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1483B -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1483B
CN102471483B CN201080035261.7A CN201080035261A CN102471483B CN 102471483 B CN102471483 B CN 102471483B CN 201080035261 A CN201080035261 A CN 201080035261A CN 102471483 B CN102471483 B CN 102471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acid
resin
nylon
carboxyl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5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1483A (zh
Inventor
约翰·F·布津考伊
里恩·蒙斯特
查理·理查德·兰格里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ista Textiles UK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58640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7148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filed Critical Invista Technologies SARL Switzerland
Publication of CN102471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1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文的公开涉及聚合物如尼龙66,其具有低黄度和出色的白度保持性,用于其中分子量上的增加是不适宜的熔体挤出和注射模塑中的应用。该聚合物是采用按重量计150至300ppm的量的磷化合物内含物,例如,次磷酸钠(SHP)内含物制备的。在聚合起始时添加的“封端”添加剂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或琥珀酸的添加剂的存在,有效地减轻了不适宜的分子量增加。

Description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232,631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引用美国临时申请号61/232,631以其全部内容结合在此。
发明领域
本文的公开涉及改性的尼龙聚合物模塑树脂的制备,并且涉及这种树脂在熔体注射模塑系统中的用途。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熔融之前以及在熔融状态下的持续时间内存在树脂含水量上的变化的模塑过程中所使用的尼龙树脂。
发明背景
由美国专利号6,191,251(R.U.Pagilagan并且转让给Du Pont)已知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通过使用磷化合物降低初始黄度并改善聚酰胺组合物的颜色稳定性,同时通过去活化磷化合物的催化效应避免了聚酰胺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在分子量上显著地增加。Pagilagan公开涉及由氨基酸或二胺与二酸制备聚酰胺组合物,包括在以下各项的存在下聚合至少一种形成聚酰胺的反应物,或者将以下各项引入至聚酰胺熔体中:(a)选自以下各项的不具有直接碳-磷键的亚磷化合物:(1)亚磷酸,(2)亚磷酸盐,其选自第IA和IIA族、锰、锌、铝、氨以及烷基和环烷基胺和二胺的亚磷酸盐,以及(3)亚磷有机酯,它在水的存在下经过水解形成无机亚磷酸或盐;以及(b)第IA族碱,选自氢氧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醇盐和氢化物。
类似地,由美国专利号5,929,200(R.U.Pagilagan并且转让给Du Pont)已知一种用于制备聚酰胺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以下各项的存在下聚合至少一种形成聚酰胺的反应物以形成尼龙6、11、12、66、69、610、612或其共聚物,或者将以下各项引入至聚酰胺熔体中:选自以下各项的亚磷化合物:(1)亚磷酸;(2)亚磷酸盐,其选自第IA和IIA族金属、锰、铝、氨、以及烷基和环烷基胺和二胺的亚磷酸盐;和(3)亚磷有机酯,它在水的存在下经过水解形成无机亚磷酸或盐;以及(b)多价金属化合物,其选自第IIA族金属、锌或铝的羧酸盐和水溶性化合物。
已知可以在模塑和挤出应用中使用的聚酰胺树脂在储存时经历不合乎需要的颜色积累(即,黄度上的增加)以及在随后的熔融处理过程中显著的分子量增加。类似地,已知传统上不添加颜料(例如,二氧化钛白色颜料)而制备聚酰胺树脂时,这种树脂展现出初始颜色的黄度程度的变化,黄度随时间的增加。在随后的熔融处理操作过程中暴露至高温促使增加黄度。在模塑和挤出应用的过程中,树脂会以回收物料的形式经历反复熔融,这通常导致模塑的或挤出的树脂展现出增加的黄度。因此,考虑到用于这些树脂的延长储存时间,以及在模塑和挤出过程中反复熔融的潜在可能,对于与已知树脂相比最初及随时间表现出保持较少黄色外观的改进的聚酰胺树脂存在需要。
降低聚酰胺中的黄度的已知方式是使用特定的磷化合物添加剂。这种磷化合物是用于聚酰胺的颜色稳定剂,并且被认为减少氧化和热降解的程度。然而,这些磷化合物也起聚合(聚酰胺化)催化剂的作用。当经历挤出机或模塑机中的熔融温度时,含有这些充当聚合催化剂的磷化合物的聚酰胺经历迅速聚合。该聚合导致如通过增加的相对粘度(RV)所测得的分子量上的增加。当将再熔融的聚酰胺树脂干燥至低水分(H2O)含量的条件时,RV增加尤其迅速。作为结果,观察到聚合物分子量上的增加和减少的聚酰胺熔体流。在模塑和挤出应用中,聚酰胺熔体流上的这种减少是不合乎需要的。
用以降低聚酰胺中的黄度的已知磷化合物添加剂包括:亚磷酸、它们的盐以及它们的有机酯。这些磷酸的实例包括:次磷酸、正磷酸、焦磷酸和二磷酸。
此外,已知可以使特定磷化合物对聚酰胺聚合过程的催化效果减少或完全停止。已知可以经由特定碱例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使用控制特定磷化合物在聚合物中的催化效果的去活化或降低。
同样已知在聚酰胺中可以使用多价金属化合物减少或完全停止特定磷化合物对聚酰胺聚合过程的催化效果。该催化剂去活化效果得自以下各项的使用:亚磷酸的多价金属盐、乙酸盐、硬脂酸盐和水溶性卤化物,并且包括以下金属:钙、锌、钡、锰和铝。
同样已知,例如,通过六亚甲基二胺与己二酸的聚合制备的聚酰胺材料的分子量可以通过起链终止剂作用的材料的加入控制。在例如在Jacobs和Zimmerman的聚合工艺(Polymerization Processes)中的“第12章:尼龙6,6和相关的聚酰胺的制备(Chapter 12:Preparation of 6,6-Nylon andRelated Polyamides)”,由Charles Schildknect编辑,John Wiley&Sons,(1977),第443-444页公开了:在尼龙66聚合(未提及催化剂)过程中分子量控制的传统路线是通过单官能胺或酸的添加进行,这种材料据称起降低所制备聚酰胺的平均分子量的链终止剂的作用。乙酸据称是通常使用的链终止剂。
综上所述已知实践,对于聚酰胺聚合,至少在磷化合物不存在的情况下,链终止剂的使用可以起控制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的作用。当基于磷的抗黄化剂存在时,仅显示了通过将尼龙树脂中存在的磷化合物的催化效果去活化,从而提供防止聚合物在随后的熔融处理过程中分子量增加。作为结果,对尼龙树脂提供的磷化合物的量受到所需要的催化剂去活化的量所限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需要是在聚合物中包含去活化材料。催化剂去活化的方法最终与磷化合物提供初期黄度和改善颜色稳定性的有益效果竞争。
虽然对在模塑过程中所使用的尼龙树脂提供热稳定性和耐发黄性的目标是公知的,使用磷化合物实现该目标的方式还与树脂的含水量变化不一致。如果不管储藏条件如何,能够将所有的树脂均匀地保持在恒定的含水量下,将不存在熔融状态下分子量随时间积累的问题。然而,不变含水量的条件实践上对于模塑和挤出应用中存在的树脂从未存在。通常,在熔融之前并且也在熔融状态下的持续时间期间内存在树脂水分水平上的变化。通常模塑和挤出过程中尼龙树脂的用户“过分干燥”它们的聚合物。过分干燥的聚合物具有低含水量,这与用于保持高稳定性和白度的亚磷化合物的催化作用结合,推动聚合物的分子量过高。从而,高于所需的或者甚至是难以预计的熔体粘度情况存在,并产生归因于熔体流问题的模塑缺陷。
在本领域中对于可以按照可预测并可重复的方式加工而与在先熔融历程和水分含量无关的尼龙模塑树脂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具有作为亚磷化合物的添加的结果的低黄度和出色的白度稳定性,以及具有在熔体(或流体)状态下可预测的分子量积累的尼龙模塑树脂是适宜的。
发明概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公开涉及一种改性尼龙聚合物,所述改性尼龙聚合物包含:
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是以按每百万克聚合物计占10至50,优选10至17摩尔的量提供至所述聚合物中的;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是次磷酸钠;并且
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公开涉及上述改性尼龙聚合物,所述改性尼龙聚合物包含由乙酸构成的第二添加剂,所述乙酸的量按重量计为600至3000,优选600至1000pp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公开涉及包含聚己二酰己二胺的上述改性尼龙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处于流体状态的注射模塑树脂提供至注射模塑机的系统,所述注射模塑树脂优选为尼龙聚合物,所述系统包括:
a.提供优选的尼龙聚合物模塑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聚合物模塑树脂含有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种优选的磷基聚合催化剂和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种优选的低级羧酸封端添加剂,
b.通过添加足以实现固体至流体状态转变的热量使所述树脂熔化,以及
c.将处于流体状态的所述树脂传送至注射模塑机的所述模腔。
在上述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模塑树脂选自尼龙树脂,优选尼龙6,6,并且所述至少一种聚合催化剂选自聚酰胺化催化剂,并且所述至少一种封端添加剂选自,优选地,低级一元和二元羧酸。
在上述系统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聚合催化剂是次磷酸钠,并且所述至少一种封端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公开涉及一种将处于流体状态的尼龙注射模塑树脂提供至注射模塑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所述尼龙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树脂具有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以及按重量计低于0.15%,优选低于0.1%的水含量,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尼龙树脂含有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种优选的磷基聚酰胺化催化剂以及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种优选的低级羧酸封端添加剂,
b.通过添加足以实现固体至流体状态转变的热量而使所述尼龙树脂熔化,其中流体状态的尼龙树脂的特征在于,第二相对粘度(RV)相对于所述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的增加量少于16个,优选少于13个,并且更优选少于10个RV单位,以及
c.将处于流体状态的所述尼龙树脂传送至注射模塑机的所述模腔中。
在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聚合催化剂选自聚酰胺化催化剂,并且所述至少一种封端添加剂优选选自,低级的一元羧酸。
在上述方法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聚合催化剂是次磷酸钠,并且所述至少一种封端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详述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以下详细描述含有很多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对以下细节做出的很多修改和变更在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范围之内。
因此,给出以下实施方案而没有一般性的任何丧失,并且不强加限制于任何的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在更详细描述本公开之前,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因为这种实施方案可以变化。还应明白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不意图进行限制,因为本公开的范围将仅通过后附权利要求所限制。
已经发现具有低黄度和出色的白度保持性的聚酰胺聚合物,尤其是尼龙66可以通过基于磷的抗发黄剂如次磷酸钠(SHP)以按重量计150至300ppm的量在聚合之前或聚合的过程中的加入而制备。该尼龙聚合物与可以相比较的不带有SHP或者带有显著更低量的SHP的尼龙聚合物相比更迅速经历分子量增加。分子量增加被认为归因于由SHP在尼龙聚合(聚酰胺化)过程中形成的磷酸盐物种的催化效应。对于熔体挤出和注射模塑的工业应用,这种在分子量上相对迅速的增加是不合乎需要的。
还发现在聚合的起始时加入的“低级”,即,C1-C4一元或二元羧酸如乙酸、丙酸、苯甲酸或琥珀酸“封端”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轻所观察到的使用有效量的SHP制备的尼龙66的分子量增加。发现SHP改性的尼龙66中“封端”添加剂的特别有效量为10至50,优选10至17摩尔/以重量计每百万克的最终聚合物。在乙酸的情况下,相对于最终聚合物质量,该量等于600至3000ppm,优选600至1000ppm。
本文的实施方案的尼龙聚合物可以主要包含脂族聚酰胺。换言之,重复的酰胺基基本上由脂族基团连接。在本文中,术语“形成酰胺的部分”用于指代二酸、二胺或内酰胺基团。例如,尼龙66的形成酰胺的部分衍生自以下单体:六亚甲基二胺(HMD)和二羧酸单体己二酸;并且该聚合物被称为聚己二酰己二胺。
对于熔体挤出和注射模塑的工业应用,尼龙66的熔体流特性非常好。已知尼龙66的晶体熔点在265℃处相当尖锐,并且在270℃至300℃观察到良好的流动性。还知道熔融状态下的尼龙66在用于加工的这些温度下偏离牛顿行为。这种行为意指当注射压力(剪切力)或注射速度(剪切速度)增加时,熔体粘度显著降低。作为结果,发现随这些注射模塑变量增加,熔体变得更易流动。也已知熔体流的尼龙66温度相关性降低粘度,并且从而用来随温度增加提高流动性。这些复杂的流体流关系成为注射模塑过程中熔体流行为的杠杆点。因此,需要对尼龙66流体流作为其代表测量值为相对粘度RV的分子量的函数的可以预测的并且可以调节的控制。
本文公开的方法中可以使用的其他尼龙聚合物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通过二酸与二胺或其盐的缩合获得的聚酰胺,作为内酰胺或氨基酸缩合产物的聚酰胺,以及通过ω-氨基腈或二胺与二腈的混合物在水的存在下的反应制备的聚酰胺。
可以使用由一种二胺和一种二酸的缩合获得的均聚酰胺以及由两种以上二胺与一种或多种二酸的混合物,或者两种以上二酸与一种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的缩合获得的共聚酰胺。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聚酰胺的混合物。包括己二酸、癸二酸、辛二酸、十二烷二酸、壬二酸、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二酸是更有用的。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包括六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和2-甲基五亚甲基二胺的二胺。
也可以使用由氨基羧酸或其相应的内酰胺或共聚酰胺与二胺和二酸形成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包括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庚内酰胺(enantholactam)、ω-氨基十一烷酸和氨基十二烷酸的具有6-12个碳的氨基羧酸或相应的内酰胺。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尼龙聚合物可以,另外,并且任选地包含添加剂,如:阻燃剂、润滑剂、颜料和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抗氧化剂、增塑剂、热稳定剂、紫外线稳定剂、成核剂、增韧剂和增强剂。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尼龙聚合物的制备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聚合方法完成。例如,这种方法包括间歇高压釜或非连续方法,以及连续或CP方法。
根据传统的间歇式高压釜方法,将由水中的等摩尔量的二酸和二胺形成的40-60%聚酰胺盐溶液装入至在130-160℃的温度和240至690kPa绝对压力的压力下操作的预蒸发器容器中,在其中将聚酰胺盐溶液浓缩至70-80%。将该浓缩的溶液转移至高压釜,其中随容器中的压力上升到1100至4000kPa绝对压力继续加热。将蒸汽释放直至批料温度达到220-260℃。之后将压力缓慢地(在20-60分钟内)降低至约少于110kPa绝对压力。聚合物分子量由该阶段下的保持时间和压力控制。盐浓度、压力和温度可以依赖于所处理的特定聚酰胺变化。在所需的保持时间之后,接下来将聚酰胺挤出为线料、冷却并切割为粒料(也称为粒料)。
在该间歇方法中,可以将磷化合物或羧酸添加剂在聚合之前引入(即,引入到至少一种形成聚酰胺的反应物的溶液中),或者可以将其在聚合过程中的任意点引入,或者甚至可以在聚合后引入(即,通过使用传统的混合设备如挤出机将磷化合物和羧酸合并至聚酰胺熔体中)。可以将磷化合物和羧酸添加剂分别引入或全部一次性引入。作为用于抗氧化和热降解的保护方式,在聚合方法的早期提供磷化合物和羧酸添加剂,如在聚合方法开始时。可以将可能是固体形式的添加剂照原样作为固体或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
至少从美国专利号3,113,843中W.H.Li的公开,连续聚合(CP)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在连续方法中,将聚酰胺盐溶液转移至预蒸发器/反应器中,其中将盐溶液在1350至2000kPa绝对压力和200-260℃下浓缩至85-90%,产生低分子量聚合物。之后将低分子量聚合物排出至闪蒸器,其中将压力缓慢地降低至低于100kPa绝对压力,并且将其排出至保持为低于大气压力和在270-300℃的温度下的容器中以实现水的移除并且促进进一步的分子量增加。之后将聚酰胺熔体挤出为线料、冷却并且切割为粒料。
如在间歇方法中,可以在该方法的过程中的任意点,包括聚合后将磷化合物和羧酸合并(即,通过将它们合并至聚酰胺熔体中等)。然而,对于最大化抗氧化性和热防护,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在聚合之前提供磷化合物和羧酸添加剂,或者尽可能早地提供是更适宜的。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和本公开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虽然也可以将任何类似于或等价于本文所描述的那些的方法和材料用于本公开的实践或测试,但是现在描述优选的方法和材料。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专利意在公开并描述与所引用的出版物有关的方法和/或材料。任何出版物的引用以其在申请日之前的公开为准,并且不应被理解为承认本发明没有资格依靠在先公开先于这些出版物。此外,所提供的出版日期可能与需要被独立地证实的真实出版日期不同。
如同在阅读本公开时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本文所描述和示例的每个单独实施方案具有分立的组分和特征,所述组分和特征可以容易地与其它数个实施方案的任何一个的特征分离或与其组合而不离开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任何所述方法可以按照所记述的事件顺序或者逻辑上可能的任何其它顺序进行。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将使用(除非另外指出)化学技术等,它们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这些技术在文献中被充分描述。
给出下列实施例以便提供给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如何进行本文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本文公开并要求保护的组合物和化合物的完整的公开和描述。已经做出努力确保对于数字(例如,量、温度等)的准确性,但是应当计入一些误差和偏差。
除非另外指出:份为重量份,温度以℃为单位,并且压力以kPa绝对压力计。标准温度和压力被定义为25℃和101kPa(1个大气压)。
在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之前,应当理解,除非另外指出,本公开不限于特定材料、试剂、反应材料、制造工艺等,因此可以变化。还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案的目的而使用,而并不是意图限制。在本公开中还可能的是,在逻辑上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按不同顺序执行各步骤。
如本文所使用的,对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两者,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因此,例如,所提及的“添加剂”包括多种添加剂。在这个说明书中及其后面的权利要求中,参考将被定义为具有以下含义的若干术语,除非相反的意图是明显的。
测试方法
如本文所使用的,以下术语和测试步骤定义如下:
熔点(MP)。小样品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ASTM D3417)中的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放热峰。
相对粘度(RV)。相对粘度是将甲酸中的聚合物溶液粘度与甲酸本身的粘度相比较(ASTM D-789)。使用甲酸中溶解的尼龙66以提供8.4重量%溶液在25℃下获得在本说明书中报告的测试结果。
熔体粘度(MV)。树脂的熔体流特性的指标,以帕斯卡秒(Pa.sec)为单位测得,用Kayeness Capillary Rheometer在280℃在恒定流速的条件下测量。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材料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ASTM 4065)上的加热过程中在硬玻璃质相与橡胶相之间出现的阻尼峰。
分子量。除非另外指出,所有分子量作为数均分子量给出。
黄度指标(YI),通常使用来自Hunter Lab的光谱仪(例如,用于粗糙样品的Model D25LT)根据ASTM D1925测量。YI是由树脂所展现的黄度程度的度量。更正的YI值对于尼龙树脂表示更加黄色的外观。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实施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且不应被这样解释。应该注意本文中可能用范围形式来表达比率、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应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使用这样的范围形式,并且因此,应该用灵活的方式将其解释为不仅仅包括作为范围的界限而明确提及的数值,而且包括在那个范围内的所包含的所有单个数值或子范围,如同每个数值和子范围被明确的提及一样。举例来说,“约0.1%至约5%”的浓度范围应当被解释为:不但包括明确提及的浓度约0.1重量%至约5重量%,而且也包括所指出的范围内的单个浓度(例如,1%、2%、3%和4%)和子范围(例如,0.5%、1.1%、2.2%、3.3%和4.4%)。术语“约”可以包括所修饰的一个或多个数值的±1%、±2%、±3%、±4%、±5%、±8%或±10%。此外,短语“约‘x’至‘y’”包含“约‘x’至约‘y’”。
在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说明中进行以下实验。首先,根据已知聚合方法在间歇式高压釜中制备封端的尼龙66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放入添加剂次磷酸钠(SHP),并且以在最终的聚合物中获得按重量计180ppm的量提供。在本文中封端意指在间歇式高压釜中聚合的过程中,尼龙聚合物的自由胺末端的固定部分与羧酸官能化化合物,例如,乙酸接触。封端含量对应于最终聚合物中按重量计600ppm乙酸。将该封端的聚合物从高压釜排出,并且用已知方法将其处理为线料并且将其造粒以形成均匀的粒料或颗粒。将这些聚合物颗粒干燥至0.12重量%的含水量。对干燥后的粒料进行RV测量。将样品的测量粒料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在280℃下熔化,并且保持在该温度5分钟。之后将聚合物从粘度计挤出并且再次对其进行RV测量。记录熔化之前和之后RV测量值之差。该差别为(55.0-47.0)=8个RV单位。
以相同的方式在间歇式高压釜中制备相同的不封端的尼龙聚合物。将添加剂次磷酸钠(SHP)在聚合过程中放入并且以在最终的聚合物中获得按重量计180ppm的量提供。不提供胺封端羧酸。以相同的方式将该聚合物造粒以形成均匀的粒料,并且将其干燥至0.12重量%的含水量。对干燥后的粒料进行RV测量。将样品的测量粒料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在280℃下熔化,并且保持在该温度5分钟。之后将聚合物从粘度计挤出并且再次对其进行RV测量。记录熔化之前和之后RV测量值之差。该差别为(72.5-49.1)=23个RV单位。
对于带和不带封端羧酸的含有亚磷化合物稳定剂的尼龙聚合物所观察到的RV增加上的这个差别对应于当保持在熔融温度下时分子量积累上的差别。据认为将尼龙聚合物胺封端移动可获得的最终平衡分子量,而不使SHP对在熔体中积累分子量的催化效果失活。
除了乙酸之外,其他一元羧酸也是有效的封端剂,例如,丙酸和苯甲酸。二羧酸琥珀酸也是合适的,因为它形成稳定的环状酰亚胺结构,有效地移除第二羧酸官能。
虽然本文已经公开了多个方面和实施方案,其他方面和实施方案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文所公开的多个方面和实施方案是用于示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由以下权利要求所指出的真实范围和精神。

Claims (13)

1.一种由溶液形成的改性聚酰胺,所述溶液由至少一种形成聚酰胺的反应物组成,其中将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在聚合之前或聚合过程中引入至所述溶液中,或者在聚合后引入至聚酰胺熔体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是磷基聚合催化剂并且以足以产生按所述聚酰胺的重量计为150至300ppm的量提供;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是低级羧酸封端添加剂并且以足以产生按每百万克所述聚酰胺计为10至50摩尔的量提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是次磷酸钠;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以足以产生按每百万克所述聚酰胺计为10至17摩尔的量提供。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由乙酸构成,且以足以产生按所述聚酰胺的重量计为600至3000ppm的量提供。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由乙酸构成,且以足以产生按所述聚酰胺的重量计为600至1000ppm的量提供。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酰胺,所述改性聚酰胺包括聚己二酰己二胺。
6.一种用于将处于流体状态的尼龙聚合物注射模塑树脂提供至注射模塑机的模腔中的系统,所述系统由以下各项组成:
a.提供尼龙聚合物模塑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聚合物模塑树脂含有至少一种磷基聚合催化剂和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所述磷基聚合催化剂以足以产生按所述聚合物的重量计为150至300ppm的量提供,并且所述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以足以产生按每百万克所述聚合物计为10至50摩尔的量提供,
b.通过添加足以实现固体至流体状态的转变的热量而使所述树脂熔化,以及
c.将处于流体状态的所述树脂传送至注射模塑机的所述模腔中。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模塑树脂选自尼龙6,6树脂,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磷基聚合催化剂选自聚酰胺化催化剂,并且所述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选自C1-C4一元和二元羧酸。
8.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磷基聚合催化剂是次磷酸钠,并且所述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9.一种用于将处于流体状态的尼龙注射模塑树脂提供至注射模塑机的模腔中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提供所述尼龙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树脂具有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以及按重量计低于0.15%的水含量,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尼龙树脂含有至少一种磷基聚酰胺化催化剂,以及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所述磷基聚酰胺化催化剂以足以产生按所述树脂的重量计为150至300ppm的量提供,并且所述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以足以产生按每百万克所述树脂计为10至50摩尔的量提供,
b.通过添加足以实现固体至流体状态的转变的热量而使所述尼龙树脂熔化,其中流体状态的尼龙树脂的特征在于,第二相对粘度(RV)相对于所述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的增加量少于16个RV单位,以及
c.将处于流体状态的所述尼龙树脂传送至注射模塑机的所述模腔中。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流体状态的尼龙树脂的特征在于,第二相对粘度(RV)相对于所述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的增加量少于13个RV单位。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流体状态的尼龙树脂的特征在于,第二相对粘度(RV)相对于所述第一相对粘度(RV)测量值的增加量少于10个RV单位。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选自C1-C4一元和二元羧酸。
13.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磷基聚酰胺化催化剂是次磷酸钠,并且所述至少一种C1-C4羧酸封端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苯甲酸和琥珀酸。
CN201080035261.7A 2009-08-10 2010-08-06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Active CN102471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263109P 2009-08-10 2009-08-10
US61/232,631 2009-08-10
PCT/US2010/044711 WO2011019604A1 (en) 2009-08-10 2010-08-06 Improved nylon resins and proc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1483A CN102471483A (zh) 2012-05-23
CN102471483B true CN102471483B (zh) 2014-03-19

Family

ID=4358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5261.7A Active CN102471483B (zh) 2009-08-10 2010-08-06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01900B2 (zh)
EP (1) EP2464679B1 (zh)
JP (1) JP5800811B2 (zh)
KR (1) KR20120056254A (zh)
CN (1) CN102471483B (zh)
WO (1) WO20110196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009B (zh) * 2013-05-01 2018-07-03 英威达纺织(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均一颗粒的聚酰胺铸造
CN105764961A (zh) 2013-08-01 2016-07-13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
WO2015060829A1 (en) 2013-10-22 2015-04-3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nylon 6
WO2015060827A1 (en) * 2013-10-22 2015-04-3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Methods an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nylon 6,6
CN105658616A (zh) 2013-10-25 2016-06-08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产生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6536633A (zh) 2014-05-30 2017-03-22 奥升德高性能材料公司 低磷低色度的聚酰胺
CN104558587B (zh) * 2015-01-30 2017-07-28 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稳定尼龙6及其制备方法
EP3263639A1 (en) * 2016-06-27 2018-01-03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Use of an additive composi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condensation polymers
TW201811976A (zh) 2016-08-08 2018-04-01 美商堤康那責任有限公司 用於散熱器之導熱聚合物組合物
WO2019067517A1 (en) 2017-09-28 2019-04-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O2020041259A1 (en) * 2018-08-20 2020-02-2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Method of recycling high relative viscosity nyl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5829A (en) * 1968-03-11 1971-07-27 Ici Ltd Polyamides
EP0697429A2 (en) * 1994-08-17 1996-02-21 Toray Industries, Inc. Copolymerized polyamid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EP1870436A1 (en) * 2005-04-13 2007-12-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amide-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3843A (en) * 1959-01-27 1963-12-10 Du Pont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vapor from a viscous material such as molten polymer
JPS63131021A (ja) * 1986-11-11 1988-06-03 リチヤ−ド ア−ル.ラスボ−ン 標識角位置測定航法装置
JPH0796645B2 (ja) * 1989-07-24 1995-10-1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H0768453B2 (ja) * 1989-08-17 1995-07-26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612348B2 (ja) * 1989-10-12 1997-05-21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芳香族コ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2741795B2 (ja) 1993-02-18 1998-04-22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ゥ・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色と加工性が改善されたポリア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9500807T3 (de) 1994-02-16 2005-09-15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Wilmingto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amiden mit verbesserter färbung und verarbeitung
JP3232929B2 (ja) * 1995-01-23 2001-11-26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H08311198A (ja) * 1995-05-24 1996-11-26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芳香族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JP3367276B2 (ja) * 1995-05-31 2003-01-1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の製造方法
US5824763A (en) 1995-08-25 1998-10-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ylon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flow
JP3658844B2 (ja) * 1996-03-26 2005-06-0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酸化物超電導線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酸化物超電導撚線および導体
JP4179703B2 (ja) * 1998-07-30 2008-11-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US6759505B2 (en) * 2000-09-30 2004-07-0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ingle-phase or multi-phase continuous polyamide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DE50207620D1 (de) * 2001-11-15 2006-09-07 Ems Chemie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Polyamidformmasse
DE10392906B4 (de) * 2002-07-10 2017-01-1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olyamid-Zusammensetzung
US20090149590A1 (en) * 2005-09-29 2009-06-11 Nilit Ltd. Modified Polyamides, Uses Thereof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20110028628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eat resist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s having high amine en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5829A (en) * 1968-03-11 1971-07-27 Ici Ltd Polyamides
EP0697429A2 (en) * 1994-08-17 1996-02-21 Toray Industries, Inc. Copolymerized polyamid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EP1870436A1 (en) * 2005-04-13 2007-12-26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amide-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4679B1 (en) 2018-04-04
US8501900B2 (en) 2013-08-06
EP2464679A1 (en) 2012-06-20
US20110190442A1 (en) 2011-08-04
EP2464679A4 (en) 2013-05-01
WO2011019604A1 (en) 2011-02-17
CN102471483A (zh) 2012-05-23
KR20120056254A (ko) 2012-06-01
JP5800811B2 (ja) 2015-10-28
JP2013501848A (ja) 201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483B (zh) 改进的尼龙树脂和方法
RU2429260C2 (ru) Полиамидная формовоч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полиамидной формовочн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EP1943291B1 (en) Hydrolysis resist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EP2726537B1 (en) Branched polyamide with different blocks
JP5531409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US20230250232A1 (en)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amides and CoPolyamides with Uniform RV and Low Gel Content
US20170081472A1 (en) Production of polyamides by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 in a kneader
JP2012503696A (ja) 変性ポリアミド、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ポリアミドから得られる物品
KR101008819B1 (ko) 용융 가공가능한 폴리아마이드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05940043B (zh) 聚酰胺或聚酰胺组合物的造粒方法
US8629237B2 (en) Simplified production of nylon-6
US20100227973A1 (en) Low viscosity polyamides
JP6902092B2 (ja) 低レベルのポリアミド66コモノマーを含有するポリアミド6樹脂
MXPA02007121A (es) Procedimiento de extension de cadenas de poliamida y producto relacionado de poliamida.
US7875353B2 (en) Multilayered pellet and molded resin
JP2001081189A (ja) ナイロン6又はその共重合体
CN112322034A (zh) 一种耐黄变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252987A (ja) ポリアミドの固相乾燥および固相重合方法
JPH08231711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
JP7249738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ペレ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7004016A (zh) 一种低凝胶含量的尼龙6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50052862A (ko) 중축합에 의해 폴리아미드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20230106167A (ko) 폴리아미드 프리폴리머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JP2008189939A (ja) ポリアミドの固相重合方法
JP2002030148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繊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t Gallen

Patentee after: INVIST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t Gallen

Patentee before: Invenst Technology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5

Address af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atentee after: INVISTA Textile Co. Ltd (UK)

Address before: St Gallen

Patentee before: INVISTA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