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0172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0172A
CN102570172A CN2011103459665A CN201110345966A CN102570172A CN 102570172 A CN102570172 A CN 102570172A CN 2011103459665 A CN2011103459665 A CN 2011103459665A CN 201110345966 A CN201110345966 A CN 201110345966A CN 102570172 A CN102570172 A CN 102570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ivotal parts
connector
connecting objec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59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0172B (zh
Inventor
吉见尚将
樋田真人
深泽豪纪
小仓幸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DKK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0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0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1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61Pivoting lever having extendable hand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用于与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在其中设置并保持所述触头并且具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的壳体,以及可转动地或枢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枢轴部件。根据本发明,所述枢轴部件在其预定位置处安装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单元的辅助部件。借助于所述辅助部件,能够容易地使所述枢轴部件转动或枢轴运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诸如移动计算机、投影仪、电视机等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电气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更特别地,涉及具有辅助部件的连接器,即使是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该辅助部件也容易使连接器的枢轴部件(pivoting member)转动或枢轴运动。
背景技术
已存在具有枢轴部件的连接器,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以使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连接对象(connecting object)与连接器相连接。这种连接器包括至少多个触头、壳体和枢轴部件。适合于通过枢轴部件的枢轴运动连接到连接对象的连接器通常分为前锁紧型和后锁紧型。在前锁紧型中,枢轴部件在连接器的供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那一侧转动,而在后锁紧型中,枢轴部件在连接器的装配开口的相对侧转动。
并入本文的通过使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来使其触头与连接对象相接触的连接器的示例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31,561(1999)(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后锁紧型连接器、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71,160(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后锁紧型连接器、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73,043(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后锁紧型连接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48,886(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前锁紧型连接器、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31,348(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前锁紧型连接器。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31,561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越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可靠地连接扁平电缆的连接器。所公开的连接器被构造为当设置于用于扁平电线8的插入开口5的相对侧的开口6处的枢轴部件4处于枢轴运动的起始位置时,枢轴部件4的推压部分4b未紧靠在触头元件3的角3a2的外周上,从而连接器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自由地插入或移除扁平电线8,当枢轴部件4枢轴运动时,枢轴部件4的推压部分4b推压触头元件的角3a2的外周,以使其弹性变形,从而在压力下,接触部分3a1连接到扁平电线8,在枢轴部件4的枢轴运动的终止位置处,枢轴部件4的推压部分4b压迫触头元件3的角3a2的顶点P2,以通过触头元件3的弹性回复力在保持连接状态的方向上产生力。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71,160中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通过滑块16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0或柔性扁平电缆牢固推压到触头14的接触部分22上,而不需要降低各个部件的强度和规格或者客户的要求,并且获得优越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的导体间距和减小的总高度。所公开的是特别实现减小的总高度的发明目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触头14,每个触头14包括接触部分22、连接部分24以及位于接触部分22与连接部分24之间的弹性部分34和支点部分32、以及在面对连接部分24的位置从弹性部分34延伸的压力接收部分20,接触部分22、弹性部分34、支点部分32和连接部分24设置成曲柄(crank)的形式,滑块16包括在纵向方向上连续设置的推压部分36,滑块16枢轴安装在壳体12上,从而推压部分36在触头14的连接部分22和压力接收部分20之间的空间中枢轴运动。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73,043中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10,其实现与连接对象的稳定连接,同时考虑到声学技术和降低的连接器总高度。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10包括所需数量的触头14,每个触头14具有适合于接触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26、在其中保持和固定触头14并且具有供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20的壳体12、以及用于推压触头14的枢轴部件18,在该连接器10中设置有用于覆盖壳体12的外壳19,壳体12具有覆盖和隔离触头14的接触部分26的顶板部分50,枢轴部件18设置有平行于壳体12的顶板部分50延伸的凸出壁60,从而当枢轴部件18打开时(当连接对象未插入到壳体中时),凸出壁60接合外壳19的上表面74。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48,886中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其构造不妨碍连接器的总高度的降低,并且能够实现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基板上的更小的安装面积。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3、在横向方向上以预定间距互相平行地设置在绝缘壳体3中的多个端子4、以及具有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推靠在端子4的接触部分17a上的推压部分的枢轴盖子2。枢轴盖子2被支撑在绝缘壳体3上,以在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插入开口5那一侧相对于绝缘壳体3枢轴运动,当枢轴盖子2枢轴运动时,从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插入开口5的那一侧观察,枢轴盖子2的处于比壳体3上安装枢轴盖子2的安装部分更深的部分的深部6在绝缘壳体3上方沿圆形路线运动。通过这种方式,枢轴盖子2在从所述插入开口5的一侧向深部6延伸的绝缘壳体3的宽度区域中可枢轴运动。
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31,348中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通过滑块16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2或柔性扁平电缆牢固地推靠在触头14的接触部分20上,从而完全避免连接失效。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2或柔性扁平电缆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包括触头14,每个触头14具有适合于接触柔性印刷电路板42或柔性扁平电缆的接触部分20、用于保持和固定触头14的挡块(block)12以及可枢轴运动地安装在挡块12上的滑块16,滑块16包括适合于在滑块16枢轴运动时推压柔性印刷电路板42或柔性扁平电缆的推压部分32,推压部分32适合于被挡块12或触头14约束,从而在推压柔性印刷电路板42或柔性扁平电缆时防止推压部分32在与其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近来,电气和电子设备,特别是通信设备的趋势是几何尺寸越来越小。在这种趋势下,连接器的小型化也取得了进步。在这些情况下,常将连接器构造成当枢轴部件已枢轴运动到锁紧状态时,连接器的高度基本等于壳体的高度。这样做的结果是很难操作枢轴部件使其枢轴运动。此外,很多情况下这种类型的连接器是安装在设备中的,从而很难获得足够的空间使枢轴部件枢轴运动,导致不良的可操作性。
此外,即使可以获得空间,操作枢轴部件仍有难度,因为连接器处于设备中。此处所指出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5中所公开的前锁紧型连接器和后锁紧型连接器中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容易地使枢轴部件枢轴运动的辅助部件的连接器。
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在其中设置并保持所述触头并且具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的壳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枢轴部件,其中所述枢轴部件在其预定位置处安装有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装置的辅助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部件上的接合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上的锚固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枢轴部件中的凹陷部分,而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凸起和凹槽部分,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装配到所述枢轴部件的所述凹陷部分中,所述凹槽部分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容纳所述枢轴部件的隆起(ridge)。
优选的是,在所述辅助部件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部分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设置有引导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与所述装配开口相对的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头包括选自于两种类型的触头的至少任一类型的触头。一种类型为第一触头,每个第一触头至少包括第一接触部分、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一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在面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位置延伸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弹性部分、所述第一支点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设置成曲柄的形式。另一种类型为第二触头,每个第二触头至少包括第二接触部分、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二弹性部分和第二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弹性部分、所述第二支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成U形的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与所述装配开口相对的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细长形状的推压部分,所述推压部分连续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适合于作用在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上,所述枢轴部件进一步设置有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通过所述推压部分对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的作用,将所述连接器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上。
在本发明的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用于固定到所述壳体中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殊实施例,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和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提供了与所述触头分离的至少具有适合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的部件,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产生下列重要功能和效果。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即使处于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枢轴部件。
(1)在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中,包括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适合于接触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在其中设置并保持所述触头并且具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的壳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枢轴部件,根据本发明,所述枢轴部件在其预定位置处安装有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装置的辅助部件。因此,所述连接器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具有优越的可操作性,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
(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部件上的接合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上的锚固部分。因此,所述连接器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具有优越的可操作性,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
(3)在本发明的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枢轴部件中的凹陷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凸起和凹槽部分,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装配到所述枢轴部件的所述凹陷部分中,所述凹槽部分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容纳所述枢轴部件的隆起。使用这种配置,所述连接器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具有优越的可操作性,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
(4)优选地,在所述辅助部件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部分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设置引导件。因此,所述连接器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具有优越的可操作性,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此外,所述辅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枢轴部件上。
(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与所述装配开口相对的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头包括选自于两种类型的触头的至少任一类型的触头。一种类型为第一触头,每个第一触头至少包括第一接触部分、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一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在面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位置延伸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弹性部分、所述第一支点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设置成曲柄的形式。另一种类型为第二触头,每个第二触头至少包括第二接触部分、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二弹性部分和第二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弹性部分、所述第二支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成U形的形状。因此,即使使用其枢轴部件在设备中处于更加内部的位置的后锁紧型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也能通过简单的构造达到优越的可操作性,并且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此外,所述辅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枢轴部件上。
(6)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与所述装配开口相对的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细长形状的推压部分,所述推压部分连续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适合于作用在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上,所述枢轴部件进一步设置有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通过所述推压部分对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的作用,将所述连接器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上。因此,即使使用其枢轴部件在设备中处于更加内部的位置的后锁紧型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也能通过简单的构造达到优越的可操作性,并且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此外,所述辅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枢轴部件上。
(7)在本发明的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用于固定到所述壳体中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通过这样的构造,即使使用其枢轴部件在设备中处于更加内部的位置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也能通过简单的构造达到优越的可操作性,并且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此外,所述辅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枢轴部件上。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殊实施例,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那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和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提供了与所述触头分离的至少具有适合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的部件,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因此,即使使用其枢轴部件在设备中处于更加内部的位置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也能通过简单的构造达到优越的可操作性,并且即使在有限的狭窄空间中,也可以容易地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枢轴部件。此外,所述辅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枢轴部件上。
结合附图,参考接下来的具体描述和权利要求,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装配开口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连接器在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B是从连接器的上方观察的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连接器在关闭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连接器沿其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2A是辅助部件从其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那一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2B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2A所示的辅助部件的透视图;
图2C是图2B所示的辅助部件沿其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3A是图1A中显示的枢轴部件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枢轴部件上下颠倒的透视图;
图3C是图3A所示的枢轴部件的剖面图;
图4A是图1A中显示的壳体从其装配开口观察的透视图;
图4B是从装配开口的相反侧观察的图4A所示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4C是壳体沿一个用于触头的插入凹槽剖开的剖面图;
图5A是第一触头的透视图;
图5B是第二触头的透视图;
图6A是从装配开口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连接器在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B是从装配开口上方观察的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图6A所示的连接器在关闭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C是图6A所示的状态下的连接器沿辅助部件的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7A是图6A中显示的辅助部件从其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那一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7B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7A所示的辅助部件透视图;
图7C是图7B所示的辅助部件沿其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8A是从装配开口观察的图6A中显示的枢轴部件透视图;
图8B是从装配开口的相反侧观察的图8A所示的枢轴部件的透视图;
图8C是图8A所示的枢轴部件的剖面图;
图9A是从装配开口观察的图6A中显示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9B是从装配开口的相反侧观察的图9A所示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9C是图9A所示的壳体沿用于触头的插入凹槽剖开的剖面图;
图10是第一触头的透视图;
图11A是从装配开口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连接器在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1B是从装配开口上方观察的具有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辅助部件的图11A所示的连接器在关闭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1C是图11B所示的状态下的连接器沿其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12A是图11A中显示的辅助部件从其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那一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12B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12A中显示的枢轴部件的透视图;
图12C是辅助部件沿其中心剖开的剖面图;
图13A是从装配开口观察的图11A中显示的枢轴部件透视图;
图13B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13A中显示的枢轴部件的透视图;
图13C是图13A所示的枢轴部件的剖面图;
图14A是从装配开口观察的图11A中显示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14B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11A中显示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14C是图14A中显示的壳体沿一个用于触头的插入凹槽剖开的剖面图;以及
图15是图11A所示的连接器中使用的触头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构成本发明的重要方面的是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包括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适合于接触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在其中设置和保持触头并且具有供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的壳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的枢轴部件,其中具有用于接合枢轴部件的接合装置的辅助部件在枢轴部件的预定位置安装在枢轴部件上。词语“预定位置”在这里理解为表示仅通过推压辅助部件使枢轴部件能够容易地枢轴运动的位置。考虑到平衡等等,这种位置理想地位于枢轴部件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换言之,具有枢轴部件的连接器设置有用于使枢轴部件的枢轴运动变得容易的辅助部件。
首先参考图2A至图2C、图7A至图7C以及图12A至图12C来解释构成本发明的重要方面的辅助部件20、21和22。辅助部件20用于后锁紧型连接器,辅助部件21同样用于后锁紧型连接器,该后锁紧型连接器具有比使用辅助部件20的连接器的总高度还要低的总高度,而辅助部件22用于前锁紧型连接器。所述辅助部件20、21和22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辅助部件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
每个辅助部件20、21和22具有将辅助部件安装在枢轴部件50、51和52上的接合装置。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辅助部件20、21和22上的接合部分以及设置在枢轴部件50、51和52上的锚固部分。所述枢轴部件50、51和52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有凹陷部分507、517和527作为所述锚固部分,而所述辅助部件20、21和22可以形成有适合于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分507、517和527中的凸起202、212和222以及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枢轴部件50、51和52的隆起或尖端506、516和526的凹槽部分201、211和221。所述凸起202、212和222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它们能够分别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分507、517和527中即可,可以考虑保持力、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进行适当的设计。所述凹槽部分201、211和221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它们能够在其中分别容纳所述枢轴部件的隆起或尖端506、516和526即可,可以考虑保持力、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进行适当的设计。
通过上述构造,辅助部件可以相对于枢轴部件在其纵向方向上运动,以将辅助部件安装在枢轴部件上。存在作为另一装置的咬合接合装置(snap-engagingmeans)(未显示),其中将辅助部件沿其横向方向而不是纵向方向推靠在枢轴部件上,从而设置在所述辅助部件上的凸起咬合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中的接合部分中,从而将这些部件牢固地保持在一起。可以考虑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设计部件的相关部分的形状和尺寸,以便实现上述功能。
所述辅助部件20、21和22在凸起202、212和222或凹槽部分201、211和221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引导件204、214和224。引导件204、214和224被形成为如图所示的斜切(chamfer)或斜面,以便于辅助部件20、21和22插入到枢轴部件50、51和52中。引导件204、214和22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便于辅助部件安装到枢轴部件上即可,可以考虑功能、可加工性等等来进行适当的设计。
所述辅助部件20、21和22在其中心形成有凹陷203、213和223。所述凹陷203和223适合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50和52的凸起508和528,以相对于枢轴部件50和52分别定位辅助部件20和22。在图7A至图7C所示的实施例中,辅助部件21形成有凹陷213,而枢轴部件51不具有凸起。但是,从辅助部件定位的观点看来,理想的是在枢轴部件51上设置凸起。所述凹陷203、213和223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分别接合所述枢轴部件50和52的凸起508和528即可,可以考虑功能、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进行适当的设计。
参考图1A至图5B来解释后锁紧型连接器10的一个实施例。此处使用的辅助部件20上文已经描述过。其他配置将在下文中解释。
首先描述枢轴部件50。枢轴部件50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枢轴部件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
所述枢轴部件50主要包括要装配在壳体30中以使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的轴505、适合于作用于或推压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压力接收部分406和426的推压部分502、通过位于锚固孔503之间的隔离物504彼此独立地单独形成的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压力接收部分406和426的锚固孔503、以及用于致动枢轴部件50的致动部分501。在该实施例中,枢轴部件进一步包括将要容纳在所述辅助部件20的凹槽部分201中的隆起或尖端506、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凸起202的凹陷部分507、以及适合于接合所述凹陷203的凸起508。
在该实施例中,枢轴部件50具有大致为十字形的横截面。所述轴505形成枢轴部件50的枢轴运动的支点,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30的纵向端部中。此外,所述轴505不是紧密地配合在壳体30的轴承孔(bearing hole)中,而是宽松地配合在壳体的轴承孔中,具有一些余隙,从而当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时,由于围绕轴505的轴承孔的余隙,枢轴的位置变化。枢轴部件50进一步在其两个纵向端部都设置有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适合于接合壳体30,以便当所述推压部分502作用于所述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时防止枢轴部件50向上抬起。锁紧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所述壳体30即可,可以考虑连接器10的功能、尺寸和强度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枢轴部件50具有凸出的底部,其连续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分403的面对所述第一触头的压力接收部分的那一侧。
所述枢轴部件50的推压部分502用于推压所述第一触头40或第二触头42的压力接收部分406或426,其形状优选为细长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特别为椭圆形。使用这种椭圆形状,当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从而作用于或推压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时,借助于由推压部分502的椭圆形状所引起的接触高度的变化,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接触部分401和第二接触部分421推靠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推压部分502可以形成为任意形状,只要其能够转动,从而作用于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并且借助于由例如椭圆形的主轴和次轴的差异所引起的接触高度的变化,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能够被抬起。可以考虑这些功能来适当地设计推压部分502的形状和尺寸。所述枢轴部件50进一步具有用于改善其可操作性的致动部分501。
所述枢轴部分50设置有隆起或尖端506,该隆起或尖端506的大小要容纳在所述辅助部件20的凹槽部分201中。所述枢轴部件50进一步形成有凹陷部分507,所述辅助部件20的凸起202装配到凹陷部分507中。隆起或尖端506和凹陷部分507形成用于致使辅助部件20与枢轴部件50接合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枢轴部件50具有两个凹陷部分507,如图所示,每侧一个,但是枢轴部件50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凹陷部分507。在这种情况下,辅助部件也只具有一个凸起202。所述隆起或尖端506以及所述凹陷部分50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隆起或尖端506装配在所述辅助部件20的凹槽部分201中并且凹陷部分507容纳凸起202即可,可以考虑其功能、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陷部分507在枢轴部件50的纵向方向上直线延伸,可以具有U形或C形横截面,只要可以实现其功能即可。
所述枢轴部件50在其中心进一步设置有凸起508,凸起508适合于与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20中的凹陷203接合,从而相对于枢轴部件50来保持和定位辅助部件20。所述凸起508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辅助部件20的凹陷203即可,可以考虑功能、保持力、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当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时,枢轴运动的反作用力使枢轴部件50本身趋于变形。为了防止这种变形,枢轴部件50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的锚固孔503。借助于位于锚固孔之间的隔离物,锚固孔503是彼此独立的。稍后在触头的描述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如何防止枢轴部件的变形。彼此独立地设置的锚固孔503用于借助于位于其间的间隔物来保持枢轴部件50的强度,并且防止其在枢轴运动时发生变形。上文所述的枢轴部件50在壳体上枢轴安装在其装配开口5的相对侧,即在第一触头40的连接部分那一侧。
下面将参考图5A和图5B来解释两种类型的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通过已知技术的压力加工(press-working)来形成。用于形成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合金、磷青铜等等,其满足弹性、导电性等要求。
首先描述图5A所示的第一触头40。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触头40基本上是如图5A所示的H形,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接触部分401(如图5A所示位于触头的上部)、将连接到基板等等上的第一连接部分403、将固定到壳体30上的第一固定部分402、第一支点部分404、第一弹性部分405、以及适合于被枢轴部件50推压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在其一端设置有如图5A所示向内或向下凸出的凸起。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01、所述第一弹性部分405、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04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403基本设置成曲柄的形式。第一连接部分403设置有朝向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凸出的凸出底部,从而当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时,推压部分502作用于第一触头40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头40在支点部分404附近形成有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朝向壳体30的装配开口5向下倾斜,从而有助于降低连接器的总高度。上文所述的凸出底部用于调整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和第一连接部分403之间的距离,以便通过推压部分50获得枢轴部件50的稳定的枢轴运动。可以考虑这种功能来适当地设计凸出底部的高度。
考虑基板的焊盘(land)的位置、基板上的图形的位置、狭窄空间等等来适当地确定所述第一连接部分403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根据所需要的规格,第一连接部分403的位置被设置成面对第一接触部分401或者面对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此外,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与基板上的焊盘的位置相对应,相邻触头的连接部分是交错的(staggered)。在第一触头40的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403设置在面对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那一侧。为了有助于与柔性印刷电路板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01是凸起的形式。如图5A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403是表面安装型(SMT)。其也可以是插件型(dip type)的。在另一种情况中,根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规格,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01相反地设置另一第一接触部分401。在这种情况下,柔性印刷电路板被包围在两个接触部分401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40包括从第一支点部分404延伸并面对第一接触部分401的第一延伸部分407。
当柔性印刷电路板已插入到连接器10中时,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04、所述第一弹性部分405和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如下文所述那样工作。在柔性印刷电路板已经插入连接器10之后,当枢轴部件50枢轴运动时,枢轴部件50的推压部分502转动,从而作用于第一触头40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进而导致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抬起。因此,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的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触头40的第一弹性部分405绕第一触头40的第一支点部分404朝向第一接触部分401倾斜,从而将第一接触部分401推靠到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可以适当地设计第一支点部分404、第一弹性部分405和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的尺寸和形状,以便实现这些功能。如图所示,第一触头40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优选地在一端设置有凸起。当使推压部分502作用于第一触头40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时,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进入枢轴部件50的锚固孔503中,第一触头40的凸起接合锚固孔503,从而承受枢轴部件50的枢轴运动的强反作用力。凸起的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可将其适当地设计到凸起可被捕获到枢轴部件50的锚固孔503中的程度。
接下来将解释第二触头42。在下文中只讨论第二触头42与第一触头40的区别。与第一触头40类似,第二触头42基本上是如图5B所示的H形,主要包括适合于接触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第二接触部分421(如图5B所示位于触头的上部)、将连接到基板上的第二连接部分423、将固定到壳体30上的第二固定部分422、第二支点部分424、第二弹性部分425、以及适合于被所述枢轴部件50推压的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所述第二接触部分421、所述第二弹性部分425、所述第二支点部分42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423基本设置成U形。与第一触头相类似,第二连接部分423是表面安装型(SMT)的。其也可以是插件型的。
尽管与第一触头存在一些形状上的区别,但第二触头42与第一触头40的主要区别仅在于构造,即第二连接部分423和第二延伸部分427设置在颠倒的位置。换言之,在第一触头40中,第一连接部分403面对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06,第一延伸部分407面对第一接触部分401,在第二触头42中,第二连接部分423面对第二接触部分421,第二延伸部分427面对第二压力接收部分426。
下面参考图4A至图4C来描述壳体30。壳体30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的。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壳体30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
所述壳体30形成有插入槽301,所需数量的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通过压装、钩挂(hooking)(切缝)、焊接等等分别插入和固定到插入槽301中。壳体30进一步形成有装配开口5,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到装配开口5中。以这样的方式适当地设计装配开口5的尺寸:柔性印刷电路板能够插入到装配开口5中,在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到装配开口5中之后,枢轴部件50能够推压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壳体30在两个纵向端部设置有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装配枢轴部件50的轴505的轴承部分,以使枢轴部件50能够枢轴运动。如上文所述,轴承部分相对于容纳在其中的轴505具有余隙,从而实现枢轴部件50的推压部分502的特殊转动(枢轴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轴承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在其中容纳枢轴部件50的轴时留有余隙,以允许枢轴部件50的枢轴运动,从而实现刚刚描述的推压部分502的特殊转动,考虑壳体30的这种功能、强度和尺寸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此外,所述壳体30设置有用于覆盖或隔离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第一接触部分401和第二接触部分402的顶板部分302。顶板部分302用于提高壳体对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的防尘能力。可以考虑壳体30的这种功能、强度、枢轴部件50的枢轴运动能力和强度等等来适当地设计顶板部分的尺寸和形状。考虑到期望降低的连接器总高度,将所述壳体30的壁的厚度制造得尽可能的薄。
如图5A和图5B所示,两种类型的所述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基本显示为H形。但是,可以从第一触头40和第二触头42上去除第一延伸部分407和第二延伸部分427,以形成大致h形的触头。
在上文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一个连接器中使用两种类型的触头。但是连接器可以只具有第一触头,或者只具有第二触头。换言之,连接器可以具有两种类型的触头中的任一种类型。
参考图6A至图10来解释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1。连接器11主要包括壳体31、枢轴部件51、第一触头41和辅助部件21。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1实现了比第一实施例更加降低的连接器总高度。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辅助部件21之前已经描述过。
参考图6A至图10来解释连接器11的元件。首先描述枢轴部件51。枢轴部件51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的。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枢轴部件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
所述枢轴部件51主要包括装配在壳体31中以使枢轴部件51枢轴运动的轴515、适合于推压所述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的推压部分512、以及通过位于锚固孔之间的隔离物514限定的彼此独立地单独形成的用于在其中容纳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的锚固孔513。轴515形成枢轴部件51的枢轴运动的支点,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31的纵向端部中。枢轴部件51进一步在其两个纵向端部都设置有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适合于接合壳体31,以便当推压部分512推压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时防止枢轴部件51向上(在图中观察到的向上方向中)抬起。锁紧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所述壳体31即可,可以考虑连接器的上述功能、尺寸和强度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枢轴部件51的推压部分512用于推压所述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其形状优选为细长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特别为椭圆形。使用这种椭圆形状,当枢轴部件51枢轴运动从而致使推压部分512作用于或推压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时,借助于由推压部分512的椭圆形状所引起的接触高度的变化,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一触头41的第一接触部分411推靠在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上。推压部分512可以形成为任意形状,只要其能够转动,从而作用于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并且借助于由例如椭圆形的主轴和次轴的差异所引起的接触高度的变化,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能够被抬起。
当枢轴部件51枢轴运动时,枢轴运动的反作用力使枢轴部件51本身趋于在中部变形。为了防止这种变形,枢轴部件51形成有锚固孔513,锚固孔513通过位于锚固孔513之间的隔离物514的限定而彼此独立。锚固孔513接合第一触头41的凸起,以防止枢轴部件51变形。彼此独立设置的锚固孔513用于保持枢轴部件51的强度,并且防止其在枢轴运动时发生变形。
所述枢轴部分51设置有隆起或尖端516,该隆起或尖端516的大小要容纳在所述辅助部件21的凹槽部分211中。所述枢轴部件51进一步形成有凹陷部分517,所述辅助部件21的凸起212装配到凹陷部分517中。隆起或尖端516和凹陷部分517形成用于安装辅助部件21使其与枢轴部件51接合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枢轴部件51可以具有两个凹陷部分517,但是枢轴部件51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凹陷部分517。在这种情况下,辅助部件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凸起212。所述隆起或尖端516以及所述凹陷部分51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隆起或尖端516装配在辅助部件21的凹槽部分211中并且凹陷部分517容纳凸起212即可,可以考虑其功能、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陷部分517在枢轴部件51的纵向方向上直线延伸,可以具有U形或C形横截面,只要可以实现其功能即可。
所述枢轴部件51优选地在其中心进一步设置有适合于与所述辅助部件21中形成的凹陷213接合的凸起,从而保持和定位所述辅助部件21。所述凸起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所述辅助部件21的凹陷213即可,可以考虑功能、保持力、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由于枢轴部件51的枢轴运动的反作用力很强,通过在锚固孔513之间形成隔离物514来在枢轴部件51中彼此独立地形成适合于在其中容纳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的锚固孔513。借助于隔离物514,锚固孔513彼此独立地设置,以保持枢轴部件51的强度,并且防止枢轴部件51在其枢轴运动时发生变形。上文所述的枢轴部件51在壳体31上枢轴安装在与其装配开口5相对的那一侧,即第一触头41的第一连接部分413的同侧。
下面将参考图10来描述第一触头41。第一触头41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通过已知技术的压力加工来形成。用于形成第一触头41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合金、磷青铜等等,其满足弹性、导电性等要求。
所述触头41基本上是如图10所示的H形的,主要包括适合于接触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第一接触部分411、将连接到基板上的第一连接部分413、将固定到壳体31上的第一固定部分412、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413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分415和第一支点部分414、从第一弹性部分415延伸并且被设置成面对第一连接部分413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以及从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14以面对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11的方式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417。第一触头41可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分417的端部设置有另一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被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11并且适合于接触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位于上侧(设置在图10中的上部)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11、所述第一弹性部分415、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14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413基本设置成曲柄的形式。所述第一接触部分411具有凸起形状,以确保与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接触。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413是如图10所示的表面安装型(SMT)的。其也可以是插件型的。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两个接触部分,两个接触部分被设置成面对彼此,从而所插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被两个接触部分包围,以确保其间的电性接触。
当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已插入到连接器11中时,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14、所述第一弹性部分415和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用于执行下文所描述的下列功能。在柔性印刷电路板已经插入连接器11的装配开口5中之后,当枢轴部件51枢轴运动时,枢轴部件51的推压部分512转动,从而作用于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进而导致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抬起。作为结果,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的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触头41的第一弹性部分415绕第一触头41的第一支点部分414朝向第一接触部分411倾斜,从而将第一接触部分411牢固地推靠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上。可以适当地设计所述第一支点部分414、所述第一弹性部分415和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的尺寸和形状,以便实现这些功能。
此外,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优选地在一端设置有凸起,从而防止由于枢轴部件51的推压部分512作用于第一触头41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416,枢轴部件51的枢轴运动的强反作用力使枢轴部件51的中心向外变形。第一触头41的凸起的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可将其适当地设计到枢轴部件51的推压部分512容易地接合第一触头41的凸起的程度。
下面解释与图10中显示的第一触头41不同的另一触头。下面仅描述与第一触头41的不同之处。这种触头不具有从第一支点部分414延伸并面对第一接触部分411的第一延伸部分417,从而形成h形触头。
最后参考图9A至图9C来描述壳体31。壳体31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的。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壳体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
如图9A至图9C所示,壳体31形成有插入槽311,所需数量的第一触头41通过压装、钩挂(切缝)、焊接等等分别插入和固定到插入槽311中。壳体31在两个纵向端部设置有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装配枢轴部件51的轴515的轴承部分,从而使枢轴部件51能够相对于壳体31枢轴运动。轴承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枢轴部件51能够围绕轴枢轴运动即可,可以考虑壳体31的这种功能、强度和尺寸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此外,壳体31在两个纵向端部处在与枢轴部件51的锁紧部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锚固部分。
壳体31进一步设置有用于覆盖或隔离第一触头41的第一接触部分411的顶板部分312。顶板部分312用于提高壳体对第一触头41的防尘能力。可以考虑所述壳体31的功能、强度、枢轴部件51的枢轴运动能力和强度等等来适当地设计顶板部分的尺寸和形状。考虑到期望降低的连接器总高度,将所述壳体31的壁的厚度制造得尽可能的薄。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一个连接器中只使用一种类型的所述第一触头41。但是连接器可以具有两种类型的触头,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或者具有与第一触头41不同类型的触头。换言之,连接器可以只具有两种类型的触头中的任一种类型。(连接器可以具有任一类型或全部两种类型的触头)
参考图11A至15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前锁紧型连接器12。连接器12主要包括壳体32、枢轴部件52、第一触头43和辅助部件22。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辅助部件22的构造已在之前描述过。因此对于连接器12,将描述多个触头43、壳体32和枢轴部件52。
首先参考图13A至图13C来描述枢轴部件52。枢轴部件52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的。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枢轴部件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所述枢轴部件52主要包括适合于分别可转动地接合所述触头43的轴525、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推靠在所述触头43的接触部分431上的一个或多个推压部分522、通过位于锚固孔之间的隔离物524彼此独立地单独形成的用于在其中分别容纳所述触头43的接合部分434的锚固孔523、适合于装配到所述辅助部件22的凹槽部分221中的隆起或尖端526、以及用于容纳辅助部件22的凸起222的凹陷部分527。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轴525形成枢轴部件52的枢轴运动的支点,并且适当地接合或配合在所述触头43的接合部分434的凹陷435中。但是,枢轴部件52可以在其两个纵向端部都设置有适合于配合到壳体32的两个纵向端部中设置的轴承部分中的轴(未显示),如同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枢轴部件进一步在两个纵向端部都设置有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适合于接合壳体32,以便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被推靠在所述触头43上时枢轴部件52抬起(在图中观察到的向上方向上)。锁紧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所述壳体32即可,可以考虑连接器12的功能、尺寸和强度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压部分522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推靠在所述触头43的接触部分431上,并且形成平面。根据具体情况,所述轴525而不是推压部分522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的,从而借助于由椭圆形的主轴和次轴的差异所引起的接触高度的变化,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推靠在触头43的接触部分431上,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中那样。所述一个或多个推压部分52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推靠在触头43的接触部分431上即可,可以考虑其功能、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所述枢轴部件52设置有锚固孔523,锚固孔523通过位于锚固孔523之间的隔离物524彼此独立形成并且适合于接合触头43的接合部分434。所述锚固孔523接合触头43的接合部分434,以获得枢轴部件52的稳定的枢轴运动,同时防止枢轴部件52的中心部分在枢轴运动时由于枢轴部件52的枢轴运动的强反作用力而向外变形。锚固孔523彼此独立形成,以借助于位于锚固孔523之间的隔离物524来保持枢轴部件52的强度,并且防止枢轴部件52在枢轴运动时发生变形。
所述枢轴部分52设置有隆起或尖端526并且形成有凹陷部分527,该隆起或尖端526的大小要容纳在辅助部件22的凹槽部分221中,辅助部件22的凸起222装配到凹陷部分527中。所述隆起或尖端526和凹陷部分527是用于致使辅助部件22与枢轴部件52接合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枢轴部件52具有两个凹陷部分527,每侧一个,如图所示,但是枢轴部件52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凹陷部分527。在这种情况下,辅助部件也只具有一个凸起222。所述隆起或尖端526以及所述凹陷部分52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隆起526装配在辅助部件22的凹槽部分221中并且凹陷部分527容纳凸起222即可,可以考虑其功能、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陷部分527在枢轴部件52的纵向方向上直线延伸,可以具有U形或C形横截面,只要可以实现其功能即可。
所述枢轴部件52基本在其中心进一步设置有凸起528,凸起528适合于与所述辅助部件22的凹陷223接合,从而相对于枢轴部件52来保持和定位辅助部件22。所述凸起528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能够接合辅助部件22的凹陷223即可,可以考虑功能、保持力、强度、可加工性等等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设计。
下面将参考图15来描述触头43。触头43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通过已知技术的压力加工来形成。用于形成触头43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合金、磷青铜等等,其满足弹性、导电性等要求。所述触头43基本上是如图15所示的H形的,主要包括适合于接触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接触部分431、将连接到基板上的连接部分433、将固定到壳体32上的固定部分432、以及将与所述枢轴部件52接合的接合部分434。
所述接触部分431是凸起形式的,以有助于与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接触。在图15所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分433是表面安装型(SMT)的。其也可以是插件型的。所述固定部分432是箭头形状的,并且通过压装固定在壳体32中。
如图15所示,触头43的所述接合部分434形成有凹陷435。枢轴部件52的轴525容纳并接合在壳体32中设置的触头43的凹陷435中。可以考虑这种功能、接触稳定性、可加工性、强度等等来适当地设计所述接合部分434和所述凹陷435的形状和尺寸。此外,可以从触头43上去除接合部分434,可以设置与触头43分离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每个部件具有适合于接合枢轴部件52的接合部分434。
最后,参考图14A至14C来描述壳体或挡块32。该壳体或挡块32是由电绝缘塑料材料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注射成型来形成的。考虑尺寸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于壳体或挡块32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等等及其组合。壳体或挡块32形成有插入槽321,所需数量的触头43通过压装、焊接等等分别插入和固定到插入槽321中。此外,可能需要在壳体或挡块32的两个纵向端部在与所述枢轴部件52的锁紧部分对应的位置设置锚固部分。
虽然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地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在其中进行上述和其他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
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并保持所述触头并且具有供所述连接对象插入的装配开口,以及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枢轴部件,
其中在所述枢轴部件上的其预定位置处安装有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具有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部件上的接合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上的锚固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锚固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枢轴部件中的凹陷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包括凸起和凹槽部分,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装配到所述枢轴部件的所述凹陷部分中,所述凹槽部分形成在所述辅助部件中并且适合于容纳所述枢轴部件的隆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辅助部件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部分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设置有引导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从所述装配开口观察的相对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其中所述触头包括选自于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这两种类型的触头的至少任一类型的触头,每个第一触头至少包括第一接触部分、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一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在面对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位置延伸的第一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弹性部分、所述第一支点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设置成曲柄的形式,每个第二触头至少包括第二接触部分、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的第二弹性部分和第二支点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压力接收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弹性部分、所述第二支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成U形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轴部件在与所述装配开口相对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其中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细长形状的推压部分,所述推压部分连续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并适合于作用在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上,所述枢轴部件进一步设置有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通过所述推压部分对所述第一压力接收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接收部分的作用,将所述连接器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用于固定到所述壳体中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以及
其中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与连接对象可拆卸地装配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枢轴部件在所述装配开口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每个所述触头至少包括适合于接触所述连接对象的接触部分和用于连接到基板的连接部分,
其中设置与所述触头分离的至少具有适合于接合所述枢轴部件的接合部分的部件,以及
其中所述枢轴部件设置有连续地设置在所述枢轴部件的纵向方向上的推压部分以及彼此独立的锚固孔,所述锚固孔彼此之间具有隔离物,以允许所述接合部分容纳在所述锚固孔中,从而当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锚固孔且所述枢轴部件枢轴运动时,所述推压部分推压所述连接对象,以使所述连接对象与所述触头的所述接触部分相接触。
CN201110345966.5A 2010-11-29 2011-11-02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0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4662 2010-11-29
JP2010264662A JP5826482B2 (ja) 2010-11-29 2010-11-2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0172A true CN102570172A (zh) 2012-07-11
CN102570172B CN102570172B (zh) 2015-04-22

Family

ID=4612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59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0172B (zh) 2010-11-29 2011-11-0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672697B2 (zh)
JP (1) JP5826482B2 (zh)
KR (1) KR101286493B1 (zh)
CN (1) CN102570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6482B2 (ja) * 2010-11-29 2015-12-02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3135017U (zh) * 2013-01-09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USD949798S1 (en) * 2019-12-06 2022-04-26 Samtec, Inc. Connec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867A (en) * 1989-01-26 1989-10-24 Tektronix, Inc. Extension handle for a circuit board injector/ejector mechanism
JPH1131561A (ja) * 1997-07-08 1999-02-02 Omron Corp コネクタ
CN1849729A (zh) * 2003-08-27 2006-10-18 莫列斯公司 带枢轴致动器的扁平电路连接器
KR20070068473A (ko) * 2004-11-01 2007-06-29 에프씨아이 커넥터즈 싱가포르 피티이 엘티디. 평형 유연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US20100081299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Omron Corporation Connector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012143U1 (zh) * 1990-08-23 1990-10-25 Knuerr-Mechanik Fuer Die Elektronik Ag, 8000 Muenchen, De
JPH09204956A (ja) * 1996-01-26 1997-08-05 Amp Japan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316747B2 (ja) 1998-07-17 2002-08-1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pc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607348B2 (ja) 2001-02-07 2011-01-05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4071160A (ja) * 2002-08-01 2004-03-04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2007173043A (ja) 2005-12-22 2007-07-05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4717852B2 (ja) * 2007-03-27 2011-07-0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9004339A (ja) * 2007-06-21 2009-01-08 Ucom:Kk コネクタ
JP5826482B2 (ja) * 2010-11-29 2015-12-02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867A (en) * 1989-01-26 1989-10-24 Tektronix, Inc. Extension handle for a circuit board injector/ejector mechanism
JPH1131561A (ja) * 1997-07-08 1999-02-02 Omron Corp コネクタ
CN1849729A (zh) * 2003-08-27 2006-10-18 莫列斯公司 带枢轴致动器的扁平电路连接器
KR20070068473A (ko) * 2004-11-01 2007-06-29 에프씨아이 커넥터즈 싱가포르 피티이 엘티디. 평형 유연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US20100081299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Omron Corporation Connector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58399A (ko) 2012-06-07
US9172190B2 (en) 2015-10-27
JP2012114061A (ja) 2012-06-14
KR101286493B1 (ko) 2013-07-16
US20140141645A1 (en) 2014-05-22
US8672697B2 (en) 2014-03-18
US20120135630A1 (en) 2012-05-31
JP5826482B2 (ja) 2015-12-02
CN102570172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95104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소켓커넥터
JP3154214U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小型コネクタ
JP525045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940786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452214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0403602C (zh) 电连接器
JP488911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397761B1 (ko) 전자 부품
JP5603790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CN101345361A (zh) 连接器
JP682319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227225B2 (ja) コネクタ
JP2009283357A (ja)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
JP2018037150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3078209B (zh) 连接器
US7341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2570172A (zh) 连接器
JP3126614U (ja) Fpc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927454B2 (ja) コネクタ
WO2011077643A1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40843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442160B (zh) 连接器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2395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767537B2 (ja) 可動型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