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0143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0143A
CN102570143A CN2011103069344A CN201110306934A CN102570143A CN 102570143 A CN102570143 A CN 102570143A CN 2011103069344 A CN2011103069344 A CN 2011103069344A CN 201110306934 A CN201110306934 A CN 201110306934A CN 102570143 A CN102570143 A CN 102570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onnector
housing
recess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6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0143B (zh
Inventor
片冈茂人
宫元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0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0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如果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正确的容纳凹部(11)中,则子连接器(30)的肋部(54)插入到壳体(10)的槽(22)中。然后将导线覆盖部(70)的突片(77)插入到槽(22)中,并且突片(77)与肋部(54)并排。因此,防止导线覆盖部(70)被打开。如果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错误的容纳凹部(11)中,则肋部(54)可能插入到槽(22)中。但是当执行将导线覆盖部(70)以上述状态安装在壳体(10)上的操作时,突片(77)与插入到槽(22)中的肋部(54)干涉,从而阻止将导线覆盖部(70)安装在壳体(10)上。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美国专利No.7,172,468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多个子连接器,具有多个用于接收子连接器的容纳凹部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用于覆盖从壳体抽出的导线的电线覆盖部。
在将子连接器插入到容纳凹部中之后将电线覆盖部安装在主体壳体上。在该状态下,将电线覆盖部沿着壳体的后表面滑动并且固定至主体壳体。在该情况下,电线覆盖部撞击还没有被完全安装到容纳凹部中的子连接器的后端。随着电线覆盖部进一步地进行滑动操作,子连接器被按压至正常位置。
不是所有的子连接器都是相同的,并且需要在将子连接器插入到各个容纳凹部中之前辨别各个子连接器的结构。因此,在每个子连接器上形成肋部,并且在每个容纳凹部中形成凹槽。如果肋部与凹槽相对应,则能够将子连接器插入到容纳凹部中。另一方面,如果进行尝试将子连接器插入到错误的容纳凹部中,则肋部与凹槽不对应,并且防止子连接器的插入操作。
担心在上述子连接器上的足够的力将使肋部突出容纳凹部的壁而足够用于将错误的子连接器或不适当定向的子连接器插入至容纳凹部中的正常深度。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将子连接器错误地安装在壳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子连接器的连接器。每个子连接器具有肋部,并且所述肋部形成在所述子连接器上的不同位置上。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具有多个容纳凹部的壳体,子连接器能够插入到所述容纳凹部中。每个容纳凹部具有用于接收一个所述子连接器的肋部的凹槽。电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覆盖从所述壳体抽出的电线,并且一个突片从所述覆盖部朝向所述壳体突出。如果在所述子连接器被正确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部中的状态下将所述电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则所述肋部被插入到对应的槽中,并且所述突片被插入到所述槽中在所述肋部的旁边。因此,防止所述电线覆盖部被打开。在所述子连接器被容纳在错误的容纳凹部中并且所述肋部在对应的槽中的状态下,可能尝试将所述电线覆盖部安装在主体壳体上的操作。然而,所述突片与所述槽中的所述肋部干涉,并且防止将导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子连接器可能被容纳在错误的容纳凹部中并且所述肋部被插入到错误的槽中。然而,所述导线覆盖部的所述突片将会与所述槽中的所述肋部干涉,从而使将所述导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操作停止。不能将所述导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为操作者提供所述子连接器安装在错误的容纳凹部上的信号。当所述子连接器采取正常的安装姿势时,所述槽对于所述肋部和所述突片是共用的。因此,使壳体的结构简化。
优选地在每个子连接器的外表面和每个容纳凹部的内表面上形成反向插入防止部,以防止子连接器在容纳凹部中的倒置的容纳。因此,不能将倒置的子连接器插入到容纳凹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3是壳体的前视图。
图4是子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5是支架的后视图。
图6是支架的侧视图。
图7是支架的平面图。
图8是支架的前视图。
图9是子壳体的底视图。
图10是子壳体的前视图。
图11是子壳体的后视图。
图12是子壳体的侧视图。
图13是显示采取错误姿势的支架不安装在子壳体上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4是在将电线覆盖部安装在壳体上之前的平面图。
图15是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导线覆盖部的壳体的部分截面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壳体10、子连接器30和电线覆盖部70。子连接器30具有子壳体31、集合式橡皮塞40和支架50。该连接器可以装配在配合连接器(未示出)上。壳体10的装配在配合壳体上的端部在这里被认为是前侧,并且对于竖直方向的参考基于图1中的方向。
壳体1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如图1至3所示,具有大的矩形箱的形状。多个容纳凹部11在壳体10内部沿其竖直方向以三级并且沿其宽度方向以多列形成。容纳凹部11的后端在壳体10的后表面上形成开口,并且容纳凹部11的开口部分不同地构成。可以将子连接器30从后侧插入到容纳凹部11中并且容纳在其中。每个容纳凹部11的开口边缘通过使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上的上和下拐角的结构不同而构成。更具体地,每个容纳凹部11的开口边缘的上和下拐角中的一个限定具有大曲率半径的第一弯曲表面12,而上和下拐角中的另一个限定具有小曲率半径的第二弯曲表面13。
在每个容纳凹部11的两个横向侧表面上形成可弹性变形的壳体锁定部14(见图2)。前壁15封闭每个容纳凹部11的前端(见图3)。窗口16在前壁15中的与每个容纳凹部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开口。从容纳凹部11的前侧通过窗口16可以看见每个壳体锁定部14的前端部。突片插入孔17通过前壁15形成开口。可以将安装在配合连接器上的配合端子接头的阳性突片(未示出)从前侧插入到每个突片插入孔17中。在壳体10的下端部沿其宽度方向与容纳凹部11分离的一侧上形成空腔19的组18。空腔19在组18中形成一条直线,并且可以将大的端子接头(未示出)从后侧插入到空腔19中。
外周壁20围绕容纳凹部11,并且通过切掉每个容纳凹部11的外周壁20的后表面来形成肋部接收槽21。肋部接收槽21的截面是矩形。肋部接收槽21在对应的容纳凹部11中形成开口,并且沿容纳凹部11的纵向延伸。在下侧行的容纳凹部11上形成开口的肋部接收槽21除了一个肋部接收槽21以外也在中间行的容纳凹部11上形成开口。在中间行的容纳凹部11上形成开口的肋部接收槽21也在上侧行的容纳凹部11上形成开口。开口在上侧行的容纳凹部11上的肋部接收槽21也在壳体10的上表面上形成开口。
在壳体10的后表面的上和下端中的每一个上形成两个凹槽22。每个凹槽22横向地延伸比肋部接收槽21窄,并且纵向地延伸。在壳体10的下部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凹槽22沿着空腔19的组18的下端布置,而剩下的凹槽22开口在布置在上侧行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和在下侧行的沿其宽度方向的肋部接收槽21没有开口的另一侧上的容纳凹部11处。
容纳凹部11的肋部接收槽21及其凹槽22的位置在每个容纳凹部11上不同。在壳体10的两侧上的凹槽22相对于主体壳体10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几乎对称地布置。
两个盖锁定部23在壳体10的上和下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在比槽22更靠近其中心的位置上突出。可以将电线覆盖部70弹性地锁定至每个盖锁定部23。
子连接器30具有用于分别装配至容纳凹部11的不同的形状。每个子连接器30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子壳体31。如图4所示,空腔32在子壳体31内部形成为横向阵列,并且能够将端子接头100从后侧插入到每个空腔32中。端子接头100连接至电线200的端部。在将端子接头100插入到各个空腔32中时,电线200从子连接器30的后表面向后抽出。
如图9所示,安装孔33在子壳体31的下表面上横向延伸,并且与所有的空腔32连通。将保持件300插入到安装孔33中。保持件300能够在将保持件300深深地插入到安装孔33中的暂时锁定位置与将保持件300较浅地插入到安装孔33中的主要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保持件300在暂时锁定位置上从空腔32偏移,从而允许将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32中和从其中移除。保持件300在主要锁定位置上移动到空腔32中,从而防止将端子接头从空腔32中移除。
如图11和12所示,在子壳体31的沿宽度方向的每个侧表面上形成引导槽34,并使其沿纵向延伸。在每个引导槽34内部在子壳体31的前端附近形成锁定凸块35。将锁定凸块35竖直地划分为两部分,并且在锁定凸块35的两部分之间形成夹具插入槽36。在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容纳凹部11内部的过程中,将壳体锁定部14从前侧插入到引导槽34中,并且在将子连接器30以预定深度容纳在容纳凹部11中时,壳体锁定部14弹性地锁定该锁定凸块35。因此,将子连接器30牢固地保持在容纳凹部11中。夹具(未示出)可以通过壳体10的窗口16移动,并且进入夹具插入槽36,从而夹具的前端可以使壳体锁定部14沿解锁方向弹性变形。然后,可以将子壳体31从容纳凹部11中向后抽出。
锁定部接收部37凹进地形成在子壳体31的沿其宽度方向的每个侧表面上并且在子壳体31的上和下表面上开口。上壁和下壁38将引导槽34相互分隔,并且被切割为形成锁定部接收部37。锁定部接收部37通过使它们的开口部分的结构彼此不同而构成。更具体地,锁定部接收部37的后端沿子壳体31的纵向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上,而锁定部接收部37的前端沿子壳体31的纵向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A具有的开口尺寸比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的大。锁定部接收部37A的前端定位为从安装孔33紧接着向后(见图4)。
前向壁38B(见图4)在从锁定部接收部37B紧接着向前的位置上从引导槽34突出。壁38B的突出距离与锁定凸块35的突出距离几乎相等。夹具插入槽36定位为从壁38B向前。壁38B的前表面由用于形成夹具插入槽36的滑动模具形成。
集合式橡皮塞40从子壳体31向后布置,并且具有由例如硅橡胶的橡胶制成的横向窄的主体41(见图4)。该主体41与子壳体31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在主体41上的与空腔32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电线紧密接触孔42。将分别连接至端子接头的电线200以液密的方式插入到各个电线紧密接触孔42中。在每个电线紧密接触孔42的内表面上圆周地形成内周缘43。每个内周缘43与电线200的外表面弹性地紧密接触。在主体41的外表面上圆周地形成外周缘44。每个外周缘44与容纳凹部11的内壁弹性地紧密接触。
在集合式橡皮塞40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上形成锁定条插入孔45。每个锁定条插入孔45在截面上是圆形的,并且具有比电线紧密接触孔42大的直径。在每个锁定条插入孔45的内表面上圆周地形成内周缘46。
支架50从子壳体31向后布置,使得集合式橡皮塞40位于子壳体31与支架50之间。支架5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帽状。支架50稍大于子壳体31,使得支架50突出到外部超过子壳体31。如图7和8所示,支架50具有横向窄的主体51且管部52从主体51的外周向前突出。橡皮塞容纳部53形成在支架50内部,并且可以容纳集合式橡皮塞40。
如图5和6所示,肋部54在管部52的外表面上突出,并且沿纵向从管部52的前端向后延伸。每个肋部54能够插入到对应的肋部接收槽21或凹槽22中。肋部54布置的位置根据子连接器30而不同。
主体51的外沿的结构与容纳凹部11的结构相对应。主体51的外表面的上和下拐角中的一个被设定为与容纳凹部11的第一弯曲表面12相对应的第三弯曲表面55,而主体51的外表面的上和下拐角中的另一个被设定为与容纳凹部11的第二弯曲表面13相对应的第四弯曲表面56。
电线插入孔57在与空腔32和电线紧密接触孔42相对应的位置上穿过主体51延伸。将连接至端子接头100的电线200以可自由移动的状态分别通过电线插入孔57而插入。
厚部58形成在主体51的前表面上,且突入到管部52中,并且每个电线插入孔57贯穿厚部58。锁定条59在电线插入孔57的两侧上从厚部58的前表面突出。锁定条59是圆柱形的,并且可以装配在各个锁定条插入孔45中。每个锁定条59可以在向内和向外的方向上围绕锁定条59与厚部58接合的枢轴点而弹性变形。每个锁定条59的前端从管部52向前。在锁定条59的内表面上形成锁定部60。
在锁定部60的前表面上形成斜的引导表面61。在锁定部60的后表面上形成具有悬臂结构的锁定表面62(见图7)。在通过切掉锁定条59的内表面而形成凹部63时形成锁定表面62。
锁定条59的前端沿支架50的纵向相互移位。在该情况下,一个锁定条59A的前端从另一个锁定条59B的前端向前布置。锁定条59A和59B的锁定部60的后端沿支架50的纵向布置在相同位置上。因此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的纵向突出长度比另一个锁定条59B的锁定部60的纵向突出长度长。
形成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的尺寸使得将其装配在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A上,而形成另一个锁定条59B的锁定部60的尺寸使得将其装配在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上。因此,不能将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装配在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上,反之不能将另一个锁定条59B的锁定部60装配在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A上。
电线覆盖部70也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是帽状的。如图14所示,电线覆盖部70具有与壳体10的后表面相对的后板并且两个侧板72从后板71的两个边缘向前突出。电线覆盖部70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由侧板72封闭,而电线覆盖部70的沿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敞开。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并且电线覆盖部70覆盖从子连接器30的后表面抽出的电线200。在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壳体10上时,通过后板71将电线200强制地弯曲到沿电线覆盖部7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将其抽出到电线覆盖部70外部。
锁定支腿73沿电线覆盖部70的宽度方向从每个侧板72的前沿突出。每个锁定支腿73可弹性挠曲地形成在一对切口74之间,这一对切口74在每个侧板72的前沿上形成开口。在每个锁定支腿73中形成锁定孔75。两个突片77在比锁定支腿73更靠近电线覆盖部70的两端的位置上从每个侧板72的前沿突出。每个突片77是大致矩形板。每个突片77的前端与锁定支腿73的前端几乎一致。突片77比锁定支腿73厚,并且基本上不能弹性变形。通过将突片77定位为从侧板72向前并且将突片77沿侧板72的厚度方向从锁定支腿73移位而沿电线覆盖部70的纵向布置突片77。
将从子连接器30的后表面抽出的电线200插入到集合式橡皮塞40的电线紧密接触孔42和支架50的电线插入孔57中。之后将支架50安装在子壳体31上,并且将集合式橡皮塞40容纳在支架50的橡皮塞容纳部53内部。在将支架50安装在子壳体31上的过程中,锁定部60的引导表面61接触引导槽34的内表面上的壁39。结果,锁定条59向外弹性变形。如图4所示,在将支架50正确地安装在子壳体31上时,锁定条59弹性地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结果,将锁定部60装配在对应的锁定部接收部37上,并且锁定部60的锁定表面62被锁定部接收部37的后沿锁定,从而通过子壳体31来保持支架50。此时,集合式橡皮塞40的前表面与子壳体31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集合式橡皮塞40的后表面与支架50的厚部58的前表面紧密接触。
如上所述,当支架50采取相对于子壳体31的正确安装姿势时,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装配在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A上,并且另一个锁定条59B的锁定部60装配在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上。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当支架50采取相对于子壳体31的错误姿势(倒置)时,另一个锁定条59B的锁定部60装配在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上,但是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不能装配在另一个锁定部接收部37B上,并且布置在壁39上方。
当支架50采取相对于子壳体31的错误姿势时,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与壁38B干涉。因此防止将锁定条59进一步向前按压。因此,在一个锁定条59A的一侧上没有将支架50锁定至子壳体31,并且允许支架50从子壳体31分离。当支架50具有相对于子壳体31的错误姿势时,支架50具有不固定的状态,并且相对于子壳体31倾斜,并且一个锁定条59A的前侧拐角突出超过子壳体31的外表面。因此通过在视觉上检查该状态,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发现并且确定支架50具有错误姿势。
通过将支架50安装在子壳体31上来构造子连接器30。之后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对应的容纳凹部11中。通过将肋部54插入到对应的肋部接收槽21或凹槽22中来主要防止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错误的容纳凹部11内部。此时,如图1所示,肋部54装配在肋部接收槽21中而没有间隙,或者将肋部54插入到凹槽22的横向端部中并且在凹槽22内部的肋部54之间限定间隙。
在子连接器30以正确姿势容纳在对应的容纳凹部11中时,支架50的主体51装配在容纳凹部11内部,并且第三和第四弯曲表面55和56分别沿着第一和第二弯曲表面12和13布置。另一方面,当操作者试图将子连接器30以倒置的姿势插入到对应的容纳凹部11中时,第四弯曲表面56与第一弯曲表面12干涉,从而阻止将倒置的子连接器30进一步插入到容纳凹部11中。因此,第一至第四弯曲表面12、13、55和56起到反向插入防止部的功能,以防止在子连接器30倒置的状态下将子连接器30插入到容纳凹部11中。
之后,如图14和15所示,将电线覆盖部70从后侧安装在壳体10上。当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时,对应的盖锁定部23弹性地装配在每个锁定支腿73的锁定孔75中。因此,电线覆盖部70通过壳体10得到保持。当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壳体10上时,突片77插入到对应的凹槽22中。在该状态下,突片77分别位于与容纳凹部11连通的凹槽22内部,并且突片77与肋部54并排布置(见图15)。更具体地,每个突片77布置在肋部54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将突片77分别插入到凹槽22中,防止电线覆盖部70的侧板72向外弹性变形。也就是说,突片77防止电线覆盖部70被打开。
可以将与容纳凹部11对应的不同于子连接器30的另一个子连接器30B容纳在其中。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情况下,应该容纳在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位于中心部分上的上侧行容纳凹部11B中的另一个子连接器30B可能容纳在位于壳体10的沿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上侧行容纳凹部11A中。其原因是因为凹槽22是横向窄的,所以另一个子连接器30B的肋部54被插入到凹槽22中。
假设将另一个子连接器30B错误地容纳在容纳凹部11A中。当操作者在该状态下试图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时,突片77与另一个子连接器30B的肋部54(位于沿子连接器30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上的肋部54B)干涉。因此,阻止将突片77进一步插入到凹槽22中的操作。因为阻止了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的操作,所以次要地防止将另一个子连接器30B容纳在错误的容纳凹部11A内部。
如上所述,支架50的锁定条59的前端沿其纵向彼此移位,并且子壳体31的锁定部接收部37的前端沿其纵向位于不同的位置上。当支架50采取相对于子壳体31的错误安装姿势时,不能将一个锁定条59A的锁定部60装配在对应的锁定部接收部37A上。因此,支架50能够从子壳体31分离,并且不以错误安装姿势被子壳体31保持。因此,防止将支架50错误地安装在子壳体31上。
当在支架50相对于子壳体31为错误姿势的状态下将支架50按压至正常安装位置时,一个锁定条59A布置为在子壳体31的壁39上方。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从视觉上检查该状态而确定支架50采取了错误安装姿势。
布置在壁39上方的一个锁定条59A从另一个壁38B向外突出。因此,操作者能够从视觉上清楚地识别支架50采取了错误安装姿势。
通过将肋部54分别插入到凹槽22中,能够将子连接器30容纳在与应该将另一个子连接器30容纳在其中的容纳凹部不同的容纳凹部11内部。然而,当操作者在该状态下试图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壳体10上时,突片77与插入到凹槽22中的肋部54干涉。因此,阻止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的操作。不能将电线覆盖部70安装在壳体10上为操作者提供子连接器30安装在错误的容纳凹部11上的信号。当子连接器30采取正常的安装姿势时,凹槽22对于肋部54和突片77是共用的。因此,能够使主体壳体10的结构简化。
在支架50的外表面和容纳凹部1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至第四弯曲表面12、13、55和56起到反向插入防止部的功能。因此,不能将倒置的子连接器30插入到容纳凹部11中。
本发明不限于参照附图的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下列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地,锁定部接收部可以具有突出结构,而锁定条可以具有能够将锁定部接收部装配在其上的槽构造。
可以在支架上形成不少于三个的锁定条,并且可以在壳体上形成不少于三个的锁定部接收部。
可以在子壳体上形成肋部。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多个子连接器,每个所述子连接器都具有肋部,所述肋部在每个所述子连接器上位于不同的位置;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容纳凹部,所述子连接器能够分别插入到所述容纳凹部中;多个槽分别与所述容纳凹部连通,并且所述槽布置为接收所述肋部;以及
导线覆盖部,所述导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覆盖从所述壳体抽出的电线,所述导线覆盖部具有朝着所述壳体突出的突片;当所述子连接器被正确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部中时,所述突片与所述肋部并排地插入到所述槽中,从而防止所述导线覆盖部被打开;并且当所述子连接器被错误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部中时,所述突片与所述槽中的肋部相干涉,从而防止将所述电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子连接器和每个所述容纳凹部包括至少一个反向插入防止部,用于允许每个所述子连接器仅以规定的旋转方向容纳在相应的容纳凹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子连接器上的肋部和所述容纳凹部上的槽被布置为:使得所述槽能够仅以所述子连接器相对于相应的容纳凹部的规定旋转方向接收所述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突片大致是平坦的。
5.一种连接器,包括:
多个子连接器,至少一个肋部在每个所述子连接器上向外突出,至少一个所述子连接器上的所述肋部与至少另一个所述子连接器上的所述肋部相比位于不同的位置处;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容纳凹部,所述容纳凹部配置为用于接收所述相应的子连接器,每个所述容纳凹部中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槽,每个槽布置为用于接收对应的一个所述子连接器的肋部;以及
导线覆盖部,所述导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覆盖从所述壳体抽出的电线,所述导线覆盖部具有朝着所述壳体突出的突片;当相应的所述子连接器被容纳在规定的一个所述容纳凹部中时,所述突片与相应槽中的所述肋部并排地插入到一个所述槽中,从而防止所述导线覆盖部被打开;并且当所述子连接器被错误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部中时,所述突片与所述槽中的肋部干涉,从而防止将所述电线覆盖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子连接器和每个所述容纳凹部均包括至少一个反向插入防止部,用于允许每个所述子连接器仅以规定的旋转方向容纳在相应的容纳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子连接器上的所述肋部和所述容纳凹部上的所述槽布置为使得所述槽能够仅以所述子连接器的规定的旋转方向接收所述肋部。
CN201110306934.4A 2010-10-08 2011-09-30 连接器 Active CN102570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8899A JP5454446B2 (ja) 2010-10-08 2010-10-08 コネクタ
JP2010-228899 2010-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0143A true CN102570143A (zh) 2012-07-11
CN102570143B CN102570143B (zh) 2015-06-03

Family

ID=4592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6934.4A Active CN102570143B (zh) 2010-10-08 2011-09-3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76761B2 (zh)
JP (1) JP5454446B2 (zh)
KR (1) KR101690801B1 (zh)
CN (1) CN1025701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776A (zh) * 2020-09-28 2022-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9479B2 (en) * 2009-09-17 2013-04-16 Matthew Leigh Vroom Docking st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interface
JP5765288B2 (ja) * 2012-04-18 2015-08-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973296B2 (en) 2017-12-08 2024-04-30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Highly configurable and modular high-speed connector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1737A (en) * 1997-02-10 1999-08-24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 retaining connector
US6332797B1 (en) * 1999-10-13 2001-12-25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694315A (zh) * 2004-05-07 2005-1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CN100338822C (zh) * 2004-01-20 2007-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114742A (zh) * 2006-07-20 2008-01-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装配连接器的方法
CN101752738A (zh) * 2008-12-01 2010-06-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6225B2 (ja) * 1991-02-28 1997-02-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
US5295859A (en) * 1991-10-23 1994-03-2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JP2539421Y2 (ja) * 1991-12-27 1997-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に用いる組み合わせコネクタ
GB2293053B (en) * 1994-09-06 1998-10-2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Divisional connector
JP3319387B2 (ja) * 1998-05-01 2002-08-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095852A (en) * 1998-12-17 2000-08-01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bracket wire shield with connector retention arms
JP3646867B2 (ja) 2000-09-29 2005-05-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997871B2 (ja) 2002-09-20 2007-10-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306608B2 (ja) 2004-12-28 2009-08-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割コネクタ
JP5211639B2 (ja) * 2007-10-29 2013-06-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1697390B (zh) * 2009-10-20 2012-01-25 浙江三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锁扣保护门的电气插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1737A (en) * 1997-02-10 1999-08-24 Yazaki Corporation Double retaining connector
US6332797B1 (en) * 1999-10-13 2001-12-25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0338822C (zh) * 2004-01-20 2007-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694315A (zh) * 2004-05-07 2005-1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分解方法
CN101114742A (zh) * 2006-07-20 2008-01-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装配连接器的方法
CN101752738A (zh) * 2008-12-01 2010-06-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776A (zh) * 2020-09-28 2022-04-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284776B (zh) * 2020-09-28 2024-05-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90801B1 (ko) 2016-12-28
US8376761B2 (en) 2013-02-19
CN102570143B (zh) 2015-06-03
JP5454446B2 (ja) 2014-03-26
KR20120036755A (ko) 2012-04-18
JP2012084352A (ja) 2012-04-26
US20120088413A1 (en)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2729B (zh) 连接器
JP4978788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EP2284957B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40127928A1 (en) Connector
US90171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740064B1 (ko) 커넥터
EP1801925B1 (en) A connector
JP5402861B2 (ja) コネクタ
CN102570143A (zh) 连接器
US7431597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11942715B2 (en)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1142050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1998412B1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1082623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3494285B2 (ja) コネクタ
JP2005183297A (ja) コネクタ
EP2654135B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JP5233957B2 (ja) コネクタ
CN101197476B (zh) 连接器
JP2009123530A (ja) コネクタ
US9742114B2 (en) Connector with a claw of locking member
JP5246018B2 (ja) コネクタ
JP2024025906A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5440462B2 (ja) コネクタ
JP2009123365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