且第二微共振腔162的共振腔长度大于第一微共振腔161的共振腔长度。故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洞传输层204的厚度大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第三电洞传输层203的厚度大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且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的厚度大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的厚度。
请参考图7。图7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变化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变化型中,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亦为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且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的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40’的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请参考图8。图8绘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50为一下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第一阳极121、第二阳极122、第三阳极123与第四阳极124分别为半穿透半反射电极,而第一阴极141、第二阴极142、第三阴极143与第四阴极144分别为反射电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是位于基板1与第一阳极12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是位于基板1与第二阳极12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是位于基板1与第三阳极12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是位于基板1与第四阳极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是通过使第一电洞传输层201、第二电洞传输层202、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具有不同的厚度加以达成,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型中,第一透明电极层221可位于第一阳极121与第一电洞传输层201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222可位于第二阳极122与第二电洞传输层202之间,第三透明电极层223可位于第三阳极123与第三电洞传输层203之间,且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可位于第四阳极124与第四电洞传输层204之间。在此状况下,使第一透明电极层221、第二透明电极层222、第三透明电极层223与第四透明电极层224具有不同的厚度亦可达到使第一微共振腔161、第二微共振腔162、第三微共振腔163与第四微共振腔164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的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四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区,因此可增加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色域与色饱和度。此外,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像素区是共享同一层有机发光层,亦即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仅使用两个有机发光层,因此可在不增加面板面积或缩小子像素区的开口率的前提下,维持相同的分辨率并增加子像素区的数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
一第一阳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一第二阳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一第三阳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
一第四阳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一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
一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其中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三原色光与该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一第一阴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一第二阴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一第三阴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
一第四阴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其中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该第一阳极与该第一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该第二阳极与该第二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该第三阳极与该第三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该第四阳极与该第四阴极之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且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一原色光,以及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三原色光,以及一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四原色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以及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与该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
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下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二子像素区与该第三子像素区相邻设置,该第一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与该第二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该第二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三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且该第三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四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原色光为一蓝光、该第二原色光为一黄光、该第三原色光为一绿光,且该第四原色光为一红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二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蓝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黄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且该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
10.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一第二子像素区、一第三子像素区与一第四子像素区,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
一第一阳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一第二阳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一第三阳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
一第四阳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一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一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一原色光;
一第二有机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该第三子像素区以及该第四子像素区内,用以于该第二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二原色光,用以于该第三子像素区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以及用以于该第四子像素区产生一第四原色光,其中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原色光、该第三原色光与该第四原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频谱;
一第一阴极,设置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一第二阴极,设置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一第三阴极,设置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
一第四阴极,设置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其中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该第一阳极与该第一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一微共振腔,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该第二阳极与该第二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二微共振腔,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该第三阳极与该第三阴极之间形成一第三微共振腔,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该第四阳极与该第四阴极之间形成一第四微共振腔,且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一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一原色光,该第二有机发光层为一单层有机发光层,且该第二有机发光层包括一第二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二原色光,一第三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三原色光,以及一第四有机发光材料,用以产生该第四原色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
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二电洞传输层、该至少一第三电洞传输层与该至少一第四电洞传输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二子像素区内;
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三子像素区内;以及
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四子像素区内;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该至少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与该至少一第四透明电极层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分别使该第一微共振腔、该第二微共振腔、该第三微共振腔与该第四微共振腔具有不同的共振腔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为一上发光型电激发光显示面板,该第一阴极、该第二阴极、该第三阴极与该第四阴极分别包括一半穿透半反射电极,且该第一阳极、该第二阳极、该第三阳极与该第四阳极分别包括一反射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二子像素区与该第三子像素区相邻设置,该第一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与该第二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该第二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三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且该第三原色光的该波峰波长与该第四原色光的一波峰波长的差值大于50奈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原色光为一蓝光、该第二原色光为一绿光、该第三原色光为一黄光,且该第四原色光为一红光。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有机发光材料为一蓝光有机发光材料,该第二有机发光材料、该第三有机发光材料与该第四有机发光材料是分别选自于一绿光有机发光材料、一黄光有机发光材料与一红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其中一者。
CN2012100593351A 2011-12-05 2012-03-08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Pending CN1025931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4728 2011-12-05
TW100144728A TW201324758A (zh) 2011-12-05 2011-12-05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3150A true CN102593150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8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93351A Pending CN102593150A (zh) 2011-12-05 2012-03-08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5603B2 (zh)
CN (1) CN102593150A (zh)
TW (1) TW201324758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926A (zh) * 2012-10-22 2013-05-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EP2728638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839968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3943658A (zh) * 2014-03-27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7202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器件及其子像素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4157677A (zh) * 2014-05-28 2014-11-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617231A (zh) * 2015-02-06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81736A (zh) * 2015-02-10 2015-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WO2016155182A1 (zh) * 2015-04-01 2016-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6158910A (zh) * 2015-05-13 2016-11-2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154424A (zh) * 2017-05-27 2017-09-1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9558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16880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8831918A (zh) * 2018-06-28 2018-11-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0073573A1 (en) * 2018-10-11 2020-04-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777612B2 (en) 2017-06-14 2020-09-1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array with sub-pixels comprising vertically stacked light emitting lay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1842B2 (en) * 2012-11-14 2014-12-30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6072250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KR102393525B1 (ko) * 2015-08-17 2022-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80132B1 (ko) * 2015-09-22 2022-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68560A (ko) * 2016-12-14 2018-06-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659349B (zh) 2019-01-11 2021-0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629114B (zh) * 2021-07-30 2023-02-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300639A (zh) * 2021-12-29 2022-04-08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7884A (zh) * 2007-02-28 2007-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光显示装置
US20100052524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Fujifilm Corporation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133994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Song Jung-Ba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6856B2 (en) * 2011-02-22 2013-06-18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OLED display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US8334545B2 (en) * 2010-03-24 2012-12-1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display architecture
JP5678487B2 (ja) * 2010-04-09 2015-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TW201324891A (zh) * 2011-12-05 2013-06-16 Au Optronics Corp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7884A (zh) * 2007-02-28 2007-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光显示装置
US20100052524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Fujifilm Corporation Col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133994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Song Jung-Ba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3926A (zh) * 2012-10-22 2013-05-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EP2728638A1 (en) * 2012-10-31 2014-05-0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94622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94622B (zh) * 2012-10-31 2016-08-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9968A (zh) * 2012-11-27 2014-06-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3839968B (zh) * 2012-11-27 2016-09-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3943658A (zh) * 2014-03-27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3658B (zh) * 2014-03-27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7677A (zh) * 2014-05-28 2014-11-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157677B (zh) * 2014-05-28 2017-08-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4037202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器件及其子像素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4037202B (zh) * 2014-06-12 2017-08-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器件及其子像素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4617231B (zh) * 2015-02-06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17231A (zh) * 2015-02-06 2015-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9978976B2 (en) 2015-02-06 2018-05-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681736A (zh) * 2015-02-10 2015-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WO2016155182A1 (zh) * 2015-04-01 2016-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US10872929B2 (en) 2015-04-01 2020-12-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158910A (zh) * 2015-05-13 2016-11-2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6158910B (zh) * 2015-05-13 2022-0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7316880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7154424A (zh) * 2017-05-27 2017-09-1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9558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54424B (zh) * 2017-05-27 2019-10-18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95584B (zh) * 2017-05-27 2020-03-31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77612B2 (en) 2017-06-14 2020-09-1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array with sub-pixels comprising vertically stacked light emitting layers
CN108831918A (zh) * 2018-06-28 2018-11-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0073573A1 (en) * 2018-10-11 2020-04-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616099B2 (en) 2018-10-11 2023-03-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with two-sid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75603B2 (en) 2013-11-05
TW201324758A (zh) 2013-06-16
US20130140535A1 (en)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3150A (zh)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CN103050630A (zh)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画素结构
CN102610630B (zh)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TWI580031B (zh) 顏色轉換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CN103187433B (zh)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CN10714680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TW200818971A (en) Full-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681040B (zh) 显示面板与结构装置
CN109192753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0601B (zh) 像素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41136A (zh)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US11744129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303499B (en)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4637972A (zh) 一种高分辨率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85624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掩膜版组件
CN103839960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6494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1708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818376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100963135B1 (ko) 표시장치
CN100555656C (zh) 全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8458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88630A (zh) Oled像素排列结构及蒸镀掩膜板
CN100461489C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
KR10172916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