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654B - 膜滤芯 - Google Patents

膜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654B
CN102164654B CN200980137327.0A CN200980137327A CN102164654B CN 102164654 B CN102164654 B CN 102164654B CN 200980137327 A CN200980137327 A CN 200980137327A CN 102164654 B CN102164654 B CN 102164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late
flow passage
passage groove
liqui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73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654A (zh
Inventor
石川公博
山崎一博
佐佐木智彦
松崎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4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8Flat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082Flat membrane modules comprising a stack of flat membranes
    • B01D63/0821Membrane plate arrangements for submerged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8Flat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082Flat membrane modules comprising a stack of flat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18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0Supported membranes; Membran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14Specific spacers
    • B01D2313/146Specific spacers on the permeate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5/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embrane module operation
    • B01D2315/06Submerged-type; Immersion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02F3/1273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膜滤芯,在滤板(36)的滤板面上,设置有过滤膜(37)与透过过滤膜(37)的透过液流过的流路槽图案(38),在滤板(36)的上端部,设置有收集且取出透过液的透过液取出喷嘴(39),流路槽图案(38)具有多个流路槽(38a),在滤板(36)上,形成有将吸引压力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平均化的集液槽(44),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在滤板(36)的宽度方向(B)上被长直线状集液槽(44)划分为上下多个集水区域(46、47),透过液取出喷嘴(39)与集液槽(44)经由上部的集水区域(46)的流路槽(38a)连通,集液槽(44)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38a)的流路截面积大。

Description

膜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例如用于活性污泥等的固液分离等的浸渍型膜分离装置的膜滤芯。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中,在对污水等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的反应槽内浸渍有浸渍型的膜分离装置。在该膜分离装置中,在主体箱的内部以规定间隔平行地排列并填充有多个有机平膜型的膜滤芯。
如图9、图10所示,膜滤芯10具有在上下方向A上长的长方形的滤板11与配置于滤板11的表里两面的滤板面的过滤膜12。
在滤板11的表里两滤板面上形成有多个流路槽13,透过过滤膜12的透过液流过流路槽13。这些流路槽13在上下方向A(纵方向)上长地形成,在滤板11的宽度方向B上平行地排列。
在滤板11的上端部,形成有收集各流路槽13内的透过液的集液部14。集液部14贯通滤板11的表里两滤板面,各流路槽13的上端连通于集液部14。另外,由上述流路槽13与集液部14构成透过液流路17。此外,在滤板11的上边缘部,设置有将收集于集液部14中的透过液向膜滤芯10的外部取出的透过液取出喷嘴15。
由此,在将膜滤芯10用于固液分离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吸引泵使透过液取出喷嘴15产生吸引压力(负压)作用,吸引压力通过透过液取出喷嘴15作用于透过液流路17(即流路槽13与集液部14),槽内混合液18(被处理液)由过滤膜12过滤。此时,透过过滤膜12的过滤液,通过各流路槽13内,流入集液部14而被收集,从集液部14通过透过液取出喷嘴15,被取出至膜滤芯10的外部。
另外,关于如上述那样在滤板11上设置有流路槽13与集液部14的膜滤芯10,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中有记载。
此外,在膜滤芯10的透过液流路17产生吸引压力作用时,由于越靠近膜滤芯10的下部,到透过液取出喷嘴15的压力损失增大,所以,在滤板11的滤板面上产生如图11所示的吸引压力的压力分布。在图11中,各等压线19a~19e表示压力相等的位置,等压线19a~19e的位置越低,表示的压力值越低。由此,各等压线19a~19e在透过液取出喷嘴15的正下方成为向下膨胀的曲线,越是远离透过液取出喷嘴15的位置,吸引压力越低。此外,关于宽度方向B上的压力分布,越是在宽度方向B上远离透过液取出喷嘴15的正下方,吸引压力越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81264
但是,在上述的以往形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如图11所示,越是靠近滤板11的下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的压力差(压力分布、压力的偏差)越大。因此,越是向着滤板11的两侧的下部20,高效地收集透过液越困难,同时有效地使用过滤膜12的整个面越困难。
此外,如图12所示,在相邻的一对膜滤芯10的膜间,固体等的附着物24发生堵塞等,在膜滤芯10的表里的任一方的面上发生膜面闭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膜面的发生闭塞的部分不进行过滤,所以,膜滤芯10的表里一方的面中的得到透过液的有效过滤膜面积相对于表里另一方的面中的得到透过液的有效过滤膜面积减少。由此,由膜滤芯10的表里一方的面得到的透过液的量相对于由表里另一方的面得到的透过液的量减少。这样,存在当膜滤芯10的表里任一方的面发生膜面的闭塞时,由膜滤芯10的表面侧得到的透过液的量与由里面侧得到的透过液的量产生差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滤芯,该膜滤芯通过高效地收集透过液,可以有效地使用透过膜,此外,能够减小由于膜面的闭塞等产生的由表面侧得到的透过液的量与由里面侧得到的透过液量的差。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浸渍型膜分离装置的膜滤芯在滤板的至少表里任一方的滤板面上配置过滤膜,
在由过滤膜覆盖的滤板面上,形成透过过滤膜的透过液流通的流路槽图案,
在滤板的周缘部,设置有收集并取出流过流路槽图案的透过液的透过液取出口,其特征在于,
流路槽图案具有多个流路槽;
在滤板上形成压力差缓和槽,该压力差缓和槽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的区域;
形成流路槽图案的区域被压力差缓和槽划分为多个集水区域;
压力差缓和槽经由多个流路槽连通于透过液取出口;
压力差缓和槽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的流路截面积大。
由此,在使用膜滤芯对被处理液进行固液分离时,通过透过液取出口在膜滤芯的内侧作用有吸引压力,由此,被处理液由过滤膜过滤,透过过滤膜的透过液,流过流路槽与压力差缓和槽,从透过液取出口被取出到膜滤芯的外部。
此时,流过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远的集水区域的流路槽的透过液,在到达透过液取出口的途中,从流路槽被收集于压力差缓和槽。由于压力差缓和槽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的流路截面积大,并且,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的区域,所以,流过压力差缓和槽的透过液的流速比流过流路槽的透过液的流速低。
由此,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近的集水区域的吸引压力的偏差在压力差缓和槽的长度方向上被平均化而被缓和,由此,由于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远的集水区域的吸引压力在压力差缓和槽的长度方向上被平均化,所以,能够使用膜面整体有效地得到透过液。
在第2发明中,滤板为纵横的长度不同的形状,
在使滤板的长边方向直立设置时,透过液取出口设置于滤板的上端部或上端部附近,
压力差缓和槽设置成从滤板的一侧边过渡到另一侧边。
由此,在纵长形状的滤板中,为了有效地使用过滤膜的整个面,控制滤板面的宽度方向的吸引压力的偏差是有效的。由于将压力差缓和槽设置成从滤板的一侧边过渡到另一侧边,所以,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近的集水区域的吸引压力的偏差,通过压力差缓和槽,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上被平均化。由此,由于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远的集水区域的吸引压力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上被平均化,所以,能够有效地使用过滤膜的整个面。
在第3发明中,流路槽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平行地排列。
由此,在透过液流过流路槽内时的流路阻力减小。
在第4发明中,流路槽图案具有使相邻的流路槽彼此连通的多个连通槽。
由此,透过液向着透过液取出口流过流路槽与连通槽,从透过液取出口被取出至膜滤芯的外部。此时,在与压力差缓和槽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口远的集水区域透过过滤膜的透过液在到达透过液取出口的途中,被收集于压力差缓和槽。
在第5发明中,连通槽与流路槽呈T字状交差。
由此,在连通槽与流路槽交差的交差部分,过滤膜由周围被连通槽与流路槽分割的单元的两个角与流路槽的一侧边缘支承(即由两点与一条直线部支承)。由此,与例如连通槽与流路槽呈X字状交差的情况相比,由于支承过滤膜的区域多,所以,能够抑制过滤膜的伸展,并且防止过滤膜陷入流路槽或连通槽而使这些槽的有效流路截面积减少。
在第6发明中,过滤膜、流路槽图案与压力差缓和槽设置于滤板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
在压力差缓和槽中,形成有连通滤板的表里两侧的连通孔。
由此,由于通过连通孔减少滤板的表面侧与里面侧的吸引压力的差,能够抑制滤板的表面侧与里面侧的过滤不平衡。
例如,当在膜滤芯的表里任一方的面上发生膜面闭塞时,由于不能从发生膜面闭塞的位置得到透过液,所以,在膜滤芯的表里一方的面中得到透过液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与表里另一方的面中得到透过液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相比减小。而且,由此,表里一方的面的过滤膜面的吸引压力的平均值与表里另一方的面的过滤膜面的吸引压力的平均值相比增大。
由此,透过表里另一方的面的过滤膜的过滤液的一部分,流过表里另一方的流路槽,从表里另一方的压力差缓和槽通过连通孔流入表里一方的压力差缓和槽,与透过表里一方的过滤膜的透过液一起,流过表里一方的流路槽,从透过液取出口被取出至膜滤芯的外部。
这样,在发生膜面闭塞的情况下,连通孔作为旁通流路发挥功能。由此,利用膜滤芯的发生膜面闭塞的一侧的吸引压力,膜滤芯的没有发生膜面闭塞的一侧的透过液的一部分向发生上述膜面闭塞的一侧流动,并从透过液取出口被取出,因此,即使膜盒的表里任一方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由于膜面闭塞而减小,也能够减小从膜盒的表面侧得到的透过液量与从里面侧得到的透过液量的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高效地收集透过液,可以有效地使用过滤膜。此外,能够缩小因为膜面的闭塞等产生的从膜滤芯的表面侧得到的透过液量与从膜滤芯的里面侧得到的透过液量的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膜分离装置的部分剖开立体图。
图2是同上的膜滤芯的部分剖开主视图。
图3是同上的膜滤芯的流路槽图案的流路槽与连通槽的交差部分的扩大图。
图4是同上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部分剖开主视图。
图6是同上的两个膜滤芯的从侧面观察的纵截面图。
图7是同上的两个膜滤芯的从侧面观察的纵截面图,表示发生膜面闭塞的状态。
图8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8B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8C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8D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9是以往的膜滤芯的部分剖开主视图。
图10是同上的两个膜滤芯的从侧面观察的纵截面图。
图11是同上的膜滤芯的滤板的主视图。
图12是同上的两个膜滤芯的从侧面观察的纵截面图,表示发生膜面闭塞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对下水等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的反应槽的内部设置有浸渍型的膜分离装置31。该膜分离装置31具有:主体箱33,该主体箱33为上下两端部打开的四边形;多个有机平膜型的膜滤芯34,该多个有机平膜型的膜滤芯34设置于主体箱33的内部;空气扩散装置35,该空气扩散装置设置于上述膜滤芯34的下方。
另外,邻接的各膜滤芯34以相对的膜面间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地排列。此外,各膜滤芯34彼此虽然隔开规定间隔而分离,但是至少可以在侧边部接触。在该情况下,可以打开主体箱33的侧面,或者,也可以不要主体箱33。
如图2所示,膜滤芯34具有:滤板36,该滤板36为在上下方向A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纵横的长度不同的形状的一个例子);过滤膜37,该过滤膜37安装于滤板36的表里两方的滤板面(即滤板36的表面)。
过滤膜37的周缘部通过焊接或粘结固着于滤板36。
在滤板36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上分别形成有流路槽图案38以及使吸引压力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平均化的第1以及第2集液槽43、44。透过过滤膜37的透过液流过流路槽图案38。
流路槽图案38与集液槽43、44被过滤膜37覆盖。此外,在滤板36的上端部,设置有透过液取出喷嘴39(透过液取出口的一个例子),该透过液取出喷嘴39收集流路槽图案38内的透过液并取出至膜滤芯34的外部。
流路槽图案38由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直线状的多个平行的流路槽38a和使相邻的流路槽38a彼此连通的多个的连通槽38b形成。此外,如图2、图3所示,通过形成流路槽图案38,在滤板36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上,形成多个长方形形状的单元40,该单元40的周围由流路槽38a与连通槽38b分割。流路槽38a与连通槽38b呈T字状地交差,流路槽38a的流路截面积与连通槽38b的流路截面积相同。
第1以及第2集液槽43、44是与滤板36的上下两端边平行且在滤板36的宽度方向B上长的直线状的槽,形成为从滤板36的一侧边过渡到另一侧边。另外,第2集液槽44(压力差缓和槽的一例)以在宽度方向B上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被第2集液槽44划分为上部的集水区域46与下部的集水区域47。
透过液取出喷嘴39具有:喷嘴主体部39a,该喷嘴主体部39a从滤板36的上端部向上突出;孔部39b,该孔部39b形成于喷嘴主体部39a。另外,孔部39b的一端在喷嘴主体部39a的前端开口,孔部39b的另一端连通于第1集液槽43。由此,透过液取出喷嘴39与第2集液槽44,经由第1集液槽43、上部的集水区域46内的流路槽38a、以及连通槽38b而连通。此外,下部的集水区域47内的流路槽38a连通于第2集液槽44。
第1以及第2集液槽43、44的各自的宽度W1形成得比流路槽38a的宽度W2大,第1以及第2集液槽43、44的各自的深度形成为与流路槽38a的深度相等。由此,集液槽43、44的各自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38a的流路截面积大。另外,第1集液槽43的流路截面积和第2集液槽44的流路截面积相同。
如图1所示,在主体箱33的一侧部的上方设置有集水管50,该集水管50收集从各膜滤芯34的透过液取出喷嘴39吸引的透过液。透过液取出喷嘴39与集水管50经由连接管51连接。
在集水管50上,连接有将透过液向槽外导出的导出管52。此外,在导出管52上设置有吸引泵,该吸引泵使各膜滤芯34的内侧产生用于吸引透过液的吸引压力(负压)。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吸引泵,而是将反应槽32内的被处理液53的水位差压力作为过滤驱动压力利用,从而产生吸引压力。
以下,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过滤运转过程中,由空气扩散装置35进行空气扩散,同时,驱动吸引泵,吸引透过液取出喷嘴39。由此,吸引压力通过透过液取出喷嘴39作用于集液槽43、44、流路槽38a以及连通槽38b,膜滤芯34的内侧被减压。由此,被处理液53中的污泥等固态成分被过滤膜37捕捉,通过空气扩散由过滤膜37的表面被除去。此时,透过过滤膜37的透过液流过第1及第2集液槽43、44、流路槽38a以及连通槽38b,从透过液取出喷嘴39被取出至膜滤芯34的外部,经过连接管51被收集于集水管50,并从集水管50通过导出管52被导出至槽外。
此时,流过下部的集水区域47(即位于与第2集液槽44相比距离透过液取出喷嘴39远的位置的集水区域)的流路槽38a与连通槽38b的透过液,在到达透过液取出喷嘴39的途中,从流路槽38a被收集于第2集液槽44。第2集液槽44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38a的流路截面积大,并且,由于第2集液槽44在宽度方向B上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所以,流过第2集液槽44的透过液的流速比流过流路槽38a的透过液的流速低。
由此,上部的集水区域46(即位于相比于第2集液槽44距离透过液取出喷嘴39近的位置的集水区域)的吸引压力的偏差在第2集液槽44的长度方向(即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被平均化而缓和。由此,由于下部的集水区域47的吸引压力在第2集液槽44的长度方向(即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被平均化,所以,能够使用膜面整体有效地得到透过液。
在图4中,表示发生于滤板36的滤板面的吸引压力的压力分布。如上所述,通过吸引压力在宽度方向B上被平均化,在下部的集水区域47,等压线54与以往的膜滤芯的等压线相比平坦化。由此,在下部的集水区域47,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的吸引压力的差(偏差)缩小,能够高效地在以往难以有效地从过滤膜得到透过液的、滤板36的宽度方向B的两侧的下部55收集透过液,并能够有效地使用过滤膜37的整个面。
此外,收集于第2集液槽44的透过液与在上部的集水区域46中透过过滤膜37的透过液,流过上部的集水区域46的流路槽38a与连通槽38b而被收集于第1集液槽43,从第1集液槽43流到透过液取出喷嘴39的孔部39b。
此外,由于上部以及下部的集水区域46、47的各流路槽38a形成为直线状,所以,透过液顺畅地流过流路槽38a,流路阻力减小。
此外,如图3所示,在流路槽38a与连通槽38b呈T字状交差的交差部分58,过滤膜37由相邻的两个单元40的角59a、59b与流路槽38a的一侧边缘59c支承(即由两点与一条直线部支承)。因此,在吸引压力作用于膜滤芯34的内侧时,与例如流路槽与连通槽呈X字状地交差且仅由多个单元的角支承过滤膜(多点支承)的结构相比,在交差部分58能够充分地支承过滤膜37。由此,交差部分58能够防止过滤膜37陷入流路槽38a内而使流路槽38a的有效流路截面积缩小。
接下来,参照图5~图7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2集液槽44中,形成有连通滤板36的表里两侧的多个(图5中为二个)连通孔63。如图6所示,各连通孔63的一端开口于滤板36的表里任一侧的第2集液槽44内,各连通孔63的另一端开口于表里另一侧的第2集液槽44内。
以下,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由于滤板36的表面侧与里面侧的吸引压力的差通过连通孔63减少,所以能够抑制在滤板36的表面侧与里面侧过滤不平衡。
此外,例如,如图7所示,在如下情况下,即,附着物64附着于膜滤芯34的表里任一侧S1的过滤膜37,并且在膜滤芯34的表里一侧S1的上部的集水区域46内膜面堵塞的情况下,无法从膜面闭塞的部分得到透过液。因此,膜滤芯34的表里一侧S1的面的能得到透过液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相比膜滤芯34的表里另一侧S2的面的能得到透过液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减少。由此,表里一侧S1的过滤膜37的吸引压力的平均值与表里另一侧S2的过滤膜37的膜面的吸引压力的平均值相比增大。
由此,透过表里另一侧S2的过滤膜37的透过液的一部分流过表里另一侧S2的流路槽38a,从表里另一侧S2的第2集液槽44通过连通孔63流入表里一侧S1的第2集液槽44,与透过表里一侧S1的过滤膜37的透过液一起,流过表里一侧S1的流路槽38a并从透过液取出喷嘴39被取出至膜滤芯34的外部。
这样,在膜面闭塞的情况下,连通孔63作为旁通流路发挥功能,由此,利用膜滤芯34的发生膜面闭塞侧(S1)的吸引压力,未发生膜面闭塞侧(S2)的透过液的一部分流过上述发生膜面闭塞侧(S1),并从透过液取出喷嘴39被取出。因此,即使由于膜面的闭塞而导致膜滤芯34的表里任一侧的有效的过滤膜面积减少,也能够减小从膜滤芯34的表面侧得到的透过液的量与从膜滤芯34的里面侧得到的透过液的量的差。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虽然连通孔63形成有二个,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二个以外的多个或者仅形成一个。
接下来,参照图8A~图8D对本发明的第3~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宽度方向B上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的第2集液槽44,相对于滤板36的上下两端边平行地形成,作为第3实施方式,如图8A所示,在宽度方向B上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38的区域的第2集液槽44相对于滤板36的上下两端边倾斜地形成。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虽然上部的集水区域46的流路槽图案38与下部的集水区域47的流路槽图案38为相同的图案,但作为第4实施方式,如图8B所示,也可以是上部的集水区域46的流路槽图案38与下部的集水区域47的流路槽图案66不同的图案。另外,流路槽图案66由多个流路槽66a与连通槽66b形成。
上部的集水区域46的流路槽图案38的各流路槽38a,向着透过液取出喷嘴39侧,相对于铅直方向向一侧倾斜。此外,下部的集水区域47的流路槽图案66的各流路槽66a,相对于铅直方向,向着与上述流路槽38a相反的方向(另一侧)倾斜。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滤板36的滤板面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集液槽43、44与上下两个集水区域46、47,但是作为第5实施方式,如图8C所示,在滤板36的滤板面上也可以设置上下三个集液槽43、44、68与上下三个集水区域46、47、69。此外,作为第6实施方式,如图8D所示,滤板36的滤板面也可以设置上下四个集液槽43、44、68、70与上下四个集水区域46、47、69、71。由此,集液槽44、68、70作为压力差缓和槽发挥功能,从而,通过各集液槽43、44、68、70,在滤板面的宽度方向B上吸引压力被平均化。另外,集液槽形成为五个以上的多个并且集水区域形成为五个以上的多个亦可。
另外,在上述第3~第6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膜滤芯34的集液槽中,也可以形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连通孔6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过滤膜37、流路槽图案38、66与集液槽43、44、68、70设置于滤板36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但是,也可以仅设置于表里任一侧的滤板面。此外,集液槽43、44、68、70也可以贯通滤板36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另外,集液槽43、44、68、70的深度,在具有作为集液槽而发挥功能的足够的槽容积的范围内并不特别地被限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滤板36与过滤膜37之间配置间隔物(无纺布或海绵等),通过间隔物防止过滤膜37紧密附着于滤板3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透过液取出喷嘴39设置于滤板36的上端部,但是,也可以设置于滤板36的上端部附近,例如滤板36的侧边部的上部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膜滤芯34以长边为上下方向A地配置于膜分离装置31内,但是,也可以以长边为宽度方向B地配置于膜分离装置31内。

Claims (5)

1.一种膜滤芯,该膜滤芯构成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在滤板的至少表里任一方的滤板面上配置过滤膜,
在由过滤膜覆盖的滤板面上,形成供透过过滤膜的透过液流过的流路槽图案,
在滤板的周缘部,设置有收集并取出流过流路槽图案的透过液的透过液取出口,其特征在于,
流路槽图案具有多个流路槽,
在滤板上形成压力差缓和槽,该压力差缓和槽横穿形成流路槽图案的区域,
形成流路槽图案的区域被压力差缓和槽划分为多个集水区域,
压力差缓和槽经由多个流路槽连通于透过液取出口,
压力差缓和槽的流路截面积比流路槽的流路截面积大,
滤板为纵横长度不同的形状,
当使滤板的长边方向成为上下方向地直立设置滤板时,透过液取出口设置于滤板的上端部或上端部附近,
压力差缓和槽横穿滤板的宽度方向并且从滤板的一侧长边过渡到另一侧长边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流路槽形成为直线状并且平行地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流路槽图案具有使相邻的流路槽相互连通的多个连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滤芯,其特征在于,连通槽与流路槽呈T字状地交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滤芯,其特征在于,
过滤膜、流路槽图案与压力差缓和槽设置于滤板的表里两侧的滤板面上,
在压力差缓和槽中,形成有连通滤板的表里两侧的连通孔。
CN200980137327.0A 2008-09-26 2009-09-17 膜滤芯 Active CN102164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7491A JP5361312B2 (ja) 2008-09-26 2008-09-26 膜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247491 2008-09-26
PCT/JP2009/004665 WO2010035436A1 (ja) 2008-09-26 2009-09-17 膜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654A CN102164654A (zh) 2011-08-24
CN102164654B true CN102164654B (zh) 2014-10-08

Family

ID=42059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7327.0A Active CN102164654B (zh) 2008-09-26 2009-09-17 膜滤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77303B2 (zh)
EP (1) EP2332636B1 (zh)
JP (1) JP5361312B2 (zh)
CN (1) CN102164654B (zh)
ES (1) ES2629465T3 (zh)
WO (1) WO2010035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0712B2 (ja) * 2009-03-31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における膜エレメント
TWI428168B (zh) * 2011-09-27 2014-03-01 Wang Yung Chuan Lee Anti - fouling device for membrane filter
CN103785296A (zh) * 2012-11-01 2014-05-14 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膜单元及膜生物反应器
WO2014191299A1 (de) * 2013-05-30 2014-12-04 Napt - New Advanced Process Technology Ag Keramikelement für eine fluidtrennvorrichtung
JP6896772B2 (ja) * 2016-06-08 2021-06-30 フェート・エンフェー (フラームス・インステリング・フーア・テクノロジシュ・オンダーゾエク・エンフェー) 予備成形されたシート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膜支持体
CN109718669A (zh) * 2019-02-25 2019-05-07 威孔过滤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板式滤芯及应用该板式滤芯的过滤机
CN110479107B (zh) * 2019-09-09 2023-11-24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westernblot敷育洗膜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5408A1 (de) 1979-02-15 1980-08-21 Daicel Chem Semipermeables membranelement
JPS62204802A (ja) * 1986-03-04 1987-09-09 Sanki Eng Co Ltd 膜分離装置
JPH0639250A (ja) 1992-07-23 1994-02-15 Kubota Corp 濾過エレメント
US5651888A (en) * 1992-12-16 1997-07-29 Kubota Corporation Filtration membrane cartridge
JP2897799B2 (ja) 1992-12-16 1999-05-31 株式会社クボタ 濾過膜モジュール
JP3255821B2 (ja) 1995-04-14 2002-02-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浸漬型膜カートリッジ
JPH09299969A (ja) 1996-05-20 1997-11-25 Kubota Corp 水処理用平板型膜分離体
EP1341597A1 (en) * 2000-12-04 2003-09-10 Kubota Corporation Multistage immersion type membrane separator and high-concentr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using same
JP3815996B2 (ja) * 2001-10-12 2006-08-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平板状膜カートリッジ
JP4199976B2 (ja) 2002-09-30 2008-12-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JP200726838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Kubota Corp 膜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JP2008073680A (ja) * 2006-09-22 2008-04-03 Membrane-Tec Co Ltd 濾過用カートリッジ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17358A 2003.04.22
JP特开2007-268388A 2007.10.18
JP特开2008-73680A 2008.04.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29465T3 (es) 2017-08-09
CN102164654A (zh) 2011-08-24
US20110163025A1 (en) 2011-07-07
EP2332636A1 (en) 2011-06-15
WO2010035436A1 (ja) 2010-04-01
EP2332636A4 (en) 2012-05-02
US8377303B2 (en) 2013-02-19
JP5361312B2 (ja) 2013-12-04
EP2332636B1 (en) 2017-05-03
JP2010075850A (ja)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4654B (zh) 膜滤芯
KR101746248B1 (ko) 적하-방지 특징부를 구비한 필터 카트리지
CN102209584B (zh) 间隔保持构件、膜元件及浸渍式膜分离装置
KR102020787B1 (ko) 수처리용 평판형 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용 필터모듈
KR20120073313A (ko) 침투 관개 방법, 침투 관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7048778A (ja) サクションフィルタ及び燃料供給装置
CN102164655B (zh) 膜滤芯
US9889393B2 (en) Filtration apparatus
KR102455788B1 (ko) 수처리용 평판형 필터, 필터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오폐수 처리시스템
WO2015072400A1 (ja) 散気管及び散気管の洗浄方法
WO2017061141A1 (ja) 濾過ユニット
CN213895360U (zh) 一种净水器
AU2010201007A1 (en) Membrane cartridge in immersion type membrane separation apparatus
JP6068519B2 (ja) 散気管及び散気管の洗浄方法
JP4920712B2 (ja)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における膜エレメント
US20080257838A1 (en) Cartridge based filter assembly for use in removing sub micronic particles from fluids
CN103768843B (zh) 一种具有明暗流同步出液结构的隔膜滤板
JP2012179033A (ja) 内部式濾過装置
CN214167467U (zh) 一种mbr平板膜水处理装置
CN216275612U (zh) 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用强排水装置
KR101561412B1 (ko) 역 세척방식을 구비한 여과장치
CN103480277A (zh) 一种介电电泳平板渗透膜组件
CN211216192U (zh) 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及过滤装置
CN208642334U (zh) 用于平板膜元件的支撑板及平板膜元件
CN107792933B (zh) 一种模块化全方位曝气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