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5214A - 电子部件用钛铜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用钛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5214A
CN102465214A CN2011103340463A CN201110334046A CN102465214A CN 102465214 A CN102465214 A CN 102465214A CN 2011103340463 A CN2011103340463 A CN 2011103340463A CN 201110334046 A CN201110334046 A CN 201110334046A CN 102465214 A CN102465214 A CN 102465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rystal face
ray diffraction
solution treatment
integrated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40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江弘泰
江良尚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X Nippon Mining and Met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X Nippon Mining and Met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X Nippon Mining and Metals Corp filed Critical JX Nippon Mining and Met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65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5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6Alloys based on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202/00Phys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用钛铜,其提供具有优异的强度及弯曲加工性的钛铜。一种铜合金,其是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其中,轧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满足以下的(1)及(2)的关系。(1)30≤(I/I0{220})/(I/I0{200})≤95、(2)0.36≤2×(I/I0{111})+(I/I0{311})≤0.48。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用钛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作为连接器等电子部件用构件的钛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便携终端等为代表的电子仪器的小型化日益推进,因此其中所使用的连接器的窄间距化及扁平化的趋势显著。越是小型的连接器引脚宽度越窄,形成折叠越小的加工性状,因此对于所使用的构件要求为得到必要的弹性所需的高强度以及能够耐受严苛的弯曲加工的优异的弯曲加工性。从这点来讲,含有钛的铜合金(以下称为“钛铜”)的强度较高,应力缓和特性在铜合金中最为优异,因此特别是作为要求强度的信号系统端子用构件,一直以来都在使用。
钛铜是时效固化型的铜合金。经过固溶处理形成作为溶质原子的Ti的过饱和固溶体,如果由该状态在低温下实施较长时间的热处理,则通过调幅分解,母相中Ti浓度周期性变动的调制结构生长,强度得到提高。此时的问题在于,强度和弯曲加工性是相反的特性。即,如果使强度提高,则弯曲加工性受损,相反地,如果重视弯曲加工性,则无法获得所需的强度。一般来讲,越是提高冷轧的轧制加工率,则所引入的位错量越多而位错密度越高,因而有助于析出的核生成位点增加,可以提高时效处理后的强度,但是如果轧制加工率过于提高,则弯曲加工性变差。因此,实现强度及弯曲加工性的兼顾成为问题。
因此,提出了通过添加Cr、Zr、Ni、Fe等的第三元素,从而促进晶粒的细微化来进行钛铜的特性改良(例如:日本特开平6-24837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3198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9-084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83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31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084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随着在钛铜中添加的这些第三元素的量的増加,Ti的固溶限度温度升高,容易析出粗大的第2相粒子,所以以往是通过进行两次固溶处理来弥补这个缺点的。即,通过在提高的温度下实施第一次固溶处理来使Ti充分固溶,通过第二次固溶处理得到细微的重结晶组织。
但是,认为实施两次固溶处理的情况相应地生产时间、生产成本、能耗提高,所以从考虑工业性生产的角度出发,认为若能够以一次固溶处理就完成则是有利的。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就可以进行制造,同时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钛铜。另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制造这样的钛铜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深入研究得知,在严格抑制第三元素的添加量的情况下,在一次固溶处理中可以同时进行固溶及重结晶,与以相同的第三元素添加量而得到的钛铜的特性相比,进行一次固溶处理的情况更为优异。并且,对如此得到的钛铜的轧制面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XRD)来研究晶体取向,发现了显示出特征性的峰。
基于上述观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铜合金,其是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电子部件用铜合金,
如果将来自轧制面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00},将来自轧制面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20},将来自轧制面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311},将来自轧制面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111},则满足以下(1)及(2)的关系。
(1) 30≤(I/I0{220})/(I/I0{200})≤95
(2) 0.36≤2×(I/I0{111})+(I/I0{311})≤0.48
本发明涉及的铜合金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满足以下(3)的关系。
(3) 1.02≤(I/I0{111})/(I/I0{200})≤2.0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铜合金压延制品,其主要由上述铜合金构成。
本发明的进而另一个方面是电子部件,其具备上述铜合金。
本发明的进而另一个方面是连接器,其具备上述铜合金。
本发明的进而另一个方面是本发明的铜合金的第一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于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加热到比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高出0~20℃的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所述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继固溶处理之后,进行轧制加工率5~40%的最终冷轧,
继最终冷轧之后,在材料温度300~500℃下进行0.1~15小时的时效处理,
并且固溶处理仅实施一次。
本发明的进而另一个方面是本发明的铜合金的第二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于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加热到比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高出0~20℃的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所述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继固溶处理之后,使材料温度为300℃以上且低于700℃来加热0.001~12小时,进行时效处理,
继时效处理之后,进行轧制加工率5~40%的最终冷轧,
并且固溶处理仅实施一次。
本发明涉及的钛铜的强度及弯曲加工性优异,同时通过实施一次固溶处理就可以制造,所以工业性生产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Ti含量>
如果Ti不足2.0质量%,则无法充分地获得由形成钛铜固有的调制结构所带来的强化机构,所以无法获得足够的强度,相反地如果超过4.0质量%,则容易析出粗大的TiCu3,存在强度及弯曲加工性变差的趋势。因此,本发明涉及的铜合金中,Ti含量为2.0~4.0质量%,优选2.7~3.5质量%。这样,通过使Ti的含量适当,可以同时实现适合于电子部件用的强度及弯曲加工性。
<第3元素>
如果将规定的第3元素添加在钛铜中,则即使在Ti充分地固溶的高温下进行固溶处理,晶粒也容易细微化,具有使强度提高的效果。另外,规定的第3元素会促进调制结构的形成。进而,还具有抑制Ti-Cu系的稳定相急剧粗大化的效果。因此,能获得钛铜固有的时效固化能力。
在钛铜中,上述效果最高的是Fe。并且,对于Mn、Mg、Co、Ni、Si、Cr、V、Nb、Mo、Zr、B及P,也可以期待与Fe水平相当的效果,即使单独添加也表现出效果,也可以复合添加2种以上。
这些元素总计含有0.01质量%以上时表现出其效果,但如果总计超过0.15质量%则在一次固溶处理中难以兼顾充分的固溶和适当的重结晶粒子的出现,存在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变差的趋势。因此,作为第3元素组,可以含有总计为0.01~0.15质量%的选自Mn、Fe、Mg、Co、Ni、Cr、V、Nb、Mo、Zr、Si、B及P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总计含有0.01~0.08质量%。
<X射线衍射的积分强度>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钛铜,如果将来自轧制面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00},将来自轧制面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20},将来自轧制面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311},将来自轧制面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111},则满足以下(1)及(2)的关系,
(1) 30≤(I/I0{220})/(I/I0{200})≤95
(2) 0.36≤2×(I/I0{111})+(I/I0{311})≤0.48。
{200}晶面主要是由固溶处理而生长的晶体取向,在紧接固溶处理之后(I/I0{220})/(I/I0{200})形成不足10左右的相当小的值。与此相对,如果在固溶处理后实施冷轧,则{220}晶面根据冷轧的轧制加工率而生长,(I/I0{220})/(I/I0{200})变大。因此,(I/I0{220})/(I/I0{200})从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评价冷轧程度的指标。如果(I/I0{220})/(I/I0{200})过小,则无法获得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I/I0{220})/(I/I0{200})过高,则此次弯曲加工性变差。如果考虑到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则优选30≤(I/I0{220})/(I/I0{200})≤95,更优选40≤(I/I0{220})/(I/I0{200})≤70。
另外,对于添加了第三元素的钛铜来讲,以往由于为了得到所需的强度和弯曲加工性而实施2次固溶处理,所以第二次固溶处理后{200}晶面过度生长。然后,如果实施冷轧,则发生{111}晶面→{311}晶面的晶体取向的旋转,所以根据冷轧的轧制加工率{111}晶面及{311}晶面依次生长,最终在{220}晶面的取向增大,但是以往固溶处理后在{200}晶面的取向大,所以即使在冷轧后处于该过渡阶段的在{111}晶面及{311}晶面的取向残留较多,2×(I/I0{111})+(I/I0{311})>0.48。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的钛铜由于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所以固溶处理后的{200}晶面的生长程度小。所以,在冷轧后,在{220}晶面的取向是支配性的,在{111}晶面及{311}晶面的取向的残留少。典型的是,本发明涉及的钛铜满足2×(I/I0{111})+(I/I0{311})≤0.48,优选满足2×(I/I0{111})+(I/I0{311})≤0.45。然而,如果固溶处理不充分,则2×(I/I0{111})+(I/I0{311})变得过小,无法获得良好的弯曲加工性。因此,优选满足0.36≤2×(I/I0{111})+(I/I0{311}),更优选满足0.38≤2×(I/I0{111})+(I/I0{311})。I/I0{111}乘以2进行加权是由于紧接固溶处理后的{200}晶面的生长程度越高,则残留的{111}晶面也越容易大量残留,因果关系大的缘故。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铜合金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满足以下(3)的关系。
(3) 1.02≤(I/I0{111})/(I/I0{200})≤2.00
(I/I0{111})/(I/I0{200})可以说表示由固溶处理后的冷轧产生的从{200}晶面向{111}晶面的旋转的容易性。虽然理由尚未确定,但是通过使(I/I0{111})/(I/I0{200})为该范围,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进一步提高。更优选1.10≤(I/I0{111})/(I/I0{200})≤1.50。为了使(I/I0{111})/(I/I0{200})在该范围,如后所述,有效的是在固溶处理后、实施冷轧之前实施规定的热处理。
<用途>
本发明涉及的铜合金可以作为各种铜合金压延制品,例如板、条、管、棒及线来提供。本发明涉及的钛铜没有限定,但是可以适合用作开关、连接器、插座、端子、继电器等电子部件的材料。
<制法>
本发明涉及的钛铜可以通过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并在后续的工序中实施适当的热处理及冷轧来制造。下面,按照每个工序依次说明适合的制造例。
1)锭料制造
经熔化及铸造而成的锭料的制造是在基本上真空或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的。若在熔化中具有添加元素的熔化残留,则不会有效地对强度的提高起作用。因此,为了消除熔化残留,对于Fe、Cr等高熔点的第3元素,从添加开始就进行充分地搅拌,而且必须保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由于Ti在Cu中比较容易熔化,所以可以在第3元素熔化后再添加。因此,理想的是,在Cu中添加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使其总计含有0.01~0.15质量%,接着,添加Ti以使其含有2.0~4.0质量%,从而制造锭料。
2)匀质化退火及热轧
锭料制造时产生的凝固偏析、晶析物粗大,所以通过匀质化退火尽可能使其固溶在母相中而减小,优选尽可能消除。这是由于其具有防止弯曲裂纹的效果。
具体来讲,优选在锭料制造工序后,在加热至900~970℃进行3~24小时匀质化退火,然后实施热轧。为了防止液体金属脆性,优选热轧前及热轧中为960℃以下,且从原始厚度到整体的轧制加工率为90%的过程为900℃以上。并且,为了在每个过程引起适度的重结晶并有效地降低Ti的偏析,可以以每个过程的轧制量为10~20mm来实施。
3)中间轧制
在固溶处理前实施中间轧制。越是提高中间轧制中的轧制加工率,则越可以均匀且微细地控制固溶处理中的重结晶粒子。其中,如果使加工度过高而进行最终的固溶处理,则重结晶集合组织生长,产生塑性各向异性,有可能会损害加压成型性。因此,中间轧制的轧制加工率优选70~99%。轧制加工率定义为{((轧制前的厚度-轧制后的厚度)/轧制前的厚度)×100%}。
4)固溶处理
在中间轧制后,进行一次固溶处理。在固溶处理中,理想的是使析出物完全地固溶,但是如果加热到直至其完全消除的高温,则晶粒容易粗大化,所以使加热温度为第二相粒子组成的固溶限度附近的温度(Ti的添加量在2.0~4.0质量%的范围,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等的温度是730~840℃左右,例如Ti的添加量为3.2质量%时,为800℃左右)。并且,若快速加热到该温度、并使冷却速度也加快,则抑制粗大的第二相粒子的发生。因此,典型地是,加热到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以上,更为典型的是加热到比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高出0~20℃的温度,优选加热到高出0~10℃的温度。在本发明中,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但由于第三元素的添加量少,所以固溶充分地进行,还可获得细微的重结晶粒子。
另外,固溶处理的加热时间短可以抑制晶粒的粗大化。加热时间可以为例如30~90秒,典型的是可以为30~60秒。在此时即使产生第2相粒子,只要其细微且均匀地分散,对强度和弯曲加工性几乎是无害的。然而,存在粗大的粒子在最终的时效处理中进一步生长的趋势,因此在此时的第2相粒子即便生成也必须尽量使其减少、减小。
5)固溶处理后的工序(冷轧→时效处理的方式)
继固溶处理之后,可以按顺序进行最终的冷轧及时效处理。通过最终的冷加工可以提高钛铜的强度。该冷轧中的轧制加工率会影响前述的晶体取向的积分强度。为了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各种晶体取向的积分强度,使轧制加工率为5~40%,优选10~30%,进一步优选15~25%。
在上述冷轧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在惯例的条件下进行即可,但是例如优选在材料温度为300~500℃下加热0.1~15小时,更优选在材料温度350~450℃下加热0.5~8小时。
5’)固溶处理后的工序(时效处理→冷轧的方式)
优选的是,继固溶处理之后,按顺序进行时效处理及最终的冷轧。以往的惯例是在最终的固溶处理后首先进行冷轧,但通过在最终的固溶处理后,不进行冷轧而直接进行时效处理,并在此之后进行冷轧,容易实现1.02≤(I/I0{111})/(I/I0{200})≤2.00的范围,强度及弯曲加工性的平衡提高。
如果热处理固溶处理后的钛铜,则随着调制结构的生长,导电率上升,所以退火的程度可以将退火前后的导电率的变化作为指标。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理想的是,热处理在使导电率上升0.5~8%IACS,优选上升1~4%IACS的条件下进行。与这种导电率上升相对应的具体热处理条件是,使材料温度为300℃以上且低于700℃加热0.001~12小时的条件。
优选在以下任意一种条件下进行热处理。
・使材料温度为300℃以上且低于400℃加热0.5~3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400℃以上且低于500℃加热0.01~0.5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500℃以上且低于600℃加热0.001~0.01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600℃以上且低于700℃加热0.001~0.005小时
另外,更优选在以下任意一种条件下进行热处理。
・使材料温度为350℃以上且低于400℃加热1~3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400℃以上且低于500℃加热0.2~0.5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500℃以上且低于550℃加热0.005~0.01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550℃以上且低于600℃加热0.001~0.005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600℃以上且低于650℃加热0.0025~0.005小时
在上述时效处理后,进行最终的冷轧。通过最终的冷加工可以提高钛铜的强度。该冷轧中的轧制加工率会影响前述的晶体取向的积分强度。为了满足在本发明中规定的各种晶体取向的积分强度,使轧制加工率为5~40%、优选10~30%、更优选15~25%。
工序5’)中的最终冷轧后,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消除应力退火、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的条件可以是惯用的条件,但是如果以与以往相比较轻的程度进行时效处理,则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讲,优选在材料温度为300~400℃下加热3~12小时的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
更优选在以下任意一种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
・使材料温度为340℃以上且低于360℃加热5~8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360℃以上且低于380℃加热4~7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380℃以上且低于400℃加热3~6小时
更进一步优选在以下任意一种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
・使材料温度为340℃以上且低于360℃加热6~7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360℃以上且低于380℃加热5~6小时
・使材料温度为380℃以上且低于400℃加热4~6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可以认识到在上述各工序的期间,可以适当地进行用于除去表面的氧化皮的研磨、抛光、喷砂酸洗等工序。
实施例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比较例一起示出,但是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而提供的,并非有意限定发明。
在制造本发明例的铜合金时,从添加作为活性金属的Ti来作为第2成分开始,在熔制中使用真空熔化炉。另外,为了防止除本发明中规定的元素之外的杂质元素的混入所致的预料之外的副作用的产生于未然,严格选用纯度较高的原料来使用。
首先,以表1中示出的组成在Cu中各自添加Mn、Fe、Mg、Co、Ni、Cr、V、Nb、Mo、Zr、Si、B及P后,各自添加该表中示出的组成的Ti。为了使添加元素没有熔化残留,对于添加后的保持时间也要充分考虑,之后在Ar气氛中将它们注入铸模,各自制造约2kg的锭料。
对上述锭料,进行在950℃下加热3小时的匀质化退火后,在900~950℃下进行热轧,得到板厚10mm的热轧板。在经刮削去氧化皮后,进行冷轧制成条坯的板厚(1.5mm),利用试验片进行条坯的第1次固溶处理。第1次固溶处理的条件为在850℃下加热7.5分钟。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例中不进行第1固溶处理。接着,在中间冷轧中调节中间的板厚并进行冷轧以使最终板厚为0.25mm,然后插入可以快速加热的退火炉中进行最终的固溶处理,之后进行水冷。此时的加热条件是,以材料温度为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在Ti浓度3.2质量%条件下约为800℃、在Ti浓度2.0质量%条件下约为730℃、在Ti浓度4.0质量%条件下约为840℃、在Ti浓度2.9质量%条件下约为790℃)为基准,在表1中记载的加热条件下各保持1分钟。接着,在Ar气氛中、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时效处理。经酸洗去氧化皮后,在表1中记载的条件下进行最终冷轧,最后在表1中记载的各加热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制成发明例和比较例的试验片。根据试验片的不同省略了紧接固溶处理后的时效处理。
[表1]
Figure 789357DEST_PATH_IMAGE001
对于得到的各试验片,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特性评价。结果示于表2。
<强度>
以拉伸方向与轧制方向相平行的方式,使用压锻机制作JIS 13 B号试验片。按照JIS-Z 2241进行该试验片的拉伸试验,测定轧制平行方向的屈服强度σ 0.2 (YS)。
<弯曲加工性>
按照JIS H 3130,进行Badway(弯曲轴与轧制方向为同一方向)的W弯曲试验,测定不产生裂纹的最小半径(MBR)与板厚(t)之比MBR/t值。
<X射线衍射测定>
对于各试验片,使用理学电机社制型号rint Ultima2000的X射线衍射装置,在以下的测定条件下取得轧制面的衍射强度曲线,测定{111}晶面、{200}晶面、{220}晶面、{311}晶面的积分强度I。在同样的测定条件下,对于纯铜粉标准试样,求出{111}晶面、{200}晶面、{220}晶面、{311}晶面的积分强度I0,计算I/I0{111}、I/I0{200}、I/I0{220}、I/I0{311},求出(I/I0{220})/(I/I0{200})、2×(I/I0{111})+(I/I0{311})及(I/I0{111})/(I/I0{200})。
・靶:Cu管球
・管电压:40kV
・管电流:40mA
・扫描速度:5°/min
・采样步宽:0.02°
・测定范围(2θ):60°~80°
[表2]
<考察>
No.2及3是发明例,可知强度和弯曲加工性平衡性良好地得到提高。另外,No.12及13是在固溶处理后进行时效处理的发明例,可知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平衡进一步得到提高。另外,No.15是Fe浓度为0.08质量%的发明例,No.16是Ti浓度下限值的发明例,No.17是Ti浓度上限值的发明例,No.18是降低了最终冷轧的轧制加工率的发明例,No.19是提高了最终冷轧的轧制加工率的发明例,No.20是未实施第二时效处理的发明例。
另一方面,No.1及11是Fe浓度过低的比较例。No.4、5及14是Fe浓度过高的比较例。特别地,No.14相当于Fe浓度为0.2质量%并进行两次固溶处理的现有例,但是可以理解在发明例中获得与其匹敌的强度及弯曲加工性的平衡。No.6~10是实施了两次固溶处理的比较例,通过与发明例相比,可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强度及弯曲加工性的平衡的提高效果。No.23是最终冷轧的轧制加工率过低的比较例,No.24是最终冷轧的轧制加工率过高的比较例。

Claims (7)

1.铜合金,其是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其中,
如果将来自轧制面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0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00},将来自轧制面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220}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220},将来自轧制面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3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311},将来自轧制面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相对于纯铜标准粉末的{111}晶面的X射线衍射积分强度之比记作I/I0{111},则满足以下(1)及(2)的关系,
(1) 30≤(I/I0{220})/(I/I0{200})≤95
(2) 0.36≤2×(I/I0{111})+(I/I0{311})≤0.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其进一步满足以下(3)的关系,
(3) 1.02≤(I/I0{111})/(I/I0{200})≤2.00。
3.铜合金压延制品,其主要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构成。
4.电子部件,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
5.连接器,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于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加热到比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高出0~20℃的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所述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继固溶处理之后,进行轧制加工率为5~40%的最终冷轧,
继最终冷轧之后,在材料温度为300~500℃下进行0.1~15小时的时效处理,
并且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于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加热到比730~880℃下Ti的固溶限度与添加量相同的温度高出0~20℃的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所述电子部件用铜合金原料含有2.0~4.0质量%的Ti,进而含有总计为0.01~0.15重量%的选自Fe、Co、Ni、Cr、V、Nb、Mo、Mn、Zr、Si、Mg、B及P中的一种以上,且剩余部分由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继固溶处理之后,使材料温度为300℃以上且低于700℃来加热0.001~12小时,进行时效处理,
继时效处理之后,进行轧制加工率为5~40%的最终冷轧,
并且仅实施一次固溶处理。
CN2011103340463A 2010-10-29 2011-10-28 电子部件用钛铜 Pending CN1024652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4789A JP5718021B2 (ja) 2010-10-29 2010-10-29 電子部品用チタン銅
JP2010-244789 2010-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5214A true CN102465214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6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40463A Pending CN102465214A (zh) 2010-10-29 2011-10-28 电子部件用钛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18021B2 (zh)
KR (1) KR20120046049A (zh)
CN (1) CN102465214A (zh)
TW (1) TW201217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9809A (zh) * 2015-01-09 2016-07-20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具有镀层的钛铜以及具备该钛铜的电子元件
CN112553497A (zh) * 2019-09-25 2021-03-26 Jx金属株式会社 均温板用钛铜合金板及均温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2917B2 (ja) * 2012-10-25 2017-09-06 Jx金属株式会社 高強度チタン銅
JP5718436B1 (ja) 2013-11-18 2015-05-13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チタン銅
JP5718443B1 (ja) 2013-12-27 2015-05-13 Jx日鉱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チタン銅
JP6650987B1 (ja) * 2018-11-09 2020-02-19 Jx金属株式会社 チタン銅箔、伸銅品、電子機器部品及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0543A (ja) * 2002-09-19 2004-06-1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加工性に優れた含Ti銅合金板または条製造用鋳塊の製造方法
CN1540012A (zh) * 2002-11-29 2004-10-27 ���տ���ʽ����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86044A (zh) * 2007-07-13 2007-12-12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弹性Cu-Ti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1032A (ja) * 1990-12-21 1992-08-11 Nikko Kyodo Co Ltd 高強度高熱伝導性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用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14542B2 (ja) * 2002-07-18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素材の製造方法
JP5084106B2 (ja) * 2005-03-07 2012-11-28 Dowaメタニクス株式会社 銅チタン合金板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39003B2 (ja) * 2005-03-28 2010-03-24 日鉱金属株式会社 強度と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チタン銅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16429A1 (ja) * 2008-08-05 2010-02-1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電子部品用銅合金材料
JP4563480B2 (ja) * 2008-11-28 2010-10-1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63495B1 (ja) * 2009-04-27 2010-10-1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79798B2 (ja) * 2009-07-22 2014-04-23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銅合金板材、銅合金板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電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0543A (ja) * 2002-09-19 2004-06-1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加工性に優れた含Ti銅合金板または条製造用鋳塊の製造方法
CN1540012A (zh) * 2002-11-29 2004-10-27 ���տ���ʽ����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86044A (zh) * 2007-07-13 2007-12-12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弹性Cu-Ti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9809A (zh) * 2015-01-09 2016-07-20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具有镀层的钛铜以及具备该钛铜的电子元件
CN112553497A (zh) * 2019-09-25 2021-03-26 Jx金属株式会社 均温板用钛铜合金板及均温板
CN112553497B (zh) * 2019-09-25 2022-06-14 Jx金属株式会社 均温板用钛铜合金板及均温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7305A (ja) 2012-05-24
JP5718021B2 (ja) 2015-05-13
KR20120046049A (ko) 2012-05-09
TW201217550A (en) 201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5917B (zh) 强度和成形性优异的电气电子部件用铜合金板
CN102453815B (zh) 铜合金及使用其的锻制铜、电子元件及连接器以及铜合金的制造方法
CN102639731B (zh) 电子部件用钛铜
CN102465214A (zh) 电子部件用钛铜
CN100406597C (zh) 冲压加工性优异的钛铜
JP5319590B2 (ja) 銅合金、銅合金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2812138A (zh) 电子材料用Cu-Ni-Si-Co系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19870A (zh) 显示出稳定的超弹性的Cu-Al-Mn系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27510A (zh) 电子材料用Cu-Ni-Si-Co系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03154A (zh) 铜合金
CN105745341A (zh) 电子元件用钛铜
TW201035338A (en) Cu-co-si copper alloy for use in electronic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052728B (zh) 电子材料用Cu-Co-Si系合金
CN110295299A (zh) 铜合金板材及铜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
TW201247908A (en) Cu-co-si-based copper alloy strip for electron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hang et al. Annealing effect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shape memory effect of Ti50Ni25Cu25 melt-spun ribbons
WO2010126131A1 (ja) 電子部品用チタン銅の製造方法
TWI432586B (zh) Cu-Co-Si alloy material
JP2006283142A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
CN103339273A (zh) 电子材料用Cu-Si-Co系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JPH0920943A (ja) 電子電気部品用銅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7855B2 (ja)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Yi et al.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spun and annealed ZrCu based ribbons
CN102666890B (zh) Cu-Co-Si系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JP6080822B2 (ja) 電子部品用チタン銅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