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7923A - 燃料用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用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7923A
CN102477923A CN2011103821247A CN201110382124A CN102477923A CN 102477923 A CN102477923 A CN 102477923A CN 2011103821247 A CN2011103821247 A CN 2011103821247A CN 201110382124 A CN201110382124 A CN 201110382124A CN 102477923 A CN102477923 A CN 102477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fuel
reservoir
filter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21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木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77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7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过滤寿命缩短,并且能够在过滤构件内部贮存燃料的燃料用过滤器。该燃料用过滤器具有:由相互对置的上侧片材部分(23a)和下侧片材部分23b以各缘连接起来,而形成为扁平袋状的过滤构件;以及内置于过滤构件内,以便从过滤构件内侧分别支撑上侧片材部分(23a)和下侧片材部分(23b)的板状支撑框体;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具有:与上侧片材部分(23a)对置的第一面;与下侧片材部分(23b)对置的第二面;凹下设置在与一个所述片材部分对置的第一面上,凹下设置于第一面上,用于贮存燃料的贮存部;凸出设置在第二面上的多个肋(33);从所述第一面贯通到所述第二面的贯通孔;以及凸出设置于第二面上的多个框体肋。

Description

燃料用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设于燃料箱内的燃料用过滤器。
背景技术
自以往起,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已知有利用形成为扁平袋状的过滤构件来过滤燃料的燃料用过滤器。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过滤构件中,为了保持该过滤构件的内部空间,内置有从该过滤构件内侧来支撑表面侧的过滤片材和背面侧的过滤片材的箱体状支撑框体。另外,在箱体状的支撑框体所具有的底面,为了保持该底面与过滤构件之间的间隔而形成有从该底面向过滤构件突出的多个肋,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900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支撑框体中,由平板状的底壁和竖立设置于该底壁周缘上的周壁构成贮存空间,以贮存过滤后的燃料。而且,由于将过滤后的燃料贮存在贮存空间内,因而能够实现对内燃机供给燃料的稳定化。另外,由于在支撑框体的底壁与过滤构件之间由上述肋形成间隙,因而也抑制了过滤构件紧贴到支撑框体的底壁上。
然而,既然支撑框体的底面为被封闭的平面,在与这样的底面对置的过滤构件中,大量的燃料则难以流通。另外,由于仅仅在底壁形成有上述肋,因而在支撑框体的周壁上,支撑框体与过滤构件依然相互紧贴一起。结果是,过滤构件仅仅以未与支撑框体的底壁或周壁对置的部分来过滤燃料。而且,虽然能利用支撑框体来贮存燃料,但这样的支撑框体造成过滤构件的过多而丧失了过滤功能,结果缩短了燃料用过滤器的寿命。
顺便说明,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有经由设置于支撑框体底部的孔从支撑框体底部吸引燃料的内容。但是,在支撑框体底部设有孔的结构中,贮存于支撑框体内的燃料会随着负压的降低而泄漏到燃料箱内,结果所贮存的过滤后燃料在需要时却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过滤寿命变短和将燃料贮存在过滤构件内部两者兼顾的的燃料用过滤器。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燃料用过滤器,其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片材部分以自的缘连接起来而形成为扁平袋状的过滤构件;内置于所述过滤构件内,以便从所述过滤构件内侧分别支撑所述一对片材部分的板状的支撑框体;以及形成于所述一对片材部分中的任一个片材部分上,用于将所述过滤构件内的燃料从所述过滤构件中导出的导出部;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凹下设置在与一个所述片材部分对置的第一面上,用于贮存燃料的贮存部;凸出设置在与另一个所述片材部分对置的第二面上的多个肋;以及从所述第一面贯通到所述第二面的贯通孔。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用相互对置的一对片材部分发挥过滤功能。另外,相互对置的一对片材部分的间隔利用内置于过滤构件内的支撑框体来保持。而且,由于在支撑框体上形成了贯通相互对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贯通孔,因此,能在贯通孔的区域中抑制过滤构件与支撑框体相互粘贴一起。据此,与在支撑框体上未形成上述贯通孔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燃料用过滤器的过滤寿命缩短。
另外,在凹下设置于支撑框体的第一面上的贮存部中,能够贮存过滤后的燃料。而且,即使在片材部分与支撑框体紧贴且贮存部的开口被过滤构件覆盖的情况下,贮存于贮存部内的燃料也能够从导出部经过滤构件及贯通孔导出。据此,能够实现兼顾抑制过滤寿命缩短并将燃料贮存在过滤构件内部这两者。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凹下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且将所述贮存部与所述贯通孔连接起来的连接槽。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形成有所述连接槽,即使在片材部分与支撑框体紧贴且贮存部的开口被过滤构件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由所述连接槽确保贮存部与贯通孔间的连通状态。据此,与没有连接槽的情况下相比,贮存于贮存部内的燃料更容易从导出部导出。而且,能够减小吸引燃料所需的力、即为了吸引燃料而使用的燃料泵的负担。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形成为板状的第一框体;形成为板状的第二框体;以及将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起来,并具有挠性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有所述贮存部和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二框体上仅仅形成有所述贯通孔。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在连接部弯曲,因此,能够使燃料用过滤器本身弯曲,而且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尺寸的同时,能够增大过滤构件的尺寸。据此,由于能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尺寸的同时增大过滤面积,因此,如果在燃料用过滤器尺寸受到限制的前提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过滤寿命缩短。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仅仅在第一框体上形成贮存部。因此,即使在设置于燃料箱内的燃料用过滤器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第一框体的第一面相对于液面倾斜、即贮存部的开口相对于液面而倾斜。据此,能够抑制贮存于贮存部内的燃料从贮存部中泄漏。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厚度薄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截面厚度。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连接部的截面厚度形成为薄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截面厚度。其结果,由于连接部的刚性低于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的刚性,因而易于利用连接部来使支撑框体弯曲。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所述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各自的第一面相互平行。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多个第一框体各自的第一面相互平行,因而能够使多个贮存部的各个的开口配置在适合于燃料贮存的方向,例如与液面平行地配置各第一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发挥多个贮存部各自的燃料贮存功能。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和多个所述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交替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部被配设为弯曲的阶梯状。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连接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连接部支撑一对片材部分的内表面。其结果,由于片材部分的内表面与第一框体的表面难以相互粘贴,因而能够在一对片材部分各自的大致整个区域发挥过滤功能。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过滤寿命缩短。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中,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为了在燃料用过滤器内提高燃料的贮存量,可提出扩大贮存部占用的面积以及增大贮存部的凹陷量的方法。此时,如果扩大贮存部占用的面积,则贮存部的底面所占用的面积也扩大。其结果,由于贮存部底面与过滤构件内表面相互紧贴的面积也易于扩大,因而在过滤构件中不能够发挥过滤功能的面积也扩大。
这一点,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只要使多个贮存部的各个底部从第二面突出相应的量,就能加大贮存部的凹陷量。据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料的贮存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从作为与燃料泵对置一侧的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作为与腔室(chamber)底壁对置一侧的背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沿着图2的A-A线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从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的立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沿着图8的B-B线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F-燃料,1G-第一台阶框体,2G-第二台阶框体,10-燃料供给装置,11-燃料箱,12-腔室,13-燃料泵,14、38-凸缘部,15-供给用配管,16-内燃机,20-燃料用过滤器,21-过滤器体,22-连接构件,23-过滤片材,23a-上侧片材部分,23b-下侧片材部分,24-过滤构件,25-支撑框体,25a-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b-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c-第三框体构成构件,30a、30b、30c-基座框体,30af、30bf、30cf-表面,30ab、30bb、30cb-背面,30abj、30baj、30bcj-连接部,31a、31b、31c-第一框体,32a、32b、32c-第二框体,33-贮存部,33b-底部,34ah、34bh、34ch-贯通孔,35-连接槽,36a、36b、36c-框体肋,37-导出部,39-吸入部,40-吸入用肋,43-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说明使用了燃料用过滤器的燃料供给装置。
在构成燃料供给装置10的燃料箱11的内部,固定有形成为有底箱体状的腔室12。在腔室12的内部,贮存有燃料箱11内的一部分燃料,并且容纳有用于过滤该燃料F的燃料用过滤器20。在燃料用过滤器20的一端部,连接有用于吸引燃料F的燃料泵13。燃料泵13经固定在燃料箱11的凸缘部14上的供给用配管15而与内燃机16相连接。而且,在驱动燃料泵13而在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形成负压时,腔室12内的燃料F由燃料用过滤器20过滤,并且使其过滤后的燃料F通过供给用配管15供给至内燃机16。
接着,参照图2~图6来说明燃料用过滤器20的结构。
燃料用过滤器20包括: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过滤器体21和与该过滤器体21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的连接构件22。构成过滤器体21的过滤构件24,由相互对置的上侧片材部分23a和下侧片材部分23b形成为扁平的袋状。而且,在该过滤构件24的内部,内置有从过滤构件24的内侧分别支撑一对片材部分23a、23b的支撑框体25。
过滤构件24由以多个片材状的合成纤维层叠而成的一片过滤片材23形成。过滤构件24具有以一个折缝折叠为二层的所述过滤片材23,以该折缝划分开的上侧片材部分23a与下侧片材部分23b通过彼此的缘部熔敷而形成为袋状。过滤片材23作为最内层具有由聚丙烯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作为最外层具有能够将油与水分离开的平织的网眼织物。在这些无纺布与网眼织物之间,以越位于内侧则网眼的尺寸越小的方式层叠有无纺布。在以这样的过滤片材23构成的过滤构件24中,用位于外侧的层捕捉粒径大的异物,用位于内侧的层捕捉粒径小的异物。而且,由于尺寸不同的异物由相互不同的层来捕捉,因此,能够抑制各层发生网眼堵塞。此外,在过滤片材23,利用超声波熔敷法将该过滤片材23的各层离散状地形成相互熔敷的多个熔敷部28。通过在过滤片材23上形成这样的熔敷部28,从而使该过滤片材23的各层相互固定。而且,在使用燃料用过滤器20时,这些各层难以发生相互偏移。
内置于过滤构件24内的支撑框体25包括:排列成一列的三个框体构成构件25a、25b、25c;以及用于连接相邻的框体构成构件的两个连接部30abj、30bcj。此外,连接部30abj将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连接起来。另外,连接部30bcj将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与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连接起来。
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具有形成为格子状的矩形板状的基座框体30a。基座框体30a包括: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框体31a;与该第一框体31a正交的三个第二框体32a。该基座框体30a具有:作为与上侧片材部分23a对置的面的第一面(表面30af)和作为与下侧片材部分23b对置的面的第二面(背面30ab)。
在该基座框体30a的表面30af上,形成有作为沿着第二框体32a排列成一列的三个凹部的贮存部33。各贮存部33的开口部被相邻的一对第一框体31a和相邻的一对第二框体32a包围。另外,各贮存部33的底面均比基座框体30a的背面30ab更向下侧片材部分23b突出。而且,当燃料F被吸入过滤构件24内部时,三个贮存部33分别贮存有相当于该贮存部33容积的燃料F。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基座框体30a的厚度无关,都能够确保各贮存部33的容积、即贮存于基座框体30a内的燃料F的容积。
另外,在基座框体30a的表面30af,形成有沿着第二框体32a排列成一列的三个贯通孔34ah。各贯通孔34ah经一个第二框体32a与所述贮存部33连接设置。贯通孔34ah的开口部与贮存部33的开口部同样,也被相邻的一对第一框体31a和相邻的一对第二框体32a包围。而且,三个贯通孔34ah分别将基座框体30a的表面30af侧的空间与基座框体30a的背面30ab侧的空间连通起来。根据这样的结构,使燃料F在基座框体30a的表面30af侧与基座框体30a的背面30ab侧之间流通。
进而,在基座框体30a的表面30af上,在将所述贮存部33与所述贯通孔34ah隔离开的一个第二框体32a上,凹下设置有用于将这些相邻的贮存部33与贯通孔34ah连接起来的三个连接槽35。而且,当驱动燃料泵13而在燃料用过滤器20内部形成负压时,上侧片材部分23a紧贴在表面30af上,由上侧片材部分23a覆盖各贮存部33的开口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个连接槽35也能够分别将与该连接槽35相对应的贮存部33和贯通孔34ah连通。即,三个连接槽35分别抑制了各贮存部33的开口部被上侧片材部分23a所封闭。
另一方面,在基座框体30a的背面30ab,凸出设置有从第一框体31a与第二框体32a交叉的部位向下侧片材部分23b突出的多个框体肋36a。这些框体肋36a从背面30ab突出的突出量,与贮存部33底面从背面30ab突出的突出量大致相同。另外,上述贮存部33的底部33b的大小与这些框体肋36a的前端的大小大致相同。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与下侧片材部分23b对置的贮存部33的大小减小到与框体肋36a同等的程度。即,能够实现兼顾确保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的容积,以及在下侧片材部分23b中确保宽大的过滤面积这两者。
而且,当驱动燃料泵13而在燃料用过滤器20内部形成负压时,上侧片材部分23a紧贴在表面30af上,并且下侧片材部分23b与各框体肋36a和底部33b抵接。此时,由于各框体肋36a和底部33b将下侧片材部分23b向过滤构件24的外侧推回,因此,背面30ab与下侧片材部分23b的间隔保持为各框体肋36a的突出量。由此,在背面30ab与下侧片材部分23b之间,始终形成有可供燃料F流通的流路43。
接着,对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在未形成有三个贮存部33这点上,结构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不同。因此,以下,主要对这样的结构的差异进行说明。
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具有形成为格子状的矩形板状的基座框体30b。基座框体30b与基座框体30a同样,构成为包括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框体31b;以及与该第一框体31b正交的四个第二框体32b。
在基座框体30b的第一面(表面30bf),形成有沿着第一框体31b及第二框体32b并列的3行×3列的贯通孔34bh。各贯通孔34bh的开口部被相邻的一对第一框体31b和相邻的一对第二框体32b包围。而且,九个贯通孔34bh也与先前的贯通孔34ah同样,将基座框体30b的表面30bf侧的空间与基座框体30b的背面30bb侧的空间连通起来。
在基座框体30b的第二面(背面30bb)上,凸出设置有从第一框体31b与第二框体32b交叉的部位向下侧片材部分23b突出的多个框体肋36b。这些框体肋36b从背面30bb突出的突出量与上述框体肋36a的突出量大致相同。而且,当驱动燃料泵13而在燃料用过滤器20内部形成负压时,将背面30bb与下侧片材部分23b的间隔保持为各框体肋36b的突出量。由此,在背面30bb与下侧片材部分23b之间,始终形成有可供燃料F流通的流路43。
接着,对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在具有导出部37这点上,结构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不同。因此,以下,主要对导出部37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具有形成为格子状的矩形板状的基座框体30c。基座框体30c与基座框体30b同样也包括: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四个第一框体31c;以及与该第一框体31c正交的多个第二框体32c。
在基座框体30c的第一面(表面30cf)上,形成有多段圆筒状的导出部37。导出部37具有支撑于第一框体31c及第二框体32c上的大直径圆筒状的凸缘部38。如图6所示,凸缘部38的表面30cf一侧通过形成于上侧片材部分23a上的贯通孔41而露出于过滤构件24的外侧。在从上侧片材部分23a露出的凸缘部38上,形成有从该凸缘部38突出的小直径圆筒状的吸入部39。另一方面,在凸缘部38的背面30cb一侧,以从该背面30cb突出的方式沿着凸缘部38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四个吸入用肋40。这些吸入用肋40的前端与下侧片材部分23b抵接,以保持凸缘部38与下侧片材部分23b之间的距离。
在凸缘部38的上侧连接有上述连接构件22的下端部46,在连接构件22的上端部47连接有上述燃料泵13。在连接构件22上,以从下端部46贯通到上端部47的方式形成有连通通路45,在该连通通路45中,在其下端部46一侧插入有所述吸入部39。另外,连接构件22的下端部46在上侧片材部分23a由凸缘部38与下端部46夹持的状态下,与凸缘部38相连接。而且,在燃料泵13运转时,流入到吸入部39内的经过滤后的燃料F,通过连接构件22的连通通路45被导入至燃料泵13中等城市。
另外,与基座框体30b同样,在基座框体30c的表面30cf上也形成有从表面30cf贯通到背面30cb的多个贯通孔34ch。多个贯通孔34ch分别能够使燃料F在基座框体30c的表面30cf侧与基座框体30c的背面30cb侧之间流通。
在基座框体30c的第二面(背面30cb)上,凸出设置有从第一框体31c与第二框体32c交叉的部位向下侧片材部分23b突出的多个框体肋36c。这些框体肋36c从背面30cb突出的突出量与上述框体肋36a、36b的突出量大致相同。由此,在背面30cb与下侧片材部分23b之间,始终形成有可供燃料F流通的流路43。
而且,当驱动燃料泵13而在流路43中形成负压时,上侧片材部分23a与各基座框体30a、30b、30c的各表面30af、30bf、30cf紧贴。另外,下侧片材部分23b与框体肋36a、36b、36c、贮存部33的底部33b以及吸入用肋40的前端紧贴。但是,在上述支撑框体25上,形成有贯通了各表面30af、30bf、30cf与各背面30ab、30bb、30cb之间的多个贯通孔34ah、34bh、34ch。而且,在过滤构件24的内表面上,在与这些贯通孔34ah、34bh、34ch对置的区域,过滤构件24未与支撑框体25紧贴。据此,在过滤构件24中与支撑框体25紧粘的区域相应地减小了形成这些贯通孔34ah、34bh、34ch所占的区域。即,由于减少过滤构件24的过滤功能不均,从而能够抑制燃料用过滤器20的过滤寿命缩短。
此时,从过滤构件24表面吸入的燃料F被贮存在贮存部33中,或者通过各贯通孔34ah、34bh、34ch向作为支撑框体25背面侧的流路43流入。另外,从过滤构件24背面吸入的燃料F直接流入流路43中。而且,向流路43流入的燃料F通过导出部37从过滤构件24中吸出。即使在此期间,上侧片材部分23a与表面30af紧贴而由上侧片材部分23a覆盖了各贮存部33的开口部的情况下,贮存于贮存部33中的燃料F也通过连接槽35和贯通孔34ah而流入流路43中。据此,能够实现抑制过滤寿命缩短和在过滤构件24的内部贮存燃料F这两者。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可获得如下所列的效果:
(1)在支撑框体25上形成有从表面30af、30bf、30cf贯通到背面30ab、30bb、30cb的贯通孔34ah、34bh、34ch。而且,在贯通孔34ah、34bh、34ch的区域中抑制了过滤构件24与支撑框体25相互粘贴。据此,与在支撑框体25上未形成有上述贯通孔34ah、34bh、34ch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燃料用过滤器20的过滤寿命缩短。
(2)在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上,形成有作为贮存燃料F的凹部的贮存部33和将该贮存部33与贯通孔34ah连接起来的连接槽35。而且,即使在贮存部33的开口部被上侧片材部分23a覆盖的情况下,贮存于贮存部33中的燃料F也经由连接槽35及贯通孔34ah从导出部37导出。据此,能够实现抑制过滤寿命缩短和在过滤构件24的内部贮存燃料F这两者。
(3)多个贮存部33分别具有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背面30ab突出的底部33b。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贮存部33中的凹陷量相应地增大底部33b从背面30ab突出的量。据此,能够与支撑框体25的厚度无关地确保燃料用过滤器20内的燃料F的贮存量。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12,对本发明的燃料用过滤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在支撑框体25的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不同。因此,以下,主要对支撑框体25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说明使用了燃料用过滤器的燃料供给装置。
如图7所示,燃料用过滤器20的长度方向一端部配设为,使其背面与腔室12的底壁接触。另外,在燃料用过滤器20的同一端部经连接构件22与燃料泵13连接。另一方面,燃料用过滤器2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配设为,使其背面从腔室12的底壁离开。
如图8及图9所示,支撑框体25是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框体,其由五个框体构成构件和四个连接部构成。
在支撑框体25上,沿着一个方向交替排列有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和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而且,相邻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由一个连接部30abj连接起来,并且由夹着该连接部30abj的一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和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构成一个台阶框体。此外,第一台阶框体1G与第二台阶框体2G由一个连接部30baj连接起来。另外,在第二台阶框体2G的与第一台阶框体1G相反一侧,经连接部30bcj连接有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第一台阶框体1G中,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在连接部30abj处弯曲。另外,在第二台阶框体2G中,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在连接部30abj处弯曲。而且,第一台阶框体1G与第二台阶框体2G在连接部30baj处弯曲,从而使得第一台阶框体1G的表面30af与第二台阶框体2G的表面30af相互平行,且使第一台阶框体1G的表面30bf与第二台阶框体2G的表面30bf相互平行。即,在支撑框体25中,一个台阶框体反复形成为阶梯状。此外,如图12所示,在形成为阶梯状的支撑框体25的整个长度长于过滤构件24的整个长度的结构中,这样的阶梯状的形状利用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张力和下侧片材部分23b的张力来维持。
另外,当将各构成构件的表面与背面间的距离作为截面厚度时,各框体构成构件25a、25b、25c形成为使各个截面厚度相互相等。另外,连接部30abj、30baj、30bcj形成为,使各个截面厚度也相互相等,且小于各框体构成构件25a、25b、25c的截面厚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连接部30abj、30baj、30bcj的刚性低于基座框体30a、30b、30c的刚性。据此,能够很容易使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在连接部30abj、30baj弯曲。另外,也能够很容易使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与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在连接部30bcj弯曲。因此,能够使燃料用过滤器20本身弯曲,进而能够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20的尺寸的同时,加大过滤构件24的尺寸。即,能够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20的尺寸的同时增大过滤面积。而且,若在限制燃料用过滤器20尺寸的前提下,还能够进一步抑制过滤寿命的缩短。
并且,在将上述支撑框体25置于过滤构件24内时,如图12所示,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仅仅由第一台阶框体1G中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支撑。另外,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仅仅由第二台阶框体2G中的连接部30abj支撑。即,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由支撑框体25的一部分表面支撑。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与支撑框体25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其结果,由于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与支撑框体25的外表面难以粘贴在一起,因而能够使上侧片材部分23a各自的大致整个区域发挥过滤功能。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燃料用过滤器20的过滤寿命的缩短。
另外,第一台阶框体1G的表面30af、第二台阶框体2G的表面30af以及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表面30cf,相对于腔室12的底面相互平行。而且,形成于各表面30af的贮存部33的开口部也相对于腔室12的底面相互平行。因此,即使在设置于燃料箱11中的燃料用过滤器20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贮存部33的开口面相对于液面倾斜。据此,能够抑制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从贮存部33中泄漏。
另外,第一台阶框体1G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配置在比第二台阶框体2G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靠铅垂方向的上方。另外,第二台阶框体2G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配置在比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表面30cf比靠铅垂方向的上方。而且,所有贮存部33的开口部配置在比导出部37靠铅垂方向的上方。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被燃料泵13抽吸时,除了偏靠燃料泵13的抽吸力以外,还能够利用所贮存的燃料F的自重而将该燃料F导入至导出部37。据此,能够在将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吸出时,减小燃料泵13的负担即抽吸力。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用过滤器,除了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效果以外,还可获得如以下所列的效果:
(4)能够使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与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在连接部30abj、30baj处弯曲。另外,还能够使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与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在连接部30bcj处弯曲。因此,能够使燃料用过滤器20本身弯曲,进而能够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20尺寸的同时,加大过滤构件24的尺寸。其结果,能够在维持燃料用过滤器20的尺寸的同时增大过滤面积。据此,如果在限制燃料用过滤器20的尺寸的前提下,还能够进一步抑制过滤寿命的缩短。
(5)仅仅在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上形成有贮存部33。因此,即使设置于燃料箱11中的燃料用过滤器20在变曲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即贮存部33的开口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据此,能够抑制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从贮存部33泄漏。
(6)连接部30abj、30bcj的截面厚度形成为薄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以及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截面厚度。其结果,连接部30abj、30bcj的刚性低于各框体构成构件的刚性。据此,能够很容易使支撑框体25在连接部30abj、30bcj进一步弯曲。
(7)燃料用过滤器20形成为,使多个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各自的表面30af相互平行。因此,能够以使多个贮存部33各自的开口面与适于贮存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将燃料用过滤器20配置在腔室12内。据此,能够将多个贮存部33的各个的贮存燃料F的贮存功能可靠地发挥到最大限度。
(8)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由支撑框体25的弯曲部位支撑。其结果,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内表面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以及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的表面30bf难以粘贴在一起。因此,不仅能发挥下侧片材部分23b的功能,而且还能发挥上侧片材部分23a的大致整个区域的过滤功能。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燃料用过滤器20的过滤寿命的缩短。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通过如下的变更来实施。
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框体25能够在连接部30abj、30baj、30bcj处弯曲。如果对上述结构进行变更,将支撑框体25形成为阶梯状的结构,也可以做成例如连接部30abj、30baj、30bcj不能弯曲的结构。另外,与这样的结构相应,连接部30abj、30baj、30bcj的截面厚度也可以与各框体构成构件的截面厚度相同。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基于上述(1)~(5)、(7)及(8)项的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框体25中,包括不具有贮存部33的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也可以对此结构进行变更,支撑框体25可仅仅由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贮存部33增加,因而也能获得基于所述(1)~(8)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加燃料F的贮油量。
此外,当然,如果燃料用过滤器20只要能够贮存燃料F即可,则作为支撑框体25的构成构件只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即可。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一台阶框体1G的各框体构成构件与构成第二台阶框体2G的各框体构成构件,也可以是贮存部33的配置和数量、贯通孔34ah的配置和数量等相互不同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基于上述(1)及(3)~(8)项的效果,同时使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的燃料F的贮油量增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贮存部33的底部33b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背面30ab突出的突出量,虽与相同地从背面30ab突出的框体肋36a的突出量相同,但不限定于此。但是,优选与框体肋36a的突出量相比加大底部33b的突出量。这是因为能增加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的燃料F的贮油量。
贮存部33除了设在框体构成构件上以外,也可以凹下设置在各连接部30abj、30baj、30bcj上。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优选将贮存部33设置在与上侧片材部分23a未接触的连接部30baj、30bcj上。此外,若将贮存部33设置于与上侧片材部分23a接触的连接部30abj的情况下,除了贮存部33以外,优选还设置有从表面贯通到背面的贯通孔,以及将该贯通孔与贮存部33连接起来的连接槽35。若是这样的结构,在表面上粘贴有上侧片材部分23a的连接部30abj中,能够获得基于上述(2)项的效果,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加燃料用过滤器20内部的燃料F的贮油量。
此外,如上所述,不言而喻,如果将贮存部33凹下设置于连接部30abj、30baj、30bcj上,即使将所有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置换成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也能够将燃料F贮存在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
也可以在连接部30abj、30baj、30bcj分别设置从表面向背面贯通的贯通孔。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能提高基于上述(1)项的效果。
除了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以外,也可以在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上形成贮存部33。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的燃料F的贮油量。此时,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同样,优选在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上凹下设置贮存部33及贯通孔34ch,连接贮存部33与贯通孔34ch的连接槽3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贮存部33的底部33b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背面30ab突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贮存部33包含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内部,而使底部33b位于表面30af与背面30ab之间。即使是这样的结构,由于能使贮存部33的形状成为凹状,因而能将燃料F贮存在贮存部33。另外,不言而喻,即使在连接部30abj、30baj、30bcj形成贮存部33时,也可以使贮存部33包含在接续部30abj、30baj、30bcj的内部。
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的贮存部33及贯通孔34ah的各配设位置和各形状,并不局限于如图4及图10所示那样的矩阵状及矩形状。另外,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的贮存部33和贯通孔34ah的数目,也不如图4及图10所示那样各自限定为三个。而且,连接槽35的配设位置和形状,并不局限于如图4及图10所示那样贮存部33和贯通孔34ah的大致中央部且为矩形状。总之,贮存部33和贯通孔34ah只要具有任意的开口形状,同时开口在表面30af即可。另外,用于连接这些贮存部33及贯通孔34ah且将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引导到贯通孔34ah的连接槽35只要凹下设置在所述表面30af上即可。进而,贮存部33的凹形状并不局限于具有呈矩形状的底部33b的四角錘状。只要是具有能够贮存燃料F的功能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贮存部33的凹形状也可以是例如三角锥,五角锥等多角錘、圆锥、多棱柱或者圆柱等形状。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的表面30bf的贯通孔34bh的各配设位置及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4及图10所示的矩阵状及矩形状。总之,只要是贯通孔34bh具有任意的开口形状,同时开口于表面30bf即可。
构成支撑框体25的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以及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各自的数目也可以为任意数量。特别是例如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数目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不仅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以及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依次连接为呈一直线的列状,但各框体构成构件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一片呈矩形状的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外周部的各边,与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及第二框体构成构件25b的外周部的一边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将支撑框体25做成十字状。
这样通过增加支撑框体25的形状,进而增加内置该支撑框体25的燃料用过滤器20的形状的自由度,就能够将燃料用过滤器20配设在用于过滤腔室12内的燃料F的最佳位置上。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支撑框体25不弯曲,而使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分别与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的表面30cf相互平行。总之,在将燃料用过滤器20配设于腔室12内时,只要使贮存部33能够贮存燃料F即可。
另外,在将燃料用过滤器20配设于腔室12内时,也可以使第三框体构成构件25c不位于铅垂方向的最下位。即,也可以使导出部37位于比贮存部33靠铅垂方向的上位。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由于利用燃料泵13使燃料用过滤器20的内部成为负压,因此,虽然增大了燃料泵13承受的负荷,但也能够吸上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
用于连接贮存部33与贯通孔34ah且将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导入到贯通孔34ah的连接槽35,虽然优选凹下设置在第一框体构成构件25a的表面30af上,但也可以为省去连接槽35的结构。如果未凹下设置有连接槽35,则在燃料泵13致动时,即,在过滤器体21的内部产生负压时,上侧片材部分23a与表面30af紧贴一起。但是,用于将燃料F从贮存部33导入至贯通孔34ah的路径未被完全封闭。这是因为,贮存部33与贯通孔34ah经由上侧片材部分23a而依然相互连通。据此,即使未凹下设置有连接槽35,与凹下设置有连接槽35的情况相比尽管燃料泵13承受的负担变大,但仍能抽吸贮存于贮存部33内的燃料F。

Claims (14)

1.一种燃料用过滤器,其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片材部分以自的缘连接起来而形成为扁平袋状的过滤构件;内置于所述过滤构件内,以便从所述过滤构件内侧分别支撑所述一对片材部分的板状的支撑框体;以及形成于所述一对片材部分中的任一个片材部分上,用于将所述过滤构件内的燃料从所述过滤构件中导出的导出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
凹下设置在与一个所述片材部分对置的第一面上,用于贮存燃料的贮存部;
凸出设置在与另一个所述片材部分对置的第二面上的多个肋;以及
从所述第一面贯通到所述第二面的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凹下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且将所述贮存部与所述贯通孔连接起来的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包括:
形成为板状的第一框体;
形成为板状的第二框体;以及
将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起来,并具有挠性的连接部;
在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有所述贮存部和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二框体上仅仅形成有所述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厚度薄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截面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
所述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各自的第一面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
所述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各自的第一面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和多个所述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交替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部被配设为弯曲的阶梯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和多个所述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交替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部被配设为弯曲的阶梯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体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框体和多个所述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交替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部被配设为弯曲的阶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
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
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
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
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贮存部,
所述多个贮存部分别具有从与该第一面对置的所述第二面突出的底部。
CN2011103821247A 2010-11-26 2011-11-25 燃料用过滤器 Pending CN1024779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3531 2010-11-26
JP2010263531A JP5608522B2 (ja) 2010-11-26 2010-11-26 燃料用フィル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7923A true CN102477923A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9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21247A Pending CN102477923A (zh) 2010-11-26 2011-11-25 燃料用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08522B2 (zh)
CN (1) CN1024779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123A (zh) * 2013-12-05 2015-06-10 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 燃料泵用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23241A (zh) * 2018-10-11 2021-05-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燃料用过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9511B1 (ko) * 2013-03-29 2014-12-05 주식회사 케이엠에프 높은 가요성을 가진 자동차 연료펌프용 연료필터
JP6301236B2 (ja) 2014-11-07 2018-03-2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フィルタ装置
JP6406284B2 (ja) 2016-03-01 2018-10-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サクションフィルタ及び燃料供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7568A (en) * 1993-10-04 1996-08-20 Nifco Inc. Fuel filter
JP2002066216A (ja) * 2000-08-25 2002-03-05 Nifco Inc フィルタ装置
US6464872B1 (en) * 1998-06-17 2002-10-15 Nifco Inc. Fuel filter with inlet holding member
JP2003139006A (ja) * 2001-10-31 2003-05-14 Kyosan Denki Co Ltd ポンプ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燃料貯溜構造
CN101674871A (zh) * 2007-03-23 201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过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9271A (en) * 1990-08-27 1991-09-17 Filtertek, Inc. Fuel tank filter
JP2515061Y2 (ja) * 1991-05-17 1996-10-23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燃料タンク用フィルターの取付構造
JP4402038B2 (ja) * 2005-12-01 2010-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サクション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7568A (en) * 1993-10-04 1996-08-20 Nifco Inc. Fuel filter
US6464872B1 (en) * 1998-06-17 2002-10-15 Nifco Inc. Fuel filter with inlet holding member
JP2002066216A (ja) * 2000-08-25 2002-03-05 Nifco Inc フィルタ装置
JP2003139006A (ja) * 2001-10-31 2003-05-14 Kyosan Denki Co Ltd ポンプ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燃料貯溜構造
CN101674871A (zh) * 2007-03-23 201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过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123A (zh) * 2013-12-05 2015-06-10 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 燃料泵用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96123B (zh) * 2013-12-05 2017-10-03 韩国自动车部品株式会社 燃料泵用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23241A (zh) * 2018-10-11 2021-05-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燃料用过滤装置
CN112823241B (zh) * 2018-10-11 2022-06-10 株式会社利富高 燃料用过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0860A (ja) 2012-06-14
JP5608522B2 (ja)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7923A (zh) 燃料用过滤器
US7901572B2 (en) Fuel filter apparatus
JP4302458B2 (ja) 燃料用フィルタ装置
CN103909738B (zh) 墨容器
CN1250314C (zh) 燃料过滤装置
JP5521390B2 (ja) 鉛蓄電池
CN105402063B (zh) 燃料供给装置
KR101967203B1 (ko) 석션필터 및 연료공급장치
CN102135058B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102164654B (zh) 膜滤芯
CN102477924B (zh) 燃料用过滤器
JP2017020486A (ja) サクションフィルタ及び燃料供給装置
CN103573493B (zh) 燃料过滤器装置
CN102164655B (zh) 膜滤芯
JP2023068068A (ja) 燃料用フィルタ
CN105879691A (zh) 非对称膜结构的微孔膜滤芯
CN205542730U (zh) 一种大花篮结构
CN2885736Y (zh) 组合式包装箱
ES2919229T3 (es) Filtro de combustible que emplea una o varias capas de fibras sintéticas de vía húmeda
US20080149545A1 (en) Filter cartridge
CN215566577U (zh) 燃油泵粗滤器骨架结构
CN205995175U (zh) 一种耐折无碱膨体玻璃纤维滤袋
CN112566710B (zh) 用于过滤吸取在叠置的两个过滤介质层之间的液体的装置
JP2014113514A (ja) フィルター
CN208073642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用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空气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