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0602B -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0602B
CN102470602B CN201080033221.9A CN201080033221A CN102470602B CN 102470602 B CN102470602 B CN 102470602B CN 201080033221 A CN201080033221 A CN 201080033221A CN 102470602 B CN102470602 B CN 102470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support
support belt
bracing
endless conveyor
strutt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32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0602A (zh
Inventor
D·吉莱
P·安德勒
D·穆佐里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SA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SA filed Critical Sidel SA
Publication of CN102470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0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0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06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8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B65G17/42Attaching load carriers to traction elements
    • B65G17/44Attaching load carriers to traction elements by means excluding relative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73Grippers
    • B29C49/42085Grippers holding inside the ne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93Transporting apparatus, e.g. slides, wheels or conveyors
    • B29C49/42095Rotating wheels or st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预型件(12)的加热单元中传送至少一预型件(12)的传送装置(10),所述传送装置(10)包括传送带,传送带包括至少:主牵引带(14a),主牵引带与转动元件(16a、16b)进行配合;和副支撑带(14b),副支撑带与主牵引带(14a)通过连接部件(24)相连在一起移动,至少一用于支撑至少一预型件(12)的支撑装置(34)通过附接部件(36)在副支撑带上附接。

Description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涉及在预型件加热单元中传送至少一预型件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至少一循环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被带动移动,
-用于带动传送带的至少两转动元件,每个转动元件围绕一轴转动安装和至少两转动元件与传送带进行配合以按闭环路径带动传送带移动,
-至少一用于支撑至少一预型件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传送带相连在一起移动和用于承载预型件。
本发明涉及用热塑性材料制的容器或中空体如细颈瓶、长颈瓶等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为制造这类容器,首先通过注射实施预型件,特别是采用热塑性材料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
预型件继而用于进行热调节,即在包括至少一炉的加热单元中进行加热,继而预型件能够借助至少一压力流体被转变,特别是通过利用吹制机进行吹制或拉伸吹制进行转变,从而允许获得最终容器。
通过注射获得的预型件通常具有管状的柱形主体,该主体在其轴向端部之一是封闭的和在其另一端部通过一颈部延伸,颈部也是管形的。
为能够进行这种吹制操作,需要的是:预型件主体被提升到超过热塑性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的温度。
为此,通过借助循环传送装置使预型件在炉内部沿加热路径行进,进行对预型件的加热。
炉包括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例如由红外辐照灯构成,红外辐照灯布置在整个加热路径或部分加热路径上,预型件的主体通过输送装置被移动到红外辐照灯前并且同时通常使其自转。
每个预型件通常通过相关联的支撑装置在传送装置上保持,支撑装置包括夹持部件。
已知地,预型件传送装置包括循环链,循环链通过机动部件在炉内按闭环路径被带动移动。
链由一系列链环组成,这些链环彼此间两两地通过一轴承连接,以使得链组成一系列铰接的链环。链一方面能够沿所述环路被带动,和另一方面能够将该运动传输给与链相连接和链所支撑的预型件支撑装置。
每个预型件支撑装置与链相连而随链一起移动,每个预型件支撑装置与链的至少一相关链环相固连安装。
预型件支撑装置沿着链并置,并尽可能地相互靠近,以便对于给定长度,链承载最多预型件,以优化链的长度——附带地炉的长度、与所加热预型件的数目之间的比,这全都是出于对产量和效率的考量。
然而,即便链是令人满意的传送部件,但链仍具有某些弊端。
实际上,由链承载的支撑装置的最大数目决定间距,所述间距取决于链的链环、特别是轴距,即两相继链环的轴承分隔的距离。
两相继支撑件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值因而受到必须遵循最小长度例如40毫米的限制,以保证对于链来说足够的强度。
不过已观察到:当预型件每个之间的间距减小时,这些预型件的加热质量得到改善。
此外,链的铰接链环的相对运动是造成链磨损、尤其轴承磨损的源由。通过对链进行润滑来局部地限制这种磨损是可能的。
然而,对链进行润滑一方面要求频繁的维护和保养操作,这代价不菲,和另一方面,由于润滑剂在炉内喷溅的风险,对链的润滑是预型件污染源。
例如从文献WO-A1-01/64424中已知一种传送装置,这种传送装置包括循环传送带,循环传送带通过驱动部件被带动转动,用于在炉中被加热的预型件的支撑部件与传送带连带移动地相连。
不过,在该文献中,如同以前使用链环式链的现有技术的其它装置中那样,由传送带形成的传送机构一方面保证沿闭环路径输送预型件,和另一方面承载预型件支撑部件。
传送装置的这些设计并不完全地令人满意,因为首先,传送带同链应具有非常高的机械强度,以一方面承受牵引力和另一方面支承所有支撑部件的载荷。
继而,这类传送机构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特别复杂和在进行时需要实现加热单元的长时间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特别是旨在提出允许消除这些弊端的传送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出如上所述类型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包括至少:
-主牵引带,主牵引带与所述转动元件进行配合,和
-副支撑带,副支撑带与主牵引带通过连接部件相连在一起移动,至少一支撑装置通过附接部件被附接在副支撑带上。
有利地,用于润滑链的维护操作同污染风险都通过使用传送带而被消除。
有利地,本发明允许相对于传送带的本身功能优化该传送带的每个带的设计,即分别地,传动针对主带和支承针对副支撑带。
借助于本发明,通过附接部件相固连地安装在副支撑带上的支撑部件的更换操作实施起来特别容易和快速,而不需要拆卸主牵引带,也不需要一个一个地拆卸每个支撑装置。
有利地,借助于使主带和副带相互间相连一起移动地相连接的连接部件,传送带的副支撑带通过主牵引带完全同步地被带动。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传送带的主牵引带和副支撑带每个均在其宽度方向上竖直延伸,和副支撑带布置在主牵引带上方,以使得主牵引带和副支撑带在传送带带动过程中具有围绕所述竖直轴的相同曲率半径;
-主牵引带以单一构件的形式实施,以围绕所述竖直轴形成闭环;
-形成一齿轮的每个转动元件界定一系列齿,该系列齿与传送带的主牵引带的一系列互补的竖直齿配合,以带动传送带移动;
-将预型件支撑装置附接在传送带上的附接部件包括至少一竖直板条,所述至少一竖直板条固定在支撑装置上,以使得副支撑带被插置和夹持在支撑装置和所述竖直板条之间,借助于此所述支撑装置和相关联的副支撑带相互间连接;
-竖直板条与副支撑带的至少一齿进行配合,以使所述竖直板条按传送带前进方向不动锁定在所述传送带上;
-副支撑带以多个区段实施,所述多个区段头尾相接地布置,每个区段与主牵引带通过所述连接部件相连在一起移动,多个支撑装置通过所述附接部件在每个区段上附接;
-将副支撑带连接在主牵引带上的连接部件包括至少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和第二压板相对地竖直延伸和相互间连接,主牵引带和副支撑带被插置和夹持在第一和第二压板之间,以将所述主牵引带和副支撑带相互间连接,至少第一压板与副支撑带的至少一齿和主牵引带的至少一齿进行配合,以将所述主牵引带和副支撑带相互间按传送带前进方向不动锁定;
-传送带包括附加副支撑带,该附加副支撑带相对经过主牵引带的水平对称面与副支撑带呈设计对称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接下来的为理解而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以及设计细节和实施细节将得到展示,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传送带的传送装置的透视图,传送带在两齿轮之间张紧;
-图2是细部透视图,其示出将支撑装置附接在传送带上的附接部件、以及将上带和下带连接在图1的传送带的主带上的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按照习惯和非限定性地将参照竖直方向采用术语“上”和“下”,和参照在图上示出的坐标系(L,V,T)采用纵向方向、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
图1示出预型件12的传送装置10,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沿在能够加热预型件12的炉(未显示)中的加热路径载送预型件12。
传送装置10包括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围绕第一竖直轴A和第二竖直轴B在水平面中沿环形、这里是椭圆形的加热路径在炉中被带动移动。
为此,传送带14在其宽度的方向上从高向低竖直地延伸,传送带在第一齿轮16a和第二齿轮16b之间张紧,第一齿轮有利地是主动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地围绕第一竖直转动轴A和第二竖直转动轴B转动安装。
第二齿轮16b例如沿经过两齿轮16a、16b的中心的水平轴线活动安装,以方便传送带14的安装、拆卸和张力调节。
传送带14具有相对一对称水平面(未显示)的整体的设计对称性,该对称水平面对应于经过传送带14中间的平面(L,T)。
第一主动齿轮16a通过机动部件(未显示)、例如通过电动机被驱动转动。
传送带14形成包括至少一主带14a的闭环。
优选地,传送带14还包括第一上副支撑带14b和/或第二下副支撑带14c,所述第二下副支撑带14c与第一上副支撑带14b是对称的。
称为牵引带的主带14a承担带动一系列的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的功能,主带14a适于从第一齿轮16a接收驱动功率,以沿加热路径带动支撑装置34移动。
为使得图更为清晰可读,在图1上示出仅有限数目的支撑装置34。
优选地,主带14a以单一构件和成整体件的形式实施,以有利于传送带14的抗拉机械强度。
主带14a以弹性体材料、例如通过模制制成,主带通过一系列水平缆(未显示)被加强,这些水平缆埋置在主带14a中和规则地竖直叠置,带同缆整体沿周向是连续的,以使得主带14a是闭环。
不过,作为非限定性示例,主带14a能实施成开放的直线性带的形式,该开放的直线性带的两自由端部能够通过连接部件相互间连接以形成闭环。
主带14a包括竖直外表面19a和竖直内传动表面20a,该竖直内传动表面与两齿轮16a、16b相面对地布置。
竖直内表面20a界定一系列传动齿22a,这些传动齿从高向低竖直地延伸,优选地延伸在主带14a的整个宽度上,这些传动齿与两个齿轮16a、16b的互补的齿进行配合,以带动传送带14移动。
上副支撑带14b布置在主牵引带14a上方。
优选地,上副支撑带14b竖直支撑在主带14a的水平上侧面21a上。
下副支撑带14c布置在主带14a的下方,优选地也竖直支撑在主带14a的水平下侧面21b上。
作为变型,上副支撑带14b和/或下副支撑带14c没有竖直支撑在主带14a的对应侧面上,以使得在传送带14的所述带14a、14b和/或14c之间存在空间或间隙。
主带14a、上支撑带14b和下支撑带14c按相同的曲率半径围绕两竖直轴A、B弯曲,即主带14a、上支撑带14b和下支撑带14c是共面的和竖直地延伸在相同平面中。
因此,在传送带14带动过程中,带14a、14b、14c没有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移动。
有利地,这里,不同功能是分离的和分别地通过至少一带14a、14b、14c进行保证。
因此,称为牵引带的主带14a的功能是与齿轮16a、16b进行配合,通过齿轮传递的其转动运动引起所述带沿对应在炉内的加热路径的循环路径进行移动。
上副支撑带14b承担与主带14a的传动功能不同的一主要功能,上副支撑带14b实际上保证用于支承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的支承功能,上副支撑带的移动以及因而支撑装置34的移动通过将上副支撑带14b连接到传送带14的保证带动它的主带14a来进行确保。
下副支撑带14c承担与上副支撑带14b相同的支承功能。下副支撑带14c和上副支撑带14b允许将支撑装置34分别地连接到传送带14的低点和高点,特别是以便避免支撑装置34的摆动。
上副支撑带14b包括竖直外表面19b和竖直内附接表面20b,竖直内附接表面与两齿轮16a、16b相面对布置。
竖直内表面20b界定一系列齿22b,这些齿从高向低竖直地延伸,优选地延伸在上副支撑带14b的整个宽度上。
有利地,上副支撑带14b不以单一构件或整体件的形式实施,而具有开放的或能够成为开放的结构。
优选地,上副支撑带14b包括多个分开的区段18b,这些分开的区段能够相互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构成闭环的上副支撑带14b。
区段18b头尾相接地布置,每个区段18b与主带14a通过相关联的两连接部件24以可拆卸的方式单独地相连接在一起移动。
同样地,通过相对水平对称面的对称性,下副支撑带14c包括竖直外表面19c和竖直内附接表面20c,竖直内附接表面与两齿轮16a、16b相面对地布置。
竖直内表面20c界定一系列齿22c,该系列齿从高向低竖直地延伸,优选地延伸在下副支撑带14c的整个宽度上。
如在图2上可看见的,主带14a、上副支撑带14b和下副支撑带14c的齿22a、22b、22c彼此间竖直地对齐。
根据图2,每个连接部件24包括:一外压板26,外压板靠着传送带14的竖直外表面19竖直地延伸;一上内压板28a和一下内压板28b,上内压板和下内压板靠着传送带14的内表面20、与外压板26相对地竖直延伸,以使压板26、28a、28b相对于传送带14朝上和朝下竖直地凸伸出。
外压板26的竖直上端部被固定在上内压板28a上,例如通过螺钉30进行固定,以使得上副支撑带14b和主带14a的一部分被插置和夹持在外压板26和上内压板28a之间。
同样地,通过相对水平对称面的对称性,外压板26的竖直下端部被固定在下内压板28b上,例如通过螺钉30进行固定,以使得下副支撑带14c和主带14a的一部分被插置和夹持在外压板26和下内压板28b之间。
有利地,上内压板28a界定形成水平面33a的凸肩,水平面33a竖直支靠在上副支撑带14b的上侧面29a上,以将上副支撑带14b竖直地锁定在主带14a上。
同样地,下内压板28b界定形成水平面33b的凸肩,水平面33b竖直支靠在下副支撑带14c的下侧面29b上,以将下副支撑带14c竖直地锁定在主带14a上。
最后,上内压板28a界定一对竖直槽道(未显示),该对槽道同时与上副支撑带14b的一对互补的齿22b和主带14a的一对齿22a进行配合,以有利于将主带14a在上副支撑带14b上按传送带14前进方向水平地锁定。
同样地,下内压板28b界定一对竖直槽道32b,该对竖直槽道同时与下副支撑带14c的一对互补的齿22c和主带14的一对齿22a进行配合,以有利于将主牵引带14a按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水平地锁定在下副支撑带14c上。
因此,主带14a、上副支撑带14b和下副支撑带14c被锁紧在一起以共同移动,同时它们按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水平地和竖直地彼此间固定不动。
根据另一方面,每个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与传送带14的外表面19相面对地通过附接部件36以可拆卸的方式被附接在传送带14上。
每个支撑装置34能够在炉入口抓取预型件12,保持该预型件和使该预型件沿加热路径行进,继而在炉的出口释开预型件12以传送预型件。
此外,每个支撑装置34包括一上轮37a和一下轮37b,其每个均用于与一导道进行配合,以沿在炉内的加热路径对相关联的支撑装置34进行引导。
根据图2,附接部件36包括上板条38a,上板条靠着传送带14的上副支撑带14b的内表面20b竖直地延伸和包括自由上端部,自由上端部相对于上副支撑带14b向上凸伸出。
作为补充,相关联的支撑装置34包括上触柱40a,上触柱与上板条38a相面对地布置和例如通过螺钉42,被固定在上板条38a的上端部上,以使得上副支撑带14b被插置和夹持在支撑装置34和上板条38a之间。
此外,上板条38a界定竖直凹口44a,竖直凹口44a与传送带14的上副支撑带14b的互补齿22b和与支撑装置34的上触柱40a进行配合,以有利于使上副支撑带14b按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水平地锁定在相关联的支撑装置34上。
最后,支撑装置34的上触柱40a竖直支撑在传送带14的上副支撑带14b的上侧面29a上,以将上副支撑带14b和支撑装置34彼此间竖直地锁紧。
同样地,根据水平对称面,附接部件36包括下板条38b,下板条靠着传送带14的下副支撑带14c的内表面20c竖直地延伸和包括自由下端部,该自由下端部相对于下副支撑带14c向下凸伸出。
作为补充,相关联的支撑装置34包括下触柱(未显示),下触柱与下板条38b相面对地布置和例如通过螺钉42,被固定在下板条38b的下端部上,以使得下副支撑带14c被插置和夹持在支撑装置34和下板条38b之间。
此外,下板条38b界定竖直凹口44b,该竖直凹口与传送带14的下副支撑带14c的互补齿22c和与支撑装置34的下触柱进行配合,以有利于将下副支撑带14c按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水平地锁定在相关联的支撑装置34上。
最后,支撑装置34的下触柱支撑在传送带14的下副支撑带14c的下侧面29b上,以将下副支撑带14c和支撑装置34相互间竖直地锁定。
作为补充,根据图1,每个齿轮16a、16b界定多个竖直凹口46,这多个竖直凹口的形状与内压板28a、28b和板条38a、38b的形状相互补,以便在传送带14与齿轮16a、16b啮合时,齿轮16a、16b不会挤压内压板28a、28b和板条38a、38b。
如在图1上可看见的,支撑装置34成批地附接在由传送带14的相关联的上副支撑带14b的上区段18b和下副支撑带14c的下区段18c组成的一对带上,以使得可通过相关联的连接装置24,按“n”个支撑装置34成批或成组地分开或附接支撑装置34。
该特征特别是允许有利于支撑装置34在传送带14上的快速安装和从传送带快速拆卸,有利的是,按与副支撑带14b、14c的至少一区段18b、18c相固连的“n”个支撑装置34成组地安装或拆卸这些支撑装置。
不过,借助与每个支撑装置34相关联的附接部件36,每个支撑装置34能单独地从传送带14分开,特别是以便有利于在给定的支撑装置34上进行维护或检修操作。
最后,传送带14的齿22a、22b、22c沿竖直线彼此间排齐和它们有利地以规则的方式水平分布,以使得齿22a、22b、22c构成可视标记(repaire),以允许容易地将支撑装置34在传送带14上规则地分布。
有利地,传送带14允许减小两相继支撑装置34之间的间距,即也在相继的两预型件12之间的间距。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参照图1和图2刚描述过的优选实施例。
有利地,对于等同的长度,传送带14具有的重量小于链环式链的重量,这在检修传送装置10时便于对其进行操作。
根据一实施变型,传送带14包括至少两个区分开的部分,即用于带动传送带14的主带14a、和用于预型件支撑装置34的连接的单一副支撑带例如上副支撑带14b。
作为变型,主带14a不包括齿和主带通过摩擦与轮16a、16b进行配合。
作为变型,下副支撑带14c和/或上副支撑带14b不包括齿。
通过与链环式链进行比较,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的数目不再受到最小轴距限制,借助于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这类传送带14,在两相继预型件12之间的最小间距有利地减小。
在该变型中,如在如前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传动功能和支承功能的分离和将它们分别分配给形成传送带14的带之一,这有利地允许优化对其中每个的选择。
优选地,主带14a是闭环,以保证最优的抗拉强度和运行的可靠性。
相反地,所述至少一副支撑带14b、14c有利地是开环,更为确切的说是由不同区段18b、18c形成的一带,借助于此,可容易地执行一组支撑装置34的安装和拆卸。
实际上,根据炉的尺寸,当由一个或多个带形成的传送带14达到一定长度时,因而有时难以进行其快速拆卸,使得对支撑装置34的更换因而通过将每个支撑装置34一个一个地单独拆卸来进行,这需要时间和增加成本。
有利地,当传送带14包括至少两带、分别地主带14a和副支撑带14b、14c时,因而仅需要拆卸该副支撑带14b、14c,而由区段18b设计成该副支撑带,则允许快速和容易地对副支撑带14b、14c进行安装/拆卸。
借助这类实施,对于副支撑带14b、14c的拆卸的每个区段18b,执行该区段所包括的数目n个的支撑装置34的同时拆卸。
有利地,因而还可仅拆卸副支撑带14b、14c,而不需要作用于对保证传动和与齿轮16a、16b啮合的功能的主牵引带14a。
有利地,特别地、但非惟一地对于传送带14的副支撑带14b、14c的这类多区段式带实施,提供较大的降低成本可能性,因为对于不同类型的不同尺寸大小的炉来说可标准化这些元件。
实际上,传送装置10因而包括一传送带14,该传送带对应于确定数目的区段,这些区段组装在一起以至少形成用于支承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的副支撑带14b、14c,对于每个具有给定长度的带,对应也与预型件12的加热路径相关联的确定长度的炉。
有利地,当炉是模块化设计时,因此还可对于传送装置10和其传送带14提供相类似的模块性。
如将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14以至少两个区分开的带即分别地主带14a和副带14b、14c来实现,每个带保证所述功能之一作为其主要功能。
通过调适和改变传送装置10,这类传送带14能够在现有的加热单元中使用。
根据未显示的一变型,传送装置10包括一传送机构,传送机构通过局部地修改现有技术装置这样来获得:在其中添加用于保证支承预型件支撑装置34的功能的至少一带14b、14c,同时保留链环式链以保证传动功能,保证支承功能的所述至少一带与链环式链相连在一起移动和共同形成传送机构。
在这类变型中,借助于与有利地竖直错开的预型件12支撑装置34隔开较远的距离,与链和润滑油的存在相关的污染风险较以前减小。
有利地,在加热单元的传送装置10上进行的改变因而较少,但根据一重要特征,用于保证支承功能的传送带如副支撑带14b、14c的使用,允许获得前述的所有优点。
实际上,因而获得一种传送装置10,在其中,支撑装置34与至少一传送带14b、14c相固连安装,传送带14b、14c有利地以头尾相接组装的不同区段实现,以允许支撑预型件12的多个支撑装置34的方便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和此外这多个支撑装置的同时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有利地,保证支承功能和与链一起形成传送机构的所述传送带以多个区段的形式实现,所述区段的单位长度被确定以允许操作者进行快速的和容易的操作,特别是以便减少加热单元的检修和停机时间。
但优选的是取消链环式链,在传送装置10内部的传动功能也通过传送带如主带14a来保证,以便由于没有润滑油而保证在预型件12的支撑装置34附近具有更为干净的环境。

Claims (9)

1.在预型件(12)的加热单元中传送至少一预型件(12)的传送装置(10),所述传送装置(10)包括:
-被带动移动的至少一循环传送带(14),
-用于带动所述循环传送带(14)的至少两转动元件(16a、16b),每个所述转动元件围绕一竖直轴(A、B)转动安装,并且所述至少两转动元件与所述循环传送带(14)配合以沿闭环路径带动所述循环传送带移动,
-至少一用于支撑至少一预型件(12)的支撑装置(34),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循环传送带(14)相连在一起移动和用于承载所述预型件(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送带(14)包括至少:
-主牵引带(14a),所述主牵引带与所述转动元件(16a、16b)配合,和
-副支撑带(14b),所述副支撑带与所述主牵引带(14a)通过连接部件(24)相连在一起移动,至少一支撑装置(34)通过附接部件(36)被附接在所述副支撑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送带(14)的主牵引带(14a)和副支撑带(14b)每个均在其宽度方向上竖直延伸;并且,所述副支撑带(14b)布置在所述主牵引带(14a)上方,以使得在所述循环传送带(14)带动过程中,所述主牵引带(14a)和所述副支撑带(14b)具有围绕所述竖直轴(A、B)的相同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牵引带(14a)以单一构件形式实现,以围绕所述竖直轴(A、B)形成闭环。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形成一齿轮的每个转动元件(16a、16b)界定一系列齿,所述系列齿与所述循环传送带(14)的主牵引带(14a)的一系列互补的竖直齿(22a)配合,以带动所述循环传送带(14)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将用于支撑预型件(12)的所述支撑装置(34)附接在所述循环传送带(14)上的所述附接部件(36)包括至少一竖直板条(38a),所述竖直板条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34)上,以使得所述副支撑带(14b)被插置和夹持在所述支撑装置(34)和所述竖直板条(38a)之间,由此所述支撑装置(34)和相关联的所述副支撑带(14b)彼此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条(38a)与所述副支撑带(14b)的至少一齿(22b)配合,以使所述竖直板条(38a)沿所述循环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锁定在所述循环传送带(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带(14b)以多个区段(18b)实现,所述多个区段头尾相接地布置,每个区段与所述主牵引带(14a)通过所述连接部件(24)相连在一起移动;并且,多个支撑装置(34)通过所述附接部件(36)被附接在每个区段(18b)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副支撑带(14b)连接在所述主牵引带(14a)上的连接部件(24)包括至少第一压板(26)和第二压板(28a),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对地竖直延伸和彼此间相连接,所述主牵引带(14a)和所述副支撑带(14b)被插置和夹持在所述第一压板(26)和第二压板(28a)之间,以将所述主牵引带(14a)和副支撑带(14b)相互间连接;并且,至少所述第一压板(26)与所述副支撑带(14b)的至少一齿(22b)及所述主牵引带(14a)的至少一齿(22a)配合,以将所述主牵引带(14a)和副支撑带(14b)相互间沿所述循环传送带(14)的前进方向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送带(14)包括附加副支撑带(14c),该附加副支撑带与所述副支撑带(14b)相对经过所述主牵引带(14a)的水平对称面呈设计对称性。
CN201080033221.9A 2009-07-21 2010-07-15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0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955051 2009-07-21
FR0955051A FR2948315B1 (fr) 2009-07-21 2009-07-21 Dispositif pour le convoyage de recipients dans une unite de chauffage
PCT/EP2010/060251 WO2011009805A1 (fr) 2009-07-21 2010-07-15 Dispositif pour le convoyage de préformes dans une unité de chauff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0602A CN102470602A (zh) 2012-05-23
CN102470602B true CN102470602B (zh) 2014-07-23

Family

ID=4206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322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0602B (zh) 2009-07-21 2010-07-15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44632B2 (zh)
EP (1) EP2456609B1 (zh)
CN (1) CN102470602B (zh)
FR (1) FR2948315B1 (zh)
WO (1) WO2011009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106310A1 (de) * 2012-07-13 2014-05-2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Sterilraum
DE102012106308A1 (de) * 2012-07-13 2014-05-22 Krones Ag Sterile Erwärmungsvorrichtung für Kunststoffvorformlinge
FR2999547B1 (fr) * 2012-12-17 2015-03-13 Sidel Participations Dispositif pour grouper et deplacer des produits
DE102012112370A1 (de) * 2012-12-17 2014-06-18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CN103159000B (zh) * 2013-04-15 2014-12-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随动导向式环形导轨送料装置
CN105324311B (zh) * 2013-06-25 2018-05-01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包装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96555A (zh) * 2013-09-28 2014-01-08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块快速拆卸和固定结构
WO2016070215A1 (de) * 2014-11-06 2016-05-12 Berndorf Band Gmbh Transportsystem mit mehreren an einem endlosband angeordneten transportpaletten
DE102015122488A1 (de) * 2015-12-22 2017-06-22 Sig Technology A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Verpackungen
GB2553755B (en) * 2016-07-29 2021-09-15 Agri Spread A conveyor apparatus
AT16486U1 (de) * 2016-10-24 2019-10-15 Lhb Mining Solutions Gmbh Fördersystem
DE102017124186B4 (de) 2017-10-17 2021-05-06 Khs Corpoplast Gmbh Transportsystem zum Transport von Vorformlingen sowie Vorrichtung mit Transportsystem und Verwendung eines Transportsystems
CN110145261A (zh) * 2019-05-29 2019-08-20 路运胜 一种油田现场油管运输装置及运装方法
IT202000002923A1 (it) * 2020-02-13 2021-08-13 Aroma System S R L Sistema di trasporto capsule con alloggiamenti intercambiabili
CN111453096B (zh) * 2020-03-11 2021-06-25 台州市勒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自动检测生产线上的剔料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4424A1 (en) * 2000-03-01 2001-09-07 Feliks Ferenc A blank heating and feeding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s from thermoplastic semi-products, particularly bottles from pet
US20090133993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Masayuki Ishikawa Top plate conveyo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0982A (en) * 1969-05-19 1971-07-06 Owens Illinois Inc Article transfer apparatus
US4690633A (en) * 1984-09-07 1987-09-01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hollow plastic articles
US4723906A (en) * 1986-06-02 1988-02-09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Blow molding apparatus
US5558200A (en) * 1994-04-28 1996-09-24 Feco Engineered Systems, Inc. Container transfer system for coating line with rotary loader, plunger chuck and knock-off mechanisms
DE19727355A1 (de) * 1997-06-27 1999-01-07 Kugler Julius & Co Gmbh Transporteinrichtung für Gegenstände
IT1305266B1 (it) * 1998-06-01 2001-04-19 Sipa Spa Impianto perfezionato per il trasferimento ordinato continuo dipreforme in resina termoplastica.
US6325198B1 (en) * 1998-06-26 2001-12-04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High speed manufacturing system
KR100864767B1 (ko) * 2001-07-17 2008-10-22 프론티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입이 큰 용기의 2축 스트레치 블로우 성형방법 및 장치
DE10145456A1 (de) * 2001-09-14 2003-05-2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von mit einem Tragring versehenen Vorformlingen
CN200940030Y (zh) * 2006-07-11 2007-08-29 张建平 牵引滑行刚结构输送带
JP5211517B2 (ja) * 2007-03-15 2013-06-12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物品搬送装置
ITBO20070317A1 (it) * 2007-05-03 2008-11-04 Marchesini Group Spa Dispositivo per il trasporto di contenitori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4424A1 (en) * 2000-03-01 2001-09-07 Feliks Ferenc A blank heating and feeding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s from thermoplastic semi-products, particularly bottles from pet
US20090133993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Masayuki Ishikawa Top plate convey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48315A1 (fr) 2011-01-28
US8544632B2 (en) 2013-10-01
EP2456609A1 (fr) 2012-05-30
EP2456609B1 (fr) 2014-03-19
CN102470602A (zh) 2012-05-23
WO2011009805A1 (fr) 2011-01-27
US20120111700A1 (en) 2012-05-10
FR2948315B1 (fr) 2015-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0602B (zh) 用于在加热单元中传送预型件的装置
CN106170450B (zh) 模块化传送垫及其模块,以及链轮和传送系统
CN103671813A (zh)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CN102730246A (zh) 一种药用玻璃瓶检测装置
CN101205018A (zh) 用于容器的空气输送机
CN102112285B (zh) 用于吹塑塑料容器,尤其是用于吹塑瓶子的设备的模制单元
CN103302839A (zh) 在旋转机中处理物体的系统及吹制或拉伸吹制瓶的设备
CN103098651A (zh) 一种冲压式生料接种装袋机
ITMI992418A1 (it) Macchina rotativa per la produzione di contenitori o di bottiglie di plastica per soffiaggio a partire da una preforma stampata e stampo per
CN201357566Y (zh) 吹瓶机的滑动式瓶胚座输送装置
CN201950806U (zh) 塑料吹瓶机旋转式上胚机构
CN203233720U (zh) 一种冲压式生料接种装袋机
CN109607053B (zh) 汽车天窗传送装置
CN202573240U (zh) 丝网印刷机的传动装置
CN102806656B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2215664U (zh) 凹槽同步带
CN102343663A (zh) 半自动塑料瓶胚加热吹瓶机
CN101961914B (zh) 一种吹瓶机的瓶坯输送链
CN208647844U (zh) 环形传送链条轨道输送装置
CN201244899Y (zh) 变节距输送链条
CN212352856U (zh) 塑料吹瓶机拉板式瓶坯输送机构
CN205927764U (zh) 自动找正穿销工装
CN213503068U (zh) 一种可调节的食品环形自动加料装置
CN2808525Y (zh) 拨盘旋转串联式塑料瓶管加热器
CN104057601A (zh) 吹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