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359B -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359B
CN102529359B CN201110418169.5A CN201110418169A CN102529359B CN 102529359 B CN102529359 B CN 102529359B CN 201110418169 A CN201110418169 A CN 201110418169A CN 102529359 B CN102529359 B CN 102529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nozzle
printing
moving direction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81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9359A (zh
Inventor
臼田秀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784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521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49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49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262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6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9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9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89Merging with other data
    • G06K15/189Merging with other data adding a background, e.g. a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方法,以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该流体喷射装置,反复实行:一边使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在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使流体从喷嘴对介质喷射的喷射工作和使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与介质在喷嘴列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工作,并且以包括在通过不同的喷射工作使主图像和背景图像在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实施根据图像的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而使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的在移动方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的喷射工作的方式,反复实行所述喷射工作。

Description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喷射装置之一,可举出从记录头喷射墨液(流体)而在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在打印机中,有通过反复进行边使记录头在移动方向上移动边喷射墨液的工作和相对于记录头将介质在与移动方向相交的输送方向上输送的工作来在介质上打印二维图像的打印机。
此外,在打印机中,有除了青绿色、洋红色、黄色之类的彩色墨液之外、还使用白色墨液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类打印机中,重叠地打印由白色墨液所形成的背景图像和由彩色墨液所形成的主图像,从而可不受介质的底色影响地打印出显色性良好的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8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存在实施根据图像的移动方向上的端部(端)的位置来使记录头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的打印机。在此类打印机中,在打印小图像的情况下,记录头的移动距离变短,可缩短打印时间。
但是,在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情况下,若记录头的移动距离变短,则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短,在图像中产生洇渗和/或混色,图像的画质劣化。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A)喷射第一流体的喷嘴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喷嘴列;(B)喷射第二流体的喷嘴在上述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喷嘴列;(C)控制部,其使喷射工作和输送工作反复实行,上述喷射工作为一边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与上述预定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使流体从上述喷嘴相对于介质喷射的工作,上述输送工作为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与上述介质在上述预定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工作,(D)所述控制部,在通过不同的上述喷射工作使由上述第一流体形成的主图像和由上述第二流体形成的背景图像在上述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实施根据图像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端的位置来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机的整体构成框图。
图2A是打印机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在记录头的下表面设置的喷嘴的排列的图。
图3是说明打印机所具有的打印模式的图。
图4A是说明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的图,图4B是说明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5是说明最短打印控制的图。
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7A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7B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8A是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8B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9A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9B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从另一图像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最短距离的图。
图11是第四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
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13是第五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
图14A和图14B是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15是第七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
图16A是说明第八实施例的使用喷嘴的图,图16B是说明第八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
图17是第九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8A是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式中的使用喷嘴的说明图,图16B是说明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式的说明图。
图19是第十实施例的另一打印方式的说明图。
图20是第十一实施例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
图21是平头(flat head)类型的打印机的说明图。
图22A和图22B是另一类型的打印机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  10控制器  11接口部  12CPU  13存储器
14单元控制电路  20输送单元  30滑架单元  31滑架  40
记录头单元  41记录头  50检测器组  60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了以下的内容。
即,流体喷射装置具有:(A)喷射第一流体的喷嘴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喷嘴列;(B)喷射第二流体的喷嘴在上述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喷嘴列;(C)控制部,其使喷射工作和输送工作反复实行,上述喷射工作为一边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与上述预定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使流体从上述喷嘴相对于介质喷射的工作,上述输送工作为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与上述介质在上述预定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工作,(D)所述控制部,在通过不同的上述喷射工作使由上述第一流体形成的主图像和由上述第二流体形成的背景图像在上述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实施根据图像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端的位置来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上述介质上不与上述背景图像重叠地形成上述主图像的情况下,实施根据图像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端的位置来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可缩短图像形成时间。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在从在形成对上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时设想为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的端、到上述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设想的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与先前的上述喷射工作在移动方向上的相同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在上述距离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与先前的上述喷射工作在移动方向上的相反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并且缩短图像形成时间。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在从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喷射工作时对上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到上述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上述喷射工作的下一上述喷射工作时,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在上述距离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上述喷射工作的下一上述喷射工作时,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并且缩短图像形成时间。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在从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喷射工作时对上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中的与后形成的图像重叠的区域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到上述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上述喷射工作的下一上述喷射工作时,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在上述距离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上述喷射工作的下一上述喷射工作时,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并且缩短图像形成时间。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实施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双向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的控制,上述控制部,在从形成对上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时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的端到上述介质的上述移动方向的上述移动的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与上述距离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相比,延长上述喷射工作的时间间隔。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并且缩短图像形成时间。
在该流体喷射装置中,上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实施仅在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向上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上述喷嘴喷射的控制。
根据该流体喷射装置,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可更加可靠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此外,一种流体喷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行喷射工作,该喷射工作为喷射第一流体的喷嘴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喷嘴列和喷射第二流体的喷嘴在上述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喷嘴列一边在与上述预定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从上述喷嘴喷射流体的工作,上述流体喷射方法包括:在由上述第一流体形成的主图像和由上述第二流体形成的背景图像通过不同的上述喷射工作而在上述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进行根据图像的上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地实施上述喷射工作;以及实施上述第一喷嘴列和上述第二喷嘴列与上述介质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输送工作。
根据该流体喷射方法,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关于打印系统
下面以连接有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和计算机的打印系统为例来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打印机1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2A是打印机1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在记录头41的下表面设置的喷嘴的排列的图。再有,图2B是从记录头41的上表面假想地观察喷嘴所见的图。计算机60与打印机1可通信地连接,向打印机1输出用于使打印机1打印图像的打印数据。再有,在计算机60中,安装有用于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的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能够在CD-ROM等储存介质中储存,并/或经互联网下载到计算机中。
控制器1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接口部11是用于在计算机60和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部件。CPU12是用于进行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13是用于确保存储CPU12的程序的区域和/或作业区域等的部件。CPU12通过单元控制电路14来控制各单元。再有,检测器组50监视打印机1内的状况,控制器10根据其检测结果来控制各单元。
输送单元20是用于将介质S送入可进行打印的位置,并在打印时在输送方向上以预定的输送量输送介质S的部件。
滑架单元30是用于使记录头41在与输送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部件,具有滑架31。
记录头单元40是用于向介质S喷射墨液的部件,具有记录头41。记录头41通过滑架3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在记录头4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作为墨液喷射部的喷嘴,相对于各喷嘴,设有填充了墨液的墨液室(未图示)。
如图2B所示,在记录头41的下表面,形成有五列在输送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D(例如:180dpi)排列有180个喷嘴的喷嘴列。从移动方向的左侧起依次排列有:喷射黑色墨液的黑色喷嘴列K、喷射青绿色墨液的青绿色喷嘴列C、喷射洋红色墨液的洋红色喷嘴列M、喷射黄色墨液的黄色喷嘴列Y和喷射白色墨液的白色喷嘴列W。再有,黑色喷嘴列K、青绿色喷嘴列C、洋红色喷嘴列M和黄色喷嘴列Y相当于“第一喷嘴列”,白色喷嘴列W相当于“第二喷嘴列”。此外,对于各喷嘴列所具有的180个喷嘴,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喷嘴起依次标注小的序号(#1~#180)。
在该打印机1中,控制器10使喷射工作和输送工作反复实行,该喷射工作为一边使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使墨液从喷嘴相对于介质喷射的工作,该输送工作为相对于记录头使介质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的工作。这样一来,可通过后来的喷射工作在与由先前的喷射工作所形成的墨点位置不同的介质上的位置形成墨点,可在介质上打印出二维的图像。
为了进行以下的说明,将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工作称为“行程”,将在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的行程(喷射工作)称为“打印行程”,将在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时未使墨液从喷嘴喷射的行程称为“返回行程”。而且,从相对于一页(一个介质)的最初的行程起依次称为“行程1、行程2、行程3…”,从相对于一页的最初的打印行程起依次称为“打印行程1、打印行程2、打印行程3…”。
关于打印模式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所具有的打印模式的图。打印机1具有仅向介质打印由四色墨液(YMCK,相当于第一流体)所形成的主图像的“彩色模式”和与主图像重叠地向介质打印由白色墨液所形成的背景图像的“使用白色模式”。通过如使用白色模式那样将主图像和背景图像重叠地打印,特别是在介质不是白色的情况下,可打印出显色性良好的图像。此外,在介质是透明的情况下,通过重叠地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可防止打印物的相反侧透过。
再有,打印机1具有进行打印以从打印面侧看到主图像的“正面打印模式”和进行打印以隔着介质看到主图像的“背面打印模式”。因此,在设定为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先在介质上打印背景图像,再在背景图像上重叠地打印主图像。另一方面,在设定为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先在介质上打印主图像,再在主图像上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再有,在介质具有透明性的情况下,也可实施背面打印模式。
为了进行以下的说明,将主图像和背景图像中的、要先对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的图像称为“下层图像(先前的图像)”,将主图像和背景图像中的、要后对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的图像称为“上层图像(后来的图像)”。
关于使用白色模式下的打印方法
图4A是说明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的图,图4B是说明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的图。在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属于一个喷嘴列的喷嘴数量减少至十四个。此外,将分别喷射四色墨液(YMCK)的喷嘴列概括地表示为“彩色喷嘴列Co”。图4所示的打印方法是带式打印。所谓带式打印是在一次行程中所形成的带式图像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打印方法,也是在某一行程中所形成的光栅线(沿移动方向的墨点列)之间未形成其他光栅线的打印方法。
在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图4A)的打印方法中,将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8~#14(△)作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7(●)作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使用喷嘴。再有,白色喷嘴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7和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成为不使用喷嘴。而且,将一次的介质输送量设为在一次行程中所形成的背景图像或主图像的输送方向的横向长度(宽度)(这里,设为喷嘴列的一半长度7D)。
这样一来,介质的预定区域,首先在某一打印行程中与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使用喷嘴(△)相对,在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背景图像。然后,当将介质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时,介质的预定区域在下一打印行程中与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使用喷嘴(●)相对,在介质的预定区域的背景图像上重叠地打印主图像。
另一方面,在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图4B)的打印方法中,将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7(△)作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8~#14(●)作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使用喷嘴。再有,将一次的介质输送量设为在一次行程中所形成的背景图像或主图像的输送方向的横向长度(7D)。
这样一来,介质的预定区域,首先在某一打印行程中与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使用喷嘴(●)相对,在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主图像。然后,当将介质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时,介质的预定区域在下一打印行程中与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使用喷嘴(△)相对,在介质的预定区域的主图像上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
这样在使用白色模式中,通过不同的打印行程对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因此,将用于打印下层图像的使用喷嘴设定为比用于打印上层图像的使用喷嘴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这样一来,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得比较长,可抑制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是使用白色模式,也可使用属于彩色喷嘴列Co和白色喷嘴列W的全部喷嘴。该情况下,例如,在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使用白色喷嘴列W的全部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后,不输送介质,在下一打印行程中,使用属于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在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这样一来,可在不同的打印行程中对介质的预定区域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
此外,在彩色模式的打印方法中,既可以使用属于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也可以与使用白色模式同样地仅使用属于彩色喷嘴列Co的一半喷嘴。
另外,不限于带式打印,例如,既可以实施隔行打印(interlace print)(在由某一打印行程所打印出的光栅线间,在另一打印行程中打印光栅线的打印方法),也可以实施重叠打印(用不同的打印行程的多个喷嘴来打印一条光栅线的打印方法)。
关于最短打印控制
图5是说明最短打印控制的图。为了进行以下的说明,将可使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范围中的、移动方向的左端称为“左侧返回位置(相当于起始位置HP)”,将可使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范围中的、移动方向的右端称为“右侧返回位置RP”。图5的左图表示未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情况,图5的右图表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情况。
若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则即便在如图5的左图所示那样仅在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中央部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器10也要一边使记录头41在左侧返回位置LP和右侧返回位置RP之间往返移动一边使墨液从记录头41喷射。即,记录头41不仅在图像的打印范围内移动,而且还移动到不打印图像的范围。
另一方面,若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则如图5的右图所示,控制器10一边使记录头41在图像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往返移动一边使墨液从记录头41喷射。即,记录头41仅在图像的打印范围移动。但是,在需要进行记录头41的清洗工作等情况下,记录头41移动到起始位置HP。
即,所谓最短打印控制是根据打印的图像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端)的位置来使记录头41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通过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缩短打印时间。
比较例的打印方法
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在比较例的打印方法中,在设定了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10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再有,图表示:实施在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时和在记录头41向左侧移动时都从喷嘴喷射墨液的打印方法(以下称为“双向打印”)、且实施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
若说明具体的打印方法,则首先,在行程1(打印行程1)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若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的打印结束,则记录头41不移动到右侧返回位置RP,而是在结束了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的打印的地点停止。接着,在介质被输送到输送方向下游侧后,在行程2(打印行程2),记录头41一边从结束了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的打印的地点起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在行程1中所打印出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
因此,特别地,在行程1中记录头41移动一侧(移动方向的右侧)的介质上的地点P1,从打印了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主图像之前的时间变短。具体地,在如比较例那样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情况下,与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情况相比,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干燥时间)按下述时间量缩短,该时间量为记录头41在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和右侧返回位置RP之间往返移动的时间量。
即,若在使用白色模式下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则记录头41的移动距离变短,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短。这样一来,图像洇渗和/或混色,图像的画质劣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为目的。
第一实施例
图7A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7B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再有,图7B表示实施双向打印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在第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001→是),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002)。
即,控制器10,在介质上以不同的打印行程重叠地形成由四色墨液(YMCK)所形成的主图像和由白色墨液(W)所形成的背景图像的情况下,不实施根据图像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端)的位置来使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若使用图7B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则首先,在行程1(打印行程1),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若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的打印结束,则记录头41不在该地点停止而是移动直至右侧返回位置RP。接着,在介质被输送到输送方向下游侧之后,在行程2(打印行程2),记录头41一边从右侧返回位置RP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在行程1中所打印出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
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与比较例的打印方法(图6)相比,记录头41,从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上打印了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主图像之前,多移动了从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到右侧返回位置RP的距离的二倍的距离。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与比较例的打印方法相比,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按下述时间量增加,该时间量为记录头41在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和右侧返回位置RP之间往返移动的时间量。
即,通过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使记录头41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的时间间隔变长,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其结果,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再有,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接受了彩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001→否),控制器10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003)。
即,控制器10,在介质上不与背景图像重叠地形成主图像的情况下,实施根据图像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端)的位置来使记录头41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即使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记录头41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变短,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也仅打印主图像。因此,不会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的问题。即,通过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使图像的画质不劣化地缩短打印时间。
再有,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不限于由控制器10决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例如,可由使用户来决定是否实施最短打印控制。此外,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相同,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
第二实施例
图8A是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8B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再有,图8B表示实施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101→是),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进一步设定为实施“单向打印”(S103)。所谓单向打印是仅在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时喷射墨液、在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不喷射墨液的打印方法。
即,控制器10实施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仅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的控制。
若使用图8B具体地说明,则首先,在行程1(打印行程1),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若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的打印结束,则记录头41不在该地点停止而是移动直至右侧返回位置RP。接着,在行程2(返回行程),记录头41不喷射墨液地从右侧返回位置RP移动直至左侧返回位置LP。之后,在介质被输送到输送方向下游侧之后,在行程3(打印行程2),记录头41一边从左侧返回位置LP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在行程1中打印出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与比较例的打印方法(图6)相比,在从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上打印了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主图像之前,记录头41不仅多移动了从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到右侧返回位置RP的往返距离,而且还多移动了从右侧返回位置RP到左侧返回位置LP的距离。因此,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得更长。
即,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单向打印,在打印行程间设置返回行程,从而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得更长。其结果,能更可靠地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另一方面,控制器10在接受了彩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101→否),由用户决定是否实施双向打印(S102)。控制器10在用户决定不实施双向打印的情况下(S102→否),设定为实施单向打印(S103),在用户决定实施双向打印的情况下(S102→是),设定为实施双向打印(S104)。
但是,不限于由用户决定是否实施双向打印。若实施双向打印则可缩短打印时间,若实施单向打印则可防止因往返的特性差异所导致的画质劣化。因此,例如,也可以在设定了“快速模式”的情况下实施双向打印,在设定了“高质量模式”的情况下实施单向打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设定为不与返回行程同时地实施介质的输送工作。这是因为:如果与返回行程同时地进行介质的输送工作,则因机械振动和/或噪音等对驱动信号的影响而使输送精度下降,另外,控制也变得复杂。通过不与返回行程同时地进行介质的输送工作,可使打印行程间的时间间隔变得更长,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得更长。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此外,打印行程时的记录头41的移动速度根据墨液喷射间隔而固定,但是,返回行程时的记录头41的移动速度可变。因此,也可以减慢返回行程时的记录头41的移动速度,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以可靠地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相反地,在为了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而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比所需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可加快返回行程时的记录头41的移动速度以缩短打印时间。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由于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因此与比较例(图6)相比,也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按下述时间量增加,该时间量为记录头41在从图像端部直至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之间往返移动的时间量。
但是,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先前的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短的情况下,记录头41从结束了下层图像的打印之后到移动到介质端部为止的距离短。因此,记录头41在从下层图像的端部到右侧返回位置RP或到左侧返回位置LP之间往返移动的距离也变短。因此,若在该情况下实施双向打印,则记录头41从结束了下层图像的端部的打印之后到开始上层图像的打印之前的时间间隔变短,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短,因此有可能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相反地,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长的情况下,记录头41从结束了下层图像的端部的打印之后到移动到介质端部为止的距离长。因此,记录头41在从下层图像的端部到右侧返回位置RP或到左侧返回位置LP之间往返移动的距离也变长。因此,即便在该情况下实施了双向打印,记录头41从结束了下层图像的端部的打印之后到开始上层图像的打印之前的时间间隔变长,即,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因此有可能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因此,可以根据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沿移动方向的距离),设定实施单向打印还是实施双向打印。
即,控制器10,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对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时设想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端部(图像的端)到介质端部(介质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使记录头41向与先前的打印行程相同的移动方向的同一侧移动时从喷嘴喷射墨液(实施单向打印),在上述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使记录头41向与先前的打印行程相反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从喷嘴喷射墨液(实施双向打印)。
再有,设定阈值,使得在从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实施双向打印也不会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图9A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9B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再有,图9B表示实施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在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器10按照每一页(按照在每一个介质上打印的图像)来设定实施单向打印还是实施双向打印。
因此,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进一步,根据打印数据,算出从一页的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中的最短距离,并将该最短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图9A的S201)。接着,控制器10在算出的最短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201→是)设定为实施单向打印(S202),在算出的最短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201→否),设定为实施双向打印(S203)。
再有,在设定为单向打印和设定为双向打印的情况下,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不同,另外,在设定为双向打印的情况下,按每个打印行程,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不同。因此,假定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既向左侧又向右侧移动,算出从整个图像区域的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和从图像的左侧端部到介质的左侧端部的距离的中的最短距离。
此外,也可以算出从主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也可以算出从背景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另外,也可以算出从两个图像中的较大的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也可以算出从较小的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
使用图9B来具体地说明。再有,这里,以背景图像比主图像大、算出从主图像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的情况为例。在图9B的左侧所示图像中,图像相对于介质较大地打印,因此使得从移动方向的相同侧的主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最短距离d1较短、小于阈值。该情况下,控制器10设定为用单向打印来打印图9B左侧的图像(即,在打印行程间设置返回行程,在使记录头41向与先前的打印行程相同的移动方向的相同侧移动时从喷嘴喷射墨液)。
这样一来,从主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1短,即便从在行程1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打印背景图像之后,到在行程2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之前的时间短,因为在行程2中不打印主图像,所以仍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另一方面,在图9B的右侧所示的图像中,移动方向的宽度小的图像打印在介质的中央部,因此从移动方向的相同侧的主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最短距离d2较长、为阈值以上。该情况下,控制器10设定为用双向打印来打印图9B的右侧的图像(即,在打印行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在使记录头41向与先前的打印行程相反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移动时从喷嘴喷射墨液)。
这样一来,即使在行程1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打印背景图像,在行程2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由于从主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2长,记录头41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的时间间隔长,因此仍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反过来说,可防止:尽管记录头41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P1的时间间隔较长仍在打印行程间设置返回行程,导致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为所需以上。即,可防止无端地增加打印时间。
图10是说明从另一图像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最短距离的图。在图9B所示的图像中,移动方向的侧边沿输送方向,因此在输送方向的整个区域中从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相等。此外,图9B所示的图像打印在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中央部,因此从图像的左侧端部到介质的左侧端部的距离和从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相等。但是,不限于打印图9B所示那样的图像。
例如,存在如图10的左侧图像那样、从图像的上部向下部移动方向的宽度变大的图像。该情况下,从图像的下部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d1成为最短距离。在该最短距离d1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三实施例中图像的上部和下部皆用单向打印来打印。
此外,有时如图10的右侧的图像那样图像的移动方向的宽度小,还要相对于介质、靠近移动方向的一侧(图中为左侧)地来打印图像。该情况下,如果从图像所靠近的一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d1较短、小于阈值,则用单向打印来打印图像。
此外,不限于算出从整个图像区域的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和从图像的左侧端部到介质的左侧端部的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也可以假设用双向打印来打印图像,按照每一个在一次打印行程中打印了图像的区域,算出从在向各区域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最短距离。
例如,在打印行程1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在介质上的某一区域打印下层图像的情况下,算出从打印于介质上的某一区域的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最短距离,在打印行程2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在介质上的另一区域打印下层图像的情况下,算出从打印于介质上的另一区域的图像的左侧端部到介质的左侧端部的最短距离。
而且,也可以将各区域的最短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来设定实施单向打印还是实施双向打印。
第四实施例
图11是第四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再有,图12表示实施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在第四实施例中,按每个打印行程来决定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即,决定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哪一侧移动时从喷嘴喷射墨液)。而且,根据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来决定在下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
因此,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进一步,决定记录头41在各打印行程中移动的方向。如图11所示,控制器10,首先确认有无某一打印行程n的下一打印行程n+1的图像数据(S301)。在有下一打印行程n+1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301→是),控制器10取得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打印的下层图像的图像数据(S302)。而且,控制器10,根据已取得的图像数据,来算出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侧的下层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并将已算出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S303)。
在算出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303→是),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n和下一打印行程n+1之间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n+1中记录头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S304)。另一方面,在已算出的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303→否),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n和下一打印行程n+1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n+1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S305)。控制器10反复实行该处理直至下一打印行程的数据消失。
即,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在从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打印行程时所形成的下层图像(相对于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的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端)到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的下一打印行程时,控制器10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同一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在上述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的下一打印行程时,控制器10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相反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
这样一来,记录头41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结束了下层图像的打印之后到移动到介质端部为止的距离短,即,在记录头41在下层图像的端部和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之间往返移动的距离短、记录头41通过图像打印区域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短的情况下,在打印行程间设置返回行程(在前后的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成为相同的方向,即,成为与单向打印相同的动作)。因此,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另一方面,记录头41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结束了下层图像的打印之后到移动到介质端部为止的距离长,即,在记录头41在下层图像的端部和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之间往返移动的距离长、记录头41通过图像打印区域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长的情况下,在打印行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在前后的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成为相反的方向,即,成为与双向打印相同的动作)。因此,可防止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长至所需以上,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若使用图12具体地进行说明,则首先,在行程1(打印行程1),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下层图像)。从在行程1中打印的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3较短、小于阈值。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下一打印行程2中,在使记录头41向与打印行程1相同的一侧(右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因此,行程2成为返回行程。
接着,在行程2之后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介质后,在行程3(打印行程2)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从在行程3中打印的背景图像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4较长、为阈值以上。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下一打印行程3中在使记录头41向与打印行程2相反侧(左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因此,在行程3和行程4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在行程3之后介质被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后,在行程4(打印行程3)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左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
再有,由于在图12中以正面打印模式为例,因此背景图像为下层图像,将从背景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在背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未图示),主图像成为下层图像,将从主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因此,在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与阈值比较的距离有些不同。
第五实施例
图13是第五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图14A和图14B是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再有,图14表示实施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在第五实施例中,按每个打印行程来决定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而且,根据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和与其重叠的上层图像重复的区域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来决定在下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
因此,控制器10,在接收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进一步,决定在各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如图13所示,控制器10,首先确认有无某一打印行程n的下一打印行程n+1的图像数据(S401)。在有下一打印行程n+1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401→是),控制器10取得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打印的下层图像的图像数据和与其重叠地打印的上层图像的图像数据(S402)。以下,将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打印的下层图像和与其重叠地打印的上层图像重复的区域称为“重复区域”。而且,控制器10根据已取得的图像数据来算出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侧的重复区域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将已算出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S403)。
在算出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403→是),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n和下一打印行程n+1之间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n+1中记录头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S404)。另一方面,在已算出的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403→否),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n和下一打印行程n+1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n+1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n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S405)。控制器10反复实行该处理直至下一打印行程的数据消失。
即,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在从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打印行程时对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中的、与后形成的图像重叠的区域的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端)到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的下一打印行程时,控制器10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相同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在上述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的下一打印行程时,控制器10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相反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
因此,在记录头41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结束了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下层图像时起、到在通过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而从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折回来时通过下层图像和上层图像的重复区域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进行打印的地点)时为止的时间短的情况下,在记录头41的折回时不打印上层图像。因此,背景图像和主图像重叠地打印的时间间隔变长,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另一方面,在记录头41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结束了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下层图像时起、到在通过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而从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折回来时通过下层图像和上层图像的重复区域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进行打印的地点)时为止时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在记录头41的折回时打印上层图像。因此,可防止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长至所需以上,可既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又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若使用图14具体地进行说明,则首先,如图14A的左图所示,在行程1(打印行程1)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下层图像)。在打印行程1中所打印的背景图像上,如图14A的右图所示那样重叠地打印主图像。从该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重复区域(粗框)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5较短、小于阈值。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下一打印行程2中在使记录头41向与打印行程1相同的一侧(右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因此,行程2(未图示)成为返回行程。
接着,在行程2之后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介质后,如图14B的左图所示,在行程3(打印行程2)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右侧移动一边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在打印行程2中所打印的背景图像上,如图14B的右图所示,重叠地打印主图像。从在行程3中所打印的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重复区域(粗框)的右侧端部到介质的右侧端部的距离d6较长、为阈值以上。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下一打印行程3中在使记录头41向与打印行程2相反的一侧(左侧)移动时使墨液从喷嘴喷射。因此,在行程3和行程4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
第六实施例
在上第四实施例以及第五实施例中,按每个打印行程来决定记录头41移动的方式。因此,在第四实施例中,将从记录头41在某一打印行程中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将从记录头41在某一打印行程中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和与其重叠的上层图像重复的区域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也按每个打印行程来决定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而且,将从在记录头41在某一打印行程中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上重叠地打印的上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端)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端)的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上述距离小于阈值,则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和下一打印行程之间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在上述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10,在某一打印行程和下一打印行程之间不设置返回行程,将在下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设定为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这样一来,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下层图像之后、从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折回来时,记录头41从通过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时起到通过上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进行打印的地点)时为止的时间短的情况下,在记录头41的折回时不打印上层图像。因此,能够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
另一方面,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下层图像之后、从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折回来时,记录头41从通过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时起到通过上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时为止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在记录头41的折回时打印上层图像。因此,可防止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长至所需以上,可不使图像的画质劣化地缩短打印时间。
第七实施例
图15是第七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在从上述第三实施例到第六实施例中,根据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来决定是否在打印行程间设置返回行程(决定是否实施单向打印)。
相对于此,在第七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总是实施双向打印。而且,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在打印行程间设置休止时间。即,使记录头41在右侧返回位置RP或左侧返回位置LP按预定的时间停止。因此,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短的情况下,与实施通常的双向打印的情况相比,使前后的打印行程的时间间隔变长。因此,例如,可以在控制器10中设置对休止时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此外,也可以是: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越短,休止时间越长。
即,控制器10,在重叠地形成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实施在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双向移动时使流体从喷嘴喷射的控制,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使记录头41向移动方向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端部(端)到介质端部(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与上述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相比,使打印行程的时间间隔变长。
这样一来,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短、记录头41通过图像打印区域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短的情况下,设置休止时间,可使重叠地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反之,在从在打印下层图像时记录头41移动侧的图像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长、记录头41通过图像打印区域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长的情况下,不设置休止时间,可防止重叠地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时间间隔长至所需以上。其结果,可既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又缩短打印时间。
因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5的流程那样,控制器10按每一页(按在每一个介质打印的图像)来设定是否设置休止时间。具体地,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S501),根据打印数据来算出每一页的从图像的端部到介质端部的距离的中的最短距离(与第三实施例同样),将该最短距离与阈值进行比较(S502)。接着,控制器10,在已算出的最短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502→是),在打印行程间设置休止时间(S503),在已算出的最短距离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502→否),在打印行程间不设置休止时间(S504)。
此外,不限于此,也可以按每个打印行程来决定是否设置休止时间。因此,也可以如第四实施例那样,算出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和下一打印行程之间设置休止时间。
此外,也可以如第五实施例那样,算出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和与其重叠的上层图像重复的区域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和下一打印行程之间设置休止时间。
另外,也可以如第六实施例那样,算出从在某一打印行程中记录头41一边向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一边打印的下层图像上重叠地打印的上层图像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到介质的移动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距离,在该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打印行程和下一打印行程之间设置休止时间。
第八实施例
在上述使用白色模式下的打印方法中,在各打印行程中使用彩色喷嘴列Co的一半喷嘴和白色喷嘴列W的一半喷嘴。而且,在各打印行程中打印了主图像和背景图像。即,在上述使用白色模式下的打印方法中,在各打印行程中,打印了下层图像和上层图像这两者。
另一方面,在各打印行程中,可使用彩色喷嘴列Co或白色喷嘴列W中的一方来先打印下层图像,之后进行反向输送(反向进给),使用另一方的喷嘴列来在下层图像上打印上层图像。这样一来,可使用彩色喷嘴列Co和白色喷嘴列W的全部喷嘴,可减少不使用喷嘴。
图16A是说明第八实施例的使用喷嘴的图。图16B是说明第八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图。在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与图4的情况同样,将属于一个喷嘴列的喷嘴数量减少为至十四个。此外,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输送方向的横向长度为42D,分别可在三次行程中形成。这里,对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行程1~行程3中,将白色喷嘴列W的全部喷嘴#1~#14(△)设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再有,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成为不使用喷嘴。而且,将一次的介质输送量设为喷嘴列的长度14D。这样一来,在行程1~行程3中,打印输送方向的横向长度为42D的背景图像。
接着,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介质(反向输送)。在图中,描绘成喷嘴列移动,但是实际上是介质移动。
在反向输送后的行程4~行程6中,将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1~#14(●)设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喷嘴。再有,白色喷嘴列W的全部喷嘴#1~#14(△)成为不使用喷嘴。而且,将一次的介质输送量设为喷嘴列的长度14D。这样一来,在行程4~行程6中,在背景图像上重叠地打印主图像。
在第八实施例中,控制器10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图7A:S001→是),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图7A:S002)。由此,能够:使在从打印了下层图像(在图16B中为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上层图像(在图16B中为主图像)之前记录头41的移动距离变长,使重叠打印下层图像和上层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其结果,能够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能够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在第八实施例中,控制器10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接受了彩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图7A:S001→否),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图7A:S003)。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仅打印主图像,因此不会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的问题,所以通过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不使图像的画质劣化地缩短打印时间。
第九实施例
图17是第九实施例的说明图。为了便于理解,在图中,一边与第八实施例进行比较一边说明第九实施例。
在第九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与第八实施例(图16A和图16B)同样,在各打印行程中,使用彩色喷嘴列Co或白色喷嘴列W中的一方来先打印下层图像,之后进行反向输送(反向进给),使用另一方的喷嘴列来在下层图像上打印上层图像。而且,在第九实施例中,即便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有时也实施最短打印控制。
在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背景图像之上重叠地打印主图像(参照图3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由于用白色墨液打印出的背景图像的表面变得凹凸,因此在该背景图像上打印的主图像的画质容易劣化。此外,在主图像的打印前介质S已吸收白色墨液,因此主图像洇渗或混色而使主图像的画质易于劣化。
另一方面,在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介质S的表面打印主图像(参照图3的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由于介质S的打印面比较平滑,因此在介质S的表面打印出的主图像的画质与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的主图像相比难以劣化。此外,由于四色墨液易于在介质S的打印面被吸收,因此主图像的画质与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的主图像相比难以劣化。
于是,在第九实施例中,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器10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这样一来,在从打印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主图像之前记录头41的移动距离变长,可使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其结果,可防止主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另一方面,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器10设定为在作为下层图像的主图像的打印时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设定为在作为上层图像的背景图像的打印时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这样一来,可不使主图像的画质劣化地与第八实施方式相比缩短打印时间。
第十实施例
在上述的打印方法中,进行在一次行程中形成带式图像的带式打印,因此输送方向上的喷嘴的间隔和输送方向上的墨点列的间隔为相同间隔D。在第十实施例中,采用在某一打印行程中所形成的墨点列之间、在其他的打印行程中形成墨点列的隔行打印方法。在隔行打印方法中,输送方向上的喷嘴的间隔为输送方向上的墨点列的间隔的整数倍。在下面说明的第十实施例中,输送方向上的喷嘴的间隔(1/180英寸)为输送方向上的墨点列的间隔(1/360英寸)的二倍。
图18A是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式的使用喷嘴的说明图。
在第十实施例中墨点列的间隔D为1/360英寸,因此喷嘴的表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但是,第十实施例的喷嘴的配置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即,在第十实施例中,彩色喷嘴列Co的喷嘴在输送方向上也以1/180英寸(180dpi)排列,白色喷嘴列W的喷嘴在输送方向上也以1/180英寸(180dpi)排列。输送方向上的喷嘴的间隔表记为2D(D是输送方向上的墨点列的间隔),但是,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为1/180英寸。
在第十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中,也将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8~#14(△)设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7(●)设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使用喷嘴。此外,在第十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且背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中,也将白色喷嘴列W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7(△)设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8~#14(●)设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使用喷嘴。
图18B是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式的说明图。这里,对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进行说明,对背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省略说明。
在第十实施例中,在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中,各喷嘴列以2D(=1/180英寸)的间隔形成墨点列。在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后,将介质以D(=1/360英寸)输送,接着进行第偶数个的打印行程。在第偶数个的打印行程中,各喷嘴列以2D(=1/180英寸)的间隔形成墨点列,使得在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中所形成的墨点列之间形成墨点列。通过进行两次打印行程,形成带式图像。即,相对于在上述图4A中用一次打印行程所形成带式图像,在第十实施例中用多次(两次)打印行程来形成带式图像。而且,在用两次打印行程形成了带式图像后,介质以13D被输送。之后,同样地反复进行打印行程(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和第偶数个的打印行程)和输送(输送量为D的输送和输送量为13D的输送)。
图19是第十实施例的另一打印方式的说明图。这里,对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进行说明,对背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省略说明。
在该打印方式中,在每次打印行程结束时以输送量7D输送介质。这样,也能够一边以一定量输送介质,一边在某一打印行程中所形成的墨点列之间用另一打印行程形成墨点列。
而且,在采用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情况下,控制器10也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图7A:S001→是),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图7A:S002)。由此,在从打印了下层图像(图16B中为背景图像)之后到打印上层图像(图16B中为主图像)之前记录头41的移动距离变长,可使重叠地打印下层图像和上层图像的时间间隔变长。其结果,可防止主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可抑制图像的画质劣化。
此外,在采用第十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情况下,控制器10也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接受了彩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图7A:S001→否),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图7A:S003)。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仅打印主图像,因此不会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的问题,从而通过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不使图像的画质劣化地缩短打印时间。
第十一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控制器10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则在全部的打印行程中都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但是,也可如以下说明得那样、使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打印行程和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打印行程混在一起。
图20是第十一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设定流程。若与第一实施例(图7A)相比,则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在增加了S602和S604的处理方面不同。
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601→是),判断该打印数据所示的打印方法是否是隔行打印(S602)。在打印数据所示的打印方法是带式打印的情况下(S602→否),控制器10与第一实施例的S002同样地设定为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603)。
另一方面,在打印数据所示的打印方法是隔行打印的情况下(S602→是),控制器10根据打印行程将最短打印控制设定为开或关(S604)。即,该情况下,尽管是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方法,但仍存在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的打印行程。
例如,在图18B所示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下,在由打印行程1形成了背景图像的区域,在进行了打印行程2后,用打印行程3和/或打印行程4来形成主图像。这样,在第十实施例的图18B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打印方法的情况下,在由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打印出了背景图像的区域,在进行了第偶数的打印行程之后,打印主图像。其结果,在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排出的白色墨液与在第偶数个的打印行程排出的白色墨液相比,直到与主图像重叠为止的时间间隔比较长。
因此,在图18B所示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下(S601→是,S602→是),控制器10设定为对第奇数个的打印行程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设定为对第偶数个的打印行程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604)。
此外,在例如图19所示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下,在由打印行程1形成了背景图像的区域,在进行了打印行程2后,用打印行程3和/或打印行程4来打印主图像。因此,在打印行程1排出的白色墨液与在打印行程2排出的白色墨液相比,直到与主图像重叠为止的时间间隔比较长。
但是,在图19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下,与图18B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不同,不优选在打印行程2以后的打印行程中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其原因是,在打印行程2以后的打印行程中,在通过排出白色墨液的喷嘴#8~#14(△)中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8~#10形成了背景图像的区域,接下来要在打印行程中打印主图像。
因此,在图19所示的使用白色模式且正面打印模式的隔行打印的情况下(S601→是、S602→是),控制器10设定为对打印行程1实施最短打印控制,设定为对其他的打印行程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604)。
这样,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S601→是),也根据打印行程来实施最短打印控制。特别是在隔行打印的情况下(S602→是),有时在通过某一打印行程打印了背景图像的区域在下一打印行程中不重叠打印主图像,因此可在此类打印行程中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其结果,在使用白色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不使图像的画质劣化地将打印时间缩短实施了最短打印控制的打印行程的量。
再有,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在接受了彩色模式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S601→否),控制器10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S605)。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即使记录头41通过介质上的某一地点的时间间隔变短,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在介质上的某一地点也仅打印主图像。因此,不会产生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的问题。即,通过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可使图像的画质不劣化地缩短打印时间。这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主要对流体喷射装置进行记载,但是,也包含了流体喷射方法等的公开。此外,本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不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可不脱离其主旨地进行变化、改良,并且本发明当然也包括其等同物。特别是以下将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关于控制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内的控制器10在接受了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时,设定为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因此,控制器10相当于控制部,打印机1单体相当于流体喷射装置。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定为:在与打印机1连接的计算机60中安装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利用计算机60的硬件资源以制作使用白色模式的打印数据时,不实施最短打印控制地打印该打印数据。该情况下,安装了打印机驱动的计算机60和打印机1的控制器相当于控制部,连接有打印机1和计算机60的打印系统相当于流体喷射装置。
关于背景图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用白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墨液(例如金属系的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
此外,若仅使用白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则打印背景图像的白色墨液的颜色其本色的颜色成为背景图像的颜色。即使是同样称为白色墨液的墨液,因墨液的材料等而使白色的色相稍有不同。有时也希望不是纯粹的白色而是具有一些彩色的背景图像。因此,也可以将少量的其他颜色的墨液(YMCK)与白色墨液一同适当地使用来打印期望的白色的背景图像。该情况下,例如,图4A所示的记录头41内的彩色喷嘴列Co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8~#14)成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使用喷嘴。此外,在白色墨液具有一些色彩的情况下,相反地,通过用白色墨液和彩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而可抵消该色彩。
关于喷嘴列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2),在一个记录头41内,用于打印主图像的四色喷嘴列(YMCK)和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白色喷嘴列(W)在记录头41的移动方向上排列,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四色喷嘴列(YMCK)和白色喷嘴列(W)在喷嘴列方向上错开。为实现正面打印模式和背面打印模式这两方,也可以相对于四色喷嘴列在喷嘴列方向的两端侧设置白色喷嘴列(W)。此外,也可以将四色喷嘴列(YMCK)和白色喷嘴列(W)设置于不同的记录头41。
关于白色
再有,虽然将背景图像设为白色,但本说明书中的“白色”不限于作为将可视光线的全部波长100%反射的物体的表面色的严格意义上的白色,也包括如所谓“泛白色”那样社会上通用的被称为白色的颜色。“白色”指例如(1)使用x-rite公司制的测色机eye-onePro,以测色模式:光斑测色、光源:D50、背衬:黑色、打印介质:透明膜,进行测色的情况下,Lab颜色空间中的标记在ab平面上位于半径为20的圆周及其内侧,并且L值表现为70以上的色相范围内的颜色,或者(2)使用ミノルタ制测色计CM2022,以测定模式D、502°视野、SCF模式、白底背景进行了测色的情况下,Lab颜色空间中的标记在ab平面上位于半径为20的圆周及其内侧,并且L值表现为70以上的色相范围内的颜色,或者(3)如特开2004-306591号公报记载那样作为图像的背景使用的墨液的颜色,如果作为背景使用,则不限于纯粹的白色。
关于墨液和介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墨液和具有吸收该墨液的墨液吸收性的介质。虽然只要墨液是可由吸收性介质吸收的墨液即可,但为了确保墨液吸收性介质的吸收性,优选含有蒸发性的溶剂。此外,作为溶剂,特别优选至少含水的“水系墨液”。作为构成墨液的其他成分,有作为色材的染料和/或颜料。此外,为了从喷墨记录头排出的排出稳定性,既可以含有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又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保湿剂、浸透促进剂、ph调整剂、防虫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此类彩色墨液,可使用例如特开2008-81693、特开2005-105135、特开2003-292834所记载的墨液。
此外,白色墨液中,作为色材而含有中空树脂和/或氧化钛等白色颜料,色材以外的成分可与彩色墨液相同。作为该白色墨液,可使用特开2009-138078、特开2009-137124所记载的墨液。
介质是通过吸收墨液组成物的溶剂而将墨液组成物的色材固定的物质。例如,既可以是使用纸、布等吸收墨液的基材的介质,也可以是吸收墨液的基材或在不吸收墨液的基材上设置有吸收墨液的墨液吸收层而成的介质。在使用具有透明性的介质的情况下,例如,可使用特开2009-925、特开平9-99634、特开平9-208870所记载的介质。
如果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墨液和介质是上述物质,则通过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重叠地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的时间间隔设定得较长,可将墨液的干燥时间设定得较长,可防止图像的洇渗和/或混色。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墨液和/或介质不限于上述实例,只要是需要设置使墨液中的成分在介质上固定的时间的物质即可。
关于打印机
在上述图2所记载的打印机具备使与介质直接接触的输送辊旋转而输送介质的输送单元。但是,不限于此类打印机。
图21是平头类型的打印机的说明图。在该打印机中,介质S被吸附于工作台T,不是由输送单元直接输送介质,而是通过输送单元将工作台T移动而将介质S在输送方向上输送。而且,该打印机反复进行一边将记录头41在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在介质S上打印图像的工作和通过移动工作台T而将介质S相对于记录头41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的工作。也可以使用此类打印机来实现上述实施例。
图22A和图22B是另一类型的打印机的说明图。在该打印机中,该打印机的输送单元将卷筒状介质S在X方向(输送方向)上输送。此外,该打印机的滑架单元具有:用于使搭载有记录头41的滑架31在X方向上移动的X工作台32X;和用于使X工作台32X在Y方向(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Y工作台32Y。因此,记录头41可相对于介质在二维方向上移动。该打印机1反复进行:一边使记录头在X方向(介质的输送方向、卷筒状介质的连续的方向)上移动一边打印图像的工作;和使记录头在Y方向(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工作,以在打印区域上打印图像。此外,该打印机通过在打印区域打印了图像后、将介质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由此将尚未打印图像的部分输送到打印区域。也可以使用此类打印机来实现上述实施例。
再有,即便是如图22A和图22B那样记录头在二维方向上移动的类型的打印机,也可以使用图21那样的工作台来进行介质的输送。
关于流体喷射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喷墨打印机来作为流体喷射装置,但是,并不限于此。如果是流体喷射装置,则即便不是打印机(打印装置),也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用装置。例如,即便是用于在布料上添加花纹的印染装置、滤色器制造装置和/或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制造装置、制造向芯片涂敷溶解有DNA的溶液的DNA芯片的DNA芯片制造装置等也可适用本发明。
此外,从喷嘴喷射的流体喷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向驱动元件(压电元件)施加电压而使压力室膨胀、收缩来喷射流体的压电方式,又可以是使用发热元件而在喷嘴内产生气泡并由该气泡使流体喷射的热力学(thermal)方式。
另外,从记录头41喷射的墨液也可以是若照射紫外线则硬化的紫外线硬化型墨液。

Claims (8)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喷射第一流体的喷嘴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喷嘴列; 
(B)喷射第二流体的喷嘴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喷嘴列;和 
(C)控制部,其使喷射工作和相对移动工作反复实行,所述喷射工作为一边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使流体从所述喷嘴相对于介质喷射的工作,所述相对移动工作为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与所述介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工作, 
(D)所述控制部,其能够实施根据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来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且以包括下述喷射工作的方式反复实行所述喷射工作,所述包括的喷射工作是在通过不同的所述喷射工作使由所述第一流体形成的主图像和由所述第二流体形成的背景图像在所述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实施根据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来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的喷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上不与所述背景图像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的情况下,实施根据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来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 
在从在形成对所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时设想为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的端、到所述介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设想的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与先前的所述喷射工作在移动方向上的相同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在所述距离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与先前的所述喷射工作在移动方向上的相反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 
在从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对所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端、到所述介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所述喷射工作的下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在所述距离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所述喷射工作的下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 
在从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的某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对所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中的与后形成的图像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端、到所述介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某一所述喷射工作的下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在所述距离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某一所述喷射工作的下一所述喷射工作时,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 
实施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的双向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控制, 
在从形成对所述介质的预定区域先形成的图像时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移动的一侧的图像的端到所述介质的所述移动方向的所述移动的一侧的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距离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相比,延长所述喷射工作的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重叠地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实施仅在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向所述移动方向的一侧移动时使流体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控制。 
8.一种流体喷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复实行喷射工作和相对移动工作, 
所述喷射工作为喷射第一流体的喷嘴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喷嘴列和喷射第二流体的喷嘴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排列的第二喷嘴列一边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一边从所述喷嘴喷射流体的工作, 
所述相对移动工作为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与所述介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工作, 
能够实施根据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来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控制,但以包括下述喷射工作的方式反复实行所述喷射工作,所述包括的喷射工作是在由所述第一流体形成的主图像和由所述第二流体形成的背景图像通过不同的所述喷射工作而在所述介质上重叠地形成的情况下,不进行根据图像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的位置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和所述第二喷嘴列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化的喷射工作。 
CN201110418169.5A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Active CN102529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252.8A CN104476919B (zh)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406/2010 2010-12-14
JP2010278406A JP5652187B2 (ja) 2010-12-14 2010-12-14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2011149341A JP5824919B2 (ja) 2011-07-05 2011-07-05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149341/2011 2011-07-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252.8A Division CN104476919B (zh)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359A CN102529359A (zh) 2012-07-04
CN102529359B true CN102529359B (zh) 2014-11-12

Family

ID=4619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252.8A Active CN104476919B (zh)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201110418169.5A Active CN102529359B (zh)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252.8A Active CN104476919B (zh) 2010-12-14 2011-12-14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613490B2 (zh)
CN (2) CN104476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5299A (en) * 1990-02-12 1991-04-09 Whatley Ian H Shock absorbing outsole for footwear
CN104476919B (zh) * 2010-12-14 2017-0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JP6079015B2 (ja) * 2012-07-11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443034B2 (ja) * 2014-12-24 2018-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物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6492742B2 (ja) * 2015-02-20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86846B2 (ja) * 2016-04-04 2020-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6418228B2 (ja) * 2016-12-26 2018-11-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35180B1 (ja) 2017-03-08 2017-11-22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11014385B2 (en) 2018-04-16 2021-05-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7099025B2 (ja) * 2018-04-16 2022-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3169A (ja) * 1999-08-31 2001-03-13 Copy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US6402294B2 (en) * 1999-12-27 2002-06-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and data storage medium
JP2002038063A (ja) 2000-07-31 2002-02-06 Seiko Epson Corp 白色インクを含む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544559B2 (ja) * 2001-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複数色の絵図又は文字のプリント方法
JP2003285427A (ja) * 2002-01-25 2003-10-07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3285422A (ja) 2002-03-27 2003-10-07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4239587B2 (ja) 2002-12-25 2009-03-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556444B2 (ja) * 2003-03-27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EP1741555B2 (en) * 2004-04-27 2015-07-29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 jet recorder
JP5032752B2 (ja) * 2005-06-03 2012-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425357B2 (ja) * 2005-08-16 2014-02-2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
JP2008139532A (ja) * 2006-12-01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8296548A (ja) * 2007-06-04 2008-12-1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19867B2 (ja) 2007-11-05 2013-0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100521A (ja) * 2007-11-09 2008-05-01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55984B2 (ja) 2008-06-04 2014-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物製造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5515650B2 (ja) * 2008-12-09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JP2010247519A (ja) * 2009-03-24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5439917B2 (ja) * 2009-04-10 2014-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577641B2 (ja) * 2009-07-24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440333B2 (ja) * 2009-12-15 2014-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4476919B (zh) * 2010-12-14 2017-0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359A (zh) 2012-07-04
US8613490B2 (en) 2013-12-24
US20120147077A1 (en) 2012-06-14
US20140078200A1 (en) 2014-03-20
US8911047B2 (en) 2014-12-16
CN104476919B (zh) 2017-01-18
CN104476919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9359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JP402665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326924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87049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2896904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563664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2016064539A (ja) 立体物造形装置及び立体物造形方法
JP2011025609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2039727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8740336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5440333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652187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30451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1391534A (zh) 液体喷出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12024991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1987531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JP2012040866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91571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679011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82491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59379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2013078903A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2011156702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412253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56067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