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8227B - 眼科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58227B CN102458227B CN200980159690.2A CN200980159690A CN102458227B CN 102458227 B CN102458227 B CN 102458227B CN 200980159690 A CN200980159690 A CN 200980159690A CN 102458227 B CN102458227 B CN 1024582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tereophotography
- diaphragm openings
- optical axis
- apertur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能够利用简单便宜且小型轻量的结构,准确且可靠地进行立体摄影所需要的2孔光阑涉及的位置控制。具有:具备两个光阑开口28a、28b的2孔光阑28、和对两个光阑开口之一进行开闭的快门板302,使2孔光阑28以与光轴交叉的方式移动,使得在非立体摄影中,两个光阑开口中的28b被定位在位于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并且使得在立体摄影中,两个光阑开口28a、28b被定位在相对于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并且,使用由凸轮板303、弹簧304、旋转螺线管301构成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快门板302移动,使得在第一位置,快门板302将两个光阑开口中的28a关闭,在第二位置,快门板302使两个光阑开口28a、28b均开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摄影光学系统内使用相对于光轴偏心地配置的两个光阑开口来进行立体摄影的眼科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4等所示那样,在摄影光学系统中配置由2孔光阑构成的摄影光阑,从而以不同的视差来进行立体眼底摄影的眼科摄影装置已提出有多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50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2-461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3-68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75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光阑机构虽然能够以各式各样的条件实现2孔光阑,但是由于机构庞大而至少需要3个驱动单元,在成本、设备空间方面不利。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机构将非立体摄影时使用的1孔光阑与立体摄影时使用的2孔光阑各自独立地设置,因此切换时光阑板的移动距离大,在切换时间方面不利,并且由于光阑位置由旋转螺线管的旋转位置决定,因此在位置精确度方面不利。
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机构提出了下述构成,即:作为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机构中确保位置精度的方法而预先设定止挡部,但是在使用了止挡部的机构中,进行高速切换时,存在因弹跳而导致光阑板震动的问题,将难以在切换之后立刻进行摄影。
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光阑机构中,需要位置传感器,并且在该机构中,进行立体摄影时为了获取一对视差图像而进行两次摄影,因此从固视微动、缩瞳方面来看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在能够无时间滞后地同时拍摄立体图像的方式的眼底照相机中,能够以简单便宜且小型轻量的结构,准确且可靠地进行立体摄影所必要的2孔光阑涉及的位置控制。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根据本发明,在摄影光学系统内使用相对于该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偏心配置的两个光阑开口来进行立体摄影的眼科摄影装置,采用了下述结构,即具备:具有所述两个光阑开口的光阑板;开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一个的快门板;以及由单一的驱动源驱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所述光阑板以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式移动,使得在非立体摄影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一方被定位在位于所述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并且使得在立体摄影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并且,使所述快门板移动,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快门板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剩余的另一方关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快门板使所述两个光阑开口均开放。
或者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采用下述结构,即具备:作为所述单一的驱动源的旋转螺线管;以及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使所述光阑板抵接于与该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结合的凸轮板的凸轮面,通过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来选择所述凸轮板的旋转角度,由此选择所述光阑板的第1位置以及第二位置。
或者进一步,所述快门板与所述凸轮板同轴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所述快门板根据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而移动,以使得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一位置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所述剩余的另一方关闭,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二位置使所述两个光阑开口均开放。
或者进一步,在所述光阑板的开口附近设有出射口,该出射口上安装用于调整被检查眼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相对位置的对准指标光投影中所使用的光纤的端面。
根据上述构成,具有下述的优异效果,即:利用由单一的驱动源驱动的驱动机构,使得在立体摄影中所述光阑板的两个光阑开口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能够无时间滞后地同时拍摄立体图像,在非立体摄影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一方被定位在位于所述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并且能够使所述快门板移动,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剩余的另一方关闭,能够利用简单便宜且小型轻量的结构,准确且可靠地进行立体摄影所需的2孔光阑涉及的位置控制。
另外,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利用下述的简单便宜且小型轻量的结构来实现,即具备作为所述单一的驱动源的旋转螺线管、以及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使所述光阑板抵接于与该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结合的凸轮板的凸轮面。
另外,通过使所述快门板与所述凸轮板同轴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从而能够连动地移动,而使所述快门板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一位置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所述剩余的另一方关闭,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二位置,使所述两个光阑开口均开放,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进行立体摄影中所需的2孔光阑涉及的位置控制。
另外,能够在所述光阑板的开口附近设置出射口,该出射口上安装用于调整被检查眼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相对位置的对准指标光投影中所使用的光纤的端面,由此,不使用复杂的光学系统便能够进行对准指标光投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眼科摄影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光学图。
图2a是从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后方表示2孔光阑及其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图2b是表示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2孔光阑及其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2c是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2孔光阑及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2d是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2孔光阑及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眼科摄影装置中的摄影控制流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摄影光学系统中进行立体摄影时的原理性光学结构的光学图。
图5a是将图1的摄影光学系统中的立体摄影用和单眼摄影用的摄影遮光件(mask)分离表示的主视图。
图5b是在图1的摄影光学系统中重合配置的立体摄影用和单眼摄影用的摄影遮光件的主视图。
图6a是从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后方表示2孔光阑及其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图6b是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2孔光阑以及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的2孔光阑以及其驱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作为眼科摄影装置而例示出被构成为能够同时拍摄立体图像的眼底照相机。
实施例1
图1中,图示出能进行立体摄影(stereo摄影)和单眼摄影(非立体摄影)的眼底照相机10。图1是以立体摄影为中心绘出的图,当进行非立体摄影时,切换成分别对应的光学元件。
在眼底照相机10中设置有对眼底进行照明的照明光学系统、和将被照明的眼底成像的光学系统。在照明光学系统中,从卤素灯等光源11发出的光以及使用凹面镜12反射的光经由相对于光路可插拔的可见光截止红外光透过滤光片13后成为红外光,并通过闪光灯14入射到漫射板15而被漫射,来对配置于与被检查眼1的前眼部(瞳孔)1b共轭位置的立体摄影用的环形狭缝16进行照明。其中,环形狭缝16在进行非立体摄影时被切换成单眼用的环形狭缝16’。
通过环形狭缝16后的照明光通过透镜17、用于去除物镜22的反射的黑点板18、半反射镜19、中继透镜20后,被中心开有孔的开孔全反射镜21反射。在反射镜21被反射的照明光经过物镜22从被检查眼1的前眼部1b入射到眼底1a,对眼底1a进行红外光照明。
来自眼底1a的反射光经由物镜22而被受光,并通过开孔全反射镜21的孔后,入射到2孔光阑28。
2孔光阑28如图2a~图2d所示那样被构成。另外,后述的图3示出了使用2孔光阑28的摄影控制流程。
如图2a所示那样,在构成2孔光阑28的主体部的光阑板设置有圆形的两个开口28a、28b以及出射口33a、33b,该出射口33a、33b用于安装未图示的视标投影系统的光纤的端面,该视标投影系统在用于进一步调整被检查眼与摄影装置的相对位置的对准指标光投影中被使用。由此,不采用复杂的光学系统便能够进行对准指标光投影。其中,构成2孔光阑28的主体的光阑板能够由金属板、树脂板构成。
另外,2孔光阑28被配置于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48上的被检查眼前眼部(瞳孔)1b大致共轭的位置。将开口28a、28b的位置和其大小设置成使开孔全反射镜23的开口23a包含开口28a、28b的整体。
2孔光阑28借助未图示的引导单元等被支承为与光轴48交叉,并被使用了旋转螺线管301、快门板302、凸轮板303、弹簧304的驱动机构驱动。
在眼底观察模式或者非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如图3右上所示那样被移动成开口28b的中心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48(参照图1)一致。这时,开口28a被快门板302关闭。
另外,在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如图3右下所示那样被移动成两个开口28a、28b的中心位置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48(参照图1)一致。这时,快门板302如图所示那样,从2孔光阑28脱离,开口28a、28b均成为开放状态。在该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的开口28a、28b相对于光轴48(图1、图3)偏心,并且相对于光轴48位于左右对称的位置。
这里,参照图2a~图2d对2孔光阑28的驱动机构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图2a是从摄影光学系统的后方示出2孔光阑28及其驱动机构的后视图,图2b是从图2a的右方示出2孔光阑28及其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2c是2孔光阑28及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2d是从图2a的左前方示出2孔光阑28及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2孔光阑28被弹簧304常时向图中左方施力,由此,2孔光阑28的图中左侧的缘部抵接于凸轮板303。凸轮板303如图所示那样具有大致椭圆形的外形。
凸轮板303与旋转螺线管301的驱动轴301a结合,此外,在该驱动轴301a以与凸轮板303相互呈同轴关系的方式结合有快门板302。即、旋转螺线管301构成对2孔光阑28以及快门板302共同进行同轴驱动的单一的驱动源。
因此,通过对旋转螺线管301进行旋转驱动,能够经由凸轮板303来控制2孔光阑28的位置,并能够同时控制快门板302的位置。
凸轮板303的形状、和凸轮板303以及快门板302相对于驱动轴301a的安装角度被预先决定为:在眼底观察模式或者非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以及快门板302位于图2a以及图3右上的位置,此外,在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以及快门板302位于图3右下的位置。
在立体摄影中,通过后述的控制,2孔光阑28被定位成其开口28a、28b位于向光轴48的两侧偏心的位置(图3右下),利用2孔光阑28的开口28a、28b,来自眼底的反射光的光路被分割成左右光路。另外,眼底观察时以及非立体(单眼)摄影时,2孔光阑28被定位成其开口28b的中心与光轴48一致(图3右上)。
再回到图1,光路被分割后的来自眼底1a的左右一对光束入射到对焦透镜32,该对焦透镜32能沿着摄影光轴移动,来修正因被检查眼屈光度的个体差异而形成的眼底成像位置的偏移。
通过了对焦透镜32的眼底像接着通过成像透镜33后,被半反射镜34反射,并经由被配置在与眼底1a共轭的位置来决定眼底的摄影范围的摄影遮光件42、43而入射到红外光透过可见光反射的反射镜(光路分割单元)36。在立体摄影中,对焦透镜32和成像透镜33构成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该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将经过了2孔光阑28的、有视差的左右一对的两个眼底像,在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成像为中间像。在眼底观察状态或者非立体摄影中,成像关系也是同样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由2孔光阑28的一个开口28b后,1个眼底像在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成像为中间像。
摄影遮光件42如图5a所示那样,是由圆形的开口部42a和全波长均不透过的遮光部42b构成的非立体摄影用的摄影遮光件。摄影遮光件43是立体摄影用的摄影遮光件,且由矩形状的开口部43a和仅使红外光透过的外周为圆形的区域43b构成。摄影遮光件42被固定配置在光路上以使其中心对准于摄影光轴48,在立体摄影时,如图5b所示那样,摄影遮光件43被插入于光路,以使其中心与摄影光轴48一致。在非立体摄影时,如图5a所示那样,摄影遮光件43从光路脱离,摄影遮光件42有效。
回到图1,已透过红外光透过可见光反射的反射镜36的红外光被反射镜38反射,通过透镜37后入射到由对红外光具有灵敏度的红外CCD等构成的摄像元件(摄像单元)40,其信号被输入显示器41。
另外,中继透镜47是为了将第一成像光学系统的射出瞳孔像与后述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建立关系而配置的。被反射镜36反射的可见光经由该中继透镜47入射到配置在与前眼部1b共轭位置的2孔光阑50。2孔光阑50是与图2a~图2d示出的2孔光阑28的光阑板同样的光阑。2孔光阑50在非立体摄影或者眼底观察模式中从光轴48上脱离,而在立体摄影时被插入在光轴48上。另外,靠近2孔光阑50(即在与2孔光阑28大致共轭的位置)配置有一对光路分割透镜51、52。该一对光路分割透镜构成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该第二成像光学系统如后所述那样,将来自摄影遮光件43的光路分割,左右分离后再次成像,以便使在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成像为中间像的左右一对的眼底像彼此不重合。这里,优选光路分割透镜51、52相对于摄影光轴48等间隔地、即相对于摄影光轴48轴对称地配置。
在该第二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配置有由对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可视CCD等构成的摄像元件(摄像单元)53的摄像面53a,在光路分割透镜51、52与摄像元件53之间配置有回动反射镜(return mirror)60。在可见光截止红外光透过滤光片13从光路脱离、回动反射镜60被插入光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接眼透镜(双眼观察单元)62肉眼观察经由反射镜61反射的被左右分离的一对眼底像。
由摄像元件53拍摄的眼底像能够存储于存储器54,并且被取入外部个人计算机(未图示),或者被显示于显示器41,或者被输出到打印机(未图示)。
可以将一对相同倍率的光路分割透镜51、52切换成不同倍率的另外一对光路分割透镜51’、52’,并可以以不同倍率来拍摄一对眼底像。若切换成该不同倍率的一对光路分割透镜51’、52’,则与此联动地立体摄影用的摄影遮光件43也切换成开口不同的摄影遮光件43’。
另外,在进行非立体摄影时,代替光路分割透镜51、52,非立体摄影用的成像透镜55被插入光路,2孔光阑50从光路脱离。
另外,在照明光学系统中设置有对焦点光源30,来自该光源30的光束经由半反射镜19入射到眼底1a,对焦点位置根据对焦透镜32的移动而相应地变化,因此,检查者能够通过观察对焦点来使焦点(punt)对准被检查眼眼底。
另外,在对准的初始阶段,由于前眼部透镜44被插入,因此检查者能够通过显示器41来确认被检查眼1的前眼部1b的图像。另外,在对准、对焦操作时,由多个LED光源45a构成的内部固视灯45(fixationlamp)中的任意一个LED光源被点亮,检查者能够通过使被检查者注视该固视灯来准确地进行对准、对焦操作。
图4示出了使进行立体摄影时的眼底像成像的光学系统的主要部分,并对与图1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
其中,在图1、图4中,与被检查眼1的眼底1a共轭的位置被图示为R、并且与前眼部(尤其是瞳孔)共轭的位置被图示为P。
另外,在图1、图4中,2孔光阑28、50以及光路分割透镜51、52被图示为在图面上将光路上下分割,但实际上是将光路分割成左右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但是,由于在图面上难以图示出将光束分割成左右方向的状态,因此在图1、图4中,为了方便而将2孔光阑28、50以及光路分割透镜51、52图示为从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观察时的情形。
接下来,参照图3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眼底照相机中的动作进行说明。下面,参照图3的左侧的流程图,对上述构成中的被检查眼眼底的立体摄影或者非立体摄影的简要内容进行说明。图3的左侧的流程图示出本实施例的眼底照相机中的摄影控制流程的简要内容。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眼底照相机中,在眼底摄影前设定对准以及眼底观察模式(步骤S101)。此时,可见光截止红外光透过滤光片13被插入照明光路,因此当点亮卤素灯11时,眼底被红外光照亮。
在眼底观察模式时,如图3右上所示那样选择旋转螺线管301的转动位置,2孔光阑28取开口28b的中心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48(参照图1)一致的位置。此时,开口28a被快门板302关闭。另外,控制成环形狭缝16’、单孔光阑31’、非立体摄影用的成像透镜55被插入光路,摄影遮光件43、2孔光阑50等从光路脱离的状态,在非立体摄影的情况下该状态也同样被维持。
被红外光照亮的眼底像通过物镜22、对焦透镜32、成像透镜33而成像于摄影遮光件42的位置,并透过红外光透过可见光反射的反射镜36后,由成像透镜37在摄像元件40的摄像面再成像成动态图像,因此眼底像在显示器41被显示为黑白图像,检查者能够利用显示器41在无散瞳的状态下来观察眼底像。此时,若预先将对摄像元件40的成像倍率设为比第二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倍率低的倍率,则能够观察广角的眼底图像,并能够容易地进行无散瞳孔时的对准。另外,能够通过观察基于光源30的对焦点,将焦点对准被检查眼眼底。
其中,在对准的初始阶段,由于前眼部透镜44被插入,因而检查者通过在显示器41观察被检查眼1的前眼部1b的图像来进行对准。
另外,摄影之前,由检查者借助未图示的操作单元来设定执行立体摄影模式和非立体摄影模式中的哪一个摄影动作。当对准完成时,开始实际的摄影动作(步骤S102)。此时,在指定了立体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将摄影光学系统的各部分的状态从对准以及眼底观察模式(步骤S101)的状态切换成立体模式(步骤S103、S104)。
在指定了立体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如图3右下所示那样选择旋转螺线管301的转动位置,2孔光阑28移动成两个开口28a、28b的中心位置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48一致(参照图1)。快门板302如图示那样从2孔光阑28脱离,开口28a、28b均成为开放状态。在该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的开口28a、28b相对于光轴48(图1、图3)偏心,并且位于相对于光轴48左右对称的位置。
另外,在非立体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关于2孔光阑28以及其他立体摄影用部件(摄影遮光件43、2孔光阑50),被维持与眼底观察模式时相同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进行眼底摄影。
然后,操作快门开关46,其快门操作信号被输入摄像元件53和存储器54,摄像元件53被启动,进入眼底的静止图像的取入动作,并且与快门开关46的操作信号同步地从摄像元件53向闪光灯14传递指示发光的信号,因此闪光灯14发光(步骤S105)。通过闪光灯14发光而被照亮的眼底被摄像元件53摄像成静止图像(步骤S106)。
下面,对立体摄影模式中的光学系统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在进行立体摄影时,代替环形狭缝16’、单孔光阑31’、成像透镜55,环形狭缝16、2孔光阑28、光路分割透镜51、52被插入光路,并且摄影遮光件43以及2孔光阑50被插入光路。
来自眼底1a的光束通过2孔光阑28的开口28a、28b,其光路被左右分割后,通过对焦透镜32和成像透镜33在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成像为存在视差的左右一对中间像,通过显示器41来观察该眼底像。若焦点对准眼底,则在显示器41上,成像于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的一对眼底像重合而显示为一个眼底像,因此,在一对眼底像错位而显示为双重像的情况下,表示焦点未对准眼底。因此,在该情况下,调节对焦透镜32再次进行焦点对准,以消除双重像。
另外,由于摄影遮光件43的区域43b是仅使红外光透过的区域,而矩形开口部43a使所有频带的光束透过,因此在由摄像元件40摄像并显示于显示器41的图像中,如图1的右上的A所示那样,显示与矩形开口部43a对应的矩形的轮廓线43c,检查者能够确认立体摄影时的摄影范围为何种程度的范围。
成像于摄影遮光件43的位置且有视差的左右一对眼底像,通过中继透镜47、2孔光阑50后入射到光路分割透镜51、52。
另外,中继透镜47被配置,以使第1成像透镜33的射出瞳孔像与光路分割透镜51、52建立关系。即,光路分割透镜51、52被配置于与被检查眼前眼部1b大致共轭的位置,2孔光阑28的一方的开口28a的像经由中继透镜47形成在光路分割透镜52附近,另一方的开口28b的像经由中继透镜47形成在光路分割透镜51附近。因此,如图4所示那样,2孔光阑28的开口28a、28b的中心与光路分割透镜52、51的透镜中心52a、51a分别为成像关系(共轭的关系)。
另外,通过光路分割透镜51、52的透镜中心51a、52a的光纤51b、52b经摄影遮光件43的中心到达摄像面53a的点51c和52c。到达点51c、52c的距离被设定为,沿着与摄影光轴48垂直的方向(在图4中为上下方向)的与摄像面53a的全长L的大致一半的距离相等的长度,因此,在左右一对眼底像中,由光路分割透镜51成像的眼底像在摄像面53a的上半部分,并且由光路分割透镜52成像的眼底像在摄像面53a的下半部分不互相重叠地被分离摄像,能够获取有效地使用了整个摄像面53a的立体观察用的眼底图像。
在图4中,从以浅的点填涂的光线的路径可知,有视差的左图像(图4中下侧)成像在摄像面的左侧(下侧),并且右图像成像在右侧(上侧),并不像以往那样需要使用将左右调换的棱镜,就能够获得左右关系已经匹配的视差图像。
可见光截止红外光透过滤光片13从光路脱离,在回动反射镜60插入光路时,如图1所示那样,能够用接眼透镜62借助反射镜61来观察被光路分割透镜51、52分离出的左右一对存在视差的眼底像。此时,所观察的眼底像如图1的右上的B所示,是已被分离的左右一对存在视差的眼底像1c、1d,检查者能够立体观察眼底。
在用摄像元件53进行摄像的情况下,操作快门开关46。与该操作同步,回动反射镜60从光路脱离,闪光灯14发光。由于闪光灯14发光,如图1的B所示那样不重叠而分离的左右一对有视差的眼底像1c、1d被摄像元件53摄像。这样,被摄像的一对眼底图像被存储器54保存,再通过后续的读取出就能够通过立体观察装置来进行立体观察。
其中,如图1所示那样,一对光路分割透镜51、52能够切换成倍率不同的另一对光路分割透镜51’、52’。这种情况下,拍摄缩小或放大了的存在视差的一对眼底像。此时,与切换连动地将摄影遮光件43切换成具有与倍率相应地被放大或缩小了的开口的摄影遮光件43’。
另外,靠近光路分割透镜51、52配置的2孔光阑50能够利用各透镜51、52的镜筒来构成,因此并不是必须具备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立体摄影模式中,关于用于拍摄视差图像的2孔光阑28,由于被构成为其开口28a、28b中的开口28b兼用作非立体摄影中的摄影光阑,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且便宜的优点,并且,由于光阑板的移动距离小,因此不必在眼底照相机内设置多余的安装空间,具有能够使装置小型小型化的优点。另外,使用与旋转螺线管301的驱动轴301a同轴结合的凸轮板303和快门板302,来进行2孔光阑28的移动(开口的切换),并且在非立体摄影或者眼底观察模式中,能够利用快门板302将不需要的光阑开口关闭堵住,并且利用单一的驱动单元(旋转螺线管301)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实施2孔光阑28的位置控制和不需要的光阑开口的关闭。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椭圆形状的凸轮板303,即使稍微存在旋转螺线管301的停止位置误差,也能精度良好地控制2孔光阑28的光阑板与快门板302的位置。另外,对进行2孔光阑28的位置控制和光阑开口的开闭控制的快门板302的移动机构,采用旋转螺线管301、凸轮板303以及施力单元(弹簧304),因此,不使用止挡部等卡定单元也能确保必要的位置精度,不会出现因弹跳而导致光阑板震动等问题,能够在2孔光阑28移动之后不设置等待时间而立即进行摄影。
实施例2
以上,例示了下述构成,即:快门板302与使光阑板28移动的凸轮板303同轴地结合于旋转螺线管301的驱动轴,使光阑板28以相对于光轴交叉的方式移动,使得在非立体摄影中,两个光阑开口28a、28b中的一方(28b)被定位在位于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图3右上),并且,使得在立体摄影中,两个光阑开口28a、28b被定位在相对于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图3右下),快门板302按照旋转螺线管301的驱动而动作,使得在光阑板28的第一位置(图3右上),关闭两个光阑开口28a、28b中的开口28a,在光阑板28的第二位置(图3右下),使两个光阑开口28a、28b均开放。
其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利用单一的驱动源(旋转螺线管301)来对使光阑板28移动的凸轮板303、和控制光阑开口的开闭的快门板302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这一点,关于凸轮板303与快门板302的连动关系,并不要求是通过同轴结合来实现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下述的驱动机构的构成,即:不采用同轴结合而利用单一的驱动源(旋转螺线管301)来驱动使光阑板28移动的凸轮板303、和控制光阑开口的开闭的快门板312。另外,以下,装置整体的构成、特别是未图示的部分设为与图1~图5示出的部分是同样的,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另外,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以及共用的部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本实施例的2孔光阑28的驱动机构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那样构成。图6a以及图6b是与图2a以及图2b对应的图,图6a是示出2孔光阑28及其驱动机构的后视图,图6b是2孔光阑28以及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另外,图7是以与图3的右侧相同的形式示出图6a以及图6b的驱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另外,图7中省略了图3中的流程图部分,图7上部示出图3的例如步骤S101、S102等中的眼底观察状态、非立体摄影模式中的驱动机构的状态,并且,图7下部示出图3的例如在步骤S103中已选择了立体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的驱动机构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中,快门板312未刚性地结合于旋转螺线管301的驱动轴,而是被设置于摄影光学系统内的适当位置的转动轴315轴支承为能够自如转动。另外,在快门板312的中央部分形成有长孔312a,该长孔312a与被设置于凸轮板303的销303a卡合,该凸轮板303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凸轮面形状。
凸轮板303的形状、转动轴315的位置、快门板312的长孔312a的形状、凸轮板303的销303a的设置位置等,被预先决定为:在眼底观察模式、或者非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以及快门板312位于图6a以及图7右上的位置,并且在立体摄影模式中,2孔光阑28以及快门板312位于图7右下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使光阑板(2孔光阑28)的驱动机构被构成为:能够利用单一的驱动源(旋转螺线管301)来驱动使光阑板(2孔光阑28)移动的凸轮板303、和控制光阑开口的开闭的快门板312,并且,能够使凸轮板303和快门板312借助设置于凸轮板303的销303a与快门板312的长孔312a的卡合而连动,能够使光阑板28以相对于光轴交叉的方式移动,使得在非立体摄影中,使两个光阑开口28a、28b中的一方(28b)被定位在位于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图7右上),并且,使得在立体摄影中,两个光阑开口28a、28b被定位在位于相对于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图7右下),而且,能够移动快门板312,使得在光阑板(2孔光阑28)的第一位置(图7右上),将两个光阑开口28a、28b中的开口28a关闭,在光阑板(2孔光阑28)的第二位置(图7右下),将两个光阑开口28a、28b均开放。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多种眼科摄影装置中实施,该眼科摄影装置是使用在摄影光学系统内相对于光轴偏心配置的两个光阑开口来进行立体摄影的装置。
图中标号说明:
1...被检查眼;21...开孔全反射镜;22...物镜;28...2孔光阑;31...单孔光阑;32...对焦透镜;33...成像透镜;40...摄像元件;42、43...摄影遮光件;46...快门开关;47...中继透镜;50...2孔光阑;51、52...光路分割透镜;53...摄像元件;55...单眼摄影用成像透镜;62...接眼透镜;301...旋转螺线管;302、312...快门板;303...凸轮板;304...弹簧;315...转动轴。
Claims (4)
1.一种眼科摄影装置,其使用在摄影光学系统内相对于该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偏心配置的两个光阑开口来进行立体摄影,该眼科摄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所述两个光阑开口的光阑板;
开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一个的快门板;以及
由单一的驱动源驱动的驱动机构,
该驱动机构使所述光阑板以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式移动,使得在非立体摄影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一方被定位在位于所述光轴的大致中心的第一位置,并且使得在立体摄影中,所述两个光阑开口被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光轴偏心配置的第二位置;并且该驱动机构使所述快门板移动,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剩余的另一方关闭,在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两个光阑开口均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备:
作为所述单一的驱动源的旋转螺线管;以及
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使所述光阑板抵接于与该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结合的凸轮板的凸轮面,
通过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来选择所述凸轮板的旋转角度,由此选择所述光阑板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门板与所述凸轮板同轴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轴,所述快门板根据所述旋转螺线管的驱动而移动,使得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一位置将所述两个光阑开口中的所述剩余的另一方关闭,在所述光阑板的第二位置使所述两个光阑开口均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阑板的两个光阑开口附近分别设有出射口,该出射口上安装用于调整被检查眼与所述摄影光学系统的相对位置的对准指标光投影中所使用的光纤的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9/060319 WO2010140246A1 (ja) | 2009-06-05 | 2009-06-05 | 眼科撮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58227A CN102458227A (zh) | 2012-05-16 |
CN102458227B true CN102458227B (zh) | 2014-07-09 |
Family
ID=4329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969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8227B (zh) | 2009-06-05 | 2009-06-05 | 眼科摄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45018B2 (zh) |
EP (1) | EP2438846B1 (zh) |
JP (1) | JP5214026B2 (zh) |
CN (1) | CN102458227B (zh) |
AU (1) | AU2009347309B2 (zh) |
HK (1) | HK1170167A1 (zh) |
WO (1) | WO20101402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3047B2 (ja) | 2014-09-05 | 2019-0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の作動方法 |
JPWO2016194178A1 (ja) * | 2015-06-03 | 2018-05-3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内視鏡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
CN105030190A (zh) * | 2015-08-27 | 2015-11-11 | 上海莫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目视力检测仪 |
KR102041804B1 (ko) * | 2017-12-18 | 2019-11-27 | 주식회사 휴비츠 | 통합된 가시광 광학계와 적외선 광학계를 가지는 검안기 |
FI130194B (en) * | 2020-12-21 | 2023-04-13 | Optomed Oyj | Focus measuremen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eye examination and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83020Y (zh) * | 2003-12-31 | 2005-03-09 | 成都迈科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旋转信标机构的人眼像差哈特曼测量仪 |
CN1977762A (zh) * | 2005-12-08 | 2007-06-13 | 兴和株式会社 | 眼底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64033A (ja) | 1983-03-07 | 1984-09-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撮影装置 |
JPS6368302U (zh) | 1987-09-17 | 1988-05-09 | ||
JPH1075932A (ja) | 1996-09-05 | 1998-03-24 | Konan:Kk | 眼底撮影装置 |
JP2001340301A (ja) * | 2000-05-30 | 2001-12-11 | Canon Inc | 眼底撮影装置 |
JP4393830B2 (ja) * | 2003-09-26 | 2010-01-06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立体眼底観察装置 |
JP5038626B2 (ja) * | 2006-01-13 | 2012-10-03 | 興和株式会社 | 眼底撮影装置 |
JP4904102B2 (ja) * | 2006-07-13 | 2012-03-28 | 興和株式会社 | 眼底撮影装置 |
JP4934374B2 (ja) | 2006-09-01 | 2012-05-16 | 興和株式会社 | 眼科撮影装置 |
US20100053316A1 (en) * | 2006-09-01 | 2010-03-04 | Takayoshi Suzuki | Ophthalmic photography apparatus |
-
2009
- 2009-06-05 AU AU2009347309A patent/AU200934730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9-06-05 EP EP09845531.4A patent/EP243884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6-05 CN CN200980159690.2A patent/CN1024582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6-05 WO PCT/JP2009/060319 patent/WO201014024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6-05 JP JP2011518134A patent/JP521402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6-05 US US13/261,056 patent/US85450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0-31 HK HK12110934.4A patent/HK1170167A1/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83020Y (zh) * | 2003-12-31 | 2005-03-09 | 成都迈科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旋转信标机构的人眼像差哈特曼测量仪 |
CN1977762A (zh) * | 2005-12-08 | 2007-06-13 | 兴和株式会社 | 眼底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JP昭62-46170B2 1987.10.01 |
JP特开2001-340301A 2001.12.11 |
JP特开2005-95474A 2005.04.14 |
JP特开2007-185324A 2007.07.26 |
JP特开2008-55010A 2008.03.13 |
JP特开平10-75932A 1998.03.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38846A4 (en) | 2015-03-11 |
EP2438846B1 (en) | 2016-01-06 |
CN102458227A (zh) | 2012-05-16 |
JPWO2010140246A1 (ja) | 2012-11-15 |
WO2010140246A1 (ja) | 2010-12-09 |
JP5214026B2 (ja) | 2013-06-19 |
EP2438846A1 (en) | 2012-04-11 |
HK1170167A1 (zh) | 2013-02-22 |
AU2009347309A1 (en) | 2011-12-15 |
AU2009347309B2 (en) | 2015-04-02 |
US20120069300A1 (en) | 2012-03-22 |
US8545018B2 (en) | 2013-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047255B2 (ja) | 眼底カメラ | |
JP3309615B2 (ja) | 画像観察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両眼画像観察装置 | |
CN102281812B (zh) | 眼科摄影装置 | |
CN101564286B (zh) | 眼底照相机 | |
US5382988A (en) |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with focus detection system | |
CN102458227B (zh) | 眼科摄影装置 | |
JP5772117B2 (ja) | 眼底撮影装置 | |
JP4359489B2 (ja) | 眼底カメラ | |
US5371557A (en) |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 |
CN101511260B (zh) | 眼科摄影装置 | |
JPH10165372A (ja) | 立体映像装置 | |
JP4649229B2 (ja) | 眼底カメラ | |
JP2001340301A (ja) | 眼底撮影装置 | |
JPH11313800A (ja) | 眼科装置 | |
JPH0515499A (ja) | 立体眼底カメラ | |
JP4302199B2 (ja) | 複数人で観察可能な実体顕微鏡 | |
JP3672329B2 (ja) | 立体眼底カメラ | |
JP4609844B2 (ja) | 立体眼底カメラ | |
JP4492854B2 (ja) | 眼底カメラ | |
JP2006087793A (ja) | 眼科撮影装置 | |
JP2002156599A (ja) | 画像観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観察システム | |
JP2933995B2 (ja) | 同時立体視眼底カメラ | |
KR20110049361A (ko) | 입체영상 촬영렌즈계 | |
JP3199125B2 (ja) | 立体眼底カメラ | |
JP3164233B2 (ja) | 立体眼底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01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01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