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1260B - 眼科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1260B
CN101511260B CN2007800319937A CN200780031993A CN101511260B CN 101511260 B CN101511260 B CN 101511260B CN 2007800319937 A CN2007800319937 A CN 2007800319937A CN 200780031993 A CN200780031993 A CN 200780031993A CN 101511260 B CN101511260 B CN 101511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light
movable plate
shooting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1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1260A (zh
Inventor
铃木孝佳
鸟羽希
水野贵
岛田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84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3866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409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343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146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4526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wa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664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02963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511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1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2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摄影装置,设置有由固定光圈板(31)、移动光圈板(32)、以及遮光板(33、33’)组成的拍摄光圈部件(80)。在移动光圈板(32)上形成多个开口(32a、32d、32d’),在单眼拍摄时,移动光圈板向下方移动,固定光圈板的中央光圈(31a)开放,眼底被进行单眼拍摄。在立体拍摄时,移动光圈板向上方移动,中央光圈(31a)被闭锁,在该状态下,遮光板(33、33’)移动到开位置或闭位置,立体拍摄用的开口(32d、32d’)被交替开放,从而进行眼底的立体拍摄。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能够高速切换拍摄光圈的开口,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进行单眼拍摄以及立体拍摄。

Description

眼科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摄影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具有多个开口的拍摄光圈,拍摄被检查眼眼底生成电子图像的眼科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为了诊断青光眼,要求掌握眼底的立体形状,为此进行立体拍摄,对同一个被检查眼拍摄在左右具有视差的两个图像,通过使这些图像成对地显示,可以进行立体观察被检查眼眼底。
在可以拍摄具有这种视差的图像的眼底照相机中,在相对于物镜与被检查眼的前眼部共轭(与瞳孔共轭)的位置上设有形成左右两个开口的拍摄光圈(两孔光圈),分别在胶卷面和拍摄元件的拍摄面上,拍摄通过各开口从眼底来的光束,生成左右图像,从而得到被检查眼眼底的立体视用的图像。
在下述专利文件1中记载的眼底照相机的结构中,通过光束分离棱镜和分别的两个光学系统将在两孔光圈左右分离的两光束分别成像在胶卷面上,同时拍摄左右的图像。而且,两孔光圈的左右两个孔的中心间的距离是可变的,这样瞳孔间距离就可以改变。
但是,专利文件1这样的结构是立体拍摄专用的,不能进行立体拍摄与通常的单眼拍摄的切换。此外,为了设置上述两个光学系统,结构复杂且大型化,而且昂贵。
另外,已知有根据快门操作,将从拍摄光圈的一个孔进行的拍摄切换至从另一个孔进行的拍摄,并连续地进行取得左右用的两个图像的眼底照相机(专利文件2),或者利用一次拍照取得第一个图像,接着连续取得第二个图像,并能够将各个图像交替地显示在监视器上的眼底照相机(专利文件3)。
专利文件1:日本特许2977607号公报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昭59-90547号公报
专利文件3:日本特开平10-75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能够进行立体拍摄的眼科摄影装置中,要求在立体拍摄时能够瞬时进行左右光圈开口的切换这样的速度。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中,有不能以足够高速地进行单眼拍摄和立体拍摄时的光圈开口的切换以及立体拍摄时左右光圈开口的切换的问题。
而且,在使移动光圈板移动并切换光圈开口的情况下,由于对用于调整焦点距离的引导对准指示光的光纤和移动光圈板在空间上干涉,因此具有在结构上难以配置光纤的问题。
此外,希望能够以该拍摄光圈机构通过简单的构造改变瞳孔间距离而进行立体拍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摄影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在与其他光学元件不干涉的情况下高速地切换拍摄光圈的开口位置或大小,从而进行眼底的单眼拍摄以及立体拍摄。
(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眼科摄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组件,其通过拍摄光圈拍摄被检查眼,生成电子图像;
存储组件,存储拍摄的被检查眼图像;和
切换机构,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移动,并切换拍摄光圈的开口;
其中,上述第一移动板是开口切换板,切换单眼拍摄光圈的开口和立体拍摄光圈的开口,
上述第二移动板是移动遮光板,开放或遮挡上述第一移动板的多个开口中的任一个,
通过上述第一移动板和上述第二移动板的组合形成单眼拍摄光圈或立体拍摄光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两个移动板移动,能够高速地切换拍摄光圈的开口,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进行单眼拍摄以及立体拍摄。而且,分别开放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的一对开口在移动板上形成有改变开口中心间隔的数对,通过选择任一个开口对,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改变立体拍摄时的瞳孔间距离。此外,由于在移动板上沿着该移动板的移动方向形成有用于对准指示光投影的光纤通过的长孔,因此能够防止光纤与移动板在空间上的干涉,并且不会妨碍对准指示光的投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眼科摄影装置的全部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利用眼科摄影装置的拍摄模式切换的环缝的图案的表图;
图3是设置于眼科摄影装置的开孔全反射镜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构成眼科摄影装置的拍摄光圈部件的固定光圈板、移动光圈板、以及遮光板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拍摄光圈部件的结构、移动光圈板以及遮光板的移动样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沿着开孔全反射镜、固定光圈板、遮光板、以及移动光圈板的拍摄光轴的配置说明图;
图7是表示WD纤维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8a是表示选择拍摄模式进行眼底拍摄流程的流程图;
图8b是表示进行立体拍摄时闪光(flare)确认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c是表示选择拍摄模式进行眼底拍摄的流程图8a之后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眼底照相机的模式、拍摄光圈的切换状态、螺线管的开/关、以及发光光源的关系的表图;
图10a是表示单眼拍摄时观察、拍摄、以及光源发光时序的时序图;
图10b是表示立体拍摄时观察、拍摄、以及光源发光时序的时序图;
图10c是表示使用焦点视标光进行合焦并进行闪光确认的立体拍摄时的观察、拍摄、以及光源发光时序的时序图;
图10d是表示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合焦并进行闪光确认的立体拍摄时的观察、拍摄、以及光源发光时序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WD纤维固定的其他实例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其他实施例中的拍摄光圈部件的固定光圈板、移动光圈板、以及遮光板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同一拍摄光圈部件的结构、移动光圈板以及遮光板的移动样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沿着开孔全反射镜、固定光圈板、遮光板、以及移动光圈板的拍摄光轴的配置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其他实施例中的眼底照相机的模式、拍摄光圈的切换状态、步进电动机的移动位置、螺线管的开/关、发光光源、以及拍摄模式的关系的表图;
图16是表示进行发光时间控制以及发光时间间隔控制的控制电路周围的方块图;
图17a是表示发光控制系统的详细结构的方块图;
图17b是表示发光控制系统中转换电路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17c是表示发光控制系统的转换电路动作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闪光灯的发光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发光时间间隔(t)表的内容的表图;
图20是说明利用双重图像合焦的光学图;
图21是表示设置在眼科摄影装置的光圈切换开关配置的配置图。
符号说明
10眼底照相机
11卤素灯
15闪光灯
21环缝
23开孔全反射镜
24物镜
26拍摄光轴
31固定光圈板
32移动光圈板
33、33’遮光板
40,41CCD
50FD用LED
54FD光反射用镜
66快门开关
73WD用LED
75WD纤维
77归位镜(Return mirror)
80拍摄光圈部件
81A~81C螺线管
82步进电动机
101光圈切换开关
110闪光光量设定部
111控制电路
112存储部
113发光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这里分别以无散瞳模式、散瞳模式、以及荧光模式进行被检查眼眼底的拍摄,并且表示以在各模式下切换通常的单眼拍摄和立体拍摄的方式构成的眼科摄影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全部的结构>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眼科摄影装置由拍摄被检查眼眼底的眼底照相机10、作为存储拍摄的眼底图像的存储组件的存储器61和硬盘装置64、显示拍摄的眼底图像和存储的眼底图像的监视器62以及立体监视器63等构成。
在点划线包围的、图中所示的眼底照相机10中,作为发出红外光以及可见光的照明光的观察用光源的卤素灯11配置在球面镜12的曲率中心。从卤素灯11以及球面镜12发出的光,经过可在光路中插入/脱离的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聚光镜14、作为拍摄用光源的闪光灯(闪光放电管)15、聚光镜16,入射在全反射镜17上。
由全反射镜17反射的照明光,经过作为照明光圈的环缝21,通过中继透镜22,被开孔全反射镜(以下简称开孔镜)23反射,经过物镜24入射在被检查眼E的前眼部(瞳孔)Ep上。
在照明光学系统内,环缝21配置在大致与被检查眼的前眼部(瞳孔)Ep共轭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采用三种环缝21a、21b、21c。环缝21a在无散瞳模式时使用,在以立体进行荧光拍摄时环缝21b插入光路,在其他时候环缝21c插入光路。环缝21a和21c的内径大致相同,外径在无散瞳模式时较小,而且环缝21b和21c的外径大致相同。
另外,在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中,在荧光拍摄时插入激励滤光器18。
另外,为了在前眼部进行对准,配置由利用红外光照明前眼部Ep的红外LED(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27;为了拍摄前眼部,配置由利用微弱的白色光照明前眼部的LED构成的光源28。
由通过环缝21的照明光照明的眼底Er所发出的反射光,通过物镜24、开孔镜23、固定光圈板31、移动光圈板32、合焦透镜35、成像透镜36、半反射镜37、变倍率透镜38a,入射在归位镜39上。当归位镜39在图示的位置,归位镜71从图示位置回归运动并从光路中脱离的状态时,从眼底发出的反射光入射在对红外光有灵敏度并作为位于与眼底共轭位置的摄像装置的CCD40上,眼底利用CCD 40摄像。
而且,在归位镜39和71位于图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从眼底发出的反射光被引导至目镜72。此外,当归位镜39从光路脱离时,从眼底发出的反射光入射在对可见光有灵敏度并作为位于与眼底共轭位置的摄像装置的CCD41上,眼底利用CCD 41摄像。
如图3所示,开孔镜23是圆形的全反射镜,在中心部设置横轴为长轴的椭圆形的开口23a,在开口23a的中心与拍摄光轴26一致的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预定角度交叉。
而且,拍摄光圈部件80由固定光圈板(拍摄光圈)31、移动光圈板(第一移动板)32、图4和图5所示的左右遮光板(第二移动板)33、33’、以及螺线管(切换机构或切换组件)81A~81C构成。
如图4所示,固定光圈板31形成为比开孔镜23的开口23a大一圈的长方形的平板,在其中央和左右并排形成三个长方形的光圈开口31a、31b、31b’(以下依次称为中央光圈、左光圈、右光圈)。而且,形成有用于插通并固定引导对准指示光的光纤(以下称为WD纤维)75、75’的前端部的两个孔31c、31c’,其中对准指示光用于调整焦点距离(WD)。
此外,固定光圈板31被配置成其中心(中央光圈31a的中心)与开孔镜23的中心(开口23a的中心、拍摄光轴26的位置)对准,重叠固定于开孔镜23的背面(与物镜相反侧的面)(参照图6、图7),并且相对于拍摄光轴26与开孔镜23同角度倾斜。
光圈31a、31b、31b’配置在与被检查眼的前眼部(瞳孔)大致共轭的位置。并且,中央光圈31a配置在其中心与拍摄光轴26(物镜24的光轴)一致的位置。为了得到立体视用的左右的图像,左光圈31b配置于以瞳孔共轭位置左右分开拍摄光路时的左侧光路位置,用于在眼底合焦的焦点指示光(以下称为FD光)通过该左光圈31b。并且右光圈31b’配置于以瞳孔共轭位置左右分开上述拍摄光路时的右侧光路位置,其他FD光通过该右光圈31b’。
开孔镜23的开口23a的大小在同一开孔镜23与固定光圈板31的中心对准的状态下,能够将光圈31a、31b、31b’的开口大致全部包含在开口23a之内。
而且,如图4所示,移动光圈板32形成为,与固定光圈板31相比较,纵向长的长方形的平板,在上部的中央形成有观察以及单眼拍摄用的长方形的中央光圈32a,在下部的左右形成有立体拍摄用的长方形的立体光圈32d、32d’。而且,用于穿过各FD光的长方形的FD光用窗口(开口)32b、32b’,在中央光圈32a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于与立体光圈32d、32d’相比较偏外侧的位置。此外,两个WD纤维隐藏用的长孔32c、32c’形成为沿着从中央光圈32a的下半部的左右两侧附近到立体光圈32d、32d’的上半部的内侧附近的纵向方向,即沿着移动光圈板的移动方向延伸。
中央光圈32a的大小与固定光圈板31的中央光圈31a大致相同。并且,FD光用窗口32b、32b’与立体光圈32d、32d’的大小大致是固定光圈板31左右的光圈31b、31b’的横向宽度的二分之一。
这里,中央光圈32a的开口为单眼拍摄光圈的开口,立体光圈32d、32d’的开口为立体拍摄光圈的开口。移动光圈板32具有切换这些单眼拍摄光圈开口和立体拍摄光圈开口的开口切换板的功能。
而且,左右遮光板33、33’分别形成为比固定光圈板31左右的光圈31b、31b’大的长方形。
而且,如图6和图7所示,遮光板33、33’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在重叠固定于开孔镜23的背面(与物镜24相反侧的面)的固定光圈板31的背面,再在其背面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移动光圈板32。此外,遮光板33、33’与移动光圈板32的重叠顺序也可以与图中所示的相反。
而且,如图7所示,WD纤维75的前端部从移动光圈板32的背面侧插通隐藏用的长孔32c,进而插通固定光圈板31的孔31c,前端从开口23a的中央部突出于物镜24侧,并在孔31c部分被固定。而且,虽然图7未图示,另一个WD纤维75’的前端部从移动光圈板32的背面侧插通长孔32c’,进而插通固定光圈板31的孔31c’,并在孔31c’部分被固定。此外,WD纤维75被配置成与遮光板33、33’不干涉。
如图1所示,设置有作为对准指示光(以下称为WD光)的光源的WD用LED 73,用于调节工作距离(WD),由此发出的光通过透镜74被集中并被引导至WD纤维75的后端,通过WD纤维75,从其前端通过物镜24作为WD光被投影在被检查眼E上。
在固定光圈板31、移动光圈板32、以及遮光板33、33’如上述重叠配置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关于左右方向的位置,中央光圈31a、32a一致,左光圈31b与左立体光圈32d以及FD光用窗口32b一致,右光圈31b’与右立体光圈32d’以及FD光用窗口32b’一致。
经由未图示的导向部件,移动光圈板32通过将螺线管81C设为关(OFF),被移动到中央光圈32a使固定光圈板31的中央光圈31a开放的第一位置(以下称为(a)位置),并且移动光圈板32通过将螺线管81C设为开(ON),被移动到遮挡闭锁该中央光圈31a的第二位置(以下称为(b)位置)。
经由未图示的导向部件,遮光板33通过螺线管81A的开被移动到闭锁左光圈31b和左立体光圈32d或FD光用窗口32b的位置(以下称为闭位置),并且通过螺线管81A的关朝相反方向移动并被移动到开放这些光圈的位置(以下称为开位置)。另一方面,遮光板33’通过螺线管81B的开被移动到闭锁右光圈31b’和右立体光圈32d’或FD光用窗口32b’的闭位置,并且通过螺线管81B的关被移动到开放这些光圈的开位置。
图5表示了移动光圈板32通过螺线管81C的开移动到(b)位置,并且遮光板33、33’通过螺线管81A、81B的关一同移动到开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左右立体光圈32d、32d’成为有效的开口。从该状态开始,如果使螺线管81A或81B为开,使遮光板33或33’移动到闭位置,仅立体光圈32d或32d’成为有效的开口。
而且,如果在图5的状态下使螺线管81C为关,使移动光圈板32移动到(a)位置,中央光圈32a以及FD光用窗口32b、32b’成为有效的开口,从该状态开始,如果使螺线管81A和81B为开,使遮光板33和33’移动到闭位置,FD光用窗口32b和32b’被蔽塞,仅中央光圈32a成为有效的拍摄光圈的开口而被选择。
返回到图1,在物镜24与开孔镜23之间的光路上可插入/脱离地配置有前眼部透镜30,当前眼部透镜30插入该光路时,被照明用光源27照明的前眼部Ep的图像被成像在CCD 40上,并且利用前眼部Ep的图像进行对准。
而且,在眼底照相机中,为了容易在眼底合焦,设置有FD光(焦点指示光)的投影光学系统。在该投影光学系统中,从作为光源的FD用LED(红外LED)50发出的FD光沿着FD光的光轴57,通过透镜51、反射镜52、透镜53,被设置在配置于拍摄光圈部件80后方附近的U字形部件(未图示)上部的两个反射镜54反射,并通过各FD光用窗口32b、32b’被投影在眼底Er。此时,在眼底合焦的情况下,通过各窗口的两个焦点指示的图像重叠在一点,另外在焦点偏移的情况下分离。为了调整焦点,当合焦透镜35移动时,透镜53与其连动也移动,由于在眼底Er的FD光的分离状态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观察焦点指示的图像,检查人员能够在眼底合焦。
而且,在荧光拍摄时,阻挡滤光器34插入到合焦透镜35的被检查眼侧。
而且,为了使被检查眼E相对于眼底照相机10固视,设置由多个固视灯55a~55d组成的内部固视灯55。根据拍摄的被检查眼是左眼还是右眼,或者根据眼底的拍摄位置(视盘附近还是远离位置等)选择固视灯55a~55d中的任一个并开灯。从被开灯的固视灯发出的光通过透镜56,被半反射镜37反射,并通过拍摄透镜36、合焦透镜35、拍摄光圈部件80、开孔镜23、物镜24被投影在眼底Er上。患者通过凝视该内部固视灯,能够使被检查眼相对于眼底照相机10保持在预定的位置。此外,虽然在图中图示固视灯55a~55d沿着纸面并列设置,但实际上可以垂直于纸面并列设置。
CCD 40在无散瞳模式观察时拍摄利用通过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的红外光照明的眼底,或者利用从光源27发出的红外光照明的前眼部,该图像被输入由CPU等构成的控制运算部60,该图像作为动态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62上。检查人员看到显示在监视器62上的图像,能够进行对准和焦点调整。而且,设置有作为立体视专用显示器的立体监视器63,检查人员通过该立体监视器63观察左右的图像,能够立体视眼底。
而且,在检查人员操作快门开关66时,CCD 41拍摄利用闪光灯15照明的眼底产生静止图像。该眼底图像一旦被存储在高速存储器61中,就会通过控制运算部60存储在作为外部存储装置的低速硬盘装置(HDD)64中,或者显示在监视器62、立体监视器63上。
而且,设置有键盘67、鼠标68等输入组件,通过这些输入组件能够输入各种数据。
而且,在眼底照相机10中设置有由CPU等组成的控制部65,该控制部65与控制运算部60连接并相互交换信号。并且,当操作快门开关66时,在归位镜39从光路脱离的同时使闪光灯15以适当的光量发光。而且,控制部65控制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激励滤光器18、阻挡滤光器34、前眼部透镜30、变倍率透镜38a和38b向光路的插入/脱离,还控制拍摄光圈部件80的螺线管81A~81C的驱动。
而且,在眼底照相机中,设置有操作部(操作面板)69。在该操作部69配置有无散瞳、散瞳、和荧光的各拍摄模式,以及选择在各模式下的单眼拍摄和立体拍摄的拍摄模式选择开关、前眼部透镜插入/脱离开关、拍摄位置选择开关等,在操作部69选择的各开关信息被输入到控制部65中。
此外,设置有检测拍摄的被检查眼是左眼还是右眼的左右眼检测部70,并且被检测到的左眼还是右眼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部65中。
而且,邻接于快门开关66,设置有光圈切换机构,其由能够以手动切换移动光圈板32、遮光板33和33’的光圈切换开关101组成,其详细的配置在图21中图示。
<拍摄的流程>
接下来,沿着图8a、图8b、图8c的流程对如上构成的眼科摄影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说明无散瞳拍摄模式下的动作。
首先,装置的电源设为开(ON)时(步骤S1)的初期设定,拍摄光圈部件80的各光圈的开闭状态在图9的表的上面第一行表示。即,螺线管81A~81C全部为关,移动光圈板32位于(a)位置,遮光板33和33’共同位于开位置,中央光圈32a与FD光用窗口32b和32b’被选为有效的开口。并且,使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插入到光路中。
接着,控制部65基于通过操作部69的拍摄位置选择开关选择的应该拍摄的眼底位置(部位)的信息以及来自左右眼检测部70的信息,选择固视灯55a~55d中的任一个并开灯,由此被检查人员凝视该开灯的固视灯(步骤S2)。
接着,通过操作部69的拍摄模式选择开关,选择单眼拍摄模式、立体拍摄模式、三连拍拍摄模式(三张连续拍摄模式)中的任一个,该信息被输入到控制部65中(步骤S3)。
接着,光源27被开灯,来自被照明的前眼部的反射光通过前眼部透镜30并成像在CCD 40上,拍摄前眼部,其图像显示在监视器62上,并进行前眼部对准(步骤S4)。当完成前眼部对准时(步骤S5),通过操作前眼部透镜插入/脱离开关(步骤S6),替代光源27,光源28被开灯,而且,由于归位镜39从光路脱离,因此前眼部被CCD 41拍摄(步骤S7),其图像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控制运算部60处理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前眼部的图像,运算瞳孔直径,同时判断虹膜(虹彩)的颜色(步骤S8)。
接着,光源28熄灯的同时,前眼部透镜30从光路脱离(步骤S9)。而且,卤素灯11开灯的同时,归位镜39插入到光路中。之后,归位镜71从光路脱离。
而且,为了对准,WD用LED 73开灯,WD光通过WD纤维75和75’被投影在前眼部。被来自卤素灯11并通过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的红外光照明的眼底Er发出的光通过固定光圈31的中央光圈31a以及移动光圈板32的中央光圈32a,被成像在CCD 40上,拍摄眼底,其图像与WD光的反射像同时显示在监视器62上。当焦点距离适当时,由于WD光的反射像成像在预定的位置,因此检查人员以使焦点距离为适当的方式进行沿着光轴的对准(步骤S10)。
接着,根据被检查眼的可见度进行在眼底合焦的焦点调整。作为此时的焦点调整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利用焦点(focus dot)即利用FD光的焦点调整机构和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机构,因此在步骤S11中判断使用哪一个(步骤S11)。在前者的情况下,FD用LED 50被开灯(步骤S12),FD光通过移动光圈板32的FD光用窗口32b和32b’以及固定光圈31的左光圈31b和右光圈31b’被投影在眼底Er。当检查人员操作合焦透镜35时,透镜53与合焦透镜35的移动连动而移动,由于眼底上的指示图像的分离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检查人员操作合焦透镜35并执行焦点调整直到指示图像一致,并在眼底合焦(步骤S13)。
<单眼拍摄>
合焦完成之后(步骤S13),判断是否为单眼拍摄(步骤S15)。在选择单眼拍摄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8,使快门按钮66设为开。于此同步,螺线管81A、81B切换为开,遮光板33、33’移动,FD光用窗口32b、32b’被蔽塞,仅中央光圈32a开放,并且固定光圈31的中央光圈31a开放。此时的过程在图10a中图示,在t1时刻使快门按钮66设为开,遮光板33、33’的移动开始。遮光板的移动通过螺线管81A、81B的驱动而进行,因此能高速地进行(例如如图示的100msec程度),能够瞬时进行从观察时到拍摄时光圈的切换。
而且,对应于快门开关66的开,归位镜39从光路脱离,如图10a所示,在遮光板33、33’刚移动后的时刻t2闪光灯15发光(步骤S19),眼底通过固定光圈31的中央光圈31a、移动光圈板32的中央光圈32a被拍摄。该眼底图像一旦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之后,就被控制运算部60处理并被存储在硬盘装置64中(步骤S20)。此时,要将被检查眼ID、拍摄日期和时间、拍摄光量(闪光放电管发光量)、左右眼的区别、拍摄光圈的位置等拍摄条件关联附加并存储眼底图像(步骤S21)。
接着,进行图8c的流程,在步骤S60判断是否为单眼拍摄,当前是单眼拍摄,因此进行步骤S71完成拍摄。此时,如图10a所示,将拍摄完成时刻t3的光圈开闭状态返回到初期状态(观察时的状态)。
此外,对于眼底周边部的观察/拍摄等,在难以使用焦点指示时,也可以使用不依靠焦点指示,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机构来合焦。这时,在图8a的步骤S11判断未使用焦点调整时焦点,进行步骤S24。通常,光圈切换开关101设定在图21表示的X1的位置,当将其切换到X3的位置时,移动光圈板32的位置变为(b)的位置,因此中央光圈31a关闭,左右的立体光圈32d、32d’双方都变为开口状态,同时归位镜71与移动光圈板32向(b)位置的移动连动而从光路脱离(步骤S24)。
当在该状态下进行眼底观察时,被检查眼E的眼底Er一旦被物镜24成像之后,通过与前眼部瞳孔共轭的左右立体光圈32d、32d’,并通过合焦透镜35、成像透镜36、变倍率透镜38a被成像在CCD 40上,因此如图20的上侧所示,当焦点没有在眼底对准时,利用物镜24的眼底图像91在离开CCD 40的显像面的位置作为眼底图像92被再成像。因此,在CCD 40,通过立体光圈32d、32d’的光路的两个眼底图像被分离显像,如图20右上所示,分离的两个眼底图像一部分重叠被显示在监视器62上。
因此,检查人员根据被检查眼的可见度移动合焦透镜35,进行焦点调整。当焦点在眼底对合时,如图20的下侧所示,通过合焦透镜35被再成像的眼底图像92来到CCD 40的显像面,因此在监视器62观察的两个眼底图像重叠。这种完全重叠,为所谓的完全合焦(ジヤスピン)状态,因此在眼底图像分离看到双重的情况下,判断为未合焦的状态,从而进行焦点调整以便使其完全重叠(步骤S25)。
用目镜72观察时也相同,如图20右上所示,未合焦时,检查人员视觉确认分离的两个眼底图像为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而通过调整合焦透镜35,将被视觉确认的两个眼底图像变为重叠。
因此,由于基于通过拍摄前眼底观察时左右立体光圈的两个开口而得到的眼底图像,能够进行合焦,因此能够容易地判断焦点状态,同时由于不需要依靠焦点指示,因此能够优先于眼底的周边部或特定部位进行合焦。
如果合焦完毕,就可以进行拍摄,在事先观察眼底的情况下,对未合焦的地方成为双重图像的状态难以观察,因此可以进行利用通常的中央光圈31a观察。
在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完毕并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在步骤S27判断拍摄是否为单眼拍摄。在选择单眼拍摄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8并使快门按钮66设为开。与此同步,移动光圈板32移动到(a)位置,中央光圈31a开放,同时螺线管81A、81B切换到开,左右立体光圈32d、32d’被蔽塞(步骤S29)。在这之后,进行步骤S19,闪光灯发光,以上述顺序进行单眼拍摄及其存储(步骤S20、S21、S60、S71)。
<立体拍摄>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选择立体拍摄模式时,分为用焦点进行焦点调整而进入拍摄的情况,以及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而进行拍摄的情况。都以后述的不进行闪光确认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用焦点进行焦点调整的情况下(步骤S11~S13),在焦点调整完毕之后(步骤S14),步骤S15、S16的判断为否定,步骤S17的判断为肯定,因此在步骤S30使快门开关66设为开。该时刻在图10b中示为时刻t11。
当使快门开关66设为开时,控制部65将螺线管81A~81C的开/关切换为图9的表的上数第三行表示的状态,这样,仅左立体光圈32d成为有效的开口(图8c的步骤S61)。此时的移动光圈板32和遮光板33’的移动也高速进行,例如,如图10b的时刻t11与t12之间所示,以100msec程度进行,瞬间进行光圈切换。
接着,闪光灯15发光(步骤S62:时刻t12),通过固定光圈31的左光圈31b、移动光圈板32的立体光圈32d拍摄用于立体视眼底的左图像(步骤S63)。该左图像附带取得该图像时的拍摄光圈的开口位置的信息并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步骤S64)。
接着,在还没有取得右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65),控制部65将螺线管81A~81C的开/关从图9的表的第三行表示的状态切换到第四行表示的状态,遮光板33、33’分别移动到闭位置、开位置(图10b的时刻t13),右立体光圈32d’开放(步骤S66:时刻t14)。该遮光板33、33’的移动也是高速进行的,如图10b的时刻t13与t14所示,例如以100msec程度瞬间进行。
并且,在该遮光板33、33’的移动之后,闪光灯15自动发光(步骤S67:时刻t14),立体视用的右图像通过固定光圈31的右光圈31b’、移动光圈板32的立体光圈32d’被拍摄(步骤S68)。该右图像与左图像相同,也附带取得右图像时的拍摄光圈的开口位置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步骤S69)。在进行右立体拍摄之后,拍摄光圈的开闭状态返回到初期状态,立体拍摄完毕(步骤S71:时刻t15)。
因此,立体拍摄时,以一次快门操作自动地进行拍摄光圈的立体拍摄用的两个开口(31b、31b’;32d、32d’)的切换,与该切换同步,闪光灯15自动发光,因此能够以一次快门操作取得立体视用的左右图像。
<闪光确认的立体拍摄>
在上述立体拍摄中,由于观察时使用的开口与拍摄时使用的开口不同的情况较多,因此预料之外的闪光加入到被拍摄的图像,这成为拍摄失败的原因。
因此,在期望的观察完毕进行立体静止图像拍摄时,要求事先进行闪光的确认。为此,操作光圈切换开关101,关闭中央光圈,左右开口仅一个开放,通过与拍摄时相同的光圈开口确认眼底与闪光。因此,在图8a中进入立体拍摄前进行闪光确认的情况下(步骤S16、S31的肯定),进行闪光确认并进行立体拍摄。
进行该闪光确认的立体拍摄的流程在图10c、图10d以及图8b中图示。图10c表示了使用FD光进行焦点调整、进行闪光确认并进行立体拍摄的情况的流程,图10d表示了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进行闪光确认并进行立体拍摄的情况的流程。
首先,在使用FD光进行焦点调整的情况下,如图10c所示,在时刻t21使用前眼部透镜插入/脱离开关将前眼部透镜从光路脱离,在时刻t22将FD用LED 50开灯(图8a的步骤S12),进行利用FD光的焦点调整(步骤S13)。在焦点调整完毕之后(步骤S14),闪光确认为肯定(步骤S16),进行图8b的流程。
在图8b中,判断闪光确认的是立体视用的左图像的还是右图像(步骤S40)。在是右图像的情况下,在时刻t23将光圈切换开关101设定在X2的位置(图21)。这样,移动光圈板32移动到(b)位置,遮光板33移动到闭位置,遮光板33’移动到开位置,因此仅右立体光圈32d’敞开(步骤S41),能够观察右图像。因此,确认闪光是否在右图像产生(步骤S42)。该时刻在图10c以时刻t24图示。此外,在该时刻将FD用LED 50熄灯。
在利用经由右立体光圈32d’的眼底观察在右图像具有闪光的情况下,由于对准不适当,因此进行对准微调整(步骤S43)。另一方面,在没有闪光的情况下,对于左图像也要判断是否进行闪光确认(步骤S44)。在对左图像进行闪光确认的情况下,在时刻t25将光圈切换开关101设定在X4的位置(图21)。这样,遮光板33移动到开位置,遮光板33’移动到闭位置,因此仅左立体光圈32d敞开(步骤S51),能够观察左图像。由此,确认闪光是否在左图像产生(步骤S52:时刻t26)。此时,在闪光被确认的情况下,进行同样的对准微调整(步骤S52、S53)。
这样,通过在一边的光圈的眼底观察进行图像闪光的确认,如果是没有问题的状况,再次操作光圈切换开关101,使光圈的开口状态倒转,进行相反光圈使用时的闪光状态确认。
在确认左图像上没有闪光之后,在拍摄左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55),将快门开关66设为开(步骤S56)。从步骤S57转到图8c的步骤S62并且闪光灯发光,左图像被拍摄、存储(步骤S63、S64:图10c的时刻t27)。
另一方面,在确认右图像上没有闪光之后,在拍摄右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5),将快门开关66设为开(步骤S46)。由于选择立体拍摄(步骤S47),因此转到图8c的步骤S67并且闪光灯15发光,右图像被拍摄、存储(步骤S68、S69)。该左图像拍摄以及右图像拍摄的流程在图10c中以时刻t27至t30图示,与图10b的时刻t12至t15相同。
此外,如果需要,该闪光确认可以返回到双重图像状态或单眼状态,立体光圈的开口状态能够根据检查人员的意图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次数进行适当的切换。例如,在利用双重图像进行焦点调整的情况下(步骤S48的肯定),转到图8a的步骤S24。并且,也可以操作光圈切换开关101,仅中央光圈31a开放(步骤S49),转到图8a的步骤S10,进行眼底观察并进行对准。并且,在步骤S47、S57不进行立体拍摄的情况下,也可以关闭左右立体光圈32d、32d’,开放中央光圈31a(步骤S58),转到图8a的步骤S19进行单眼拍摄。
以上虽然是使用FD光进行焦点调整并且在闪光确认后进行立体拍摄的例子,但在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聚焦并且在闪光确认后进行立体拍摄的情况下的流程在图10d中图示。
在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的情况下,如图10d的所示,在时刻t41使用前眼部透镜插入/脱离开关,前眼部透镜从光路脱离,在时刻t42进行利用双重图像的焦点调整(图8a的步骤S25)。在焦点调整完毕之后(步骤S26),闪光确认为肯定(步骤S31),转到图8b的流程,进行上述的处理。从图10d的时刻t43到t50的流程与图10c的时刻t23到t30相对应。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是从拍摄左图像到拍摄右图像,但在相反进行的情况下也以相同的流程进行拍摄。
因此,当快门开关66被按压一次时,首先仅右侧或左侧任一方立体光圈的开口敞开,进行立体视用的一方的静止图像拍摄,接着开放的开口关闭,到这时关闭的另一开口开放,进行立体视用的另一方的静止图像拍摄。此时,装置动作优选的是在按压快门开关之前使用的立体光圈中,从开放开口的立体光圈开始立体视用的静止图像拍摄。此外,快门开关被按压之前的状态使用双重图像观察状态或中央光圈31a时,以快门开关操作时预先设定的顺序依次开放立体光圈的两个开口(32d和32d’)的一个并进行立体拍摄。
<三张连续拍摄>
此外,在步骤S3中,在选择三张连续拍摄模式的情况下,能够接着单眼拍摄连续进行立体拍摄。在该情况下,在图10a的时刻t3单眼拍摄完毕之后,转到图10b的时刻t11,进行立体拍摄用的开口的切换并进行立体拍摄(时刻t12~t15)。这样以一次快门操作,闪光灯15三次连续发光,分别在第一次发光拍摄单眼图像,在第二次发光拍摄立体视用的左图像,在第三次发光拍摄立体视用的右图像。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无散瞳拍摄模式进行说明,但即使是散瞳拍摄模式、荧光拍摄模式也能够进行。在散瞳拍摄模式中,可见光截断红外光透过滤光器13从光路脱离,观察是将归位镜71插入光路,通过目镜72来进行的。而且,在荧光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将激励滤光器18和阻挡滤光器34插入光路来进行拍摄。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各个被拍摄的图像一旦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图像将在预定的时刻传送到外部存储装置64中。此时,是否为单眼拍摄,将改变将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图像传送到外部存储装置64的时刻。例如,单眼拍摄时以外,到获得既定张数完毕为止,图像被保存在存储器61中,之后取入外部存储装置64中。此外在荧光拍摄时,在控制运算部60将图像变换为白黑图像,并将该被变换后的图像保存在外部存储装置64中。
而且,在读出存储在存储器61或者外部存储装置64中的图像并显示的情况下(图8c的步骤S72),将根据拍摄模式改变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组件(监视器)(步骤S73至S75)。例如,在显示以单眼拍摄模式拍摄的眼底图像的情况下,监视器62被自动选择,该眼底图像作为静止图像并附带拍摄条件信息被显示在监视器62上。而且,在读出以立体拍摄得到的左右两个图像并立体视眼底的情况下,使用立体监视器63,将附带左位置的信息的图像显示在左侧,将附带右位置信息的图像显示在其右侧,并且也附带其他拍摄条件信息显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以高速瞬间进行拍摄光圈的开口的切换,因此例如在立体拍摄时,能够减少拍摄立体视用左右两个眼底图像的间隔中的缩瞳和位置偏移等问题,并能够进行良好的立体拍摄。
而且,两个WD纤维75、75’的前端部分别插通沿着移动光圈板32的移动方向即纵向方向延伸形成的长孔32c、32c’,并被固定于固定光圈板31,因此WD纤维不会干涉移动光圈板32的移动,并且不会妨碍利用WD纤维的指示光的投影。
此外,WD纤维75如图11所示,前端弯曲的WD纤维75的前端部固定在开孔镜23的背面,以前端从开口23a的中央略微突出的方式配置WD纤维75也是可以的。如果这样,就不需要固定光圈板31,也不需要在移动光圈板32上形成WD纤维隐藏用的长孔。
<闪光光量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立体拍摄时希望取得的立体视用的两个图像具有大致相同的亮度。为此,在控制部65内设置能够进行微小的光量调整的闪光光量调整机构,以便使在第一次拍摄获得的图像的亮度与在第二次拍摄获得的图像的亮度大致相同。图16表示了这样的闪光光量调整机构。
在图16中,在控制部65的内部设置有闪光光量设定部110、控制电路111、存储部112、以及发光控制系统113。闪光光量设定部110通过设置在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69的可变电阻或旋转开关等设定闪光光量Fi。该闪光光量Fi被设定为例如F1~Fn的n个阶段。
控制电路111由CPU以及存储后述的程序的未图示的ROM等构成,在控制电路111中,来自快门开关66的快门信号S以及来自闪光光量设定部110的闪光光量Fi通过I/O端口这样的输入电路被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闪光灯15的发光量作为发光时间T被控制,在存储部112中设置有表112a,存储有被闪光光量设定部110设定的闪光光量Fi以及对应于发光次数N的发光时间T。这里,发光次数N由在图8a的步骤S3选择的拍摄模式来决定。
控制电路111接受快门信号S以及来自闪光光量设定部110的闪光光量Fi,从表112a读出闪光光量Fi以及对应于发光次数N的发光时间T(N,Fi),并将其输入到发光控制系统113中。例如,在如图所示的表的构成上,作为进行立体拍摄时两次连续发光,在被设定的闪光光量Fi为2的情况下,在第一次发光作为发光时间T(N,Fi)的T12和在第二次发光作为发光时间T(N,Fi)的T22分别被输入到发光控制系统113中。当然,存储在存储部112的表112a中的设定值是对应于预先进行的实测结果而决定的。当然,该存储值为根据实际的拍摄间隔和发光控制系统113的特性而定下来的值。
当产生快门信号S时,控制电路111在既定的时间产生发光触发信号tr,发光控制系统113接受该触发信号tr,只在对应于上述发光时间T的时间使闪光灯15通电发光。
图17a表示了发光控制系统113的详细构成,发光控制系统113具有使闪光灯15发光的多个电容器121a、121b,各电容器通过由连接于电源输入In的DC-DC转换器等组成的高电压产生电路120充电。通过转换电路122来决定使用电容器121a、121b中的哪一个,使闪光灯15发光。
转换电路122利用从控制电路111提供的发光次数N进行切换。或者,也可以在发光控制系统113设置每当发光进行计数动作的发光次数计数器,并使用其输出N。通过转换电路122,使电容器121a、121b的任一个对应于发光次数N连接于闪光灯15。
上述的发光时间T(N,Fi)以及发光触发信号tr分别被输入到发光控制系统113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24以及脉冲产生电路125中。
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24基于输入的发光时间T(N,Fi)产生控制脉冲产生电路125的基准电压,脉冲产生电路125基于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24输入的基准电压决定闪光灯15的驱动时间。
脉冲产生电路125在输入的发光触发信号tr的时间,通过触发电压产生电路123启动闪光灯15,同时通过使用绝缘栅极型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的晶体管电路126将闪光灯15的接地侧开启。并且,在对应于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124输入的基准电压的发光时间之后,通过晶体管电路126中断闪光灯15的通电。
控制电路111管辖的发光控制顺序为图18表示的流程。图18的控制顺序,作为例如控制电路111执行的程序,能够存储在ROM等存储组件中。
在图18中,使用者(检查人员)操作操作部69的旋转开关,并通过闪光光量设定部110设定期望的闪光光量Fi,当操作快门开关66时(步骤S80),该操作被控制电路111检测(步骤S81),与此对应,控制电路111读取在闪光光量设定部110设定的闪光光量Fi(步骤S82)。
发光次数N由在图8a的步骤S3中选择的拍摄模式来决定。在步骤S83中,控制电路111根据闪光光量Fi和发光次数N(从此时开始进行的发光是第几次、其值)从存储部112的表112a读出发光时间T(N,Fi),随着触发信号tr输入到发光控制系统113中,根据提供的发光时间T(N,Fi)使闪光灯15发光。结果是,发光控制系统113将根据提供的发光时间T(N,Fi)决定的驱动电力W(T(N,Fi))提供给闪光灯15。
在步骤S84中,判断根据拍摄模式决定的发光次数的发光是否完毕。在立体拍摄的情况下N=2,在发光次数N的发光完毕的情况下,处理完毕,如果没完毕就重复从步骤S82开始的处理。
在图17a表示的发光控制系统113中,为了进行立体拍摄,采用转换使用两个电容器121a、121b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发光/充电在各个电容器独立进行,因此即使在发光光量较大的荧光拍摄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较短的发光间隔(100msec)进行连续(立体)拍摄。而且由于电容器的转换为高电压电路转换,因此设置使用图17b所示的半导体开关元件、晶体管的转换电路122。
图17b中的电容器121a、121b根据图17c表示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开启信号(Thy_on)对应于发光次数信号N1、N2进行转换,并对闪光灯15施加电压,从而闪光灯15发光。
因此,在进行立体拍摄时,通过设定闪光光量Fi、读出通过发光时间表112a预先决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发光时间、并启动闪光灯,能够进行闪光光量调整,以便使第一次拍摄得到的图像的亮度与第二次拍摄得到的图像的亮度大致相同。
<拍摄间隔的调整>
而且,在各种拍摄模式下,在进行依次拍摄静止图像的连续拍摄的情况下,如平时无散瞳时那样,有以100ms间隔进行的发光拍摄较困难的情况。为此,需要最优化从第一次拍摄到第二次拍摄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根据设定的拍摄模式和/或选择的拍摄组件自动设定从第一次拍摄到第二次拍摄的时间间隔。
即,如图16所示,在存储部112设置有如图19所示的发光时间间隔(t)表112b。立体拍摄时,根据由操作部69设定的拍摄条件(拍摄模式/拍摄CCD)从发光时间间隔(t)表112b查找发光时间间隔(t)的数据。并且,当通过快门开关66的操作(开)而产生的快门信号S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11中时,控制电路111将查找出的发光时间间隔(t)设定为从第一次拍摄到第二次拍摄的时间间隔(以下称为连拍时间间隔),并以该时间间隔将触发信号tr输入到发光控制系统113中。发光控制系统113与该触发信号tr同步,将发光用电力两次提供给闪光灯15。这样,立体拍摄时,闪光灯15以发光时间间隔(t)两次发光,并以该时间间隔(t)连拍左右两个眼底图像。
此外,发光时间间隔(t)根据使用的拍摄组件和/或拍摄模式而发生变化。根据拍摄组件而使发光时间间隔发生变化是由于以下原因。
拍摄用CCD在高像素时数据传送需要时间较长,在低像素时传送时间较短即可完成。传送时间较长时不得不使连拍时间间隔变长。例如,如果是200万像素,连拍时间间隔如果是100msec就足够了,但500万像素时需要200msec。因此,拍摄用CCD 41在500万像素利用高分辨率CCD 41a,在200万像素利用低分辨率CCD 41b,由此改变最低限需要的连拍时间间隔。
而且,由于拍摄模式不同,也需要改变连拍时间间隔。例如,在拍摄模式为无散瞳色彩的情况下,利用在第一次拍摄中照射在被检查眼上的拍摄光,在被检查眼缩瞳之前进行第二次拍摄,因此连拍时间间隔必需为100msec程度。
但是在将散瞳剂点在被检查人员眼睛上进行拍摄的散瞳模式(包含荧光模式)中,再加上没有上述缩瞳的限制,也可以不将连拍时间间隔限制在100msec程度这一条件,因此较佳为在荧光拍摄或散瞳拍摄中使用更加高精细图像所需要的高分辨率CCD。因此可以考虑,例如即使连拍时间间隔为200msec,也能够以500万像素的CCD进行拍摄。
此外,在无散瞳色彩模式的情况下,由于连拍时间间隔需要为100msec,因此不可以使用数据传送时间相关的CCD 41a,而需要强制使用CCD 41b。
如上所述,由于分别根据由操作部69设定的拍摄模式、拍摄光量、以及被选择的拍摄组件并通过控制部65设定拍摄光的发光时间(T)和/或发光时间间隔(t),并且根据该设定进行立体拍摄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拍摄,因此能够得到立体视用的良好的两个眼底图像。
实施例二
其次,参照图12~图15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与图1~图11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在图12表示的移动光圈板32上,中央光圈32a与FD光用窗口32b、32b’在上下方向的上部并列形成在(a)位置,同时三对左右的立体光圈32d、32d’、32e、32e’、及32f、32f’形成在(a)更下方的(b)(c)(d)位置。左立体光圈32d、32e、32f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为与固定光圈板31的左光圈31b重叠的位置,右立体光圈32d’、32e’、32f’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为与右光圈31b’重叠的位置。
而且,立体光圈32d和32d’、32e和32e’、以及32f和32f’分别依次对应于小视差立体拍摄、中视差立体拍摄、以及大视差立体拍摄,被设定为开口间的距离以该顺序变大,并且各个瞳孔间距离设定为例如2mm、3mm、4mm。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移动光圈板32上也形成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WD纤维隐藏用的两个长孔。
而且,如图13所示,遮光板33、33’与实施例一相同,通过各个螺线管81A和螺线管81B的驱动(开/关),在闭塞固定光圈板31的左右光圈31b、31b’而遮挡的闭位置和开放(不遮挡)的开位置进行往复移动。
而且,移动光圈板32通过控制部65驱动的步进电动机82在各个位置P1~P4之间进行往复移动。位置P1为图12中移动光圈板32的纵向方向的(a)位置与图14所示的拍摄光轴26大致一致的位置。在该位置P1中,中央光圈32a和FD光用窗口32b、32b’成为有效的开口,在位置P2中,移动光圈板32的(b)位置与拍摄光轴26大致一致,立体光圈32d、32d’成为有效的开口。并且在位置P3中,移动光圈板32的(c)位置与拍摄光轴26大致一致,立体光圈32e、32e’成为有效的开口,在位置P4中,移动光圈板32的(d)位置与拍摄光轴26大致一致,立体光圈32f、32f’成为有效的开口。
在将移动光圈板32移动到这些位置P1~P4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螺线管81A、81B分别独立设为开或关,通过使遮光板33、33’移动到闭位置或开位置,能够分别独立遮挡或开放立体光圈32d和32d’、32e和32e’、或者32f和32f’各对的两个开口。
各拍摄模式下的光圈开口的切换状态在图15中表示,无论在无散瞳、散瞳、以及荧光拍摄模式中的哪一个进行焦点调整和单眼观察时,中央光圈32a和FD光用窗口32b、32b’被选择作为有效的开口,在单眼拍摄时中央光圈32a被选择作为有效的开口。在立体拍摄时,分别在无散瞳拍摄中选择小视差用的立体光圈32d或32d’、在以散瞳拍摄窄角变倍透镜的情况下选择小视差用的立体光圈32d或32d’、在广角变倍透镜的情况下选择中视差用的立体光圈32e或32e’。而且在荧光拍摄模式时,选择大视差用的立体光圈32f或32f’。
此外,由于立体光圈的左右切换是通过螺线管81A、81B的驱动使遮光板33、33’移动来进行的,与实施例一相同,能够以高速瞬间进行。
而且,虽然在实施例一中,FD光使用设置在U字形部件的上部的两个反射镜并通过FD光用窗口32b、32b’而被投影在被检查眼上,但是作为替代也可以使用如图14所示的归位镜77。当移动光圈板32位于(a)位置的高度大致与拍摄光轴26一致的位置P1时,将归位镜77插入拍摄光路,并且与移动光圈板32从位置P1向位置P2~P4中任一个的移动连动,使归位镜77从拍摄光路脱离。
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在进行立体拍摄时的观察时期和拍摄时期分别设定适当的开口。而且,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在立体拍摄时选择并使用三组拍摄光圈32d和32d’、32e和32e’、32f和32f’中的任一个,能够可变地将瞳孔间距离设定为小中大三种中的任一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视角改变瞳孔间距离的优点
例如视角为50度的图像比25度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的眼底范围广。但是,在以相同的瞳孔间距离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具有在50度的图像不能获得进深感、会有看丢视网膜较小凹凸信息的问题。对此,由于在25度的图像具有较小凹凸的进深感,因此不会担心看丢。但是,由于观察范围较小,会有对于例如具有平缓凹凸的黄斑疾病等不能掌握全部图像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两个问题,可以在25度拍摄和50度拍摄时改变瞳孔间距离。即,在50度与25度相比,例如能够通过增大瞳孔间距离来克服问题。但是,由于50度时闪光容易进入,因此会产生只有瞳孔间距离增长部分,闪光更容易进入的缺点。
2)在彩色拍摄和荧光拍摄改变瞳孔间距离的优点
增长瞳孔间距离具有由于视差增加而简单地得到立体视的优点。然而,当增长瞳孔间距离时,闪光容易进入。可是,在荧光拍摄的情况下,激励光的波长由阻挡滤光器截断,因此在原理上闪光不能进入。因此,在荧光拍摄时不用担心闪光,可以增长瞳孔间距离。基于该理由,FAG拍摄模式与彩色拍摄模式相比,增长瞳孔间距离,有利于立体视。
3)在散瞳模式和无散瞳模式改变瞳孔间距离的优点
要求可拍摄的瞳孔直径在散瞳模式下为例如5.5mm,在无散瞳模式下为4.0mm。并且进行组合,通过改变立体拍摄时的瞳孔间距离,在获得的拍摄光量和立体视差量的安排中得到效率最好的组合。例如,在可拍摄的瞳孔直径为5.5mm时设定瞳孔间距离为3mm,在可拍摄的瞳孔直径为4mm时设定瞳孔间距离为2mm,这是最好的。此外,在图15中,仅在散瞳模式的广角时和无散瞳模式下改变瞳孔间距离。
此外,关于本实施例图12表示的移动光圈板32的各拍摄光圈的开口的配置,也可以进行如下改变。
首先,准备多种观察时和单眼拍摄时选择的中央光圈32a的大小,使其能够对应小瞳孔拍摄或荧光时的高倍(窄角)拍摄。
并且,从(a)位置向其他位置的移动尽可能地快速进行,因此可以将(a)位置配置在(b)位置和(c)位置之间,或者(c)和(d)位置之间。
作为具体的配置实例,例如可以考虑从移动光圈板32的上方依次如下设置。而且,在(a1)的位置上配置比(a)位置的中央光圈小的中央光圈,在(a2)的位置上配置比(a)位置的中央光圈大的中央光圈。
位置(a1)配置无散瞳/小瞳孔直径情况下的观察/单眼拍摄用的光圈
位置(b)配置小视差立体拍摄用的光圈
位置(a)配置通常的观察/单眼拍摄用的光圈
位置(c)配置中视差立体拍摄用的光圈
位置(a2)配置荧光时的观察/单眼拍摄用的光圈
位置(d)配置荧光时的大视差立体拍摄用的光圈
并且,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相同,在被选择的立体光圈32d、32d’或者32e、32e’或者32f、32f’中,能够对于各个左和/或右图像进行闪光确认并进行立体拍摄。
而且,与实施例一相同,在进行立体拍摄或三张连续拍摄等的连拍时,能够调整取得第一张图像和第二张图像时的各个闪光光量并能够使两图像的亮度大致相同,而且能够对应拍摄模式或者拍摄方法的种类调整连拍时间间隔。
而且,在实施例一、二中,虽然在使遮光板33、33’移动的螺线管81A~81C中使用推拉式螺线管,但是作为替代也可以使用旋转螺线管。在该情况下,通过在遮光板的横方向上变换旋转螺线管的旋转的机构来使遮光板移动。
而且,在实施例一、二中,优选的是根据拍摄模式对立体光圈(32d、32d’;32e、32e’;32f、32f’)的两个开口的开闭状态进行初期设定,例如,初期设定为选择无散瞳拍摄模式时,开放立体光圈的两个开口,选择散瞳拍摄模式时,开放任一个开口。

Claims (9)

1.一种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组件,其通过具有单一开口的单眼拍摄光圈和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开口的立体拍摄光圈来拍摄被检查眼,生成电子图像;
存储组件,存储拍摄的被检查眼的图像;以及
切换机构,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移动,以切换单眼拍摄光圈和立体拍摄光圈的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板是开口切换板,能够移动到用于在单眼拍摄光圈的开口与立体拍摄光圈的开口之间进行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第二移动板是移动遮光板,在第一移动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用于开放或遮挡所述第一移动板的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中的任一个;
当所述第一移动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单眼拍摄光圈的开口配置在光轴的位置,当所述第一移动板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配置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一次快门操作,依次切换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在第二位置时,通过第二移动板的移动交替地开闭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由相对于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分别独立设置的移动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 一移动板上形成让用于合焦的焦点指示光通过的两个开口,所述第一移动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焦点指示光分别通过所述两个开口被投影在被检查眼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分别使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开放的两个开口以改变开口中心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对,并且选择任一开口对都能够改变立体拍摄时的瞳孔间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沿着所述第一移动板的移动方向形成让用于对准指示光投影的光纤通过的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拍摄前的观察时期或焦点调整时期,能够切换所述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快门操作前的拍摄光圈的开口状况决定立体拍摄时的立体拍摄光圈的两个开口的开闭。 
CN2007800319937A 2006-09-01 2007-08-24 眼科摄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1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7125/2006 2006-09-01
JP2006237125A JP4934374B2 (ja) 2006-09-01 2006-09-01 眼科撮影装置
JP2006238414A JP4838668B2 (ja) 2006-09-04 2006-09-04 眼科撮影装置
JP238414/2006 2006-09-04
JP2006240919A JP4934375B2 (ja) 2006-09-06 2006-09-06 眼科撮影装置
JP240919/2006 2006-09-06
JP2007214647A JP2009045267A (ja) 2007-08-21 2007-08-21 眼科撮影装置
JP214647/2007 2007-08-21
PCT/JP2007/066412 WO2008029634A1 (fr) 2006-09-01 2007-08-24 Dispositif pour prise de vue ophtalm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1260A CN101511260A (zh) 2009-08-19
CN101511260B true CN101511260B (zh) 2011-09-21

Family

ID=3923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19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1260B (zh) 2006-09-01 2007-08-24 眼科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34374B2 (zh)
CN (1) CN101511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5267A (ja) * 2007-08-21 2009-03-05 Kowa Co 眼科撮影装置
JP4669891B2 (ja) 2008-10-20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US8545018B2 (en) 2009-06-05 2013-10-01 Kowa Company Ltd. Ophthalmic photography apparatus
JP5844118B2 (ja) * 2011-10-31 2016-01-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6343950A (zh) * 2016-09-28 2017-01-2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眼模型的眼底相机双目立体成像系统
CN108294726B (zh) * 2017-01-12 2023-11-03 天津工业大学 双目眼底相机成像光学系统
CN108398777B (zh) * 2018-02-08 2020-07-24 温州眼视光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微影像记录系统
JP7200516B2 (ja) * 2018-07-02 2023-01-10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底撮影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5253A (en) * 1991-11-30 1994-10-11 Nidek Co., Ltd.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US5713047A (en) * 1992-06-08 1998-0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ye fundu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5995759A (en) * 1996-12-10 1999-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ereoscopic image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0547A (ja) * 1982-11-17 1984-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
JP2642417B2 (ja) * 1988-06-24 1997-08-20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立体視眼底カメラ
JPH05245109A (ja) * 1992-03-07 1993-09-24 Canon Inc 眼底カメラ
JPH1075932A (ja) * 1996-09-05 1998-03-24 Konan:Kk 眼底撮影装置
JP4393830B2 (ja) * 2003-09-26 2010-01-0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立体眼底観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5253A (en) * 1991-11-30 1994-10-11 Nidek Co., Ltd.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US5713047A (en) * 1992-06-08 1998-0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ye fundu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5995759A (en) * 1996-12-10 1999-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ereoscopic imag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34374B2 (ja) 2012-05-16
CN101511260A (zh) 2009-08-19
JP2008055010A (ja)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1260B (zh) 眼科摄影装置
CN101190121B (zh) 眼科摄影设备
JP4852546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4047255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901201B2 (ja) 眼底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5572266A (en) Fundus camera
US5382988A (en)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with focus detection system
JP5772117B2 (ja) 眼底撮影装置
JP2004261293A (ja) 眼底カメラ
JP4359489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268861B2 (ja) 眼底カメラ
US5371557A (en) Stereoscopic retinal camera
JP5545982B2 (ja) 眼底カメラ
WO2008029634A1 (fr) Dispositif pour prise de vue ophtalmique
JP4393830B2 (ja) 立体眼底観察装置
JP4774305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359527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551118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615891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481727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492854B2 (ja) 眼底カメラ
JP4612371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JP4520244B2 (ja) 眼底カメラ
JPH08150121A (ja) 眼底カメラ
JP4838668B2 (ja) 眼科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4