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5589A -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5589A
CN102545589A CN2010106156706A CN201010615670A CN102545589A CN 102545589 A CN102545589 A CN 102545589A CN 2010106156706 A CN2010106156706 A CN 2010106156706A CN 201010615670 A CN201010615670 A CN 201010615670A CN 102545589 A CN102545589 A CN 102545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pump
voltage
transistor
clock signa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5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5589B (zh
Inventor
钱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56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5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5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5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第一开关组件、第二电荷泵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组件,第一电荷泵电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均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电荷泵单元。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电容的一端同时受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的控制,当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电压始终保持相等,从而保证了第三晶体管在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处于截止状态,不会漏电。因此,保证了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电压不会产生因漏电而电压抬升达不到预期值的现象,输出电压更加稳定,爬坡速度加快。

Description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转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日趋完善,虽然越来越多的驱动电路会从驱动芯片中解放出来,放到面板上集成,但当平板显示面板在工作时,仍需要接收驱动芯片所提供的时序信号。也就是说,当平板显示面板在工作时,仍必须将一些由驱动芯片所提供的时序信号的电压范围提高,以满足实际面板电路的需要。所以,具有高电压电源仍然是面板能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现有的高电压电源都是由驱动芯片提供,而驱动芯片本身是操作在低电压环境中,这就势必需要在驱动芯片中加入高压制程,使增加生产成本。
如果尝试将电压转换器电路集成到玻璃基板中,以提供面板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生产流程,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驱动芯片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晶体管T1、T2和主要电荷泵单元PCU1形成的电荷泵电路10,以及晶体管T5、T6和主要电荷泵单元PCU2形成的电荷泵电路20。图中,输入电源电压VDD为3.3V,互为反向的时钟信号CLK1,CLK2电压范围为0~VDD。
当电压转换电路工作在上半周期时,时钟信号CLK1为高电压,时钟信号CLK2为低电压。电容C1的两端的节点N1的电压V1、N2的电压V2分别为0V、VDD;电容C2的两端的节点N3的电压V3、N4的电压V4分别为VDD、2VDD。
当电压转换电路工作在下半周期时,电容C1因为电荷守恒原理,节点N1的电压V1被充电至VDD会将节点N2的电压V2提升至2VDD,而电容C2的两端的节点N3的电压V3、节点N4的电压V4分别为0V、VDD。
同时,当电压转换电路工作在下半周期时,节点N4的电压V4会作用于PCU1。由于电压V2为2VDD,而电压V4为VDD,所以晶体管T4和T7会截止,晶体管T3和T8会导通,使得节点N2的2VDD电压输出,PCU2的输出会被截止。随后,在时钟信号CLK1与CLK2的作用下,使电荷泵电路10、电荷泵电路20交替输出节点N2和N4上的电压值,不断地将提升后的2VDD电压作为输出电压VL输出至负载(RL及CL)。其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VDD取3.3V。
如图1所示,节点N2的处的输出电压V2以及节点N 4的输电压V4是通过电容充放电后形成的,实际是一个脉冲信号。但是由于电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电容上没有储存电荷,因此,节点N2以及节点N4的电压由0V变为2VDD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使电容上的电荷达到饱和状态,即电路从开始工作到稳定,其输出电压需要一个爬坡过程(如图2所示)。
但从图1中可以看出,节点N2处的输出电压V2为晶体管T8提供栅极电压,而节点N4处的输出电压V4为晶体管T4提供栅极电压。例如,晶体管T8栅极为V2,源极电压为VDD。则当在电路刚开始工作时,节点N2以及节点N4的电压由0V变为2VDD的过程中,当晶体管栅极以及源极之间的电压差较小时,会使晶体管T4以及T8可能处于半开状态,不能完全截止,会使节点N2、N4的电压通过晶体管T4、T8泄露,从而可能造成电荷转换电路在一个周期内的电压抬升达不到预期值,输出电压不稳定,爬坡过程较为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刚开始工作时的输出电压不稳定,爬坡过程较为缓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第一开关组件、第二电荷泵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均包括N个串联的电荷泵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栅极形成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源极形成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二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类型相反,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相同,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漏极形成第一电压输入端,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容,其一端形成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形成所示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用于输出第一转换电压;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连接形成第二支路,用于输出第二转换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时禁止所述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时禁止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
当N取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和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与后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I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I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二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I=1,2,3,...,N。
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和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中第J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第J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述所有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
当N=1,即两个电荷泵电路都只有一个电荷泵单元,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并联;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并联;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有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高电位信号XVDD,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输入低电位信号XVSS。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均为P型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低电位信号XVSS,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输入高电位信号XVDD。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均为N型晶体管。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电容的一端同时受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的控制,当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电压始终保持相等,从而保证了第三晶体管在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处于截止状态,不会漏电。因此,保证了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电压不会产生因漏电而电压抬升达不到预期值的现象,输出电压更加稳定,爬坡速度加快。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时序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时序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为一个正数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以及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
其中,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P1与第二电荷泵Pump2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P1连接,形成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需要转换的电压XVDD。
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与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用于将输入电压XVDD转换为第一转换电压;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与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连接形成第二支路,用于将输入电压XVDD转换为第二转换电压;其中,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的输出端并联形成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转换后的电压。并且,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连接至第二支路上,控制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的开关状态,使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时禁止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连接至第一支路上,控制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的开关状态,使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时禁止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从而使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时钟信号CK与CKB的控制下,交替地将第一转换电压、第二转换电压输出至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输出信号VDD。
一般,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与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电压输入端VP1、第二电压输入端VP2、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P1与第二电荷泵Pump2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P1连接,形成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需要转换的高电压XVDD(例如5V);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二电压输入端VP2与第二电荷泵Pump2的第二电压输入端VP2连接,形成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低电压XVSS(例如0V);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时钟信号CK,其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时钟信号CKB;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时钟信号CKB,其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时钟信号CK;时钟信号CK与时钟信号CKB是互为反向的时钟信号(优选为方波信号),CK的高电平一般取为XVDD,CK的低电平一般取为XVSS。由于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与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第一转换电压和第二转换电压相等。于是,虽然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交替地输出电压,但整个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是持续输出稳定电压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CK与CKB为互为反向的时钟信号,VDD为输出信号;XVDD与XVSS分别为输入电源的高电位与低电位。
其中,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包括一个电荷泵单元,该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MN11、第二晶体管MP11、第三晶体管MP12以及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电荷泵单元中,晶体管MN11的栅极形成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源极形成第二电压输入端VP2,漏极连接到节点N1;晶体管MP11的栅极与晶体管MN11的栅极连接,漏极连接到节点N1,源极连接到节点P1;晶体管MP12的栅极连接到节点N1,漏极形成第一电压输入端VP1,源极连接到节点P1;电容C1的一端连接到节点P1,另一端形成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
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也包括一个电荷泵单元,该电荷泵单元的结构与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所包括的电荷泵单元的元器件以及连接结构相同。在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中,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晶体管为MN21,第二晶体管为MP21,第三晶体管为MP22,第一电容为C2。在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电荷泵单元中,晶体管MN21的栅极形成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源极形成第二电压输入端VP2,漏极连接到节点N2;晶体管MP21的栅极与晶体管MN21的栅极连接,源极连接到节点P2,漏极连接到节点N2;晶体管MP22的栅极连接到节点N2,漏极形成第一电压输入端VP1,源极连接到节点P2;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节点P2,另一端形成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
并且,第一开关组件Switch1包括晶体管MP13;第二开关组件Switch2包括晶体管MP23;CK与CKB为互为反向的时钟信号,VDD为输出信号;XVDD与XVSS分别为输入电源的高电位与低电位。晶体管MP13的栅极连接到节点P2,源极连接到节点P1,漏极连接到输出端;晶体管MP23的栅极连接到节点P1,源极连接到节点P2,漏极连接到输出端。
为了使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在时钟信号CK与CKB的控制下,交替地将第一转换电压、第二转换电压输出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输出信号VDD输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时钟信号CK,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时钟信号CKB;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时钟信号CKB,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时钟信号CK。同时,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与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直流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高电位信号XVDD;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与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第二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直流转换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低电位信号XVSS。
下面以输入电压的高电位XVDD的电压为5V,输入电压的低电位XVSS的电压为0V,且互为反向的时钟信号CK和CKV的电压范围为0~5v为例,并结合图4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当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时钟信号幅值也应进行相应变化。
在直流转换电路开始工作的前半周期,CK为高电位,CKB为低电位,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中的晶体管MN11打开,MP11关闭。由于晶体管MN11打开,MP11关闭,使节点N1上的电压为XVSS相同,为0V。由于节点N1上的电压为0V,则晶体管MP12打开,使电容C1上端节点P1的电位为XVDD,即节点P1目前的电压值为5V。由于电容C1的下端输入时钟信号CKB,则电容C1的下端节点的电压值为CKB,电容C1下端节点的电压值为0V。由于电容两端具有压差,会使电容C1处于充电状态。并且,由于CK为高电位,CKB为低电位,晶体管MN21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节点P2处的输出电压为0。同时,由于电容C1处于充电状态,节点P1的电压逐渐上升为5V,且由于节点P2处的输出电压为0V,所以在节点P1的电压逐渐上升为5V的过程中,会使第二开关组件的晶体管MP23打开,使节点P2电位为0V,并使节点P1的电位被抬高,进而又影响晶体管MP13。该段时间内,由于节点P1与P2处的电压处于交替上升的状态,输出电压也处于缓慢增长的过程中。
在直流转换电路开始工作的后半周期,CK为低电位,CKB为高电位。因此,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晶体管MN11关闭,晶体管MP11打开,节点N1与节点P1的电位相同,MP12被关闭。此刻因为电容C1处于电荷守恒状态中,则节点P1处的电压为5V,且CKB的电压从低电位变成高电位,从而使节点P1电位也被抬高了5V,变为10V。并且,由于CK为低电位,CKB为高电位,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的晶体管MN21打开,晶体管MP22关闭,节点N2的电位为低电位XVSS;由于节点N2的电位与低电位XVSS的电位相同,晶体管MP22打开,使电容C2的下端节点P2的电位与高电位XVDD的电压相等,节点P2的电位为5V,电容C2的上端电位为0V,所以使电容C2处于充电状态。此刻由于节点P1处的电容C1处于电荷守恒状态,节点P2处的电容C2处于充电状态,因此节点P1与P2处的电压均处于变化状态,从而使输出的电压VDD虽然被抬高,但仍在该时刻处于变化状态。
随着时钟信号CK与CKB的交替变化,使得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和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交替地工作在充电状态和电荷守恒状态,输出端电压被缓慢抬高。并且,由于节点P1与节点P2的电位稳定,节点P1和节点P2的电位也为被抬高到5v~10v的变化区间,通过节点P1和P2电位的交替变换,第一开关组件MP13和第二开关组件MP23也可以严格的执行开启或者关闭动作,从而满足电荷守恒的原理,使得输出信号VDD稳定在一个2VDD的电压值。节点P1、节点P2以及输出电压VDD随时钟信号变化的时序示意图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虽然节点P1与节点P2的电压在开始阶段也是逐渐增大的,有一个爬坡的过程。但是,电容C1处于电荷守恒状态下,节点P1的电位会被抬高,在时钟周期的后半周期,CK为低电平,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的MN11关闭、MP11打开,节点N1和P1的电位相等,即无论节点P1的电位如何变化,节点N1的电位均与节点P1相同,第三晶体管MP12的栅源电压为0,其始终处于截止状态,不会漏电。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2也是如此,不再累述。因此,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1在一个周期内不会产生因为漏电而使电压抬升达不到预期值的现象,其输出电压稳定,爬坡过程较快缓慢。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MP11与MN21为N型晶体管(如N型TFT),MP11、MP12、MP13、MP21、MP22、MP23为P型晶体管(如P型TFT)。
图6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本实施例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是一种负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中,图6示出了其结构框图,图7示出了其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其时序示意图。
图6与图7中示出的电路连接关系与图3与图4中示出的电路基本相似,电路的工作原理也大致相同。但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是一个负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因此,就需要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进行变化。如图6所示,需要将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P1的输入电压信号变为低电压XVSS;第二电压输入端VP2的输入电压信号变为高电压XVDD。从图7所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中也可以看出,原来在图4中输入XVDD的端口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的是XVSS;原来在图4中输入XVSS的端口,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的是XVDD相应的,为了产生负数倍电压信号,图7中所示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中的晶体管类型也需要与图4中相反,具体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
由于负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与正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多个(M个)图4所示的电荷泵Pump1级联可以构成多倍数的正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M可取大于等于2的整数。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A与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B中包括了3个电荷泵单元,从而实现了4XVDD电压输出,即将输入电压转化为其他倍率的输出电压。并且,从图9中可以看出,每个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电荷泵的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荷泵电路PumpA中的每个电荷泵单元可以采用图4中的Pump1,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也相反;第二电荷泵电路PumpB中的每个电荷泵单元可以采用图4中的Pump2,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也相反。
多个(N个)图7所示的电荷泵Pump1级联可以构成多倍数的负数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N可取大于等于2的整数。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电容的一端同时受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的控制,当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电压始终保持相等,从而保证了第三晶体管在第一电容处于电荷守恒状态时处于截止状态,不会漏电。因此,保证了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电压不会产生因漏电而电压抬升达不到预期值的现象,输出电压更加稳定,爬坡速度加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荷泵电路、第一开关组件、第二电荷泵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均包括N个串联的电荷泵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电荷泵单元包括:
第一晶体管,栅极形成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源极形成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
第二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类型相反,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相同,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漏极形成第一电压输入端,源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第一电容,其一端形成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形成所示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用于输出第一转换电压;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连接形成第二支路,用于输出第二转换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时禁止所述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支路输出第二转换电压时禁止所述第一支路输出第一转换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N取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和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与后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I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I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二电压输入端并联,形成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I=1,2,3,...,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和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相邻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中第J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中第J级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述所有电荷泵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N=1,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并联;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二电压输入端并联;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所有电荷泵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高电位信号XVDD,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输入低电位信号XVS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均为P型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低电位信号XVSS,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输入高电位信号XVD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均为N型晶体管。
CN201010615670.6A 2010-12-27 2010-12-27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Active CN102545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5670.6A CN102545589B (zh) 2010-12-27 2010-12-27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5670.6A CN102545589B (zh) 2010-12-27 2010-12-27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5589A true CN102545589A (zh) 2012-07-04
CN102545589B CN102545589B (zh) 2015-09-16

Family

ID=4635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5670.6A Active CN102545589B (zh) 2010-12-27 2010-12-27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55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309A (zh) * 2016-11-22 2018-09-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差稳压装置
CN109074112A (zh) * 2018-08-02 2018-12-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稳压器的控制方法
CN112332657A (zh) * 2020-10-20 2021-02-05 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电荷泵电路和微机电系统传感器
CN114157141A (zh) * 2021-12-10 2022-03-08 博大融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荷泵和集成电路芯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273A (zh) * 2002-11-19 2004-06-09 ���µ�����ҵ��ʽ���� 升压电路和含有这种升压电路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
US7068024B1 (en) * 2004-12-30 2006-06-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Voltage regulator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for self-compens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of regulating voltage
CN101277060A (zh) * 2007-03-28 2008-10-01 联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荷泵浦电路
CN101286692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P型功率晶体管控制电路
CN10161002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升压电路
CN101662208A (zh) * 2008-08-26 2010-03-03 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正负高压的电荷泵电路
CN101753012A (zh) * 2008-12-12 2010-06-2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电荷泵电路
US20100164600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Novel charge pump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273A (zh) * 2002-11-19 2004-06-09 ���µ�����ҵ��ʽ���� 升压电路和含有这种升压电路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
US7068024B1 (en) * 2004-12-30 2006-06-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Voltage regulator hav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for self-compens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of regulating voltage
CN101277060A (zh) * 2007-03-28 2008-10-01 联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荷泵浦电路
CN101286692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P型功率晶体管控制电路
CN101610029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升压电路
CN101662208A (zh) * 2008-08-26 2010-03-03 天利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正负高压的电荷泵电路
CN101753012A (zh) * 2008-12-12 2010-06-2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电荷泵电路
US20100164600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Novel charge pump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309A (zh) * 2016-11-22 2018-09-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差稳压装置
CN109074112A (zh) * 2018-08-02 2018-12-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稳压器的控制方法
CN109074112B (zh) * 2018-08-02 2021-02-0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稳压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稳压器的控制方法
CN112332657A (zh) * 2020-10-20 2021-02-05 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电荷泵电路和微机电系统传感器
CN114157141A (zh) * 2021-12-10 2022-03-08 博大融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荷泵和集成电路芯片
CN114157141B (zh) * 2021-12-10 2024-04-19 河南省科学院集成电路研究所 电荷泵和集成电路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5589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865B (zh) 電荷泵電路
CN104796171B (zh) 一种应用于soi cmos射频开关的控制电路
CN104205594B (zh) 包含多栅极晶体管的电荷泵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35442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299589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路、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JP4417262B2 (ja) 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
CN105761660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1131807B (zh) 电压缓冲器与其源极驱动器
CN103560686B (zh) 用于低功率的芯片上交流直流转换的无二极管的全波整流器
CN103474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电源电路
CN106941317A (zh) 电荷泵单元及电荷泵电路
CN102867490A (zh) 选通驱动电路
KR20100138146A (ko) 고효율의 차지 펌프
CN106067787B (zh) 一种应用于电荷泵系统的时钟产生电路
CN106205518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1951144A (zh) 高效电荷泵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61320B (zh) Goa单元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38246A (zh) 占空比调整电路
CN102545589A (zh)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CN101741242A (zh) 电荷泵及其工作方法
CN103456365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显示装置
CN105185347A (zh) 一种基于ltps的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KR20130093303A (ko) 전하 펌프 장치 및 그 단위 셀
CN102446480A (zh)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
CN102063874B (zh) 栅极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