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4401B -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4401B
CN102514401B CN201110243094.1A CN201110243094A CN102514401B CN 102514401 B CN102514401 B CN 102514401B CN 201110243094 A CN201110243094 A CN 201110243094A CN 102514401 B CN102514401 B CN 102514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parts
axle
adjusting mechanism
posi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30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4401A (zh
Inventor
矢岛康司
蛭间大辅
滨野亮
原田考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1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8Mechanical movements
    • Y10T74/18056Rotary to or from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Y10T74/18296Cam and slide

Landscapes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Ink Jet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调节机构以及记录装置,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且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具有:凸轮,其以凸轮面抵接于所述第2部件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的所述凸轮面的形成区域内,且用于在通过所述凸轮而对所述第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用螺栓将所述第2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部件上。

Description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置调节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使液体附着在记录介质上从而实施记录处理的记录装置,广泛公知一种从被搭载在滑架上的记录头的各个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射油墨(液体),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种打印机中,为了确保印刷精度,从而采用了对记录头相对于滑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结构。即,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具有与头单元(记录部)滑动接触从而规定该头单元的倾斜角度的滑接部件、和与该滑接部件卡合的调节用偏心凸轮,并且,通过使该调节用偏心凸轮旋转,从而经由滑接部件而规定了头单元的倾斜角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是在通过调节用偏心凸轮的旋转而经由滑接部件来对头单元的倾斜角度进行了调节之后,用固定螺栓(螺栓)来固定滑接部件的位置,由此来将头单元的倾斜角度保持为适当的角度,但是,固定螺栓对滑接部件的固定位置与调节用偏心凸轮是分离的。因此,由于通过固定螺栓的紧固会导致固定位置发生偏移,所以存在导致头单元的倾斜角度发生偏移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5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调节机构以及记录装置,该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在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高精度地对该位置进行保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位置调节机构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且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具有:凸轮,其以凸轮面抵接于所述第2部件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的所述凸轮面的形成区域内,并用于在通过所述凸轮而对所述第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用螺栓将所述第2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部件上。
根据此发明,在通过凸轮而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用螺栓将第2部件固定在被设置于第1部件上的凸轮的凸轮面的形成区域内的固定部上时,在第2部件上凸轮的凸轮面的抵接位置与螺栓的固定位置极为接近。因此,能够在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高精度地对该位置进行保持。
在本发明的位置调节机构中,具有三个所述凸轮,且各个该凸轮以排列成非直线状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所述第1部件中的相互不同的位置上。
根据此发明,能够通过各个凸轮而高精度地调节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位置调节机构中,所述凸轮呈环状,并且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其外周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内周面。
根据此发明,通过在固定部处用螺栓将第2部件紧固在第1部件上,从而即使在凸轮欲倒向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固定部而从内侧支承该凸轮。
在本发明的位置调节机构中,所述凸轮呈环状,且为以如下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式的凸轮,所述轴为,以与所述螺栓的轴向交叉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上的轴,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具有轴承部,该轴承部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并且用于支承所述轴,所述轴承部被配置为,该轴承部的所述凸轮侧的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
根据此发明,通过在固定部处用螺栓将第2部件紧固在第1部件上,从而即使在凸轮欲倒向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支承部而从外侧支承该凸轮。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上述结构的位置调节机构;记录部,该记录部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并且所述第1部件构成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且所述第2部件构成所述记录部,各个所述凸轮分别被配置在如下位置上,即:在所述滑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且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分离的两个位置;和在所述滑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且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被配置于所述两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延伸,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一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延伸。
通常情况下,由于在滑架中,该滑架的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被支承于在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引导轴上,因而在滑架的引导轴侧的侧面上几乎没有设置部件的空间。对于这一点,根据此发明,由于能够在滑架的扫描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以及滑架中与引导轴侧相反侧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使凸轮的轴进行旋转的部件,因此能够通过操作各个该部件而容易地使各个凸轮进行旋转。
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记录部具有平面状的喷嘴形成区域,所述喷嘴形成区域上形成有用于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射液体的喷嘴,各个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喷嘴形成区域交叉的方向上分别被配置在该喷嘴形成区域的外侧。
根据该发明,能够通过各个凸轮而高精度地调节记录部的位置,以使喷嘴形成区域与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在取下该打印机的上盖的状态下的、滑架以及被搭载在该滑架上的记录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该打印机上记录单元与滑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模式图。
图4是该滑架的内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5是该滑架的外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该打印机中的凸轮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立体图。
图8是图6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该打印机中、用螺栓将记录单元固定在滑架上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符号说明
11…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6…作为第1部件的滑架;20…作为构成第2部件的记录部的记录头单元;24…构成位置调节机构的凸轮;25…凸轮面;26…轴;32、34…构成位置调节机构的轴承部;37…作为构成位置调节机构的固定部的凸起部;38…螺栓;N…喷嘴;P…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R…喷嘴形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提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时,分别表示在图1中用箭头标记所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1具有主体框体12。在主体框体12的下部,沿着作为其长度方向的左右方向而延伸设置有支承座13。在支承座13上,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通过未图示的送纸机构而沿着如下方向(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被输送,所述方向为,从成为上游侧的后方侧朝向成为下游侧的前方侧的方向。
在主体框体12上的支承座13的上方,沿着该支承座13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而延伸设置有主引导轴14。而且,在主体框体12上的主引导轴14的上方,以与该主引导轴14平行的方式而延伸设置有副引导轴15。作为第1部件的滑架16以能够沿着该主引导轴14的轴向(左右方向)而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主引导轴14上。
即,在滑架16的后表面下部处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引导部16a(参照图3),并且主引导轴14以可滑动的方式而嵌合于各个该引导部16a。此外,在滑架16的后端上部处设置有卡合部16b,且该卡合部16b以可滑动的方式而从后侧卡合于副引导轴15。而且,卡合部16b由于滑架16的自重而常时在对副引导轴15施加负载的同时与副引导轴15抵接。
在主体框体12上的主引导轴14的两个端部的大致上侧的位置处,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支承有驱动滑轮17a以及从动滑轮17b。驱动滑轮17a上连接有滑架电机18的驱动轴,该滑架电机18为,使滑架16沿着主引导轴14而往复移动时的驱动源。
而且,在两个滑轮17a、17b之间挂装有无接头状的同步带19,该同步带19的一部分与滑架16连接。因此,滑架16在被主引导轴14以及副引导轴15所引导的同时,利用滑架电机18的驱动力而通过无接头状的同步带19在左右方向(主扫描方向)上被往复移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滑架16呈大致矩形框状,并且在该滑架16的上侧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上盖16d。而且,在滑架16的内部,支承(收纳)有作为构成第2部件的记录部的记录头单元20。记录头单元20具有:大致矩形框状的副滑架20a;被安装在该副滑架20a的内侧的记录头20b。
记录头20b的下表面被作为多个喷嘴N(参照图3)开口的平面状的喷嘴形成区域R。此外,在主体框体12的左下方配置有油墨罐21,该油墨罐21的内部填充有各种颜色的油墨。油墨罐21经由挠性的油墨供给管22而与被支承在滑架16上的记录头单元20相连接。因此,油墨罐21内的各种颜色的油墨经由油墨供给管22而被供给至记录头单元20。
而且,通过使滑架16沿着主引导轴14而在与记录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同时,从记录头20b的各个喷嘴N(参照图3)向被输送至支承座13上的记录纸张P喷射从油墨罐21被供给至记录头单元20的各种颜色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
接下来,对滑架16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滑架16在对记录头单元20进行支承时,记录头20b从该滑架16内的底部的开口部23露出。滑架16的底部的后端部侧上的、隔着开口部23的左右两侧处,和滑架16内的底部的前端部侧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而配置有旋转式的凸轮24,该凸轮24用于对记录头单元20相对于滑架16的位置进行调节。
即,各个凸轮24分别被配置在如下位置上,即,在滑架16上的、记录纸张P(参照图1)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且沿着主扫描方向而分离的两个位置;和在滑架16的记录纸张P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且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上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再换句话说,在滑架16内的底部上的开口部23的外侧配置有三个凸轮24,且三个该凸轮24分别被配置为,当用直线对各个该凸轮24彼此之间进行连接时将在俯视图上描绘成三角形(排列成非直线状)。因此,各个凸轮24在与喷嘴形成区域R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分别位于该喷嘴形成区域R的外侧。
在此,根据图6~图8,对凸轮24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6~图8中,将凸轮24的长度方向作为X方向,将宽度方向作为Y方向,将厚度方向作为Z方向而进行说明。
如图6~图8所示,凸轮24在俯视观察时呈内部具有开口部24a的矩形环状。凸轮24的表面(一侧的面)以及背面(另一侧的面)分别被作为凸轮面25,并且使各个该凸轮面25表里对称。各个凸轮面25中,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别形成为,呈向Z方向的外侧鼓起的圆弧面状的圆弧部25a,并且从该圆弧部25a到X方向的两端的部分分别形成为,以凸轮24的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而分别倾斜的、平坦的平坦面25b。
在比凸轮24的Y方向的两侧面(外周面)上的中心部略向X方向偏移的位置处,以成对的方式分别向Y方向突出设置有作为该凸轮24的旋转中心的轴26。即,各个凸轮24成为,该凸轮24的各个轴26偏心了的偏心凸轮。在各个轴26中的一侧的轴26的前端上设有杆部件27,该杆部件27用于使凸轮24以该轴26为中心而旋转。即,在各个轴26中的一侧的轴26的前端上连接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杆部件27的一侧表面27a的一端部。
在杆部件27的一侧表面27a上的、X方向上比中央部略靠近另一端部侧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前端部向X方向上的凸轮24侧弯曲成直角的、呈L字状的引导片28。在杆部件27的一侧表面27a中的X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处,设置有呈大致椭圆状的突起29。并且,在杆部件27的X方向的另一端上,朝向Y方向上的凸轮24侧的相反侧延伸设置有把手30,该把手30用于在经由该杆部件27而使凸轮24旋转时进行抓握。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各个凸轮24分别与滑架16的周壁16c邻接配置,并且在该周壁16c上分别形成有贯穿孔31,该贯穿孔31用于使各个凸轮24的设置有杆部件27的一侧的轴26插入。而且,各个贯穿孔31的下端部成为轴承部32,该轴承部32呈U字状并对各个凸轮24的设置有杆部件27的一侧的轴26进行支承(参照图5)。另外,各个凸轮24的杆部件27分别沿着滑架16的周壁16c的外侧而延伸。
如图2~图5所示,在滑架16内的、隔着各个凸轮24而与各个轴承部32对置的位置上,分别直立设置有轴承板33。在各个轴承板33的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轴承部34,该轴承部34呈U字状,并对各个凸轮24的未设置杆部件27的另一侧的轴26进行支承。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轴承部32和各个轴承部34在对应的凸轮24的轴向上分别对应。因此,各个凸轮轴24以如下状态被配置在滑架16中,该状态为,各个该凸轮24的各个轴26被各个轴承部32和各个轴承部34所支承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在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2的周壁16c、以及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4的各个轴承板33中,该周壁16c以及该轴承板33的各个凸轮24侧的面,分别接近于该各个凸轮24的设置有各个轴26的面(外周面)。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凸轮24中、被配置在滑架16内的后端部侧的2个凸轮24被配置为,其各个轴26沿着左右方向而水平延伸,并且各个凸轮24中、被配置在滑架16内的前端部侧的一个凸轮24被配置为,其各个轴26沿着前后方向而水平延伸。
在滑架16的周壁16c上的、与各个凸轮24的杆部件27的引导片28以及突起29相对置的位置上,以贯穿该周壁16c的方式而分别形成有长槽35以及多个嵌合孔36。各个长槽35分别以沿着如下轨迹的方式而延伸为圆弧状,所述轨迹为,在以各个凸轮24的轴26为中心使各个杆部件27旋转时的、各个引导片28的轨迹。而且,各个杆部件27的引导片28以可滑动的方式而与各个长槽35相卡合。
此外,各个嵌合孔36沿着如下轨迹而以固定问隔(间距)分别被排列成圆弧状,所述轨迹为,在以各个凸轮24的轴26为中心使各个杆部件27旋转时的、各个突起29的轨迹。而且,各个杆部件27的突起29以可拆装的方式而与各个嵌合孔36相嵌合。因此,通过使杆部件27旋转并使该杆部件27的突起29选择性地与各个嵌合孔36中的某一个相嵌合,从而阶段性的改变以轴26为中心的凸轮24的旋转角度。
如图3、图4以及图9所示,在滑架16内的底部上的各个凸轮24的内侧、即各个凸轮24的开口部24a内,分别直立设置有作为固定部的圆柱状的凸起部37。在各个凸起部37的上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螺纹孔37a。各个凸起部37的外周面接近于各个凸轮24在轴26延伸的方向上的内周面,并且各个该凸起部37的上端面被设定为,低于各个该凸轮24的凸轮面25中最高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16上的凸轮24的内侧的区域、即开口部24a内的区域构成了凸轮面形成区域,并且各个凸轮24、各个凸起部37以及轴承部32、轴承部34构成了位置调节机构。
如图2以及图9所示,在副滑架20a上,以对应于该各个凸轮24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被固定部39,该被固定部39通过螺栓38而被固定在滑架16的各个凸起部37上。在各个被固定部39上,以对应于各个该凸起部37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用于插入螺栓38的插入孔39a。
而且,在副滑架20a的各个被固定部39的插入孔39a中分别插入了螺栓38的状态下,通过将各个螺栓38分别旋入滑架16的各个凸起部37的螺纹孔37a中并进行紧固,从而使副滑架20a被固定在滑架16上。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螺栓38的轴向(上下方向)与各个凸轮24的各个轴26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正交。
接下来,对将记录头单元20固定在滑架16上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那么,当将记录头单元20固定在滑架16上时,首先,将记录头单元20装载(收纳)在滑架16内。于是,副滑架20a的各个被固定部39的下表面分别抵接于各个凸轮24的凸轮面25上。此时,成为各个被固定部39的插入孔39a处于,分别与各个凸起部37的螺纹孔37a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对应)的状态。
在此,通常情况下,由于构成滑架16和记录头单元20的各个部件上存在尺寸的误差,因而在将记录头单元20装载在滑架16内的状态下,记录头单元20的高度和角度会出现误差。因此,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将记录头单元20固定到滑架16内,则由于会导致记录头20b的喷嘴形成区域R与记录纸张P的印刷面之间的距离产生误差,或者记录头20b的喷嘴形成区域R与记录纸张P的印刷面不平行,因而记录纸张P的印刷精度会降低。因此,在将记录头单元20装载到滑架16内之后,需要对记录头单元20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继续分别使各个凸轮24的杆部件27进行旋转以使各个该凸轮24以轴26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对各个该凸轮24的凸轮面25的、与记录头单元20的抵接位置进行调节。即,此时,分别对将记录头单元20以三点进行支承的各个凸轮24的凸轮面25的、与记录头单元20的抵接位置进行调节,以使记录头20b的喷嘴形成区域R与记录纸张P的印刷面之间的距离达到预先设定的值,并且使该喷嘴形成区域R与该记录纸张P的印刷面平行。
于是,在滑架16内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高度以及角度)处于被调节了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以将螺栓38分别插入到各个被固定部39的插入孔39a中的状态而将各个该螺栓38旋入各个凸起部37的螺纹孔37a中,并进行紧固。由此,记录头单元20在被进行位置调节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滑架16内。
此时,由于各个螺栓38的紧固力使得各个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的上部欲倒向内侧、并且各个该侧壁的下部欲倒向外侧。然而,各个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分别通过各个凸起部37而从内侧被支承,并且分别通过滑架16的周壁16c(各个轴承部32)以及各个轴承板33(各个轴承部34)而从外侧被支承。因此,抑制了由于各个螺栓38的紧固力而使滑架16内的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调节状态改变的现象。
根据在上文中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
(1)在滑架16内通过环状的各个凸轮24而对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高度以及角度)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通过各个螺栓38而将该记录头单元20紧固在位于该各个凸轮24的内侧的各个凸起部37上,并进行固定。即,在记录头单元20上,各个凸轮24的凸轮面25的抵接位置与通过各个螺栓38而紧固的位置极为接近。因此,能够缩小在滑架16内调整了位置时的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形态、与通过各个螺栓38而在滑架16内紧固并固定时的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形态之间的差别。因此,抑制了由于各个螺栓38的紧固力而使滑架16内的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调节状态改变的现象。由此,能够在对记录头单元20相对于滑架16的位置进行了调整的状态下高精度地对该位置进行保持。
(2)对记录头单元20进行支承的三个凸轮24分别被配置成,当用直线连接各个该凸轮24的彼此之间时,将在俯视图上描绘成三角形(排列成非直线状)。因此,通过使各个凸轮24旋转,从而能够以高精度且自由地调节记录头单元20相对于滑架16的位置(高度以及角度)。
(3)各个凸起部37分别被配置成,各个凸起部37的外周面在各个凸轮24的内侧接近于各个该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因此,通过分别用螺栓38在各个凸起部37处将记录头单元20紧固在滑架16上,从而即使在各个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欲倒向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分别通过各个凸起部37而从内侧支承各个该侧壁。
(4)在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2的滑架16的周壁16c以及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4的各个轴承板33中,所述滑架16的周壁16c以及所述各个轴承板33的各个凸轮24侧的表面分别接近于各个该凸轮24的设置有各个轴26的面(外周面)。因此,通过分别用螺栓38在各个凸起部37处将记录头单元20紧固在滑架16上,从而即使在各个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欲倒向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滑架16的周壁16c(各个轴承部32)及各个轴承板33(各个轴承部34)而从外侧分别支承各个该侧壁。
(5)各个凸轮24中被配置在滑架16内的后端部侧的两个凸轮24被配置成,其各个轴26沿着左右方向而水平延伸,并且各个凸轮24中被配置在滑架16内的前端侧部的一个凸轮24被配置成,其各个轴26沿着前后方向而水平延伸。因此,由于能够在与主引导轴14非对置的、滑架在左右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以及前表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使各个凸轮24的轴26旋转的杆部件27,从而能够通过操作各个该杆部件27而容易地使各个凸轮24旋转。
(6)由于各个凸轮24在与喷嘴形成区域R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上分别被配置在该喷嘴形成区域R的外侧,因而能够通过各个该凸轮24而高精度地调节记录头单元20的位置,以使喷嘴形成区域R与记录纸张P的记录面平行。
(7)各个嵌合孔36沿着如下轨迹而以固定间隔(间距)被分别排列成圆弧状,所述轨迹为,在使各个杆部件27以各个凸轮24的轴26为中心而旋转时的各个突起29的轨迹。因此,通过使杆部件27旋转而使该杆部件27的突起29选择性地嵌合于各个嵌合孔36中的某一个,从而能够阶段性的改变以轴26为中心的凸轮24的旋转角度。
(改变例)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改变为如下这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可以将旋转式的各个凸轮24中的至少一个改变为滑动式的凸轮。
·可以省略各个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以外的两个侧壁中的某一个。
·各个凸轮24并不是必须在与喷嘴形成区域R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上分别被配置在该喷嘴形成区域R的外侧。
·各个凸轮24的轴向也可以互为相同。
·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2的滑架16的周壁16c以及设置有各个轴承部34的各个轴承板33的各个凸轮24侧的表面,并不是必须分别接近于该凸轮24的设置有各个轴26的表面(外周面)。
·各个凸起部37并不是必须分别被配置成,其外周面在各个凸轮24的内侧接近于各个该凸轮24的轴向的两侧的侧壁。
·对记录头单元20进行支承的三个凸轮24也可以配置为,在俯视观察时排列成直线状。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头单元20的角度调节受到限制。
·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布、金属薄板等代替记录纸张P以作为记录介质。
·记录用纸P既可以是单页纸(单张纸),也可以是连续纸。
·喷墨式打印机11也可以是,记录头以不移动的方式而被固定,且对输送至其下方的记录纸张喷射油墨的、所谓的行式头打印机。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11,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或者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使少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如粘性较高或者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或者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者混合有由颜料或者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或者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以下的喷射装置,对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者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被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打印装置和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的精密机械精确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中的任意一种的液体喷射装置中。

Claims (14)

1.一种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对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
且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具有:
凸轮,其以凸轮面抵接于所述第2部件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
固定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的所述凸轮面的形成区域内,并且用于在通过所述凸轮而对所述第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的位置进行了调节的状态下,用螺栓将所述第2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三个所述凸轮,
各个该凸轮以排列成非直线状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所述第1部件中的相互不同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呈环状,
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其外周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内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呈环状,且为以如下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式的凸轮,所述轴为,以与所述螺栓的轴向交叉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上的轴,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具有轴承部,所述轴承部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且用于支承所述轴,
所述轴承部被配置为,其所述凸轮侧的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呈环状,且为以如下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式的凸轮,所述轴为,以与所述螺栓的轴向交叉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上的轴,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具有轴承部,所述轴承部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且用于支承所述轴,
所述轴承部被配置为,其所述凸轮侧的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
6.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
记录部,其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
所述第1部件构成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所述第2部件构成所述记录部,
各个所述凸轮分别被配置在如下位置上,即: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且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分离的两个位置;和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
被配置于所述两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延伸,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一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具有平面状的喷嘴形成区域,所述喷嘴形成区域上形成有用于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射液体的喷嘴,
各个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喷嘴形成区域交叉的方向上,分别被配置在该喷嘴形成区域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呈环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为以如下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式的凸轮,所述轴为,以与所述螺栓的轴向交叉的方式而设置在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上的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具有轴承部,所述轴承部被设置在所述第1部件上,且用于支承所述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呈环状,
所述轴承部被配置为,其所述凸轮侧的面接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
12.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
记录部,其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
所述第1部件构成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架,所述第2部件构成所述记录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分别被配置在如下位置上,即: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且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分离的两个位置;和在所述滑架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配置于所述两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延伸,并且被配置于所述一个位置上的所述凸轮的轴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延伸。
CN201110243094.1A 2010-08-18 2011-08-18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02514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3103A JP5531856B2 (ja) 2010-08-18 2010-08-18 位置調整機構及び記録装置
JP2010-183103 2010-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4401A CN102514401A (zh) 2012-06-27
CN102514401B true CN102514401B (zh) 2015-10-21

Family

ID=4559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3094.1A Active CN102514401B (zh) 2010-08-18 2011-08-18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44310A1 (zh)
JP (1) JP5531856B2 (zh)
CN (1) CN102514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8677B2 (en) 2012-05-01 2016-02-02 Fujifilm Corporation Fluid ejection module mounting
JP2014046563A (ja) * 2012-08-31 2014-03-1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70030B2 (ja) * 2012-10-03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N103072384B (zh) * 2013-02-01 2014-12-0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平面微调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激光打标机
JP6217105B2 (ja) * 2013-03-28 2017-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部の位置調整方法
JP2016000463A (ja) * 2014-06-11 2016-0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WO2015198864A1 (ja) * 2014-06-24 2015-12-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調整機構、調整機構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調整機構を用いた調整方法
ES2740981T3 (es) * 2014-12-23 2020-02-07 Jet Set Srl Unidad de impresión para un aparato de impresión y aparato de impresión que comprende dicha unidad de impresión
JP6508720B2 (ja) * 2015-08-31 2019-05-08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印字ユニ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WO2017194116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librating printing stations
JP6801304B2 (ja) 2016-08-31 2020-1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EP3395576B1 (en) * 2017-04-26 2021-10-27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7006374B2 (ja) * 2017-04-26 2022-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
CN109291664B (zh) * 2018-08-22 2024-04-09 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样装置
CN111716907B (zh) * 2020-07-27 2024-03-15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3d打印头及3d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9492B2 (ja) * 1994-03-28 2002-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及びヘッド位置調整方法
EP1080929B1 (en) * 1999-09-03 2006-10-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uni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head unit in the printing apparatus
KR100395539B1 (ko) * 2001-12-12 2003-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인쇄헤드 위치조절 장치
US20030116041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Moveable idler carriage for support of a web in relation to an array of inkjet printing devices
JP3728280B2 (ja) * 2002-07-10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4122439A (ja) * 2002-09-30 2004-04-22 Brother Ind Ltd キャ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03612B2 (ja) * 2003-02-06 2008-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のノズル列の位置の調整方法
KR20040084010A (ko) * 2003-03-26 2004-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헤드 갭 조절장치가 적용된 잉크젯프린터
JP4639986B2 (ja) * 2005-06-23 2011-0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位置決め方法
KR100657341B1 (ko) * 2005-10-13 2006-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253720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sitioning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1856B2 (ja) 2014-06-25
CN102514401A (zh) 2012-06-27
JP2012040743A (ja) 2012-03-01
US20120044310A1 (en)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4401B (zh)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US8262198B2 (en) Head attachment member, liquid ejection device, and head attachment method
US200600937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kjet printing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CN101746624B (zh) 偏斜修正装置及记录装置
JP2012161992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機構、液滴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ならびに交換方法
CN10218984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343727A (zh) 目标物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2649354A (zh) 调整机构及应用了该调整机构的液体喷射装置
CN10324098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6627329B2 (ja) 記録装置
US20110242211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DE102015007026A1 (de) Schlittenbaugruppe und Kopfpositionsanpassmechanismus
US7909323B2 (en) Skew correc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member included in a guide member
US7909322B2 (en) Skew correc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ng member included in a guide member
CN102205742A (zh) 片状部件输送装置及具有该片状部件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
CN102455547A (zh) 摩擦装置
CN102514398A (zh) 卷筒状介质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203077851U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182860A (zh) 记录装置
US8628171B2 (e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inclination of head holder of the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CN102815099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US8936348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072387A (zh) 定影装置及记录装置
JP20062127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95503A (ja) ロール体用位置決め装置及び該ロール体用位置決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