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4497A - 侧气囊 - Google Patents

侧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497A
CN102574497A CN2011800036648A CN201180003664A CN102574497A CN 102574497 A CN102574497 A CN 102574497A CN 2011800036648 A CN2011800036648 A CN 2011800036648A CN 201180003664 A CN201180003664 A CN 201180003664A CN 102574497 A CN102574497 A CN 102574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ide air
arm
passenger
bas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497B (zh
Inventor
铃木裕之
藤泽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1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4Ch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起因于膨胀的臂部向胸部的挤压,并且能够充分吸收向胸部的冲击的侧气囊。在该侧气囊(30)中,在展开状态下,与乘客(H)的臂部(H2)相对的臂相对部(38)呈凹陷形状,并且将臂部(H2)上推至与乘客(H)的胸部(H3)不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侧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吸收从侧方对车辆用座椅输入的冲击的侧气囊。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汽车等车辆中,在驾驶座、副驾驶座等设于前排座椅的座椅处,设有为了应对来自车体侧方的冲击对乘客进行保护的侧气囊装置。侧气囊装置包括触发器、充气机构、侧气囊、冲击检测传感器等,固定在例如座椅背的框架中。
例如,当对罩着副驾驶座的用于上下车的侧方开口的门构件(车体侧方部的一例)输入冲击时,冲击检测传感器探测到该冲击。接着,点火装置工作,从充气机构释放出气体。利用从充气机构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使侧气囊膨胀。
膨胀后的侧气囊从座椅背向外侧弹出,位于乘客与门构件之间。侧气囊具有罩着乘客朝向车宽方向的部位的大小。乘客的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主要是指从胸部到腰部的范围。
这样,通过使侧气囊位于乘客与车体侧方部之间,使得输入至车体侧方的冲击被膨胀后的侧气囊吸收。
另一方面,乘客的臂部在其坐在座椅上的状态下通常位于胸部的侧方。换言之,乘客的臂部和胸部在车宽方向上并排。在该状态下,当侧气囊膨胀时,乘客的臂部位于膨胀后的侧气囊与乘客的胸部之间。
尽管向车体侧方部输入的冲击藉助侧气囊的膨胀而被吸收,但是,承受了输入的冲击的侧气囊将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此时,乘客的臂部将挤压胸部。当由于侧气囊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导致臂部挤压胸部时,对乘客的胸部的冲击有可能变大。
因此,为了抑制由于侧气囊的展开而导致臂部挤压胸部的情况,提出了在侧气囊中的与乘客的臂部相对的部位设置接缝,以抑制侧气囊的与臂部相对的部位的膨胀的构造。通过抑制侧气囊的与臂部相对的部位的膨胀,能够抑制臂部向胸部的挤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为了均衡地约束乘客,提出了在侧气囊的与乘客的臂部对应的部位形成非膨胀部,并使侧气囊的与乘客的肩部相应的部位膨胀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9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技术中,侧气囊的与臂部相对的部位的沿车宽方向的厚度变小,因此,吸收向车体侧方输入的冲击的空间变小。其结果是,不能够充分地吸收冲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气囊,其能够抑制由膨胀引起的臂部对胸部的挤压,同时能够充分地吸收冲击。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侧气囊的侧气囊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侧气囊能够通过膨胀在乘客所乘坐的座椅的侧方展开。上述侧气囊具有臂相对部。在上述侧气囊展开的状态下,与上述乘客的臂部相对的上述臂相对部呈凹陷形状,并且将上述臂部上推至与上述乘客的胸部不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在展开状态下,上述臂相对部为向下方凹陷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二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包括:形成上述臂相对部的基布;和设置在上述基布上,在展开状态下将上述基布向内侧牵拉,使得上述基布成为上述凹陷形状的绳部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三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上述绳部件的一端固定在上述基布上,另一端固定在与上述基布呈相反侧的侧气囊内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四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上述绳部件的上述另一端固定在比上述一端更靠近上述乘客的后方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具有将上述气囊内侧的空间至少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这两个部分的分隔布。上述绳部件通过将上述另一端固定在上述分隔布上而固定在上述气囊内侧。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三~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侧气囊中,上述臂相对部位于连结两块基布的连结部的周围。上述绳部件固定于上述连结部。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的侧气囊能够通过膨胀在乘客与车体侧方部之间展开。上述侧气囊具有臂相对部,在展开的状态下与上述乘客的臂部相对且呈凹陷形状,并且将上述臂部上推至与上述乘客的胸部不重叠的位置。上述臂相对部在展开的状态下,为将位于上述乘客侧的乘客侧基布与位于上述车体侧方部侧的车体侧基布连结的连结部的周围。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的侧气囊是在第八方面记载的侧气囊中,具有一端固定在上述连结部,另一端固定在上述乘客侧基布的内侧和上述车体侧基布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绳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由侧气囊的展开导致的臂部向胸部的挤压,并且能够确保用于吸收向乘客胸部的冲击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气囊的汽车的车内的示意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F2-F2线表示的汽车的截面图。
图3是从车体前侧观察图2所示的侧气囊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F4-F4线表示的车体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沿着F5-F5线剖示图4所示的侧气囊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进一步简要表示侧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气囊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沿着宽度方向剖示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从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图7所示的侧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时看到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下从宽度方向剖示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气囊与图5同样地剖示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4:副驾驶座(座椅);20:侧气囊装置;30:侧气囊;31:第一基布(车体侧基布);32:第二基布(乘客侧基布);33:第三基布(上侧基布);34:分隔布;33:第三基布(基布);35:系绳(绳部件);38:臂相对部;45:上部空间;46:下部空间;50:充气机构;60:触发器;80:第四基布(两个基布);81:第五基布(两个基布);H3: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气囊。图1是简要表示具有侧气囊装置20的汽车10的侧视图。侧气囊装置20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侧气囊30。汽车10是具有侧气囊装置20的车辆的一例。
图1表示了汽车10的车内部11。在车内部11设置有前排座椅12和后排座椅13。在前排座椅12中,设有未图示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14。图1表示了副驾驶座14。
副驾驶座14包括座椅垫15、座椅背16、侧气囊装置20。座椅垫15藉助未图示的滑动机构以能够沿车体前后方向A滑动的方式支承在车体17的车内地板18上。座椅背16设置在座椅垫15的后部。座椅背16包括骨架部件16a(图1中以虚线表示了其一部)和覆盖该骨架部件的缓冲材料。驾驶座的构造与副驾驶座14的构造大致相同。
此处,对车体17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定义。在汽车10放置在与重力作用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状态下,并且在汽车10的行驶档位没有选择为后退档位的状态下,驾驶员所操作的舵轮部位于初始位置时,加速踏板被踏下时汽车10的前进方向为与车体前后方向A平行的方向。而且,将此时的前进方向作为车体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向,将相反的方向作为车体前后方向中的后方向。将车体17中沿着车体前后方向A的前侧的部分作为前部17a,将车体17中的与之相反的一侧作为后部17b。
另外,作为上述舵轮部,例如有方向盘。舵轮部的初始位置是指舵轮部未经驾驶员操作时的位置。在舵轮部为方向盘时,是指该方向盘未曾旋转的状态。
车体前后方向A与车宽方向B正交。车体左右方向是车宽方向,仿效前后方向A定义左右。车体上下方向C为与车体前后方向A和车宽方向B正交的方向,比照前后左右,成为上部17c和下部17d。此外,在汽车10被放置在与重力所作用的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时,车体上下方向C为与重力所作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而且,将重力所作用的方向作为下方,将与重力所作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上方向。
侧气囊装置20设置于未图示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14。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驾驶座的侧气囊装置20的构造和设置于副驾驶座14的侧气囊装置20的构造可以相互相同。因此,以设置于副驾驶座14的侧气囊装置20为代表进行说明。副驾驶座14是本发明所述的座椅的一例。
首先,具体说明副驾驶座14在车内11的位置。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F2-F2线表示的汽车10的截面图。图2表示了在汽车10中沿车宽方向B将前排座位12的附近剖示的副驾驶座14的附近。如图2所示,车体17在副驾驶座14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乘降用开口5。开口5由门构件6以能够开关的方式覆盖。副驾驶座14相对于门构件6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在驾驶座附近,与副驾驶座14附近的构造同样,也设有乘降用开口和覆盖该开口的门构件。
如图1、2所示,侧气囊装置20设置于座椅背16。具体而言,侧气囊装置20设置在座椅背16的骨架构件16a的与门构件6相对的部位。侧气囊装置20包括侧气囊30、箱体40、充气机构50、触发器60和冲击检测传感器70等。
箱体40固定在骨架构件16a上。侧气囊30收容在箱体40内。侧气囊30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充气机构50能够向侧气囊30内喷射气体。触发器60使充气机构50动作。冲击检测传感器70检测输入汽车10的冲击,基于该冲击使触发器60动作。另外,在图1中,冲击检测传感器70图示在车体17的外侧,但实际上可设置在车体17的任一处。
当利用充气机构50喷射气体时,侧气囊30膨胀展开。因此,能够通过侧气囊30膨胀时将箱体40分开等操作,使得侧气囊30能够向外部展开。座椅背16在座椅背16中与门构件6相对的部位或该部位的附近形成有切口等,以使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能够向座椅外展开。展开的侧气囊30通过该切口向座椅外展开。
具体说明侧气囊30。图3是从车体前侧观察侧气囊30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沿着图3中所示的F4-F4线表示的车体17的截面图。图4表示侧气囊30的状态,是其沿着车体前后方向A剖示的状态。图4表示副驾驶座14的附近。图5表示了展开的侧气囊30,是其沿着图4所示的F5-F5线剖开的状态。另外,图5仅图示了侧气囊30,并未图示副驾驶座14和乘坐于副驾驶座14的乘客H。
在此对侧气囊30的前后方向A1、宽度方向B1和上下方向C1。侧气囊30的各种方向以侧气囊30膨胀向座椅侧方展开的状态下的姿态进行定义。
在侧气囊30中,上述各种方向与设定在副驾驶座14(安装有侧气囊装置20的座椅)的方向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副驾驶座14所设定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与对车体17定义的车体前后方向A、车宽方向B、车体上下方向C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的前后方向A1与A相同,宽度方向B1与B相同,上下方向C1与C相同。方向A1、B1、C1相互正交。
另外,侧气囊30的各种方向,在座椅背16呈能够相对于座椅垫15沿前后方向躺倒的结构的情况下,以座椅背16未躺倒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设定。在图2~4中,座椅背16未躺倒。
如图5所示,侧气囊30包括作为车体侧基布的第一基布31;作为乘客侧基布的第二基布32;作为上侧基布的第三基布33;分隔布34;系绳(tether)35。第一、二基布31、32在宽度方向B上相互相对,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在第一、二基布31、32的各自的周缘31a、32a中,除了上缘之外的范围,在整个区域相互连接。作为该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利用相互缝合的第一、二基布31、32形成侧气囊主体36。侧气囊主体36呈上端开口的袋状。
第三基布33以将侧气囊主体36的上端开口封闭的方式设置。第三基布33的周缘33a的整个区域与侧气囊主体36的开口缘连结。作为该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图中,侧气囊主体36和第三基布33相互缝合的接缝(连结部位)以符号37表示。如图4所示,接缝37沿着前后方向A1延伸规定长度。此处所述的规定长度是指后述的臂相对部38足以支承臂部H2的长度。
分隔布34将侧气囊30的内部分成上部空间45和下部空间46。下部空间46在侧气囊30展开的状态下与乘客H的腰部H1相对。分隔布34的整个周缘34a,在侧气囊30展开的状态下,在与腰部H1相对的部位附近,遍及整周地缝合在第一、二基布31、32上,将侧气囊30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45、下部空间46。
系绳35为绳状,其一端35a沿着第三基布33的宽度方向B1固定于中心,并且固定于前后方向A1的中心。该固定的一例是相互缝合。系绳35的另一端35b固定在分隔布34中位于宽度方向B1的中心且在前后方向A1上比一端35a更靠后方的位置。作为该固定构造的一例,为相互缝合的结构。系绳35的长度设定为,当侧气囊30膨胀展开时,沿着第三基布33的宽度方向将中心向下方牵拉,如图5所示,设定为使其向下方凹陷。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系绳35的另一端35b固定于分隔布34,能够将系绳35的长度缩短,进而能够使后述的臂相对部38尽早形成。系绳是本发明所述的绳部件的一例。
在此,对侧气囊30的位置、大小和系绳35的一端35a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乘客H的一例,设定为日本成人的平均体型。
如图3所示,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位于副驾驶座14的车宽方向外侧,在乘客H乘坐在副驾驶座14的状态下,在乘客H与门构件6(车体11)之间,配置在乘客H的近前。此外,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从座椅背16中与乘客H的臂部H2相对的部位向外部伸出。于是,在侧气囊30完全展开的状态下,侧气囊30从下方向上方上推乘客H的臂部H2,并且构成上部的第三基布33从下方与臂部H2相对。利用第三基布33构成的侧气囊30的上部30a成为臂相对部38。臂相对部38是本发明所述的臂相对部的一例。第三基布33是本发明所述的形成了臂相对部的基布的一例。
系绳35的一端35a与第三基布33中的与臂部H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的部位连结。臂部H2的宽度方向是指,在臂部H2中的与侧气囊20的宽度方向B1平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第三基布3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与臂部H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因此,系绳35的一端35a沿着第三基布33的宽度方向B1与中心连结。
如图4所示,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具有覆盖乘客H的腰部H1和胸部H3的整个区域的大小。此外,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设定为,使得由凹陷形状的臂相对部38被上推的臂部H2如图4所示成为与前后方向A1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臂部H2设定为与前后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但并不限定于此。侧气囊30的大小只要是在其膨胀展开时臂部H2不会位于胸部H3与侧气囊30之间的大小即可。因此,臂部H2也可以被上推至比与前后方向平行的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这是本发明所述的与胸部不重叠的位置的一例。
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侧气囊主体36与第三基布33的接缝37向外侧突出,并且,利用系绳35牵拉第三基布33的中心,由此,臂相对部38形成凹陷形状。凹陷的谷状位置为P。在本实施方式中,P是沿着宽度方向B1的第三基布的中心。图4中的谷状位置P以虚线表示。谷状位置P沿着前后方向A1延伸。
如图4所示,通过使接缝37和位置P沿前后方向A1延伸,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保持在前后方向A1上。乘客H的臂部H2收容在该凹陷中。第三基布33的宽度设定为能够收容臂部H2的大小。通过使另一端35b位于比一端35a还靠后的位置,使得臂相对部38的凹陷主要形成在前侧。这是为了使臂部H2位于肩部H4的前方。换言之,一端35a、35b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凹陷形状至少在乘客H的肩部H4之前形成。
此外,由于上部30a设有第三基布33,因此,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气囊30的宽度W由下向上变大。即,由于侧气囊30能够使得与胸部H3相对的部位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于吸收向胸部H3输入的冲击的部位变大。因为没有臂部H2,所以相应地宽度W能够设定得较大。
接着说明侧气囊装置20的动作。当冲击从侧方输入汽车10时,冲击检测传感器70检测出该冲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冲击检测传感器70设定为能够检测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冲击。当冲击检测传感器70检测出冲击时,触发器60动作。通过触发器60的动作,充气机构50放出气体。结果使得侧气囊30膨胀展开。
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过程中,侧气囊30的臂相对部38将乘客H的臂部H2向上方推压。此时,侧气囊30将臂部H2上推至与乘客H的胸部H3在宽度方向B1不重叠的上方的位置。在图4中,以双点划线表示被上推之前的臂部H2。图6是更简明地表示侧气囊30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6中,作为一例,从前侧观察副驾驶座。如图6所示,膨胀展开的侧气囊30配置在乘客H的胸部H3的侧方。侧气囊30将臂部H2上推,使得臂部H2不被收容在胸部H3与侧气囊30之间。图6表示门构件6至撞击到侧气囊30为止的移动状态。
如图3所示,在因从侧方输入的冲击使得门构件6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情况下,由侧气囊30吸收该冲击。
在这样构成的侧气囊装置20中,侧气囊30将乘客H的臂部H2上推,使得臂部H2不被收容在胸部H3与侧气囊30之间。其结果,能够充分确保作为侧气囊30的冲击吸收部位的宽度W,因此能进一步减小向乘客H传递的冲击。而且,通过上推臂部H2,臂部H2不会向胸部H3推压,因此不会经由臂部H2向胸部H3输入冲击。
此外,通过使臂相对部38呈凹陷形状,使得在膨胀展开的过程中,臂部H2被收容在凹陷中,因此,臂部H2不会从侧气囊30脱离,而是被顺畅地上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侧气囊装置20设置于副驾驶座1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侧气囊装置20也可以用于驾驶座、后排座位13。在该情况下,也能达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接着,使用图7、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气囊。另外,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具体说明上述不同的构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装置20中的气囊30以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沿着宽度方向B1剖示的状态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三基布31~33,侧气囊30由第四、五基布80、81构成。第四、五基布80、81在宽度方向B1相互相对,彼此的周缘80a、81a的整个区域相互连结。作为相互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第四、五基布80、81是本发明所述的两个基布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四、五基布80、81的周缘80a、81a相互连结而成的连结部位于由前后方向A1和上下方向C1规定的假想平面上。换言之,连结第四、五基布80、81的接缝位于由前后方向A1和上下方向C1规定的假想平面上。
图8是表示从宽度方向B1的外侧观察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第四、五基布80、81的上缘彼此缝合形成连结部的接缝82,以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A1延伸,与臂部H2的中心相对的方式设定。接缝8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为足以支承臂部H2的长度。
系绳35的一端35a与接缝82连结。作为该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分隔布34以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分隔成下部空间46和上部空间45的方式,在第四、五基布80、81上,连结在乘客H的腰部H1附近。分隔布34的连结构造和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系绳35的另一端35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与分隔布34连结。一端35a和另一端35b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体而言,另一端35b配置在比一端35a还靠后的一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臂相对部38的凹陷主要形成在前侧。一端35a和另一端35b以使得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至少形成在乘客H的肩部H4之前的方式设定。
如图7所示,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第四、五基布80、81的上部83成为臂相对部38。系绳35的长度设定为使得臂相对部38凹陷。
在第四、五基布80、81的上部的接缝82的附近,形成有沿前后方向A1延伸的接缝84、85。另外,本例的接缝84、85并不是连结相互不同的基布而成的,而是用线缝上的。
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接缝84、85沿着乘客H的臂部H2的宽度方向B1(B)与外缘86相对。换言之,接缝84、85设定为与外缘86相对。接缝84、85是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考虑到使第四、五基布80、81折叠而成的弯曲部的一例。
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接缝82的连结有系绳35的部位被牵拉,且利用接缝84、85将第四、五基布80、81折叠,在上部形成凹陷形状。由于谷状位置P和接缝84、85沿前后方向A1延伸,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维持在前后方向A1。
另外,接缝84、85是弯曲部的一例。也可以利用其它构造,在第四、五基布80、81中的与臂部外缘相对的位置,或者与臂部外缘相对的位置的附近,或者与臂部外缘相对的位置的附近的外侧的位置折叠而形成。利用该构造,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将臂部H2收容在臂相对部38。
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气囊30的大小、形状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三基布31、33构成的侧气囊30同样。侧气囊装置20除了上述侧气囊30以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侧气囊30的展开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展开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乘客H的臂部H2上推至宽度方向B1上与胸部H3不重叠的上方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也能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接着,使用图9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侧气囊。另外,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功能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体说明上述不同的构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气囊装置20中,侧气囊30以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沿着宽度方向B1剖示的状态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代替第一~第三基布31~33,侧气囊30由第六~九基布90、91、92、93和系绳35构成。
第六、七基布90、91在宽度方向B1相互相对。第六、七基布的前缘之间和后缘之间彼此相互连结。作为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第八基布92的整个周缘与第六、七基布90、91的上缘90a、91a连结。作为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第九基布93的整周与第六、七基布90、91的下缘90b、91b连结。作为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
第六基布90与第八基布92的接缝100在前后方向A1延伸。第七基布91和第八基布92的接缝101在前后方向A1延伸。接缝100、101的长度为足以支承臂部H2的长度。
通过如上所述地将第六~九基布90~93缝合,侧气囊30形成为袋状。第八基布92成为臂相对部38。在第八基布92的与乘客H的臂部H2的中心相对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是沿着臂的宽度方向B1的中心),连结有系绳35的一端35a。系绳的另一端35b与第九基布93连结。系绳35的长度设定为,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臂相对部38呈能够收容臂部H2的凹陷状。谷状位置P在前后方向A1延伸。第八基布92具有足够收容臂部H2的大小。
侧气囊30在膨胀展开时,被系绳35牵拉,同时,第九基布93与第六、七基布90、91的接缝100、101向外侧突出,因此,臂相对部3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成为凹陷形状。凹陷形状保持在前后方向A1。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内被分隔为上部空间45、下部空间46。而且是第六、七基布90、91的下缘90b、91b与第九基布93连结的构造。因此,在侧气囊3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能够充分确保与乘客H的腰部H1相对的部位的宽度W。换言之,能够使得相对于向腰部H1的冲击的冲击吸收部位变大。
侧气囊装置20除了上述侧气囊30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侧气囊30展开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展开时将乘客H的臂部H2上推至在宽度方向B1上与胸部H3不重叠的上方的位置。
此外,系绳35的一端35a与另一端35b的前后方向的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体而言,另一端35b与一端35a相比,更靠后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臂相对部38的凹陷主要形成在前侧。一端35a和另一端35b以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至少形成在乘客H的肩部H4之前的方式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吸收向乘客H的腰部H1输入的冲击。
接着,使用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气囊。另外,对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功能的结构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侧气囊装置20中的侧气囊30以外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具体说明上述不同的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侧气囊30,不同点在于没有分隔布34和系绳35的另一端35b的固定部位。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中的上述以外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相同。
图10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同样地剖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的状态。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没有分隔布34。系绳35的一端35a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连结在作为第四、五基布80、81的周缘80a、81的上缘彼此之间的连结部的接缝82上。作为该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
如图10所示,系绳35的另一端35b,连结在作为将第四、五基布80、81的周缘80a、81a相互连结的连结部的接缝中的将周缘80a、81a的下缘缝合的接缝82a处。换言之,另一端35b与第四、五基布80、81的两方连结。作为该连结构造的一例,有相互缝合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端35a的位置与另一端35b的沿前后方向A1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二实施方式同样。具体而言,另一端35b配置在一端35a的后侧。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臂相对部38的凹陷主要形成在前侧。一端35a和另一端35b以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至少形成在乘客H的肩部H4之前的方式设定。
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3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展开时,将乘客H的臂部H2上推至在宽度方向B1上与胸部H3不重叠的上方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系绳35的另一端35b与作为第四、五基布80、81的连结部的接缝82a连结,而与第四、五基布80、81这两者连结。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另一端35b也可以仅固定于第四基布80。在该情况下,另一端35b在第四基布80上,固定在比一端35a更靠下侧的位置即可。此外,另一端35b也可以仅与第五基布81连结。在该情况下,另一端35b在第五基布81上,固定在比一端35a更靠下侧的位置即可。此外,也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的图7所示,藉助分隔布34将另一端35b与第四、五基布80、81的两方连结。
这样,另一端35b可固定在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车体侧基布的一例的第四基布80和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乘客侧基布的一例的第五基布81中的至少一方。另外,即使在另一端35b固定在第四、五基布80、81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一端35a和另一端35b也优选为以臂相对部38的凹陷形状至少形成在乘客H的肩部H4之前的方式设定。
另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乘客H设定为日本成年人的平均体型。而且,侧气囊30以匹配乘客H的方式形成。但是,乘客H并不限定于日本成年人的平均体型。侧气囊30的形状可以与使用侧气囊装置20所搭载的装置(车辆、汽车)的国家的人的体型相匹配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侧气囊30在展开时也将乘客H的臂部H2上推至在宽度方向B1上不与胸部H3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二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一块分隔布34,将侧气囊30内部分为上部空间45和下部空间46这两个空间。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分隔布只要是能将侧气囊30内至少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结构即可。换言之,例如,分隔部可以在将侧气囊内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结构之外,再分隔出一个以上的空间。在该情况下,侧气囊30内被分为上部空间45、下部空间46和另外的一个以上的空间。在像这样侧气囊30内被分为三个以上的空间的构造中,系绳35的另一端35b也是固定于分隔布上即可。或者,也可以使用多块分隔布以将侧气囊30内部分为上述三个以上的空间。在该情况下,系绳35的另一端35b固定在这些多块分隔布中的至少一个上。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将侧气囊30内部分为三个以上的空间的构造中,将系绳35的一端35a与另一端35的前后方向A1的相对位置关系设定为与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也能够得到与第一、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侧气囊装置20设置于副驾驶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侧气囊装置20也可以设置在车体17上。例如,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侧气囊装置20也可以设置在门构件6上。
另外,在侧气囊装置20设置于车体17的情况下,展开的侧气囊30相对于座椅的位置、姿态也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在该情况下,侧气囊30的前后、上下、宽度方向和与展开的侧气囊30相对的座椅的前后、宽度、上下方向相同。
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侧气囊30设置于车体17的情况下,例如设置在门构件6上的情况下,侧气囊30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宽度方向与副驾驶座14的前后、宽度、上下方向相同,即与车体前后、车宽方向、车体上下方向相同。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气囊主体36和第三基布33形成气囊体200。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成为包括气囊体200、系绳35和分隔布34的构造。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侧气囊30包括气囊体200和系绳35。
在第二、四实施方式中,利用第四、五基布80、81形成气囊体200。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30包括气囊体200、分隔布34和系绳35。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第六、七、八、九基布90~93形成气囊体200。因此,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主体30包括气囊体和系绳35。
上述气囊体200是指划定气囊30的外部轮廓的部件。通过向气囊体200内喷射气体,气囊30展开。
另外,在气囊30为不具有系绳35和/或分隔布34,仅由形成气囊30的外部轮廓的基布等部件形成的情况下,气囊与气囊体为同一部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并具体化。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而且,还可以将跨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Claims (9)

1.一种侧气囊,其能够通过膨胀在乘客所乘坐的座椅的侧方展开,其特征在于:
在展开的状态下,与所述乘客的臂部相对的臂相对部呈凹陷形状,并且将所述臂部上推至与所述乘客的胸部不重叠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相对部在所述侧气囊展开的状态下呈向下方凹陷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所述臂相对部的基布;和
设置在所述基布上,在展开状态下将所述基布向内侧牵拉,以使得所述基布成为所述凹陷形状的绳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布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基布呈相反侧的侧气囊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在比所述一端更靠近所述乘客的后方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气囊内侧的空间至少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分隔布,
所述绳部件通过将所述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分隔布上而被固定在所述气囊内侧。
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相对部位于连结两块基布的连结部的周围,
所述绳部件固定于所述连结部。
8.一种侧气囊,其能够通过膨胀在乘客与车体侧方部之间展开,其特征在于:
具有臂相对部,在展开的状态下与所述乘客的臂部相对且呈凹陷形状,并且将所述臂部上推至与所述乘客的胸部不重叠的位置,
在展开的状态下,所述臂相对部为,将位于所述乘客侧的乘客侧基布与位于所述车体侧方部侧的车体侧基布连结的连结部的周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连结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乘客侧基布的内侧和所述车体侧基布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绳部件。
CN201180003664.8A 2010-01-12 2011-01-12 侧气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4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4388 2010-01-12
JP2010004388 2010-01-12
PCT/JP2011/050379 WO2011087026A1 (ja) 2010-01-12 2011-01-12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497A true CN102574497A (zh) 2012-07-11
CN102574497B CN102574497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7638A (zh) * 2013-07-03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8688608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斯巴鲁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CN109996703A (zh) * 2016-09-07 2019-07-0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气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2295A (ja) * 2001-06-11 2002-12-18 Toyoda Gosei Co Ltd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70216142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Honda Motor Co., Ltd.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2295A (ja) * 2001-06-11 2002-12-18 Toyoda Gosei Co Ltd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70216142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Honda Motor Co., Ltd.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7638A (zh) * 2013-07-03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9996703A (zh) * 2016-09-07 2019-07-0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气囊装置
CN109996703B (zh) * 2016-09-07 2021-10-0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侧气囊装置
CN108688608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株式会社斯巴鲁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16579B2 (en) 2013-12-31
JP5445595B2 (ja) 2014-03-19
EP2481642A4 (en) 2013-03-27
US20120175925A1 (en) 2012-07-12
EP2481642A1 (en) 2012-08-01
JPWO2011087026A1 (ja) 2013-05-20
WO2011087026A1 (ja) 2011-07-21
EP2481642B1 (en)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81642B1 (en) Side airbag
KR102004535B1 (ko) 승차인 보호 장치
CN102145680B (zh) 具有膨胀管状内部结构的安全气囊系统
JP6411965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4400188B2 (ja)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US6971664B2 (en) Passenger-side airbag apparatus
JP5803989B2 (ja) ルーフ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乗員保護装置
CN106573592B (zh)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模块、汽车部件及汽车乘客约束系统
CN104602972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602973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
US7946619B2 (en) Airbag
CN104349945A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6660506A (zh) 侧气囊装置
JP589280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22923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186249B2 (en) Passenger airbag
JP5026026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05096654A (ja) 後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後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37531B2 (ja) 助手席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19577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652277B (zh) 安全气囊
CN109955822B (zh)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JP620631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JP6554917B2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089416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