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2435A -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 Google Patents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2435A
CN102512435A CN2012100019742A CN201210001974A CN102512435A CN 102512435 A CN102512435 A CN 102512435A CN 2012100019742 A CN2012100019742 A CN 2012100019742A CN 201210001974 A CN201210001974 A CN 201210001974A CN 102512435 A CN102512435 A CN 10251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methyl ester
trihydroxyflavone
acid methyl
glucur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19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2435B (zh
Inventor
周荣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 Yao Group Plc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Pharmaceut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Pharmaceut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Kunming Pharmaceut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019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2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2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公开了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具有改善睡眠如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发生率、缩短睡眠潜伏期,延缓衰老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的药物或保健品。

Description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野黄芩苷甲酯即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人的衰老是指人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是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和下降的过程。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人体内时刻产生着自由基,但同时又具有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如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使体内自由基维持在正常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平衡逐渐被破坏,造成自由基过剩。自由基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导致细胞凋亡及其生理机能受损、下降,从而引起衰老。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可分两大类:一是生理性衰老,指人体达到成熟后所出现的生理退化现象;二是病理性衰老,即在生理变化的基础上,因患某些疾病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速衰老的过程。
研究抗衰老问题,不但是为了健康长寿,也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延长人类有效“工作年龄”的需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老年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延缓人体衰老,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等。失眠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失眠症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0%~30%,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40%~50%,女性高于男性。失眠症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导致人体机能的下降,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国际睡眠基金会针对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显示,睡眠障碍与伴随人体老化的各种疾病呈正相关,能增加诸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糖尿病等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失眠症的亚型有入睡困难型失眠、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早醒型失眠以及心因性失眠,老年人中睡眠维持困难型和早醒型失眠较为常见。根据睡眠障碍的病程,失眠症又可分为急性或短期失眠(病程<1月)、持续性失眠(病程>4周)和慢性失眠(病程>6月)。失眠症的治疗根据患者失眠的病理过程而定。原发性失眠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好,而继发性失眠可使用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治疗应直接针对睡眠的各个阶段,如入睡、睡眠维持、睡眠质量或第二天的日间功能。
失眠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苯二氮革类(如氯氮革和地西泮)和巴比妥类(如戊巴比妥、苯巴比妥和异戊巴比妥)。苯二氮革类药物系通过抑制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末梢的苯二氮革类受体发挥作用,此类药物在催眠剂量时可引起眩晕、困倦、乏力、精细运动不协调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则会造成共济失调、运动能力障碍,长时间使用会引起机体耐药及药物依赖性。巴比妥类药物可特异性结合于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复合体表面的特定位点,延长氯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增强突触后膜的超极化,抑制神经元放电,最终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该类药物随剂量由小到大,可对用药者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存在醒后头昏、困倦、精神不振等后遗作用以及明显的戒断症状如激动、失眠、焦虑和惊厥。
总之,目前缺乏一种既能有效改善人体睡眠,又能延缓衰老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也称为野黄芩苷甲酯,为中药灯盏细辛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21
灯盏细辛作为中药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滇南本草》记载,灯盏细辛为跌打要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目前,人类对中药灯盏细辛中的另一主要有效成分灯盏花乙素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较为深入,但对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研究较少,其在改善人体睡眠、延缓衰老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新用途,以及含此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为改善睡眠、延缓衰老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选择途径。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式如式I所示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制备改善睡眠和/或延缓衰老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31
本发明进行了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发生率,缩短睡眠潜伏期,作用强度与剂量呈一定的依赖关系,同时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
果蝇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衰老阶段,由于其生命周期短,遗传背景稳定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寿命实验。能否延长果蝇寿命是药物是否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本发明还进行了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显示,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能延长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上述结果表明,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具有显著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随着机体的衰老,其血液中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升高,这些指标成为衰老和抗衰老研究的重要指标。人体内时刻产生着自由基,但同时又具有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如GSH、SOD,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使体内自由基维持在正常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平衡逐渐被破坏,造成自由基过剩。自由基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导致细胞凋亡及其生理机能受损、下降,从而引起衰老。
本发明还进行了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能够显著提高老龄小鼠体内SOD和GSH-PX活性,降低老龄小鼠体内ROS含量和MDA含量,这可能是其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的药物组合物,包括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的临床制剂,包含上述药物组合物。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临床制剂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口服制剂具体为片剂或胶囊。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注射制剂具体为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新用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改善睡眠的实验研究
1.试药、试剂与材料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提供。戊巴比妥钠,西安沃尔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昆明种小鼠,体重为18~22g,180只,雌雄各半,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物实验室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0006,使用许可证号SYXK(滇)2005-0006。
2.试验方法
2.1动物分组与给药
将实验动物分成3批,分别记为实验I批(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实验II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实验III批(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每批动物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设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5、50、150mg/kg体重剂量组),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
2.2直接睡眠试验
观察受试组动物给予3个剂量的受试样品,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是否出现睡眠现象。睡眠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将小鼠置于背卧位时,能立即翻正身位,如超过30~60秒不能翻正者,即认为翻正反射消失,进入睡眠。翻正反射恢复即为动物觉醒,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这段时间为动物睡眠时间。记录对照组与受试组入睡动物数及睡眠时间
2.3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试验
做正式实验前先进行预实验.确定能使动物100%入睡但又不会使睡眠时间过长的戊巴比妥钠剂量(40mg/kg体重),用此剂量进行正式实验。动物末次给予受试物后,出现峰作用前15min,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注射量为40mg/kg体重,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为睡眠指标。观察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的延长作用。
2.4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
做正式实验前先进行预实验,确定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即80%~90%小鼠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戊巴比妥钠最大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25mg/kg体重),用此剂量进行正式实验。动物末次给予受试物后,出现峰作用前15min,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以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作为入睡判断标准。观察给予戊巴比妥钠30min内各组动物发生睡眠的动物数。
2.5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试验
做正式实验前先进行预实验,确定使动物100%入睡但又不使睡眠时间过长的戊巴比妥钠剂量(300mg/kg体重),用此剂量进行正式实验。动物末次给予受试物后15min,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注射量为300mg/kg体重,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3.实验结果
3.1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动物体重的影响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期间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试验条件下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见表1。
表1受试物对实验小鼠体重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61
3.2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动物的直接睡眠作用
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灌胃给药后小鼠均未出现睡眠现象,提示本实验条件下,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实验小鼠无直接睡眠作用。见表2。
表2受试物对实验小鼠的直接睡眠作用
  组别   动物只数   入睡动物只数   睡眠发生率(%)
  对照组   15   0   0
  低剂量组   15   0   0
  中剂量组   15   0   0
  高剂量组   0   0
3.3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表3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71
由表3可见,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分别延长16.2%(P>0.05)、65.4%(P<0.05)和111.4%(P<0.01),表明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有显著的延长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3.4受试药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的小鼠睡眠发生率的影响
表4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的小鼠睡眠发生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72
由表4可见,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发生率分别提高50.4%(P<0.05)、150.3%(<0.01)、351.1%(<0.01),表明受试药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发生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3.5受试药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表5受试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081
由表5可见,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分别缩短1.2%(P>0.05)、11.1%(>0.05)、28.1%(P<0.01),表明受试药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有一定的缩短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实施例2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作用实验
1.试药、试剂与材料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提供。
美国野生型黑腹果蝇,饲养环境:温度25±1℃,相对湿度60±5%,12h光照、12h黑暗交替培养,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
2.试验方法
收集24h内新羽化的果蝇成虫,经乙醚麻醉,区分出雌雄个体,分别称重后,随机分为5组:1个对照组和4个含有不同浓度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实验组。每组果蝇100只,雌雄各半,分别置装有培养基的3cm×10cm的试管中,每管2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玉米粉培养基,实验组分别给予含有0.005%,0.025%,0.075%和0.550%的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粉末的玉米粉培养基,试管直立于培养箱中培养,实验温度为25±1℃,相对湿度60±5%。每4天更换1次新鲜配制的培养基,每天观察记录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直到果蝇全部死亡为止。计算出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
3.实验结果
表6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由表6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浓度组对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与雄性对照组相比较,试药物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雄性组的半数死亡时间分别延长了1.4%、8.7%、16.6%、14.1%;与雌性对照组相比较,试药物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雌性组的半数死亡时间分别延长了2.5%、10.5%、15.8%、16.4%。
表6还表明,0.025%、0.075%、0.550%试药物浓度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与雄性对照组相比较,试药物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雄性组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了1.4%、9.0%、16.7%、13.3%;与雌性对照组相比较,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雌性组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了1.6%、11.0%、15.1%、16.4%。与雄性对照组相比较,试药物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雄性组的最高寿命分别延长了0.4%、5.4%、11.7%、12.5%;与雌性对照组相比较,试药物浓度为0.005%、0.025%、0.075%、0.550%的雌性组的最高寿命分别延长了1.4%、7.1%、10.8%、10.1%。由此可见,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能够有效的延长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平均寿命。
实施例3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延缓衰老的机理作用实验
1.试药、试剂与材料
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提供。
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批号为2008092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规定每毫升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1个亚硝酸盐单位(NU),批号为2008062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试剂盒,规定每4μl全血在37℃反应5min,扣除非酶促反应的作用,使反应体系中GSH浓度降低1μmol/L为1个酶活力单位,批号为20080918;活性氧(ROS)测定试剂盒,规定每毫升血清在37℃下反应1min,使反应体系中H2O2浓度降低1mmol/L为1个活性氧单位,批号为20080721。以上试剂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昆明种小鼠,15月龄,体重50±2g,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物实验室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0006,使用许可证号SYXK(滇)2005-0006。
2.试验方法
老龄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50mg/kg),中剂量组(100mg/kg)和高剂量组(200mg/kg)。各剂量组小鼠用规定剂量的受试药物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灌胃,正常对照组小鼠用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30天。另外,每10天称体重1次。于末次灌胃后24h,摘眼球采血。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分别测定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和红细胞MDA含量、血清ROS含量。
3.实验结果
表7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延缓衰老机理作用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11
上述表7结果表明,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能够显著提高老龄小鼠体内SOD和GSH-PX活性,降低老龄小鼠体内ROS含量和MDA含量。这可能是其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实施例4药物组合物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12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5药物组合物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21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6药物组合物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22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7药物组合物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23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8药物组合物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31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9药物组合物
式I所示化合物       3%
干淀粉              85%
硬脂酸镁            12%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10药物组合物
式I所示化合物       20%
干淀粉              65%
硬脂酸镁            15%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11药物组合物
式I所示化合物        17%
干淀粉               75%
硬脂酸镁             8%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12药物组合物
式I所示化合物        10%
干淀粉               85%
硬脂酸镁             5%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13药物组合物
式I所示化合物        15%
干淀粉               75%
硬脂酸镁             10%
粉碎后过筛,混合即得。
实施例14片剂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41
将式I所示化合物、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合后于压片机上压片,即得。
实施例15片剂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51
将式I所示化合物、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合后于压片机上压片,即得。
实施例16胶囊
式I所示化合物        3%
干淀粉               85%
硬脂酸镁             1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干淀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后填充入硬明胶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17胶囊
式I所示化合物        20%
干淀粉               65%
硬脂酸镁             15%
将式I所示化合物、干淀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后填充入硬明胶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18胶囊
式I所示化合物        18%
干淀粉               80%
硬脂酸镁             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干淀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后填充入硬明胶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19胶囊
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化合物        10%
干淀粉                           85%
硬脂酸镁                         5%
将式I所示化合物、干淀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后填充入硬明胶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20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61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1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71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2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7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3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81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4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8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5注射液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83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1mL/支灌封,100℃湿热灭菌20min,经灯检合格,即得。
实施例26冻干粉针剂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甘露醇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4mL/支分装,冷冻干燥,封装,经检验合格,即得。
实施例27冻干粉针剂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19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甘露醇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4mL/支分装,冷冻干燥,封装,经检验合格,即得。
实施例28冻干粉针剂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甘露醇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4mL/支分装,冷冻干燥,封装,经检验合格,即得。
实施例29冻干粉针剂
Figure BDA0000128918030000202
将式I所示化合物加乙醇搅拌溶解,加氯化钠、甘露醇及适量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0.1%针用活性碳,吸附,过滤脱碳,补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微孔过滤膜过滤,按4mL/支分装,冷冻干燥,封装,经检验合格,即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制备改善睡眠和/或延缓衰老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2.一种用于改善睡眠和/或延缓衰老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结构如式I所示的5,6,4′-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Figure FDA0000128918020000011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组合物的临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临床制剂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片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Figure FDA0000128918020000012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式I所示化合物           3%~20%
干淀粉                  65%~85%
硬脂酸镁                2%~15%。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Figure FDA0000128918020000013
Figure FDA0000128918020000021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冻干粉针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CN201210001974.2A 2012-01-05 2012-01-05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Active CN102512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974.2A CN102512435B (zh) 2012-01-05 2012-01-05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974.2A CN102512435B (zh) 2012-01-05 2012-01-05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435A true CN102512435A (zh) 2012-06-27
CN102512435B CN102512435B (zh) 2014-02-05

Family

ID=4628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1974.2A Active CN102512435B (zh) 2012-01-05 2012-01-05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24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8645A (zh) * 2012-09-26 2012-12-26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药物用途的多酚羟基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8725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糖基修饰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373A (zh) * 2000-10-09 2001-10-24 朱邦豪 灯盏花素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334016A (zh) * 2001-08-01 2002-02-06 宋连春 黄芩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029A (zh) * 2004-08-09 2006-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具有治疗心绞痛和/或心律失常双向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38298A (zh) * 2009-04-29 2009-09-23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5,6,4’-三羟基黄酮-7-0-d-葡萄糖醛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373A (zh) * 2000-10-09 2001-10-24 朱邦豪 灯盏花素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334016A (zh) * 2001-08-01 2002-02-06 宋连春 黄芩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029A (zh) * 2004-08-09 2006-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具有治疗心绞痛和/或心律失常双向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1538298A (zh) * 2009-04-29 2009-09-23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5,6,4’-三羟基黄酮-7-0-d-葡萄糖醛酸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8645A (zh) * 2012-09-26 2012-12-26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药物用途的多酚羟基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645B (zh) * 2012-09-26 2015-06-17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药物用途的多酚羟基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8725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糖基修饰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48725B (zh) * 2012-12-06 2016-08-03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糖基修饰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435B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0006A (zh) 一种越橘苷的提取方法及越橘苷的应用
CN103446525A (zh) 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12435B (zh) 野黄芩苷甲酯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剂
US20230125425A1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composition with function of regulating depressive emo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2293948A (zh) 一种治疗小儿食滞内热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899410A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CN116617313B (zh) 一种兼具抗抑郁、抗焦虑和抗疲劳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0880A (zh)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949086B (zh) 一种治疗脑出血的组合物
CN102838645B (zh) 一种具有药物用途的多酚羟基黄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4604B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72767A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9700A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3280B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5514B (zh) 一种保护胃黏膜、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69062B (zh) 一种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584854C (zh) 圆锥绣球有效部位、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与用途
CN103768586B (zh) 一种益神健脑的药物及其制剂
CN112691167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2151275A (zh) 齐墩果酸的抗胰腺癌作用及其药物制剂
CN100441202C (zh) 晕痛定药物及其生产工艺
CN101411700B (zh) 5,7,4'-三羟基二氢黄酮或其衍生物用于止痛的用途
CN106539995A (zh) 防治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882B (zh) 密蒙花苷在制备酒精依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18078937A (zh) 十六味杜鹃花丸在防治失眠症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KP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KUNM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ROUP COR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50106 Kun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unnan Province Road No. 166

Patentee after: Kun Yao Group Plc

Address before: 650106 Kun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unnan Province Road No. 166

Patentee before: Kunm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roup Cor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