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5109B -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5109B
CN102585109B CN 201110459592 CN201110459592A CN102585109B CN 102585109 B CN102585109 B CN 102585109B CN 201110459592 CN201110459592 CN 201110459592 CN 201110459592 A CN201110459592 A CN 201110459592A CN 102585109 B CN102585109 B CN 102585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cid
hydroxypropyl
ammo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4595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5109A (zh
Inventor
黄育苗
孟巨光
卢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TE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TE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TE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TE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4595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5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5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5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5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5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丙乳液,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0.5~50混合单体80~110水100~500引发剂0.1~25。该苯丙乳液具有抗水效果好、熟化速度快、可提高纸张表面强度、可改善纸张印刷适性等特点。还公开了上述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该苯丙乳液聚合过程中使用了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作为的其中一种分散剂或唯一分散剂;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中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等单体共聚而得的乳液,称为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简称为苯丙乳液。苯丙乳液是乳液聚合中研究较多的体系,也是当今世界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十大非交联型乳液之一。由于其较高的性价比,在胶粘剂、造纸施胶剂及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苯丙乳液在造纸工业及纸品加工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业用品,广泛用于纸张浸渍剂、表面施胶剂等,以提高纸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及抗水性等。
苯丙乳液制备过程往往会加入较多的乳化剂,特别是小分子乳化剂,从而会对纸张的抗水性和强度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公开的文献资料中基本都在苯丙乳液制备过程添加了小分子乳化剂,如CN102225982A倾向于添加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作为复合乳化剂,CN101768895A倾向于选用阳离子乳化剂或非离子乳化剂,CN101671416A倾向于选用复合型阴离子乳化剂;使用小分子乳化剂制备的苯丙乳液往往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起泡、抗水效果较差、纸张表面强度不理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丙乳液,该苯丙乳液主要用于纸张浸渍剂和表面施胶剂,也可用于胶粘剂、涂料等领域,具有泡沫少、抗水效果好、熟化速度快、可提高纸张表面强度、可改善纸张印刷适性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苯丙乳液,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Figure BDA0000127130350000011
本发明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
Figure BDA0000127130350000021
本发明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或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或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在苯丙乳液的各原料中,使用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作为其中一种分散组分或唯一分散组分,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丙乳液;其中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可在水中分散或溶解。
上述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具有酰胺基团(-NHCO-),具有一定极性,与纤维、淀粉亲和性好,且容易与纤维、淀粉形成分子间氢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施胶效果。使用一定极性的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制备苯丙乳液,该苯丙乳液用于表面施胶时,在淀粉膜之间可以实现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施胶过程形成的抗水膜在微观结构上更加致密,施胶效果更好。对聚酰胺进行阳离子改性和/或氧化改性,使乳液粒子以离子键形式或氢键形式与淀粉结合,对提高施胶效果和保持纸张强度具有一定帮助。
本发明所述聚酰胺通过以下单体中的单体(1)与单体(2)以1∶0.8~1.2的摩尔比或单体(1)、单体(2)与单体(3)以1∶0.8~1.2∶0.01~0.2的摩尔比聚合而成:
(1)有机胺和/或其衍生物;
(2)有机酸和/或其衍生物;
(3)氨基酸。
其中有机胺包括二元有机胺、多元有机胺、一元有机胺等,有机酸包括二元有机酸、多元有机酸、一元有机酸等,多元有机胺包括多乙烯多胺及其衍生物等。
本发明所述有机胺具体包括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庚二胺、辛二胺、壬二胺、癸二胺、十二烷基二胺、十四烷二胺、十六烷二胺、十八烷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N-(2-羟基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六乙烯七胺、七乙烯八胺、二丙烯三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庚胺、辛胺、壬胺、癸胺、十一胺、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十八胺和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胺衍生物包括一乙醇胺和/或二乙醇胺;所述有机酸包括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基二酸、二十烷二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一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苯甲酸、羟基乙酸、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酸衍生物包括柠檬酸;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优选0.02~0.2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优选0.05~0.2倍。
上述聚酰胺的聚合过程通常在如下条件下进行:聚合温度120~250℃,压力为常压、正压或负压,反应时间2~15h,还可以视情况加入一定催化剂并考虑通入氮气,聚合完毕在50~180℃下加水搅拌使聚酰胺分散或溶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制备苯丙乳液采用的原料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以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为佳,但并不是对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的限定,采用市售的或者其他方法制备获得的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也可以与其他原料一起制备出本发明中的苯丙乳液,只是制备获得的苯丙乳液的性能稍微有差异,以本发明中制备获得的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为原料,制备获得的苯丙乳液的性能较佳。
调整聚合单体的配比和工艺条件,可以使聚酰胺的HLB值和重均分子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具有合适的亲水性和分散性。通过对聚酰胺进行改性,可以进一步改变聚酰胺的HLB值。改性过程包括阳离子改性和/或氧化改性。
本发明中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本身具有一定的施胶性能,使用上述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作为其中一种分散组分或唯一分散组分,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丙乳液,可以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苯丙乳液。当上述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的HLB值为5.0~15.0,重均分子量为500~50000,且其用量为0.5~50重量份时,苯丙乳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施胶性能;当上述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的HLB值为7.0~13.0,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且其用量为2~20重量份,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施胶性能,熟化速度快,可提高纸张表面强度,可改善纸张印刷适性。
上述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的使用减少了其它分散剂的需求量,由于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起泡性相对较弱,使得相应的苯丙乳液在不添加消泡剂的情况下就具有较低的起泡性,从而减少了“假施胶”现象的出现,同时,避免了因大量使用小分子乳化剂而产生的对施胶剂抗水性能的破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本发明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0001~0.01重量份的催化剂,优选0.0001~0.005重量份,所述催化剂包括七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和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优选0.1~5重量份,所述链转移剂包括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特丁基二硫化物、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酸烷基酯和巯基丙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1~4重量份的辅助分散剂,优选0.2~2重量份,所述辅助分散剂包括淀粉、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上述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含以下步骤:按上述计量比,将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加入水中,调节pH值至1.0~6.9,调节温度为70~100℃,接着在0.5~10h内滴加入混合单体和引发剂,并继续保温反应0.1-5h,即制备获得苯丙乳液。
制备过程中也可以加入适量上述催化剂,也可以加入适量上述链转移剂,链转移剂可部分或全部加入打底水中,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溶于单体,还可以溶于溶剂单独滴加,也可以加入上述辅助分散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施胶效果,从而保证苯丙乳液的施胶性能不受破坏;
(2)本发明中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具有较小的起泡性,从而大大减少苯丙乳液使用过程“假施胶”现象的出现;
(3)本发明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与淀粉及纤维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结合力,对保持纸张强度具有一定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113g己二酸和84.3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6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68g水,即得聚酰胺1,固含量50%。
称取31g聚酰胺1和235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3.6,之后加热至75℃,之后同时滴加10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wt指质量分数,以下同)和100g混合单体,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5g苯乙烯、30g丙烯酸丁酯和15g甲基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75℃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1,固含量30%。
实施例2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20g十二烷二酸、100g己二酸、84.3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6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76g水,即得聚酰胺2,固含量50%。
往聚酰胺2中加入25.1g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热至60℃,保温4h,即得改性聚酰胺2,固含量53%。
称取25g改性聚酰胺2和20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5.7,加热至80℃,之后同时滴加15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90g混合单体和10g巯基乙醇水溶液(30wt%),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60g苯乙烯、20g丙烯酸丁酯和10g丙烯酸叔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0℃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2,固含量30%。
实施例3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17.6g癸二酸、100g己二酸、84.3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6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76g水,即得聚酰胺3,固含量50%。
往聚酰胺3中滴加浓盐酸,控制温度低于10℃,调节pH值至4.2,之后加入44.5g双氧水(50wt%),之后以10℃/h的速度程序升温,升温至60℃后保温3h,即得改性聚酰胺3,固含量39%。
称取35g改性聚酰胺3、200g水和0.005g七水硫酸亚铁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4.2,加热至80℃,之后同时滴加10g混合引发剂水溶液(含5wt%过流酸钠和3wt%叔丁基过氧化氢)、90g混合单体和10g30wt%巯基乙醇水溶液,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5g苯乙烯和35g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0℃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3,固含量30%。
实施例4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10g甘氨酸、113g己二酸和85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4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5℃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3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77g水,即得聚酰胺4,固含量50%。
称取31g聚酰胺4和255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1,加热至75℃,之后同时滴加10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100g混合单体与1g正丁硫醇的混合物,滴加时间3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70g苯乙烯和30g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75℃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4,固含量30%。
实施例5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5g十二酸、30g十二烷二酸、94g己二酸和84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5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80g水,即得聚酰胺5,固含量50%。
往聚酰胺5中加入26.2g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加热至60℃,保温4h,即得改性聚酰胺5,固含量53%。
称取26g改性聚酰胺5和218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6.5,加热至80℃,之后同时滴加10g2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90g混合单体和10g30wt%巯基乙醇水溶液,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0g苯乙烯、30g丙烯酸丁酯和10g丙烯酸叔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0℃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5,固含量30%。
实施例6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28g十二烷二酸、95g己二酸、5g十二胺和78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5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82g水,即得聚酰胺6,固含量50%。
往聚酰胺6中滴加浓盐酸,控制温度低于10℃,调节pH值至2.9,之后加入50g50wt%双氧水,之后以10℃/h的速度程序升温,升温至60℃后保温3h,即得改性聚酰胺6,固含量39%。
称取33g改性聚酰胺6、20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9,加热至80℃,之后同时滴加10g3wt%叔丁基过氧化氢水溶液、90g混合单体和10g10wt%甲醛合次硫酸钠水溶液,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60g苯乙烯和30g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0℃左右保温3h,即得苯丙乳液6,固含量30%。
实施例7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30g十四烷二酸、95g己二酸、2g一乙醇胺和80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3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9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2h,之后降温至150℃,加入182g水,即得聚酰胺7,固含量50%。
往聚酰胺7中滴加浓盐酸,控制温度低于10℃,调节pH值至2.3,之后加入56g50wt%双氧水,之后以10℃/h的速度程序升温,升温至65℃后保温3h,即得改性聚酰胺7,固含量38%。
称取31g改性聚酰胺7、0.3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g巯基乙酸、500g水和0.003g氯化亚铁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3,加热至75℃,之后同时滴加40g复合引发剂水溶液(含45wt%过氧化氢和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110g混合单体和10g10wt%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滴加时间2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0g苯乙烯、4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0g丙烯酸异辛酯,滴加完毕继续在75℃左右保温5h,即得苯丙乳液7,固含量18%。
实施例8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4g十二酸、35g十二烷二酸、91g己二酸和84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5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80g水,即得聚酰胺8,固含量50%。
往聚酰胺8中加入4.1g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加热至60℃,保温4h,即得改性聚酰胺8,固含量51%。
称取40g改性聚酰胺8、10g聚酰胺7(根据实施例7中制备)和25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3.6,加热至75℃,之后同时滴加6g2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100g混合单体和10g30wt%巯基乙醇水溶液,滴加时间10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80g苯乙烯、15g丙烯酸丁酯和5g丙烯腈。滴加完毕升温至85℃左右保温0.1h,即得苯丙乳液8,固含量30%。
实施例9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17.5g癸二酸、100g己二酸、0.5g十四胺和84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3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76g水,即得聚酰胺9,固含量50%。
称取20g聚酰胺9、10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3,加热至85℃,之后同时滴加20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80g混合单体和5g30wt%巯基乙醇水溶液,滴加时间0.5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0g苯乙烯和30g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5℃左右保温2h,即得苯丙乳液9,固含量41%。
实施例10
往500mL反应器中加入100g己二酸、1g十二胺和72g二乙烯三胺,搅拌,常压下加热至回流,3h后抽真空脱水,真空度-0.098Mpa,当温度升至180℃时,停止抽真空,继续保温4h,之后降温至140℃,加入155g水,即得聚酰胺10,固含量50%。
称取0.5g聚酰胺10、4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175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5,加热至85℃,之后同时滴加10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80g混合单体和5g30wt%巯基丙酸水溶液,滴加时间4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0g苯乙烯、29g丙烯酸丁酯和1g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在85℃左右保温0.5h,即得苯丙乳液10,固含量30%。
实施例11
称取5g聚酰胺10(由实施例10制备)、0.003g氯化铁和19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2.7,加热至85℃,之后同时滴加10g3wt%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水溶液、90g混合单体和5g30wt%巯基丙酸水溶液,滴加时间3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50g苯乙烯、38g丙烯酸丁酯和2g丙烯酸羟乙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5℃左右保温1h,即得苯丙乳液11,固含量30%。
实施例12
称取33g改性聚酰胺10(由实施例10制备)和200g水于500ml反应器中,调节pH值至3.6,加热至80℃,之后同时滴加10g混合引发剂水溶液(含5wt%过流酸钠和3wt%叔丁基过氧化氢)、90g混合单体和10g30wt%巯基乙酸水溶液,滴加时间1h。其中混合单体包括10g苯乙烯、5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30g丙烯酸丁酯。滴加完毕继续在80℃左右保温1h,即得苯丙乳液12,固含量30%。
实施例13
为评价本发明所述苯丙乳液的施胶性能,将实施例制备的样品与空白样品及德国BK公司的K532(固含量30%)进行了对比。
测试条件:
1、10%氧化淀粉水溶液,90℃糊化30min,降温至60℃,氧化淀粉(干):施胶剂(湿)=50∶2。
2、纸样:取自佛山南海恒仁纸品有限公司未进行表面施胶的105g/m2高强瓦楞原纸。
3、测试仪器:纸和纸板吸收性测定仪,RH-K100型,广州润湖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式压缩强度试验仪,ZSD-3型,长春纸张试验机厂。
4、涂布条件:10#涂布棒,涂布量2g/m2
测试结果:
  样品   Cobb60   环压指数
  空白   61   6.5
  苯丙乳液1   35   6.7
  苯丙乳液2   33   6.9
  苯丙乳液3   34   6.6
  苯丙乳液4   35   6.8
  苯丙乳液5   34   6.9
  苯丙乳液6   36   6.6
  K532   34   6.7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苯丙乳液做施胶剂,与空白样相比,可以大幅提高纸张的抗水性,同时对提高环压指数具有一定帮助,产品性能与德国BK公司的K532接近。
以上列举的具体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代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他人根据本发明的提示做出的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2~20
混合单体                90~100
水                      210~260
引发剂                  0.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丙乳液,其特征是:所述聚酰胺通过以下单体中的单体(1)与单体(2)以1:0.8~1.2的摩尔比或单体(1)、单体(2)与单体(3)以1:0.8~1.2:0.01~0.2的摩尔比聚合而成:
(1) 有机胺和/或其衍生物;
(2) 有机酸和/或其衍生物;
(3) 氨基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丙乳液,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胺包括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庚二胺、辛二胺、壬二胺、癸二胺、十二烷基二胺、十四烷二胺、十六烷二胺、十八烷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N-(2-羟基乙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六乙烯七胺、七乙烯八胺和二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胺衍生物包括二乙醇胺;所述有机酸包括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基二酸和二十烷二酸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酸衍生物包括柠檬酸;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0001~0.01重量份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七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和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6.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所述链转移剂包括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特丁基二硫化物、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酸烷基酯和巯基丙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7.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0001~0.01重量份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七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和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所述链转移剂包括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特丁基二硫化物、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酸烷基酯和巯基丙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8.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所述链转移剂包括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特丁基二硫化物、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酸烷基酯和巯基丙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1~4重量份的辅助分散剂,所述辅助分散剂包括淀粉、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9.一种苯丙乳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   0.5~50
混合单体                80~110
水                      100~500
引发剂                  0.1~25;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0001~0.01重量份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七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和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10重量份的链转移剂,所述链转移剂包括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特丁基二硫化物、巯基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酸烷基酯和巯基丙酸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1~4重量份的辅助分散剂,所述辅助分散剂包括淀粉、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混合单体由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腈、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酸酰胺、N,N-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胺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苯乙烯和/或甲基苯乙烯占混合单体总重量的10~9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各单体总重量的0.01~20%;其中,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类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钠、过硫酸钠/亚硫酸钠、过氧化氢/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是由聚酰胺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和/或氧化剂改性获得,其中所述氧化改性剂为过氧化氢,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1~0.3倍;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丙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三戊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丙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三戊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3-氯-2-羟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N-二甲基氮杂环丁烷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为聚酰胺总重量的0.02~0.5倍。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含以下步骤:按上述计量比,将聚酰胺和/或改性聚酰胺加入水中,调节pH值至1.0~6.9,调节温度为70~100℃,接着在0.5-10h内滴加入混合单体和引发剂,并继续保温反应0.1~5h,即制备获得苯丙乳液。
CN 201110459592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85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59592 CN102585109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59592 CN102585109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5109A CN102585109A (zh) 2012-07-18
CN102585109B true CN102585109B (zh) 2013-12-18

Family

ID=4647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459592 Active CN102585109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5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332B (zh) * 2012-11-06 2016-01-20 康吉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8282B (zh) * 2013-07-23 2015-12-2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一种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4015B (zh) * 2013-10-28 2016-04-20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持久性高低温的防水涂料
CN105218960A (zh) * 2015-10-21 2016-01-06 南京润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仪器仪表的高性能耐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3446A (zh) * 2016-11-10 2017-04-19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一氧化氮催化消除的轻质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486271A (zh) * 2018-09-11 2019-03-19 郑州林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涂料有机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7937A (zh) * 2022-08-04 2022-11-04 杭州君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型纸浆用无氯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6041600A (zh) * 2023-01-13 2023-05-02 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再分散乳胶粉用苯丙乳液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592A (zh) * 2009-01-16 2009-07-15 上海漠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灯用抗裂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895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湖北大学 一种苯丙乳液型高效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3940B2 (en) * 2001-12-17 2005-03-08 J.L. Darling Corporation Weatherproof sheets for copying, printing and writing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8895A (zh) * 2009-01-07 2010-07-07 湖北大学 一种苯丙乳液型高效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1592A (zh) * 2009-01-16 2009-07-15 上海漠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灯用抗裂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5109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5109B (zh) 一种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5248B (zh) 一种akd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6866878B (zh) 适用于高温高盐苛刻油藏的聚合物型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411A (zh) 低温自交联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1947A (zh) 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水性墨斗上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496B (zh) 一种缓凝保塑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8132A (zh) 一种纸张干强剂
CN102995488A (zh) 一种阳离子松香/c9石油树脂施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13292A (zh) 一种包装纸用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2615B (zh) 一种通co2气体能够絮凝的聚合物乳液及制备、絮凝的方法
CN104403042A (zh) 一种耐盐雾性的偏氯乙烯共聚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025A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微凝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10318A (zh) 一种阳离子型硅丙表面施胶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4100B (zh) 一种细小纤维助留助滤剂的制备方法
CN107488246A (zh) 一种微交联叔醋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28946A (zh) 一种用于铜版纸的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7522A (zh) 一种阴离子表面施胶剂的合成方法
CN108559475A (zh) 一种耐温耐盐聚醋酸乙烯酯微球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012692B (zh) 一种大豆蛋白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
CN1212268A (zh) 具有低表面粘性和低表面张力的柔性涂层
CN106928403A (zh) 一种含n‑乙烯基乙酰胺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77020A (zh) 一种马来海松酸改性聚丙烯酸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2840A (zh) 一种高弹性建筑防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7389A (zh) 一种新型阳离子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131171A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酯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tyrene acrylic lo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Pledgee: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of Bank of Guangzhou Co.,Ltd.

Pledgor: GUANGZHOU STARTEC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233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