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3380A -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3380A
CN102573380A CN2011103658885A CN201110365888A CN102573380A CN 102573380 A CN102573380 A CN 102573380A CN 2011103658885 A CN2011103658885 A CN 2011103658885A CN 201110365888 A CN201110365888 A CN 201110365888A CN 102573380 A CN102573380 A CN 102573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mentioned
joint
mounting panel
suppor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5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3380B (zh
Inventor
濑川志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3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3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3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能简单地进行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该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中,将所需数量的导轨设于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安装底座或支承臂固接于监视器,将监视器等各种设备安装于导轨(2)。

Description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在办公楼、学校、家庭等中设置一台至多台监视器及/或与其相关的各种设备而使用的系统导轨,以及为了将许多监视器及/或与其相关的各种设备设置于用于实施大量监视器集中监视的管理中心、控制中心等建筑内设施而使用的系统导轨单元。
背景技术
在设置以监视器为中心的许多的各种设备、进行大量监视器集中监视的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中,以往是将许多监视器及/或与其相关的各种设备(以下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监视器”)载放在多个工作台或坐架上的。因此,许多监视器的配置和布置被限定在工作台或坐架上,自由度受到极大的制约。为此,近年来,为了能将许多监视器以自由配置的方式予以设置,而且在其设置后还能简单地改变布置,将许多监视器收纳于专用的收纳架进行设置。例如在日本专利JP-2002-374079-A中公开有这种收纳架。
该文献的收纳架多台并排配置,而且由供载放监视器的底座模块和层叠在底座模块上的一层或多层收纳模块构成,其中上述收纳模块用于收纳载放在上述底座模块上的监视器。通过将这些底座模块与收纳模块多台组合,将多台监视器以并排且适当层数的布置方式来进行配置,能将许多监视器自由配置,并且在设置后能任意改变布置。
然而,上述现有的收纳架中,在将许多监视器固定于底座模块、收纳模块时需要许多螺栓,设置各监视器时螺栓的安装操作、变更各监视器的布置时拆卸及安装螺栓的操作非常麻烦。因此,存在无法简单地进行许多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办公楼、学校、家庭等中能简单地进行一台至多台监视器及/或与其相关的各种设备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系统导轨,以及在管理中心、控制中心等建筑内设施中能简单地进行多台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系统导轨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导轨,是用于将监视器等至少一个设备设于设置面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上述安装构件安装于设置面;
导轨,上述导轨安装于上述安装构件,借助安装构件设于设置面,在上述导轨的上下具有一对槽;以及
至少一个安装底座,上述安装底座相对于上述各设备安装,且能拆装地安装于上述导轨上,
上述各安装底座包括:
固定爪,上述固定爪在上下某一方的第一侧形成突出状,能与上述导轨的一方的槽卡定;
可动爪,上述可动爪在另一方的第二侧配置成能伸出缩回,能与上述导轨的另一方的槽卡合脱离;以及
操作杆,上述操作杆用于对上述可动爪进行伸出缩回操作,
上述操作杆借助能对可动爪朝从上述第二侧突出的方向推压的构件、能将可动爪从上述第二侧突出的状态锁定的构件与可动爪动作连接,
上述各设备借助上述各安装底座安装于上述导轨。
较为理想的是,安装底座进一步包括:
底座主体,上述底座主体构成为壳体状,上述固定爪在上述底座主体的上下某一方的第一面一体形成,在上述底座主体的没有形成固定爪的上下另一方的第二面形成有开口;
一对滑动导向件,上述滑动导向件在上述开口内侧朝向底座主体的上述第一面延伸;
可动构件,上述可动构件能滑动地配置于上述一对滑动导向件之间;以及
弹簧构件,上述弹簧构件与上述可动构件接近地设置于底座主体内部,
上述可动爪形成于上述可动构件的上述开口侧的端部,
上述可动构件在平常状态下被上述弹簧构件朝底座主体内部施力,与可动爪一起缩在底座主体内部,
上述安装底座还包括:
驱动杆,上述驱动杆与上述操作杆和上述可动构件连杆结合;以及
挡块,上述挡块设于底座主体内部,
上述操作杆其中间部在上述底座主体内部轴支承于上述第一面侧,一端侧朝上述底座主体的外部突出且能转动,且配置于上述底座主体内部的另一端侧借助上述驱动杆与可动构件连接,
上述驱动杆被连杆结合,通过操作杆的转动上述驱动杆朝向上述可动构件延伸,能推压可动构件,
上述挡块能在驱动杆推压可动构件的状态被锁定的位置上对操作杆及/或驱动杆的转动进行限制,
通过操作上述操作杆朝规定方向转动,利用上述驱动杆将可动构件朝上述第二面推压,使可动爪从上述开口突出,通过操作杆及驱动杆与挡块的卡合来锁定该状态,
通过操作上述操作杆朝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解除驱动杆对可动爪的推压,使可动爪从底座主体的上述第二面缩回内部。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比较理想的是还包括用于固接于上述设备的安装板,上述安装底座借助该安装板安装于上述设备。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比较理想的是还包括固定于上述安装板的万向接头,
上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上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上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上述前侧环状部在上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上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上述后侧环状部与上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上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上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上述平板部为能与安装底座的正面接合的大致平板状,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上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侧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上述圆板部的直径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上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上述圆板部配置在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上述中心的螺孔而与上述平板部的上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上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上述各安装底座借助上述万向接头安装于安装板,从而安装于上述各设备。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比较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一支承臂,上述第一支承臂夹设于上述安装底座的正面与上述设备或上述万向接头之间;以及固定底座,上述固定底座用于将上述第一支承臂固定于上述安装底座的正面,
上述第一支承臂由至少两个臂构成,上述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导轨,用于将监视器等至少一个设备设于设置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上述安装构件安装于设置面;
导轨,上述导轨安装于上述安装构件,借助安装构件设于设置面,在上述导轨的上下具有一对槽;
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臂,上述第一支承臂相对于上述各设备安装,且安装于上述导轨上;以及
配件,上述配件用于将上述第一支承臂安装于上述导轨,
上述第一支承臂包括至少两个臂,
上述至少两个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上述配件具有能与上述导轨的一对槽嵌合的安装板,且借助铰链装置与上述臂中的一个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上述各设备借助上述各第一支承臂安装于上述导轨。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比较理想的是还包括用于固接于上述设备的安装板,上述第一支承臂借助上述安装板安装于上述设备。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比较理想的是还包括固定于上述安装板的万向接头,
上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上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上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上述前侧环状部在上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上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上述后侧环状部与上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上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上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上述平板部为能与上述第一支承臂的一端接合的大致平板状,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上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上述圆板部的直径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上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上述圆板部配置在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上述中心的螺孔而与上述平板部的上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上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上述各第一支承臂借助上述万向接头安装于安装板,从而安装于上述各设备。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导轨单元,用于将多个监视器等设备设于设置面,包括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导轨,将多个上述导轨以在铅垂方向并排排列、或在水平方向多列或单列排列、或环状排列、或有选择地将它们组合的方式设置于上述设置面。
本发明的系统导轨单元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相对于上述设备安装且安装于上述安装构件的第二支承臂,
上述安装构件包括安装托架,
上述第二支承臂包括:臂主体;用于固接于上述设备的安装板;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板且安装于上述臂主体前端的万向接头,
上述臂主体由至少两个臂构成,上述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上述安装托架借助铰链装置与上述臂主体的一端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上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上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上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上述前侧环状部在上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上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上述后侧环状部与上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上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上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上述平板部能与上述臂主体连接,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上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侧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上述圆板部的直径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上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上述圆板部配置在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上述中心的螺孔而与上述平板部的上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上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上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导轨,通过上述结构,将导轨设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坐架等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各个安装底座安装于监视器。由于将上述各设备借助该安装底座安装于导轨,因而具有在设置面上能极其简单地进行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导轨,通过上述结构,将导轨设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坐架等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各个第一支承臂安装于监视器。由于将上述各设备借助该第一支承臂安装于导轨,因而具有在设置面上能极其简单地进行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导轨单元,通过上述结构,将多个上述系统导轨设于管理中心、控制中心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坐架、摊架的各部等用于设置许多监视器的各设置面,因而具有在设置面上能极其简单地进行许多监视器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导轨单元,通过并用第二支承臂,利用支承臂朝多个方向的伸缩功能和万向接头朝多个方向的角度调节功能,具有能多样化地改变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地进行设置,进而能以多样化的布置进行设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导轨的立体图。
图2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的导轨、安装底座、安装构件(安装托架及支柱)、安装板及万向接头的侧剖视图。
图3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托架及支柱的侧视图。
图4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的安装底座的后视图。
图5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的安装底座及安装板的侧剖视图。
图6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的安装底座、万向接头及安装板的侧剖视图。
图7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的第一支承臂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8是表示用于将上述系统导轨的导轨设置于设置面的支柱的局部省略主视图。
图9是表示用于将上述系统导轨的导轨设置于设置面的其他支柱的局部省略主视图。
图10(a)是特别表示上述系统导轨中安装托架安装于支柱的例子的俯视剖视图,图10(b)是其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了上述系统导轨的监视器的设置例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使用了上述系统导轨的监视器的设置例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导轨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导轨单元中使用的第二支承臂的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上述第二支承臂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使用了上述第二支承臂的监视器的设置例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使用了上述第二支承臂的监视器的其他设置例的正面侧立体图。
(符号说明)
1系统导轨
11系统导轨单元
2导轨
21导轨主体
211凹部
212螺孔
213卡定部
214槽
215卡定部
216槽
217卡定部
218槽
219卡定部
220槽
22导轨盖
221开口
222卡定部
223卡定部
23导轨盖
3安装底座
31底座主体
310开口
311切缝
312开口
313滑动导向件
314带螺孔的凸部
315固定爪
316可动爪
32后板
320螺钉贯通孔
321螺钉
33可动构件
33U上部体
33D下部体
331圆筒部
332轴贯通部
333连接片
334螺旋弹簧
335突起
336螺钉贯通部
337轴
338螺孔
339螺钉
340螺旋弹簧
34挡块
35操作杆
350轴贯通部
351轴
36驱动杆
361轴
37挡块
4安装构件
41安装托架
411固定部
412卡定部
413卡定部
414螺栓
415螺孔
416支承部
417螺钉部贯通孔
418螺钉贯通孔
42支柱
420缺口部
421支柱主体
422支柱台座
423螺栓贯通部
43支柱盖
44顶盖
45夹持构件
450内螺母
451角钢
452压板
453外螺纹构件
454螺孔
46螺钉
47夹杆
471螺钉部
5安装板
50孔
51环状部
52螺孔
53内周面
54螺钉
6万向接头
601第一接头
602第二接头
61环状部
62内周面
620螺钉贯通孔
621螺钉
63带螺孔的凸部
64平板部
65滑动构件
66倾斜面
67突状部
671滑动构件安装部
672凸台阶部
68螺孔
681螺栓
69圆板部
690圆筒部
7支承臂
71臂(短臂)
711中央的块体
712槽
713轴贯通孔
714F轴承
714R轴承
72臂(长臂)
721中央的块体
722槽
723轴贯通孔
724轴承
725轴贯通部
726轴承
727垫圈
728长轴
729螺栓
730螺孔
731碟形弹簧垫圈
732垫圈
733垫圈
734孔塞
73铰链装置
74配件
741安装板
742轴贯通部
743轴承
75台座板
751台座主体
752轴贯通部
753轴承
754短轴
755螺栓
756螺孔
8支承臂
80臂主体
81万向接头
82安装板
83安装构件
831安装托架
832支柱
841平板
842轴贯通部
843轴承
844螺钉部贯通孔
845螺钉贯通孔
84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用于设置监视器的系统导轨。系统导轨1包括:固定于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的安装构件4;借助安装构件4设置于设置面的导轨2;可自由拆装地安装于导轨2上的安装底座3。导轨2在正面的上下具有一对槽214、216。安装底座3具有固定爪315、可动爪316和操作杆35,其中上述固定爪315朝上侧突出状地形成,可卡定于导轨2的上方的槽214,上述可动爪316可伸出缩回地设置于下侧,可与导轨2的下方的槽216卡合脱离,上述操作杆35用于对可动爪316进行伸出缩回操作。该操作杆35通过能将可动爪316朝从下侧突出的方向按压的构件、能将可动爪316从下侧突出的状态锁定的构件与可动爪316动作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导轨2由导轨主体21和导轨盖22构成。导轨主体21由铝合金制成,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具有横向较长的规定长度(本实施方式中,为可将一至三台监视器横向并排配置的程度的长度)及宽度(本实施方式中,为监视器的纵向尺寸的三分之一程度)。在导轨主体21的平面的上部及下部的规定位置,在左右两端间形成有截面呈梯形的凹部211,在凹部211的规定位置设有多个用于螺栓414的螺孔212。导轨主体21的上缘及下缘分别横跨正面侧及背面侧,加工为截面コ字形。藉此,沿着导轨主体21的正面侧的上缘及下缘形成有截面大致呈L字形的卡定部213、215,从而形成用于安装底座3的槽214、216。另一方面,沿着导轨主体21的背面侧的上缘及下缘形成有截面大致呈L字形的卡定部217、219,从而形成用于导轨盖22的槽218、220。导轨盖22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制成,形成为正面具有开口221的浅的箱形,从而在导轨主体21的背面侧形成规定的小空间。此外,在该导轨盖22的正面开口221的上下分别形成有可与导轨主体21的背面侧的卡定部217、219卡合的、截面大致呈コ字形的卡定部222、223。
后述的安装构件4包括安装托架41和供该托架固定的支柱42。安装托架41由铝合金形成,包括固定于导轨盖22内的固定部411和从导轨盖22突出并固定于支柱42的支承部416。如图3所示,在该安装托架41的情况下,固定部411形成为框状,具有与导轨盖22内的小空间相同的截面形状,上部开口、中间开口及下部开口贯穿左右两侧面间。此外,在该固定部411的正面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形成有能与导轨主体21上缘及下缘的卡定部217、219卡定的、截面大致呈L字形的卡定部412、413,在正面的上部及下部的规定位置设有用于螺栓414的螺孔415。支承部416在固定部411的背面形成为突出状,在其突出端的中央设有螺钉部贯通孔417,在其突出端的上下分别设有以螺钉部贯通孔417为中心圆弧状排列的多个螺钉贯通孔418。
如图2所示,为了将安装托架41安装到导轨2上,将安装托架41从导轨盖22的正面开口221插入,嵌入固定部411,将支承部416经由形成于导轨盖22背面的切缝朝外方突出。将导轨主体21与导轨盖22的正面开口221对齐,将导轨盖22的上下两侧的卡定部222、223与安装托架41的上下卡定部412、413一起卡合安装于导轨主体21的背面侧的上下两个缘的卡定部217、219。在导轨盖22的长边方向两端开口分别安装有端盖23,以封闭导轨盖22的两端(参照图1)。
图2及图4表示安装底座。安装底座3具有底座主体31和固定于底座主体31背面的后板32,其中,上述底座主体31为背面具有开口310、上表面具有切缝311、下表面具有开口312的壳体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主体31整体由铝压铸形成为大致纵向长的四边形的壳体状,左右两侧面的中央部分朝外侧圆弧状突出,背面整体开口。底座主体31的上表面的切缝311在上表面的正面侧形成为细长的缺口,以使操作杆35能突出且能转动。底座主体31的下表面的开口312在下表面的中央形成为矩形。如图4所示,在该开口312内侧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朝向底座主体31的上表面延伸的一对滑动导向件313。此外,在该安装底座31的内部的大致四个角落附近朝背面的开口310突出设置有带螺孔的凸部314。如图2所示,后板32由铝合金的平板形成为能与底座主体31的背面开口310嵌合的、与该开口310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其平面的大致四个角落附近穿设有螺钉贯通孔320。
为了将底座主体31与后板32固定,将后板32嵌入底座主体31的背面开口310,将螺钉321穿过后板32的各螺钉贯通孔320并紧固于底座主体31的凸部314。这样,安装底座3整体构成为纵向较长的大致四边形的壳体结构。
在安装底座3的一个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爪315。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固定爪315在底座主体31的上表面的背面侧一体地形成为横向较长的板状。
可动构件33可滑动地配置于安装底座3的下表面的开口312内的一对滑动导向件3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3由上部体33U和下部体33D构成。上部体33U形成为大致倒U字形,左右具有一对圆筒部331,下端开口。在该上部体33U的上部外表面的背面侧朝上方突出设置有连接片333,该连接片333具有前后方向贯通的轴贯通部332。在上部体33U的上部内表面中央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旋弹簧334的突起335。此外,在上部体33U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与各圆筒部331连通的螺钉贯通部336。下部体33D形成为大致U字形,左右具有一对可贯通上部体33U的一对圆筒部331的轴337。在各轴337的上端设有螺孔338。在该下部体33D的下部外表面的背面侧一体地形成有横向较长的板状的可动爪316。在下部体33D的一对轴337上分别卷装有螺旋弹簧340,这些轴337一边压缩螺旋弹簧340一边贯通上部体33U的一对圆筒部331,螺钉339穿过上部体33U上部的各螺钉贯通部336,与下部体33D的各轴337的上端的螺孔338紧固。这样,下部体33D与上部体33U以两者之间具有弹性作用的形态组装在一起。
在平常状态下,可动构件33被与可动构件33接近地设置在安装底座3内部的弹簧构件朝安装底座3的内部推压施力,与可动爪316一起缩在底座主体3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构件采用螺旋弹簧334。在底座主体31的与上部体33U的突起335相对的规定位置设有用于压缩安装螺旋弹簧334的挡块34,螺旋弹簧334被压缩安装在突起335与挡块34之间。在该螺旋弹簧334的作用下,可动构件33在平常状态下在一对滑动导向件313之间被朝安装底座3的上表面施力,与可动爪316一起被保持在安装底座3的开口312内。
在安装底座3的内部安装有操作杆35。操作杆35其中间部在安装底座3的内部轴支承于上表面侧,其一端侧朝底座主体31的外部突出且可转动,配置于底座主体31内部的另一端侧借助驱动杆36与可动构件33连接。驱动杆36被连杆结合,随操作杆35朝规定方向的转动,驱动杆36朝向可动构件33延伸,从而能推压可动构件33。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杆35由钢板制成,形成为大致ヘ字形(弯曲成钝角),在其弯曲部设有轴贯通部350作为转动中心。轴351贯通该轴贯通部350,操作杆35在底座主体31内的上表面侧轴支承于与可动构件33上部的连接片333相对的位置。操作杆35的较长的一端侧从底座主体31上表面的切缝311朝外方突出并可转动。此外,在配置于底座主体31内部的操作杆35的另一端与可动构件33上部的连接片333之间,驱动杆36借助轴361连杆结合。
通过将操作杆35与可动构件33如此连接,当对操作杆35进行克服螺旋弹簧334的作用力而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时,驱动杆36朝将可动构件33朝向安装底座3的下表面推出的方向转动,可动爪316从安装底座3的开口312突出。当将操作杆35从该状态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时,解除对可动构件33的按压,驱动杆36朝将可动构件33相对于安装底座3的下表面提起的方向转动,使可动爪316从底座主体31的开口312缩回。
在安装底座3的内部,在驱动杆36推压可动构件33的状态下被锁定的位置设有挡块37,从而能限制操作杆35及/或驱动杆36的转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可动爪316的突出状态稳定地锁定,将限制操作杆35和驱动杆36转动的挡块37设于底座主体31,以使操作杆35与驱动杆36的连接点在稍许越过连接操作杆35的轴支点351与可动构件33上部的连接片333的轴支点的直线的地方停止。
该安装底座3也可直接固接于监视器,但本实施方式中,将安装板5直接固接于安装底座3的正面,或借助万向接头6来将安装板5安装于安装底座3的正面,并将监视器固接于该安装板5。
图5例示的是将安装板5直接固接于安装底座3正面的情况。安装板5通过铝压铸形成为四边形(本实施方式为正方形)的平板状。此外,在该安装板5的平面中心形成有圆形孔50,在背面侧以孔50为中心形成有大致圆环状的环状部51。在该环状部51的背面侧设有螺孔52。该环状部51的内周面53形成为规定的圆弧状截面。如此构成的安装板5配置于安装底座3的正面,穿过底座主体31上的螺钉贯通部的螺钉54紧固于安装板5的螺孔52,从而固接于安装底座3。
图6例示的是将安装板借助万向接头安装于安装底座正面的情况。安装板5与前述的安装板5通用,该安装板5的背面侧的环状部51构成万向接头6的一部分。
该万向接头6包括彼此可偏斜且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接头601和第二接头602。第一接头601由在安装板5的背面侧以孔50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的前侧环状部51、与该前侧环状部51连续地结合的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61构成,前侧环状部51的内周面53及后侧环状部61的内周面62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一接头601的前侧环状部51及后侧环状部61分别由铝合金形成为圆环状,在前侧环状部51的背面侧设有螺孔52,螺钉贯通孔620贯通形成于后侧环状部61,后侧环状部61通过螺钉621紧固固定于前侧环状部51。此外,前侧环状部51的内周面53及后侧环状部61的内周面62形成为能将球体保持成可旋转的一体的圆弧状截面,构成局部球面状。
第二接头602由平板部64、多个突状部67和圆板部69构成。平板部64形成为能与安装底座3的正面接合的大致平板状,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63。多个突状部67沿着平板部64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601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67的外侧面设有能与第一接头601的内周面53、62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65,在内侧面设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64倾斜的倾斜面66。设于多个突状部67的倾斜面66整体形成朝着平板部64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圆板部69的直径与多个突状部67的倾斜面66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在中心形成有螺孔68。圆板部69配置在多个突状部67的倾斜面66上,且螺栓681穿过中心的螺孔68,与平板部64的凸部63螺合,通过旋紧螺栓681而使圆板部69压入组装于突状部67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接头602的平板部64及多个突状部67由铝合金成形为一体。平板部64形成为比后侧环状部61的背面侧的开口稍小的圆板状,突状部67沿着平板部64的正面侧周缘等间隔地形成为规定长度的支柱状。在各突状部67的前端侧的外侧面形成有与平板部64平行的纵截面呈大致コ字形的滑动构件安装部671。滑动构件安装部671包括一对相对的突出片和形成于该突出片之间中央的凸台阶部672,其中上述一对突出片从突状部67的外侧面朝径向外方突出,其间形成凹部。该凸台阶部672尽管从突状部67的外侧面朝径向外方突出,但形成的高度比突出片低。滑动构件65为由聚缩醛制成的小片,内侧面形成为在各突状部67的滑动构件安装部671的突出片之间能与凸台阶部672嵌合,截面呈大致コ字形,外侧面形成为能与第一接头601的内周面(局部球面)53、62卡合的圆弧状截面即局部球面状。圆板部69由铝合金形成为圆形的伞状,在其背面侧的中心形成有圆筒部690,在圆筒部690设有螺孔68。
为了组装如此结构的万向接头6,首先将滑动构件65在各突状部67的滑动构件安装部671的突出片之间嵌入凸台阶部672。接着将圆板部69配置在倾斜面66上,且将螺栓681(本实施方式为头部具有六角槽的螺栓)穿过中心的螺孔68与平板部64的凸部63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681,圆板部69被压入组装于突状部67内侧。然后将第二接头602装入第一接头601的环状部51、61内侧,通过利用螺钉621将环状部51、61紧固固定,安装板5侧的第一接头601被连接成在安装底座3侧的第二接头602的滑动构件65的周围可偏斜且可旋转。若将工具(此时为六角扳手)从安装板5的中心孔50插入,旋紧螺栓681,则圆板部69被进一步压入突状部67内侧,突状部67被朝径向外方推压。藉此,各突状部67的滑动构件65与第一接头601的内周面53、62压接,第一接头601相对于第二接头602不易倾斜、不易转动。相反,若旋松螺栓681,则圆板部69在突状部67内侧朝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突状部67受到的朝径向外方的按压被解除。藉此,各突状部67的滑动构件65与第一接头601的内周面53、62的压接状态得到缓解,被调节成第一接头601相对于第二接头602容易倾斜、容易转动。
在本系统导轨1中,也可进一步在安装底座3与安装板5之间或者在安装底座3与万向接头6之间夹设支承臂。参照图7,支承臂7包括多个臂71、72,各臂71、72借助铰链装置73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臂71为基端侧的短臂71,臂72为前端侧的长臂72。短臂71由铝合金形成,包括:平截面呈大致T字形并具有规定长度的中央的块体711;在块体711前面的一端侧的上部及下部分别突出的一对短圆筒形的前侧轴承714F;在块体711后面的另一端侧的上部及下部分别突出的一对短圆筒形的后侧轴承714R。在轴承714F、714R分别形成有截面呈圆形的凹部712,其中心穿设有轴贯通孔713。长臂72由铝合金形成,包括:可配置于短臂71的一对轴承714F之间并具有比短臂71长的规定长度的板状的中央的块体721;在块体721前面的一端侧的上部及下部分别突出的一对短圆筒形的前侧轴承724;在块体721后面的另一端侧突出的长圆筒形的后侧轴承726。在前侧轴承724分别形成有截面呈圆形的凹部722,其中央穿设有轴贯通孔723,在后侧轴承726上下方向穿设有轴贯通部725。
在短臂71的一对前侧轴承714F之间隔着垫圈727配置有长臂72的后侧轴承726,长轴728穿过轴承714F的轴贯通孔713及轴承726的轴贯通部725。该长轴728为可穿过短臂71的一对轴承714F之间的轴,在其上下两端部设有用于螺栓729的螺孔730。将垫圈727、碟形弹簧垫圈731及垫圈732、733套入该长轴728的上部及下部,并配置于一对轴承714F的凹部712内后,将螺栓729旋入长轴728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各螺孔730。孔塞734嵌接于这些凹部712进行封闭。短臂71与长臂72借助上述铰链装置73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图7所示的形态中,在臂71上安装有后述的配件74,但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用于固定于安装底座3的固定底座来代替该配件74。此时,固定底座包括:可安装于安装底座3的安装板;以及在该安装板的一个平面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前方突出的长圆筒状的轴承,该轴承在上下方向具有轴贯通部。将这样的安装板固定于安装底座3,从而能安装支承臂7。
在臂72上设有用于对安装板5或万向接头6的平板部64进行安装的台座板75。台座板75包括:能与长臂72的一对轴承724之间嵌合的平板状的台座主体751;在该台座主体751的一个平面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后方突出的长圆筒状的轴承753。在轴承753上上下方向设有轴贯通部752。将台座板75的轴承753隔着垫圈727配置于长臂72的一对前侧轴承724之间,将短轴754穿过轴承724的轴贯通孔723及轴承753的轴贯通部752。该短轴754是可穿过长臂72的一对轴承724之间的轴,在其上下两端部设有用于螺栓755的螺孔756。将垫圈727、碟形弹簧垫圈731及垫圈732、733套入该短轴754的上部及下部,并配置于一对轴承724的凹部722内后,将螺栓755旋入短轴754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各螺孔756。孔塞734嵌接于这些凹部722进行封闭。长臂72与台座板75借助上述铰链装置73连接成台座板75相对于长臂72能在水平面上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除了上述将支承臂7安装于安装底座3的形态以外,也可是不使用安装底座3,将支承臂7直接安装于导轨2的形态。此时,不使用用于将支承臂7固定于安装底座3的固定底座,而是将用于插入导轨2的配件74安装于臂71。如图7所示,配件74包括:能与导轨2的上下的槽214、216嵌合的矩形的安装板741;在该安装板741的一个平面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前方突出的长圆筒状的轴承743。轴承743在上下方向具有轴贯通部742。将配件74的轴承743隔着垫圈727配置于短臂71的一对后侧轴承714R之间,将长轴728穿过轴承714R的轴贯通孔713及轴承743的轴贯通部742。该长轴728与前述的长轴728相同。如上所述,将垫圈(727)、碟形弹簧垫圈(731)及垫圈(732、733)套入该长轴728的上部及下部,并配置于一对轴承714R的凹部712内后,将螺栓(729)旋入长轴728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各螺孔(730)。孔塞734嵌接于这些凹部712进行封闭。短臂71借助上述铰链装置73相对于配件74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系统导轨1如此构成,将导轨2借助安装构件4设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面、工作台、坐架等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安装底座3固接于各监视器,将该设备借助该安装底座3安装于导轨2。
该系统导轨1的安装例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表示的是将支柱42及前述安装托架41用作安装构件4,将系统导轨1设于设置面的情况。如图8所示,支柱42由铝合金形成,包括:在一个面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规定宽度的缺口部420的由中空四角柱状的柱材构成的支柱主体421;通过铝压铸形成、固接于支柱主体421下部的四边形的平板状的支柱台座422。在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安装有支柱盖43。支柱盖43由聚丙烯形成,包括:覆盖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的细长带状的盖;以能穿过缺口部420的形态从盖的背面突出、能从内侧与缺口部420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卡定的一对卡定爪。通过盖的背面和卡定爪夹持缺口部420的左右两侧的各边缘,将支柱盖43固定于缺口部420上。此外,在支柱主体42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44。顶盖44由ABS树脂形成,包括:与支柱主体42的顶部大致相同形状的平板状的盖;设于盖背面并能与支柱主体421内部形成的截面呈C字形或O字形的多个销贯通部卡合的多个销。将各销插入各销贯通部进行卡合,将顶盖44固定于支柱主体421的顶部上。在支柱台座422的上表面的四个角落,螺栓贯通部423形成为凹状,用于将支柱台座422固定于设置面的螺栓穿过该螺栓贯通部423。这样,支柱42通过螺栓及螺母将支柱台座422旋紧固定于桌子、工作台、坐架等设置面而得到安装。此外,在支柱台座422的各螺栓贯通部423安装有遮蔽螺栓用的盖子。
此外,如图9所示,支柱42也可在支柱台座422的下部包括夹持构件45。该夹持构件45包括:大致コ字形的角钢451;以及穿过角钢451下部的螺孔454并在顶部具有压板452的外螺纹构件453,角钢45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及螺母紧固于支柱台座422的下表面,从而一体地附设于支柱42。这样的支柱42具有与图8的支柱42相同的结构,对支柱42的各部分标注与图8相同的符号。这样,支柱42通过夹持构件45即通过角钢451和旋入该角钢451的外螺纹构件453的压板452来夹持桌子、工作台、坐架等设置面而得到固定安装。
如上所述,导轨2在安装了安装托架41后,通过利用夹杆将安装托架41固定于支柱42,从而能安装于支柱42。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安装于导轨2的安装托架41的突出端配置于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上的规定位置,将内螺母450配置于支柱主体421内侧的与其相对的规定位置,将螺钉46穿过安装托架41上下的各螺钉贯通孔418,并旋入内螺母450侧的各螺孔内而完成组装。这样,在内螺母450和安装托架421从表面背面夹住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的两侧的状态下,将夹杆47的螺钉部471穿过安装托架41的螺钉部贯通孔417,与内螺母450侧的螺孔卡合,通过转动夹杆451的杆,将安装托架41的突出端与内螺母450旋紧,将导轨2固定于支柱42。此时,通过适当选择与内螺母450的螺孔对应的安装托架41的螺钉贯通孔418,能将安装托架41,进而将安装于其上的导轨2相对于支柱42调整为合适的角度进行安装。该安装作业在支柱盖43、顶盖44没有安装于支柱主体421的状态下进行。
图11、图12表示将系统导轨1设于桌子、工作台、坐架等上的情况。在本例中,使用能安装两台监视器的导轨2、用于分别安装监视器的两个安装底座3。该安装底座3使用在正面具有支承臂7、万向接头6及安装板5的形式的安装底座3。首先,利用安装构件4(安装托架41和支柱42)将导轨2安装于设置面,另一方面,将安装板5固接于监视器,借助万向接头6及支承臂7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安装板5。然后,使安装底座3的上下与导轨2的上下对齐,将固定爪315与导轨2上侧的槽214卡合后,通过对操作杆35朝规定方向转动操作,由驱动杆36将可动构件33朝下方推压,使可动爪316从开口312突出而与导轨2下侧的槽216卡合。利用操作杆35及驱动杆36与挡块37的卡合来锁定该状态。藉此,监视器被安装于导轨2。此时,安装底座3与安装板5之间借助万向接头6安装,因此,能对监视器朝上下左右任意的方向调节角度。此外,由于在安装底座3与万向接头6之间具有支承臂7,因而能将监视器相对于导轨2朝左右方向任意的朝向调节角度,或将监视器从导轨2的正面朝前方拉出或推回。这样,通过将支承臂7与万向接头6一起使用,能多样化地改变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
将监视器从导轨2拆卸时,通过将操作杆35朝相反方向转动操作,能解除驱动杆36对可动爪316的按压,使可动爪316缩回安装底座3内。藉此,能将监视器从导轨2拆卸。
此外,在设置面设置三台以上的监视器时,只要使用能安装三台以上的监视器的导轨,或适当地组合使用能安装一台或多台监视器的导轨,分别将监视器一台台地安装于三个以上的安装底座,借助这些安装底座安装于导轨即可。
此外,也能使用该系统导轨1将监视器设于天花板。此时,利用天花板用的安装托架将导轨2设于天花板,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监视器。此后以与上述设于桌子等设置面上的情况相同的步骤将安装底座3相对于导轨2拆装,就能将监视器相对于导轨2拆装。
此外,此时也能通过使用万向接头6及/或支承臂7,与上述相同,能多样化地改变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
此外,还能使用该系统导轨1将监视器设于壁面。此时,利用壁面用的安装托架将导轨2设于壁面,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监视器。之后以与上述设于桌子等设置面上的情况相同的步骤将安装底座3相对于导轨2拆装,从而能将监视器相对于导轨2拆装。
此外,此时也能通过使用万向接头6及/或支承臂7,与上述相同,能多样化地改变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
此外,即使不使用安装底座3,将支承臂7直接安装于导轨2,也能与上述相同,能多样化地改变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若使用该系统导轨1就能将导轨2设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坐架等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监视器,借助安装底座3将该设备安装于导轨2,因而与以往使用许多螺栓将各种设备安装于收纳架的情况不同,能极其简单地进行监视器相对于设置面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此外,若使用该系统导轨1就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各种安装托架4、万向接头6、支承臂7等附带零件,能将监视器安装于使用上最合适的朝向、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底座3的上侧突出设置固定爪315,在下侧设置能伸出缩回的可动爪316,但也可在安装底座3的上侧设置能伸出缩回的可动爪,在下侧突出设置固定爪。此外,操作杆35从安装底座3的上部朝外方突出,当然也可从安装底座2的左侧部、右侧部、或下部突出。因此,安装底座包括:构成壳体状的底座主体31,该底座主体31在下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爪,在上表面形成有开口;在该开口的内侧朝底座主体的下表面延伸的一对滑动导向件;可滑动地配置于该滑动导向件之间的可动构件;以及与该可动构件接近地配置于底座主体内部的弹簧构件,可动爪形成于可动构件的开口侧的端部,在平常状态下,可动构件也可被弹簧构件朝底座主体的内部推压施力,与可动爪一起从底座主体的上表面缩回。此时,操作杆的中间部在底座主体内部轴支承于下表面侧,一端侧突出到底座主体的外部且可转动,且配置于底座主体内部的另一端侧借助驱动杆与转动构件连接。驱动杆被连杆结合,因而能因操作杆的转动而朝可动构件延伸,从而推压可动构件。
图13表示用于设置许多监视器的系统导轨单元11。系统导轨单元11包括:多个导轨2;多个安装底座3;以及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具备的安装托架4、万向接头6、支承臂7及后述的支承臂8。对这些构件2、3、4、6、7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前面已经作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将多个导轨2以在铅垂方向并排排列、或在水平方向多列或单列排列、或环状排列、或有选择地将它们组合的方式设置于管理中心、控制中心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A、天花板B、桌子或工作台C、摊架D的各部等用于设置以许多监视器为中心的各种设备的各设置面,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许多监视器中的每一个,借助该安装底座3安装于各导轨2。对各部A、B、C、D等处的安装底座3向导轨2的安装方法已经作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图14至图17表示能在本发明的系统导轨单元中使用的支承臂8。支承臂8包括:臂主体80;用于固接于监视器的安装板82;固定于安装板82、安装于臂主体80前端的万向接头81。支承臂8借助安装构件83安装于桌子、工作台、坐架等设置面,不必像上述支承臂7那样需要导轨2。
如图14及图15所示,臂主体80包括与上述支承臂7相同的多个臂71、72,臂71与72借助与上述支承臂7相同的铰链装置73连接成在水平面上彼此可转动且可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用于将臂主体80安装于构成安装构件83的支柱832的安装托架831安装于臂71,用于对安装板82或万向接头81的平板部64进行安装的台座板75设于臂72。
构成安装构件83的安装托架831由铝合金形成,包括:可安装于支柱832的安装面的平板841;在该平板841的一个端部朝前方突出的长圆筒状的轴承843。轴承843上下方向设有轴贯通部842。在平板841的另一端侧的中央设有螺钉部贯通孔844,在其上下分别设有螺钉贯通孔845。将安装托架831的轴承843借助垫圈727配置于短臂71的一对后侧轴承714R之间,将长轴728穿过轴承714R的轴贯通孔713及轴承843的轴贯通部842。该长轴728与前述的长轴728通用。然后,如上所述,将垫圈727、碟形弹簧垫圈731及垫圈732、733套入该长轴728的上部及下部,并配置于一对轴承714R的凹部712内后,将螺栓729旋入长轴728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各螺孔730。孔塞734嵌接于这些凹部712进行封闭。短臂71借助上述铰链装置73相对于安装托架831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台座板75包括:能与长臂72的一对轴承724之间嵌合的平板状的台座主体751;在该台座主体751的一个平面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后方突出的长圆筒状的轴承753。在轴承753上下方向设有轴贯通部752。将台座板75的轴承753隔着垫圈(727)配置于长臂72的一对前侧轴承724之间,将短轴754穿过轴承724的轴贯通孔723及轴承753的轴贯通部752。该短轴754是可穿过长臂72的一对轴承724之间的轴,在其上下两端部设有用于螺栓755的螺孔(756)。将垫圈(727)、碟形弹簧垫圈(731)及垫圈(732、733)套入该短轴754的上部及下部,并配置于一对轴承724的凹部722内后,将螺栓755旋入短轴754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各螺孔(756)。孔塞734嵌接于这些凹部722进行封闭。长臂72与台座板75借助上述铰链装置73连接成台座板75相对于长臂72在水平面上能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如图15所示,安装板82为与上述安装板5相同的零件,在此省略说明。该安装板5的背面侧的环状部51构成万向接头81的一部分。
该万向接头81为与上述万向接头6相同的零件,在此省略说明。
支承臂8如此构成,安装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等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监视器安装于该支承臂8前端的安装板82。
使用支柱832作为安装构件83,将支承臂8安装于设置面。该支柱832是与图8所示的支柱42或图9所示的包括夹持构件46的支柱42相同的零件,在此省略说明。
通过使用夹杆将安装托架831固定于支柱832,支承臂8能安装于支柱832。此时,如图15所示,将支承臂8的安装托架831的突出端配置于支柱832的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上的规定位置,将内螺母450配置于支柱主体421内侧的与其相对的规定位置,将螺钉穿过安装托架831上下的各螺钉贯通孔845,旋入内螺母450侧的螺孔内而完成组装。这样,在内螺母450和安装托架831夹住支柱主体421的缺口部420的表面背面的状态下,将夹杆451的螺钉部穿过安装托架831的螺钉部贯通孔844,与内螺母450侧的螺孔卡合,通过转动夹杆451的杆,将安装托架831的突出端与内螺母450旋紧,将支承臂8固定于支柱832。该安装作业是在支柱盖(43)、顶盖(44)没有安装于支柱832的状态下进行的。
图16、图17是表示将支承臂8借助支柱832设置于桌子、工作台、坐架等上,将监视器安装于该支承臂8的情况。在此例中,为了安装两台监视器,将两个支承臂8借助安装构件83(安装托架831和支柱832)设置于设置面,将监视器固接于支承臂8前端的安装板82。
这样,各个监视器被安装于各支承臂8,如图16所示,能并排配置于支柱832的正面,或从支柱的正面朝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移动来调节位置,或朝支柱832的正面推回。此外,如图17所示,也可将支承臂8朝支柱832的左右方向延伸,使监视器相互朝向相反方向。此外,通过该支承臂8的万向接头81的功能,能将监视器朝上下左右方向任意的朝向调节角度,能多样化地改变设备的朝向和位置。
此外,也可借助天花板用或壁面用的安装构件将该支承臂8安装于天花板或壁面,将监视器借助该支承臂8设于天花板、壁面,能与上述相同地使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使用支承臂8,将臂主体80设于用于设置监视器的设置面,将监视器固接安装于借助万向接头81与臂主体80的前端连接的安装板82,因此,通过支承臂8朝多个方向的伸缩功能和万向接头81朝多个方向的角度调节功能,能多样化地改变设置监视器的朝向和位置,能将多个监视器多样化地布置设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若使用该系统导轨单元11,如上所述,能将多个导轨2以在铅垂方向并排排列、或在水平方向多列或单列排列、或环状排列、或有选择地将它们组合的方式设置于管理中心、控制中心等建筑内空间的壁面、天花板、桌子、工作台、摊架的各部等用于设置许多监视器的各设置面,将安装底座3安装于许多监视器中的每一个,由于分别借助该安装底座3将这些设备安装于各导轨2,因而能极其简单地进行许多监视器相对于各设置面的设置、增设及设置后的布置变更。此外,若使用该系统导轨单元11,通过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各种安装托架4、万向接头6、支承臂7等附带零件,能将监视器安装于使用上最合适的朝向、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系统导轨,用于将监视器等至少一个设备设于设置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安装于设置面;
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借助安装构件设于设置面,在所述导轨的上下具有一对槽;以及
至少一个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相对于各所述设备安装,且能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各所述安装底座包括:
固定爪,所述固定爪在上下某一方的第一侧形成为突出状,能与所述导轨的一方的槽卡定;
可动爪,所述可动爪在另一方的第二侧配置成能伸出缩回,能与所述导轨的另一方的槽卡合脱离;以及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用于对所述可动爪进行伸出缩回操作,
所述操作杆借助能对可动爪朝从所述第二侧突出的方向推压的构件、能将可动爪从所述第二侧突出的状态锁定的构件与可动爪动作连接,
各所述设备借助各所述安装底座安装于所述导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进一步包括:
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构成为壳体状,所述固定爪在所述底座主体的上下某一方的第一面一体形成,在所述底座主体的没有形成固定爪的上下另一方的第二面形成有开口;
一对滑动导向件,所述滑动导向件在所述开口内侧朝向底座主体的所述第一面延伸;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能滑动地配置于所述一对滑动导向件之间;以及
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与所述可动构件接近地设置于底座主体内部,
所述可动爪形成于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部,
所述可动构件在平常状态下被所述弹簧构件朝底座主体内部施力,与可动爪一起缩在底座主体内部,
所述安装底座还包括: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可动构件连杆结合;以及
挡块,所述挡块设于底座主体内部,
所述操作杆其中间部在所述底座主体内部轴支承于所述第一面侧,其一端侧朝所述底座主体的外部突出且能转动,且配置于所述底座主体内部的另一端侧借助所述驱动杆与可动构件连接,
所述驱动杆被连杆结合,通过操作杆的转动所述驱动杆朝向所述可动构件延伸,能推压可动构件,
所述挡块能在驱动杆推压可动构件的状态被锁定的位置上对操作杆及/或驱动杆的转动予以限制,
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朝规定方向转动,利用所述驱动杆将可动构件朝所述第二面推压,使可动爪从所述开口突出,通过操作杆及驱动杆与挡块的卡合来锁定该状态,
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朝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解除驱动杆对可动爪的推压,使可动爪从底座主体的所述第二面缩回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还包括用于固接于所述设备的安装板,所述安装底座借助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万向接头,
所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所述前侧环状部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所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所述后侧环状部与所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所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所述平板部为能与安装底座的正面接合的大致平板状,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所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侧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所述圆板部的直径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所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所述圆板部配置在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所述中心的螺孔而与所述平板部的所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所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各所述安装底座借助所述万向接头安装于安装板,从而安装于各所述设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还包括:第一支承臂,所述第一支承臂夹设于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与所述设备或所述万向接头之间;以及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承臂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
所述第一支承臂至少由两个臂构成,所述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6.一种系统导轨,用于将监视器等至少一个设备设于设置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安装于设置面;
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借助安装构件设于设置面,在所述导轨的上下具有一对槽;
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臂,所述第一支承臂相对于各所述设备安装,且安装于所述导轨上;以及
配件,所述配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承臂安装于所述导轨,
所述第一支承臂包括至少两个臂,
所述至少两个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所述配件具有能与所述导轨的一对槽嵌合的安装板,且与所述臂中的一个连接成借助铰链装置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各所述设备借助各所述第一支承臂安装于所述导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还包括用于固接于所述设备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承臂借助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万向接头,
所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所述前侧环状部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所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所述后侧环状部与所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所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所述平板部为能与所述第一支承臂的一端接合的大致平板状,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所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所述圆板部的直径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所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所述圆板部配置在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所述中心的螺孔而与所述平板部的所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所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各所述第一支承臂借助所述万向接头安装于安装板,从而安装于各所述设备。
9.一种系统导轨单元,用于将多个监视器等设备设于设置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导轨,将多个所述导轨以在铅垂方向并排排列、或在水平方向多列或单列排列、或环状排列、或有选择地将它们组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设置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导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导轨单元还包括相对于所述设备安装且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支承臂,
所述安装构件包括安装托架,
所述第二支承臂包括:臂主体;用于固接于所述设备的安装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且安装于所述臂主体前端的万向接头,
所述臂主体由至少两个臂构成,所述臂借助铰链装置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所述安装托架借助铰链装置与所述臂主体的一端连接成在水平面上能彼此转动且能保持于任意的转动角度,
所述安装板在中心具有孔,
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连接成能彼此偏斜且能旋转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前侧环状部,所述前侧环状部在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侧以所述孔为中心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及大致环状的后侧环状部,所述后侧环状部与所述前侧环状部连续地结合,所述前侧环状部及后侧环状部的内周面形成为连续的圆弧状截面,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平板部、多个突状部、圆板部,
所述平板部能与所述臂主体连接,在中心具有带螺孔的凸部,
所述多个突状部沿着平板部的正面周缘以能贯通第一接头的形态突出设置,在各突状部的外侧面具有能与第一接头的内周面卡合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滑动构件,在各突状部的内侧面具有从前端朝向平板部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整体形成为朝着平板部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
所述圆板部的直径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的前端侧的内径基本相同,所述圆板部在中心具有螺孔,
所述圆板部配置在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倾斜面上,螺栓穿过所述中心的螺孔而与所述平板部的所述凸部螺合,通过旋紧该螺栓而将所述圆板部压入组装于所述多个突状部的内侧。
CN201110365888.5A 2010-11-04 2011-11-04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Active CN102573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7582 2010-11-04
JP2010247582A JP5193264B2 (ja) 2010-11-04 2010-11-04 システムレール及びシステムレール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3380A true CN102573380A (zh) 2012-07-11
CN102573380B CN102573380B (zh) 2016-02-10

Family

ID=4626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5888.5A Active CN102573380B (zh) 2010-11-04 2011-11-04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93264B2 (zh)
KR (1) KR101886122B1 (zh)
CN (1) CN1025733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236A (zh) * 2014-02-05 2015-08-05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6969378A (zh) * 2015-12-10 2017-07-21 通用电气公司 燃烧器组件提升系统
CN112771838A (zh) * 2018-12-25 2021-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5977B1 (ko) * 2012-06-27 2014-07-04 한국산업은행 전자칠판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고정장치
KR200465508Y1 (ko) * 2012-07-25 2013-02-22 추정석 다중 모니터 장치
KR101794752B1 (ko) * 2017-07-06 2017-11-08 주식회사 시그널웍스 멀티 모니터 가변 프레임
CN110333136B (zh) * 2019-08-08 2024-03-2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模拟深埋隧道多角度穿越断层的断层错动试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9373Y (zh) * 2003-01-30 2004-01-14 捷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调整支架
CN201215231Y (zh) * 2008-06-19 2009-04-01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固定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9397A (ja) * 1998-07-13 2000-01-28 Purse Japan:Kk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ための自在ホルダー
WO2001035796A1 (en) * 1999-11-18 2001-05-25 Claiteal Pty Ltd Support arm for visual display unit
JP3909464B2 (ja) 2001-06-13 2007-04-25 日本フォーム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モニター監視用ラック
KR100846893B1 (ko) * 2001-08-17 2008-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박판 모니터용 스탠드 장치
JP3711451B2 (ja) * 2002-02-12 2005-11-02 日研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用ホルダ
JP2004191601A (ja) * 2002-12-10 2004-07-08 Celestar Lexico-Sciences Inc ディスプレイスタンド及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並びに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の使用方法
KR200326988Y1 (ko) * 2003-06-05 2003-09-19 김시연 Lcd모니터 지지대
JP2005245962A (ja) * 2004-03-08 2005-09-15 Olympus Corp 医療用モニター装置
US8407944B2 (en) * 2004-12-06 2013-04-02 Steelcase Inc. Multi-use conferencing space, table arrangement and display configuration
US20100128423A1 (en) * 2009-03-10 2010-05-27 Jerry Moscovitch Stand for a Plural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9373Y (zh) * 2003-01-30 2004-01-14 捷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调整支架
CN201215231Y (zh) * 2008-06-19 2009-04-01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固定座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236A (zh) * 2014-02-05 2015-08-05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4822236B (zh) * 2014-02-05 2018-01-23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6969378A (zh) * 2015-12-10 2017-07-21 通用电气公司 燃烧器组件提升系统
CN112771838A (zh) * 2018-12-25 2021-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2771838B (zh) * 2018-12-25 202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00151A (ja) 2012-05-24
CN102573380B (zh) 2016-02-10
JP5193264B2 (ja) 2013-05-08
KR101886122B1 (ko) 2018-08-07
KR20120047833A (ko) 2012-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3380A (zh) 系统导轨及系统导轨单元
WO2008145902A3 (fr) Dispositif orthopedique implantable constitue d'une structure support munie d'au moins un orifice associe a un ecrou, pour le passage d'une vis de fixation
US9669255B2 (en) Glute ham developer
US20140191081A1 (en) Seat Base For Aircraft
DE102017107445B4 (de) Sitzverbindungsvorrichtung
US9717637B2 (en) Lateral support assembly
CA2336056A1 (en) Construction system
CN204852807U (zh) 可调节式液晶电视挂架
CN21146816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车载lng气瓶支撑装置
DE202019003660U1 (de) Vorrichtung zum Hub- und Fixierung von Lasten (z.B. Zweiräder) ohne Antrieb und ohne eigener Energieversorgung, mit Steckverbindung für einen externen Antrieb der auf/an der Säulenkonstruktion adaptierbar (aufsteckbar) ist und eine einstellbare Führung aufweist
CN105642384B (zh) 一种化学实验铁架台的重心调节装置
US10508671B2 (en) Multi-Orientable strut channel support system
CN207514525U (zh) 一种承重型桌面三脚架
CN206001209U (zh) 一种智能交通违章信息采集的升降式影像采集系统
CN204829192U (zh) 可调节液晶电视方位的液晶电视挂架
CN203753334U (zh) 一种车把调节装置
CN202691488U (zh) 平板电脑支架
CN104783504A (zh) 一种适用于多位体态的可调式便携阅读架
CN103198764A (zh) 显示模块
DE102011118725B4 (de) Kopf einer Zweiradstütze mit Winkelveränderungsausgleich
CN217204636U (zh) 用于折叠板房的可调节支撑脚
CN211673544U (zh) 可调式园林用种植盆放置架
DE102010056441A1 (de) Hub- und kipptisch in Scharnier-Gelenk-Bauweise
CN212929413U (zh) 三脚架的固定滑架
DE20100927U1 (de) Doppelte Plattform als Schirmbar zur Befestigung am Gestänge von Sonnenschirm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