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8778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8778B
CN102478778B CN201110391168.6A CN201110391168A CN102478778B CN 102478778 B CN102478778 B CN 102478778B CN 201110391168 A CN201110391168 A CN 201110391168A CN 102478778 B CN102478778 B CN 102478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imaging device
developing cell
main body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11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8778A (zh
Inventor
金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8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47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5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6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single rotation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在此公开了一种感光体单元及一种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具有能够在恰当的位置设置显影单元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的改进结构。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感光体,可旋转地结合到感光体外壳;显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引导部,用于在将显影单元安装在主体中时确定显影单元的安装位置。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感光体单元及一种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具有引导显影单元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这样的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结合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的特点的组合装置。
作为各种成像设备中的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感光体、光学扫描单元和显影单元。光学扫描单元将光扫描到被充电到预定电位的感光体,以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以形成可视图像。
通常,设置在显影单元中的显影辊与感光体接触或者被布置为与感光体均匀地隔开,从而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均匀地供应显影剂,以防止打印质量劣化。因此,必须规整显影辊,使得显影辊相对于感光体被布置在恰当的位置,以将显影剂均匀地供应到感光体。
此外,由于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在成像设备中占用大量空间,因此会需要改进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的布置结构以及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结构,以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及一种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具有显影单元被设置为在恰当的位置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的改进结构。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外的特点和效用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践而了解。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的改进结构的感光体单元及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感光体,可旋转地结合到感光体外壳;显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引导部,用于在将显影单元安装在主体中时确定显影单元的安装位置。
所述感光体外壳可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所述引导部可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上。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驱动构件,用于将驱动力供应到显影单元。
所述显影单元可包括:显影辊,用于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第一驱动辊,用于通过从驱动构件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显影辊旋转;连接轴,用于将显影辊连接到第一驱动辊;结合框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
所述结合框架可被安放在引导部中。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接纳部,结合框架安放在所述接纳部中;第一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一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所述显影单元还可包括:供应辊,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第二驱动辊,用于使供应辊旋转。所述引导部可包括第二凹入部,所述第二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二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开口,结合框架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可通过使接纳部的一侧敞开来形成所述开口,接纳部的形成有所述开口的一端可朝着接纳显影单元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第一驱动辊可包括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从第一驱动辊的侧表面突出,使得驱动力从驱动构件被传递到第一驱动辊。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感光体,安装在感光体外壳中;显影子单元,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所述第一侧框架设置有引导部,以确定显影子单元的安装位置。
所述引导部可设置在第一侧框架的外周表面上。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驱动构件,用于将驱动力供应到显影子单元。所述显影子单元可包括:显影子单元框架,限定显影子单元的外观;显影辊,用于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第一结合件,用于根据从驱动构件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显影辊旋转;连接轴,用于将显影辊连接到第一结合件;支撑部,设置在显影子单元的一侧,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
所述驱动构件可包括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结合件从所述驱动构件的一个表面延伸,以与第一结合件接合。
所述显影子单元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所述支撑部可在将所述显影子单元安装在主体中的同时被安放在引导部中。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用于接纳支撑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纳部,第一接纳部可包括通过使第一接纳部的一侧敞开而形成的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纳部可包括布置在第一侧框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第一接纳部,所述多个第一接纳部围绕感光体的中心彼此隔开。
所述引导部还可包括用于接纳第一结合件的第二接纳部,所述第二接纳部可与第一接纳部成台阶。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图像载体单元,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图像载体单元,设置在主体中;图像载体,安装在图像载体单元中;显影单元,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图像载体,所述图像载体单元可包括:主框架;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引导部,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上,显影单元安装在所述引导部中。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安放部,用于安放显影单元;引导突起,用于将显影单元引导到安放部。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图像载体单元,所述图像载体单元可包括:主框架;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引导部,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上,显影单元安装在所述引导部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这些和/或其他特点和效用将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离出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显影子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的总体构思。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离出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成像设备1包括主体10、打印介质供应单元20、光学扫描单元30、感光体单元100、显影单元40、转印单元50、定影单元6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
主体10限定成像设备1的外观,主体10还支撑安装于其中的各种组件。另外,主体盖11可枢转地安装在主体10的一侧,以打开和关闭主体10的一部分。用户可经由主体盖11进入主体10的内部,以附着或拆卸诸如感光体单元100和显影单元40的组件。
打印介质供应单元20包括:盒21,打印介质S储存在盒21中;拾取辊22,用于一张一张地拾取储存在盒21中的打印介质S;送进辊23,用于朝着转印单元50送进拾取的打印介质S。
光学扫描单元30被设置为将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光扫描到感光体200,从而在感光体20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光学扫描单元30可设置在主体10内,并可设置在感光体单元100之下;然而,各方面不必限于此。
感光体单元100包括感光体外壳300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感光体外壳300中的感光体200。感光体200是携带通过光学扫描单元30形成的静电潜像以及通过显影单元40形成的可视图像的图像载体。感光体单元100可被描述为图像载体单元。
感光体单元100可被可拆卸地安装或设置在主体10中。因此,如果感光体单元100发生故障,则用户可经由主体盖11来修理或更换感光体单元100。
充电辊110安装在感光体外壳300中。充电辊110在光学扫描单元30进行光扫描之前使感光体200充电到参考电位。
感光体外壳300可包括驱动构件400,驱动构件400可设置在感光体外壳300的外侧上或者可设置在感光体外壳300的外侧处;然而,各方面不必限于此。
如图2所示,驱动构件400包括驱动结合件(未示出)和结合件420。驱动结合件(未示出)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供应到可旋转地安装在感光体外壳300中的感光体200。结合件420用于将旋转驱动力分别供应到布置或设置在显影单元40中的相应的显影辊43。
驱动结合件(未示出)与驱动构件400的一个侧表面结合或接触。驱动结合件(未示出)从驱动构件400的侧表面延伸,以与结合到感光体200的中央轴210(参见图5)的感光体结合件220(参见图5)接合,从而使感光体200旋转。
每个结合件420与驱动构件400的一个侧表面结合或接触。结合件420从驱动构件400的侧表面延伸,以与连接到相应的显影辊43的第一驱动辊48(参见图6)接合,从而使显影辊43旋转。
显影单元40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00,以形成可视图像。显影单元40可包括分别容纳不同颜色(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的显影剂的四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
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中的每个包括显影剂容器41、供应辊42和显影辊43。显影剂容器41储存将被供应到感光体200的显影剂。供应辊42将储存在显影剂容器41中的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43。显影辊43将显影剂施加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00的表面,以形成可视图像。
转印单元50包括中间转印带51、第一转印辊52和第二转印辊53。中间转印带51由支撑辊54和55支撑,操作中间转印带51,使得中间转印带51以与感光体200的线速度相同的速度行进。第一转印辊52靠近感光体200并与感光体200对齐,中间转印带51设置在第一转印辊52和感光体200之间,以将形成在感光体200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
第二转印辊53靠近支撑辊55并与支撑辊55对齐,中间转印带51设置在第二转印辊53和支撑辊55之间。在将图像从感光体20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时,第二转印辊53可与中间转印带51隔开。在感光体200上的图像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之后,第二转印辊53以特定压力与中间转印带51接触。第二转印辊53与中间转印带51接触,以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51转印到在中间转印带51与第二转印辊53之间行进的打印介质S。
定影单元60包括:加热辊61,具有热源;加压辊62,与加热辊61相对地设置。当打印介质S经过加热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压印区时,图像通过从加热辊61传递的热以及加热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压力被定影到打印介质S。
同时,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包括用于将离开定影单元60的打印介质S排放到主体10的外部的输送辊71和输送支承辊72。
如果打印操作开始,则通过充电辊110而使感光体200的表面均匀地充电。然后,光学扫描单元30将与一种颜色(例如,黄色Y)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光扫描到感光体200的已被均匀地充电的表面。结果,在感光体200上形成与黄色Y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之后,将显影偏压施加到黄色的显影子单元40Y的显影辊43。因此,黄色的显影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体200上形成黄色的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52将黄色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
在一页黄色的可视图像转印完成之后,光学扫描单元30将与另一种颜色(例如,品红色M)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光扫描到感光体200,以形成与品红色M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品红色的显影子单元40M将品红色的显影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体200上形成品红色的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52将形成在感光体200上的品红色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在这种情况下,品红色的可视图像与之前转印的黄色的可视图像重叠。
在利用青色的显影剂和黑色的显影剂执行上述过程之后,在中间转印带51上完成彩色图像(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重叠的图像)。这样的彩色图像被转印到经过中间转印带51和第二转印辊53之间的压印区的打印介质S。接着,打印介质经定影单元6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70被排放到主体10的外部。
在如上所述的打印过程中,通过感光体单元100来规整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在显影单元40中的安装位置,使得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将均匀量的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200。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显影子单元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关系的透视图。
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中的每个包括显影子单元框架44、结合框架46、显影辊43和供应辊42。结合框架46结合到显影子单元框架44,显影辊43可旋转地结合到结合框架46。供应辊42将储存在相应的显影剂容器41中的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43。
显影子单元框架44限定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外观。各个显影子单元框架44容纳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组件。
结合框架46结合到显影子单元框架44,以可旋转地支撑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显影辊43和第二驱动辊49。结合框架46包括支撑部47和支撑轴56。
支撑部47可旋转地支撑相应的显影辊43的连接轴45。即,支撑部47从结合框架46的一侧突出,连接轴45延伸穿过支撑部47,以将相应的显影辊43与第一驱动辊48连接。连接轴45可通过穿过支撑部47延伸到第一驱动辊48而被结合到支撑部47或者被支撑部47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45从显影辊43的一个侧表面以预定长度延伸穿过支撑部47的内部,以被连接到第一驱动辊48。
第一驱动辊48与设置在驱动构件400上的相应的结合件420接合,以使相应的显影辊43旋转。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辊48包括多个突起57,旋转驱动力从结合件420被传递到所述多个突起57。第一驱动辊48通过突起57与结合件420接合,第一驱动辊48可被称为与结合件420对应的结合件。
可在支撑部47和连接轴45之间设置轴承等(未示出),以使连接轴45可平滑地旋转。
在将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安装在主体10中的同时,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的支撑部47分别被设置在感光体外壳300的第一侧框架320的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中。下面将对这样的结构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
在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中,支撑轴56靠近支撑部47形成,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驱动辊49。第二驱动辊49与设置在主体10中的齿轮(未示出)接合,以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相应的供应辊42。
如上所述,每个结合框架46可独立于相应的显影子单元框架44设置,并可被结合到显影子单元框架44。另一方面,结合框架46与显影子单元框架44可一体地形成。在结合框架46与显影子单元框架44一体化的情况下,连接轴45和第二驱动辊49可分别被直接结合到形成在相应的显影子单元框架44上的支撑部47和支撑轴56。
如图5至图7所示,感光体单元100包括感光体外壳300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感光体外壳300中的感光体200。感光体外壳300包括:主框架310,限定感光体外壳300的外观;第一侧框架320和第二侧框架320a,设置在或结合到主框架310的相对两侧。
感光体200的中央轴210被第一侧框架320和第二侧框架320a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结合件220结合到中央轴210,以与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10中的驱动构件400接合。
如上所述,驱动结合件(未示出)与驱动构件400的一个侧表面结合或接触。感光体结合件220与从驱动构件400的侧表面延伸的驱动结合件(未示出)接合,使得感光体结合件220通过驱动结合件而旋转。
另外,第一侧框架320在其外周表面上包括引导部330,以分别规整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的安装位置。第一侧框架320的外周表面可以是第一侧框架320的与感光体200相对的外周表面。尽管附图仅示出了设置或形成在第一侧框架320的外周表面上的引导部330,但是各方面不必限于此,从而引导部可仅设置或形成在第二侧框架320a上,或者引导部可另外设置或形成在第二侧框架320a上。
引导部330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纳部332,用于接纳相应的结合框架46的支撑部47;第二接纳部334,被设置为与第一接纳部332成台阶;凹入部340,设置在第一接纳部332和相邻的引导部330的第一接纳部332之间。
可通过从第一侧框架320的外周表面朝着感光体200的中央将第一侧框架320切除预定长度来形成第一接纳部332。第一接纳部332包括:安放部336,用于安放相应的支撑部47;引导突起338,用于将支撑部47引导到安放部336;开口339,设置在相邻的引导突起338之间。
安放部336具有基本上呈半圆形的形状。结果,在安装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同时,每个结合框架46的支撑部47被安放在相应的安放部336中。安放部336可设置在延伸远离安放部336以至少部分地形成引导突起338和凹入部340的两个直线部之间。
安放部336不一定具有半圆形形状。安放部336可具有与相应的结合框架46的支撑部47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允许支撑部47安放在安放部336中。另外,在支撑部47具有不同于圆形形状的情况下,安放部336可具有与支撑部47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每个引导突起338从相应的安放部336倾斜向上延伸,即,引导部338朝着接纳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因此,当安装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时,引导部338引导相应的结合框架46的支撑部47,以将支撑部47安放在安放部336中。
每个开口339设置在相应的引导突起338和相邻的第一接纳部332的引导突起338之间,使得相应的支撑部47根据相邻的引导突起338被插入到安放部336中。可通过使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的一侧敞开来形成开口339。
第一接纳部332中的每个接纳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中的相应的一个。因此,当将两个或更多个显影子单元安装在成像设备1的主体10中时,设置在成像设备1中的第一接纳部332的数量可与显影子单元的数量对应。
多个第一接纳部332可布置在第一侧框架320的外周表面上,并可围绕感光体200的旋转中心彼此隔开预定角度。
如上所述,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10中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分别安放在设置于感光体外壳300的第一侧框架320上的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中。结果,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安装位置被规整,使得设置在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中的显影辊43可将均匀量的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200。
另外,感光体外壳300直接支撑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因此,不需要在主体10中提供用于支撑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单独构造,从而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
每个第二接纳部334被形成为沿着感光体200的纵向与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成台阶,即,第二接纳部334的台阶的高度从第一接纳部332的表面沿感光体200的纵向以及沿远离与感光体200相对的第一侧框架320的方向延伸。因此,当每个结合框架46的支撑部47位于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中时,连接到每个显影辊43的第一驱动辊48可在不与第一侧框架320干涉的情况下在相应的第二接纳部334中旋转。
每个凹入部340形成在相应的引导突起338上,即,凹入部340可形成在引导突起338的被设置为远离第一侧框架320的端部。
分别连接到多个供应辊42的多个第二驱动辊49可使相应的供应辊42在不与第一侧框架320干涉的情况下在各个凹入部340中旋转。
同时,就第二接纳部334和凹入部340分别防止第一驱动辊48和第二驱动辊49与第一侧框架320发生干涉的构造而言,第二接纳部334和凹入部340可分别被称为第一凹入部和第二凹入部。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用于将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安装在根据上述构造的主体10中的操作和过程。
如附图中所示,主体10在其相对两内侧上设置有导轨15,使得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10中。设置在主体10的相对两内侧上的导轨15主要引导各个相应的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使得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可接近感光体外壳300。
如果各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沿着相应的相对的导轨15完全进入主体10的内部,则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支撑部47被定位在设置在感光体外壳300中的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中。在将支撑部47定位在第一接纳部332中的过程中,每个引导突起338引导相应的支撑部47,使得支撑部47可安放在相应的安放部336中。
如上所述,由于固定到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支撑部47位于相应的第一接纳部332中,因此可旋转地固定到每个显影子单元40Y、40M、40C或40K的显影辊43被设置在固定不变的位置。因此,可将均匀量的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200。
在将显影子单元40Y、40M、40C和40K完全安装在主体10中之后,与驱动构件400的一个侧表面结合或接触的结合件420中的每个以及驱动结合件(未示出)从驱动构件400的一个侧表面延伸。结果,驱动结合件(未示出)和结合件420分别与感光体结合件220和相应的第一驱动辊48接合,使得它们一起旋转。感光体结合件220以及第一驱动辊48中的每个分别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感光体200和相应的显影辊43,以使感光体200和显影辊43旋转。显影辊43中的每个在与感光体200接触或者在显影辊43和感光体200之间保持均匀间隙的同时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200。
即使在显影辊43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200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振动,也可防止由于显影剂的不合适的供应而使打印质量劣化,这是因为每个支撑部47的位置在相应的接纳部330中被规整。
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各方面,显影单元可在被规整在恰当的位置的同时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从而防止打印质量劣化。
另外,由于感光体外壳直接支撑显影单元,因此不需要在主体10中提供用于支撑显影子单元的单独构造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成像设备的尺寸。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
显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用于供应显影剂;
感光体,用于接收显影剂;
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引导部,用于在将显影单元安装在主体中时确定显影单元的安装位置,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接纳部和在所述感光体的纵向上位于所述接纳部外侧的第一凹入部,所述感光体可旋转地结合到感光体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
所述引导部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
驱动构件,用于将驱动力供应到显影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显影单元包括:
显影辊,用于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
第一驱动辊,用于通过从驱动构件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显影辊旋转;
连接轴,用于将显影辊连接到第一驱动辊;
结合框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结合框架被安放在引导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接纳部用于接纳结合框架;所述第一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一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显影单元还包括:供应辊,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第二驱动辊,用于使供应辊旋转,
所述引导部包括第二凹入部,所述第二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二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开口,结合框架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接纳部的形成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朝着接纳显影单元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第一驱动辊包括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从第一驱动辊的侧表面突出,使得驱动力从驱动构件被传递到第一驱动辊。
CN201110391168.6A 2010-11-26 2011-11-25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8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18780 2010-11-26
KR1020100118780A KR20120057159A (ko) 2010-11-26 2010-11-26 감광체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8778A CN102478778A (zh) 2012-05-30
CN102478778B true CN10247877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09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116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8778B (zh) 2010-11-26 2011-11-25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99915B2 (zh)
EP (1) EP2458446B1 (zh)
KR (1) KR20120057159A (zh)
CN (1) CN102478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5318A (zh) * 2020-06-23 2021-12-2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155A (zh) * 2003-07-04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印制机
CN1854934A (zh) * 2005-04-27 2006-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6015A (ja) 1991-02-18 1993-0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109953B2 (ja) 1994-03-25 2000-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4078B2 (ja) 2000-03-24 2005-0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28866B1 (ko) 2003-07-03 2005-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템덤형 칼라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344992B2 (ja) * 2003-07-31 2009-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33097B1 (ko) * 2005-07-22 200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 프로세스모듈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20090026916A (ko) * 2007-09-11 2009-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력전달유닛과 이를 채용한 현상장치 및 화상형성기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155A (zh) * 2003-07-04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印制机
CN1854934A (zh) * 2005-04-27 2006-11-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99915B2 (en) 2014-04-15
KR20120057159A (ko) 2012-06-05
US20120134712A1 (en) 2012-05-31
EP2458446B1 (en) 2020-03-18
EP2458446A1 (en) 2012-05-30
CN102478778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3470B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8280273B2 (en)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9354544B2 (en) Developing device
KR100636239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칼라화상형성장치
JP20072563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79836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76196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36217B1 (ko) 현상기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20120063804A1 (en) Charg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33145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726778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H091604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916191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화상 형성 유닛,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조립방법, 해체 방법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에 사용되는 임시 고정부재
JP4658709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78778B (zh) 成像设备
CN103454883B (zh) 显影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JP4766106B2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401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axis deviation of rotating member is prevented
EP1757995A1 (en)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6310374B2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現像剤収容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10032903A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현상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684388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2187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KR100565087B1 (ko) 기어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2024039773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5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