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4403A - 打印裁切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裁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403A
CN102574403A CN200980161661XA CN200980161661A CN102574403A CN 102574403 A CN102574403 A CN 102574403A CN 200980161661X A CN200980161661X A CN 200980161661XA CN 200980161661 A CN200980161661 A CN 200980161661A CN 102574403 A CN102574403 A CN 102574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print
mentioned
unit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1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403B (zh
Inventor
樋口崇
一本枪忠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using a cutting tool mounted on a reciprocating c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使打印图像不渗墨而提高处理速度。在打印裁切机中设置有:喷头单元,其喷出墨水液滴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上;裁切单元,其裁切介质来进行剪切加工等;以及控制部,其对打印裁切机进行统一控制。并且,当从外部装置获取到打印数据和裁切数据时,在确定了用于进行打印和裁切的原点之后,在将图像打印到介质上之前,利用裁切单元沿着规定线来裁切介质的打印区域,之后利用喷头单元将图像打印到介质的打印区域。

Description

打印裁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介质喷出墨水液滴来进行打印并且对介质进行裁切的打印裁切机以及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一种具备喷头单元和裁切单元的打印裁切机,其中,该喷头单元向介质喷出墨水液滴来进行打印,该裁切单元对介质进行裁切。在该打印裁切机中,首先利用喷头单元向介质打印原点标记和图像,之后,根据被打印到介质上的原点标记来确定用于裁切介质的原点,利用裁切单元对介质进行裁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51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如果在被打印到介质上的墨水充分干燥之前对介质进行裁切,则会由于裁切单元蹭到墨水而导致打印图像渗墨。因此,在现有的打印裁切机中,必须在被打印的墨水充分干燥之后才裁切介质,因此存在处理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打印图像不渗墨并提高处理速度的打印裁切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具有喷头单元和裁切单元,该喷头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上,该裁切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来裁切介质,该打印裁切机还具有:裁切控制单元,其在将图像打印到要被打印图像的介质的打印区域之前,利用裁切单元裁切打印区域;以及打印控制单元,其在进行了打印区域的裁切之后,利用喷头单元将图像打印到打印区域。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当裁切介质的打印区域时,使裁切单元相对于介质相对地移动,但在裁切打印区域之后进行图像的打印,因此不会因打印到打印区域的墨水擦蹭到裁切单元而使打印图像渗墨。由此,由于在裁切介质之后进行打印,因此不用为了裁切介质而特别设计用于烘干墨水的加热单元。另外,能够缩短用于烘干墨水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由于在打印图像之前裁切介质,因此即使由于打印图像而使介质卷曲,也能够良好地裁切介质。
并且,打印控制单元优选在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之前将表示原点的原点标记打印到介质上。这样,通过在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之前打印原点标记,能够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位置的原点调整、利用打印控制单元进行打印位置的原点调整等,能够对打印位置相对于裁切位置的偏移进行校正。
在这种情况下,更为理想的是,在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之后,打印控制单元使介质回送,根据原点标记进行原点调整。当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时,通过使介质回送,能够使介质返回到原点,但在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时、将介质回送时,介质有可能发生偏移。因此,当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时,通过使介质回送并进行基于原点标记的原点调整,能够校正这种介质的偏移,因此能够有效地校正打印位置相对于裁切位置的偏移。
另外,优选还具备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该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对用于校正介质的输送量的进给校正值进行计算,裁切控制单元反映利用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进给校正值,来裁切介质。
当输送介质时,由于机械性的误差、介质的滑动等会产生介质的输送偏移,但通过利用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出进给校正值,利用计算出的该进给校正值来校正介质的输送量,能够抑制介质的输送偏移。由此,能够对利用打印控制单元打印到介质上的打印图像所产生的条纹进行抑制。另一方面,在利用该送给校正值校正介质的输送量的情况下,由于利用打印控制单元打印到介质上的图像发生伸缩,但利用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的裁切线不伸缩,因此在图像与裁切线之间产生偏移。因此,裁切控制单元通过反映该送给校正值来裁切介质,能够使图像与裁切线的伸缩量一致,因此能够抑制图像与裁切线的之间偏移。
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裁切机具有喷头单元和裁切单元,该喷头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而将图像打印到介质上,该裁切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而裁切介质,该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裁切控制步骤,在将图像打印到要被打印图像的介质的打印区域之前,利用裁切单元裁切打印区域;以及打印控制步骤,在进行了打印区域的裁切之后,利用喷头单元将图像打印到打印区域。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当裁切介质的打印区域时使裁切单元相对于介质相对地移动,但在裁切打印区域之后进行图像的打印,因此不会因打印到打印区域的墨水擦蹭到裁切单元而使打印图像渗墨。由此,在打印图像之后,不需要以往所需的、为了裁切介质而花费的用于烘干墨水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由于在打印图像之前裁切介质,因此即使由于打印图像而使介质卷曲,也能够良好地裁切介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打印图像不渗墨并提高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介质的结构的图,(a)示出了介质的截面图,(b)示出了介质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了控制部的功能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裁切介质时的刀具保持件的下降位置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裁切线的校正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裁切线的校正的图。
图8是表示打印裁切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校正值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裁切和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进给校正值的计算的图。
图12是表示打印裁切机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此外,在所有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用于说明介质的结构的图,图2的(a)示出了介质的截面图,图2的(b)示出了介质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1利用输送辊20将介质M输送到台板30上,根据从个人计算机等发送来的打印数据和裁切数据,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上,并且进行裁切该介质M的剪切加工等。如图2所示,介质M是由具有粘性的标签M1和用于粘贴标签M1的粘接面的衬纸M2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打印裁切机1将以打印数据表示的图像打印到标签M1的打印区域α,并且沿着以裁切数据表示的裁切线来裁切标签M1,从而对被打印有图像的标签M1进行剪切加工。
如图1所示,在打印裁切机1中,在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台板30的上方固定有沿着台板3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导轨40。在该导轨40上可滑动地支承有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以及连接单元70。并且,在打印裁切机1中设置有使连接单元70移动的驱动机构8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台板30相对于导轨40的接触/分离方向上,将分离方向(在图1中为上方)称为Z轴方向,在左右延伸的导轨40的延伸方向上,将左方(在图1中为左方)称为Y轴方向(扫描方向),将介质M的输送方向(在图1中为近前方向)称为X轴方向。
输送辊20在X轴方向或X轴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输送介质M。因此,通过利用输送辊20调整介质M的输送量,能够调整介质M相对于喷头单元50和裁切单元60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
喷头单元50喷出C(Cyan:青色)、M(Magenta:品红色)、Y(Yellow:黄色)、K(Black:黑色)的墨水液滴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上。喷头单元50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40上。并且,在喷头单元50中安装有与C、M、Y、K各颜色的墨水相对应的四个喷墨头组件52。并且,在各喷墨头组件5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向台板30喷出各颜色的墨水液滴的多个喷嘴。并且,喷头单元50在沿着导轨40在Y轴方向上移动时从各喷墨头组件52喷出墨水液滴,由此能够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此外,导轨40的右端部(在图1中为右端部)为喷头单元50的待机位置。
裁切单元60裁切介质M来进行剪切加工等。裁切单元60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40上。并且,在裁切单元60中安装有刀具保持件62,该刀具保持件62保持裁切介质M的刀具构件64。裁切单元60以使刀具保持件62能够沿Z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且能够绕Z轴方向的轴进行旋转的方式来保持刀具保持件62。并且,当裁切单元60沿Y轴方向移动且介质M沿X轴方向移动时,通过使刀具保持件62沿Z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且绕Z轴旋转,能够裁切介质M。此外,导轨40的左端部(在图1中为左端部)为裁切单元60的待机位置。
连接单元70被配置在喷头单元50与裁切单元60之间,与喷头单元50和裁切单元60中的某一个或者两者相连接。连接单元70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导轨40且连接于驱动机构80。并且,在连接单元70的喷头单元50侧设置有与喷头单元5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2,在连接单元70的裁切单元60侧设置有与裁切单元60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3。此外第一连接部72和第二连接部73能够通过磁力等与喷头单元50和裁切单元60相连接。并且,在第一连接部72与喷头单元50相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使连接单元70沿Y轴方向移动,能够使喷头单元50沿Y轴方向移动,在第二连接部73与裁切单元60相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使连接单元70沿Y轴方向移动,能够使裁切单元60沿Y轴方向移动。
图3是表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80使连接单元70沿着导轨40在Y轴方向上移动。驱动机构80构成为具有设置于导轨40的左右端部的驱动皮带轮82和从动皮带轮83、对驱动皮带轮82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机84(例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以及被架在驱动皮带轮82和从动皮带轮83上的带状的驱动皮带85。并且,连接单元70被固定在驱动皮带85上。由此,通过利用驱动电机84进行旋转驱动能够使连接单元70被驱动皮带85牵引而沿着导轨40在Y轴方向上移动。
并且,在打印裁切机1中安装有对打印裁切机1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90(在图1中未图示)。控制部90与输送辊20、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连接单元70以及驱动电机84进行电连接,通过对输送辊20、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连接单元70以及驱动电机84进行控制,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上,并且沿着裁切线来裁切介质M。图4是示出了控制部的功能结构例的图。如图4所示,控制部90作为数据获取部91、打印控制部92、裁切控制部93以及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而发挥功能。此外,将包括CPU、ROM、RAM的计算机作为主体来构成控制部90,通过向CPU、RAM读入规定的计算机软件并在CPU的控制下进行动作来实现这些功能。
数据获取部91获取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在从该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中包含:裁切数据,其用于沿着规定的裁切线来裁切介质M;打印数据,其用于将表示原点的原点标记(打印机标记)和规定的图像打印到介质M上;以及后述的命令校正值。
打印控制部92根据由数据获取部91获取到的打印数据来对输送辊20、喷头单元50、连接单元70以及驱动电机84等进行统一控制,将原点标记打印到介质M的规定位置,并且以该原点标记为基准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如果具体地说明,打印控制部92通过控制输送辊20,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另外,打印控制部92通过控制喷头单元50而从喷头单元50喷出各颜色的墨水液滴。另外,打印控制部92通过控制连接单元70和驱动电机84,从而使连接单元70与喷头单元50连接,使喷头单元50在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打印控制部92使喷头单元50在Y轴方向上移动,当喷头单元50在介质M的打印区域α的上方移动时,从喷头单元50喷出各颜色的墨水液滴,由此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
在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之前,裁切控制部93根据由数据获取部91获取到的裁切数据,对输送辊20、裁切单元60、连接单元70以及驱动电机84等进行统一控制,沿着裁切线对介质M的打印区域α进行裁切。如果具体地说明,裁切控制部93通过控制输送辊20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另外,裁切控制部93通过控制裁切单元60,使刀具保持件62在Z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且绕Z轴方向的轴进行旋转。此外,如图5所示,将使刀具保持件62下降时的下降位置调整为刀具构件64的刀尖(前端)贯穿标签M1并稍微切入衬纸M2的程度。另外,裁切控制部93通过控制连接单元70和驱动电机84,从而使连接单元70与裁切单元60连接,使裁切单元60在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裁切控制部93使裁切单元60在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进行输送,当裁切单元60在介质M的打印区域α的上方移动时,使刀具保持件62在Z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且绕着Z轴方向的轴进行旋转,由此剪切介质M的标签M1。
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计算利用输送辊20在X轴方向上输送介质M时的进给校正值Δx。
在此,说明进给校正值Δx。一般情况下,在打印裁切机1中,利用一个或多个路径来打印图像。因此,有时由于在路径间产生缝隙或者路径间的重合而产生条纹。另外,该条纹根据介质M的厚度、种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当从外部装置向打印裁切机1发送打印数据、裁切数据时,也一并发送根据介质M的厚度、种类而预先设定的命令校正值Δx,以使路径间的打印浓度均匀。并且,在打印裁切机1中,对介质M的输送量应用命令校正值Δx,来输送介质M。
另外,实际上,由于输送辊20的机械性误差、输送辊20和介质M的滑动等,存在介质M相对于输送辊20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在一边卷取较长的介质M一边进行打印和裁切的情况下,如果介质M的卷取量发生变化,则作用于介质M的张力发生变化,从而介质M的输送量改变。因此,为了防止这种介质M的输送偏移,在打印裁切机1侧设定的介质M的输送量的校正值成为进给校正值Δx。
并且,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沿着X轴方向打印两个规定的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以使第一个和第二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的交界为均匀的浓度的方式,计算出进给校正值Δx。
另外,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利用计算出的该进给校正值Δx来校正输送辊20对介质M的输送量,并且对裁切控制部93表示的裁切线的坐标值进行校正。
在此,参照图6和图7来说明利用了进给校正值Δx对裁切线的校正。图6和图7是用于说明裁切线的校正的图,图6示出了没有在裁切线上应用进给校正值Δx的情况,图7示出了在裁切线上应用了进给校正值Δx的情况。在图6和图7中,示出了打印到介质M上的图像的X轴方向的长度和裁切介质M的裁切线的X轴方向的长度都为10cm的情况。并且,在图6和图7中,(a)示出了进给校正值Δx为正(+),根据进给校正值Δx使介质M的输送量增加的情况,(b)示出了进给校正值Δx为负(-),根据进给校正值Δx使介质M的输送量减少的情况。
如图6所示,当计算进给校正值Δx时,介质M的输送量增加或减少,因此打印到介质M上的图像在X轴方向上伸缩。在图6的(a)中,打印图像的X轴方向的长度伸长到11cm,在图6的(b)中,打印图像的X轴方向的长度缩短到9cm。因而,裁切线的X轴方向的长度不会因介质M的输送量的增减而改变,因此,相对于伸缩后的打印图像,裁切线发生偏移。
因此,如图7所示,使裁切线的坐标值反映进给校正值Δx,即、根据进给校正值Δx来校正裁切线的坐标值,由此能够使伸缩后的打印图像与裁切线一致。在图7的(a)中,裁切线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被伸长校正为11cm,在图7的(b)中,裁切线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被缩短校正为9cm。
接着,参照图8~图10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裁切机1的动作。图8是表示打印裁切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8示出的校正值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8示出的裁切和打印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关于以下说明的打印裁切机1的处理动作,在控制部90中,由CPU等构成的处理部(未图示)按照ROM等存储装置中记录的程序,对数据获取部91、打印控制部92、裁切控制部93以及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等的功能进行统一管理,由此进行以下的处理。
如图8所示,打印裁切机1进行校正值计算处理(步骤S1),之后,进行裁切和打印处理(步骤S2)。
首先,参照图9来说明校正值计算处理。如图9所示,打印裁切机1首先驱动输送辊20在X轴方向上输送介质M,将介质M放置在台板30上(步骤S11)。
接着,打印裁切机1打印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步骤S12)。图11是用于说明进给校正值的计算的图。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2中,首先使喷头单元50在Y轴方向上移动,将规定的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1打印到介质M上。然后,在利用输送辊20将介质M在X轴方向上输送一遍打印的量之后,再次使喷头单元50在Y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将规定的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2打印到介质M上。由此,在介质M中,沿着X轴方向打印两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
接着,打印裁切机1利用在步骤S12中打印出的第一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1和第二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2来计算介质进给校正值Δx(步骤S13)。如图9所示,在步骤S13中,对第一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1与第二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2的分界线的打印浓度发生变化的浓度变化宽度进行检测。对第一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1与第二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2的分界线的浓度进行判断,由此进行该浓度变化宽度的检测,但也可以由操作者通过基于视觉观察的手动检测来进行该判断,还可以通过利用了光电传感器等的自动检测来进行该判断。并且,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将检测到的该浓度变化宽度设为输送介质M的进给校正值Δx。即,为了使第一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1与第二个介质进给校正调整图案P2的分界成为均匀的浓度,检测进给校正值Δx。
接着,打印裁切机1将在步骤S13中检测到的介质进给校正值Δx存储到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未图示)(步骤S14)。
接着,参照图10来说明裁切和打印处理。如图10所示,获取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步骤S21)。在该从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中包含:用于将原点标记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数据、命令校正值Δx、用于沿着裁切线来裁切介质M的裁切数据以及用于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数据。此外,在步骤S2中,在从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量多的情况下,获取这些数据的同时并行地进行以下处理。
接着,打印裁切机1判断命令校正是否有效(步骤S22)。即,在步骤S22中进行如下判断:在步骤S21中获取到的裁切数据所示的裁切线的坐标值的校正中,是利用在步骤S21中获取到的命令校正值Δx,还是利用在校正值计算处理(步骤S1)的步骤S14中存储的进给校正值Δx。此外,例如根据打印裁切机1的初始设定、基于用户操作的设定以及打印数据或裁切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等来进行步骤S22的判断。
并且,在判断为利用命令校正值Δx来校正裁切线的坐标值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打印裁切机1获取在步骤S21中得到的命令校正值Δx(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利用进给校正值Δx来校正裁切线的坐标值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打印裁切机1获取在步骤S14中存储的进给校正值Δx(步骤S24)。
接着,打印裁切机1将在步骤S23中获取到的命令校正值Δx或者在步骤S24中获取到的进给校正值Δx反映到在步骤S21中获取到的裁切数据(步骤S25)。即,在步骤S25中,根据命令校正值Δx或者进给校正值Δx来校正裁切数据所示的裁切线的坐标值。
接着,打印裁切机1根据在步骤S21中获取到的原点标记的打印数据来将原点标记打印到介质M(步骤S26)。
接着,打印裁切机1以在步骤S26中打印出的原点标记为基准来进行介质M相对于裁切单元60的原点调整(步骤S27)。在步骤S27中,利用安装于裁切单元60、导轨40等上的光电传感器(未图示)等来检测原点标记,由此能够进行介质M相对于裁切单元60的原点调整。此外,在从利用步骤S26打印原点标记起到利用后述的步骤S28进行裁切处理的期间,当利用输送辊20输送介质M的距离短时,介质M相对于输送辊20几乎不会产生位置偏移。这样,在未必需要进行步骤S26的原点调整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步骤S26。
接着,打印裁切机1进行裁切处理(步骤S28)。即,在步骤S28中,在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上之前,沿着通过步骤S25进行校正后的裁切线来裁切介质M,进行标签M1的剪切加工。在裁切处理中,首先,使连接单元70在Y轴方向上向右方移动,将喷头单元50返回到待机位置。此外,在喷头单元50已经处于待机状态并进行待机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将喷头单元50返回到待机位置的处理。接着,使连接单元70在Y轴方向上向左方移动,从而使第二连接部73与裁切单元60相连接。然后,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到的裁切数据,以在步骤S2中确定的原点为基准,使裁切单元60在Y轴方向上移动且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同时使刀具保持件62在Z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且绕着Z轴方向的轴进行旋转。这样,通过沿着规定线裁切介质M的打印区域α,能够进行将标签M1裁切为规定形状的裁切加工。
接着,打印裁切机1将介质M回送而返回到原点(步骤S29)。即,在步骤S29中,为了使在步骤S26中打印出的原点标记与喷头单元50处于相同位置,在X轴方向上驱动输送辊20来将介质M向X轴方向的相反方向输送。
接着,打印裁切机1以在步骤S26中打印出的原点标记为基准,进行介质M相对于喷头单元50的原点调整(步骤S30)。此外,在步骤S30中,利用安装于喷头单元50、导轨40等上的光电传感器(未图示)等来检测原点标记,由此能够进行介质M相对于喷头单元50的原点调整。
接着,打印裁切机1进行打印处理(步骤S31)。即,在步骤S31中,在进行了裁切处理之后,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到的打印数据来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在打印处理中,首先使连接单元70在Y轴方向上向左方移动而使裁切单元60返回到待机位置,从而解除第二连接部73与裁切单元60之间的连接。接着,使连接单元70在Y轴方向上向右方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部72与喷头单元50相连接。另外,在步骤S4中,当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根据在步骤S2中确定的原点来将介质M回送。然后,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到的打印数据,以在步骤S2中确定的原点为基准,一边使喷头单元50在Y轴方向上移动,一边从喷头单元50喷出各颜色的墨水液滴。通过这样,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此外,在没有打印所有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在X轴方向上输送介质M并重复上述处理来打印所有图像。
接着,参照图12来说明上述打印裁切机1的动作。图12是表示打印裁切机的动作的示意图。并且,图12的(a)示出了将介质M放置在台板上的状态,图12的(b)示出了打印原点标记并裁切介质M之前的状态,图12的(c)示出了裁切介质M之后的状态,图12的(d)示出了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之前的状态,图12的(e)示出了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中途的状态。此外,在图12中,O表示成为用于打印和裁切的基准的介质M的原点,C表示根据裁切数据裁切介质M的裁切线。
如图12的(a)所示,首先,在X轴方向上输送介质M,将介质M放置在台板上。
接着,如图12的(b)所示,在介质M的原点O处打印原点标记。
接着,以原点标记为基准,沿着裁切线C裁切介质M。
当介质M的裁切结束时,如图12的(c)所示,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因此如图12的(d)所示,将介质M回送并返回到原点O。
然后,如图12的(e)所示,以原点标记为基准,将图像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当裁切介质M的打印区域α时,使裁切单元60相对于介质M在Y轴方向上移动,但是由于在对裁切介质M的打印区域α进行裁切之后进行图像的打印,因此不会因打印到介质M的打印区域α的墨水擦蹭到裁切单元60而使打印图像渗墨。由此,由于在裁切介质M之后进行打印,因此不用为了裁切介质M而特别设计用于烘干墨水的加热单元。另外,能够缩减用于烘干墨水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由于在打印图像之前裁切介质M,因此即使由于打印图像而使介质M卷曲,也能够良好地裁切介质M。
另外,在利用裁切控制部93进行介质M的裁切之前打印原点标记,由此能够进行介质M相对于裁切单元60的原点调整、介质M相对于喷头单元50的原点调整,能够对打印位置相对于裁切位置的偏移进行校正。
然后,当利用裁切控制部93进行介质M的裁切时,通过使介质M回送并进行基于原点标记的原点调整,能够对裁切介质M时、介质M的回送时产生的、相对于输送辊20的介质的偏移进行校正。由此,能够有效地校正打印位置相对于裁切位置的偏移。
并且,当输送介质时,由于机械性的误差、介质的滑动等产生介质的输送偏移,但通过利用进给校正值计算部94计算出进给校正值Δx,并利用所计算出的该进给校正值Δx来校正介质M的输送量,能够抑制介质M的输送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利用打印控制部92打印到介质M上的打印图像所产生的条纹。
而且,裁切控制部93将进给校正值Δx应用于裁切数据来裁切介质,由此能够使图像与裁切线的伸缩量一致,因此能够抑制图像与裁切线之间的偏移。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输送辊20使介质M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是,预先以将介质M载置于平板底座的状态进行固定,使喷头单元50和裁切单元60在X轴方向上移动,由此使介质M与喷头单元50和裁切单元60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介质M进行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刀具构件64的刀尖(前端)加工成贯穿标签M1并稍微切入衬纸M2的程度来进行裁切处理的情况,但介质M的裁切深度可以是任何深度。例如,既可以仅对介质M的表面进行较薄的裁切,也可以完全裁切介质M。
另外,通过裁切处理来裁切介质的裁切线C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可以是直线状、曲线状、虚线状(折叠线)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打印处理中仅在打印区域α内裁切介质M的情况,但也可以在打印区域α外进行裁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连接单元70以及驱动机构80相互独立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它们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成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普通的刀具构件64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具备偏心刀具的刀具构件,该偏心刀具是刀具构件64的刀尖相对于刀具保持件62的旋转中心轴偏心。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具备偏心刀具的刀具构件保持为相对于刀具保持件转动自如,能够以使刀具构件64的刀尖朝向相对于介质M的刀具保持件62的前进方向的方式使刀具构件进行旋转,因此能够减少用于使刀具构件64旋转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以及连接单元70相互独立的情况,但也可以分别将喷头单元50与连接单元70、裁切单元60与连接单元70、以及喷头单元50、裁切单元60、连接单元70三者连为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没有特别设置用于烘干墨水的加热单元的情况,但也可以设置该加热单元(例如加热器等)。通过这样能够使被喷射到介质M的墨水更快地干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对介质喷出墨水液滴来进行打印并且对介质进行裁切的打印裁切机以及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裁切机;20:输送辊;30:台板;40:导轨;50:喷头单元;52:喷墨头组件;60:裁切单元;62:刀具保持件;64:刀具构件;70:连接单元;72:第一连接部;73:第二连接部;80:驱动机构;82:驱动皮带轮;83:从动皮带轮;84:驱动电机;85:驱动皮带;90:控制部;91:数据获取部;92:打印控制部;93:裁切控制部;94:进给校正值计算部;C:裁切线;M:介质;M1:标签;M2:衬纸;O:原点;α:打印区域。

Claims (5)

1.一种打印裁切机,其具有喷头单元和裁切单元,该喷头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来将图像打印到上述介质,该裁切单元与上述介质相对地移动来裁切上述介质,该打印裁切机还具有:
裁切控制单元,其在将图像打印到要被打印图像的上述介质的打印区域之前,利用上述裁切单元对上述打印区域进行裁切;以及
打印控制单元,其在对上述打印区域进行了裁切之后,利用上述喷头单元将图像打印到上述打印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裁切机,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之前,上述打印控制单元将表示原点的原点标记打印到上述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裁切机,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裁切控制单元进行裁切之后,上述打印控制单元使上述介质被回送,并根据上述原点标记进行原点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裁切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该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用于校正上述介质的输送量的进给校正值,
上述裁切控制单元应用由上述进给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上述进给校正值来对上述介质进行裁切。
5.一种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该打印裁切机具有喷头单元和裁切单元,该喷头单元与介质相对地移动来将图像打印到上述介质,该裁切单元与上述介质相对地移动来裁切上述介质,该打印裁切机的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裁切控制步骤,在将图像打印到要被打印图像的上述介质的打印区域之前,利用上述裁切单元裁切上述打印区域;以及
打印控制步骤,在对上述打印区域进行了裁切之后,利用上述喷头单元将图像打印到上述打印区域。
CN200980161661.XA 2009-07-27 2009-07-27 打印裁切机 Active CN102574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3363 WO2011013190A1 (ja) 2009-07-27 2009-07-27 プリンタカッ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403A true CN102574403A (zh) 2012-07-11
CN102574403B CN102574403B (zh) 2014-08-13

Family

ID=4352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1661.XA Active CN102574403B (zh) 2009-07-27 2009-07-27 打印裁切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21308A1 (zh)
EP (1) EP2460662B1 (zh)
JP (1) JP5192079B2 (zh)
KR (1) KR101360253B1 (zh)
CN (1) CN102574403B (zh)
WO (1) WO20110131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8918A (zh) * 2013-12-16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494293A (zh) * 2017-06-20 2019-11-2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切割打印基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2612B2 (ja) * 2012-02-07 2016-04-27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カッティング装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06972B2 (ja) * 2012-07-05 2016-04-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995090B2 (ja) * 2013-02-14 2016-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44140B2 (ja) * 2013-07-22 2017-06-07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カッティング機能を備えた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CN106232370B (zh) 2014-04-23 2019-03-1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JP2016087903A (ja) * 2014-10-31 2016-05-2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ト位置とカット位置との調整方法
JP6631180B2 (ja) * 2015-11-12 2020-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49041B2 (ja) * 2018-02-15 2022-04-0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7202133B2 (ja) * 2018-10-12 2023-01-11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カッティングヘッド付きプリンタ
JP7043386B2 (ja) * 2018-11-22 2022-03-29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カッティングヘッド付きプリンタ
WO2021067895A1 (en) 2019-10-04 2021-04-08 Kana Holdings, LLC System for providing three-dimensional features on large format print produc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94A (zh) * 2000-08-04 2002-1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控制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JP2003231314A (ja) * 2002-02-08 2003-08-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3260831A (ja) * 2002-03-11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3260833A (ja) * 2002-03-08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 カット位置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カット位置調整方法
CN1577320A (zh) * 2003-07-16 2005-0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胶带打印装置和打印系统
JP200824682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プリンタ・プロッ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7135A (en) * 1993-01-22 1996-07-16 Gerber Scientific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graphic product
JP3122314B2 (ja) * 1994-09-20 2001-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137592A (en) * 1998-01-20 2000-10-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adjusting drive roller linefeed distance
JP3640588B2 (ja) * 2000-03-22 2005-04-20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および円形状マークの中心位置の検出方法
US6554511B2 (en) * 2001-02-27 2003-04-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Media cutter and slicer mechanism for a printer
JP3883821B2 (ja) * 2001-05-30 2007-02-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6932528B2 (en) * 2003-12-08 2005-08-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utter position control in a web fed imaging system
JP4559123B2 (ja) 2004-05-26 2010-10-06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装置
JP4639057B2 (ja) * 2004-05-28 2011-02-23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プリンタ
US7121750B2 (en) * 2004-06-02 2006-10-17 Roland Dg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with cutting head having smoothly movable heads
JP2007145485A (ja) * 2005-11-28 2007-06-14 Brother Ind Ltd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260979A (ja) * 2006-03-27 2007-10-1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裁断複合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36991A (ja) * 2006-08-08 2008-02-21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990001B2 (ja) * 2007-03-30 2012-08-0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タ・プロッ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94A (zh) * 2000-08-04 2002-1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控制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JP2003231314A (ja) * 2002-02-08 2003-08-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3260833A (ja) * 2002-03-08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 カット位置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カット位置調整方法
JP2003260831A (ja) * 2002-03-11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577320A (zh) * 2003-07-16 2005-0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胶带打印装置和打印系统
JP200824682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プリンタ・プロッ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8918A (zh) * 2013-12-16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494293A (zh) * 2017-06-20 2019-11-2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切割打印基材
CN110494293B (zh) * 2017-06-20 2021-06-1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切割打印基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21308A1 (en) 2012-05-17
WO2011013190A1 (ja) 2011-02-03
EP2460662A1 (en) 2012-06-06
JPWO2011013190A1 (ja) 2013-01-07
KR101360253B1 (ko) 2014-02-11
EP2460662A4 (en) 2013-05-22
JP5192079B2 (ja) 2013-05-08
CN102574403B (zh) 2014-08-13
KR20120039664A (ko) 2012-04-25
EP2460662B1 (en)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4403B (zh) 打印裁切机
US97897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2553870C (en) High precision feed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uv ink jet printing on vinyl
JP5267776B2 (ja) 記録装置
US865740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heet cutting device
US2007006402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inthead gap in an ink jet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bi-directional alignment of the printhead
US8485631B2 (en) Recording device, method of generating correction chart,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medium
JP2008049555A (ja) 記録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US8317290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EP3335893B1 (en) Scanning inkjet printing assembly
EP291841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82427B2 (en) Cut-processing apparatus, cut-processing method in cu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8408828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94523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printhead and a print medium
EP3138693B1 (en) Printing assembly
US7284814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9333763B2 (en) Inkjet printer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program therefor
JP20131119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4210382A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6589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US7168785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edge-to-edge transition during printing with a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90065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記録方法
JP2013111776A (ja) 記録装置
JP20032460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記録ヘッドの位置ずれ認識画像作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