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4977B -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4977B
CN102534977B CN201110421808.3A CN201110421808A CN102534977B CN 102534977 B CN102534977 B CN 102534977B CN 201110421808 A CN201110421808 A CN 201110421808A CN 102534977 B CN102534977 B CN 102534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eaving thread
braided fabric
mentioned
br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1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4977A (zh
Inventor
浅井茂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34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4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4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4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2Curt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有适用该方法编织的部分的编织物,该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编机编织形成了基于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的编织物。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A~C,在编织物上形成基于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使用第一编织线编织基础线圈列(10)的工序A。在工序A中编织的基础线圈列(10)之中,选择单个或者多个对象线圈(1),相对于该选择了的各对象线圈(1)使用种类与上述第一编织线不同的第二编织线形成贴补线圈(2)的工序B。使在工序B中选择了的对象线圈(1)和相对于该对象线圈(1)形成了的贴补线圈(2)相互重叠的工序C。

Description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横编机编织具有基于第一编织线和外表与此第一编织线不同的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形成的花样的编织物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有适用该编织方法编织的部分的编织物。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过用经编机编织花边样编织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花边样编织物中,有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一编织线构成的基础编织物部的一部分上,以缠绕的方式配置了有色的第二编织线的编织物(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图5)。在这样的花边样编织物中,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形成花边样的花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8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与提出了由上述经编机进行的花边样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方案相对,由横编机进行的花边样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现在还没有提出方案。不用说,在经编机和横编机中,因为将线圈形成下去的方向不同,所以不能将经编机中的编织方法原封不动地应用于横编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做出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作为代表如花边样编织物的那样,提供一种用横编机编织基于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形成了花样的编织物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有适用该方法编织的部分的编织物。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并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编机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复进行:
使用第一编织线编织基础线圈列的工序A;
在上述工序A中编织的基础线圈列之中,选择单个或者多个对象线圈,相对于该选择了的各对象线圈使用外表与上述第一编织线不同的第二编织线形成贴补线圈的工序B;
使在上述工序B中选择了的对象线圈和相对于该对象线圈形成了的贴补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通过在其反复进行时重新选择在工序B中选择的对象线圈,形成基于上述第一编织线和上述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
在此,所谓“贴补”,例如,如日本特开平4-73245号公报记载的那样,是使卡定在前后一方的针床上的线圈(称为对象线圈)向相向的另一方的针床的编织针上移圈,同时以从该线圈拉出的方式将新的线圈(贴补线圈)形成在一方的针床的编织针上的编织动作。此时,贴补线圈被卡定在上述对象线圈原先卡定的编织针上。在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相对于对象线圈形成贴补线圈,进而通过使对象线圈返回到该贴补线圈被卡定的编织针上,由此,使贴补线圈和对象线圈相互重叠。例如,如果在前针床的编织针X上卡定了对象线圈,则使该对象线圈向后针床的编织针Y(与编织针X相向的编织针)移圈,同时在编织针X上形成贴补线圈,进而使对象线圈从编织针Y返回到编织针X。这样,从前针床看贴补线圈被重叠在对象线圈的表侧。
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的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只要种类不同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将构成基础线圈列的第一编织线作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编织线,将第二编织线作为有色特别是有色不透明的编织线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利用比第一编织线粗的第二编织线,也可以将第一编织线作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编织线,将第二编织线作为比第一编织线粗的有色的编织线。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双方作为不同的颜色的编织线。
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最好是将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至少一方作为热熔接线。不用说,也可以将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双方作为热熔接线。
另一方面,本发明编织物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并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由第一编织线编织的基础线圈列;
由外表与上述第一编织线不同的第二编织线编织,由与上述基础线圈列的一部分线圈重叠的单个或者多个贴补线圈构成的贴补线圈列,
所述编织物形成了基于上述第一编织线和上述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编织在由第一编织线编织的基础线圈列的一部分上重叠由第二编织线编织的贴补线圈,形成了基于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的本发明编织物。此时,例如,如果将构成基础线圈列的第一编织线作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编织线,将第二编织线作为有色不透明的编织线,则如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能够编织以第二编织线浮起的方式能看见的花边样编织物。另外,即使利用比第一编织线粗的第二编织线,也能够编织以第二编织线浮起的方式能看见的花边样编织物。此外,在将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双方作为不同的颜色的编织线的情况下,如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形成了基于后述的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颜色的差异的花样。
在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如果作为第一编织线使用热熔接线,则能够固定由第一编织线形成的基础线圈列的形状,其结果,能够维持编织物整体的形状。另外,在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如果作为第二编织线使用热熔接线,则能够固定由第二编织线形成的贴补线圈的形状。由于贴补线圈只是与基础线圈列的一部分重叠,所以在强力拉伸编织物时,存在贴补线圈的形状崩溃的情况。如果将贴补线圈作为热熔接线,通过将编织后的编织物进行热处理固定贴补线圈的形状,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编织工序编织的编织物的线圈图。
图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编织方法编织的编织物的局部放大照片的图。
图4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的编织方法编织的编织物的局部放大照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记载的编织,均说明使用具备至少前针床(以下称为FB)和后针床(以下称为BB)的一对针床,能够在前后的针床之间进行线圈的移圈的两张底座横编机的编织例。另外,配备在横编机的针床上的编织针是具有针舌的舌针。另外,使用的横编机,也可以是具备移圈底脚片底座的两张底座横编机、四张底座横编机。另外,使用的编织针也可以是具备具有钩的针主体和开闭钩的导针片的复合针。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1~2说明在编织花边样编织物时,适用了本发明的编织方法的例子。
图1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中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黑点表示配备在FB及BB上的编织针,箭头表示线圈的移圈的方向。
首先,在S1中,使用透明的非热熔接线(第一编织线:由细线表示)在FB的编织针A~I上编织基础线圈列10。在构成此基础线圈列10的线圈之中,选择在接下来的S2中进行贴补的线圈作为对象线圈1(剩余的线圈为非对象线圈O)。选择哪个线圈作为对象线圈1,可以根据在编织物上形成怎样的花样来适当决定。
接下来,在S2中,使用比第一编织线粗的白色的热熔接线(第二编织线:由粗线表示)对对象线圈1进行贴补。贴补,通过一边使对象线圈1从FB的编织针向BB的编织针移圈一边从进行该移圈的对象线圈1拉出第二编织线形成新的线圈(贴补线圈2)来进行。例如,如果对卡定在FB的编织针A上的对象线圈1进行贴补,则该对象线圈1向BB的编织针A被移圈,贴补线圈2被形成在FB的编织针A上。通过此S2,形成由用一系列的第二编织线编织的多个贴补线圈2构成的贴补线圈列20。
在接下来的S3中,使在S2的贴补时向BB的编织针移圈的对象线圈1返回到在S1时被卡定的FB的编织针上。例如,在S1中被卡定在FB的编织针A上的对象线圈1,在S3中返回到FB的编织针A上。通过此S3,基础线圈列10和贴补线圈列20被重叠。此时,贴补线圈2被重叠在基础线圈列10的对象线圈1的表侧。
以后,反复进行S1~S3的编织。此时,可以与欲在编织的编织物上形成的花样相应地在基础线圈列10之中重新选择将哪个线圈作为对象线圈1进行选择。当然,再选择的结果,也有在反复进行的前后选择的对象线圈成为相同的情况。仅供参考,图2的线圈图表示重叠的对象线圈1和贴补线圈2的状态。
另外,图3表示实际上编织的编织物的局部放大照片。如此图3所示,根据图1的编织工序,对成为由无色透明的第一编织线编织的基础的编织物缠绕了白色的第二编织线,由该白色的第二编织线形成的部分,能够编织从成为基础的编织物浮起而能看见的花边样编织物。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编织方法,能够编织挂毯风格的壁挂、杯子垫、中心交叉等室内小物件、窗帘等。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将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双方做成颜色不同的非热熔接线,根据图1所示的编织工序图说明编织编织物的例子。
图4是表示编织的编织物的局部放大照片的图。如此图4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编织物中,基于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颜色的差异,在编织物上形成花样。在编织物上形成怎样的花样,与实施方式1同样,根据在图1的S1、S2中选择基础线圈列10的哪个线圈作为对象线圈1而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使用由针主体和2片导针片构成的复合针(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917146号公报)进行实施方式所示的编织。在此情况下,完成的编织物中的贴补线圈,成为与参照图2的线圈图有若干不同的形状,但如果追寻该贴补线圈的编织线的轨迹,则通过贴补形成的编织物的情况,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容易地理解。另外,在编织物的编织中途,也可以变更使用的第二编织线。此外,通过组合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和嵌花编织,也能够编织多彩的花样的编织物。
符号说明:
10:基础线圈列
0:非对象线圈
1:对象线圈
20:贴补线圈列
2:贴补线圈

Claims (4)

1.一种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并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编机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复进行:
使用第一编织线编织基础线圈列的工序A;
在上述工序A中编织的基础线圈列之中,选择单个或者多个对象线圈,相对于该选择了的各对象线圈使用外表与上述第一编织线不同的第二编织线形成贴补线圈的工序B;
使在上述工序B中选择了的对象线圈和相对于该对象线圈形成了的贴补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通过在其反复进行时重新选择在工序B中选择的对象线圈,形成基于上述第一编织线和上述第二编织线的外表的差异的花样。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编织线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编织线,上述第二编织线是有色的编织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至少一方是热熔接线。
4.一种编织物,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并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一编织线编织的基础线圈列;和
由外表与上述第一编织线不同的有色不透明的第二编织线编织,由与上述基础线圈列的一部分线圈重叠的单个或者多个贴补线圈构成的贴补线圈列,
所述编织物形成了以第二编织线浮起的方式能看见的花边样组织。
CN201110421808.3A 2010-12-16 2011-12-16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Active CN102534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864A JP5618809B2 (ja) 2010-12-16 2010-12-16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10-280864 2010-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4977A CN102534977A (zh) 2012-07-04
CN102534977B true CN102534977B (zh) 2015-01-21

Family

ID=4549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1808.3A Active CN102534977B (zh) 2010-12-16 2011-12-16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65984B1 (zh)
JP (1) JP5618809B2 (zh)
CN (1) CN102534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9624B2 (en) 2014-02-11 2021-03-09 Nine Ip Limited Netting materials
KR101471632B1 (ko) * 2014-05-20 2014-12-11 채희준 니트웨어 편직방법
JP6196352B2 (ja) * 2015-07-02 2017-09-13 株式会社ニューニット 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CN105420897B (zh) * 2015-11-09 2018-07-24 无锡富士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横机混纱编织方法
CN106801289B (zh) * 2017-01-20 2018-06-15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鱼鳞花的编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8411A1 (en) * 1995-10-13 1997-04-16 Tsud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knitting plating stitch and knit fabric
CN1404538A (zh) * 2000-02-17 2003-03-1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及其针织物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EP1964953A1 (en) * 2005-11-17 2008-09-03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tubular fabric having border pattern
EP2003231A1 (de) * 2007-06-15 2008-12-17 H. Stoll GmbH &amp; Co. KG Verfahren zum Einbinden eines Strickfadenfangs und/oder-en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3975A (en) * 1977-11-24 1979-06-13 Onitsuka Co Reversible knitting method
JPS5837421B2 (ja) * 1979-10-01 1983-08-16 株式会社 島アイデア・センタ− インタ−シヤ編編成方法
JPH0473245A (ja) 1990-07-13 1992-03-09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出し方法及びその編地
JP3152993B2 (ja) * 1992-05-08 2001-04-03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多給糸緯編地の編成方法
JPH073589A (ja) * 1993-06-18 1995-01-06 Marushiyou:Kk 丸編機における異種糸編成時の孔開き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編地
JP3308443B2 (ja) 1996-02-26 2002-07-29 栄レース株式会社 レース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17146B2 (ja) 1997-07-11 1999-07-1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目形成方法及び該編目形成のための横編機
JP3523501B2 (ja) * 1998-09-25 2004-04-2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インレイ編地編成方法およびインレイ編地
US6871515B1 (en) * 2004-03-11 2005-03-29 Sara Lee Corporation Knitted lace constru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8411A1 (en) * 1995-10-13 1997-04-16 Tsudakom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knitting plating stitch and knit fabric
CN1404538A (zh) * 2000-02-17 2003-03-1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及其针织物
CN1529776A (zh) * 2001-05-25 2004-09-15 ��ʽ���絺����������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EP1964953A1 (en) * 2005-11-17 2008-09-03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for knitting tubular fabric having border pattern
EP2003231A1 (de) * 2007-06-15 2008-12-17 H. Stoll GmbH &amp; Co. KG Verfahren zum Einbinden eines Strickfadenfangs und/oder-end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5-321101A 1993.12.07 *
JP特开平7-3589A 1995.01.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4977A (zh) 2012-07-04
EP2465984B1 (en) 2017-06-14
EP2465984A3 (en) 2013-01-16
JP5618809B2 (ja) 2014-11-05
JP2012127031A (ja) 2012-07-05
EP2465984A2 (en)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4977B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N102859057B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4164737B (zh) 罗纹风格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罗纹风格针织物
CN1030316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2017014676A (ja) 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KR101498444B1 (ko) 파일편성방법, 파일편성포부를 구비하는 편성포
CN103993414B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CN10451407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6929990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9402854A (zh) 一种全成型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CN103451835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268777B (zh) 具有分支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该针织物
CN104452061B (zh) 降低破裂的织物、其编织方法及利用该编织方法的图案花纹设计系统
US6823700B1 (en) Pile yarn processed warp knit fabric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unified warp knit fabrics by cutting portions
CN101851827B (zh) 双层半月型实芯型边花织带和编织方法及所用钩针组件
CN102995267B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3361863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JP2017053063A (ja) 編糸の固定方法
EP0638678A1 (en)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stitches at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in a row of stitches of a rib knit fabric
KR20190075825A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04342841A (zh) 用于制造带有透孔的织物的方法
CN110644122B (zh) 一种针织物的浮线交错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CN111088586A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接合后的针织物
CN111691053A (zh) 一种针织提花插口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CN106757713A (zh) 一种鞋眼扣花型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