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1813A -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1813A
CN103671813A CN201310421536.6A CN201310421536A CN103671813A CN 103671813 A CN103671813 A CN 103671813A CN 201310421536 A CN201310421536 A CN 201310421536A CN 103671813 A CN103671813 A CN 103671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ing
planetary member
turnover
gear
engag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15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斯滕·比尔曼
哈拉尔德·马蒂尼
理查德·格拉本鲍尔
弗洛里安·维尔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671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1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48/11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having intermeshing planet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2048/104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characterised by two ring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具有为了围绕周转轴线周转设置的行星架,第一齿圈,其与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第二齿圈,其同样与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一齿圈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以及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二齿圈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其中,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具有相同的齿的数量Z,并且第一周转行星件的轴线布置在第一分度圆上,并且在第一分度圆上周转行星件轴线参照行星架的周转轴线的角度间距确定为使得这些角度间距是角度值360°/Z的整数倍。

Description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其带有功率输入端和分别实施为齿圈的第一以及第二功率输出端,其中,通过这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应用在功率输入端的驱动功率分流到第一和到第二功率输出端上。
背景技术
差速器传动装置通常实施为周转齿轮传动装置并且主要用于把通过功率输入端供给的输入功率分流或分配到两个车桥上。最常见地,差速器传动装置在汽车制造中用作所谓的车桥差速器传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驱动马达所提供的驱动功率,经由差速器传动装置分配到被驱动车轮的齿轮驱动轴上。在此,这两个引导向车轮的齿轮驱动轴具有各自相同大小的扭矩,也就是说是均衡驱动的。在一直向前行驶时,两个车轮同样快地转动。在转弯行驶时,车轮的转速是彼此有区别的。车桥差速器传动装置实现了这种转速差异。转速可以自由调整,只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是不变的。在过去,这些差速器大规模地实施为所谓的锥齿轮式差速器。除了这种结构形式以外,差速器传动装置还以所谓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实施。在这些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中,用作功率输出的输出齿轮的联接通过两个彼此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实现,其典型地实施为圆柱齿轮。这些圆柱齿轮式差速器的结构形式将在以下提到的文献中描述。
例如由DE4027423A1公开了一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具有周转架,在该周转架中容纳有多个在分度圆上相继的圆柱齿轮栓销对(Stirnradzapfenpaare)。每个圆柱齿轮由第一和第二圆柱齿轮构成。两个圆柱齿轮通过咬合区段彼此形成咬合,并且轴向地相对彼此错开,使得每个圆柱齿轮构成超出于各自另一圆柱齿轮正面端的超出区段。第一齿圈放置到第一圆柱齿轮的超出区段上,并且第二齿圈放置到第二圆柱齿轮的超出区段上。两个齿圈与周转架的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并且位于周转架的彼此背离的侧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差速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实的结构和有利的机械运行性能。
根据本发明,以上所提出的任务通过圆柱齿轮式差速器解决,该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带有:
-为了围绕周转轴线周转而设置的行星架,
-第一齿圈,其与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的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
-第二齿圈,其同样与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的并且构成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
-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一齿圈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
-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二齿圈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
-其中,分别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周转行星件构成行星件对,其周转行星件彼此以能反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式(getrieblich)联接,以及
-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具有相同的齿的数量“Z”,并且,
-第一周转行星件的轴线布置在第一分度圆上,并且在第一分度圆上周转行星件轴线参照行星架的周转轴线的角度间距确定为使得这些角度间距是角度值360°/Z的整数倍。
据此,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实现,创造一种结实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在其中各个行星件对可以由结构相同的组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分度圆上周转行星件轴线的角度间距如此方式地确定,即,使得产生最小的角度间距差异。为此,在有利方式中可以实现,齿圈的齿数量Z如此确定,即,该数量相当于周转行星件对的数量P的倍数。在这种设计下可以实现,周转行星件轴线在第一分度圆上如此布置,即,周转行星件轴线的在第一分度圆上的角度间距是一致的。为了创立根据本发明的、带有4个联接行星件对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各个齿圈上的齿数值例如为60。周转行星件轴线在第一分度圆上的圆周角度间距则可以均一地确定为90°的值。
作为之前所描述的、以在联接行星件对上的数量P的整数倍确定各个齿圈的齿数Z的措施的备选,还可以实现,齿圈的齿数量Z如此任意方式地确定,即,齿圈的齿数量不是在周转行星件对的数量P的倍数。因此齿数Z则例如可以为值62。那么,周转行星件轴线在第一分度圆上的角度间距如此确定,即,这些角度间距是不同的。在使用4个周转行星件对时,角度间距则可以为两个87.1°和两个92.9°。此外,这种布置无不平衡度地对称,并且角度间距差异具有最小可能值。
如果选择值为59的齿数Z,那么可以基于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实现三个均为91.5°的和一个85.5°的角度间距。这种布置稍微地不对称,并且在必要时需要用来消除不平衡度的预防措施。
此外,齿圈的齿数量Z如此选择,即,该数量是质数,例如为61或(如已经提到地那样)59。这种选择可以根据差速器传动装置的实施,在声学角度提供优点。
总体上,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创造一种差速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较短的轴向结构长度、高内部结构强度以及高动力刚性,并且在其中,各个周转行星件对可以可选地以相同的或不同的圆周分度布置。在此处所提到的角涉及顶点位于行星架的周转轴线上的角。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就啮合部几何结构方面彼此协调,使得第一齿圈的齿圈内啮合部的齿顶圆大于第二行星件的轴线到第二齿圈的轴线的距离的两倍和第二行星件的齿顶圆直径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优选构成为使得第一组周转行星件和第二组周转行星件也具有同样的齿数。两个齿圈的直径差异优选如此协调,即,该直径差异至少相当于周转行星件其中之一的(也就是说补偿元件(Ausgleichsplanet)的)齿的最小齿高度的两倍。这种第一和第二齿圈内啮合部的直径差异优选通过齿顶高修正(Profilverschiebung)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组周转行星件的轴线布置在第一分度圆上,并且第二组周转行星件的轴线布置在第二分度圆上,并且第二分度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分度圆的直径。两个分度圆的直径差异优选相当于补偿元件的齿的最小齿高度的两倍。两个分度圆的分度是一致的。
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可以如此构造,即,第一组周转行星件和第二组周转行星件最终是相同结构的。还可以实现,在周转行星件上进行齿顶高修正,从而使这些周转行星件获得不同的齿顶圆直径。
优选地,维持周转行星件的动力联接,其方式是第二组周转行星件通过轴栓与联接齿轮联接,并且各个联接齿轮各自咬合到一个第一组周转行星件中。第一组周转行星件还优选设置有轴栓。优选地,维持周转行星件在周转行星架中的支承,其方式是,周转行星件通过它们的各个轴栓的区段被径向地支承在周转架中。这种支承部位可以实施为滑动支承部位。轴栓则可以直接地放置在周转架的相应的孔壁中。轴栓可以与各个周转行星件整体式形成。然而优选地,轴栓作为单独的构件制成,其具有外啮合部,并且可以插入在各个周转行星件中的、为此具有互补轮廓的孔中。备选地,还可以设置其他任意的形状锁合的(formschlüssige)连接。连接结构优选如此定尺寸,即,这种连接结构在轻微的压配合下实现。所述轴栓的外啮合部具有如下齿距,该齿距不同于于相应的周转行星件的圆柱齿轮啮合部的齿距,特别是更细小。据此,实现第二组周转行星件相对所配属的联接齿轮特别好的对齐是可能的。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周转行星件通过同轴线地放置在轴栓上的联接齿轮的动力联接方案,使以下成为可能,即,在第一齿圈内啮合部的轴向高度上实现每个联接齿轮到相应的第一组行星齿轮中的咬合。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齿圈形成为环形元件。这些环形元件可以特别地作为冲压件或切割件,由板状材料制成。特别地,还可以实现,这些环形元件由带状材料制成,该带状材料弯成它的环状几何形状,并且在其接合部位上焊接。在环形元件的轴向方向中所测量的宽度优选如此协调,即,该宽度相当于由内部向外地作用在环形元件上的周转行星件的轴向长度。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这些环形元件联结在毂盘上,其中,这些毂盘实施为板材变形成型件。各个环形元件与毂盘的连接可以通过压配合以及必要时毂盘的相应区域的塑性变形实现。那么特别地,可以实现,在各个毂盘上设置凸纹结构,其轴向地由侧面轻微地向环形元件的内啮合部中推入,并且由此支持抗扭转保障。环形元件可以固定在毂盘上,其方式是,毂盘的周缘区域如此变形成型,使得这种毂盘包绕并且由此固定环形元件。
如已经提到的那样,行星架本身优选形成为片状体并且具有与之整体式形成的圆柱齿轮轮缘。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中,与迄今已知的齿圈差速器的区别特别在于,驱动齿轮的通过片状体构成的连接片直接用作行星架,并且行星件通过这些行星架、在与行星销的有效连接中被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在本质上由同时用作行星架的驱动齿轮、经过负齿顶高修正的齿圈、相对于该齿圈经过正齿顶高修正的齿圈、由行星齿轮和行星销构成的行星件对、从动元件还有引导从动元件并且联结在行星齿轮架上的壳体件构成。
为了达到传动比“-1”,两个齿圈具有相同的齿数,然而一个齿轮是经过正齿顶高修正的,另一个是经过负齿顶高修正的。行星件同样具有相同的齿数并且实施为同型部件。系统具有仅仅两个啮合平面。因为行星件基于经齿顶高修正的齿圈而处于不同的分度圆上,所以逆向旋转的啮合元件不会发生碰撞。
由经负齿顶高修正的齿圈出发来考虑,在相同的啮合平面中(轴向位置)中存在有每个行星件对一个与齿圈咬合的行星件。其再次咬合到第二“半行星件”(联接行星件)中,该第二“半行星件”通过行星销把扭矩传递到位于第二啮合平面(经正齿顶高修正的齿圈)中的第二“半行星件”(第二周转行星件)上。驱动齿轮的行星架连接片位于两个“半行星件”之间。
名称“半行星件”涉及如下行星件,其在驱动齿轮连接片的相对的侧拥有在相同的销上的另外的行星件作为“操作伙伴”。实际的补偿行星件分成驱动齿轮的右边的和左边的两半。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在开头提到的任务也根据本发明、通过圆柱齿轮式差速器被解决,该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带有:
-为了围绕周转轴线X周转而设置的行星架,
-第一齿圈,其与周转轴线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
-第二齿圈,其同样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
-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一齿圈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
-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其与第二齿圈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形成咬合,
-其中,分别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周转行星件构成行星件对,其彼此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彼此以能反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式联接,以及,
-第一组周转行星件布置在分度圆上,而且位于分度圆上的轴在那里具有不同的圆周角度间距。
附图说明
由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特征。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的轴向截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的周转架的立体的轴向截面图,该周转架与所安装的齿圈以及周转行星件相连接;
图3示出了用来图解齿圈和周转行星件的咬合状况的视图;
图4示出了用来进一步图解根据图1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的细节的细节图;
图5示出了齿圈、周转行星件和轴栓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示意图以轴向剖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包括为了围绕周转轴线X周转设置的行星架3、第一齿圈1,其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此外,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包括第二齿圈2,其同样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
在由齿圈1所包绕的传动装置内部区域中存在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P1(此处没有示出,见图2),其与第一齿圈1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形成咬合。在由第二齿圈2所包绕的传动装置内部区域中存在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P2,其与第二齿圈2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形成咬合。
分别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周转行星件P1、P2分别构成行星件对,行星件对的与各个齿圈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P1、P2如所给出的那样,彼此以能反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式联接。第一齿圈1和第二齿圈2具有相同的齿数量。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齿圈1、2的这种齿数量相当于周转行星件对的数量的倍数。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周转行星件对。第一和第二齿圈1、2的齿数Z因此相当于4×n,其中,n=整数。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齿数Z具有为60的值。
第一齿圈1和第二齿圈2就啮合部几何结构方面彼此协调,使得第一齿圈1的齿圈内啮合部1a的齿顶圆K1大于第二齿圈2的齿圈内啮合部2a的齿根圆F2。
两个齿圈1、2形成为使得第一齿圈1的齿圈内啮合部1a和第二齿圈2的齿圈内啮合部2a具有相同的齿数。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和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也具有相同的齿数。
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和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以相同结构实施。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各自通过轴栓4与联接齿轮PK2联接,并且各个联接齿轮PK2各自咬合到一个第一组周转行星齿轮P1中。
周转行星件P1、P2通过它们各自的轴栓4的区段径向地支承在周转架3中。每个联接齿轮PK2到相应的第一组行星齿轮P1中的咬合在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轴向高度上实现。齿圈1、2形成为环形元件,并且连结在毂盘5、6上,其中,这些毂盘5、6实施为板材变形成型件。
行星架3本身形成为片状体并且具有与之整体式形成的圆柱齿轮轮缘3a。这种圆柱齿轮轮缘3a构成第一和第二内部周壁3b、3c。壳体盖7、8轴向地压入到这些内部周壁中。通过这些壳体盖7、8,使在周转架3上轴向地安装的组件得到固定并且结合为一个结构单元。壳体盖7、8实施为板材变形成型件,并且居中地压入到圆柱齿轮轮缘3a中。壳体盖7、8构成用作支承座的凸缘区段7a、8a,这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可以通过这些凸缘区段可转动地受支承。
到差速器传动装置中的驱动功率的导入通过圆柱齿轮轮缘3a的圆柱齿轮啮合部3d实现。通过周转行星件P1、P2,实现将功率分流到齿圈1、2上,并且由此分流到毂盘5、6上。在毂盘5、6上形成凸缘区段5a、6a。这些凸缘区段5a、6a是以拉伸技术制成的,并且设置有内啮合部5b,6b。在这些内啮合部5b、6b中,可以相应地放入齿轮驱动轴的互补啮合的端部区段、或者各个齿轮驱动总成的其他方式的功率传输组件。替代在此所示出的内啮合部,用来传递扭矩和居中地容纳相应组件的其他方式的连接几何结构也是可能的。
在图2中,以立体的轴向截面图的形式进一步地阐明了根据图1的差速器传动装置的结构。在这幅附图中,现在可以至少部分地辨识周转行星件P1,其径向地、由内部向外地咬合在第一齿圈1中。在图1中所示出的毂盘5、6在这幅示意图中没有示出。然而,齿圈1、2刚性地联结到毂盘5、6上,并且与这些毂盘5、6结合地进行装配。在这幅示意图中省略毂盘5、6仅仅为了实现更清晰的图示。周转行星件P2径向地由内部向外地咬合到第二齿圈2中。与第二齿圈2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P2,和与第一齿圈1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P1的联接,如已经提到的那样,通过联接行星件PK2实现。这些联接行星件PK2不咬合到第一齿圈1的内啮合部1a中。
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的轴线XP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K1上,并且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的轴线XP2布置在第二分度圆TK2上。第二分度圆TK2具有直径D2,其小于第一分度圆TK1的直径D1。这两个分度圆TK1、TK2的直径差异相当于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齿Z1的齿高度h的大约两倍。第一和第二齿圈内啮合部1a、2a的直径差异通过齿顶高修正来实现。
如所提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周转行星件P1、P2的动力联接以如下方式来实现,即,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通过轴栓4与联接齿轮PK2联接,并且然后各个联接齿轮PK2各自咬合到一个第一组周转行星齿轮P1中。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同样分布放置在轴栓4上。承载周转行星件P1的轴栓4在此与那些将周转行星件P2与联接行星件PK2联接的轴栓4结构相同地实施。轴栓4的在支承周转行星件P1时保持空余的啮合部不咬合在第二齿圈2的内啮合部2a中。
如所能够辨识出的那样,周转行星件P1、P2维持在周转行星架3中,其方式是,周转行星件P1、P2通过它们各自的轴栓4的柱形的区段4a,在周转架3中径向地支承在相应的支承孔3e中。相应的支承部位在此实施为滑动支承部位。在此,在足够的活动间隙下,轴栓4直接放置在周转架3的相应的孔壁中。轴栓4还可以与各个周转行星件P1、P2整体式形成。然而优选地,轴栓4如所示出的那样作为单独的构件制成,其具有外啮合部4b,并且可以插入到在各个周转行星件P1、P2中的、为此具有互补轮廓的孔中。插接连接结构优选如此定尺寸,即,使得插接连接在轻微的压配合下实现。所述轴栓4的外啮合部4b具有如下齿距,其不同于相应的周转行星件P1、P2的圆柱齿轮啮合部的齿距,特别是更细小。
通过在此示出的、周转行星件P1、P2通过同轴线地放置在轴栓4上的联接齿轮PK2进行动力联接的方案,使以下成为可能,即,在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轴向高度上实现每个联接齿轮PK2到相应的第一组行星齿轮P1中的咬合。
在图3中,以俯视图的形式示出了齿圈1、2的齿圈内啮合部1a、2a,以及周转行星件P1、P2和联接齿轮PK2。如已经结合图1描述地,然而在这幅附图中可以更好地辨识地那样,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的轴线XP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K1上,并且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的轴线XP2布置在第二分度圆TK2上。轴线XP1、XP2平行于差速器轴线X地取向。第二分度圆TK2具有直径D2,其小于第一分度圆TK1的直径D1。这两个分度圆TK1、TK2的直径差异相当于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齿Z1的齿高度h的大约两倍。齿圈1、2具有相同的齿数和相同的模。第一和第二齿圈内啮合部1a、2a的直径差异通过齿顶高修正来实现。周转行星件P1、P2以及联接行星件PK2以相同结构实施。
在所示出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周转行星件轴线如此地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K1上,即,使周转行星件轴线XP1在分度圆TK1上的角度间距是一致的。为了创立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四个联接行星件对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各个齿圈上例如可以具有值为60的齿数。周转行星件轴线在分度圆上的圆周角度间距则可以如所示出的那样,规则地确定为90°的值。
在图4中,以细节视图的形式,进一步地阐明了差速器传动装置的在图1中通过符号“A”标记的区域。如所给出的那样,行星架3本身形成为片状体并且带有与之整体式形成的圆柱齿轮轮缘3a。这种圆柱齿轮轮缘3a构成第一和第二内部周壁3b、3c。以板材变形成型件制成的壳体盖7、8轴向地压入到这些内部周壁3b、3c中。为此壳体盖7、8设置有圆周连接片7b、8b。壳体盖7、8通过内部周壁3b、3c居中对齐。这些壳体盖7、8使在周转架3上轴向地安装的组件得到固定,并且使差速器传动装置结合为一个预装配的结构单元。
在图5中,以立体分解图的形式示出了两个齿圈1、2,周转行星件P1、P2,联接行星件PK2和轴栓4。在此,轴栓4设置有轴向一致的外啮合部。然而优选地,在图1中示明的、带有中部的柱形周侧面区段的变型方案,其比这种方案提供更高的径向承载能力。就轴栓4而言,如在此所示出的,设置带有一致的外啮合部还使以下所述成为可能,即,在这些外啮合部上放置带有内啮合部的环形衬套,其构成作为滑动轴承工作面工作的柱形外表面。在此,轴栓4整体上相同结构地实施。啮合部具有如下齿距,其不同于周转行星件P1、P2的圆柱齿轮啮合部的齿距。在此,作为单独的零件示出的齿圈1、2,如在图1中所阐明的那样,装入到毂盘中。齿圈内啮合部1a、2a以及与之匹配的周转行星件P1、P2的圆柱齿轮啮合部实施为直齿渐开线啮合部(gerade Evolventenverzahnung)。内啮合部1a、2a的齿顶圆直径是不同的。在相同齿数的情况下,通过齿顶高修正实现直径差异。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齿顶圆直径大于第二齿圈内啮合部的齿根圆直径。周转行星件P1、P2以及联接行星件PK2以相同结构实施。
原则上可以实现,在所描述的传动结构中还在周转行星件P1、P2上以及在联接行星件PK2上进行正的和负的齿顶高修正。由此,以下是可能的,即,降低齿圈1、2的齿圈内啮合部1a、2a的齿顶圆所需的直径差异。那么具体而言,第二周转行星件P2的齿顶圆直径增大,并且联接行星件PK2的齿顶圆直径通过负的齿顶高修正减小。
对于术语“差速器传动装置”,在以上文中的描述中一般理解为分动传动装置,其用于分流通过驱动系统供给的驱动功率。除了能将驱动功率分流到受驱动的车桥的车轮上的车桥差速器传动装置之外,本发明在此还涉及用于在相继的车桥之间,例如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之间的,分配驱动功率的分动传动装置。
在此处作为差速器传动装置描述的传动系统中,涉及到连接到传动装置壳体中并且被支承在其中的传动系统。在此被称为差速器传动装置的传动系统的驱动通过例如直接作用在差速器传动装置上的齿轮驱动或牵引驱动实现。关于典型的安装情况,参考根据DE102008027992A2的现有技术。术语“行星齿轮架”明确地包括一般所谓的连接片或周转壳体,在必要时还包括周转齿轮传动装置的多件式结构的组件。

Claims (10)

1.一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带有:
-为了围绕周转轴线(X)周转而设置的行星架(3),
-第一齿圈(1),所述第一齿圈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
-第二齿圈(2),所述第二齿圈同样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
-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P1),所述第一周转行星件与所述第一齿圈(1)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形成咬合,
-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P2),所述第二周转行星件与所述第二齿圈(2)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形成咬合,
-其中,分别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周转行星件(P1、P2)构成行星件对,所述行星件对的周转行星件(P1、P2)彼此以能反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式联接,以及
-所述第一齿圈(1)和所述第二齿圈(2)具有相同的齿的数量“Z”,
-所述第一周转行星件(P1)的轴线(XP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K1)上,并且在所述第一分度圆(TK1)上这些周转行星件轴线(XP1)的角度间距确定为使得这些角度间距是角度值360°/Z的整数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1)和所述第二齿圈(2)就啮合部几何结构方面彼此协调,使得所述第一齿圈(1)的齿圈内啮合部(1a)的齿顶圆(K1)大于所述第二行星件(P2)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齿圈的轴线的距离的两倍与所述第二行星件的齿顶圆直径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和所述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具有同样的齿数。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的轴线(XP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K1)上,并且所述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的轴线(XP2)布置在第二分度圆(TK2)上,并且所述第二分度圆(TK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分度圆(TK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分度圆(TK1、TK2)的直径差异至少相当于所述第一或第二齿圈内啮合部(1a、2a)的齿的齿高度(h)的两倍,或者补偿行星件的齿高度的两倍,或者所提到的啮合部的齿顶高度和齿根高度的组合或两个齿高度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齿圈内啮合部(1a、2a)的直径差异通过齿顶高修正来实现,并且所述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和所述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以相同结构实施。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周转行星件(P2)通过轴栓(4)与联接齿轮(PK2)联接,并且各个联接齿轮(PK2)各自咬合到一个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行星件(P1、P2、PK2)通过它们各自的轴栓(4)的区段径向地支承在所述周转架(3)中,并且每个联接齿轮(PK2)到相应的第一组行星齿轮(P1)中的咬合在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的轴向高度上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2)形成为环形元件,并且这些环形元件联结在毂盘(5、6)上,其中,这些毂盘(5、6)实施为板材变形成型件,并且所述行星架(3)形成为片状体并且具有与之整体式形成的圆柱齿轮轮缘(3a)。
10.一种圆柱齿轮式差速器,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式差速器,其带有:
-为了围绕周转轴线(X)周转而设置的行星架(3),
-第一齿圈(1),所述第一齿圈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
-第二齿圈(2),所述第二齿圈同样与周转轴线(X)同轴线地布置并且构成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
-一组第一周转行星件(P1),所述第一周转行星件与所述第一齿圈(1)的第一齿圈内啮合部(1a)形成咬合,
-一组第二周转行星件(P2),所述第二周转行星件与所述第二齿圈(2)的第二齿圈内啮合部(2a)形成咬合,
-其中,分别由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周转行星件(P1、P2)构成行星件对,所述行星件对的彼此形成咬合的周转行星件(P1、P2)彼此以能反向转动的方式传动式联接,并且
-所述第一组周转行星件(P1)布置在分度圆(TK1)上,而且位于所述分度圆(TK1)上的轴线(XP1)在此具有不同的圆周角度间距。
CN201310421536.6A 2012-09-14 2013-09-16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Pending CN1036718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16404.9 2012-09-14
DE201210216404 DE102012216404A1 (de) 2012-09-14 2012-09-14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1813A true CN103671813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18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1536.6A Pending CN103671813A (zh) 2012-09-14 2013-09-16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1813A (zh)
DE (1) DE102012216404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3534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2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3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240451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以及车辆
WO2018213032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ompact planetary differential
CN11125585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反相行星齿轮的车桥组件
CN111322372A (zh) * 2018-11-29 2020-06-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差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3529B (zh) * 2015-09-25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5847B (zh) * 2015-09-25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44B (zh) * 2015-09-25 2019-12-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49B (zh) * 2015-09-25 2019-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26B (zh) * 2015-09-25 2019-12-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1B (zh) * 2015-09-25 2019-09-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5856B (zh) * 2015-09-25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46B (zh) * 2015-09-25 202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3B (zh) * 2015-09-25 2020-03-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0B (zh) * 2015-09-25 2019-0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1B (zh) * 2015-09-25 2020-08-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6B (zh) * 2015-09-25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60B (zh) * 2015-09-25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3532B (zh) * 2015-09-25 2019-11-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27B (zh) * 2015-09-25 2019-05-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5848B (zh) * 2015-09-25 2019-0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0B (zh) * 2015-09-25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4B (zh) * 2015-09-25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5B (zh) * 2015-09-25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8B (zh) * 2015-09-25 2020-04-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45B (zh) * 2015-09-25 2019-05-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DE102021126052A1 (de) 2021-10-07 2023-04-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1736A1 (de) * 2007-07-06 2009-01-08 Schaeffler Kg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
CN101611243A (zh) * 2007-01-31 2009-12-23 谢夫勒两合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WO2010003505A2 (de) * 2008-06-15 2010-01-14 Fz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allradantrieb
CN10166059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李国铭 圆柱形齿轮组限滑差速器
CN101737477A (zh) * 2010-01-08 2010-06-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动车用全外圆柱齿行星轮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7423A1 (de) 1990-08-30 1992-03-12 Gkn Automotive Ag Differential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243A (zh) * 2007-01-31 2009-12-23 谢夫勒两合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DE102007031736A1 (de) * 2007-07-06 2009-01-08 Schaeffler Kg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
WO2010003505A2 (de) * 2008-06-15 2010-01-14 Fz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allradantrieb
WO2010003505A3 (de) * 2008-06-15 2010-02-25 Fz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allradantrieb
CN10166059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李国铭 圆柱形齿轮组限滑差速器
CN101737477A (zh) * 2010-01-08 2010-06-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动车用全外圆柱齿行星轮差速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3533B (zh) * 2015-09-25 2019-11-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2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3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5857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553534A (zh) * 2015-09-25 2017-04-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240451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以及车辆
WO2018121291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以及车辆
CN108240451B (zh) * 2016-12-27 2020-08-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以及车辆
WO2018213032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ompact planetary differential
CN110832227A (zh) * 2017-05-16 2020-02-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紧凑型行星差速器
US10167938B2 (en) 2017-05-16 2019-01-0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ompact planetary differential
CN111322372A (zh) * 2018-11-29 2020-06-2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车辆差动装置
CN111255859A (zh) * 2018-11-30 2020-06-09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反相行星齿轮的车桥组件
CN111255859B (zh) * 2018-11-30 2023-03-28 阿文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反相行星齿轮的车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16404A1 (de)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1813A (zh)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CN103775601A (zh) 差速传动装置
US8480532B2 (en) Spur gear differential
US8430779B2 (en) Power-dividing gear train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KR101347493B1 (ko) 스퍼 기어 디퍼렌셜
CN103671810A (zh) 差速器
US9638304B2 (en) Spur differential gear
JP2006207805A (ja) 可変のトルク分配のための伝動装置ユニット
US20160252171A1 (en) Drive module with compac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US8663059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pin
CN104220784A (zh) 行星齿轮系中的组合的滑动支承件
CN103671812A (zh) 尤其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结构
US20050193851A1 (en) Angle drive with power distribution
CN103221717A (zh) 用于在汽车中传递驱动转矩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及具有该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驱动单元
JP2021517533A (ja) 駆動システム
CN103573961A (zh)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4641150A (zh) 具有威德哈伯-诺维柯夫正齿轮差速器类型的行星差速器的变速器组合
CN11301564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
WO2017050101A1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EP3789223B1 (en) Electric modular traction system
CN101900195A (zh) 差速器和使用该差速器的传动装置和汽车
CN103775600A (zh) 差速传动装置
US20180202529A1 (en)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453106A (zh) 一种差速器
US8870701B2 (en) Double differential device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CHAEFFLER FIFTH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508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KG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K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TO: SCHAEFFLER TECHNOLOGY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CHAEFFLER FIFTH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 KG TO: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10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