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8307A -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8307A
CN102578307A CN2012100603118A CN201210060311A CN102578307A CN 102578307 A CN102578307 A CN 102578307A CN 2012100603118 A CN2012100603118 A CN 2012100603118A CN 201210060311 A CN201210060311 A CN 201210060311A CN 102578307 A CN102578307 A CN 102578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cid
vegetable oil
alpha
end vege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03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UMQI ZHALANGZI BIOTECHNOLOG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RUMQI ZHALANGZI BIOTECHN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UMQI ZHALANGZI BIOTECHN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URUMQI ZHALANGZI BIOTECHN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603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8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8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8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系指以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红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等高端植物油中两种必需脂肪酸多少或有无缺失作为标准,用亚油酸含量高的红花籽油和a-亚麻酸含量高的亚麻籽油及苏子油进行调节,将必需脂肪酸调节到按照大众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食用油计算,a-亚麻酸不低于2克,亚油酸不低于8克,提供人体所需的ω-3和ω-6脂肪酸。双亚高端植物油在原有成分中增加了比例合适的必需脂肪酸,有利于平衡双亚酸摄入,有效调整血脂、促进智力发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糖脂代谢综合征。

Description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端植物油系指带有区域性或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的植物油,如茶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米糠油、亚麻油(或称胡麻籽油)等。双亚高端植物油是指既含适量亚油酸又含适量α-亚麻酸的高端植物油。如果用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四种脂肪酸或是否含有比例合适的两种必需脂肪酸作为标准来考察高端植物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不是某种成分太高,就是缺少一种必需脂肪酸或两种必需脂肪酸比例不合适。植物油中4种主要成分是指: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双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三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用担心是否缺乏,而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机体不能合成,只能靠食物提供的重要成分,叫必需脂肪酸,是植物油质量的标志性成分,它们在分子水平上决定着人体的发育、生长、疾病和衰老。众所周知,好的植物油必须含有必需脂肪酸,而且比例要合适。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体内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acid,DHA)的前体。亚油酸和α-亚麻酸多存在植物油中通过饮食进入机体,再通过代谢物发挥作用,如果植物油的成分不合理,必然造成代谢物不均衡,从而造成因营养缺陷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将高端植物油中补充合适量的必需脂肪酸很有必要。扬其高端植物油之优势,避其缺点,营养会更全面,物有所值。
各种高端植物油必需脂肪酸含量分析如下:
1油茶籽油
油茶籽油系从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feifera Abel.)种子中提取获得的油脂,又名茶籽油、茶树油或山茶油。因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著名的优质植物油橄榄油十分相似,故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
茶油主要脂肪酸含量(%)
油酸78-86
亚油酸7-10
亚麻酸0.2-0.8
棕榈酸8-10
硬脂酸1.5-3.5
茶油中油酸含量太高,必需脂肪酸不足,亚油酸只有7-10%,几乎不含α-亚麻酸,是有效成分极其不均衡的植物油。
2橄榄油
油橄榄(Olea europ ea L.)是一种速生、高产、长寿、果实含油率高(15%~35%)的木本油料树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希腊等国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橄榄油主要脂肪酸含量(%)
饱和脂肪酸10-18
油酸55-83
亚油酸3.5-21
α-亚麻酸0.3-1.5
橄榄油是目前中国市场最贵的植物油,但昂贵不等于营养全面,四种脂肪酸比例与茶籽油类似,可以自身合成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过高,四种脂肪酸很不均衡。
3红花籽油
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药食同源品种,红花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俗称红花油,它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中性脂肪及β一脂蛋白功能,对轻、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等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质谱测定的红花籽油主要脂肪酸含量(%)
饱和脂肪酸7.62
油酸,极微量
亚油酸91.55
α-亚麻酸,未检出
红花籽油的亚油酸含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由于亚油酸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故红花籽油能降血脂,实为药物性植物油。作为高端植物油,脂肪酸极不平衡,尤其缺少α-亚麻酸,长期食用弊多利少。
4玉米胚芽油
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又称玉米胚芽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因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呈规则性排列,不含叶绿素,所以比较稳定,深度煎炸时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比其他油有较长的保质期,颇受居民喜爱。
玉米油脂肪酸成分(%)饱和脂肪酸14.2
油酸29.1
亚油酸55.1
α-亚麻酸0.9
玉米油缺少α-亚麻酸,其他成分比例尚可,需要配比α-亚麻酸。
5葵花籽油
葵花在我国西北部有大面积种植,葵花籽有着“阳光之籽”之美称,在众多零食中可谓佳品.葵花籽油(Sunflower Oil)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高级食用植物油也是居民用油量较大的植物油。
气象色谱法测定葵花籽油脂肪酸成分(%)
饱和脂肪酸11.1
油酸16.4
亚油酸72.1
α-亚麻酸0.5
葵花籽油的亚油酸含量高,α-亚麻酸含量少,长期食用会因缺乏ω-3脂肪酸成分造成代谢产物不平衡,引起与之有关的疾病。
6米糠油
米糠集中了64%的稻米营养素以及90%以上的人体必需元素,我国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7%左右,年产稻谷1.8亿吨以上,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米糠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GC-MS测定米糠油脂肪酸成分(%)
饱和脂肪酸23.00
油酸32.70
亚油酸35.30
α-亚麻酸0.63
米糠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比较接近,主要缺少α-亚麻酸,若将必需脂肪酸调到合适比例,则是非常健康的植物油。
7亚麻籽油
亚麻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usitatissimum)的干燥成熟种子,亚麻有三个品种,油用亚麻、油纤两用亚麻和纤维用亚麻,其中前两种的亚麻籽油又称胡麻籽油。亚麻籽油因润燥祛风的作用被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眩晕与便秘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亚麻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新的作用。认为与其中所含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关系密切。
GC-MS测定亚麻籽油中脂肪酸成分(%)
饱和脂肪酸12.35
油酸22.34
亚油酸13.73
α-亚麻酸49.05
亚麻籽油属于高α-亚麻酸植物油,亚油酸比例太小,长期单独食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亚麻油是调节植物油必需脂肪酸比例的最佳原料油。
8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受人们喜爱的高端食用油。花生油中的必需脂肪酸随产地不同有差异,根据国家花生油标准,4种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较少,是一种较有营养的食用油,但缺失三不饱和脂肪酸。
GB 1534-2003花生油脂肪酸含量(%)
饱和脂肪酸1.0-4.5
油酸35.0-67.0
亚油酸13-43
α-亚麻酸0.0-0.3
如果将花生油中添加适量的α-亚麻酸,花生油的价值将大幅度提升。
α-亚麻酸和亚油酸是生命核心物质,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维系人体进化,保持身体健康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代谢,转化为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AA、EPA与DHA等生命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必需脂肪酸体内代谢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亚油酸(ω-6)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系统,α-亚麻酸(ω-3)作用于二十碳五烯酸代谢系统,虽然所用的酶系相同,但二者体内代谢物不同而且不能相互转变,生理作用也不能相互代替。
游离的花生四烯酸(AA)和EPA是前列腺素(PG)和白三烯代谢合成的底物,AA和EPA是合成PG和白三烯的初步反应和限速步骤。影响脂肪酸生物代谢和组成的主要因素是α-亚麻酸/亚油酸的比例
前列环素(PGI)是对血管壁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具有强抗凝血、扩张血管、降血压功能,同时前列环素与相应细胞中的腺苷环化酶作用,催化ATP,使焦磷酸裂解,使环腺苷酸(cAMP)浓度增加,在血小板中合成具有强凝血作用的血栓素(TXA),血栓素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降低cAMP水平等作用,前体不同,代谢生成的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种类和性质有差异。亚油酸系列的花生四烯酸AA生成II类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EPA合成III类前列环素(PGI3)和血栓素(TXA3).前列环素和血栓素能够调节循环、免疫、生殖、分泌和消化系统。
必需脂肪酸的生物代谢物生成量虽说微小,但其生理功能强。脂肪酸组成的改变影响其合成、代谢,使各种前列腺素的组成发生变化,对组织发生作用。摄入的α-亚麻酸往往与亚油酸代谢竞争,降低组织磷脂中AA的水平,降低II类前列腺素的浓度;α-亚麻酸及其衍生物(EPA和DHA)通过环氧化酶、脂氧化酶的竞争阻止II类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动脉硬化、消除炎症及增强免疫功能;α-亚麻酸代谢生成的PGI3抗凝血作用强,虽然TXA3几乎无生理活性,但能占据TXA2的受体,使TXA2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而显现PGI3更强的抗凝血作用。α-亚麻酸能调节二十碳酸花生四烯酸AA衍生物的代谢和合成,为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是正常代谢活动必需的脂肪酸。
双亚高端植物油重点在于调节α-亚麻酸水平,虽然亚油酸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但亚油酸在植物油中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关键在于如何用α-亚麻酸去平衡,取长补短。α-亚麻酸能够抑制体内其它脂肪酸的合成,使得血清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水平降低,一般情况下低剂量的α-亚麻酸或EPA对正常的血脂指标不会产生影响,但对高甘油三酯水平高的人,摄入α-亚麻酸1.2克/天,就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如果长期过量单独食用亚油酸高的食用油,容易患阻塞性心脑血管疾病。
亚油酸虽然能够有效调节血清胆固醇水平,但凝血因子TXA2容易产生心梗和脑梗,α-亚麻酸能克服亚油酸的缺点。α-亚麻酸不仅能保护心脑血管,对智力发育和修复神经细胞功能也非常突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如DHA是人脑脂质的主要脂肪酸,膳食中ω-3多碳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不足时,脑组织中DHA等的含量下降,延缓神经突触的生长。脑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改变可能是膳食脂肪酸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α-亚麻酸体内转化的EPA和DHA镶入组织,改善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调节神经脉冲的传递,因此,双亚高端食用油中的特殊类型(α-亚麻酸∶亚油酸=1∶1-2)很适合孕妇和哺乳母亲食用,提供胎儿和婴儿足够的DHA,促进智力发育。α-亚麻酸不仅与脑神经发育关系密切,对整体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严重缺乏α-亚麻酸会四肢麻木和无力,补足α-亚麻酸后就能恢复到正常。
α-亚麻酸具有促进智力发育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α-亚麻酸同样不能长期单独食用,否则会因PGI3的强抗凝血作用导致出血性血管疾病,即亚油酸和α-亚麻酸摄入比例就成为食用油的关键。实验证实,α-亚麻酸的比例应小于亚油酸,比例不同对降血脂而言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具体由以下药效试验报告予以充分说明
综上所述,两种必需脂肪酸在体内的微量代谢物在心脑血管和神经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α-亚麻酸的摄入已经成为食用油的关键。本专利针对高端植物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需脂肪酸缺失和比例不合适问题,根据机体代谢规律和不同人群需求量,恰当地补充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使其营养更全面、更均衡。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高端植物油的情况下,制备双亚高端植物油,对促进智力发育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端植物油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营养全面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含有用于调节亚油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亚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红花籽油;用于调节α-亚麻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胡麻籽油(亚麻籽油)或苏子油。
本发明所述高端植物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油标准。
上述其高端植物油的成分含量按照普通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用油25-30克计算,摄入的亚油酸不低于8克,a-亚麻酸不低于2克。
所述a-亚麻酸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亚油酸百分含量。
进一步优选,所述a-亚麻酸百分含量为8%以上,所述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为30%以上。
本发明高端植物油中,α-亚麻酸∶亚油酸一般为1∶1~1∶8,α-亚麻酸∶亚油酸=1∶1~1∶2时,为特殊人群专用油,包括中老年人、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孕妇、哺乳母亲、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等,α-亚麻酸∶亚油酸,1∶1.4时效果最佳。
所述高端植物油为茶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胡麻籽油)。
本发明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添加油溶性维生素VitaE、VitaA、VitaD 0-1%,用于个体人群用油同时补充维生素。
本发明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添加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硒锗0-500微克/kg,用于微量元素缺乏人群。
本发明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为增加稳定性,可以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0-0.05%的去甲二氢愈疮木酸(ΩDGA)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抗氧剂。
本发明所述双亚高端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食用油国家标准中测定脂肪酸的方法,检测高端植物油中两种必需脂肪酸含量,根据含量多少或缺失程度,再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食用油计算,a-亚麻酸不低于两克,亚油酸不低于八克的标准计算所需亚油酸和a-亚麻酸用量,用亚油酸含量高的红花籽油(或葵花籽油等)和a-亚麻酸含量高的胡麻籽油(亚麻籽油)及苏子油进行调节,充分搅拌,放置4-6小时后,取样再次检验,当a-亚麻酸≥8%,亚油酸≥30%,即为双亚高端植物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高端植物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需脂肪酸缺失和比例不合适问题,根据机体代谢规律和不同人群需求量,恰当地补充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使其营养更全、更均衡。本发明的高端植物油对促进智力发育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必需脂肪酸体内代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双亚高端植物油的制备要求和方法进行说明。
制备要求:
(1)对高端植物油,只补充或调整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
(2)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双亚高端食用油计算,摄入的α-亚麻酸不低于2克,亚油酸不低于8克。
(3)不同地区出品的高端植物油,必需脂肪酸含量不一样,要按照国家食用油脂肪酸检测方法测定含量之后再确定调整比例。避免按植物油份数相互混合。
(4)亚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红花籽油是用于调节双亚高端植物油亚油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亚麻籽油(胡麻籽油)或苏子油是用于调节双亚植物油α-亚麻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
(5)α-亚麻酸的百分含量要小于亚油酸的百分含量。当需要为特殊人群:中老年人、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孕妇、哺乳母亲、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等提供双亚高端植物油时,α-亚麻酸∶亚油酸=1∶1-2。
(6)双亚高端植物油中可以添加油溶性维生素VitaE、VitaA、VitaD等0-1%,用于个体人群用油同时补充维生素;可以添加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硒锗0-500微克/kg,用于微量元素缺乏人群。
(7)为增加双亚高端植物油稳定性,可以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去甲二氢愈疮木酸(ΩDGA)(0-0.05%)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抗氧剂。
制备方法:
按照食用油国家标准中测定脂肪酸的方法,检测高端植物油中两种必需脂肪酸含量,根据含量多少或缺失程度,再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食用油计算,a-亚麻酸不低于两克,亚油酸不低于八克的标准计算所需亚油酸和a-亚麻酸用量,用亚油酸含量高的红花籽油(或葵花籽油等)和a-亚麻酸含量高的胡麻籽油(亚麻籽油)及苏子油进行调节,充分搅拌,放置4-6小时后,取样再次检验,当a-亚麻酸≥8%,亚油酸≥30%,即为双亚高端植物油。
实施例1:双亚高端油茶籽油:若检测油茶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为10%,α-亚麻酸含量为0.8%(小于1%时可以忽略),则每公斤双亚高端油茶籽油中含有≥16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和≥360克亚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红花籽油(忽略胡麻籽油中亚油酸)。具体操作:将480g油茶籽油、360g红花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实施例2:双亚高端橄榄油:若检测橄榄油中亚油酸含量为10%,α-亚麻酸含量为1%,则按照双亚高端油茶籽油同样的比例进行配制。
实施例3:双亚高端红花籽油:若检测红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为80%,α-亚麻酸含量为0%,则每公斤双亚高端红花籽油中含有160-60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具体操作:将840g红花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红花籽油属于药食两用食用油,当加入300克胡麻籽油混合时可供心脑血管亚健康人群选用;当加入600克胡麻籽油混合时可供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妇和哺乳母亲等特殊人群选用
实施例4:双亚高端玉米胚芽油;若检测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含量50%,α-亚麻酸0.9%,则每公斤双亚高端玉米胚芽油中含有≥16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具体操作:将840g玉米胚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实施例5:双亚高端米糠油:若检测米糠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5%,α-亚麻酸0.63%,则每公斤双亚高端米糠油中含有≥60克红花籽油和≥16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具体操作:将780g米糠油、60克红花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实施例6:双亚高端葵花籽油:若检测葵花油中亚油酸含量为60%,α-亚麻酸0.5%,则每公斤双亚葵花油中加入≥16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具体操作:将840g葵花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实施例7:双亚高端亚麻籽油(胡麻籽油):若检测亚麻籽油(胡麻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为13%,α-亚麻酸50%,则每公斤双亚高端亚麻油中含有≥350克亚油酸含量为75%以上的红花籽油或≥550克亚油酸含量为50%以上的葵花籽油或≥550克亚油酸含量为50%以上玉米胚芽油。具体操作:将650g胡麻籽油与350g红花籽油或450g胡麻籽油与550g葵花籽油或450g胡麻籽油与550g玉米胚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实施例8:双亚高端花生油:若检测花生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5%,α-亚麻酸0.5%,则每公斤双亚高端花生油中含有≥60克红花籽油和≥160克α-亚麻酸含量为50%以上的亚麻籽油(胡麻籽油)。具体操作:将780g花生油、60克红花籽油、160g胡麻籽油常温下混合均匀,放置4-6小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
1)红花籽油是双亚高端植物油的亚油酸调节油,如果高端植物油的亚油酸含量在35%以上,除特殊人群食用的双亚高端植物油,一般可以不调节亚油酸水平。中国居民缺少α-亚麻酸(短板),但中国人不缺亚油酸,因为除了食用油外,可以从许多其它食物获得,如各种干果等。
2)在保证平均每人每天食用25-30克双亚高端植物油时能够摄入不低于2克α-亚麻酸和不低于8克亚油酸的前提下,对亚油酸的含量不做严格规定,比如若a-亚麻酸为8%,则亚油酸可以在30-70%范围,因此,若亚麻籽油(胡麻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低于10%时,计算时可以忽略胡麻籽油所含的亚油酸。
3)如果用苏子油调节α-亚麻酸含量需要确定苏子油的α-亚麻酸含量,再根据上述基本要求(2)进行配制。
4)特殊需求的双亚高端食用油,直接将所需成分加入并搅拌均匀即可,例如通过双亚高端食用油补充维生素A,则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规定和临床维生素A每日最高标准推算添加量,并在说明书里注明食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为了证实α-亚麻酸的比例应小于亚油酸,比例不同对降血脂而言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进行了红花保心脑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影响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红花保心脑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影响的研究报告
红花“保心脑”胶囊是由红花油、混合十八碳三烯酸和维生素E组成的软胶囊制剂。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来源于红花油)、α-亚麻油酸(来源于胡麻油)及1%的维生素E。为观察其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红花油分别以20%、40%、60%比例与79%、59%、39%混合十八碳三烯酸及1%的维生素E组成不同比例的配方,给予模型大鼠三种配方,每种配方给三个剂量保心脑胶囊进行干预,以深海鱼油为阳性对照药,以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作评价指标,欲找出最佳配方。在最佳配方的基础上做拆方试验,以验证其组方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40%红花油与60%混合十八碳三烯酸及1%的维生素E组成的配方降脂效果最好;拆方试验仍在继续。
试验部分:
试验目的;保心脑胶囊是将红花油、混合十八碳二、三烯酸,根据不同比例与1%的维生素E制成的软胶囊。民间应用有降血脂作用,特别是其降甘油三酯作用明显。本试验旨通过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筛选最佳配方比例,验证组方合理性。
试验设计:
高脂乳剂:每100ml高脂乳剂中含猪油20g,胆固醇10g,胆酸2g,丙基硫氧嘧啶1g,丙二醇20ml,吐温-80 20ml,蒸馏水30ml(3),其中丙基硫氧嘧啶研磨过滤,加入到配好的乳剂当中,再用纱布过滤。根据文献(4)按1ml/100g·d给予高脂乳剂,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配方试验:红花油分别以20%、40%、60%比例与79%、59%、39%胡麻油及1%的维生素E组方,每组又各设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共计为十二个实验组,以筛选最佳配方比例。
拆方试验:在选出的最佳配方比例基础上,以深海鱼油(参比药物,美国阿拉斯加)为阳性对照药,保心脑胶囊三个剂量组及其红花油、混合十八碳三烯酸拆方组(红花油组;混合十八碳三烯酸组),共计8组,以验证组方合理性。
试验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医动字第16-003),国家清洁二级,饲养条件为室温(22±1)℃,湿度(55±10)%。
药品:红花油分别以20%、40%、60%比例与79%、59%、39%胡麻油及1%的维生素E组成三种比例的配方,由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有机教研室吴桂荣教授提供。深海鱼油(参比药物,生命力美国阿拉斯加深海三文鱼油,美国生命力有限公司CALIFORNIA USA FDAapproved facilities)。
仪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配方试验
试验方法: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1)动物分组Wistar大鼠,体重175±22.6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十二组;
①高脂模型组:每天下午6:00大鼠灌胃高脂乳剂1ml/100g,第十一天始,在给高脂的基础上,每天上午10:00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ml/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②正常组:生理盐水1ml/100g,共二十五天。
③深海鱼油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深海鱼油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④20%红花油小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灌胃(其中红花油占20%)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⑤20%红花油中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20%的组方10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⑥20%红花油大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20%的组方1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⑦40%红花油小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40%的组方(其中红花油占40%)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⑧40%红花油中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40%的组方10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⑨40%红花油大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40%的组方1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⑩60%红花油小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60%的组方(其中红花油占60%)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11)60%红花油中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60%的组方10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12)60%红花油大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始,每天上午10:00给予红花油比例为60%的组方150mg/100g,至第二十五天。
观察指标  给药十天,末次给药6小时后于清醒状态下眼球取血利用贝克曼自动生化仪测血清中TG、CH、HDLC、LDLC。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F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x±S表示。
结果
保心脑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TG)的影响(如表1所示):
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TG、CHOL、LDLC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高脂模型建立成功。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深海鱼油组仅TG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油20%、40%、60%组方中,小、中、大三个剂量组均降低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比例配方和各对应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红花油配方组大剂量可降低CHOL、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表明,40%红花油配方组的降脂效果优于其它两个配方组。
表1保心脑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81393100121
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0.05    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0.01
小结
所有给药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红花油20%小剂量;红花油40%大剂量;红花油60%大剂量三个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深海鱼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仅TG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
红花油40%大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红花油40%大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的相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红花油40%大剂量给药组整体作用好,对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指标均有降低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深海鱼油仅降低甘油三酯,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作用。
拆方试验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1)动物分组Wistar大鼠,体重230.21±91g,雌雄兼用,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八组;
①高脂模型组:每天下午6:00大鼠灌胃高脂乳剂1ml/100g,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至第二十天。
②正常组:生理盐水1ml/100g,共二十天。
③深海鱼油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深海鱼油100mg/100g,至第二十天。
④保心脑胶囊小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保心脑胶囊灌胃200mg/100g,至第二十天。
⑤保心脑胶囊中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保心脑胶囊400mg/100g,至第二十天。
⑥保心脑胶囊大剂量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保心脑胶囊800mg/100g,至第二十天。
⑦红花油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红花油160mg/100g,至第二十天。
⑧胡麻油组:高脂乳剂给法同①,第十一天上午10:00始给予胡麻油240mg/100g,至第二十天。。
观察指标  给药十天,末次给药6小时后于清醒状态下眼球取血利用贝克曼自动生化仪测血清中TG、CH、HDLC、LDLC。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F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x±S表示。
结果
表2保心脑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81393100141
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0.05    与高脂盐水组相比**P<0.01
保心脑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的影响(如表2所示):
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提示高脂模型建立成功。保心脑胶囊中、小剂量组及胡麻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可见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海鱼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TG明显降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心脑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的影响(如表1所示):
高脂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海鱼油组及胡麻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胆固醇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胆固醇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保心脑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如表1所示):
高脂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心脑胶囊小、中、大剂量组的HDLC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的HDLC与高脂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油组,胡麻油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心脑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如表1所示):
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心脑胶囊大剂量给药组与高脂模型组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胡麻油组,保心脑胶囊小、中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相比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油组的LDLC比高脂模型组的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保心脑胶囊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胡麻油组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红花油组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碳链中含两个以上烯键的脂肪酸称之为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PuF)。食用油中常见的PuF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及二十碳五烯酸等,均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整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可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某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机制可能是:1能与胆固醇结合成酯,这种酯比较容易转运、代谢和排泄;2能改变胆固醇的体内分布,减少血管壁中脂质的沉积;3改变脂蛋白的组成和结构,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成分增加,增加细胞膜及脂蛋白的流动性,改善或保护血管壁的功能。保心脑胶囊主要成分为亚油酸(18∶2来源于红花油)α-亚麻油酸(从胡麻油中提取,提取率为65%)及1%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与其不饱和键的数目有关,为了保护其不饱和键的稳定性和增加不饱和键,加入维生素E。一般认为HDLC具有将组织中脂肪向外转送,从而保护心脏、血管等组织。HDLC可分为H1、H2、H4、H5等亚群,其中只有大颗粒亚群(H4、H5)具有保护作用,而小颗粒亚群(H1、H2)则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本次实验中,高脂模型组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可能与小颗粒亚群增高有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于调节亚油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亚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红花籽油;用于调节α-亚麻酸水平的主要原料油:胡麻籽油或苏子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植物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油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含量按照普通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用油25-30克计算,摄入的亚油酸不低于8克,a-亚麻酸不低于2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a-亚麻酸百分含量小于或等于亚油酸百分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a-亚麻酸百分含量为8%以上,所述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为3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植物油为茶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米糠油、胡麻籽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添加油溶性维生素VitaE、VitaA、VitaD 0-1%。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添加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硒锗0-500微克/kg。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亚高端植物油,其特征在于,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0-0.05%的去甲二氢愈疮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抗氧剂。
CN2012100603118A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578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03118A CN102578307A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03118A CN102578307A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8307A true CN102578307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6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03118A Pending CN102578307A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830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7141A (zh) * 2014-01-07 2015-07-08 钟训艳 一种清脉复合油
CN105145883A (zh) * 2015-09-18 2015-12-16 深圳大学 一种茶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4491A (zh) * 2017-05-08 2017-09-01 湖北鑫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老年人茶油及其生产方法
CN108210544A (zh) * 2018-04-09 2018-06-29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55775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刘袭文 富硒高亚油酸红花籽仁油
CN112889934A (zh) * 2021-03-25 2021-06-04 张胜建 一种植物调和油及配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9A (zh) * 1993-01-01 1993-09-29 吴宗民 营养保健油
CN101455245A (zh) * 2009-01-04 2009-06-17 通化长白山药谷集团有限公司 硒化红花籽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CN101455244A (zh) * 2009-01-04 2009-06-17 通化长白山药谷集团有限公司 硒化3/6平衡食用油
CN101919457A (zh) * 2010-09-01 2010-12-22 吴桂荣 调和胡麻籽油及应用
CN102177982A (zh) * 2011-06-01 2011-09-14 杨静 硒化营养红花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9A (zh) * 1993-01-01 1993-09-29 吴宗民 营养保健油
CN101455245A (zh) * 2009-01-04 2009-06-17 通化长白山药谷集团有限公司 硒化红花籽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CN101455244A (zh) * 2009-01-04 2009-06-17 通化长白山药谷集团有限公司 硒化3/6平衡食用油
CN101919457A (zh) * 2010-09-01 2010-12-22 吴桂荣 调和胡麻籽油及应用
CN102177982A (zh) * 2011-06-01 2011-09-14 杨静 硒化营养红花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7141A (zh) * 2014-01-07 2015-07-08 钟训艳 一种清脉复合油
CN105145883A (zh) * 2015-09-18 2015-12-16 深圳大学 一种茶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4491A (zh) * 2017-05-08 2017-09-01 湖北鑫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老年人茶油及其生产方法
CN108210544A (zh) * 2018-04-09 2018-06-29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55775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刘袭文 富硒高亚油酸红花籽仁油
CN112889934A (zh) * 2021-03-25 2021-06-04 张胜建 一种植物调和油及配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8307A (zh) 一种双亚高端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6020B (zh) 一种维生素d3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504999A (ja) エイコサペンタエン酸(epa)製剤
CN108402188A (zh) 一种强化补充DHA和α-亚麻酸的食用油及制备方法
CN105613789A (zh) 一种高脂高膳食纤维复合动植物粉末油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429307A (zh) 一种低热量全营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241A (zh) 健脑益智增强记忆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009A (zh) 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CN109965031A (zh) 一种用于炎性肠病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脂肪组件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7441217B (zh) 一种富含α-亚麻酸的口服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0227547B2 (e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eed raw oil, refined oi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6578139A (zh) 一种健脑菜籽油及其应用
CN101099562A (zh) Ω-3系不饱和脂肪酸类佐餐油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9527579A (zh) 一种奇亚籽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奇亚籽油制品的应用
CN102177982A (zh) 硒化营养红花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CN101305754A (zh) 一种调节血脂保健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6507A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油
CN105663282B (zh) 一种牡丹籽油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2548C (zh) 一种以ω3脂肪酸为主要成份的复方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4886264A (zh) 一种青少年特膳牡丹籽营养调和油
CN1141934C (zh) 调节血脂保健油
CN1679593A (zh) 一种含有α-亚麻酸游离酸、大豆磷脂和维生素E的复合制剂
CN105707568A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α-亚麻酸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KR101688980B1 (ko) 지용성 물질의 미세캡슐화 방법 및 미세캡슐화된 지용성 물질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음료의 제조방법
Prakash et al. Plants based rich source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