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3961A - 圆柱齿轮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圆柱齿轮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3961A
CN103573961A CN201310288853.5A CN201310288853A CN103573961A CN 103573961 A CN103573961 A CN 103573961A CN 201310288853 A CN201310288853 A CN 201310288853A CN 103573961 A CN103573961 A CN 103573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pinion
cylindrical gears
rotation
output cylindrica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88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斯滕·比尔曼
安雅·屈尔茨德费尔
塞巴斯蒂安·韦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573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3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48/11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having intermeshing planet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8Prof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2048/1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characterised by two sun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圆柱齿轮差速器。根据本发明,在其中一个输出圆柱齿轮上设置有圆柱齿轮齿部,其在横截面中具有凹形齿面,在另一输出圆柱齿轮上设置有圆柱齿轮齿部,其在横截面中具有凸形齿面。凹形齿面齿部的齿顶圆小于凸形齿面齿部的齿根圆,并且旋转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区位于凹形齿面齿部的轴向高度上。

Description

圆柱齿轮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柱齿轮差速器,用于将通过驱动系统所产生的驱动转矩分配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和第二输出圆柱齿轮上,其中,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具有行星齿轮架,该行星齿轮架包括多个随着其旋转的旋转行星齿轮,它们形成第一和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在此,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啮合,此外,第一组的旋转行星齿轮与第二组的旋转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行星齿轮对啮合区啮合,从而这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的这样成对的旋转行星齿轮反向转动,并且进而所述两个输出圆柱齿轮也反向联接。
背景技术
由DE10 2009 032 286A1公知前述类型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在该圆柱齿轮差速器中,行星齿轮对啮合区位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的轴向高度上。这如此实现,即,两个组的旋转行星齿轮位于在其直径方面测量为不同大小的分度圆上,并且在第一输出圆柱齿轮上实现负变位,在第二输出圆柱齿轮上实现正修行。
由DE10 2010 047 143A1公知前述类型的另一圆柱齿轮差速器。在太阳轮和行星轮上设置有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其中,齿轮形成具有在径向截面中的凸形齿面的轮齿,并且与其嵌合的其他齿轮形成了带有在径向截面中的凹形齿面的轮齿。尤其在GB266,163A中描述了这些齿部的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紧凑的结构形式、高的内部刚性和有利的机械运行性能。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圆柱齿轮差速器解决,其具有:
-设置为用于围绕差速器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架,
-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其与所述差速器轴线同轴地设置,
-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其同样与所述差速器轴线同轴地设置,
-旋转行星齿轮的第一组,所述旋转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啮合,以及
-旋转行星齿轮的第二组,所述旋转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分别通过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组的相应旋转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组的相应旋转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行星齿轮啮合区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形成了一种齿部,其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凹形弯曲,
-其中,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形成了一种齿部,其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凸形弯曲,并且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的齿顶圆小于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的齿根圆,以及
-联接两个所述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每个旋转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啮合区在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的轴向高度上延伸。
由此以有利方式如下是可能的,即,在差速器的轴向长度适度的情况下,扩大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区的轴向长度并且降低旋转行星齿轮齿部的负荷。在旋转行星齿轮和输出圆柱齿轮上实现的齿部被实施为所谓的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Wildhaber/Novikov)圆弧齿部。
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方面,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如此设计,即,其具有四个行星齿轮对,所述行星齿轮对的行星齿轮轴线彼此关于差速器轴线,轴线对称地(也就是说在径向截面中观察时径向地)对置。旋转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轴线的位置如此确定,即,通过行星齿轮对的各轴线对所限定的平面彼此平行或者垂直取向,并且因而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为正方形。通过这个方案如下是可能的,即,利用适度的齿力以及基本切向作用于输出圆柱齿轮的齿力来实现两个输出圆柱齿轮的运动学联接。借此相对传统结构形式,尤其在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的齿接触中,也就是在联接行星齿轮对的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啮合区中也得到明显更小的齿根应力,。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是可能的,即,通过两个彼此相应径向对置的行星齿轮对维持输出圆柱齿轮的运动学联接,并且进而减轻行星齿轮之间的接触压力或者说降低行星齿轮的力矩,这导致应力更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方面,所述输出圆柱齿轮优选如此构造,即,所述输出圆柱齿轮的齿数可被行星齿轮对的数量整除。由此如下是可能的,各个行星齿轮对以相应角度(此处为90°)均匀地围绕输出圆柱齿轮布置。所述设置为用于功率获取的两个输出圆柱齿轮具有相等齿数。这两个行星齿轮或者说补偿齿轮同样具有相等的、然而相对于输出圆柱齿轮更少的齿数。
在输出圆柱齿轮与行星齿轮之间的传动比i优选在2.5±20%范围内。优选地,行星齿轮设计成具有仅可被1及其自身整除的齿数(质数)。此处具体提出的齿数例如对于输出圆柱齿轮来说为32,并且对于行星齿轮来说为13。行星齿轮的包络圆的总体直径与“长”行星齿轮的齿部宽度的比值优选在3±20%范围内,在这种比值情况下得到结构空间需求和构件重量与差速器传动装置承载能力的特别有利的比值。
具有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的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尤其适用于轿车的补偿传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还适用于商用车的差速器传动装置和尤其在牵引车的情况下的其他的载重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四个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行星齿轮对的差速器可以以在装配技术方面有利的方式由可廉价制造的单独组件组装成并且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圆柱齿轮差速器如此构造,即,所述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轴线布置在第一分度圆上,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轴线布置在第二分度圆上,所述第一分度圆和所述第二分度圆基本具有相等的直径。
输出圆柱齿轮优选如此设计,即,它们具有相等齿数。旋转行星齿轮自身优选如此设计,即,它们相互间具有相等齿数。在组内部,旋转行星齿轮被实施为结构相同的组件,由此得到在生产行星齿轮方面的成本优点并且简化了行星齿轮的安装。
只要在旋转行星齿轮上设置变位,那么这优选如此完成,即,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具有正变位,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具有负变位。通过在所述措施可以实现扩大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的旋转行星齿轮的齿顶圆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的齿顶圆之间的径向间距。
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行星齿轮架如此设计,即,其直接承载为导入驱动转矩而设置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可以被实施为坚固的环形结构。在此,驱动齿轮优选如此设计,即,其形成内开口,其中,内开口被如此成型,即,旋转行星齿轮在内开口壁上得到齿顶圆引导部。在该实施方式中,施加在驱动齿轮上的驱动转矩通过多个齿顶圆接触区直接作为横向力传递至旋转行星齿轮。因而降低了行星齿轮架的结构机械负荷。
行星齿轮架优选被实施为板材成形件。在此,行星齿轮架可以由两个片状的、杯状的或者锅状的深冲板材壳组装成,所述板材壳被从两侧放到驱动齿轮上。对此替选地,行星齿轮架也可以被实施为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形成用于驱动齿轮的其他固定区,或者形成用于导入驱动转矩的其他区。
替选于上述通过齿顶圆接触将驱动转矩传递至行星齿轮缘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下也是可能的,即,将各旋转行星齿轮支承在行星齿轮架上。这种支承可以要么通过栓结构完成,所述栓结构构造在旋转行星齿轮上,并且所述栓结构啮合在行星齿轮架的相应孔中,要么(像优选方案那样)通过支承销完成,所述支承销锚固在行星齿轮架中,并且延伸穿过旋转行星齿轮。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如下是可能的,即创造一种被设置为车轴传动装置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极其短的轴向结构长度和相对小的齿面负荷。
分别由四个行星齿轮组装成的、作用于各输出圆柱齿轮上的行星齿轮组能够实现将转矩导入输出圆柱齿轮,而无需在此利用显著的径向支承力来支撑输出圆柱齿轮。
附图说明
由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得到本发明其他细节和特征。其中:
图1是在部分安装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圆柱齿轮差速器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彼此啮合的圆柱齿轮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图1的圆柱齿轮差速器传动装置的旋转行星齿轮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图1的部分安装的圆柱齿轮差速器传动装置结合驱动圆柱齿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圆的柱齿轮差速器。该圆柱齿轮差速器包括设置用于绕差速器轴线X旋转的行星齿轮架3、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其与差速器轴线X同轴地布置)以及此处仅在其齿凸缘方面上可被识别出的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其同样与差速器轴线X同轴地设置。这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通过旋转行星齿轮P1、P2运动学联接。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行星齿轮轴线XG1、XG2平行于差速器轴线X取向。
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分别通过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1啮合的旋转行星齿轮P1形成第一组G1的部件。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分别通过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2啮合的旋转行星齿轮P2形成第二组G2的部件。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分别与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通过行星齿轮啮合区EP啮合。
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如此设计,即,其形成一种齿部,该齿部的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凹形弯曲。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如此设计,即,其形成一种齿部,该齿部的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凸形弯曲,其中,此外,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顶圆小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的齿根圆。联接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每个行星齿轮啮合区EP在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1的轴向高度上延伸。
旋转行星齿轮P1、P2相应形成行星齿轮对C1、C2、C3、C4。这些对如此布置,即,它们关于差速器轴线X径向对置。也就是说行星齿轮对C1/C3和行星齿轮对C2/C4径向对置。行星齿轮对C1…C4的圆周间距为90°。
由视图可见,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啮合。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啮合。
在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之间的啮合区EP沿轴向和在第一行星齿轮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之间的啮合区EW1重叠,即,啮合区EP位于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啮合区EW1的相同轴向高度上。如开头所述,借此能够实现扩大在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之间的啮合区EP的轴向长度,并降低旋转行星齿轮G1、G2的齿部负荷。在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上实际上得不到绕可能不平行于相应的行星齿轮轴线XG1的轴线的倾斜力矩。作用于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上的倾翻力矩相对传统结构形式降低。总而言之,得到具有高的内部刚性的、在轴向上挨紧密集的机械结构。
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G1的行星齿轮轴线XG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1上,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G2的行星齿轮轴线XG2布置在第二分度圆T2上。在此处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分度圆T1和第二分度圆T2具有相同直径。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和第二组G2的行星齿轮P2的齿部几何结构彼此如此地协调,即,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的齿顶圆KG2没有和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顶圆K1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圆柱齿轮1、2如此设计,即,它们具有相等齿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与第二组G2的行星齿轮P2根据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形成凹形齿部。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与第一组G1的行星齿轮P1根据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形成凸形齿部。旋转行星齿轮P1、P2自身在此如此设计,即,它们具有相等齿数。
行星齿轮架3如此设计,即,其直接承载了被设置用于导入驱动转矩的、在该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齿轮5(参见图4)。该驱动齿轮5可以被实施为坚固的环形结构。行星齿轮架3自身在此实施成板材成形件,并且由两个板材壳组合在一起,所述板材壳被从两侧放到未详细示出的驱动齿轮5的环段上。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支承在此通过支承销6G1、6G2实现,所述支承销锚固在行星齿轮架3中,并且延伸穿过旋转行星齿轮P1、P2,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1、P2。
此处示出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尤其作为车轴传动装置适合用于多轮辙式汽车。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特征在于特别短的轴向结构长度和相对较小的齿面负荷。
齿部和支承部可以如此构造,即,它们提供足够间隙,以避免基于超静定的可能的内部应力。圆柱齿轮齿部自身优选被实施为倾斜齿部。
图2进一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的齿轮几何结构和啮合方案。旋转行星齿轮P2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啮合。输出圆柱齿轮2与轮毂衬套区段2a一起集成地,也就是说单件式地实施。所述轮毂衬套区段2a承载内齿部2b,并用于容纳此处未进一步示出的车轮驱动轴的插入区段。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同样也配备有此处未进一步识别出的轮毂衬套区段1a(参见图5),所述轮毂衬套区段具有内齿部。这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制成为成形构件,尤其是挤压件。
第二组G2的“较长”旋转行星齿轮P2在其纵向长度方面如此设计,即,所述旋转行星齿轮沿轴向覆盖第一从动齿轮1的凹形齿面齿部和第二从动齿轮2的凸形齿面齿部。基于旋转行星齿轮P2和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设计和布置,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的凹形齿面齿部齿部没有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凹形齿面齿部啮合。在输出圆柱齿轮1与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之间的运动学联接是在第一组G1的、装备有凸形齿面齿部的旋转行星齿轮P1(参见图1)的中间连接的情况下完成的。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的凸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长度明显比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的凹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长度更短。第一旋转行星齿轮P1的凸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长度优选基本对应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凹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长度。
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如此构造和支承,即,它们不可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的凸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啮合。必要时,设置有通孔或缺口的隔板可以被安装在差速器传动装置上,所述隔板将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的端侧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的齿部遮蔽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太阳轮1、2的齿数可被行星齿轮对的数量,也就是说“被4”整除。如已实施的那样,由此能够实现如下,即,各个行星齿轮对以相应角度(此处为90°)均匀地绕太阳轮1、2布置。所述设置为用于功率获取的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具有相等齿数。这两个行星齿轮或者说补偿齿轮P1、P2同样具有相等齿数。
输出圆柱齿轮1、2与相应行星齿轮P1、P2之间的传动比i优选在2.5±20%范围内。行星齿轮P1、P2被设计成具有仅可被1及其自身整除的齿数(质数)。此处所示齿数例如对于太阳轮1、2来说为“32”,对于行星齿轮P1、P2来说为“13”。行星齿轮P2的包络圆的整个直径D与“长”行星齿轮P2的齿部宽度B的比值优选在3±20%范围内,在这种比值情况下得到结构空间需求和构件重量相对于差速器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的特别有利的比值。
图3示出行星齿轮架。从所述附图中可看到行星齿轮轴线XG1、XG2的方位。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如此设计,即,其具有四个行星齿轮对,行星齿轮对的行星齿轮轴线XG1、XG2彼此关于差速器轴线X轴线对称地(即,在径向截面中径向地)对置。在此,旋转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轴线XG1、XG2的位置如此确定,即,通过行星齿轮对的相应轴对XG1、XG2所限定的平面E1、E2、E3、E4彼此平行或者垂直取向,并且因而如可识别那样,在径向截面中示出为正方形。如前面已实施的那样,通过这个方案如下是可能的,即,利用适度的齿力以及基本切向作用的齿力实现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的运动学联接。借此得到相对传统结构形式明显更小的齿根应力。行星齿轮轴线XG1、XG2位于分度圆T1、T2上,分度圆T1、T2在其直径方面是相同的。所述轴线对XG1、XG2的圆周间距为90°。
图4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圆柱齿轮差速器。在此被制成为双壳式板材件的行星齿轮架3形成此处不可被详细识别出的连接区段。该连接区段形成一种支承结构,相应的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更具体而言,其轮毂衬套区段)沿径向支承在该支承结构中。因为由行星齿轮对根据本发明地布置在两个从动齿轮1、2上而得到基本补偿的横向力分布,所以不产生该支承结构的、明显的、依赖于负荷的径向负荷。尽管此处未示出,然而能够实现密封行星齿轮架3和轮毂衬套区段1a、2a,且给行星齿轮架内部空间填充润滑剂,以使差速器传动装置形成闭合的持续润滑的构件组。
在该实施例中,支承销6G1、6G2的轴向固定通过盖件7实施,所述盖件从内部安装到行星齿轮架3的相应的孔并且搭接支承销6G1、6G2的端侧。传动齿轮5被构造成斜齿圆柱齿轮,并且容纳在两个形成行星齿轮架3的板材壳之间或者安装在板材壳侧面。
输出圆柱齿轮1、2如此设计和布置,即,输出圆柱齿轮的圆柱齿轮齿部位于挨紧的相邻位置。这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的齿顶圆直径如此区别,即,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顶圆直径基本上相当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的齿根圆直径。总而言之,这两个输出圆柱齿轮1、2的齿部几何结构彼此如此地协调,即,每个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啮合的旋转行星齿轮P2不可以啮合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圆柱齿轮齿部中,但是可以在其轴向高度上啮合到第一旋转行星齿轮P1的圆柱齿轮齿部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圆柱齿轮差速器中,在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之间的啮合区EP沿轴向与在第一行星齿轮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之间的啮合区EW1重叠,即,啮合区EP关于差速器轴线X位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高度上,而在此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不会啮合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部中。
两个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彼此反向转动。旋转行星齿轮P1、P2总共形成四个单独对,这些单独对如此布置,即,它们关于差速器轴线X径向对置。
在圆柱齿轮差速器运行中,在驱动齿轮5上施加的驱动转矩首先传递至行星齿轮架3。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支承销6G1、6G2位于行星齿轮架3中。旋转行星齿轮P1、P2形成两个组G1、G2,其中,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通过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啮合,并且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与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通过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啮合,其中,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具有凹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并且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具有凸形齿面圆柱齿轮齿部。旋转行星齿轮P1、P2在分别形成行星齿轮对情况下通过啮合区EP彼此啮合。因而两个组G1、G2的旋转行星齿轮P1、P2彼此反向连接。所述轴线XG2的径向位置、第二组G2旋转行星齿轮P2的齿顶圆直径和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顶圆直径如此协调,即,仅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啮合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具有圆柱齿轮齿部区段,其轴向长度基本相当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圆柱齿轮齿部的轴向长度。第二组的旋转行星齿轮P2具有圆柱齿轮齿部区段,其轴向长度大约相当于第一组G1的第一旋转行星齿轮P1的圆柱齿轮齿部区段的两倍长度。因而,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在两个从动齿轮1、2的圆柱齿轮齿部上轴向延伸,而没有在此啮合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中。
两个从动齿轮1、2通过总共四个行星齿轮对反向,即,以传动比为“-1”联接。第一组G1旋转行星齿轮P1的、作用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全部齿部也在自身的轴向高度上啮合到第二组的旋转行星齿轮P2的齿部中。基于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周边齿部的轴向高度上存在的力量比,得到特别有利的内部力平衡,并且因而降低了齿面负荷和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支承装置的负荷。
旋转行星齿轮P1、P2和在此与所述旋转行星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1、2的维尔特哈伯/诺维柯夫圆弧齿部实施为倾斜齿部。

Claims (10)

1.圆柱齿轮差速器,其具有:
-设置为用于围绕差速器轴线(X)旋转的行星齿轮架(3),
-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其与所述差速器轴线(X)同轴地布置,
-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其同样与所述差速器轴线(X)同轴地布置,
-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其分别通过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1)与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啮合,以及
-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其分别通过第二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2)与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组(G1)的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1)与所述第二组(G2)的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2)分别通过行星齿轮啮合区(EP)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形成齿部,其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凹形弯曲,
-其中,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形成齿部,其齿面在径向截面中凸形弯曲,并且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1)的齿顶圆(K1)小于所述第二输出圆柱齿轮(2)的齿根圆,以及
-两个旋转行星齿轮组(G1、G2)的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所述行星齿轮啮合区(EP)在所述第一输出圆柱齿轮啮合区(EW1)的轴向高度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行星齿轮组(G1)的行星齿轮轴线(XG1)布置在第一分度圆(T1)上,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行星齿轮组(G2)的行星齿轮轴线(XG2)布置在第二分度圆(T2)上,所述第一分度圆(T1)和所述第二分度圆(T2)具有相等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圆柱齿轮(1、2)具有相等齿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G1)的旋转行星齿轮(P1)与所述第二组(G2)的旋转行星齿轮(P2)相应组成旋转行星齿轮对(C1、C2、C3、C4),并且总共设置有四个这种旋转行星齿轮对(C1、C2、C3、C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旋转行星齿轮对关于所述差速器轴线(X)径向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1、P2)的所述轴线(XG1、XG2)如此设置,即,所述行星齿轮对(C1、C2、C3、C4)的每个轴线对限定一个平面(E1、E2、E3、E4),并且这些平面(E1、E2、E3、E4)在相对于差速器轴线X的径向截面中描述了相对于差速器轴线(X)同心的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行星齿轮(P1、P2)具有相等齿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圆柱齿轮(1、2)的齿数能够被四整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行星齿轮轴线(XG1、XG2)的所述分度圆(T1、T2)的直径、所述第二组(G2)的所述行星齿轮(P2)的齿顶圆直径(KG2)与所述行星齿轮(P2)的轴向长度(B)如此协调,即,所述行星齿轮(P2)的包络圆直径(D)与提到的所述轴向长度(B)的比值在3:1+/20%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圆柱齿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P1、P2)的所述齿数是质数。
CN201310288853.5A 2012-07-31 2013-07-10 圆柱齿轮差速器 Pending CN1035739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210213396 DE102012213396A1 (de) 2012-07-31 2012-07-31 Stirnraddifferential
DE102012213396.8 2012-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3961A true CN103573961A (zh) 2014-02-12

Family

ID=4994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8853.5A Pending CN103573961A (zh) 2012-07-31 2013-07-10 圆柱齿轮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3961A (zh)
DE (1) DE10201221339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0160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Byd Company Limited Differenti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N107820549A (zh) * 2015-07-24 2018-03-2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装置组件
CN109099133A (zh) * 2017-06-21 2018-12-2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差动装置
CN110067843A (zh) * 2018-01-19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差动装置
CN110107669A (zh) * 2019-04-30 2019-08-09 朱文辉 圆柱行星齿轮差速器
CN110735905A (zh) * 2019-10-29 2020-01-3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主动高速调速的差动传动装置
CN112888879A (zh) * 2018-10-24 2021-06-01 德西福格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13700822A (zh) * 2021-09-29 2021-11-26 杭州恒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款超静音差速器
CN115709637A (zh) * 2021-08-23 2023-02-24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走工具及其传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30118A1 (de) * 2018-11-28 2020-05-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9548A (en) * 1916-09-11 1917-06-12 Thomas G Van Sant Gearing.
US3738192A (en) * 1971-06-29 1973-06-12 Illinois Tool Works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mechanisms
US4950215A (en) * 1988-03-25 1990-08-21 J. M. Voith Gmbh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gearing
CN101611243A (zh) * 2007-01-31 2009-12-23 谢夫勒两合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1821532A (zh) * 2007-10-20 2010-09-01 谢夫勒两合公司 具有轻质的承载部件和粘性离合器的差速齿轮装置
US20110245012A1 (en) * 2008-12-18 2011-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pur gear different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6163A (en) 1926-04-07 1927-02-24 Wildhaber Ernes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oothed gearing
DE102010047143A1 (de) 2010-09-30 2012-04-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Planetengetriebe, Planetendifferenzial und Getriebe mit dem Planetendifferenzia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9548A (en) * 1916-09-11 1917-06-12 Thomas G Van Sant Gearing.
US3738192A (en) * 1971-06-29 1973-06-12 Illinois Tool Works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mechanisms
US4950215A (en) * 1988-03-25 1990-08-21 J. M. Voith Gmbh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gearing
CN101611243A (zh) * 2007-01-31 2009-12-23 谢夫勒两合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1821532A (zh) * 2007-10-20 2010-09-01 谢夫勒两合公司 具有轻质的承载部件和粘性离合器的差速齿轮装置
US20110245012A1 (en) * 2008-12-18 2011-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pur gear differential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549A (zh) * 2015-07-24 2018-03-2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传动装置组件
US10393249B2 (en) 2015-09-25 2019-08-27 Byd Company Limited Differenti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WO2017050160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Byd Company Limited Differenti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N109099133B (zh) * 2017-06-21 2023-05-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差动装置
CN109099133A (zh) * 2017-06-21 2018-12-2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差动装置
CN110067843A (zh) * 2018-01-19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差动装置
CN110067843B (zh) * 2018-01-19 2021-08-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差动装置
CN112888879A (zh) * 2018-10-24 2021-06-01 德西福格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12888879B (zh) * 2018-10-24 2024-05-28 德西福格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10107669A (zh) * 2019-04-30 2019-08-09 朱文辉 圆柱行星齿轮差速器
CN110735905A (zh) * 2019-10-29 2020-01-3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主动高速调速的差动传动装置
CN115709637A (zh) * 2021-08-23 2023-02-24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走工具及其传动装置
CN113700822A (zh) * 2021-09-29 2021-11-26 杭州恒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款超静音差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13396A1 (de)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3961A (zh)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3775601A (zh) 差速传动装置
CN104040222B (zh) 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3671813A (zh)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
US20050202927A1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CN102444695B (zh) 行星齿轮减速机
US20060205557A1 (en) Method for effecting low-loss torque transmission in planetary gears
CN106461051B (zh) 差动装置
CN101821532B (zh) 具有轻质的承载部件和粘性离合器的差速齿轮装置
CN103671810A (zh) 差速器
CN106555851A (zh)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3526A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133632A (zh) 圆柱齿轮差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53537B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641150A (zh) 具有威德哈伯-诺维柯夫正齿轮差速器类型的行星差速器的变速器组合
ES2945582T3 (es) Portasatélites
CN103429931B (zh) 变速装置
CN103511583A (zh) 圆柱齿轮式差速器
US10378613B1 (en) Electric powertrain with cycloidal mechanism
CN106555845A (zh)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6553527A (zh) 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3775600A (zh) 差速传动装置
CN106553535A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1660597A (zh) 圆柱形齿轮组限滑差速器
CN101960172B (zh) 偏心式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CHAEFFLER FIFTH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507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KG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K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CHAEFFLER FIFTH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 KG TO: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TO: SCHAEFFLER TECHNOLOGY GMBH + CO. K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31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after: Fifth Schaeffl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zogenaurach

Applicant befor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