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5994A -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5994A
CN102485994A CN2011103720547A CN201110372054A CN102485994A CN 102485994 A CN102485994 A CN 102485994A CN 2011103720547 A CN2011103720547 A CN 2011103720547A CN 201110372054 A CN201110372054 A CN 201110372054A CN 102485994 A CN102485994 A CN 102485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raided fabric
hiding
needle
m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20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5994B (zh
Inventor
冈本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5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5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5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59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at a selvedge, e.g. hems or turned w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即使将独立地编织的两个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对接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进行接合,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其接合部的伸缩性。在从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界限开始两编织物(100)、(200)的接合时,反复进行在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各自中形成隐藏线圈(P1、P2)的情况。而且,通过在第一编织物(100)中的隐藏线圈(P1)的形成和第二编织物(200)中的隐藏线圈(P2)的形成之间,在前后任一个针床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并在以后从针床取下,获得连接第一隐藏线圈(P1)和第二隐藏线圈(P2)之间的线长。

Description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横编机并在使在独立地编织的编织宽度方向并列的两个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相互连接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适用该接合方法而得到的编织物。 
背景技术
以往,由横编机独立地编织两个编织物,在使这些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面对面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进行相互连接。例如,在编织具有图8(A)所示的前后身2和袖3、4的套衫1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有时将编织到领口的位置的前后身2和与此前后身2独立地编织的领子20接合。此外,如图8(C)所示,也有时从右袖口部30呈筒状地开始编织,编织到左袖4的端部,同时编织与此编织物独立地编织的左袖口部40,接合它们。这是因为,一般地,因为编织物的起口部的一方具有与编织结束部相比在伸缩性上优良的特性,所以存在由起口部形成套衫1的领孔、袖口的必要。 
作为通过隐藏线圈处理接合独立地编织的两个编织物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此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首先使两个编织物的线圈彼此相互重叠,形成与该两重的重叠线圈连续的新的线圈。然后,反复进行如下的情况:使该新的线圈和在新的线圈的附近将两个编织物的线圈彼此重叠的两重的重叠线圈相互重叠,形成与该三重的重叠线圈连续的新的线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384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根据在编织中使用的编织线的种类,有在两个编织物的接合部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伸缩性的危险。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接合部中形成三重的线圈。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独立地编织的两个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进行接合,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其接合部的伸缩性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适用该方法而编织的编织物。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物的接合方法,所述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使用横编机,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前后的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编织物在使独立地编织的并列在编织宽度方向的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进行接合,所述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从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界限开始两编织物的接合时,利用同一编织线交替地反复进行此下的步骤: 
以在第一编织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之中的界限侧的线圈成为形成在第一编织物上的第一隐藏线圈的方式,使这两个线圈相互重叠,与该重叠线圈连续地形成成为下一个第一隐藏线圈的新的线圈; 
以在第二编织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侧端部两个线圈之中的界限侧的线圈成为形成在第二编织物上的第二隐藏线圈的方式,使这两个线圈相互重叠,与该重叠线圈连续地形成成为下一个第二隐藏线圈的新的线圈, 
在该反复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在第一隐藏线圈的形成和第二隐藏线圈的形成之间,在前后任一个针床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并将该未封闭线圈在以后从针床卸下,获得连接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 线圈之间的线长。 
根据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以第一隐藏线圈→第二隐藏线圈→第一隐藏线圈→第二隐藏线圈......的方式交替地形成。另外,未封闭线圈的形成,既可以在第一隐藏线圈的形成和第二隐藏线圈的形成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隐藏线圈的形成和第一隐藏线圈的形成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它们双方之间进行。另一方面,将未封闭线圈从针床卸下的动作,如果在继续编织后从未封闭线圈延伸的编织线成为障碍,则可以在其之前进行,如果不成为障碍,则也可以在两编织物的接合结束之后进行。详细的情况,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 
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个方式,最好在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接合中使用弹性线。在该接合中既可以仅使用弹性线,也可以使用将弹性线和通常的编织线进行了并纱的纱线。 
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个方式,也可以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反面线圈。在此情况下,最好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反面线圈形成, 
同时,在形成了第一隐藏线圈或第二隐藏线圈之后,在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之前,通过使供线口移动,在使从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向供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该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反面线圈)的表侧交叉后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具体地说,可以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进行以下的工序。 
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与第一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相向的针床中,使第一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A; 
使预先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一隐藏线圈的工序B; 
将供线口配置在第二编织物的一侧保持不变,在与第二编织物被 卡定的针床相向的针床中,使第二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在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二隐藏线圈的工序D。 
另外,反面线圈是通过将卡定在一方的针床(例如,作为前针床)上的旧线圈向另一方的针床(后针床)移圈,在此旧线圈上进行编织而形成的。如果从前针床侧观看此形成的新的线圈,则成为从前针床侧向后针床侧地从旧线圈引出的反面线圈。本说明书中的“反面线圈的表侧”,在上述例的情况下,与新形成的线圈(反面线圈)相比是前针床侧。 
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个方式,也可以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正面线圈。在此情况下,最好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在形成了第一隐藏线圈或第二隐藏线圈之后,在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之前,通过使供线口移动,使从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向供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该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反面线圈)的里侧交叉后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具体地说,可以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进行以下的工序。 
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第一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中,使第一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A′; 
使预先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一隐藏线圈的工序B′; 
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第二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中,使第二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 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二隐藏线圈的工序D′。 
在此,“正面线圈”及“正面线圈的里侧”的意思,可以考虑为与既述的“反面线圈”及“反面线圈的表侧”相反。 
另外,本发明编织物是使用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前后的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编织物的特征在于,具备: 
由独立地编织的编织物构成的第一编织物部及第二编织物部; 
通过隐藏线圈处理来接合两编织物部的隐藏线圈处理部, 
上述隐藏线圈处理部由以相同的编织线交替地连续形成的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构成, 
上述第一隐藏线圈与第一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重叠, 
上述第二隐藏线圈与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重叠, 
由连接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的过渡线将第一编织物部和第二编织物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对接的状态下接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编织由将交替地形成在第一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和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上的隐藏线圈彼此连接的过渡线编织接合了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本发明编织物。在将这样的构成的本发明编织物向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形成在第一编织物上的第一隐藏线圈和形成在第二编织物上的第二隐藏线圈进行变形,从两隐藏线圈向过渡线放出编织线,作为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接合部的隐藏线圈处理部伸长。因此,本发明编织物中的隐藏线圈处理部,发挥与现有的隐藏线圈处理部相比优良的伸缩性。进而,在本发明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在从一方的隐藏线圈的形成到另一方的隐藏线圈的形成之间设置未封闭线圈,然后从针床卸下该未封闭线圈,获得了连接隐藏线圈之间的过渡线的线长。通过获得过渡线的线长,在两隐藏线圈变形了时,能够呈 向过渡线放出充分的长度的编织线的大小地形成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 
在此,如果在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接合中利用弹性线,则即使在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之间获得线长,也能够由弹性线的伸缩性防止在隐藏线圈处理部中空出孔洞。另外,也能够由弹性线自身的伸缩性使隐藏线圈处理部的伸缩性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中,通过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反面线圈,同时,使连接这些隐藏线圈的编织线在隐藏线圈的表侧交叉,能够使由该隐藏线圈构成的隐藏线圈处理部从编织物的表侧难以被见到。如果从编织物的表侧见到此隐藏线圈处理部,则由于以没有连接点地编织的方式见到,所以外观非常良好。特别是,通过进行上述工序A~D,能够在编织物的表侧以线圈的方式见到将隐藏线圈彼此连接的过渡线。 
另外,在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中,通过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正面线圈,同时,使连接这些隐藏线圈的编织线在隐藏线圈的里侧交叉,能够形成使该隐藏线圈整齐排列在编织物的表侧的隐藏线圈处理部。此隐藏线圈处理部,能够作为编织物的设计利用。特别是,通过进行上述工序A′~D′,能够使配置在编织物的表侧的隐藏线圈处理部的外观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编织物的接合顺序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一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二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第三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中接合的编织物中的隐藏 线圈处理部的放大线圈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接合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8(A)是通过接合独立地编织的编织物得到的套衫的概略图,(B)是模式地表示接合独立地编织的前后身和领子部的顺序的说明图,(C)是模式地表示接合独立地编织的前后身和袖口部的顺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作为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一例,如图8(B)所示,说明独立地编织前后身2和领子部20,通过隐藏线圈处理将前后身2的颈围的开口部和处于图面上的上方侧的领子部20的开口部接合的顺序。这些实施方式记载的编织,均说明使用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前后方向相互相向的前后一对针床,后针床可以向左右位移的2张底座横编机的编织例。当然,使用的横编机也可以是4张底座横编机。 
在图1中,表示前后身2的前侧编织物部的线圈A~F和领子部20的前侧编织物部的线圈α~ζ被卡定在前针床(以下,称为FB)上,前后身2的后侧编织物部的线圈G~L和领子部20的后侧编织物部的线圈η~μ被卡定在后针床(以下,称为BB)上的状态。前后身2和领子部20由从各自的供线口供给的通常的编织线编织。从此状态将前后身2和领子部20的前编织物部彼此由弹性线接合,该弹性线从与在前后身2、领子部20中使用的供线口不同的供线口供给,同时,由从与该供线口不同的供线口供给的弹性线将前后身2和领子部20的后编织物部彼此接合。接合的顺序,按照表示在圆圈中的数字的顺序。另外,图1中的“P+数字”、“Q+数字”,表示与重叠线圈连续地新形成 的线圈。 
如果具体地说明前后身2和领子部20的接合顺序,则首先使前后身2的线圈A和领子部20的线圈α相互重叠,与重叠线圈连续地新形成线圈P0。接着,使前后身2的线圈G和领子部20的线圈η相互重叠,与其重叠线圈连续地新形成线圈Q0。以后,在由线圈β和线圈γ构成的重叠线圈上形成线圈P1,在由线圈H和线圈I构成的重叠线圈上形成线圈Q1,在由线圈P0和线圈B构成的重叠线圈上形成线圈P2,这样按照圆圈包围的数字将前后身2和领子部20接合下去。 
如用图1说明的那样,FB中的编织物彼此的接合工序和BB中的编织物彼此的接合工序,虽然交替地进行,但是是用独立的供线口进行的独立的接合工序,两接合工序是完全同样的接合工序。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及2中,代表性地说明将卡定在FB上的两个编织物彼此接合的接合工序。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图1~3说明通过由反面线圈构成的隐藏线圈接合由在FB的编织宽度方向邻接地卡定的线圈α~ζ构成的领子部20的前侧编织物(以下,称为第一编织物100)和由线圈A~F构成的前后身2的前侧编织物(以下,称为第二编织物200)的例子。图2~3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号码,箭头表示供线口的移动方向、移圈的方向,“K”表示伴随供线口的移动进行编织。另外,图中的○是指卡定在针床上的线圈,V字是指未封闭线圈,●是指在各编织工序中编织的线圈,◎是指重叠线圈, 
Figure BDA0000110782030000081
是指供线口,×是指从针床卸下未封闭线圈。另外,对图中的重叠线圈的结合,表示成“A/α”。在此情况下,表示以线圈A为BB侧,线圈α为FB侧的方式重叠的重叠线圈。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编织物做成了平针编织物。 
在图2的S1中,表示第一编织物100的线圈α~ζ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线圈A~F卡定在FB上的状态。在包含S1在内的以后的工序图中由粗线表示此S1中的编织物100、200的界限的位置。 
从S1的状态由S2、S3开始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 接合。另外,S2、S3的接合开始部分的编织,是与S4以后所示的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有某些不同的工序。 
首先,在S2中,在使第二编织物的线圈A向BB移圈之后,通过使第一编织物的线圈α~ζ向BB移圈,使第二编织物200的线圈A和第一编织物100的线圈α相互重叠。而且,在S3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在S2中形成的重叠线圈A/α连续的新的线圈P0(S3)。线圈P0,由于由BB编织所以成为反面线圈。 
接下来,通过按照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S4以后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从两编织物100、200的界限侧将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接合下去。在界限侧,由于两编织物100、200的线圈从针床卸下去,所以适当地使BB位移,使得两编织物100、200的界限侧端部的距离不过分离开。 
在S4中,使BB向纸面左方向位移而将在S3中形成的线圈P0向FB的线圈B的旁边移圈,同时,以并列于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界限侧端部的第一编织物100的线圈β、γ之中的处于界限侧的线圈β成为第一隐藏线圈的方式使线圈β和线圈γ在BB上重叠。此时,由于供线口退避到第二编织物200侧,所以从供线口延伸的编织线不会被夹入线圈β和线圈γ之间。此S4相当于本发明工序A。 
在S5中,使供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的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移动到超过重叠线圈β/γ的位置。与S5连续,在S6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方向的第二编织物200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β/γ连续的新的线圈P1。此线圈P1,因为由BB形成,所以成为反面线圈。另外在S6中,在离开线圈P1仅二针分的处于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的B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形成未封闭线圈R的位置,如由图中的点画线的V字表示的那样,也可以是从线圈P1离开一针~六针分的位置。另外,S5、S6相当于本发明工序B。 
在接下来的S7中,将P1向FB移圈,在S8中,使供线口保留在第二编织物200侧不变,以并列于第二编织物200中的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界限侧端部的线圈P0、B之中的处于界限侧的线 圈P0成为第二隐藏线圈的方式,在BB中使线圈P0和线圈B相互重叠。此时,使BB向纸面左方向位移,在将线圈P0向BB移圈后,使线圈B与线圈P0相互重叠。然后在S9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的第一编织物100移动的期间形成与在S8中形成的重叠线圈P0/B连续的新的线圈P2,在S10中,从BB卸下在S6中形成的未封闭线圈R。另外,S7、S8相当于本发明工序C,S9相当于本发明工序D。 
在此,通过在S6中形成未封闭线圈R,在S10中从针床卸下该未封闭线圈R,能够获得连接线圈P1和线圈P2的编织线的线长。如后述的那样,由在S6中形成未封闭线圈R的位置,能够使连接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之间的编织线的长度变化。另外,因为未封闭线圈R处于不成为后述的工序的障碍的位置,所以不必在S10中从针床卸下,即使在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接合结束后从针床卸下也没关系。在本实施方式的S10中将未封闭线圈R从针床卸下,不过是为了可靠地防止接合过程中的意外的编织线的卷入。 
以后,通过实施沿袭了在S4~S10中所示的接合的顺序的S11~S17所示的接合工序,能够接合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以下,简单地说明S11~S17的编织。 
在S11中,将在S9中形成的线圈P2返回FB的线圈C的旁边,同时,将在S6中形成的线圈P1规定为新的第一隐藏线圈,在BB上使线圈P1和线圈δ相互重叠。接着,在S12中,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100侧移动直到超过其重叠线圈P1/δ的位置。然后,在S13中,在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200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P1/δ连续的新的线圈P3,同时,在从该线圈P3向第二编织物200侧离开三针分的B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 
接着,在S14中,将在S13中形成的线圈P3向FB移圈,在S15中,将供线口保留在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不变,将在S9中形成的线圈P2规定为新的第二隐藏线圈,在BB上使线圈P2和线圈C相互重叠。然后,在S16中形成与重叠线圈P2/C连续的新的线圈P4,在S17中从针床卸下未封闭线圈R。 
在S17以后,只要将在S13中形成在重叠线圈P1/δ上的线圈P3作为下一个第一隐藏线圈,同时,将在S16中形成在重叠线圈P2/C上的线圈P4作为下一个第二隐藏线圈,进行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接合即可。将作为其结果而得到的编织物的线圈图表示在图5中。 
如从图5所示的线圈图表明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织物中,由具有交替地形成在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隐藏线圈P1~P4的隐藏线圈处理部5接合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因为隐藏线圈处理部5中的第一隐藏线圈P1、P3和第二隐藏线圈P2、P4由一系列的编织线构成,所以第一隐藏线圈P1、P3和第二隐藏线圈P2、P4由过渡线连接。这样通过将第一隐藏线圈P1、P3和第二隐藏线圈P2、P4直接由过渡线连接,确保了隐藏线圈处理部5的伸缩性。该伸缩性与过渡线的线长相应地变化。在参照图2~4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中,在由图5中的涂黑箭头表示的第一隐藏线圈P1(P3)和第二隐藏线圈P2(P4)之间获得了线长。 
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隐藏线圈P1~P4作为反面线圈配置在编织物2、20的里侧(纸面内侧),所以从编织物的表侧看时,见不到隐藏线圈P1~P4,隐藏线圈处理部5的外观良好。进而,将本实施方式中的隐藏线圈彼此连接的过渡线,在从表侧看编织物2、20时,与隐藏线圈P1~P4相比配置在表侧。因此,由于该过渡线如线圈的那样能见到,所以隐藏线圈处理部5的外观良好。 
[变形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了第一隐藏线圈P1后,在形成第二隐藏线圈P2的期间,由未封闭线圈R获得了过渡线的线长。与此相对,如图5的空白箭头所示,在形成了第二隐藏线圈P2后,在形成下一个第一隐藏线圈P3的期间,也可以由未封闭线圈R获得过渡线的线长。在此情况下,例如只要在图3的S5(图4的S12)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移动的期间,在F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在图3的S7、S8(图4的S14、S15)中从针床卸下未封闭线圈即可。此外, 也可以不是在图3的S5(图4的S12)中而是在S6(图4的S13)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方向移动时,在线圈P1的编织前在F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在此情况下,未封闭线圈R被扭转,但因为该未封闭线圈R在以后工序中从针床卸下,所以即使是被扭转的未封闭线圈R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图6、7说明通过由正面线圈构成的隐藏线圈连接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一编织物的线圈和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相互重叠而开始了两编织物的接合,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本发明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使第一编织物的界限侧端部的两线圈相互重叠,同时,使第二编织物的界限侧端部的两线圈相互重叠而开始两编织物的接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纸面左侧的线圈A~F作为第一编织物100,将纸面右侧的线圈α~ζ作为第二编织物200进行说明。 
在T1中,表示了第一编织物100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A~F和第二编织物200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α~ζ被卡定在FB上的状态。从此状态,在T2中将线圈α~ζ向相向的BB移圈。然后在T3中,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的状态后,将第一编织物100的线圈A向相向的BB移圈。 
在接下来的T4中,将BB向纸面左方向位移,在使在T3中向BB进行了移圈的线圈A与FB的线圈B相互重叠后,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方向的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在B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然后,在T5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的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移动的期间,新形成与在T4中形成的重叠线圈B/A连续的线圈P1,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反转。在此,T3和T4的前半部分相当于本发明工序A′,T4的后半部分和T5的前半部分相当于本发明工序B′。 
在图7的T6中,使第二编织物200的线圈α返回FB,在T7中,将BB向纸面左方向位移,在使线圈β与该线圈α相互重叠后,使供 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的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移动。然后,在T8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方向的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在T7中形成的重叠线圈β/α连续的新的线圈P2,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200的一侧反转。在使供线口反转时,预先从针床卸下未封闭线圈R。在此,T5后半部分和T6和T7的前半部分相当于本发明工序C′,T7的后半部分和T8的前半部分相当于本发明工序D′。 
接下来,在T9中,将FB的线圈C、P1、P2向相向的BB移圈,在T10中在使BB向纸面左方向位移后将线圈P1、P2返回FB,然后在T11中使线圈C与线圈P1相互重叠。在T11中,进而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左方向的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在BB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R。 
最后,在T12中,在使供线口向纸面右方向的第二编织物200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C/P1连续的新的线圈P3,然后,使供线口反转而退避到第一编织物100的一侧。如果观看此T12的线圈和供线口的配置状态,则成为与两编织物100、200的界限的线圈从T6的状态一圈一圈地减少的状态同样的状态。因此,以后只要在与T7~T12同样的工序中将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接合下去即可。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能够由从里侧观看参照了图5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图那样的隐藏线圈处理部接合第一编织物100和第二编织物200。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编织物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织物同样,成为由伸缩性优良的隐藏线圈处理部接合两编织物100、200的编织物。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隐藏线圈处理部中,由于隐藏线圈整齐排列在编织物的表侧,所以可以将这些隐藏线圈作为编织物的设计利用。 
另外,本发明并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隐藏线圈处理部5的形成,也可以是将弹性线和通常的编织线进行了并纱的纱线。另外,接合的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也可以是罗纹组织。 
符号说明: 
FB:前针床 
BB:后针床 
A~L、α~μ、P0~P8、QO~Q7:线圈 
R:未封闭线圈 
100:第一编织物 
200:第二编织物 
1:套衫 
2:前后身 
20:领子部 
3:右袖 
30:右袖口部 
4:左袖 
40:左袖口部 
5:隐藏线圈处理部。 

Claims (7)

1.一种编织物的接合方法,所述编织物的接合方法使用横编机,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前后的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编织物在使独立地编织的并列在编织宽度方向的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下通过隐藏线圈处理进行接合,所述编织物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从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界限开始两编织物的接合时,利用同一编织线交替地反复进行此下的步骤:
以在第一编织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之中的界限侧的线圈成为形成在第一编织物上的第一隐藏线圈的方式,使这两个线圈相互重叠,与该重叠线圈连续地形成成为下一个第一隐藏线圈的新的线圈;
以在第二编织物中并列在上述界限侧端部两个线圈之中的界限侧的线圈成为形成在第二编织物上的第二隐藏线圈的方式,使这两个线圈相互重叠,与该重叠线圈连续地形成成为下一个第二隐藏线圈的新的线圈,
在该反复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在第一隐藏线圈的形成和第二隐藏线圈的形成之间,在前后任一个针床的空针上形成未封闭线圈,并将该未封闭线圈在以后从针床卸下,获得连接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之间的线长。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编织物和第二编织物的接合中使用弹性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反面线圈形成,
同时,在形成了第一隐藏线圈或第二隐藏线圈之后,在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之前,通过使供线口移动,在使从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向供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该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的表侧交叉后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复进行的过程具备:
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与第一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相向的针床中,使第一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A;
使预先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一隐藏线圈的工序B;
将供线口配置在第二编织物的一侧保持不变,在与第二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相向的针床中,使第二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在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二隐藏线圈的工序D。
5.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将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作为正面线圈形成,
同时,在形成了第一隐藏线圈或第二隐藏线圈之后,在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之前,通过使供线口移动,使从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向供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该先前形成的隐藏线圈的里侧交叉后形成下一个隐藏线圈。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复进行的过程具备:
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第一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中,使第一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A′;
使预先退避到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的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A′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一隐藏线圈的工序B′;
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在使供线口成为退避到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的状态后,在第二编织物被卡定的针床中,使第二编织物中的上述界限侧端部的两个线圈相互重叠的工序C′;
使供线口向第一编织物的一侧移动到超过在工序C′中形成的重叠线圈的位置,在再次使供线口向第二编织物的一侧移动的期间形成与重叠线圈连续的第二隐藏线圈的工序D′。
7.一种编织物,是使用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该横编机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前后的针床的至少一方可以向左右位移,在前后的针床之间可以进行线圈的移圈,所述编织物的特征在于,具备:
由独立地编织的编织物构成的第一编织物部及第二编织物部;
通过隐藏线圈处理来接合两编织物部的隐藏线圈处理部,
上述隐藏线圈处理部由以相同的编织线交替地连续形成的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构成,
上述第一隐藏线圈与第一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重叠,
上述第二隐藏线圈与第二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的线圈重叠,
由连接第一隐藏线圈和第二隐藏线圈的过渡线将第一编织物部和第二编织物部的线圈纵行方向端部彼此在对接的状态下接合。
CN201110372054.7A 2010-12-02 2011-11-22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5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9034A JP5753374B2 (ja) 2010-12-02 2010-12-02 編地の接合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10-269034 2010-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5994A true CN102485994A (zh) 2012-06-06
CN102485994B CN102485994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31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20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5994B (zh) 2010-12-02 2011-11-22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60919B1 (zh)
JP (1) JP5753374B2 (zh)
CN (1) CN10248599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828A (zh) * 2012-10-03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隐藏线圈方法,及编织物
CN104452062A (zh) * 2013-09-24 2015-03-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中的起口方法
CN104746227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05143537B (zh) * 2013-04-23 2017-04-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8930090A (zh) * 2017-05-29 2018-12-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N109837649A (zh) * 2017-11-27 2019-06-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9031B2 (ja) 2012-05-23 2016-06-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14025159A (ja) * 2012-07-25 2014-02-06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TWI585255B (zh) * 2013-04-02 2017-06-01 島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及編織物
JP2015161053A (ja) * 2014-02-28 2015-09-0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解れ止め方法
EP3330420A4 (en) * 2015-07-30 2019-04-03 Shima Seiki Mfg., Ltd. MESHWAR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MESHWARE
CN113818129B (zh) * 2021-11-08 2023-01-1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侧缝开口镂空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249A (en) * 1990-09-19 1993-12-21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tubular knit fabrics
EP0781880A1 (en) * 1995-12-28 1997-07-02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Binding-off method, bound knitted fabric, and CA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96413A (zh) * 1997-03-10 1998-10-21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一台横机上生产一件针织物的方法
US5887451A (en) * 1996-08-01 1999-03-30 Shima Seiki Mfg., Ltd.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method for forming tubular fabric with jacquard pattern
EP1004695A2 (en) * 1998-11-26 2000-05-3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JP2000336559A (ja) * 1999-05-31 2000-12-05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パイル、鹿の子及び天竺を含む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69656A (ja) * 2004-12-14 2006-06-29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で編成された編地
JP2008163529A (ja) * 2006-12-29 2008-07-17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端部を伏せ目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伏せ目処理された編地
KR20080088456A (ko) * 2007-03-29 2008-10-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횡편성된 편성포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1249A (en) * 1990-09-19 1993-12-21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tubular knit fabrics
EP0781880A1 (en) * 1995-12-28 1997-07-02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Binding-off method, bound knitted fabric, and CAD apparatus therefor
US5887451A (en) * 1996-08-01 1999-03-30 Shima Seiki Mfg., Ltd.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method for forming tubular fabric with jacquard pattern
CN1196413A (zh) * 1997-03-10 1998-10-21 H·斯托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一台横机上生产一件针织物的方法
EP1004695A2 (en) * 1998-11-26 2000-05-3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JP2000336559A (ja) * 1999-05-31 2000-12-05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パイル、鹿の子及び天竺を含む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69656A (ja) * 2004-12-14 2006-06-29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で編成された編地
JP2008163529A (ja) * 2006-12-29 2008-07-17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端部を伏せ目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伏せ目処理された編地
KR20080088456A (ko) * 2007-03-29 2008-10-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횡편성된 편성포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828A (zh) * 2012-10-03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隐藏线圈方法,及编织物
CN103710828B (zh) * 2012-10-03 2016-04-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隐藏线圈方法,及编织物
CN105143537B (zh) * 2013-04-23 2017-04-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4452062A (zh) * 2013-09-24 2015-03-2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中的起口方法
CN104746227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08930090A (zh) * 2017-05-29 2018-12-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N108930090B (zh) * 2017-05-29 2020-07-1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N109837649A (zh) * 2017-11-27 2019-06-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CN109837649B (zh) * 2017-11-27 2020-08-1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0919B1 (en) 2016-05-18
CN102485994B (zh) 2015-07-01
EP2460919A3 (en) 2013-07-17
JP5753374B2 (ja) 2015-07-22
JP2012117175A (ja) 2012-06-21
EP2460919A2 (en)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5994A (zh) 编织物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CN1020865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4719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01356436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KR100854959B1 (ko) 횡편기로 편성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 및 그 편성방법
JPH04126852A (ja) 筒状編み地の接続編成方法及び端部が編成された状態に連結された筒状編み地
JP2017166084A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KR101449913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JPWO2007099708A1 (ja) 増し目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編地の編幅方向端部よりも内側に増し目が形成されている編地
CN102995267B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34519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140725B (zh) 添纱编织方法
KR101356440B1 (ko) 브이-넥 포인트를 구비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02373563A (zh) 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
KR20200102368A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모양 편성포
KR101985828B1 (ko) 편성포의 접합방법
JP7251995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及び筒状編地
CN103243469B (zh) 针织品
JP6292914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10281010A (ja) ニットウエアのv首部編成方法
KR102602203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KR20190116926A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JP2011089225A (ja) 2層編地の接合方法と接合された編地
CN104975422A (zh) 膨松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