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866A -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9866A CN102529866A CN2012100113710A CN201210011371A CN102529866A CN 102529866 A CN102529866 A CN 102529866A CN 2012100113710 A CN2012100113710 A CN 2012100113710A CN 201210011371 A CN201210011371 A CN 201210011371A CN 102529866 A CN102529866 A CN 1025298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obile side
- fender guard
- door panel
- side fender
- external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侧面保护装置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设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的充气件和一气体发生器、至少一设于车体上的传感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充气件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及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通过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设有充气件,并设有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单元及控制单元;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控制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器动作,将所述充气件充气膨胀,从而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而且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对生活的质量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从起初的步行逐步进行到自行车时代,然后从自行车时代慢慢地过渡到摩托车时代,而现在,轿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汽车的急剧增加,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汽车安全技术也成为开发热点,特别是被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成为汽车领域的重点。其中侧面碰撞较正面碰撞,造成驾乘人员的伤害更大。因为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身侧围结构向车内侵入,乘员舱的空间减小;并且侧面比正面乘员空间更少,侵入速度更快,吸能空间变小,导致乘员伤害。因此为了减少乘员胸部,腹部和髋部的伤害,侧面需要配备侧气囊和侧气帘等来保护乘员,使乘员伤害减少到最小值。侧面碰撞安全技术,通常采用侧气囊、气帘等安全措施。在车辆发生事故时,通过传感器引发气体发生器,使气袋迅速充气来保护成员安全。但由于车体侧部空间的限制等原因,侧气囊、气帘等技术的开发费用较高,给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一般侧面气囊装在座椅靠背上。由于侧气囊对车身空间有一定要求,空间距离太小,则侧气囊无法正常展开使其保护效果受限,不适合空间不足的轿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不仅能节省车内空间,能节省成本;而且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设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的充气件和一气体发生器、至少一设于车体上的传感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充气件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及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通过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设有充气件,并设有气体发生器、设于车体B柱下端的传感器单元及控制单元;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实时进行检测侧面危险,一旦检测到侧面有车辆或其它物体靠近;所述传感器单元将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并发送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对所述传感器单元发送回来的感应信号进行判断,当判断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则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气体发生器动作。所述气体发生器对所述充气件充气,所述充气件充气膨胀,在驾驶员的侧面及危险源之间形成缓冲层,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危害。由于所述充气件设于车门的内门板及外门板之间,从而占用的空间小;且所述充气件结构简单且是由尼龙布等弹性材料制成的,节省了制作成本;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的充气件膨胀,从而能有效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设于内门板及外门板之间、且不与所述充气件相交的防撞梁。
所述防撞梁为一根,设于充气件的上方或者下方;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多根防撞梁,能达到更好的减缓侧面冲撞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防撞梁跨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且防撞梁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所述防撞梁由所述内门板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通过将防撞梁的两端焊接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能使所述防撞梁更稳固的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充气件呈管状,所述充气件跨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设置所述充气件呈管状,体积较小,便于布置于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所述充气件由所述内门板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将充气件固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的卡位件。通过卡位件将所述充气件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如此可防止充气件的走向发生变化,而影响减缓冲撞力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卡位件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一基部、和两由第一基部的两自由端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充气件呈圆管状,设置卡位件具有弧状的第一基部,可更好的贴合充气件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则用于固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在装配时,直接将第一基部卡设于所述充气件的外周面,再将所述延伸部固定即可。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一贯穿所述延伸部的贯穿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通过固定件将充气件固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则可在需改对充气件的走向进行微调时,将固定件拆下即可。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卡位件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二基部、由第二基部的两端同向弯折延伸形成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叠置于第二固定部上。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以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所述第二基部的包覆面较大,可将所述充气件固定的更好;且所述卡位件固定充气件的时候只需一个固定点,可节省空间还可节省固定件。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通过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设有充气件,并设有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单元及控制单元;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控制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器动作,将所述充气件充气膨胀,从而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侧向保护装置第一种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侧向保护装置第二种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内门板;20、充气件;30、气体发生器;40、防撞梁;50、卡位件;51、第一基部;52、延伸部;53、第二基部;54、第一固定部;6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设置于车门(图中未示)上,以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乘客的侧面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所述车门具有设于内侧的内门板10及设于外侧的外门板(图中未示)。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设于车门的内门板10和外门板之间的充气件20、一与所述充气件20相连通的气体发生器30、至少一设于车体上的传感器单元(图中未示)、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至少一设于内门板10及外门板之间的防撞梁40、至少一将充气件20固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的卡位件50及固定件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为ECU(电子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所述固定件60为螺钉或铆钉。所述传感器单元设于车体B柱的下端,在实际应用时,可设置多个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传感器单元。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充气件20呈管状,且由尼龙布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充气件20跨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设置所述充气件20呈管状,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布置于内门板10和外门板之间。所述充气件20由所述内门板10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件20为一根且倾斜设于所述防撞梁40的上方。在实际应用时,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多根充气件20。设置所述充气件20为多根时,所述充气件20相互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30与其中一充气件20相连通;或所述充气件20均与一充气总管(图中未示)相连通,所述充气总管再与气体发生器30相连通;或设置多个气体发生器30分别与充气件20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30及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防撞梁40跨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且不与所述充气件20相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件20与防撞梁40同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所述防撞梁40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所述防撞梁40由所述内门板10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且所述防撞梁40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充气件20的倾斜角度不一样;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通过将防撞梁40的两端焊接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能使所述防撞梁40更稳固的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40为一根,且设于充气件20的下方。在实际应用时,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多根防撞梁40,能达到更好的减缓侧面冲撞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通过卡位件50将所述充气件20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如此可防止充气件20的走向发生变化,而影响减缓冲撞力的效果。所述卡位件50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一基部51、和两由第一基部51的两自由端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延伸部52。所述延伸部52设有一贯穿所述延伸部52的贯穿孔(图中未示)。所述充气件20呈管状,设置卡位件50具有弧状的第一基部51,可更好的贴合充气件20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52则用于固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所述第一基部51卡设于所述充气件20的外周面上。所述固定件60的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利用固定件60将充气件20固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因而在需改变充气件20的走向时,将固定件60拆下即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不在延伸部52上设贯穿孔,直接将所述延伸部52焊接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不仅易于实施,结构可靠且能节省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实时进行检测侧面危险,一旦检测到侧面有车辆或其它物体靠近。所述传感器单元将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并发送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对所述传感器单元发送回来的感应信号进行判断,当判断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则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气体发生器30动作。所述气体发生器30对所述充气件20充气,所述充气件20充气膨胀,在驾驶员的侧面及危险源之间形成缓冲层,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危害。由于所述充气件20设于车门的内门板10及外门板之间;从而无需改变车门原有的结构、易于实施,而且占用的空间小。所述充气件20结构简单且是由尼龙布等弹性材料制成的,节省了制作成本;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的充气件20充气膨胀,从而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第二种实施例应用时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卡位件50的结构不一样;本实施例的卡位件50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二基部53、由第二基部53的两端同向弯折延伸形成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部54及第二固定部(图中未示)。所述第一固定部54叠置于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夹设于内门板10与第一固定部54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54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固定部54的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60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以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所述第二基部53的包覆面较大,可将所述充气件20固定的更好;且所述卡位件50固定充气件20的时候只需一个固定点,可节省空间还可节省固定件60。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不在第一固定部54及第二固定部上设孔,直接将第一固定部54焊接于第二固定部上,再将第二固定部焊接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不仅易于实施,结构可靠且能节省成本。
综上所述,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通过于车门的内门板10和外门板之间设有充气件20,并设有气体发生器30、传感器单元及控制单元;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控制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器30动作,将所述充气件20充气膨胀,从而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设于车门的内门板(10)和外门板之间的充气件(20)和一气体发生器(30)、至少一设于车体上的传感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发生器(30)与所述充气件(20)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30)及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设于内门板(10)及外门板之间、且不与所述充气件(20)相交的防撞梁(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40)跨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且防撞梁(40)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20)呈管状,且跨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将充气件(20)固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的卡位件(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50)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一基部(51)、和两由第一基部(51)的两自由端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延伸部(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60),所述延伸部(52)上设有一贯穿所述延伸部(52)的贯穿孔;所述固定件(60)的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以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50)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二基部(53)、由第二基部(53)的两端同向弯折延伸形成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部(54)及第二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60),所述第一固定部(54)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固定部(54)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60)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以设于内门板(10)或外门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1371.0A CN102529866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1371.0A CN102529866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9866A true CN102529866A (zh) | 2012-07-04 |
CN102529866B CN102529866B (zh) | 2014-07-16 |
Family
ID=4633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1371.0A Active CN102529866B (zh) | 2012-01-13 | 2012-01-13 |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2986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2531A (zh) * | 2013-10-30 | 2014-02-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CN106427494A (zh) * | 2015-08-05 | 2017-02-2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护系统、约束装置和车辆 |
CN109895868A (zh) * | 2017-12-07 | 2019-06-1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侧部结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5410B1 (en) * | 1999-09-08 | 2001-12-04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 Side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
US20050057024A1 (en) * | 2003-09-17 | 2005-03-17 | Weston Douglas Steph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flatable cushion for use with a vehicle door |
DE102007001781A1 (de) * | 2007-01-05 | 2008-07-10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Sicherheitssystem |
CN101254774A (zh) * | 2007-03-02 | 2008-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的配设结构 |
CN101397002A (zh) * | 2007-09-27 | 2009-04-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的罩体以及气囊装置 |
JP2009248948A (ja) * | 2008-04-11 | 2009-10-29 | Kasai Kogyo Co Ltd | 車両用内装部品 |
JP2011031875A (ja) * | 2009-07-09 | 2011-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
JP2011162098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2012
- 2012-01-13 CN CN201210011371.0A patent/CN1025298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5410B1 (en) * | 1999-09-08 | 2001-12-04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 Side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
US20050057024A1 (en) * | 2003-09-17 | 2005-03-17 | Weston Douglas Steph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flatable cushion for use with a vehicle door |
DE102007001781A1 (de) * | 2007-01-05 | 2008-07-10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Sicherheitssystem |
CN101254774A (zh) * | 2007-03-02 | 2008-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的配设结构 |
CN101397002A (zh) * | 2007-09-27 | 2009-04-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的罩体以及气囊装置 |
JP2009248948A (ja) * | 2008-04-11 | 2009-10-29 | Kasai Kogyo Co Ltd | 車両用内装部品 |
JP2011031875A (ja) * | 2009-07-09 | 2011-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
JP2011162098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2531A (zh) * | 2013-10-30 | 2014-02-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CN103552531B (zh) * | 2013-10-30 | 2015-11-2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CN106427494A (zh) * | 2015-08-05 | 2017-02-2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护系统、约束装置和车辆 |
CN106427494B (zh) * | 2015-08-05 | 2018-11-09 |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 防护系统、约束装置和车辆 |
CN109895868A (zh) * | 2017-12-07 | 2019-06-1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侧部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9866B (zh) | 2014-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4770B (zh) | 车辆碰撞吸收系统 | |
CN1315675C (zh) | 行人保护装置 | |
US10464518B2 (en) | Vehicle airbag system | |
JP6086563B2 (ja) | 自動車用の圧力および加速度に基づく歩行者衝突センサアセンブリ | |
US20060028009A1 (en) | Airbag device | |
JP2001058552A (ja) | 車両衝突被害軽減システム | |
RU150672U1 (ru) | Встроенная подушк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пассажир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04691487A (zh) | 头部、躯干和膝部组合安全气囊 | |
CN203651698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员正面保护装置 | |
CN105492258B (zh) | 用于激活用于机动脚踏车的人员保护设备的方法和人员保护系统 | |
US20140207340A1 (en) | Adaptive crash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and associated vehicle | |
CN108583495B (zh) |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 |
CN104943650A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CN102529866B (zh) | 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 |
CN103287385A (zh) | 一种汽车安全带卷缩器安装结构 | |
KR20100018747A (ko) | 차량용 프레임의 충격흡수 시스템 | |
CN203651700U (zh) |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缓冲装置 | |
CN202896505U (zh) | 一种汽车车门 | |
CN202208274U (zh) | 方向盘溃缩控制装置 | |
WO2021111173A1 (en) | Safe car seat for driver and front passenger with capability of return backward | |
JP7026461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CN205131174U (zh) | 保护驾驶员脚部的气囊装置 | |
US20140149001A1 (en) | Automobi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obile | |
CN203198904U (zh) | 车用副仪表板及带有副仪表板的汽车 | |
CN1769100A (zh) | 气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