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00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7005A CN102467005A CN2011101950559A CN201110195055A CN102467005A CN 102467005 A CN102467005 A CN 102467005A CN 2011101950559 A CN2011101950559 A CN 2011101950559A CN 201110195055 A CN201110195055 A CN 201110195055A CN 102467005 A CN102467005 A CN 102467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recording paper
- fixing device
- roller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分,其包括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图像形成单元,其在传送部分中所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在对在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加热的同时对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以便设定Pw<Pw1+Pw2并且使得在开始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前或者在结束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后执行传送部分的强制传送操作,其中,Pw1是为包括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在内的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Pw2是为强制性地传送卡塞在传送部分中的记录介质的强制传送操作提供的电力,而Pw是电力消耗的规定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03-062080中披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照射原稿的光源通电时,交替地控制定影辊的加热源和加压辊的加热源,以便使定影辊的加热源和加压辊的加热源不会同时通电。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缩短定影装置的准备时间而不超过电力消耗的规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传送部分,其包括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所述传送部分中所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定影装置,其在对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加热的同时对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以便设定Pw<Pw1+Pw2并且使得在开始所述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前或者在结束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后执行所述传送部分的强制传送操作,其中,Pw1是为包括提高所述定影装置的温度在内的所述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Pw2是为强制性地传送卡塞在所述传送部分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提供的电力,而Pw是电力消耗的规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传送部分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与所使用的电力超过所述规定值Pw和所述电力Pw1之间的差值的操作并行地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停止传送的位置来选择在开始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前通过所述传送部分执行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还是在结束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后通过所述传送部分执行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同时执行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和强制性地传送卡塞在传送部分中的记录介质的操作的结构相比,可以缩短定影装置的准备时间而不超过电力消耗的规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执行所消耗的电力超过规定值Pw和电力Pw1之间的差值的操作的时间不同于通过传送部分执行强制传送操作的时间的结构相比,可以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的准备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在开始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前以及在结束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后都通过传送部分执行强制传送操作的结构相比,可以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的准备时间。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定影装置延伸到切换单元的记录纸张传送路径的结构;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记录纸张卡塞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传送路径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在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之后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
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在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之前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在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之后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并执行其他操作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当在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之前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并执行其他操作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
图7A是示出比较例中当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和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同时执行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在该比较例中电力消耗超过规定值;以及
图7B是示出图7A所示的比较例中当提高定影装置的温度和消除记录纸张的卡塞同时执行时的操作时间和电力消耗的曲线图,在该比较例中电力消耗不超过规定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在竖直方向上(即在箭头V的方向上)从下侧到上侧包括纸张保持单元12、主体14、原稿读取单元16和控制器20。纸张保持单元12保持作为示例性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P。主体14设置在纸张保持单元12上方并且对从纸张保持单元12供给的记录纸张P进行图像形成。原稿读取单元16设置在主体14上方并且读取待读取的原稿G。控制器20设置在主体14中,并且用作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操作的示例性控制器。在以下描述中,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的竖直方向对应于方向V,并且其水平方向对应于方向H。
纸张保持单元12包括保持不同尺寸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保持部分22、第二保持部分24和第三保持部分26。第一保持部分22、第二保持部分24和第三保持部分26各自设置有送纸辊32,送纸辊32将被保持的记录纸张P送出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传送路径28。用作示例性的多对传送部分并且一次传送一页记录纸张P的多对传送辊34和多对传送辊36沿着传送路径28设置在各个送纸辊32的下游。用作示例性传送部分的调整辊38在传送路径28中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传送辊36的下游。调整辊38暂时使记录纸张P停止并且按照预定定时将记录纸张P送至二次转印位置QB(稍后将进行描述;参见图2)。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传送路径28的上游侧部分沿着方向V从纸张保持单元12的左下部线性地延伸至主体14的左下部。传送路径28的下游侧部分从主体14的左下部延伸至设置在主体14的右表面上的排出单元15。双面传送路径136与传送路径28连接,并且允许传送和翻转记录纸张P以便在记录纸张P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图像。折叠式手动送纸单元46设置在主体14的左表面上。从手动送纸单元46送出的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47与传送路径28中的调整辊38的近侧连接。下面详细地描述记录纸张P的各个传送路径之间的切换。
原稿读取单元16包括文档传送装置52、台板玻璃54和文档读取装置56。文档传送装置52一次自动地传送一页原稿G。台板玻璃54设置在文档传送装置52的下侧。可以将一页待读取原稿G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文档读取装置56读取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来的待读取原稿G或被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待读取原稿G。
文档传送装置52包括自动传送路径55,多对传送辊53设置在自动传送路径55中。自动传送路径55的一部分设置成使得待读取原稿G经过台板玻璃54的上侧。文档读取装置56在静止于台板玻璃54的左端处的同时读取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来的待读取原稿G,或者文档读取装置56在沿着方向H移动的同时读取被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待读取原稿G。
主体14包括图像形成单元50,图像形成单元50用作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的示例性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50包括感光体部件62、充电部件64、曝光装置66、显影装置70、中间转印带68和清洁装置73(稍后进行描述)。
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圆筒状感光体部件62设置在主体14中的装置主体10A的中央部分处。驱动单元(未示出)使感光体部件62沿着箭头+R的方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承载通过光照射而形成的静电潜像。对感光体部件62的表面进行充电的电晕管充电部件64设置在感光体部件62上方,并且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
曝光装置66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充电部件64的下游,并且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曝光装置66包括半导体激光器、f-θ透镜、多棱镜、成像透镜和反射镜(都未示出)。基于图像信号,通过多棱镜使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偏转以便进行扫描,并且使用激光照射经过充电部件64充电的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对该外周面进行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66不限于通过多棱镜使激光偏转以便进行扫描的类型。曝光装置66可以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类型。
显影装置70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利用曝光装置66的曝光进行照射的部件的下游。显影装置70是使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将(形成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使静电潜像可见的旋转切换型。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和78F以可更换的方式沿着方向H并排地设置在文档读取装置56下方和显影装置70上方。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和78F分别容纳黄色(Y)色调剂、品红色(M)色调剂、蓝绿色(青色)(C)色调剂、黑色(K)色调剂、第一专色(E)色调剂和第二专色(F)色调剂。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可以是或者不是从除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之外的专色(包括透明色)中选出的颜色。
如图2所示,在显影装置70中,与色调剂颜色(即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对应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按照顺序沿着圆周方向(即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并排地设置。通过利用电动机(未示出)使显影装置70每次以60°的中心角旋转,来切换进行显影操作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或72F,并且进行显影操作的显影单元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
由于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这里对显影单元72Y进行描述,而不对其他显影单元72M、72C、72K、72E和72F进行描述。当进行使用Y、M、C、K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操作时,不使用显影单元72E和72F。因此,从显影单元72K到显影单元72Y的旋转角度为180°。
显影单元72Y包括用作主体的壳体部件76。壳体部件76被填充有通过色调剂供给路径(未示出)从色调剂盒78Y(参见图1)供给的由载体和色调剂形成的显影剂。壳体部件76具有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的矩形开口76A。显影辊74设置在开口76A中,显影辊74的外周面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此外,板状调节部件79在壳体部件76中靠近开口76A的位置处设置为沿着开口76A的纵向延伸,板状限制部件79用于调节显影剂的层厚。
显影辊74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显影套筒74A以及包括固定在显影套筒74A的内侧的多个磁极的磁性部件74B。通过使显影套筒74A旋转,可以形成显影剂(载体)的磁刷。通过利用调节部件79调节层厚,可以在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然后,通过使显影套筒74A旋转,可以将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层传送至与感光体部件62相对的位置,以便使与形成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潜像(静电潜像)对应的色调剂附着在潜像上,从而将潜像显影。
在壳体部件76中,两个螺旋传送辊77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并排地设置。通过使两个传送辊77旋转,可以沿着显影辊74的轴向(即沿着显影单元72Y的纵向)循环传送填充在壳体部件76中的显影剂。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的六个显影辊74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显影辊74之间的间隔大小等于60°的中心角。通过切换预定的显影单元72,使得下一个显影辊74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带68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显影装置70的下游,并且设置在感光体部件62下方。形成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中间转印带68是环形带,并且卷绕在驱动辊61、张力施加辊65、多个传送辊63、和辅助辊69上。驱动辊61由控制器20驱动而旋转。张力施加辊65对中间转印带68施加张力。多个传送辊63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侧接触并且被驱动而旋转。辅助辊69在二次转印位置QB(稍后将进行描述;参见图2)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侧接触并且被驱动而旋转。通过驱动辊61的旋转,中间转印带68沿着箭头-R的方向(即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一次转印辊67设置为与感光体部件62相对,并且中间转印带68介于一次转印辊67和感光体部件62之间。一次转印辊67通过一次转印操作将形成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一次转印辊67在感光体部件62和中间转印带68彼此接触的位置(此位置称为“一次转印位置QA”(参见图2))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侧接触。通过从电源(未示出)施加电力,一次转印辊67通过一次转印操作利用一次转印辊67和接地的感光体部件62之间的电位差将由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承载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
二次转印辊71设置为与辅助辊69相对,并且中间转印带68介于二次转印辊71和辅助辊69之间。二次转印辊71通过二次转印操作将已经在一次转印操作中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二次转印辊71和辅助辊69之间的位置对应于二次转印位置QB,色调剂图像在该二次转印位置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参见图2)上。二次转印辊71接地,并且与中间转印带68的表面(外周面)接触。从电源(未示出)向辅助辊69施加电力,利用二次转印辊71和辅助辊69之间的电位差,通过二次转印操作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
清洁刮板59设置在驱动辊61的相反侧,收集在二次转印操作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8上的残留色调剂,并且中间转印带68介于清洁刮板59和驱动辊61之间。清洁刮板59安装在具有开口的外壳(未示出)中。由清洁刮板59的端部刮除的任何色调剂都被收集在该外壳中。
位置检测传感器83在中间转印带68附近设置在与传送辊63相对的位置处。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外表面上的标记(未示出)来检测中间转印带68上的预定基准位置,并且输出用作开始图像形成的定时基准的位置检测信号。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用光照射中间转印带68并且接收从标记的表面反射的光来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位置。
清洁装置73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例如,清洁装置73清除在一次转印操作中未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而残留在感光体部件62的表面上的任何残留色调剂。例如,清洁装置73通过与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和刷辊来收集任何残留色调剂。
电晕管81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清洁装置73的上游(即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电晕管81去除一次转印操作之后残留在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的带电。通过使用光照射经过清洁的感光体部件62的外周面来除电的除电装置75沿着感光体部件62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清洁装置73的下游(充电部件64的上游)。
由二次转印辊71(参见图2)限定的色调剂图像的二次转印位置QB设定在传送路径28中。第一纸张传感器39在二次转印位置QB和调整辊38之间设置为位于传送路径28上方并靠近调整辊38。第一纸张传感器39对记录纸张P的前端位置(即下游侧端部)和后端位置(即上游侧端部)进行检测。作为第一纸张传感器39,例如可以使用用光照射记录纸张P并且接收从记录纸张P反射的光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定影装置100在传送路径28中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即沿着图1中箭头A的方向)设置在二次转印辊71的下游。定影装置100是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已经通过二次转印辊71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上的示例性定影装置。
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100包括具有开口106A和开口106B的外壳106。记录纸张P进入开口106A。记录纸张P从开口106B排出。定影辊102和加压辊104设置为外壳106中的主要部分。定影辊102通过加热进行定影。加压辊104朝向定影辊102按压记录纸张P。尽管定影装置100设置有例如对加压辊104、定影辊102和将定影辊102加热的外部加热辊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然而这些温度传感器都未示出。
定影辊102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方并且位于记录纸张P的色调剂图像侧(上侧)。定影辊102的旋转轴设置为垂直于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定影辊102的示例性结构中,例如硅橡胶等弹性材料覆盖由铝制成的圆筒状芯部(未示出)的外周。在弹性材料的外周面周围形成有由氟碳树脂制成的隔离层。
在定影辊102的芯部内设置有卤素加热器108。卤素加热器108用作不与芯部的内周面接触的加热源。通过利用从电源(未示出)施加电力而产生的热量来加热卤素加热器108,以便加热芯部,从而加热整个定影辊102。能够改变定影辊102的圆周速度的第一电动机110通过齿轮(未示出)与定影辊102的芯部的端部连接。基于从控制器20发送出的指令信号来驱动第一电动机110,以便驱动定影辊102旋转。
加压辊104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中设置在定影辊102下方。利用例如弹簧(未示出)等的偏压力,加压辊104接触并按压定影辊102的外周面,从而在定影辊102和加压辊104之间形成接触区域(即咬合部分N)。在加压辊104的示例性结构中,例如硅橡胶等弹性材料覆盖由铝制成的圆筒状芯部的外周。在弹性材料的外周面周围形成有由氟碳树脂制成的隔离层。通过定影辊102的旋转来驱动加压辊104旋转。可以在加压辊104的芯部内设置用作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以将加压辊104加热。
第二纸张传感器112在定影装置100中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方。第二纸张传感器112对记录纸张P在传送方向上的前端位置和记录纸张P在传送方向上的后端位置进行检测。作为第二纸张传感器112,例如可以使用用光照射记录纸张P并且接收从记录纸张P反射的光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安装第二纸张传感器112的位置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即沿着箭头A的方向)位于咬合部分N的下游并且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位于开口106B的上游。
接下来,详细地描述传送路径28和双面传送路径136。
如图3所示,去卷曲单元120在传送路径28中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定影装置100的下游。去卷曲单元120将通过定影装置100定影之后的记录纸张P的卷曲沿着相反的方向矫直。无论如何在记录纸张P的各个传送路径之间切换,去卷曲单元120都会将记录纸张P的卷曲矫直。
去卷曲单元120包括第一去卷曲部分122和第二去卷曲部分124。第一去卷曲部分122用作示例性传送部分并且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第二去卷曲部分124用作示例性传送部分并且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第一去卷曲部分122包括去卷曲辊126A、金属辊127A和支承件128A。去卷曲辊126A是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上侧的海绵辊。金属辊127A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下侧并且与去卷曲辊126A的外周面接触。支承件128A在去卷曲辊126A的相反侧接触金属辊127A的外周面,并且减小金属辊127A的挠曲。去卷曲辊126A的外径大于金属辊127A的外径。
第二去卷曲部分124包括去卷曲辊126B、金属辊127B和支承件128B。去卷曲辊126B是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下侧的海绵辊。金属辊127B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上侧并且与去卷曲辊126B的外周面接触。支承件128B在去卷曲辊126B的相反侧接触金属辊127B的外周面,并且减小金属辊127B的挠曲。去卷曲辊126B的外径大于金属辊127B的外径。
去卷曲辊126A和去卷曲辊126B、金属辊127A和金属辊127B以及支承件128A和支承件128B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相同的形状。去卷曲辊126A、去卷曲辊126B、金属辊127A、金属辊127B、支承件128A和支承件128B各自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垂直于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
一个第二电动机129通过齿轮(未示出)与去卷曲辊126A和126B的芯部(未示出)的端部连接。基于从控制器20发送出的指令信号驱动第二电动机129,以便驱动去卷曲辊126A和126B旋转。去卷曲辊126A沿着所示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去卷曲辊126B沿着所示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切换单元130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设置在去卷曲单元120的下游。切换单元130切换沿着传送路径28传送的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切换单元130处,传送路径28的末端被分为反向传送路径132和第一排出路径134。反向传送路径132用作示例性传送路径并且具有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142。第一排出路径134用作示例性传送路径并且大致为朝向排出单元15(参见图1)延伸的平直路径。
反向传送路径132的一部分被分为双面传送路径136和第二排出路径138。双面传送路径136用作示例性传送路径并且朝向传送辊36(参见图1)延伸以便在记录纸张P的背面上形成图像。第二排出路径138朝向排出单元15延伸。在反向传送路径132中设置有具有形成弯曲部分142的弯曲表面的引导部件143。在第一排出路径134中设置有引导部件135A和引导部件135B。引导部件135A形成第一排出路径134的上壁。引导部件135B设置为与引导部件135A相对并且形成第一排出路径134的底壁。为了节省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内的空间,引导部件135A和135B设置为具有小的间距,并且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形成为平直。
如图1所示,反向传送路径132沿着箭头V的方向(向下的方向用-V表示,向上的方向用+V表示)从主体14的右下侧平直地延伸至纸张保持单元12的右下侧。在反向传送路径132中设置有用作示例性的多对传送部分并且传送记录纸张P的多对传送辊162。双面传送路径136沿着方向H从反向传送路径132的一部分(第三切换部件148(稍后进行描述))朝向传送辊36延伸。在双面传送路径136中设置有用作示例性的多对传送部分并且传送记录纸张P的多对传送辊164。通过利用第三切换部件148(在下面进行描述)将记录纸张P的后端的进入路径切换至双面传送路径136,在双面传送路径136中沿着箭头B的方向(即向图1中的左方)传送已经进入反向传送路径132的记录纸张P。双面传送路径136的末端与传送路径28中的传送辊36的近侧连接。
如图3所示,切换单元130包括第一切换部件144、第二切换部件146和第三切换部件148。第一切换部件144将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从传送路径28切换至反向传送路径132或第一排出路径134。第二切换部件146在反向传送路径132和第二排出路径138之间切换。第三切换部件148在双面传送路径136和第二排出路径138之间切换。第一切换部件144、第二切换部件146和第三切换部件148都是三棱柱部件。当驱动单元(未示出)将特定的切换部件的端部移入一个特定的传送路径时,记录纸张P的传送路径切换至另一个传送路径。
用作传送记录纸张P的示例性传送部分的反向传送部分150设置在反向传送路径132中的第一切换部件144和第二切换部件146之间。反向传送部分150包括一对第一传送辊152和第三电动机166。第三电动机166的旋转由控制器20(参见图1)控制,并且第三电动机166驱动第一传送辊152旋转。
传送记录纸张P的一对第二传送辊154设置在第三切换部件148的下游(所示的下侧)。旋转由控制器20控制的第五电动机172使第二传送辊154旋转。传送记录纸张P的一对第三传送辊156设置在第二排出路径138中。第三传送辊156也是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但是不对该驱动进行描述。
将记录纸张P排出到排出单元15(参见图1)的一对排出辊153设置在第一排出路径134的末端处。运转由控制器20控制的第四电动机168使排纸辊153旋转。
在反向传送路径132的外侧,在第一切换部件144和一对第一传送辊152之间设置有第三纸张传感器158。第三纸张传感器158检测沿着反向传送路径132传送的记录纸张P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作为第三纸张传感器158,例如可以使用用光照射记录纸张P并且接收从记录纸张P反射的光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
这里,在传送路径28和反向传送路径132中,将从定影辊102到第一传送辊152的距离设定为小于记录纸张P在传送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从而提供记录纸张P被定影辊102和第一传送辊152两者夹持的时刻。将从定影辊102到排出辊153的距离设定为小于记录纸张P在传送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从而提供记录纸张P被定影辊102和排出辊153两者夹持的时刻。
接下来,描述在切换单元130处进行的记录纸张P的各个传送路径之间的主要切换操作以及记录纸张P的各个传送路径。
在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执行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包括图像形成)和定影到记录纸张P的正面(即所示的上表面)上并且随后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包括图像形成)和定影到记录纸张P的背面(即所示的下表面)上的双面打印时,发生下述情况。也就是说,在切换单元130中,第一切换部件144移动以便关闭第一排出路径134并且打开反向传送路径132;并且第二切换部件146移动以便关闭第二排出路径138并且打开反向传送路径132。此外,第三切换部件148移动以便关闭双面传送路径136并且打开反向传送路径132。由此,在被传送至传送路径28的记录纸张P经过去卷曲单元120之后,该记录纸张P进入反向传送路径132。
接下来,当进入反向传送路径132的记录纸张P的后端经过第二传送辊154时,第三切换部件148关闭第二排出路径138并且打开双面传送路径136,并且第二传送辊154沿着反向旋转。由此,将记录纸张P的后端切换为前端,并且沿着双面传送路径136传送记录纸张P,并且记录纸张P再次进入传送路径28,从而在记录纸张P的背面进行图像形成。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仅仅在记录纸张P的正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将记录纸张P的正面和背面翻转以排出记录纸张P时,发生下述情况。也就是说,记录纸张P进入反向传送路径132,并且记录纸张P的后端经过第二传送辊154,在此时第二切换部件146移动以打开第二排出路径138。当第二传送辊154沿着反向旋转时,将记录纸张P的后端切换为前端,并且将记录纸张P传送至第二排出路径138而排出。当在记录纸张P的正面上进行图像形成和定影并且记录纸张P在经过去卷曲单元120之后照原样被排出时,发生下述情况。也就是说,第一切换部件144移动以关闭反向传送路径132并且打开第一排出路径134。
接下来,对当记录纸张P卡塞在传送路径中时消除纸张卡塞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图4中,记录纸张P(由实线表示)卡塞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传送路径28、反向传送路径132和两面传送路径136中的状态分别由记录纸张P1、记录纸张P2、记录纸张P3和记录纸张P4表示。记录纸张P1、P2、P3和P4的卡塞状态不会同时出现。为了容易理解,记录纸张P在各个传送路径中的卡塞状态都示出在图4中。在控制器20中,利用设置在各个传送路径中的纸张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记录纸张P1、P2、P3和P4卡塞的位置。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拉出单元170,在拉出单元170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范围能够朝向前方(即朝向各个辊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近侧)被拉出。拉出单元170在如下部位处被分隔:在主体14的传送路径28中最下面的传送辊36的下侧处;在传送路径47的一部分处;在辅助辊69和二次转印辊71之间的位置处;在第一排出路径134的一部分和第二排出路径138的一部分处;以及在主体14的反向传送路径132中第二传送辊154(参见图3)的下侧。可以沿着导轨(未示出)从装置主体10A朝向前方将拉出单元170拉出。
在传送路径28中,记录纸张P1在存在于纸张保持单元12和主体14二者中并且由传送辊36夹持的同时被卡塞。在传送路径47中,记录纸张P2在前端由调整辊38夹持的同时被卡塞。在反向传送路径132中,记录纸张P3在前端由传送辊162夹持并且后端由去卷曲辊126B夹持的同时被卡塞。记录纸张P4在存在于反向传送路径132和两面传送路径136二者中并且由传送辊162夹持的同时被卡塞。记录纸张P1、P2、P3和P4存在于装置主体10A和拉出单元170之间的分隔线(点划线)的两侧。
消除记录纸张P1、P2、P3和P4卡塞的示例性操作如下所述。当利用控制器20(参见图1)使传送辊36、调整辊38、传送辊162和传送辊164旋转时,强制性地在拉出单元170中(该范围由双点划线表示)传送记录纸张P1、P2和P4。通过朝向前方将拉出单元170拉出,可以取出记录纸张P1、P2和P4。
当利用控制器20使传送辊162旋转时,强制性地将记录纸张P3传送到纸张保持单元12的反向传送路径132。通过打开设置在装置主体10A的侧表面上的开闭盖部件(未示出),可以取出记录纸张P3(沿着箭头E的方向)。因此,在消除记录纸张P在传送路径中的卡塞的操作中,通过利用电动机使辊旋转来使记录纸张P移动。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力消耗中,用于执行消除记录纸张P的卡塞的操作的电力消耗相对较高。
接下来,对由控制器20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电力消耗和各种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在控制器20中,进行这样的设定:在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之前或者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之后执行消除记录纸张P的卡塞的操作(下文中称为“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并且使得Pw<Pw1+Pw2且Pw1>Pw2。这里,Pw1是为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Pw2是为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提供的电力,而Pw是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力消耗的规定值。在以下描述中,参考图5A和图5B对为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提供的电力和为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进行描述,并且参考图6A和图6B对为除这些操作之外的操作提供的电力进行描述。
这里,术语“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是指使得定影装置100处于可使用状态的准备操作,包括例如通过向卤素加热器108(参见图3)施加电力以提高定影辊102的温度的操作、使加压辊104与定影辊102的外周表面接触的操作、用于减小定影辊102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的温度差的旋转操作以及使外部加热辊(未示出)接触定影辊102的外周面的操作。
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不是在从对记录纸张P执行图像形成和定影之后的临时待机状态复原时执行,而是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传送记录纸张P期间内在用户执行错误操作(例如打开盖子或者强制性地关断电源)之后重新启动定影装置时执行。
图5A示出了在定影装置100(参见图1)的准备操作(J1)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中由控制器20(参见图1)设定的用于各种操作的电力以及各种操作的顺序的第一实例。在第一实例中,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后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
在图5A中,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的开始时间为t1,结束时间为t4,从开始时间t1到结束时间t4的操作时间为Δt1,并且每一次从开始时间t1到结束时间t4使用的电力为Pw1。结束时间t4是当由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的定影辊102(参见图1)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的时间。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的开始时间为t4,结束时间为t5,操作时间为Δt2,并且每一次从开始时间t4到结束时间t5使用的电力为Pw2。在图5A中,图像形成装置10(参见图1)的电力消耗的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上限)为Pw(由点划线表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Pw<Pw1时除外)。
图5B示出了在定影装置100(参见图1)的准备操作(J1)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中由控制器20(参见图1)设定的用于各种操作的电力以及各种操作的顺序的第二实例。在第二实例中,在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的开始时间t1和结束时间t4不变。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t0和t1。
这里,如图5A和图5B所示,控制器20(参见图1)根据记录纸张P在图4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传送路径中停止传送的位置(卡塞位置)选择并设定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后还是在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
例如,在图4中,当检测到记录纸张P卡塞在记录纸张P1和P2的位置处时,在记录纸张P上未形成色调剂图像。因此,如图5A所示,首先执行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然后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相反地,当检测到记录纸张P卡塞在记录纸张P3和P4的位置处时,经过定影的色调剂图像附着到记录纸张P上。因此,需要尽早地消除卡塞。从而,如图5B所示,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
图6A和图6B示出了在图5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并行地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和操作J3的设定以及在图5B中所示的第二实例中并行地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和J4的设定。这里,操作J3和J4是指所使用的电力ΔPw超过电力消耗的规定值Pw与为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Pw1之间的差值(即Pw-Pw1)的操作。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之前执行操作J3。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之后执行操作J4。
操作J3的实例包括使显影装置70回到原始位置(参见图2)的旋转操作、读取设置在单元中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由用户使用的例如更换色调剂盒78(参见图1)的信息的操作、使中间转印带68移动到原始位置的操作和使二次转印辊71退回的操作(即相对于中间转印带68执行的接触操作或退回操作)。
操作J4的实例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参见图1)中的排气扇(未示出)的排气操作、确认测试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转印状态的操作和排出例如清洁装置73中的废色调剂(无用色调剂)的操作。
接下来,对比较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的操作设定和各种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7A所示,即使在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时间段(该时间段设定在时间t1和时间t4之间)内试图并行地执行定影装置100(参见图1)的准备操作J1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所用电力的电力总和Pw3(=Pw1+Pw2)也会超过Pw,结果不能够并行地执行操作J1和J2。
这里,如图7B所示,在比较例中,在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时间段内,进行减少施加在卤素加热器108(参见图3)上的电量的设定或者在时间t3之后使加压辊104与定影辊102的外周面接触的设定。进行设定以便在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时间段内减少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中使用的电量,从而根据减少的电量并行地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
此时,由于在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时间段内施加在卤素加热器108上的电力从Pw1减少到Pw4(=Pw1-Pw2),所以每单位时间内定影辊102的温度升高率降低了。因此,定影装置100(参见图1)的准备操作J1所需的时间比从时间t1到时间t4的时间Δt1长,结果需要从时间t1到时间t6的时间Δt3。也就是说,不再能够减少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所花费的时间。
接下来,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后或者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因此,不再需要减少施加在定影装置100的卤素加热器108(参见图3)上的电量。这使得在保持每单位时间内定影辊100的温度升高率并且不超过电力消耗的规定值Pw的同时,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所花费的时间少于比较例中的时间。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中,定影辊102的加热操作的速率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减少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所花费的时间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准备时间比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准备时间短。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时执行所消耗的电力超过电力规定值Pw和电力Pw1之间的差值的操作J3和J4。因此,包括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的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准备时间比在其他时间执行操作J3和J4的准备时间短。
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如图4所示,根据记录纸张P1、P2、P3和P4停止的位置,选择在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还是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后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因此,与在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前以及在结束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J1之后均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J2的情况相比,缩短了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的准备时间。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
定影辊102可以是由电磁感应方法加热的定影带。另外,可以不需要设置拉出单元170。例如,不设置拉出单元170的结构可以是使记录纸张P从记录纸张P停止以便存在于纸张保持单元12和主体14二者中的状态中脱离的结构。
此外,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的时间可以固定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开始之前的时间或者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结束之后的时间,而不是从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开始之前的时间和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结束之后的时间中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结束之后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的结构。此外,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纸张传感器检测在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开始之前是否有任何记录纸张P留在传送路径中,并且如果存在任何纸张,则在执行记录纸张P的强制传送操作之后开始定影装置100的准备操作。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发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的选取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意在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传送部分,其包括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
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所述传送部分中所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定影装置,其在对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加热的同时对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
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以便设定Pw<Pw1+Pw2并且使得在开始所述定影装置的准备操作之前或者在结束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后执行所述传送部分的强制传送操作,其中,Pw1是为包括提高所述定影装置的温度在内的所述准备操作提供的电力,Pw2是为强制性地传送卡塞在所述传送部分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提供的电力,而Pw是电力消耗的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部分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与所使用的电力超过所述规定值Pw和所述电力Pw1之间的差值的操作并行地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传送路径中停止传送的位置来选择在开始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前通过所述传送部分执行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还是在结束所述定影装置的所述准备操作之后通过所述传送部分执行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强制传送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50730 | 2010-11-09 | ||
JP2010250730A JP5617544B2 (ja) | 2010-11-09 | 2010-11-09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7005A true CN102467005A (zh) | 2012-05-23 |
CN102467005B CN102467005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601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950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005B (zh) | 2010-11-09 | 2011-07-08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05995B2 (zh) |
JP (1) | JP5617544B2 (zh) |
CN (1) | CN1024670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72993B2 (ja) * | 2010-11-09 | 2015-02-1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87004B2 (ja) * | 2020-05-18 | 2024-05-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14042A (ja) * | 1993-04-28 | 1994-11-08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101543A (ja) * | 1994-09-29 | 1996-04-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202099A (ja) * | 1995-01-20 | 1996-08-09 | Fuji Xerox Co Ltd | 自動排紙制御方法 |
JP2001092298A (ja) * | 1999-09-24 | 2001-04-06 | Toshiba Tec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 |
US7496300B2 (en) * | 2004-08-04 | 2009-02-2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44475A (ja) * | 1981-09-11 | 1983-03-15 | Fuji Xerox Co Ltd | 複写機の定着制御方式 |
JPS58122566A (ja) * | 1982-01-18 | 1983-07-21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S6095447A (ja) * | 1983-10-28 | 1985-05-28 | Sharp Corp | 複写機 |
JPH0362080A (ja) | 1989-07-31 | 1991-03-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286586A (ja) * | 1995-04-18 | 1996-11-0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49873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安定化処理実行方法 |
JP4596048B2 (ja) * | 2008-06-20 | 2010-12-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準備動作実行方法 |
-
2010
- 2010-11-09 JP JP2010250730A patent/JP561754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5-11 US US13/105,597 patent/US870599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7-08 CN CN201110195055.9A patent/CN1024670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14042A (ja) * | 1993-04-28 | 1994-11-08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101543A (ja) * | 1994-09-29 | 1996-04-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202099A (ja) * | 1995-01-20 | 1996-08-09 | Fuji Xerox Co Ltd | 自動排紙制御方法 |
JP2001092298A (ja) * | 1999-09-24 | 2001-04-06 | Toshiba Tec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 |
US7496300B2 (en) * | 2004-08-04 | 2009-02-2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05995B2 (en) | 2014-04-22 |
JP5617544B2 (ja) | 2014-11-05 |
US20120114342A1 (en) | 2012-05-10 |
CN102467005B (zh) | 2016-08-10 |
JP2012103404A (ja) | 201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96398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method of conveying a sheet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099506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 |
US7672628B2 (en) | Post-fixing suppor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20160376116A1 (en) |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US865521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a transporting velocity of a transporter | |
US860613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transporting controller | |
CN10246700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9488933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92652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584940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75283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422927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556440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42278B2 (ja) |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15B (zh) | 旋转体限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429003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581944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131720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041032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0386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06032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68855A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018090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312544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