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3826A -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3826A
CN102543826A CN2010106205613A CN201010620561A CN102543826A CN 102543826 A CN102543826 A CN 102543826A CN 2010106205613 A CN2010106205613 A CN 2010106205613A CN 201010620561 A CN201010620561 A CN 201010620561A CN 102543826 A CN102543826 A CN 102543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anufacturing approach
insulating barrier
substrate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05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3826B (zh
Inventor
洪中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6205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3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3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3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3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3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在栅极结构的两侧形成第一沟槽;形成位于第一沟槽侧壁上的沟槽侧墙;以所述沟槽侧墙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二沟槽;在第二沟槽的底部和第二沟槽的侧壁上形成绝缘层;图形化所述绝缘层形成L型绝缘层;在未被L型绝缘层覆盖的第二沟槽中进行第一次半导体材料沉积,形成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覆盖所述L型绝缘层;去除沟槽侧墙;进行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直至所述半导体材料与衬底表面齐平,形成第二半导体层。本发明简化了制造工艺。

Description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集成电路内部的电路密度越来越大,所包含的元件数量也越来越多。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半导体元件的尺寸也随之减小,MOS晶体管的工艺也有许多的改进。
现有技术中发展了一种超薄体(Ultra Thin Bulk,UTB)绝缘体上硅(Siliconon Insulator,SOI)器件,所述超薄体SOI器件中,硅薄膜很薄,通常厚度小于1/4的栅长,但是超薄体SOI器件中的超薄硅薄膜会导致迁移率降低、阈值电压增大以及性能涨落增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
在《信息科学》杂志2008年第38卷第6期的921~932的页面内,公布了题目为“32nm及其以下技术节点CMOS技术中的新工艺及新结构器件”的技术文献,在所述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准SOI结构。
参考图1示出了所述技术文献中公开的准SOI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准SOI结构包括衬底10;位于衬底10上的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依次位于衬底10上的栅极介质层13和栅极14,包围所述栅极介质层13和栅极14的侧墙16,所述栅极结构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栅极结构第一侧的衬底10上形成有源区12,位于栅极结构第二侧的衬底10上形成有漏区15,位于源区12、漏区15下方的衬底中形成有“L型”的绝缘层11,与所述绝缘层11未包围的源区12、漏区15临近的区域形成有源漏延伸区18,所述源漏延伸区18位于侧墙16下方。所述技术文献提供的准SOI结构可抑制短沟效应,且可以降低寄生电容和电阻。
相应地,所述技术文献还提供了图1所示的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形成栅极介质层;
在栅极介质层上沉积多晶硅,形成栅极;
形成包围所述栅极介质层和栅极的侧墙;
进行离子注入,以形成源漏延伸区;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各向异性蚀刻源漏区,随后形成氮化硅侧墙以保护源漏延伸区在后续形成“L型”绝缘层过程中不被氧化;
通过ICP继续蚀刻源区和漏区,随后利用低温湿氧氧化在源区和漏区周围形成“L型”绝缘层;
湿法去除氮化硅侧墙,然后沉积多晶硅以填充源区、漏区的凹陷区;
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平坦化;
进行源区、漏区离子注入。
所述准SOI结构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用多晶硅填充源区、漏区的凹陷区,之后通过化学机械研磨进行平坦化处理等,其工艺较为复杂。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通过多晶硅形成源区和漏区,这使准SOI结构的电学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过程简单的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在栅极结构的两侧形成第一沟槽;形成位于第一沟槽侧壁上的沟槽侧墙;以所述沟槽侧墙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二沟槽;在第二沟槽的底部和第二沟槽的侧壁上形成绝缘层;图形化所述绝缘层形成L型绝缘层;在未被L型绝缘层覆盖的第二沟槽中进行第一次半导体材料沉积,形成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覆盖所述L型绝缘层;去除沟槽侧墙;进行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直至所述半导体材料与衬底表面齐平,形成第二半导体层;在栅极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源/漏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水平外延生长形成的第二半导体层表面较为平坦,无需通过化学机械研磨进行平坦化处理,简化了工艺步骤。
2.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均选用单晶硅,可使MOS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准SOI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准SOI结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至图13是本发明准SOI结构制造方法形成的准SOI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供一种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准SOI结构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衬底,所述衬底中形成多个隔离结构,位于隔离结构之间的所述衬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
步骤S2,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一沟槽;
步骤S3,形成位于第一沟槽侧壁上沟槽侧墙;
步骤S4,以所述沟槽侧墙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二沟槽;
步骤S5,在第二沟槽的底部和第二沟槽的侧壁上形成绝缘层;
步骤S6,形成掩模图形,所述掩模图形覆盖所述栅极结构、且覆盖靠近栅极结构侧的位于第二沟槽底部上的部分绝缘层;
步骤S7,去除未被掩模图形覆盖的绝缘层材料,形成L型绝缘层;
步骤S8,在L型绝缘层上、未被L型绝缘层覆盖的第二沟槽中进行第一次半导体材料沉积,形成第一半导体层;
步骤S9,去除沟槽侧墙;
步骤S10,进行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直至所述半导体材料与衬底表面齐平,形成第二半导体层;
步骤S11,在栅极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源/漏区。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各步骤做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3至参考图13,示出了本发明准SOI结构制造方法形成的一准SOI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考图3,执行步骤S1,提供衬底101,所述衬底101的材料为硅、锗或者硅锗,本实施例以NMOS管为例,所述衬底101为P掺杂的硅衬底。
所述衬底101中形成多个隔离结构102,所述隔离结构102用于隔离各个MOS管,相应地,隔离结构102之间的衬底101区域用于形成MOS管,具体地,所述隔离结构102可以是浅沟槽隔离结构(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
位于隔离结构之间的衬底101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依次位于衬底101上的栅极介质层103,栅极106,栅极保护层107,包围所述栅极介质层103、栅极106、栅极保护层107的侧墙105,具体地,所述栅极106的材料为多晶硅,所述栅极介质层103的材料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所述侧墙105的材料为氧化硅,所述栅极保护层107的材料为氮化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下的衬底101中还形成有轻掺杂区104,所述轻掺杂区101为P型轻掺杂区。
参考图4,执行步骤S2,具体地,以栅极结构为掩模、采用无图形蚀刻(Blanket Etch,即无需覆盖光刻胶进行蚀刻)的方法在栅极结构周围的区域形成第一沟槽108,本实施例中,所述无图形蚀刻可以是无图形干法蚀刻或无图形湿法蚀刻,所述第一沟槽108的深度决定L型绝缘层的起始位置,较佳地,所述第一沟槽108的深度在的范围内。
参考图5,执行步骤S3,实际应用中,形成沟槽侧墙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沟槽108的侧壁和底部沉积介质材料,形成保形覆盖所述第一沟槽108的介质层,之后去除位于第一沟槽108底部的介质层材料,在第一沟槽108的侧壁上形成沟槽侧墙114。具体地,所述沟槽侧墙114的材料为氮化硅。
参考图6,执行步骤S4,以所述沟槽侧墙114为掩模蚀刻第一沟槽108的底部的硅衬底,形成第二沟槽109;具体地,所述蚀刻为无图形蚀刻,所述无图形蚀刻可以是无图形干法蚀刻或无图形湿法蚀刻,在湿法蚀刻时,所述沟槽侧墙114下方的衬底会被少量去除。
由于第二沟槽109的深度与L型绝缘层的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关,较佳地,所述第二沟槽109中,从沟槽侧墙114底部到第二沟槽109底部的距离在
Figure BDA0000042550390000061
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后续向第二沟槽109中填充半导体材料时产生空洞,较佳地,所述第二沟槽109侧壁倾角(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倾角指的是沟槽侧壁与沟槽底部夹角的补角)的角度需小于等于87°。
参考图7,执行步骤S5,在第二沟槽109的底部和第二沟槽109的侧壁上形成绝缘层110,具体地,所述绝缘层110为氧化硅层,通过炉管或等离子体氧化的方法形成所述氧化硅层,在形成氧化硅层的过程中采用的反应气体包括氧气、臭氧、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水蒸气等。所述氧化层的厚度在
Figure BDA0000042550390000062
的范围内。
参考图8,执行步骤S6,本发明中所述掩模图形为光刻胶11,具体地,在栅极结构、以及靠近所述栅极结构侧的第二沟槽109的底部上覆盖光刻胶111,较佳地,所述光刻胶111覆盖第二沟槽109底部的一半以上,以保证后续形成的L型绝缘层的水平向的长度;
参考图9,执行步骤S7,去除光刻胶111未覆盖的绝缘层,具体地,所去除的绝缘层包括位于光刻胶111底部未被光刻胶111覆盖的绝缘层,以及位于第二沟槽远离栅极结构的侧壁上的绝缘层,从而形成位于光刻胶底部的绝缘层、位于第二沟槽靠近栅极结构的侧壁上的绝缘层构成的L型绝缘层112。
本实施例中通过湿法剥离(wet stip)的方法去除所述氧化硅,具体地,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氧化硅,采用低浓度氢氟酸溶液对所述氧化硅进行湿法剥离。
较佳地,去除绝缘层时,需完全去除位于第二沟槽远离栅极结构的侧壁上的绝缘层。
在步骤S7之后,执行步骤S8之前,还包括去除掩模图形的步骤,具体地,所述掩模图形为光刻胶图形,通过灰化方法去除所述光刻图形。
参考图10,执行步骤S8,第一半导体层113的材料为单晶硅,较佳地,通过水平外延生长(Lateral Epitaxy)方法形成所述单晶硅,具体地,所述水平外延生长工艺中,垂直方向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具体地,垂直方向生长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生长速度的比例在0∶1~0.2∶1的范围内,较佳地,垂直方向生长速度与水平方向生长速度的比例在0∶1~0.1∶1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水平方向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90%~100%,那么相应地,垂直方向的生长占整个生长的0~10%。
通常水平外延生长可形成于沟槽的侧墙上,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沟槽侧壁上的L型绝缘层上形成单晶硅,选用水平外延生长的方式。
具体地,所述水平外延生长可采用快速热退火化学气相沉积、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法等的方法实现。在生长单晶硅时的生长条件包括:向反应腔室内通入的反应气体包括氢气、氯化氢和二氯硅烷,反应气体通入反应腔室的流量在20~200sccm的范围,生长温度在500~900℃的范围内,气压在5~60Torr的范围内,并且生长时间在2~30分钟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13的厚度需足以覆盖所述L型绝缘层,避免后续去除沟槽侧墙时造成L型绝缘层受到损伤,但是,所述第一半导体层113不能覆盖所述沟槽侧墙,而避免影响后续去除沟槽侧墙的步骤。
可选地,如果在第一次水平外延过程中,沉积了过多的单晶硅材料,可以增加一步去除(recess)步骤,以去除多余的单晶硅材料。
参考图11,执行步骤S9,去除沟槽侧墙114;可采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去除沟槽侧墙114,具体地,所述沟槽侧墙114的材料为氮化硅,可采用热磷酸去除所述氮化硅的沟槽侧墙114。
参考图12,执行步骤S10,进行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较佳地,本步骤与步骤8中的半导体材料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的材料为单晶硅,类似地,可采用水平外延生长形成单晶硅,所述水平外延生长可采用快速热退火化学气相沉积、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或者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实现。
采用水平外延生长,可较好地掌握半导体材料的生长速度,从而可较好地控制半导体材料的厚度,直至所述半导体材料与衬底表面齐平,从而形成第二半导体层116。
参考图13,执行步骤S11,可通过离子注入或离子扩散对栅极结构两侧的衬底进行掺杂,形成重掺杂区,所述重掺杂区为源/漏区1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漏区115为N型掺杂区,可采用磷离子或砷离子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型掺杂的源/漏区115。在形成源/漏区115可以进行退火工艺,退火工艺中的温度小于600℃。
完成以上的工艺步骤后,可以继续形成接触孔以及互连线。
至此,完成了MOS管的制造过程,所述MOS管的源/漏区115下方埋有L型的绝缘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准SOI结构的制造过程。
本发明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水平外延生长形成的第二半导体层表面较为平坦,无需通过化学机械研磨进行平坦化处理,从而简化了工艺步骤。
此外,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均选用单晶硅,可使MOS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以NMOS管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还可以是PMOS管,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的描述,进行相应的变形、替换和修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
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在栅极结构的两侧形成第一沟槽;
形成位于第一沟槽侧壁上的沟槽侧墙;
以所述沟槽侧墙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二沟槽;
在第二沟槽的底部和第二沟槽的侧壁上形成绝缘层;
图形化所述绝缘层形成L型绝缘层;
在未被L型绝缘层覆盖的第二沟槽中进行第一次半导体材料沉积,形成第一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覆盖所述L型绝缘层;
去除沟槽侧墙;
进行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直至所述半导体材料与衬底表面齐平,形成第二半导体层;
在栅极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源/漏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绝缘层为氧化层,通过炉管或等离子体氧化的方法形成所述氧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沟槽的深度在100~500
Figure FDA0000042550380000011
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模图形化所述衬底,形成第一沟槽的步骤包括:通过无图形蚀刻图形化所述衬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形化所述绝缘层形成L型绝缘层的步骤包括:形成掩模图形,所述掩模图形覆盖所述栅极结构、且覆盖靠近栅极结构侧的位于第二沟槽底部上的部分绝缘层;去除未被掩模图形覆盖的绝缘层,形成L型绝缘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图形覆盖第二沟槽底部的一半以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未被掩模图形覆盖的绝缘层的步骤包括,通过干法或湿法去除所述绝缘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氧化硅,通过含氢氟酸的溶液去除所述氧化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的侧壁倾角的角度小于或等于8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侧墙底部到第二沟槽底部的距离在100~1000
Figure FDA0000042550380000021
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位于第一沟槽侧壁上的沟槽侧墙的步骤包括:在第一沟槽侧壁和底部沉积介质材料,形成保形覆盖所述第一沟槽的介质层,之后通过蚀刻去除位于第一沟槽底部的介质层,形成沟槽侧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地,所述沟槽侧墙的材料为氮化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半导体材料沉积、第二次半导体材料沉积过程中沉积的半导体材料为单晶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硅通过水平外延生长方法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外延生长采用快速热退火化学气相沉积、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或分子束外延法的方法。
16.如权利要1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外延生长方法形成单晶硅的生长条件包括:向反应腔室内通入的反应气体包括氢气、氯化氢和二氯硅烷,反应气体通入反应腔室的流量在20~200sccm的范围,生长温度在500~900℃的范围内,气压在5~60Torr的范围内,并且生长时间在2~30分钟的范围内。
CN201010620561.3A 2010-12-31 2010-12-31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543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0561.3A CN102543826B (zh) 2010-12-31 2010-12-31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0561.3A CN102543826B (zh) 2010-12-31 2010-12-31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3826A true CN102543826A (zh) 2012-07-04
CN102543826B CN102543826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350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0561.3A Active CN102543826B (zh) 2010-12-31 2010-12-31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38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355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北京大学 制备准soi源漏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
CN109087855A (zh) * 2018-07-24 2018-12-2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改善soi工艺中混合结构边缘凸起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4837A (en) * 1994-09-27 1996-02-27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electronic devices by growing monocrystalline semiconducting regions from trench sidewalls
CN1450653A (zh) * 2003-05-16 2003-10-22 北京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深亚微米领域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4837A (en) * 1994-09-27 1996-02-27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electronic devices by growing monocrystalline semiconducting regions from trench sidewalls
CN1450653A (zh) * 2003-05-16 2003-10-22 北京大学 一种适用于超深亚微米领域的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阳元等: "32nm及其以下技术节点CMOS技术中的新工艺及新结构器件", 《中国科学》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1355A (zh) * 2013-12-18 2014-03-26 北京大学 制备准soi源漏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
WO2015089951A1 (zh) * 2013-12-18 2015-06-25 北京大学 制备准soi源漏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
US9349588B2 (en) 2013-12-18 2016-05-24 Peking University Method for fabricating quasi-SOI source/dra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device
CN109087855A (zh) * 2018-07-24 2018-12-2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改善soi工艺中混合结构边缘凸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3826B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6508B2 (en) Structure of a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inFET)
US9589845B1 (en) Fin cut enabling single diffusion breaks
US10186602B2 (en) Fin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08787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s including FINFET devices with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that includes a thermal oxide layer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1372603B1 (ko) 핀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의 게이트 스택
CN101814523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658505B2 (en) Embedded stressors for multigate transistor devices
US8263444B2 (en)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on-insulating (SOI)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body contacts
US20150194503A1 (en) Fin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129800B2 (en) Gate-all-arou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CN109585550B (zh) 半导体结构和半导体制造方法
CN103985711A (zh) 具有减少的寄生电容量的FinFET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37624A (zh) 高栅极密度器件和方法
JP2007173789A (ja) 突起型トランジスタ製造方法
CN103515215A (zh) 一种鳍式场效应管制作方法
US786786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obtained with such a method
US6642536B1 (en) Hybrid silicon on insulator/bulk strained silicon technology
CN106298526B (zh) 准绝缘体上硅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制作方法
US8211804B2 (en) Methods of forming a hole having a vertical profil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a vertical hole
CN102543826B (zh)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KR101129835B1 (ko)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103506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13496939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56536B (zh) 准soi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3165510B (zh) 浅沟槽隔离结构及形成方法,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Effective date: 201211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3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Applicant aft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