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904B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6904B
CN102896904B CN201210260184.6A CN201210260184A CN102896904B CN 102896904 B CN102896904 B CN 102896904B CN 201210260184 A CN201210260184 A CN 201210260184A CN 102896904 B CN102896904 B CN 102896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ink
balladeur train
transparent ink
nozzle r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01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6904A (zh
Inventor
臼田秀范
鸭志田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96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6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9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其能够在图像中,使具有光泽感的区域、和具有粗糙感的区域并存,从而能够扩大图像表现。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滑架,所述滑架具有:彩色油墨喷嘴列,其喷出光固化型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喷出光固化型的透明油墨;光照射部,并且,在所述印刷装置实施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使该第一动作的滑架的移动速度和该第二动作的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在喷出彩色油墨之后从光照射部照射光从而使该彩色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该第一动作之后,于喷出透明油墨之后从光照射部照射光从而使该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式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以及这种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刷装置中,已知一种向记录介质(对象)喷射油墨(液体)的喷墨式打印机。
在该印刷装置中,具备:喷射部,其向介质喷射油墨(例如,有色的油墨);照射部,其向介质上的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油墨发生固化。而且,通过向从喷射部被喷射而喷落在介质上的油墨照射紫外线,从而油墨发生固化,进而图像被印刷(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通过如上述的印刷装置而被提供的图像,要求实现各种图像表现。
例如,要求实现表面具有光泽感的图像,为了对应于该要求,而使喷射部喷射无色的油墨(透明油墨)。而且,在使无色的油墨喷射于喷落在介质上的有色的油墨(该油墨被照射紫外线而发生固化)上之后,向所述油墨照射紫外线。由此,在有色的油墨上形成无色的油墨层(平坦的层),从而印刷出整体上具有光泽的图像。此外,要求实现富有粗糙感的图像。在此,富有粗糙感的图像是指,例如,通过在图像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等从而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但是,在现有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图像中,无法使具有光泽感的区域和具有粗糙感的区域并存,从而在图像表现上存在限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15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以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以慢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通过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从而能够形成尺寸不同的像素;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在所述第二动作中形成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的像素,并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包括: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并且,在所述印刷方法中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包括: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并且,在所述印刷方法中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以第一速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以慢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包括: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通过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从而能够形成尺寸不同的像素;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并且,在所述印刷方法中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在所述第二动作中形成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的像素,并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以上,由于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当使所述透明油墨从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时,使设置有光照射部的滑架的移动速度有所不同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能够在图像中,使具有光泽感的区域和具有粗糙感的区域并存,从而能够扩大通过印刷装置而提供的图像的表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概要的图。
图2为印刷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概要框图。
图3为对被搭载于印刷装置10的滑架14上的头单元150以及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用于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控制器进行详细说明的框图。
图5为用于对印刷头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6为用于对头驱动器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7为表示用于使油墨从喷嘴列喷出的基准驱动信号的图。
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的结构例的图。
图9为对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实施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0为对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实施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1为表示由于印刷动作的不同而产生的表面状态的不同的模式图。
图12为对由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实施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3为对由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实施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概要的图,且为串行头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此外,图2为印刷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概要框图。此外,图3为对被搭载于印刷装置10中的滑架14上的头单元150以及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具有棒状的导轨12,在该导轨12上被支承有滑架14。该滑架14通过滑架驱动单元140(参照图2)而在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上沿着导轨12进行往复移动。
在滑架14的中央部处搭载有头单元150,在该头单元150上形成有向记录介质S喷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透明(CL)的各种颜色的颜色油墨的喷嘴。由头单元150喷出的油墨中,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各种颜色油墨,主要作为图像记录用油墨,而被用于基于图像数据的预定图像的描绘,所述图像数据是从作为上位装置的计算机1等接收到的。
此外,通过根据从作为上位装置的计算机1等接收到的透明油墨喷出数据,而从头单元150向由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所形成的图像上喷出透明(CL)油墨,从而对图像赋予光泽感或粗糙感。透明(CL)油墨为无色透明的油墨,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油墨为有色的油墨(彩色油墨)。即,头单元150向记录介质S喷射有色的油墨和无色的油墨。
而且,在以下,将黄色或黄色油墨省略记载为“Y”等。
与滑架14相连结的油墨供给管15为,从未图示的油墨罐向头单元150供给各种颜色的油墨的构件。
计算机1将与需实施印刷的图像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驱动器而发送至印刷装置10。图像数据中包括像素数据,所述像素数据为,表示对于介质的各个像素而言,每种油墨颜色是否喷出油墨的数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油墨为,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发生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的UV油墨。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能够应用作为聚合性化合物而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自由基聚合类油墨、含有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类油墨、以及使自由基聚合类油墨和阳离子聚合类油墨复合的混合型油墨。而且,在油墨中,也可以应用通过紫外线以外的光来进行聚合从而发生固化的聚合性化合物、和通过紫外线以外的光,例如电子射线、X射线、红外线等而使聚合性化合物彼此的聚合反应开始进行的光引发剂。
此外,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印刷装置10的记录介质S,能够应用由普通纸、再生纸、光泽纸等的各种纸、各种布料、各种无纺布、树脂、金属、玻璃、树脂制薄膜等的材质构成的记录介质S。而且,作为树脂制薄膜的树脂,优选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S(聚酯)、PP(聚丙烯)等。
如上述这种头单元150与控制器110相连接,从而向头单元150发送驱动信号COM、用于对油墨的喷出进行控制的信号等。
在滑架14中的头单元150的两侧部上,以从与头的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正交并对记录介质S进行输送的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起横跨至下游侧端部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该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为向从喷嘴喷出在记录介质S上的油墨照射紫外线的光照射装置。
滑架14的可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被设定为在记录介质S上实施记录的记录区域,在该记录区域内设置有从非记录面侧水平地支承记录介质S的压印板9。
而且,在印刷装置10上设置有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参照图2),该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由多个输送辊13等构成,并用于在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上对记录介质S进行输送。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在图像记录时,对应于滑架14的动作,而重复进行对记录介质S的输送和停止,从而间歇性地对记录介质S进行输送。
此外,在印刷装置10的筐体上表面(未图示)上设置有输入操作单元120,该输入操作单元120例如由触摸面板构成,并对用户能够选择的记录模式进行显示,且由用户对所显示的记录模式进行选择并输入。该输入操作单元120与后文叙述的控制器110相连接,并向控制器110输出根据预定操作而选择的记录模式所涉及的信号。
图2图示了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中的控制器110例如通过CPU111、ROM112、RAM113而构成,并且在RAM113中展开被存储于ROM112中的处理程序,且通过CPU111来执行该处理程序。此外,接口105为,为了对印刷装置10的控制器110和计算机1进行连接而设置的接口。
该控制器110按照上述的处理程序,根据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滑架驱动单元140、头单元150、紫外线照射单元160等的动作状况等的状态,而对各个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计测器组180由对滑架14的原点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未图示)等而构成,并且以由此而得到的检测信息被输入至控制器110的方式而被构成,从而有助于滑架驱动单元140的驱动处理。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未图示)生成后文叙述的驱动信号COM。驱动信号生成电路(未图示)从控制器110取得与驱动信号COM的波形有关的数据。而且,根据该与波形有关的数据而生成电压信号,并通过对该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从而生成驱动信号COM。关于驱动信号COM的波形的一个示例将在后文叙述。
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为,用于向被喷出在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UV油墨固化的装置。作为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的光源,例如,由产生紫外线的UV-LED(Ultra Violet Light Emitting Diode;紫外线LED)等构成。而且,能够根据由控制器110进行的控制而对紫外线的照射率进行控制。通过采用此种方式,从而能够使在记录介质S的各个位置处照射紫外线的量发生变化。而且,作为所述光源,另外还能够利用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炭弧灯、荧光灯、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等。
在印刷装置10中,控制器110对头单元150和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等进行控制,以根据记录模式而对从头单元150喷出油墨的顺序进行改变,并喷出油墨从而记录图像。
接下来,参照图3,对被搭载于印刷装置10的滑架14上的头单元150进行说明。图3概要地图示了滑架14的底面(与记录介质S对置的面)。如图所示,头单元150具备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多个喷嘴而形成的喷嘴列151~155。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喷嘴列由180个喷嘴形成。而且,关于喷嘴列中的喷嘴数量,在附图中进行了省略。这些喷嘴列151~155与从头单元150被喷出的油墨的油墨颜色相对应。即,喷嘴列151~155由蓝绿色油墨喷出用喷嘴列151、品红色油墨喷出用喷嘴列152、黄色油墨喷出用喷嘴列153、黑色油墨喷出用喷嘴列154、透明油墨喷出用喷嘴列155构成。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与各个油墨颜色相对应的喷嘴列,以喷嘴排列成一列的方式而构成,但是对于一个喷嘴列中的喷嘴的配置,并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喷嘴排列成多列,且多列喷嘴成为交错状。
此外,虽然在图3所示的头单元150中,为在单一的头结构体上设置有喷嘴列151至155全部喷嘴列的结构,但是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将喷嘴列151至155的各个喷嘴设为分别不同的头结构体,并将这些头结构体搭载在滑架14上的结构。在构成这种不同的头结构体时,既可以对应于一个喷嘴列而构成一个头结构体,也可以对应于多个喷嘴列而构成一个喷嘴结构体。
此外,在滑架14的底面的两端部上,以隔着喷嘴列151~155的方式而配置有两个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使用能够在滑架14上沿主扫描方向进行扫描,且向由喷嘴列151~155喷出的全部油墨照射紫外光的构件。通过由该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对由各个喷嘴列喷出的油墨照射光,从而使油墨发生固化。
计测器组180中包括:用于对滑架14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线性编码器(在图1中未图示);用于对输送辊13的旋转量进行检测的旋转式编码器(在图1中未图示);用于对被印刷的记录介质S的前端以及后端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记录介质S检测传感器等。
控制器110对印刷装置10的各个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从与印刷装置10相连接的计算机1等送出的印刷数据PD来印刷图像。
在这种印刷装置10中,在印刷时,印刷用记录介质S通过输送辊13而以预定的输送量间歇性地被输送,并且在该间歇性的输送的间隙,在滑架14沿着与由输送辊13进行输送的方向(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第一方向)、即CR移动方向而进行移动的同时,从印刷头221朝向印刷用记录介质S喷出油墨。通过该被喷出的油墨,从而在印刷用记录介质S上形成点,进而在印刷用记录介质S上形成图像。
图4为用于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控制器进行详细说明的框图。
控制器110具备:外部接口(外部I/F)105;RAM113,其对各种数据进行临时存储;ROM112,其存储有控制程序等;控制部228,其以包括CPU等的方式而构成;振荡电路229,其产生时钟信号(CK);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20(详细内容在后文叙述),其产生用于向印刷头221供给的驱动信号(COM);内部接口(内部I/F)231,其将驱动信号、根据印刷数据(记录数据)而展开的点图案数据(位图数据)等发送至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头单元150、滑架驱动单元140等。
外部I/F105,例如,从未图示的外部的计算机等接收由字符代码、图形函数、图像数据等构成的印刷数据。此外,忙碌信号(BUSY)或确认信号(ACK)通过外部I/F105而向计算机等输出。
RAM113具有接收缓冲器、中间缓冲器、输出缓冲器以及工作存储器(未图示)。此外,接收缓冲器对经由外部I/F105而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进行临时存储,中间缓冲器对通过控制部228而被转换成的中间代码数据进行存储,输出缓冲器对像素图案数据进行存储。在此,像素图案数据是指,通过对中间代码数据(例如,灰度数据)进行解码(翻译)而得到的印刷数据。
ROM112中,除了存储有用于实施各种数据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例行程序)之外,还存储有字体数据、图形函数等。此外,ROM112中也存储有用于将与后文叙述的各个喷嘴列对应的偏移量信息、和供给至各个喷嘴列的驱动信号对应起来的驱动数据表。
控制部228根据被存储在ROM112中的控制程序来实施各种的控制。例如,读取接收缓冲器内的印刷数据且对该印刷数据进行转换而作为中间代码数据,并且使该中间代码数据存储在中间缓冲器中。此外,控制部228对从中间缓冲器中读取的中间代码数据进行分析,并参照被存储在ROM112中的字体数据以及图形函数等,而展开(解码)为像素图案数据。而且,控制部228在实施了需要的装饰处理之后,使该像素图案数据存储在输出缓冲器中。各个像素图案数据作为灰度信息,例如由2位的数据构成。即,控制部228作为灰度数据设定单元而发挥功能。
当得到通过印刷头221向CR移动方向的一次移动而能够记录的一行量的像素图案数据时,该一行量的像素图案数据从输出缓冲器通过内部I/F231而依次被输出至头驱动器222。当从输出缓冲器输出一行量的像素图案数据时,展开完成的中间代码数据将从中间缓冲器中被消除,并实施对于下一个中间代码数据的展开处理。
此外,控制器110与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30和滑架驱动单元140相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PF电机215被驱动而使印刷用记录介质S被输送,且CR电机242被驱动而使滑架14进行移动。
头单元150具有印刷头221和头驱动器222。
图3为从下表面侧观察印刷头221时的图。在印刷头2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作为喷出油墨的油墨喷出部的、黄色(Y)油墨喷嘴列、品红色(M)油墨喷嘴列、蓝绿色(C)油墨喷嘴列、黑色(K)油墨喷嘴列、透明(CL)油墨喷嘴列。
各个喷嘴列的多个喷嘴沿着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而排列。在印刷时,在印刷头221与滑架14(图1)一起在CR移动方向(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从各个喷嘴列喷出油墨。从各个喷嘴喷出例如滴状的油墨。此外,在该示例中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有一号喷嘴。
图5为用于对印刷头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印刷头221主要具备:油墨室262,其被供给来自墨盒(未图示)的油墨;喷嘴板264,在该喷嘴板264上多个(例如64个)喷嘴n于输送方向上排列设置;压力室266,其以与各个喷嘴n相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压力室266通过作为驱动元件的压电元件265的变形而进行膨胀或收缩。
油墨室262和压力室266经由油墨供给口267以及供给侧连通孔268而被连通。此外,压力室266和喷嘴n经由第一喷嘴连通孔269以及第二喷嘴连通孔261而被连通。即,对应于每个喷嘴n而形成有,从油墨室262经过压力室266而到达喷嘴n的一系列的油墨流道。
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嘴板264,作为防油墨处理喷嘴板而被构成。
喷嘴n在与印刷用的记录介质S对置的喷嘴板264的外侧的表面上,以较小的口径开口,而在作为第二喷嘴连通孔261侧的喷嘴板的背面侧,以较大的口径开口。因此,喷嘴n的内侧壁面成为漏斗状、或圆锥状。
上述的压电元件265为,所谓的挠曲振动模式的压电元件265。当使用挠曲振动模式的压电元件265时,通过充电而使压电元件265在与电场正交的方向上压缩,从而压力室266进行收缩,通过对被充电的压电元件265进行放电,而使压电元件265在与电场正交的方向上伸长,从而压力室266进行膨胀。
即,在印刷头221中,随着对压电元件265的充放电,从而所对应的压力室266的容量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压力室266的压力变动而能够使喷嘴n喷出油墨滴。
而且,也能够使用所谓的纵向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以代替上述的挠曲振动模式的压电元件265。纵向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为,通过由充电而产生的变形来使压力室266膨胀,并通过由放电而产生的变形来使压力室266收缩的压电振子。
由以上的方式构成的印刷装置10在记录动作时,以与滑架14的往复移动中的各个移动同步的方式,从印刷头221喷出滴状的油墨。另一方面,在滑架14的前进路径和返回路径的切换时,使输送辊13进行旋转,从而使印刷记录介质S在输送方向上移动设定行宽量。其结果为,在印刷用的记录介质S上记录有基于印刷数据的图像或文字等。
如图4所示,头驱动器222具备: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由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一SR)232以及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二SR)233构成;锁存电路,其由第一锁存电路237以及第二锁存电路238构成;解码器239;控制逻辑254;电平转换器234;开关电路255。
图6为用于对头驱动器进行说明的框图。
如图6所示,各个移位寄存器、各个锁存电路、解码器以及开关电路,分别由对应于印刷头221的每个喷嘴n而设置的第一移位寄存器232A~232N、第二移位寄存器233A~233N、第一锁存电路237A~237N、第二锁存电路238A~238N、解码器239A~239N以及开关电路255A~255N构成。
印刷头221被这种头驱动器222驱动,从而根据来自控制器110的印刷数据以及定时信号而喷出油墨滴。来自控制器110的印刷数据(SI)与来自振荡电路229的时钟信号(CK)同步,而从内部I/F231向第一移位寄存器232以及第二移位寄存器233串行传送。
来自控制器110的印刷数据将各个像素用2位的数据来表示。各个像素通过可由三滴的油墨滴形成的三个点的形成、非形成,而能够形成尺寸不同的三种像素。具体而言,各个像素由通过非形成、小尺寸像素、中尺寸像素、大尺寸像素构成的四个灰度来表示,印刷数据中,非记录用(00)表示、小尺寸像素用(01)表示、中尺寸像素用(10)表示、大尺寸像素用(11)表示。
这种印刷数据对应于每个像素以及每个喷嘴n而设定。而且,对于全部的喷嘴n而言,低位的数据被输入至第一移位寄存器232(232A~232N)中,对于全部的喷嘴n而言,高位的数据被输入至第二移位寄存器233(233A~233N)中。
如图6所示,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32上电连接有第一锁存电路237。同样地,在第二移位寄存器233上电连接有第二锁存电路238。
而且,当从控制器110向各个锁存电路237、238输入锁存信号(LAT)时,第一锁存电路237将对印刷数据的低位的数据进行锁存,并且第二锁存电路238将对印刷数据的高位进行锁存,其中,所述锁存信号(LAT)为,以作为基准定时信号的PTS信号为触发器而被供给的信号。
如此,由第一移位寄存器232以及第一锁存电路237构成的电路单元、和由第二移位寄存器233以及第二锁存电路238构成的电路单元,分别作为存储电路而发挥功能。即,这些电路单元对被输入至解码器239之前的印刷数据进行临时存储。
通过各个锁存电路237、238而被锁存的印刷数据,被输入至解码器239A~239N。解码器239对两位的印刷数据进行翻译而生成脉冲选择数据(脉冲选择信息)。脉冲选择数据由与灰度数据相等或与灰度数据相比较多的多位构成,各个位与构成驱动信号(COM)的各个脉冲波形相对应。而且,根据各个位的内容(例如,(0)、(1)),来选择驱动脉冲波形相对于压电元件265的供给或非供给。而且,关于驱动信号(COM)以及驱动脉冲波形的供给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叙述。
另一方面,在解码器239中也输入有来自控制逻辑254的作为定时信号的锁存信号(LAT)以及转换信号(CH)。
通过解码器239而被翻译出的脉冲选择数据,从高位侧起,在每次通过定时信号而被规定的时刻到来时,依次被输入至电平转换器234。例如,在记录周期中的最初的时刻,脉冲选择数据的最高位的数据被输入至电平转换器234,而在第二个时刻,脉冲选择数据中的第二位的数据被输入至电平转换器234。
电平转换器234作为电压放大器而发挥功能,在脉冲选择数据为“1”时,输出被升压至能够对开关电路255进行驱动的电压、例如几十伏左右的电压的电信号。
通过电平转换器234而被升压了的“1”的脉冲选择数据为,被供给至作为驱动脉冲生成机构以及控制主体部而发挥功能的开关电路255。该开关电路255为,根据通过对印刷数据的翻译而生成的脉冲选择数据,对驱动信号(COM)中所包含的驱动脉冲进行选择而生成驱动脉冲,且将该驱动脉冲供给至压电元件265的部件。因此开关电路255的输入侧供给有来自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20的驱动信号(COM),而其输出侧连接有压电元件265。
脉冲选择数据对开关电路255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在施加于开关电路255的脉冲选择数据为“1”的期间内,开关电路255成为连接状态,从而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其结果为,压电元件265的电位电平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在施加于开关电路255的脉冲选择数据为“0”的期间内,不会从电平转换器234输出使开关电路255工作的电信号。因此,开关电路255成为切断状态,从而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不会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在脉冲选择数据为“0”的期间内,压电元件265维持在脉冲选择数据即将被切换为“0”之前的电位电平。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通过三滴油墨滴的组合,从而形成有各个尺寸的像素,即大尺寸像素、中尺寸像素、小尺寸像素。而且,在能够喷出用于形成一个像素的油墨的期间(以下,称为一个像素期间)TW内,最大喷出三滴油墨。
图7为表示用于使油墨从喷嘴列喷出的基准驱动信号的图。
如图7所示,驱动信号W具有三个点形成信号,该三个点形成信号能够在一个像素期间内通过三滴油墨而形成点。该点形成信号为,在期间T1内被输出的第一脉冲信号PS1、在期间T2内被输出的第二脉冲信号PS2、以及在期间T3内被输出的第三脉冲信号PS3,并为以形成一个像素的周期TW而重复产生的脉冲序列波形信号。
在驱动信号W中,第一脉冲信号PS1为使中油墨滴从喷嘴n喷出的中点驱动脉冲DP1,第二脉冲信号PS2为使小油墨滴从喷嘴n喷出的小点驱动脉冲DP2,第三脉冲信号PS3为与第一脉冲信号PS1相同地,使中油墨滴从喷嘴n喷出的中点驱动脉冲DP3。
而且,如图7所示,在形成大尺寸像素时,第一脉冲信号PS1和第三脉冲信号PS3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从而由两个中点形成一个像素。在形成中尺寸像素时,第一脉冲信号PS1以及第三脉冲信号PS3中的某一个、和第二脉冲信号PS2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从而由一个中点和一个小点形成一个像素。此时,供给第一脉冲信号PS1以及第三脉冲信号PS3中的哪一个是根据滑架14的移动方向而被设定的。在形成小尺寸像素时,第二脉冲信号PS2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从而由一个小点形成一个像素。虽然在图7的像素示意图中,图示了通过两个点而被形成的像素所具有的点彼此的间隔被拉开,但实际上由于油墨的扩大或洇散而形成一个像素。
第一驱动脉冲DP1由第一保持要素P1、第一充电要素P2、第二保持要素P3、第一放电要素P4、第三保持要素P5、第二充电要素P6、以及第四保持要素P7构成,其中,所述第一保持要素P1从输出以PTS信号为触发器而被供给的锁存信号(LAT)起至电位开始变化为止,维持中间电位VM;所述第一充电要素P2使电位从中间电位VM上升至第一最高电位VH1;所述第二保持要素P3使第一最高电位VH1维持预定时间;所述第一放电要素P4以预定时间使电位从第一最高电位VH1降低至第一最低电位VL1;所述第三保持要素P5使第一最低电位VL1维持预定时间;所述第二充电要素P6以预定时间使电位从第一最低电位VL1上升至中间电位VM;所述第四保持要素P7维持中间电位VM。虽然构成第三驱动脉冲DP3的各个要素与第一驱动脉冲DP1相同,但是在如下方面有所不同,即,第一保持要素的基点并不是锁存信号,而是PTS信号被输出并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所供给的转换信号。此外,第一驱动脉冲DP1和第三驱动脉冲DP3能够各自分别对最高电位、最低电位、各个保持要素的保持时间、充电要素以及放电要素的所需时间进行设定。
当驱动脉冲DP1、DP3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时,能够形成中点的量的油墨滴将从喷嘴n被喷出。更具体而言,在通过第一保持要素P1而将中间电位VM保持预定时间之后,第一充电要素P2被供给从而压电元件265从中间电位VM起被充电。通过该充电,从而压力室266的容积从基准容积膨胀至第一最大容积。该压力室266的膨胀动作为,向压力室266拉入油墨的拉入动作。而且,通过第一放电要素P4,从而压力室266急剧收缩至第一最小容积。该压力室266的收缩状态在供给第三保持要素P5的整个期间内被维持。通过该压力室266的急剧收缩以及收缩状态的保持,从而使压力室266内的油墨压力急剧增加,由此从喷嘴n喷出中油墨滴。即,该压力室266的收缩动作为从压力室266挤出油墨的挤出动作。而且,通过第二充电要素P6,从而使压力室266恢复膨胀,以在短时间内使弯液面的振动收敛。
驱动脉冲DP2由第五保持要素P8、第三充电要素P9、第六保持要素P10、第二放电要素P11、第七保持要素P12、第四充电要素P13、以及第八保持要素P14构成,其中,所述第五保持要素P8从转换信号被输出起至电位开始变化为止,维持中间电位VM,所述转换信号在从PTS信号被输出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被供给;所述第三充电要素P9使电位从中间电位VM上升至第二最高电位VH2;所述第六保持要素P10使第二最高电位VH2维持预定时间;所述第二放电要素P11以预定时间使电位从第二最高电位VH2下降至第二最低电位VL2;所述第七保持要素P12使第二最低电位VL2维持预定时间;所述第四充电要素P13以预定时间使电位从第二最低电位VL2上升至中间电位VM;所述第八保持要素P14维持中间电位VM。第二驱动脉冲DP2能够对最高电位、最低电位、各个保持要素的保持时间、充电要素、放电要素的所需时间进行设定。
当驱动脉冲DP2被供给至压电元件265时,能够形成小点的量的油墨滴将从喷嘴n被喷出。更具体而言,在通过第五保持要素P8而将中间电位VM保持预定时间之后,第三充电要素P9被供给从而压电元件265从中间电位VM起被充电,由此压力室266的容积从基准容积膨胀至第二最大容积(拉入动作)。而且,通过第二放电要素P11,从而压力室266急剧收缩至第二最小容积。该压力室266的收缩状态在供给第七保持要素P12的整个期间内被维持。通过该压力室266的急剧收缩以及收缩状态的保持,从而压力室266内的油墨压力急剧增加,由此从喷嘴n喷出小油墨滴(挤出动作)。而且,通过第四充电要素P13,从而使压力室266恢复膨胀,以在短时间内使弯液面的振动收敛。
接下来,参照图8,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的更加具体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的结构例的图。如图8所示,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由在作为副扫描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串联连接的多个紫外线LED构成。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被串联连接的多个紫外线LED设置有三个系统,相对于各个系统,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第三控制部。
在由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160b对照射强度进行控制时,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即,通过这些控制部,而对任一系统的紫外线LED进行打开关闭,或者,通过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第三控制部的全部,以相同的方式对紫外线LED的发光水平进行控制。
接下来,根据图9,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印刷装置10中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图9为从上侧观察印刷装置10时的图,且模式化地图示了记录介质S和滑架14。纸面的左右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滑架14进行移动的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记录介质S被输送的方向。此外,图9图示了对与被搭载于滑架14上的各个油墨的喷嘴列151~155的长度相当的宽度(带宽)进行印刷的动作。图9为,为了在被形成于记录介质S上的图像中形成具有粗糙感的区域而使用的印刷动作。
首先,如图9(A)所示,使滑架14以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彩色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151~154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紫外光,从而使彩色图像发生固化。
在图9(A)的动作之后,如图9(B)所示,使滑架14以所述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透明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透明油墨的喷嘴列155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的所述彩色图像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b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从而使透明油墨发生固化。
在图9(B)的动作之后,如图9(C)所示,为了对接下来的带宽进行印刷,而通过输送辊13使带宽量的记录介质S在第二方向上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图10为,为了在被形成于记录介质S上的图像中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区域而使用的印刷动作。
此时,首先,如图10(A)所示,使滑架14以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彩色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151~154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紫外光,从而使彩色图像发生固化。
在图10(A)的动作之后,如图10(B)所示,使滑架14以慢于所述第一速度V1的第二速度V2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透明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透明油墨的喷嘴列155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的所述彩色图像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b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从而使透明油墨发生固化。
在图10(B)的动作之后,如图10(C)所示,为了对接下来的带宽进行印刷,而通过输送辊13使带宽量的记录介质S在第二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欲于图像上形成具有粗糙感的区域的情况下,当使透明油墨从喷嘴列155喷出,并对其进行固化,从而形成透明油墨层时,将滑架14的移动速度设为,与形成彩色油墨层时相同的第一速度V1。
与此相对,在欲于图像上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区域的情况下,当使透明油墨从喷嘴列155喷出,并对其进行固化,从而形成透明油墨层时,将滑架14的移动速度设为,与形成彩色油墨层时相比较慢的第二速度V2。由此,被喷出在记录介质S上的透明油墨,与将滑架14的移动速度设为第一速度V1时相比,被赋予了进行调平的时间,从而能够在图像上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区域。
图11为,表示如上述那样由于紫外线照射时的滑架14的移动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表面状态的不同的模式图。图11(A)为,模式化地表示在通过紫外线照射单元160而对透明油墨层进行照射时,使滑架14以第一速度V1进行移动时的透明油墨层表面的状态的图,图11(B)为,模式化地表示在通过紫外线照射单元160而对透明油墨层进行照射时,使滑架14以第二速度V2进行移动时的透明油墨层表面的状态的图。
当由以第一速度V1进行移动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对所喷出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时,在透明油墨层调平为平坦之前,透明油墨便发生固化,从而透明油墨层的表面层成为如图11(A)所示的凹凸状态,由此能够对成为底层的彩色图像层赋予粗糙感。
另一方面,当由以慢于第一速度V1的第二速度V2进行移动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对所喷出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时,透明油墨层在发生固化的同时,被调平为大致平坦,从而透明油墨层的表面层成为如图11(B)所示的平坦的状态,由此能够对成为底层的彩色图像层赋予光泽感。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得到具有粗糙感的图像,而将对透明油墨层进行固化时的紫外线照射单元160的移动速度设为,与形成彩色油墨层时相同的第一速度V1,但是也能够设为快于该第一速度V1的速度。
以上,由于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中,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在从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所述透明油墨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时,使设置有紫外线照射单元160的滑架14的移动速度有所不同的结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能够在图像中,使具有光泽感的区域和具有粗糙感的区域并存,从而能够扩大通过印刷装置而提供的图像的表现。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虽然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当欲在图像上形成具有粗糙感的区域时,将设置有紫外线照射单元160的滑架14的移动速度设为第一速度V1,而当欲在图像上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区域时,将设置有紫外线照射单元160的滑架14的移动速度设为慢于第一速度V1的第二速度V2,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除了这种滑架14的移动速度之外,还在形成透明油墨层时,通过使用尺寸不同的像素,从而形成进一步强调粗糙感和光泽感的图像。
引用图9以及图10,对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图9为,为了在被形成于记录介质S上的图像中形成具有粗糙感的区域而使用的印刷动作,首先,如图9(A)所示,使滑架14以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彩色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151~154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紫外光,从而使彩色图像发生固化。在该图9(A)中的印刷动作中,彩色油墨层使用基于印刷数据PD的指令的像素尺寸。
在图9(A)的动作之后,如图9(B)所示,使滑架14以所述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透明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透明油墨的喷嘴列155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S的所述彩色图像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b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从而使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在该图9(B)中的印刷动作中,透明油墨层例如使用装置能够处理的最小的像素尺寸。
在图9(B)的动作之后,如图9(C)所示,为了对接下来的带宽进行印刷,而通过输送辊13使带宽量的记录介质S在第二方向上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图10为,为了在被形成于记录介质S上的图像中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区域而使用的印刷动作。
此时,首先,如图10(A)所示,使滑架14以第一速度V1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151~154喷出彩色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a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紫外光,从而使彩色图像发生固化。在该图10(A)中的印刷动作中,彩色油墨层使用基于印刷数据PD的指令的像素尺寸。
在图10(A)的动作之后,如图10(B)所示,使滑架14以慢于所述第一速度V1的第二速度V2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透明油墨从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透明油墨的喷嘴列155喷出,从而使在记录介质S的所述彩色图像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紫外线照射单元160b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紫外光,从而使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在该图10(B)中的印刷动作中,透明油墨层例如使用装置能够处理的最大的像素尺寸。
在图10(B)的动作之后,如图10(C)所示,为了对接下来的带宽进行印刷,而通过输送辊13使带宽量的记录介质S在第二方向上进行移动。
图12为,表示基于如下印刷动作的表面状态的模式图,所述印刷动作为,为了通过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来形成具有粗糙感的图像而使用的印刷动作。
图12(A)图示了透明油墨层通过装置能够处理的最小的像素尺寸而形成的状态。
图12(B)为,模式化地表示在通过紫外线照射单元160而对由最小尺寸像素构成的透明油墨层进行照射时,使滑架以第一速度V1进行移动时的透明油墨层表面的状态的图。
如图12所示,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由于滑架14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并且将形成透明油墨层时的像素尺寸设为最小像素尺寸,从而能够形成进一步强调粗糙感的图像。
图13为,表示基于如下印刷动作的表面状态的模式图,所述印刷动作为,为了通过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来形成具有光泽感的图像而使用的印刷动作。
图13(A)图示了透明油墨层通过装置能够处理的最大的像素尺寸而形成的状态。
图13(B)为模式化地表示在通过紫外线照射单元160而对由最大尺寸像素构成的透明油墨层进行照射时,使滑架以慢于第一速度V1的第二速度进行移动时的透明油墨层表面的状态的图。
如图13所示,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由于滑架14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并且将形成透明油墨层时的像素尺寸设为最大像素尺寸,从而比较大量的透明油墨随着时间的消耗而被调平,因此能够形成进一步强调光泽感的图像。
以上,虽然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对滑架的移动速度进行了控制,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滑架进行移动。也能够应用于例如头被配置在作为纸张等被喷出物的介质的整个宽度方向上的、所谓的行式头型的印刷装置。此时,也能够对第一动作所花费的第一时间、和第二动作所花费的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进行控制/调节(例如,与第一时间相比第二时间较长),从而实施上述的发明,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从行式头喷出彩色油墨起至使该彩色油墨发生固化为止的动作,所述第二动作为,从该行式头喷出透明油墨起至使该透明油墨发生固化为止的动作。此时,只需各自分别设置在第一动作中所使用的第一光照射部和在第二动作中所使用的第二光照射部,并且对第一照射部到彩色油墨喷出喷嘴的第一距离、与第二照射部到透明油墨喷出喷嘴的第二距离进行适当设定(例如,以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的方式对各个喷嘴以及光照射部进行配置)即可。
符号说明
1…计算机;10…印刷装置;12…导轨;13…输送辊;14…滑架;19…压印板;105…接口;110…控制器;111…CPU;112…ROM;113…RAM;120…输入操作单元;130…记录介质输送单元;140…滑架驱动单元;150…头单元;151…(蓝绿色油墨)喷嘴列;152…(品红色油墨)喷嘴列;153…(黄色油墨)喷嘴列;154…(黑色油墨)喷嘴列;155…(透明油墨)喷嘴列;160…紫外线照射单元;180…计测器组;215…PF电机;220…驱动信号生成电路;221…印刷头;222…头驱动器;228…控制部;229…振荡电路;231…内部接口(内部I/F);232…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一SR);233…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二SR);234…电平转换器;237…第一锁存电路;238…第二锁存电路;239…解码器;254…控制逻辑;255…开关电路;242…CR电机;261…第二喷嘴连通孔;262…油墨室;264…喷嘴板;265…压电元件;266…压力室;267…油墨供给口;268…供给侧连通孔。

Claims (2)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
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通过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从而能够形成尺寸不同的像素;
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
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
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在所述第二动作中形成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的像素,并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的动作,
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2.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包括:
滑架,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
记录头,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通过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或透明油墨,从而能够形成尺寸不同的像素;
彩色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光时将发生固化的彩色油墨;
透明油墨喷嘴列,其被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并喷出当被照射所述光时将发生固化的透明油墨;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光照射部,其被设置在所述滑架上,并照射所述光,
在所述印刷方法中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且在所述第二动作中形成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的像素,并使所述第一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二动作中的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互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动作为,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彩色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彩色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彩色图像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彩色图像发生固化,
所述第二动作为,在所述第一动作之后,使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使所述透明油墨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所述透明油墨喷嘴列喷出,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透明油墨层,且从所述光照射部向此时所形成的透明油墨层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的动作。
CN201210260184.6A 2011-07-26 2012-07-25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6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3100 2011-07-26
JP2011163100A JP5874228B2 (ja) 2011-07-26 2011-07-26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6904A CN102896904A (zh) 2013-01-30
CN102896904B true CN102896904B (zh) 2014-11-12

Family

ID=4756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1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6904B (zh) 2011-07-26 2012-07-25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57435B2 (zh)
JP (1) JP5874228B2 (zh)
CN (1) CN102896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7650A (ja) * 2012-09-27 2014-05-2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0773B2 (ja) * 2013-03-29 2017-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ES2744427T3 (es) * 2013-11-21 2020-02-25 Jet Medical Inc Sistema para facilitar guía intranasal
JP6184336B2 (ja) * 2014-01-31 2017-08-2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印刷物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3117999B1 (en) * 2014-03-12 2018-09-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05291619B (zh) * 2014-07-29 2017-08-25 星云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使uv固化透明油墨具有透明色彩的数字喷绘打印方法
JP6464685B2 (ja) * 2014-11-12 2019-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物造形装置、立体物造形システム、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65177B2 (ja) * 2014-11-28 2019-08-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物造形装置、立体物造形システム、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85183B2 (ja) * 2015-04-17 2019-03-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801217B2 (ja) * 2016-04-21 2020-1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
JP6235180B1 (ja) * 2017-03-08 2017-11-22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10277756B2 (en) 2017-09-27 2019-04-30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vercoating a rendered print
JP6925749B2 (ja) * 2018-01-30 2021-08-2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膜形成方法、及び膜形成装置
US20220184959A1 (en) * 2019-04-12 2022-06-16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intaining inkjet printhead meniscus
TWI735972B (zh) * 2019-10-14 2021-08-11 星雲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位置之噴墨裝置
CN114597284A (zh) * 2021-03-18 2022-06-07 北京劲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色彩层在光伏组件表面的耐候性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194A (zh) * 2008-06-03 2011-06-15 罗兰Dg有限公司 喷墨式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1594A (ja) 2001-12-26 2003-07-0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インク、最終印刷物及び、記録装置
JP4337508B2 (ja) * 2002-11-27 2009-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608992B2 (ja) * 2004-08-02 2011-0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6110843A (ja) * 2004-10-14 2006-04-27 Mutoh Ind Ltd 描画装置
JP4026652B2 (ja) * 2005-04-08 2007-1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213569B2 (ja) * 2007-08-31 201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5452188B2 (ja) * 2008-11-28 2014-03-26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印刷方法
JP5402497B2 (ja) * 2009-10-13 2014-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5560643B2 (ja) * 2009-10-13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093181A (ja) * 2009-10-29 2011-05-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キャリッジ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10818A (ja) * 2009-11-27 2011-06-0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194A (zh) * 2008-06-03 2011-06-15 罗兰Dg有限公司 喷墨式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27460A1 (en) 2013-01-31
JP5874228B2 (ja) 2016-03-02
CN102896904A (zh) 2013-01-30
US8657435B2 (en) 2014-02-25
JP2013022942A (ja) 2013-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6904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0579780C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JP579393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668325B2 (en) Control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796121A (zh) 补偿丢失喷嘴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打印机
CN102649358A (zh) 液体喷射头的驱动设备、液体喷射设备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CN102529359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US916874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KR970062762A (ko) 칼라 필터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칼라 필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장치.
CN102555474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442065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864722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03481670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用于控制该喷墨记录装置的方法
JP5540794B2 (ja) 液体噴射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78001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1961954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US8764142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2729625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7206785B (zh) 打印头控制系统和喷墨打印机系统
JP583236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01018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01844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77005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405110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103156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